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我县实施三大战略壮大县域经济
编辑:逝水流年 识别码:12-331838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06 15:24:05 来源:网络

第一篇:我县实施三大战略壮大县域经济

武乡县实施三大战略壮大县域经济

一是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全力打造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引擎。紧紧抓住国家扩内需、保增长、促转型的政策机遇,在成功引进中国五矿集团和加拿大铝业集团进驻该县后,又引进上海汇功投资有限公司投资3.28亿元,与山西昌靖建材有限公司合作兴建工业废渣综合利用日产3000吨水泥熟料及配套建设6MW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武乡县工业经济取得快速发展,2009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5.03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9.5亿元。二是实施农业稳县战略,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2009年,武乡县以“三个十”工程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重点,着力破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题。大山禽业公司、老家农业开发公司等10大农业龙头企业年内完成投资1.89亿元,销售收入达到1.16亿元;故城万亩蔬菜园区、故县生态农业园区等10大农业园区完成投资1780万元,蔬菜、药材、谷子等种植面积达到17164亩,建设蔬菜大棚240座;丰州镇西城村桑椹种植合作社、石北乡张村龙象养殖合作社等10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投资1.05亿元。在“三个十”工程的强力推动下,该县“一乡一业”特色乡镇发展到10个,“一村一品”特色村发展到238个。全县的农业总产值达到了2.5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66亿斤。三是推进三产富民战略,红色旅游品牌越叫越响。确立了“革命圣地〃红色武乡”主题旅游形象,着手对革命旧址进行维修改造,加大了红色旅游宣传推介,推出了一批黄金旅游线路,推动了“武乡红色之旅”的持续升温。2009年以来,该县共接待游客74万人次,门票收入达到175万元,旅游综合收入

达到1.68亿元人民币,旅游业已成为该县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重要产业之一。

撰稿人:闫海斌 审核人:孙世宏 报送人:张小玉

联系电话:0355-6382535

国家统计局武乡调查队

2010年5月5日

第二篇:实施三大战略推进龙游经济跨越式发展

实施三大战略推进龙游经济跨越式发展

龙游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黄利荣

龙游作为全省25个欠发达县之一,要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提前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应立足实施三大战略(工业立县、旅游名县、开放兴县),三管齐下着力推进龙游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实施“工业立县”战略,推进工业化进程。

强化招商引资。紧紧围绕“建立运作网络、构筑招商平台、创新工作方式”工作重点,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注重引进与现有产业关联度大的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有一定科技含量的规模企业,通过产业的对接和产业链的拉长,形成龙游的产业特色和产业竞争力。要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完善驻外招商制度,通过以商招商,动员外地企业到龙游落户。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络面广、量大、成本低的优势,采取组团外出、参加各种农博会、中介招商、代理招商等形式,拓展招商新领域。

加快工业立县步伐。按照“大开放、大发展、大手笔、大气魄”的要求,突出县工业开发区的龙头地位,坚持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以规划建设为重点,以优化服务为基础,着力形成合力扶园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投入机制,坚持按照“谁收费、谁投资”的原则,搞好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重视工业园区的软环境建设,在“现场办公+全程代理”运作机制基础上,推行“简化、集中、代理、放松、让利”服务,探索无费区的操作思路,提高办事效率,创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

加大科技投入。着力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面向市场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着力抓好农产品加工和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规划,重点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基地建设,实行农业专业化、集约化经营。

二、实施“旅游名县”战略,促进旅游业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普。充分发挥龙游旅游资源优势,以建设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为目标,大力发展以三区(龙游石窟核心旅游区、浙西大竹海生态休闲旅游区、龙游生态文化游览区)、两线(龙北文化旅游线、龙南生态旅游线)、一中心(龙游县城文化旅游中心和客源接待中心)为格局的文化旅游业。二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按照构筑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目标,坚持在城市规划中做足文章,发掘文化特色,将山水风光融入城市,把城市当作一个景区来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

三、实施“开放兴县”战略,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狠抓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环节,切实把全程代理制落到实处;发挥大工业服务体系作用。当前,龙游县已建立了以全民招商工作体系、工业园区建设体系、重点技改和重点项目体系、金融服务体系、产业培育服务体系为重点内容的工业服务体系。下一步关键是形成合力,抓好落实;抓好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对确定的重点项目,明确责任,落实分工,并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检查和考核工作,确保各个项目按照责任制要求如期竣工。

要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特色化、现代化,着力培育和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加大扶贫开展力度。锁定扶贫开发目标,大力加强科技扶贫。建立和健全科技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运作机制,组织农技骨干到贫困村建立科技示范片、示范点,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群体的技术水平和就业能力。同时,要动员全社会扶贫。继续实行县、机关部门挂钩联系扶贫,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医疗单位、中小学校等,都要发挥自身优势,努力为贫困村、贫困户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篇:柏林镇三项措施壮大镇域经济

平邑信息[2010]第62期

县委办信息科

2010-09-28

【目 录】

●我县中秋节假日旅游创佳绩

●柏林镇三项措施壮大镇域经济

● 铜石镇创新信访工作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白彦镇“三着力”促发展

柏林镇三项措施壮大镇域经济

一是坚持调优一产,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突出搞好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投资200万元完成蒙阳、汪家坡小流域“坡改梯”工程和塘坝加固等水保工程,新建塘坝4座,实现水土保持治理面积5000亩;投资500万元,继续拓展联合供水工程。杨谢村进一步扩大蓝莓基地的种植规模,宋合村积极发展蔬菜大棚,汪家坡、东上坦等村扩大了黄烟种植面积,黄崖、桥仙等村立足果品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全镇“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经济局面基本形成。二是坚持做强二产,壮大新型工业。优化投资环境,狠抓项目引进建设,在南林村规划建设占地500亩的“科学发展园”,着力培植壮大康和食品、港星建材、汇丰二期扩建、正鑫脱硫石膏生产、宝元石膏矿扩建、新型太阳能发电六大重点项目,努力把第二产业做大做强。三是坚持搞活三产,拓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商贸等产业,充分发挥蒙山旅游资源优势,在镇驻地建设了集服装鞋帽、五金建材、日用百货、农特产品等大宗商品批发零售于一体、功能配套齐全的现代物流

商贸新城,打造旅游商贸兴镇新优势,力促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第四篇:气象部门实施三大战略情况总结汇报

一、在过去的工作中如何实施“三大战略”:

在人才强局战略方面:

通过在职培养、积极使用和适当引进三个环节,形成了一批管理能手、业务骨干和创收精英。1位被确定为省局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4位为省局“1050”工程成员。自1995年以来,全市新加入党组织的25名,新提拨科级干部的27名,其中42岁以下13名,大学本科7名,近两年引进土木工程、中文、财务专业本科生4名,在职人员专升本6名,新获专科学历14名。正在脱产攻读博士学位的2人。

在科技兴气象战略方面:

积极加强现代化建设,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已经投入业务试运行,从8月4日以来,雷达运行状态良好。建成了射阳L波段测风雷达,新建自动站19个,建成了省-市-县2M数字专线,重新构建市局局域网、宽带网。参加研制了省局现代天气预报智能业务平台,设立了科研经费达1万元的《新型气象信息服务终端系统》课题,加快信息服务手段的改进和增强对外辐射能力。目前服务终端系统已经安装成功,迅速实现了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信息、“121”信箱内容和9210工程内容向县站和专业用户的延伸,受到广泛欢迎。

在拓展气象业务服务领域方面:

积极拓展沿海气象服务,成立了海洋气象台,研制了海洋气象预报服务系统,对沿海气候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积极开展沿海盐场、农场的气象服务,早在1998年就建立了气象信息微机终端。开展的对虾养殖气象条件适应性研究与服务获得较高评价。与环保部门开展了空气质量和紫外线观测业务服务,与港口、高速公路指挥部、供电和民航等部门签订了气象服务协议。同时,积极开展杂交稻、紫菜、大棚蔬菜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在实施“三大战略”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尤其是通过最近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回良玉总理、秦大河局长和卞光辉局长的讲话后,经过认真研究讨论,大家认为,盐城在实施三大战略方面距离中国局、省局目标和盐城气象事业发展的要求差距仍然很大。就人才战略而言,目前全市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占职工总数的21%,低于全省11个百分点,八个县局只有11名本科生,其中有6名将在近两年内退休;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占29%,也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目前尚没有在职研究生人员,全市科级干部平均年龄为45岁,年龄偏大。有些部门中层干部领导能力明显偏弱,学历层次偏低。在现代化建设和新技术开发方面缺乏业务骨干和支撑人才;产业服务方面,特别是防雷产业方面既有政策保障又有经营市场的有条件下,但明显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盐城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方面容易导致高素质人才外流,另一方面又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一方面编制满员,另一方面又面临可用人才较少。如何克服这些矛盾?弥补这些不足?大家一致认为,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组织实施三大战略,才能确保盐城气象事业的持续、协调、跨越发展。通过分析不足和寻找差距,统一了思想认识,大家深深感到实施三大战略对于促进盐城气象事业发展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今后一段时期对实施“三大战略”的初步打算:

实施“三大战略”是实现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过渡的重要战略措施,是我们气象部门的立身之本、竞争之本、强局之本。需要我们继续解放,拓宽思路,积极探索,狠抓落实。我们初步考虑:

在人才强局战略方面:

人才战略是实现“三大战略”的基础,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通过培养,使用、引进三个关键环节全面提升队伍的总体素质。着重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方面求得新的突破。以省局学科带头人、“1050工程”人才为主启动全市“1020工程”。培养引进一批研究生,本科生比例从全市目前的21%达到30%,形成一支技术型和开拓型以年轻同志为主的中层干部队伍。

一是抓紧实施“1020工程”,即在全市选拨10名学科带头人,20名业务、创收骨干。并签订岗位协议书,明确工作责任和主攻方向,通过项目为载体和岗位轮换等方法加快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认真组织实施《江苏省气象局人才战略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和《江苏省气象局关于对特

第五篇:气象部门实施三大战略情况总结汇报

一、在过去的工作中如何实施“三大战略”:在人才强局战略方面:通过在职培养、积极使用和适当引进三个环节,形成了一批管理能手、业务骨干和创收精英。1位被确定为省局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4位为省局“1050”工程成员。自1995年以来,全市新加入党组织的25名,新提拨科级干部的27名,其中42岁以下13名,大学本科7名,近两年引进土木工程、中文、财务专业本科生4名,在职人员专升本6名,新获专科学历14名。正在脱产攻读博士学位的2人。在科技兴气象战略方面:积极加强现代化建设,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已经投入业务试运行,从8月4日以来,雷达运行状态良好。建成了射阳L波段测风雷达,新建自动站19个,建成了省-市-县2M数字专线,重新构建市局局域网、宽带网。参加研制了省局现代天气预报智能业务平台,设立了科研经费达1万元的《新型气象信息服务终端系统》课题,加快信息服务手段的改进和增强对外辐射能力。目前服务终端系统已经安装成功,迅速实现了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信息、“121”信箱内容和9210工程内容向县站和专业用户的延伸,受到广泛欢迎。在拓展气象业务服务领域方面:积极拓展沿海气象服务,成立了海洋气象台,研制了海洋气象预报服务系统,对沿海气候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积极开展沿海盐场、农场的气象服务,早在1998年就建立了气象信息微机终端。开展的对虾养殖气象条件适应性研究与服务获得较高评价。与环保部门开展了空气质量和紫外线观测业务服务,与港口、高速公路指挥部、供电和民航等部门签订了气象服务协议。同时,积极开展杂交稻、紫菜、大棚蔬菜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在实施“三大战略”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尤其是通过最近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回良玉总理、秦大河局长和卞光辉局长的讲话后,经过认真研究讨论,大家认为,盐城在实施三大战略方面距离中国局、省局目标和盐城气象事业发展的要求差距仍然很大。就人才战略而言,目前全市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占职工总数的21%,低于全省11个百分点,八个县局只有11名本科生,其中有6名将在近两年内退休;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占29%,也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目前尚没有在职研究生人员,全市科级干部平均年龄为45岁,年龄偏大。有些部门中层干部领导能力明显偏弱,学历层次偏低。在现代化建设和新技术开发方面缺乏业务骨干和支撑人才;产业服务方面,特别是防雷产业方面既有政策保障又有经营市场的有条件下,但明显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盐城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方面容易导致高素质人才外流,另一方面又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一方面编制满员,另一方面又面临可用人才较少。如何克服这些矛盾?弥补这些不足?大家一致认为,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组织实施三大战略,才能确保盐城气象事业的持续、协调、跨越发展。通过分析不足和寻找差距,统一了思想认识,大家深深感到实施三大战略对于促进盐城气象事业发展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今后一段时期对实施“三大战略”的初步打算:实施“三大战略”是实现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过渡的重要战略措施,是我们气象部门的立身之本、竞争之本、强局之本。需要我们继续解放,拓宽思路,积极探索,狠抓落实。我们初步考虑:在人才强局战略方面:人才战略是实现“三大战略”的基础,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通过培养,使用、引进三个关键环节全面提升队伍的总体素质。着重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方面求得新的突破。以省局学科带头人、“1050工程”人才为主启动全市“1020工程”。培养引进一批研究生,本科生比例从全市目前的21%达到30%,形成一支技术型和开拓型以年轻同志为主的中层干部队伍。一是抓紧实施“1020工程”,即在全市选拨10名学科带头人,20名业务、创收骨干。并签订岗位协议书,明确工作责任和主攻方向,通过项目为载体和岗位轮换等方法加快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认真组织实施《江苏省气象局人才战略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和《江苏省气象局关于对特殊贡献和优秀科技人才实行津贴和奖励的办法(试行)》,结合全市配套奖励基金的设立和绩效工资的考核机制,提高对做出突出贡献人员的报酬。二是强化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优化人员组合积极支持现有人员的岗位培训和学历教育,特别是实用技术的中短期培训,加强交叉学科面上的培训力度。送出去,请进来,建立人才派出学习进修制度,开展针对性的专题讲座。认真分析排查全市人才分布状况,用好现有人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三是加快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重视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将一批有技术、有市场开拓潜力的人放到产业经营岗位上,强化锻炼,步入社会,在不断实践中,造就一批既懂气象业务,又有市场开发能力的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同时,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新一代天气雷达、自动站维护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实用型人才。四是积极应对市、县局人才面临断层的现状。特别是对关键岗位的人才培养和引进,要解放思想,突破常规,超前考虑。积极吸收、培养本科以上的气象、计算机和防雷专业人员。确保今明两年每个县局有1名争取2名第一学历的本科生。在科技兴气象战略方面:积极争取省局和地方政府的科研项目,进一步增强地方灾害性天气和实用技术的研究,提高对外辐射的科技含量。下发科研指南,整合全市人力资源,提升科研项目档次,增强科研的综合实力。一是积极配合省局加快建设“江苏省防灾减灾预警信息系统”。今年力争全市全部建成视频会商系统,按时完成今年8个自动站的建设任务,通过中国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的验收。二是加强盐城灾害性天气的系统性研究和实用技术的开发今年市局通过招标的方法专门设立了科研经费达2万元的《盐城灾害性天气模式库》的课题,旨在加强盐城灾害性天气的系统总结和深入研究。今明两年重点在多普勒雷达开发应用技术、精细化预报、灾害性天气预警技术、气象信息辐射能力和手段、海洋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民航气象服务等

方面加大科研力度。在拓展业务服务领域战略方面:按照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确定的“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理念,进一步拓宽气象信息辐射、海洋气象、沿海滩涂资源、交通气象、水上安全、生态环境、城市气象灾害等业务服务领域。一是首先要加强气象信息服务领域的拓宽,以精细化预报内容为主,重点加强气象信息的深层次开发和辐射能力的增强,促进信息产业延伸性开发和适应性调整。加快气象信息辐射领域的拓宽,实现市、县局气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同时积极吸收社会相关部门对气象信息的联手开发和研制,努力增强气象信息与社会的对接能力。二是进一步拓展海洋气象服务领域紧紧抓住建设“海上苏东”战略,加强海洋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服务、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如风能)、农盐场和港口的气象服务等。三是提高对高速公路建设和营运过程中的气象服务加强实时信息的传递,积极着手开展高速公路雾灾监测预报服务。四是继续开展民航气象服务进一步提高民航气象服务的水平,提高民航气象服务的效益。五是大力开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雹作业,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降温作业。提高对供电部门气象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六是努力促进防雷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增强对社会的服务能力,形成社会效益、部门利益的同步增涨。

我县实施三大战略壮大县域经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