第一篇:关于年的习俗
关于年的习俗
年习俗之----回娘家
正月初
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年习俗之----踩高跷
每当春节到来,在我国许多地方流行另一种舞蹈就是踩高跷。一个个化了装的人,足踩三、四尺的木跷,手执扇子,舞来舞去,有集体对舞,也有三人起舞,引得人们翘首仰望,欢声雷动。
年习俗之----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年习俗之----贴倒“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年习俗之----红包
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
第二篇:年的来历以及习俗(范文模版)
年的来历以及习俗
一、年的来历(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二、过年习俗
1、年习俗之----踩高跷
每当春节到来,在我国许多地方流行另一种舞蹈就是踩高跷。一个个化了装的人,足踩三、四尺的木跷,手执扇子,舞来舞去,有集体对舞,也有三人起舞,引得人们翘首仰望,欢声雷动。
2、年习俗之----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3、年习俗之----贴倒“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4、年习俗之----红包
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
5、年习俗之----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6、年习俗之----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朱元璋微服出城,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朱元璋就特杀猪的,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7、年习俗之----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第三篇:粤西年例习俗
粤西年例习俗
目录
一、年例的概念与起源
二、年例的习俗
三、年例的发展
一、年例的概念与起源
1、年例的概念
年例,顾名思义就是年年有例,是粤西地区(包括湛江市、茂名市、阳江市、云浮市、肇庆市)特有的一个节日。年例节与一般的民俗节日不同,他由做年例的村庄在一年里选择某个固定的日子作为自己村子的年例日,所以年例节是“同节不同日”,每个村子的年例是错开来做的,一般集中在每年的正月和二月(也有个别村庄一年有两个年例节的,但后一个俗称为“小年例”,一般不会特别重视)。年例期间家家张灯结彩,村镇街道布置彩楼、彩廊、画廊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力竭其能,尽献于众。年例的主旨是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一村过年例,周围村庄百姓都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筵席招待亲朋,客人登门,不论是否相识,一律热情款待招呼茶饭。
2、年例的起源
追溯年例的历史,它实际上是扩大了元宵节、庙会、社戏、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综合起来的节日。大约起源于明、清时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是它为什么会出现在粤西一带而不是其他地方呢?更多人相信它与粤西名人冼夫人有着直接的关系。冼太夫人名冼英,南朝末,隋朝初,岭南俚族的女首领,嫁南朝梁高梁太守冯宝,积极助陈统一岭南。因击败反陈的广州刺史欧阳纥有功被封为石龙夫人,后又击败王仲宣叛乱,隋文帝封她为谯国夫人,并设置了谯国夫人幕府(将军府),颁发了印章,允许她调拨所辖地区的六州兵马。她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做出了卓越贡献,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202_年江泽民同志视察高州冼太庙时称她为“我们后辈永远学习的楷模”。1400多年来,冼夫人一直受到民间的敬仰和崇拜,粤西地区建有大量的冼太庙,已经形成一套“初一、十五拜冼太,困扰求冼太,小孙契冼太,夫妻不和求冼太,诞辰祭祀冼太的习俗”。这些习俗以及纪念活动随着历史的冲洗而形成今天的“年例”传统风俗。据1986年《广东地名探源》记载,今茂名市的茂南区、高州、电白、化州和廉江、恩平、阳江、阳春、吴川等地,正是冼太夫人活动的主要区域,这样的“年例”习俗在这一带出现,这不能说是一个巧合。人们总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用某种形式去纪念自己的亲人和有功德、有威望的人。如果按照这一理念推理,在冼太夫人所到之处,人们是永远也不会忘记她所建功勋。在以后的年代里,这里的人们和冼太夫人的后裔们开始按照自己的时间、习惯举行纪念冼太夫人的活动、仪式。今天的民间“年例”习俗,只有在这一地区才有,这应是一种历史的痕迹。
二、年例的习俗
1、做年例
对主人家而言,年例是个“做”字。一次年例一般可以分为“起年例”,“正年例”,“年例尾”。“起年例”有“游神”活动,家家户户准备“拜神”“摆醮”,一般要拜土地庙和灶君。“正年例”则要从一大早就开始准备宴请的菜肴原料,搭起灶台,有的人家从中午就一直吃到晚上,迎来送往,热闹非凡。到了第三天“年例尾”的早上,火烧纸船,菩萨回庙,年例也就此结束。
(1)游神。游神简单来说就是把菩萨从庙里“请”出来,按预定的线路到每个厅堂搞一次摆醮,再转回庙里,完成一个圆圈式的流动,最后在凌晨时将纸船烧掉,这个活动才算彻底完成。游神是年例最隆重的活动,一般由村中最有威望的长者或者是一些年轻的志愿者用轿抬着神像出游,游神队伍还有彩旗、香炉、菩萨、道士、纸船、炮手、长喇叭、唢呐、锵、锣鼓等等,热闹非凡。
(2)摆醮。摆醮,也有的称为“摆钟”或“摆忠”,是敬神的一种仪式,也是年例的“重头戏”之一。大家把准备的“三牲”和丰富供品拿到自己家的门口、广场、村口或者是庙宇前摆出来供菩萨享用,称为“摆醮”。“三牲”指的是鸡、猪肉和鱼,而且颇有讲究的。做“三牲”的鸡必须是大阉鸡,去毛去内脏整个泡熟成金黄色,端正地放在托盘里,鸡的头部向上微弯,旁边添上一刀过煮熟了的猪肉和一条鱼,此外是三茶五酒(三杯茶五杯酒)和元宝蜡烛,其余的就自由发挥了,可是各家各户都怕怠慢了菩萨,各种贡品是应有尽有,竭尽所能的供奉给菩萨的。“摆钟”时道公佬唱读祝文,民众顶礼膜拜,三跪九叩,祈求神的庇佑,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大吉,然后是大放鞭炮。
(3)清照。游鬼船,意为用纸做的约五米左右的大纸船游各大家族,收五鬼六害。到零辰时分再将收鬼船送到最近的江边随江点火。烧鬼害以祝愿本村人一年风调雨顺,出入平安。
2、食年例
由于年例的时间是错开的,今天吃了这个村子的年例明天吃另一个村子的,今天我到你家吃年例明天你到我家吃年例,人人参与,便成了以吃喝为主的年例活动。年例日家家户户广延宾客,早晚不停地宴请亲朋好友,宾客们随到随吃。所有血亲姻亲表亲、亲朋好友、同事同学,朋友的朋友,同学的同学、认识的人和不认识的都热烈欢迎,主人家会竭尽所能的让客人吃得高兴吃得尽兴。
3、看年例
晚上有各种表演给菩萨的节目,各种民间艺术表演竭尽所能都是为了表演给神看的,以讨得神的欢喜,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粤剧和被称为“鬼仔戏”的木偶戏是年例的必备节目和亮点之一。年例前后,村民每家每户凑钱邀请剧团来演出,演出时间短则三两天,长则一个多星期。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除了传统的节目外,电影、戏剧、音乐会、体育比赛、猜谜活动等健康向上的形式日渐成为人们的新选择。
三、年例的发展
年例作为粤西地区特有的一种习俗,深厚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使其具有独特的魅力,但它在传承和发展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渗入了不少精神糟粕,既有健康向上的内容,也有低级没落的东西。既是人们进行文化交流、宗族认同、人际交往的活动,也滋长了封建迷信、奢侈浪费的歪风。是加以遏制使其逐渐消亡还是任其自然发展?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思考。
1、年例的负面影响
(1)封建迷信活动。年例活动中常有一些迷信色彩,如接神仪式结束后,道士会烧灵符,村民则纷纷去抢灵符灰烬,将其融入开水里,给小孩喝。据说这样小孩就不会生病,即使有病痛小孩也会好起来。(2)攀比风气造成资源浪费。年例有这样的说法,“一年挣钱年例花”。做一次年例花费几万甚至十几万的并不少见,普通人家做年例也要打肿脸来充胖子,倾其所有请亲戚朋友来吃才脸上有光。做年例为的是吸收更多的亲友前来赶热闹,哪一家吃年例的人来得越多,门口泊的汽车越多越靓,请的官员、贵宾越多,就越有面子。
2、年例的正面影响
(1)宗族认同,乡土情绪。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这个“礼”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礼物,也包括了情感上的交流。应邀参加年例是一次很重要的社交活动,是给别人面子的表现。被邀请去吃年例如果不去就是不给面子,而通常吃过别人的年例也会回请他到自家吃。这一来二往的感情就加深了,认同感加强了,人际关系也扩展了,年例活动中的信仰及仪式正是体现了宗族认同,扩展村际、人际关系的功能。(2)保护地方民间艺术。茂名有很多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如高州市有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偶戏、电白的舞麒麟、高脚狮,化州的“跳花棚”、“十八学士”等等,这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人文内涵的民间艺术但平时很少有演出的机会,年例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发展的空间,使得这些古老的传统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
(3)发展农村文化。农村文化阵地你不去占领它,腐朽、落后、色情、颓废的文化就会大行肆虐,我们应该用反映时代内容的现代剧,用宣传党和政府政策的优秀文艺节目去占领它。以前,年例演出的对象是神,今天我们的对象应该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只有创作出群众喜欢的精神食粮和排演形式多们的节目娱乐大众,才能让新文化、新思想在农村蓬勃发展。
(4)促进经济发展。年例活动中,经贸活动非常的活跃,每年茂名地区的年例节期间,年例的宴请活动使物价有所上升,农贸市场出现应激性的活跃。香港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都曾经报道过茂名地区的年例活动,这些都对年例的宣传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由于对年例究竟是封建迷信活动还是传统文化还存在着争议,年例的发展没有形成共识,也没有收起人们的重视,这些活动都没有形成规模。年例活动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但作为粤西地区特有的一种传统习俗,其生命力是极其强大的,关键是我们能提高认识,转变态度,塑造健康积极的年例文化。茂名年例的独特习俗以及平日难得一见的民间艺术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相信传统-文化-经贸,这三者的结合能使传统的年例习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里焕发新生。
第四篇:春节年味习俗
一、春节习俗--祭灶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二、贴春联 贴门神
贴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贴门神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 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
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萘,右郁垄,俗谓门神。”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茶、郁 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 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于:径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厂夭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径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脯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在今天潮汕一些旧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茶、郁垒或者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三、春节习俗--倒贴福字的传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四、春节习俗--红包(压岁钱)
派“红包”是华人新年的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据华人的观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五、春节习俗--除夕夜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阗,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头也都还能记得。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
六、春节习俗--年夜饭(团年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说到除夕的刀砧声,邓云乡撰写的《燕京乡土记》却记载着除夕一个十分凄凉的故事:旧社会穷人生活困难,三十晚上是个关。有户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钱归来,“家中瓶粟早罄,年货毫无。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筹莫展,听得邻家的砧板声,痛苦到极点,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来,不知明天这个年如何过,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板声惹人笑,便拿刀斩空砧板,一边噔噔地斩,一边眼泪潸潸地落„„,这个故事让人听了.确实心酸。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醅“、”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在这些酒中间,流传最久、最普遍的,还是屠苏酒。但是屠苏酒的名称是如何来的?又是用什么制作的?从来传说不一。
屠苏是一种草名,也有人说,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尾因为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逐人饮少许。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轼晚年虽然穷困潦倒,但精神却很乐观,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虽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直至清代,这一习俗仍不衰。今天人们虽已不再大规模盛行此俗,但在节日或平时饮用这些药酒的习俗仍然存在。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七、春节习俗--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以上便是传说中除夕守岁的来历。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普天下人都盼望着新年零点的到来。
八、春节习俗--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我国拜年的习俗行之已久。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九、春节习俗--迎春
根据华人的计时方法,新的一年及生肖是晚上11点钟开始,因此传统的迎春时间多 在晚上11时正。不过,现代大多数人是在午夜12时正迎春。习俗,人们也在这一天涌到寺庙去许愿或祈求平安。一〇、春节习俗--新年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大的喜庆情景,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对当时除夕爆竹作了如下记载:“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而爆竹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不停。”《红楼梦》中也有描绘:“院子内安下屏架,将烟火设吊齐备,这烟火俱系各处进贡之物,虽不甚大.却极精致.各色故事俱全,夹着各色的花炮。说话之间.外面一色色的放了又放。又有许多'满天星'、'九龙入云'、'平地一声雷'、'飞天十响'之类的零星小炮仗。”从这也可以看到旧时新春燃放烟花的盛况。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是夜,主妇们忙着挂灯结彩,张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红红绿绿把房子装饰得花团锦簇,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也许就是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喜欢在过年时,多讨些好彩头,希望一切顺利,这其中有许多旧习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扫帚之俗,以为新年使用扫帚将会把运气扫走,扫去财运,新的一年会难交好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为使此俗流行,还定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新年也不可骂孩子,说话必须特别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饭碗,大家也绝不骂他,反而说他“岁岁平安”,因“碎”“岁”谐音冲一冲不祥的气氛。新年里,大人最怕小孩子说溜了嘴,开年讲些不太吉利的话,除了横关照竖关照,有的地方还用块红布或草纸向孩子们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当作屁股,即使说出不吉利的话来,也等于放屁。还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于枕边,叫做“压岁果子”。橘子、荔枝谐音“吉利”,以求来年大吉大利。各地还有不少以物象征吉利的种种习俗,如《西湖游览志》记述:杭州一带置“热栗炭于中堂,谓之旺相;贴青龙于左壁,谓之行春;插芝麻梗于檐头,谓之节节高;签柏枝于柿饼,以大橘承之,谓之万事大吉。”有的地区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偷财神爷像,而且偷到后要把它藏在裤裆里,以取 “财神入库(裤)”这句成语的意思。在这些异想天开的趣俗之中,埋藏着历代多少劳苦百姓献媚命运之神的良苦用心。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期间,各街巷通衢里,大户人家悬灯结彩。街头巷尾,乡里材社,到处百艺杂陈,各献高技,热闹非凡乡间多延请戏班剧团演戏,还开展听道情、扭秧歌、唱花鼓及各式品种的娱乐嬉戏,也有舞狮子,耍龙灯等种种文体活动。人们欢天喜地,共庆新春。一
一、春节习俗--回娘家
正月初
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一
二、春节习俗--接财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一一一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说法一:
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玄字为“岚”字的一个组成部分,便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
说法二:
“财神”何许人也?根据《封神榜》所载,财神姓赵名公明。他原在峨眉山罗浮洞修道,因助纣攻打武王,死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并统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个部下。他们的职责都与财有关。道教供奉的财神,也是赵公明。根据道教传说,赵公明本为终南山人,自秦时就隐居深山,精修至道,功成之后,玉皇大帝封他为“正一玄坛元帅”,简称“赵玄坛”。旧时财神庙和各家各户所供的财神,其尊容颇凶,乌面浓须,怒睁圆眼,头戴铁冠,一手执钢鞭,一手捧元宝,身下还跨有黑虎,故又有“黑虎玄坛”之称。传说这位赵公元帅职掌除瘟翦虐,驱病禳灾。凡有冤抑难伸,他会主持公道;人们买卖求财,他可以使之获利。他原先的职分并不是专职的财神,但能使人获利,别无他人可以代替,民间便把他看作财神了。过去,财神还有文武之分,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所司。崇文的人家供奉文财神,尚武的人家供奉武财神。文武之道虽不同,却都各有财可发。
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许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
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
五显财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
“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一般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
“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薄,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农历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盛行于明清民国,迄今犹流传民间,唯“财神”即所谓赵公元帅,据说早在殷商时代已修道成仙。姜子牙辅佐周武王伐纣,他跑下终南山管闲事,站在商纣一边对抗义师,不幸阵亡,一道游魂被敕封为专管迎福纳祥的真神,麾下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员小神供其使唤调遣。沾光于这套招财进宝的班底,赵公元帅便成了盼望发财者崇仰祀奉的对象。或谓其性懒而散淡,一年中仅在正月初五那天走下龙虎玄坛一次,而且是随意,不定去往哪一家,所以大家都在此日赶早鸣放鞭炮,焚香献牲,抑在前头迎接他。不过也有人打听到这位鹕裨谏帐桥├咴露眨虼瞬⒉蝗ピ跷宓哪置停歉脑?财神诞日“悄悄备办盛祭,指望他从后门溜进来享用。我们现在常能看到一些商家食肆在铺面店堂里置有或大或小的”财神龛“,平日电子香烛火高低明灭,忽于此日悄悄地摆上了四菜一汤,便是已经掌握信息的明证了。
财神只有一个,加上四员下属也只凑成了一个巴掌之数,想发财的人却有那么多,供不应求是明摆的,于是便有人主动出头,平衡供需矛盾,由此导致出一幅新的风俗画--”送财神“每逢初五之日,贫民乞丐三五结伙,戴起面具,扮成财神班底,号称”送财神“,也叫”跳财神“。主人例须当场送上钱币酬谢,否则便在你家门口或店铺前闹个不停,徒惹围观者哂笑,倒不如破费一点,快把这班”活财神“送走完事。穷光蛋扮活财神,抢财神变送财神,这出充满讽刺意味的街头闹剧,倒也稀里糊涂的迎财神习俗增添了不少额外的情趣。近年来结伙跳跃的”送财神“景象已经不见,起而代之的是单独行动--不声不响走到门前,拿张背面有不干胶的红纸财神像往门板上一贴,随即伸手讨钱,正见得时进俗易、推陈出新哩。
据说,财神爷是有钱人家供奉的,没钱的人供奉是不会显灵的。民间流传有”财神菩萨休妻“的故事:从前,财神庙财神身边总有一位端庄美丽的财神娘娘陪伴。后来这位善良的女菩萨突然不知去向,原来她被财神爷给休掉了。财神爷为什么要休妻呢?这要从一个乞丐说起。有个讨饭的叫化子穷得无路可走,讨饭路过一座古庙。进庙后,他什么菩萨都不拜,单摸到财神爷像前,倒头便拜,口里祈求财神爷赐财。赵公元帅见是一个叫化子,心想连香烛都舍了得点,还来求财?天下那么多穷叫化子,我能接济得过来吗?可乞丐心中想的正相反,他认为财神总会救济穷人的,富人不愁吃穿,求财何用?便不住地拜。这时,财神娘娘动了恻隐之心,想推醒打瞌睡的财神夫君,劝他发善心给这叫化子一点施舍。可财神爷不理睬,打了两个哈欠又闭上了眼睛。虽然是财神娘娘,可财权在夫君手上,夫君不点头,怎么好将钱赐给叫化子呢?娘娘无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环,扔给了叫化子。乞丐突然感到神龛上掷下一物,一见是一副金耳环,知道是财神所赐,急忙磕头,连呼”叩谢财神菩萨“。财神爷睁眼一看,发觉娘娘竟将自己当年送她的定情物送给了穷叫化子,气得大发雷霆,将财神娘娘赶下了佛龛。自此以后,数百年来就再也没有一个穷人是拜了财神而发财的。
民间还传说,财神即为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时东西南北中耳。“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行神。
第五篇:粤西年例习俗及发展
粤西年例习俗及发展
摘要:年例作为粤西地区特有的一种风俗,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驱鬼纳福”的敬神活动,它所蕴含的宗族认同和村际交往、人际交往增强了当地人们的乡土情结,是当地农村典型的人际交往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粤西人们逐渐摒弃年例活动中的迷信色彩和攀比浪费的习惯并不断地加入新时代的元素,使得年例这一古老民俗由原来的娱神节日向着娱神娱人的综合性的节日发展,不但增强了感情交流还保护了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粤西;年例;风俗;发展
年例,顾名思义就是年年有例,是粤西地区特有的一个节日。粤西地区包括茂名市、湛江市、阳江市、云浮市、肇庆市,其中年例节最流行的在茂名市管辖的包括茂南区、茂港区、电白县、高州市、信宜市、化州市,湛江的吴川和濂江也比较流行,其余地方广西的南部也有但是并不常见。年例节与一般的民俗节日不同,他由做年例的村庄在一年里选择某个固定的日子作为自己村子的年例日,所以年例节是“同节不同日”,每个村子的年例是错开来做到,一般集中在每年的正月和二月(也有个别村庄一年有两个年例节的,但后一个俗称为“小年例”,一般不会特别重视)。据《茂名市志》记载:“‘年例’期间家家张灯结彩,村镇街道布置彩楼、彩廊、画廊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力竭其能,尽献于众。‘年例’的主旨是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一村过‘年例’,周围村庄百姓都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筵席招待亲朋,客人登门,不论是否相识,一律热情款待招呼茶饭。”文中所说的“年例节”即指年例。又有记载:“‘年例节’唯粤西鉴江、罗江两江流域的村落所独有,清代已十分流行,游神游灯锣鼓喧天。”
一、年例的起源
追溯年例的历史,它实际上是扩大了的元宵节、庙会、社戏、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综合起来的节日。大约起源于明、清时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是它为什么会出现在粤西一带而不是其他地方呢?更多的人相信它与粤西名人冼夫人有着直接的关系。冼太夫人名冼英,南朝末、隋朝初,岭南俚族的女首领,嫁南朝梁高凉太守冯宝,积极助陈统一岭南。因击败反陈的广州刺史欧阳纥有功被封为石龙夫人,后又击败王仲宣叛乱,隋文帝封她为谯国夫人,并设置了谯国夫人幕府(将军府),颁发了印章,允许她调拨所辖地区的六州兵马。她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做出了卓越贡献,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202_年江泽民同志视察高州冼太庙时称她为“我们后辈永远学习的楷模”。1400多年来,冼夫人一直受到民间的敬仰和崇拜,粤西地区建有大量的冼太庙,已经形成一套“初一、十五拜冼太,困忧求冼太,小孙契冼太,夫妻不和求冼太,诞辰祭祀冼太的习俗”。这些习俗以及纪念活动随着历史的冲洗而形成今天的“年例”传统风俗。据1986年《广东地名探源》记载,今茂名市的茂南区、高州、电白、化州和廉江、恩平、阳江、阳春、吴川等地,正是冼太夫人活动的主要区域。这样的“年例”习俗在这一带的出现,这不能说只是一个巧合。人们总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用某种形式去纪念自己的亲人和有功德、有威望的人。如果按照这一理念推理,在冼太夫人所到之处,人们是永远也不会忘记她所建功勋。在以后的年代里,这里的人们和冼太夫人的后裔们开始按照自己的时间、习惯举行纪念冼太夫人的活动、仪式。今天的民间“年例”习俗,只有在这一地区才有,这应是一种历史的痕迹。
二、年例的习俗
1.做年例
对主人家而言,年例是个“做”字。一次年例一般可以分为“起年例”,“正年例”和“年例尾”。“起年例”有 “游神”活动,家家户户准备“三牲”拜神和“摆醮”,一般要拜土地庙和灶君。“正年例”则要从一大早就开始准备宴请的菜肴原料,搭起灶台,有的人家从中午就一直吃到晚上,迎来送往,热闹非凡。到了第三天“年例尾”的早上,火烧纸船,菩萨回庙,年例也就此结束。
(1)游神。游神简单来说就是把菩萨从庙里“请”出来,按预定的线路到每个厅堂搞一次摆醮,再转回庙里,完成一个圆圈式的流动,最后在凌晨时将纸船烧掉,这个活动才算彻底完成。游神是年例最隆重的活动,一般由村中最有威望的长者或者是一些年轻的志愿者用轿抬着神像(不同地方供奉的对象不同,有冼夫人的神像,也有关公、康王等各路菩萨)出游,游神队伍还有彩旗、香炉、菩萨、道士、纸船、炮手、长喇叭、唢呐、锵、锣鼓等等,热闹非凡。
(2)摆醮。摆醮,也有的称为“摆钟”或“摆忠”,是敬神的一种仪式,也是年例的“重头戏”之一。大家把准备的“三牲”和丰富供品拿到自己家的门口、广场、村口或者是庙宇前摆出来供菩萨享用,称为“摆醮”。“三牲”指的是鸡、猪肉和鱼,而且颇有讲究的。做“三牲”的鸡必须是大阉鸡,去毛去内脏整个泡熟成金黄色,端正地放在托盘里,鸡的头部向上微弯,旁边添上一刀过煮熟了的猪肉和一条鱼,此外是三茶五酒(三杯茶五杯酒)和元宝蜡烛,其余的就“自由发挥”了,可是各家各户都怕怠慢了菩萨,各种贡品是应有尽有,竭尽所能的供奉给菩萨的。“摆醮”时道公佬唱读祝文,民众顶礼膜拜,三跪九叩,祈求神的庇佑,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大吉,然后是大放鞭炮。
(3)清照。游鬼船,意为用纸做的约五米左右的大纸船游各大家族,收五鬼六害。到零辰时分再将收鬼船送到最近的江边随江点火。烧鬼害以祝愿本村人一年风调雨顺,出入平安。
2.食年例
由于年例的时间是错开的,今天吃了这个村子的年例明天吃另一个村子的,今天我到你家吃年例明天你到我家吃年例,人人参与,便成了以吃喝为主的“年例”活动。年例日家家户户广延宾客,早晚不停地宴请亲朋好友,宾客们随到随吃。所有血亲姻亲表亲、亲朋好友、同事同学,朋友的朋友、同学的同学、认识的人和不认识的都热烈欢迎,主人家会竭尽所能的让客人吃得高兴吃得尽兴。
3.看年例
晚上有各种表演给菩萨的节目,各种民间艺术表演竭尽所能都是为了表演给神看的,以讨得神的欢喜,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粤剧和被称为“鬼仔戏”的木偶戏是年例的必备节目和亮点之一。年例前后,村民每家每户凑钱邀请剧团来演出,演出时间短则三两天,长则一个多星期。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除了传统的节目外,电影、戏剧、音乐会、体育比赛、猜谜活动等健康向上的形式日渐成为人们的新选择。
三、年例的发展
年例作为粤西地区特有的一种习俗,浓厚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使其具有独特的魅力,但它在传承和发展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渗入了不少精神糟粕,既有健康向上的内容,也有低级没落的东西。既是人们进行文化交流、宗族认同、人际交往的活动,也滋长了封建迷信、奢侈浪费的歪风。是加以遏制使其逐渐消亡还是任其自然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思考。
1.年例的负面影响
(1)封建迷信活动。年例活动中常有一些迷信色彩,如接神仪式结束后,道士会烧灵符,村民则纷纷去抢灵符灰烬,将其融入开水里,给小孩喝。据说这样小孩就不会生病,即使有病痛小孩也会好起来。活动结束后,每一个交了份钱的人家都可以获得一张由道士施过法术的灵符。村民相信将这张灵符贴在自家大厅香案后方墙壁上,就可以保佑村民全年五谷丰登、人财两旺。这些就如同民间供奉的灶神、关帝那样无伤大雅,只是一种最基层的驱鬼纳福、祈求风调雨顺、家国平安的拜祭仪式,表达人们心中美好的愿望而已,但如果过于迷信鬼神的力量,这些腐朽、落后、颓废的文化就很容易成为农村文化的主流,甚至会演变为封建迷信活动,这与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相悖的。
(2)攀比风气造成资源浪费。年例有这样的说法,“一年挣钱年例花”。做一次年例花费几万甚至十数万元的并不少见,普通人家做年例也要打肿脸来从胖子,倾其所有请亲戚朋友来吃才脸上有光。做年例为的是吸引更多的亲友前来赶热闹,哪一家吃年例的人来得越多,门口泊的汽车越多越靓,请的官员、贵宾越多,就越有面子。因而很多人是逢例必到,不请自来,还呼朋引伴去给主人凑热闹。主人只怨你不来,根本不在乎你来的是谁,认不认识,只要人多热闹就觉得体面,因而有不少人闹出了“吃完年例还不知谁请”的笑话。哪家放的鞭炮长、哪家的贡品丰厚、哪家捐款最豪气等等这些都成了攀比的内容,烟花不是放给菩萨“看的”也是放给人“看的”。本来做年例,亲朋好友同欢聚一堂,喜气洋洋,本无可厚非。但是,把铺张浪费看做荣耀就本末倒置了。笔者老家就有一位老板做年例放了20多万元的烟花,宴请宾客的花费更是难以计算了,年例过后的很长时间村子的人都还在谈论他的“大手笔”。但是,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人没有解决温饱、很多少年为学费发愁、很多人看不起病的时候,这些钱如果能回馈社会,相信这样的“大手笔”更能为人津津乐道。
2.年例的正面影响
(1)宗族认同乡土情结。每一个民族的节日在历史的发展中,其功能都会发生变化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茂名年例也经历了数次的功能演变,从最初的娱神的祭祀节日到久而久之形成娱人娱神的节日,到现在融入地区交际和文娱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节日。笔者的早在20多年前就搬到城里居住了,但是20多年来一直保持每年回老家做年例的习惯。年青一代认为这样的年例是可做可不做的,但长辈却坚持一定要做,他们认为不做年例亲戚间的走动就少了,人情就淡了,不会得到菩萨的保佑,还会被村里人看不起的。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这个“礼”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礼物,也包括了情感上的交流。应邀参加年例是一次很重要的社交活动,是给别人面子的表现。被邀请去吃年例如果不去就是不给面子,而通常吃过别人的年例也会回请他到自家吃。这一来二往的感情就加深了,认同感加强了,人际关系也扩展了,年例活动中的信仰及仪式正是体现了宗族认同,扩展村际、人际关系的功能。
(2)保护地方民间艺术。茂名有很多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如高州市有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木偶戏、电白的舞麒麟、高脚狮,化州的“跳花棚”、“十八学士”,信宜的“跳春牛”“镇隆飘色”等等,这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内涵的民间艺术但平时很少有演出的机会,年例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发展的空间,使得这些古老的传统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
(3)发展农村文化。农村文化阵地你不去占领它,腐朽、落后、色情、颓废的文化就会大行肆虐,我们应该用反映时代内容的现代剧,用宣传党和政府政策的优秀文艺节目去占领它。以前,年例演出的对象是“神”,今天我们的对象应该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只有创作出群众喜欢的精神食粮和排演形式多样的节目娱乐大众,才能让新文化、新思想在农村蓬勃发展。“春班”就是有效的一种形式。年例期间各种正是春天,因此年例期间的演出活动被称为“春班”。“春班”的演出市场就在农村,演出的节目除了传统的粤剧和木偶戏之外还有歌舞、杂技、木偶戏、采茶戏和雷剧,形式丰富。如正月十九是茂名高州分界镇的年例,他们每年都要请艺术团体演出,而且还分村头和村尾两个演出场地,多个演出团体轮番表演。今年他们就请了广西梧州市剧团、广西歌舞团和火龙团,还有广州歌舞团进行表演。202_年虽然遭遇经济危机,但茂名地区的“春班”演出活动还是比202_年增加了30%,各类文艺团体共160多个,其中越剧团80个、杂技团12个、歌舞20个,其他采茶戏、木偶戏、雷剧都有10多个。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请来的艺术团体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艺术团体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形中也促使艺术团体不断提高以适应要求。现在的“春班”演出,以民族英雄、爱国主义和历史题材为主,积极向上的民族歌舞和港台流行歌曲也很受欢迎,健康高雅的艺术、精彩的表演,讴歌了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富民政策,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弘扬社会文化,营造了社会和谐氛围。茂名“春班”活动被文化部作为典型向全国推广,而且获得第三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特别奖。
(4)促进经济发展。年例活动中,经贸活动非常的活跃,每年茂名地区的年例节期间,除了前面提到的“春班”市场每年多达202_多场,交易700多万元外,年例的宴请活动也使物价也会有所上升,农贸市场也出现应激性的活跃。以前的年例期是饭店酒家的“淡季”,现在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家请厨师做年例或直接到酒家订购,就连五星级酒家都做起了“年例生意”,商店则开设年例购物一条街或者年例购物区方便市民。202_年茂名中华红酒厂联合茅台集团分别生产10吨年例特供酒供应茂名年例市场取得骄人的成绩,面市不久都悉数售空。年例期间还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如果哪里条村庄的路边出现临时买饮料、水果的小市场,哪里就一定正逢年例期。就连小商贩也很懂得做年例的生意,他们掌握有各地各村准确的年例“时间表”,哪里年例一到,他们就提前把饮料、水果以及年例需要的一些用品送上门去摆卖,今天在这条村明天就去了另一条村,年例期一过他们就消失了,非常灵活。
3.年例新气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年例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茂名市茂港区田心村就是一个例子。田心村的年例不仅仅是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畅饮欢谈,而是融入了浓厚的人文关怀。202_年,田心村的干部打破传统,在保持传统特色下把年例晚会办成了慈善捐款晚会,把收到的捐款用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并成立了田心公益慈善会。田心公益慈善会成立以来,共收到捐款42万元,其中用于村委会慰问残疾人、孤寡老人、处境困难儿童、五保户、特困户、军烈属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扶贫支出83000元,收益人次160多人;用于奖学金支出54070元,共87人次受益;汶川地震捐款202_元;年例活动支出78000元;九九重阳敬老活动支出104000等等。高州的大王岭村也在旧传统里增加了新内容。年例期间村里除了传统活动还组织了儿童和妇女的拔河比赛、男子篮球赛、武术表演和给上一年考上大学的学生发放奖学金。新时期,有的村庄取消了年例。廉江飘塘村202_开始,4年没有做年例了,而是用以往做年例的钱用来奖励优秀学生和激励后进学生,奖励率达80%。4年里,共发放14080元奖学金,4年里,小山村先后走出了8名大学生,130多人次顺利升学。新时期也有原来不做年例的村子在党中央提出的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口号下做起了年例。高州市大井镇竹码坡村原本是不做“年例”的,但近年来村民的生活普遍提高了,为了表达对党和政府实行富民强国政策的感激之情,也为了表达对摆脱穷困步入小康生活的庆贺之意,更为了祝福今后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富裕,因而村民们集体决定选择了一个“年例日”,也做起“年例”。“年例”无论做与不做或是怎样做都蕴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香港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都曾经报道过茂名地区的年例活动,这些都对年例的宣传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由于对年例究竟是封建迷信活动还是传统文化还存在着争议,年例的发展没有形成共识,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些活动都没有形成规模。年例活动的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但作为粤西地区特有的一种传统习俗,其生命力是极其强大的,关键是我们能提高认识,转变态度,塑造健康积极的年例文化。茂名年例的独特习俗以及平日难得一见的民间艺术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相信传统―文化―经贸,这三者的结合能使传统的年例习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里焕发新生。
参考文献:
[1]刘岚 张文江:《吴川年例祭祀活动调查报告》,《民俗研究》,202_年,第三期.[2]茂名市地方志编委员会《茂名市志》,1997年,第一版,第1714页.[3]将明智吕玉东:《乡村社会的人情盛会――以粤西高州的年例为例》,《民俗研究》,202_年,第一期.[4]许木咏:《茂名风物》,202_年,第一版,第33页.[5]张莱卡:《浅论如何引导和发展茂名特色的年例文化》,《南方论刊》,202_年,第11期.[6]周大鸣 潘争艳:《年例仪式与社会功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_年3月,第28卷第2期.[7]佚名:《茂名年例与“春班”》,http://www.teniu.cc/vnews,202_年2月23日.作者简介:梁章萍(1977―),女,广东省茂名市人,茂名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