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
某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
近年来,“产业集群”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市纺织、林竹、建材等产业已有相当的规模,也具备产业集群的一些特征,但如何通过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加快纺织、林竹、建材等产业的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按照“三个依托”(即依托资源求发展、依托城市求发展、依托大企业求发展),“三个联动”(即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联动、国有经济与非公经济联动、地方经济与驻永企业联动)和壮大纺织、林竹、旅游“三个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培育区域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从而使我市的纺织、林竹、建材三大产业得以快速发展,逐步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据统计,2003年全市共有纺织、建材、林竹企业214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9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一半以上。纺织、建材、林竹三大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0.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6.2%。
----纺织业。2003年全市纺织业实现产值12.7亿元,比增33.6%;年产纱23100吨、布3468万米,分别比增34.4%和28.5%。目前,全市各类纺织企业达70家,从业人员6767人,年纱锭生产能力达20万锭,居全省第五位,各种织布机2247台,针织机37台。主要产品有棉纱、涤棉纱、涤纶纱、无纺布、涤纶布、PU革、牛仔布、梭织布及针织布等。拥有福建化纤纺织集团、升汇公司、宝华林公司、兴发公司、方圆公司、田龙工贸公司等一批实力较强的纺织企业;京朋纺织、中珂纺织、英汉纺织、锦辉纺织、川龙纺织等一批纺织企业正在筹建之中,预计到2008年全市纺织业产值将超过3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林竹业。2003年全市林竹业实现产值15.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8亿元,比增16.1%;年产强化木地板150万平方米、中纤板12万立方米、木胶合板3万立方米、竹地板44万平方米、竹胶板4万立方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林竹企业106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拥有永林股份公司、吉通公司、亨雅公司、永欣公司等一批上规模的林竹加工企业,其中永林股份公司为全国首家以森工资源为主的上市公司。今后随着我市的“两个百万亩”(百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和百万亩毛竹林基地)和“两个中心”(全省的木材人造板生产中心和竹材高效利用生产中心)的建设,到2008年,全市林竹总产值将超过30亿元,比2003年翻一番,年产中纤板50万立方米、强化木地板500万平方米、竹地板150万平方米。----建材业。2003年全市建材工业实现产值8.7亿元,比增12.3%;年产水泥336万吨,商品熟料62万吨。目前,我市建材工业主要以水泥生产企业为主,共有水泥企业38家,其中建福水泥股份公司为上市公司,水泥企业从业人员6630人。去年来,我市按照上大挤小,整合提升水泥工业水平的思路,加大旋窑水泥建设力度。两个年产100万吨水泥的谋诚旋窑水泥和金银湖旋窑水泥已相继动工兴建,年产150万吨水泥的柯埔水泥磨粉厂和年产200万吨安砂旋窑水泥正在做前期工作,预计到2008年全市旋窑水泥生产能力将超过500万吨,建材工业产值20亿元以上。
由于我市产业集群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在空间上布局较为分散。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许多乡镇在创办企业时遵循的是“就地办厂”、“离土不离乡”的布局原则,使企业在地理空间上处于离散状态。如我市纺织产业只有20多家纺织企业布局在尼葛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其周围,其它大量的纺织企业都分布于各乡镇。二是企业间产业关联度低。由于各企业间的专业协作差,无法做到资源共享、利益共均,造成部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如地处我市的福建化纤纺织集团生产的纺织原料不能为我市的纺纱企业所用,主要销往江渐和
我省的沿海地区,而我市的纺纱企业却从江渐一带购买原料;三是各产业的产业链太短。我市各企业的产品基本都是处于产业链的中间产品,终端产品少。四是园区规模太小。我市最大的尼葛园已开发的面积尚不足1000亩,其它园区可想而知,这样就难以做到企业的大规模聚集。
(二)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较差。一是政策环境不够宽松。企业在用地、融资、税收等方面仍有不少问题,以纺纱企业为例,我市企业税收约为4元/锭·月,而沿海企业仅为2元/锭·月。过高的税赋,既制约企业进一步积累做大,又阻碍民间资本再投入。二是中介机构等职能发育不全。我市纺织、建材、林竹等都有自己的行业协会,但是这些行业协会由于行政色彩过浓,所起的作用不大。三是中小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我市在包装、仓储、物流、信息、融资担保等方面的服务企业还相当少,而且服务能力很有限,如我市仅有的一家担保公司注册资金只有362万元,仅能提供总额为1810万元的担保额度。四是市场服务体系不配套。
(三)企业整体竞争力较弱。一是能够牵动整个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少。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本薄弱、人才缺乏、经营粗放、抗风险能力低。二是技术装备水平低。许多企业主要生产设备大部分为中低档设备或已近淘汰的设备,如整个水泥行业目前只有一条日产1600吨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其它皆为已近淘汰的立窑或半干法旋窑生产线。三是企业产品比较单
一、档次低。虽有一定的销售市场,但多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无优势可言。四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大多数企业在新产品开发应用、市场开拓、市场预测等方面工作比较薄弱,只求产量而忽视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大路货多、仿制品多;五是品牌意识不强。全市只有“双轮”牌聚乙烯醇、“建福”牌水泥、“一支花”尿素等9个省级名牌产品。
二、对策和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按照“提升区位优势,促进产业集聚,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和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确保经济实力继续保持全省十强,争取进入全国百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步目标。同时,针对当前我市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与时俱进,整合资源,调整好各类园区的发展规划。没有与时俱进的规划,就不可能有产业的持续发展。要正确估价永安在全省经济乃至全国经济价值链中的作用,要以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根据永安支柱产业的发展要求,调整好各类园区的发展规划。并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有利于”:一是要围绕国内外市场需求,有利于构筑本区域的产业体系;二是要通过企业聚集,带动技术、产品和服务等的配套,有利于形成具备一定发展规模的产业链;三是要有利于形成有永安特色的产业,实施品牌战略;四是要有利于形成比较优势明显、具备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与周边地区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态势。尼葛高新技术园区等永安北部的园区着重发展纺织工业,曹远、大湖乡镇工业小区等永安西北部的园区着重发展建材工业,吉山和洪田乡镇工业小区等永安西南部的园区着重发展林产工业,桃源洞、天宝岩、安贞堡等永安东部地带着重发展旅游产业。要加快速度做大我市各类园区特别是尼葛高新工业园区的规模,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专业园区,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
(二)政府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改善产业集群形成的环境。要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策干预力度,制止产业发展资源的进一步分散化趋势,以非均衡的市场化手段为主推动产业基地的形成与发展。通过筛选和规划,确定一批高成长性的项目,从资金、用地、政策和服务等多方面重点扶持,创造产业链上下配套的产业环境。我市纺织业目前已经具备产业链条化的条件,要积极开发纺织后续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力争突破服装加工。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和各类产业集群。强化市场运作力度,产业集群是环境的造化和市场的产物,并不是人为造成的,它还需要利用市场机制,优胜劣汰,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三)围绕大企业进行配套,加快中小企业向集聚式方向发展。产业集群在发展初期往往依赖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围绕大公司配套是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要鼓励大企业将关联的中小企业纳入整体发展体系中。大企业要对为其配套的小企业给予技术、信息、资金、市场网络等支持,使小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竞争中得到稳定发展。我市纺织工业要充分发挥福建纺织化纤集团、升汇公司、宝华林公司、田龙工贸公司等龙头企业的作用,建材工业要以福建水泥股份公司为龙头,林产工业要以永林股份为龙头,机械工业要围绕永安机械厂、永安轴承公司作好配套工作。
(四)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改善产业集群环境。从企业集群到产业集群的过程,就是从资源投入的增加转向对现有的资源运用能力进行整合的过程。要想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协同效应,需要与产业集群活动相关的各种中介自律机构,特别是行业协会的服务和协调。为适应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要通过纺织、建材、林竹等行业协会,统一规范、统一价格,反对不正当竞争等,不断解决自身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改善产业集群的生态环境,提高整个区域的产业集群竞争能力。
(五)加快融资步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发展产业集群需要大量的资金。要千方百计,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筹集资金。要面向国内外招商引资,实现融资多元化,特别要利用好永林股份上市公司资源,加快发展林竹产业集群。要放宽眼界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好沿海企业、转移上下游产业的机会,围绕主导产业,选好项目,“重拳”出击,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本地,形成区域产业集群的新优势。
第二篇: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特征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吴利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 魏后凯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刘长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些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块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例如,浙江省目前已形成了成百上千个专业村、专业镇,其中产值超亿元的就有500多个,大约占了浙江工业产值的一半。广东省各种产业的集聚现象也十分明显,据初步估计,在240多个建制镇中传统产业领域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专业镇就接近60个。此外,苏南地区的IT产业、晋江的制鞋业、山东寿光的蔬菜、河北清河的羊绒和北京中关村的信息产业等都形成了发展良好的产业集群。当然,其中大多数都还处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初级阶段,或者说是具有集群某些特征的产业集聚现象,是“准集群”。但还是可以看出,产业集群不再是少数地区的特殊现象,现已成为中国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模式和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地区产业发展出现了集群化趋势。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和它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使它成为政府和学术界重要的关注对象。本文在回顾中国产业集群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中国产业集群的驱动因素、主要特征和存在问题以及集群对地区经济的作用。
一、中国产业集群的兴起及其特征
1。产业集群在中国的兴起
产业集群并不是现代经济才出现的组织方式,欧洲早在19世纪就存在不少特色“产业区”(马歇尔,2005),只是当时没有被称为产业集群,也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广泛深入地研究。在中国古代,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从现代经济学的视角也都可以看作典型的产业集群。但是,建国之后,中国逐步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具备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产业集群伴随着经济市场化、国际化而逐步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开始,首先在广东、浙江等地区出现一些产业集群,随后不断发展并向周边地区和更大的产业范围扩展。
目前,国内已形成一批典型的产业集群或“准集群“,达到数百个之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国内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占有较高的比重,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力量。但是,由于界定标准的缺乏与识别手段的限制,对于产业集群的准确数量没有统一的结论。而且,由于当前对产业集群的理解和识别存在严重的泛化问题,将产业与产业集群混同,或简单地将产业集群等同于主导产业,所以不同学者对国内产业集群数量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例如,2001年浙江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对全省的产业集群进行调查,并得出结论,在88个县市区中的85个,共有产业集群800多个,分布于纺织、制衣、制笔、电器、机械制造、医药等175个大小行业,有工业企业23。7万家,吸纳就业人员380.1万人;而全国各类产业集群则达数千个,主要分布在化纤纺织、丝绸纺织、制衣、制鞋、电子、信息、医药、塑料、汽摩配件、精细化工、五金制品等行业(顾强,2004)。2005《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列举了全国主要的产业集群,共有736个(倪鹏飞主编,2005),虽然比上面浙江省所列出的集群数量要少,但也还是存在泛化的问题。有鉴于此,在此列出的只是一些经专家学者实地考察并研究过的、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现象,表1列出了其中的一部分,从中对中国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产业构成与基本特征等可以做出基本判断。
表1 中国部分地区代表性产业集群
省份
地区
产业
省份
地区
产业
北京
中关村
信息产业
浙江
安吉县
竹制品
河北
辛集市
皮革
绍兴县
印染、制造
清河县
羊绒
嵊县
领带
江苏
苏州市
电子、服装
诸暨市
袜业、衬衫
昆山市
电子
义乌市
小商品
吴江市
电子
永康市
五金
浙江
萧山市
化纤
衢州市
羽毛球
宁波市
服装
临海市
彩灯
鄞县
服装
福建
晋江市
服装、旅游鞋
余姚市
模具
江西
景德镇
陶瓷
永嘉县
纽扣
山东
寿光市
水果、蔬菜
平阳县
塑料编织
广东
潮阳市
针织
苍南县
标牌
澄海市
玩具
瑞安市
摩托车配件
佛山市
陶瓷
乐清市
低压电器
顺德市
家用电器
海宁市
皮革
南海市
布绒玩具
平湖市
箱包
江门市
摩托车配件
桐乡市
羊毛衫
新会市
不锈钢器具
温州
鞋革、服装
深圳-东莞—惠州
计算机配件
湖州市
童装
2. 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
中国产业集群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首先表现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特别是沿海与内地之间,其次表现在不同省份之间,最后还表现在城乡之间,下面分别论述。
(1)区域分布情况
总体来看,市场经济发达、市场机制健全的地方,产业集群更加容易出现.由于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和资源禀赋等,沿海地区经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率先得到发展,专业镇、专业村不断涌现,块状经济十分活跃,形成各种产业集群或者说“准集群“。但是,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势头也呈现出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再到环渤海地区逐步“北上”的发展轨迹(倪鹏飞主编,2005)。并且,随着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也有所发展,中国产业集群的地域范围表现出从沿海到内地不断扩展的态势.①珠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改革起步较早的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也早于其他地区。目前,这里的典型产业集群主要有东莞电脑及相关产业集群、惠州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佛山市顺德的家电产业集群和石湾镇的陶瓷产业集群、汕头市澄海的玩具产业集群和潮阳的针织品产业集群,以及中山市古镇灯饰产业集群等。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首先在深圳等地区进行试点,随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依靠其区位优势和各项优惠政策迅速发展起来。该地区发挥靠近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区位优势,吸收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依靠地区廉价劳动力大力发展外向型的加工业。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在选择投资地时为了规避风险,减少信息成本,一般偏好已有外商投资的地方,使得这种产业发展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地区集聚的特点,尤其是投资方向相同或相关的外资企业,这种“扎堆“的集聚倾向更为明显。因此,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地区从发展之初就集中了大量的相关产业的外商投资,这些外商投资的集中地很快成为某一产业的集中地.随后,一些国内投资人也纷纷设厂,加入该地区的产业发展行列,因而地区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内部联系越来越密切,逐渐发展成为某一产业的企业集群。
②浙东南地区
浙江是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发展最为突出的地区,也是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最为迅猛的省份,“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集群成长模式已成为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并成为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流模式之一。根据浙江省经贸委调查,2003年全省工业总产值(或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有149个,工业总产值(或销售收入)合计1万亿元,约占全省总量的52%。其中,产值50亿元以上的有35个,100亿元以上的有26个,200亿元以上的有6个(朱华晟,2003)。这些地区的单个企业规模并不大,有很多甚至是家庭作坊式企业。但由于大量小企业在空间上集聚,该地区形成的行业规模却很大。在改革开放之初,浙江大部分地区没有像珠江三角洲地区那样享受到大量的政策性优惠,以温州和金华为代表的浙南地区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了一条以家庭生产经营为单位,以专业市场为纽带,以供销人员为骨干,以小商品生产为主的经济发展道路,即“温州模式”.从专业化类型看,有绍兴的轻纺产业、海宁的皮革产业、嵊州的领带产业、永康的五金产业、乐清的低压电器产业、诸暨的袜业等等。这些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和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依托。
③长江三角洲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如果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主要是“三来一补”等加工贸易带动的话,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则主要是以地区产业园区为主形成的.苏州、宁波及其周边地区依托临近上海这一经济、技术辐射中心,乡镇企业发展较早,经济基础比较好等优势,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建立了一批不同规模的产业园区。这些园区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许多很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主要有苏州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宁波的服装产业集群等。
④环渤海湾地区
除东南沿海之外,山东、河北、北京等地也涌现了一批产业集群,主要有山东寿光水果蔬菜产业集群、文登工艺家纺产业集群,河北清河的羊绒产业集群、辛集的皮革产业集群、白沟箱包产业集群、胜芳金属玻璃家具产业集群,北京的中关村高科技产业集群等。在上述产业集群中,北京的中关村可以看作为中国高科技产业集群的代表,发展比较早,其他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发展也较晚。这些特色产业有些是发挥传统的优势,在过去传统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安国的中药产业集群;有些是接受城市工业的辐射,在为城市工业的服务中,由城市逐步带动发展起来的;有的则是引进技术、人才、资金,先在一些点上干起来,然后逐步扩展,由专业户发展到专业村,最后在一个区域内形成生产同类产品的特色产业集群,如清河的羊绒产业集群;有些则是依靠本地资源优势,通过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形成的,如寿光的果蔬产业集群.⑤其他地区
虽然中国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尤其是发育较好的产业集群更是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和浙东南地区。但是,近年来中西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产业集群化的趋势,或者说具有了产业集群的雏形和发展潜力。例如,中部地区有湖北武汉光电子产业集聚,湖南浏阳花炮产业集群,江西赣州稀土新材料集中区等;西部地区有陕西户县纸箱产业集群、四川夹江陶瓷产业集群,重庆摩托车产业也有集群化的趋势;东北地区长春汽车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大庆石化产业等也出现了较明显的集群化趋势。不过,从总体上看,目前中西部地区还没有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企业之间的联系还比较少,同类或相关企业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地方产业配套能力较低。
(2)省市分布情况
目前,中国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省份。这五个省的产业集群数量占到了全国总数的很大比重。例如,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至今为止授牌批准设立的前六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包括纺织产业基地市(县)和纺织产业特色城(镇),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沿海省份(见附录)。科技部设立的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也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份。
浙江是我国产业集群最为密集的地区。据浙江省经贸委调查,2003年浙江省工业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块状经济“有149个,工业总产值合计1万亿元,约占全省总量的50%(董树荣,2005)。其中,较典型的有温州鞋革和服装、绍兴(县)印染和织造、乐清低压电器、萧山化纤、海宁皮革、嵊州领带、永康五金、永嘉纽扣、桐庐制笔、诸暨袜业等。目前,这些“块状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专业生产加工出口基地.例如,温州市区打火机产量占世界的70%;嵊州领带产量占全国的80%、占世界领带市场的30%;永康衡器产量占全国的2/3;苍南铝制徽章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5%;海宁许村、许巷的装饰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5%以上;乐清柳市的低压电器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1/3。从表2中可以看出,浙江省一些主要块状经济(或产业集群)占全国的市场份额都很大,其中义乌小商品、嵊州领带、诸暨大唐镇袜业、永康五金、温州打火机、永嘉桥头镇钮扣等都超过50%,而绍兴纺织、宁波服装、温州鞋革、台州摩托车、义乌小商品、永康五金、诸暨大唐镇袜业等的产值规模则超过200亿元。
表2 浙江主要块状经济发展情况
名称
产值
(亿元)
占全国
市场份额
名称
产值
(亿元)
占全国
市场份额
义乌小商品
289
70%
永康五金
250
超过50%
绍兴纺织
737。8
33%
温州打火机
20多
80%(占世界份额)
台州摩托车
312
10。5%
宁波服装
500
12%
温州鞋革
439。5
25%
永嘉桥头镇钮扣
20多
85%
嵊州领带
100
90%
仙居白银
25%
海宁皮革
135
25%
铜庐制笔
27
40%
诸暨大唐镇袜业
236
65%
迂缓阀门
90多
30%
资料来源:秦海霞,《“小狗经济”的惊人能量》,《小康》2007年第2期。
此外,广东、福建、江苏等省产业集群也比较多.据统计,广东省经济规模达到20亿元的专业镇有160多个。在这些专业镇中,以工业产品为主的专业镇大约占了90%以上。2003年,这些专业镇所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占广东省的份额接近1/3(王珺主编,2004)。较典型的专业镇有顺德容桂的家电,中山小揽的五金,古镇的灯饰,澄海的玩具,西樵的纺织品,大沥的铝型材,石湾的陶瓷,伦教的木工机械,乐从的家具,虎门的服装,东莞石龙、石碣和清溪的电子工业等.如中山古镇民用灯饰销量占全国的60%以上,大沥铝材产量占全国的40%,江门恩平麦克风占全国销量的70%以上。据统计,目前福建省已初步形成了60个不同规模的“准集群”,总产值3800亿元左右,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2%。其中,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的有10个,产值规模2200多亿元;工业总产值在30亿至100亿元之间的有13个,产值规模960多亿元(刘义圣,2005)。较典型的有泉州晋江和莆田的鞋业、厦门和漳州的视听产品、石狮的服装、长乐纺织、泉州箱包、漳州家具、福安电机电器、南安水暖器材、德化工艺陶瓷等.江苏省产业“集群化”推进也较为迅速,现已形成各类“准集群”约110个,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5320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司,2004),相当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近40%。较典型的有昆山PC制造、常熟服装服饰、邳州板材加工、丹阳眼镜、杭集牙刷等。例如,扬州杭集镇的牙刷占据国内80%的市场份额,占世界22%的市场份额,成为世界最大的牙刷生产基地。赣榆县古河套村每年生产各类酒瓶盖达6。5亿个,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
(3)城乡分布情况
以上反映了产业集群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布情况和主要集中地区,然而在这些地区内部,产业集群往往也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更多出现在一些边缘地区、城市周边地区.除北京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等少量集群外,中国绝大多数产业集群都是在农村和小城镇兴起的,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而不是人口和产业更为密集的城市中心区.例如,目前全国授牌的纺织产业特色城(镇)中绝大多数都是以镇为单位;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的404个建制镇中,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专业镇占了1/4。这是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典型的区位特征,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相当一部分小企业是从农村乡镇发展起来的;二是中国不少地方在城市周边进行了各种园区建设。最明显的就是分布在浙江、广东、江苏等省的特色、专业村镇:由于“三来一补”带动而形成的广东珠三角产业集群,当初外资进入时,正是看重村镇土地成本的低廉,而选择一些村镇建立合资企业;温州产业集群的发起者基本都是本地农民,且很多都是通过农村家庭工业而逐步形成,例如苍南标牌集群在苍南县的金乡镇,东方电器之都在温州市的柳市镇,等等。产业集群的结构和组织特征
(1)产业构成以传统产业、低附加值生产活动为主
企业生产活动按所处产业可以分为现代产业和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高附加价值产业和低附加价值产业等,按产出的性质还可以分为最终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一般中间产品生产等,集群中大多数企业的生产活动特征决定了集群的产业构成。从产业构成和生产形式来看,目前中国的产业集群覆盖了从纺织、制衣、五金机械等传统产业到医药、电子等现代产业,既有中间产品生产也有最终产品生产,既有有形产品生产也有无形产品生产,但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主要依靠劳动力低廉来获取竞争优势,高技术产业集群和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集群的发育还非常滞后(钱平凡,2003).虽然产业集群集中分布在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但大部分还只是集中在轻工产业领域,化纤纺织、丝绸纺织、制衣、制鞋、塑料、汽摩配件、五金制品等是出现产业集群较多的几个产业。大多数集群的产品为最终消费品,其中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纺织产业集群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在重工业领域,只有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的特点比较明显,而在其他大中型机械设备制造业和能源行业中,产业集群则出现较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几个高科技园区,规模数量十分有限。少数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个别地区。
从产品价值链的角度看,目前我国各地的产业集群大都呈现出一种“中间大、两头小"的菱形组织结构,即赢利较少的生产制造环节能力较强,而利润丰厚的研发、设计以及市场营销、品牌等环节较弱。这说明,目前我国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还局限于中低档生产制造环节,仍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部分。由于众多的小企业在生产制造环节过度竞争,靠产品数量多和价格低取胜,由此导致利润摊薄,大量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边缘。随着大规模产业集聚造成的要素成本上升,如土地价格和劳动力工资的上涨以及各种优惠政策的到期,很容易促使现有集群内企业大规模向外迁移。
(2)组织结构以非国有中小企业为主
从产业组织结构看,中国的产业集群几乎全部是中小企业群生型,而没有像美国和日本那样形成许多大中小企业共生型产业集群.中国产业集群中除极少数为较大型企业外,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而且大部分为个体、私营企业.在广东珠三角产业集群和浙江省产业集群中,由于这些产业集群形成之初的企业投资基本上来源于外资与本地私人资金,决定了这些集群内的企业基本上都是由非公有制企业构成.据统计,截止2001年底,东莞市拥有各类纺织服装企业6523家,其中“三来一补”企业1210家,三资企业1622家,民营企业4660家.浙江省总人口4600万,平均每27个人当中,就有1个个体、私营企业(吴德进,2005).作为浙江产业集群的发源地温州市,原本就没几家国有企业,产业集群内的国有企业更是不到千分之一.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国有和集体企业所占比例已从1990年的78%下降到2000年的17%。这主要是中国改革的路径造成的:中国的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比较滞后,而非国有经济以中小企业为主,因而以“大而全“组织模式为主的中国大型企业基本上难以形成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集群核心。
二、产业集群形成的驱动因素与分类
1。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驱动因素
(1)市场是主要驱动力量
就中国产业集群的产生而言,绝大多数是在市场规律作用下由企业自我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中,广东珠三角的产业集群是由外商直接投资驱动下的外向型加工业集群,浙江温州一带是依靠当地企业家和工商业发展起来的特色品产业集群,而北京中关村则是依托密集的国家高科技资源形成的高科技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都是市场力量驱动下自发形成的,当地政府只是在产业集群的雏形出现后才加以引导。而且,从发展历史看中国产业集群的主要驱动力也是市场,无论是外资还是民营企业,都是抓住中国改革开放的良好机遇,充分利用市场不断扩大和开放不断深化的大好时机,实现了空间集聚和产业分工合作,从而形成产业集群并在其中不断发展壮大的.例如温州柳市镇的乐清求精开关厂,1984年7月创办时是一个典型家庭作坊,只有5名职工,年销售收入不到1万元,但是它抓住了当时市场需求旺盛,供给不足的机遇,大力扩展市场,并且通过效仿、衍生,到20世纪80年代末,柳市镇已有生产低压电器企业2300多家、家庭作坊9000多家。
(2)地方政府发挥助推作用
中国产业集群形成之初,基本上都是企业的自发行为,但产业集群的雏形出现后,地方政府往往都会积极扶持,对本地产业集群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地方政府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投资,促进企业发展。地方政府通常在土地、税收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二是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三是建立工业园区,鼓励企业“进区入园”,促进产业集聚和园区化进程.四是建立交易市场,扩大市场规模。五是举办产品博览会与商贸会,扩大对外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实施区域整体营销,创建地域品牌。六是引导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集群的产品技术升级.七是协调产、学、研结合,为产业集群创造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能力(张曼茵,2005)。
2.形成途径与产业集群分类
由于地方基础、驱动因素等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产业集群的形成途径存在较大差别,据此可以将产业集群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国内学者们的研究,从形成机制出发,主要存在以下几类产业集群:
(1)依据地方传统优势,主要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形成根据传统优势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三类:以地方文化或企业家精神为基础、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或以地方性资源为基础。温州是产业集群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当地传统吴越文化或现代企业家精神被认为是产业集群在这里得以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实际上,这种因素也是导致江浙其他地区大量出现产业集群的原因,它已经成为中国产业集群最主要和最广泛的诱发因素。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也很多,特别是在历史上的一些手工业集群地区,如福建德清的瓷器、江西省万载县和湖南省浏阳市的花炮制造业等.以地方性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如河南骡河的食品加工、江苏邳州的木材加工业等,主要得益于本地区所拥有的各种特色资源.(2)基于市场或交通等区位优势,在市场作用下发展起来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沿海一些地区借助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吸收外商投资,在“三来一补”的基础上形成外向型出口加工产业集群.其中,比较典型的如珠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苏南地区、胶东半岛外资企业的大规模集聚等,前者形成的是我国规模最大、产品出口比重最高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基地.另外,一些产业集群是依托专业化交易集散地的大型专业市场发展起来,或依靠外部市场逐步形成。如福建晋江的制鞋、广东佛山的陶瓷、中山古镇的灯饰等。
(3)与大企业相关联形成的产业集群
有些产业集群是在为大型企业配套的过程中形成的,如山东青岛海尔集团、重庆嘉陵摩托集团、长春一汽制造等大型企业集团附近形成的企业网络、生产配套体系.另外,也有一些是通过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分解、剥离逐渐形成的.一些管理松散、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通过分拆,鼓励工人创办家庭工业、私营企业,最后形成一系列“专而精”的企业群,最终形成类似于为核心企业配套的专业化产业集群。
(4)依靠高校或科研院所的智力资本,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
在高校或科研院所集中的智力资本密集地区,通过技术人员的自发创业,推动新技术的产业化和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最终形成产业集群.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批走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依托中关村地区高校与科研单位集中的优势,创办企业并相互促进,最终导致北京中关村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出现.(5)政府直接推动下形成的产业集群
目前,中国依靠政府规划培育起来的各类园区很多,如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等,其中有些已经出现产业集群的雏形。虽然中国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类园区数量众多,其中一部分在“园区化"的基础上已开始向“集群化”方向发展,但总体上看,完全在政府主导下培育产业集群比较难以成功。代表性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与驱动力量
以上对中国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主要途径进行归纳和梳理,但是,应该看到,就像产业集群内涵所预示的那样,每个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自身的特点.下面以具有代表性的东莞IT产业集群、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晋江制鞋产业集群、温州的产业集群和宁波服装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为例,来揭示产业集群在中国兴起的基本驱动因素。
(1)代表性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①东莞IT产业集群
20世纪70年代,广东得改革开放之先经济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外商投资的沃土,承接先进国家和地区产业的大量转移,引进了大量的外资、技术、设备.由于产业的发展需要上中游产品配套,转移到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呈现出相对集中的趋势。东莞承接日本、台湾、香港的产业转移,形成以电子信息、电子五金为主的IT产业集群,仅石龙镇就承接了日本美能达、京瓷公司、三协精机以及台湾EMC等产业的转移,形成年产复印机40万台、打印机60万台、照相机240万台的规模,还吸引北大方正等企业落户,形成电脑整机100万台、显示器150万台的生产能力(曾祥效,2005)。东莞的IT产业集群主要依靠充分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凭借毗邻香港、交通便利、劳动力低廉等优势,大力开展对外合作,大规模吸引外商投资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抓住90年代中期国际IT产业转移的机遇,吸引大量的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本地,逐步形成较完善的地方产业配套体系。目前,该集群以机械加工制造业为主,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竞争优势是劳动力投入成本低廉和地区产业规模效应.②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目前中国唯一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它依靠地区独有的知识和人力资本,利用地区产业政策,高科技产业发展非常迅猛。中关村上世纪80年代之前是按原苏联模式规划建设的文化教育区域,高校和科研院所林立,学者云集,然而科研成果与经济脱节,经济发展缓慢。8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大潮在中关村涌起,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代表的科技企业从贸易和服务起家,进行了计划外发展高新技术的积极尝试,到1988年成效显著,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以北大、清华、中科院和“电子街”为核心的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小政府,大服务“,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数目迅速增长,到1998年增至4500家,2000年增到6000多家。同时,上万家电脑配件销售公司也云集中关村.此外,中关村的各种组织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地区文化逐渐发展起来,各种方式的合作与交流成为中关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王缉慈等,2001).③晋江制鞋产业集群
处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的福建省,也有典型的产业集群,最有代表性的是晋江鞋业产业集群。晋江是福建东部沿海一个县级市,土地面积649平方公里,人口102万,从全国范围来看,晋江的经济规模并不算特别突出,但那里的一些产业规模和产业集聚程度却是相当惊人的。目前晋江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鞋工业基地,享有“中国鞋都”之誉,现 有制鞋企业3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0多家,鞋材企业2000多家,年产各种鞋类8亿多双,年产值150多亿元,出口创汇超过12亿美元,已经形成以鞋材、鞋机、制鞋一条龙开发、配套齐全的运动鞋、旅游鞋产业链。2006年晋江鞋机总产值超过13亿元.晋江产业集群的特点是依靠地区开放政策和吸引外资发展起步,发挥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把传统的手工加工与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它以中小企业为主,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制鞋行业在晋江既不属历史渊源型产业,也不具有浓厚的地方自然和人文特征,制鞋生产在当地并无自然和原料上的优势,又无工艺上的传统继承。晋江的制鞋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主要依靠侨资和台资,以来料加工为主,以出口为导向。在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的分工合作与外部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的需求使晋江制鞋业产生了群聚效应,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鞋生产基地。在提升生产能力的同时,晋江产业集群不断加大市场开发和产品推广,目前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是中国鞋业行业规模最大、覆盖层面最广、国际性专业性最强的展会之一,历经七届成功举办,博览会成效显着,被业内权威机构授予“中国会展业最佳展览会"称誉,总展出面积逾22万平方米,与会客商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上百个城市。
④温州的产业集群
浙江省产业集群中最为典型的是温州市的产业集群。温州是浙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首批13个农村改革试验区、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温州把国家的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子,被国内外经济学者称为“温州模式”.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产业集群为温州经济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温州已形成了一批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主要有乐清柳市的低压电器、永嘉桥头的纽扣、瑞安塘下的汽摩配、平阳萧江的塑编、苍南龙港的印刷、市区的皮鞋、打火机、眼镜等。温州的产业集群发展很有特色,具有民营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如大部分产业集群是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结果,市场专业化程度非常高,充分利用了劳动分工的效率,依靠市场机制和民营经济的有效激励机制,以地区小企业为主,逐渐发展成为某一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
⑤宁波服装产业集群
宁波的服装产业集群发展也很有自身的特点。宁波的服装业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方优势,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近代服装流派——红帮裁缝,红帮裁缝制作了中国第一套国产西服和第一套中山装,开了中国第一家西服店,并掀起了宁波服装产业的第一次浪潮.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宁波许多服装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电脑排料、摊布、自动生产、立体熨烫、自动包装生产线,提高生产设备的加工工艺水平,全市绝大部分重点服装企业关键技术装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准。一些大型服装企业逐渐崭露头角,大规模的机械化成衣生产代替熟练的手工劳动,以杉杉、雅戈尔为代表的宁波服装集团军掀起了宁波服装产业第二次浪潮,宁波服装也凭此奠定了在国内的龙头地位.这是宁波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但是,当时宁波的服装企业多是“单打独斗",在市场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发展有放缓趋势.就在这关键时刻,在地方政府的倡导和帮助下,宁波服装产业开始走集群化的道路,由于原有基础比较好,市场发育比较完善,以及企业和其他组织机构的通力合作,地区很快形成服装产业集群,产业内部专业分工更加细化,内部联系更加紧密,支撑条件越发完善,服务体系更加完备。随着集群化的推进,宁波服装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宁波服装产业集群在于它是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企业相对较多,品牌优势很强,这在中国产业集群中是比较少见的。
(2)代表性产业集群的特点与发展动力
以上5个地区的产业集群并不能完全反映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全貌,但从行业类型、发展诱因、要素类型和主要经济优势等方面看,这些产业集群各具特点(详见表3),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体而言,以东莞为代表的IT产业集群主要是依靠外资投入和海外产业转移发展起来的,这类产业集群关键是要保持地区的成本优势并强化集群内部发育.以温州为代表的低技术专业化产业集群,其主要特点和优势就是以高度发达的流通网络为背景,实现低成本、低技术的经济规模扩张,但这类产业集群是很容易被模仿的,集群的竞争优势难以保持,不断增加技术投入是保证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宁波的服装产业集群与其他产业集群的最大区别是它依靠品牌优势带动整个产业集群发展,因此它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但如何进一步提升这些品牌的含金量,发挥这些品牌的市场效用,并且逐步打入国际市场是当前宁波服装产业集群面对的困难。北京中关村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在相当程度上掌握了中国IT产业的市场脉络,培育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IT企业和IT人才。但是,作为中国知识和人才最为集中的区域,中关村能否实现国外技术的本地化,能否成为中国IT技术创新的发源地,能否最终成为以创新为主、有自身发展动力的创新型高科技产业集群,决定了中关村未来的长远发展走向。
表3 中国典型产业集群的特点
典型产业集群
行业类型
发展诱因
要素类型
主要竞争优势
东莞IT产业集群
机械加工制造业
优惠政策,区位
优势,外商投资
资本密集型
劳动力低廉,规模效应
晋江鞋业产业集群
传统产业
外商投资,开放
政策
劳动力密集型
劳动力低廉
温州乐清低压
电器产业集群
初级加工产业
市场机制,民营
经济
劳动力密集型
市场专业化,劳动力低廉
宁波服装产业集群
传统产业
历史传统,产业
基础,劳动力密集型
劳动力低廉,品牌优势
北京中关村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高科技产业
地区优势,政府
政策
技术密集型
知识、人力
资本丰富
三、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
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和衰落的过程。但是产业集群的发展并不完全是自发的过程,也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相关产业发展状况、市场需求变化和政府政策的影响.中国的产业集群多数处于从发展走向成熟的过程之中,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受外部因素影响也比较大,因而非常需要政府在把握其发展趋势的前提下进行扶持。概括地讲,中国的产业集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会有快速的发展,会朝着更加专业化、更加市场化和更加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当前较为突出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群的经济规模逐步扩大
产业集群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高成长性,大部分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增长能力,由于全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产业集群的成长速度更为突出。例如,“中国五金制品生产基地”-—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五金产业集群20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1985—2004年,小榄镇五金产业总产值从4525万元增长到173。8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36。8%;企业数从47家增长到3079家,年平均增长率达24。6%;从业人员从4552人增长到82456人,年平均增长率达16。5%.绍兴嵊州领带产业集群总产值从1985年的1。2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5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22。2%;企业数从7家增长到162家,年平均增长率达18%;从业人员从4383人增长到20147人,年平均增长率达8.4%.尽管不可能一一列举所有产业集群的增长率,但由于产业集群的高成长能力,其规模扩大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2。新产业集群不断涌现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东部沿海地区在原有产业集群不断成熟的同时,分工不断细化,衍生出一些新的产业集群,例如广东东莞以IT产品制造为主,逐步分化形成五金、塑胶、模具多个专业集群,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并形成一个综合IT产业集群。同时,地方某一产业集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逐步形成新的产业集群的现象也非常多见.例如晋江制鞋产业集群带动了纺织服装业发展,由此形成纺织产业集群;浙江省多个服装产业集群拉动台州服装机械产业集群;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带动专业市场——中国轻纺城;等等。此外,广大中西部地区借鉴东南沿海地区的经验,也纷纷走上产业集群化的道路,如陕西户县的包装箱集群、湖北仙桃无纺布集群、江西文港制笔产业集群等,都是其中发展较为突出的典型,而且东北的汽车产业、重庆的摩托车产业、内蒙古的乳制品产业也正朝产业集群方向努力发展。
3。区域品牌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方向
产业集群能够成为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成长的重要载体,而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提升又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二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产业集群内涌现出大量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在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群体的基础上,产业集群又逐渐升级与壮大,最终形成强大的区域品牌,目前品牌已经成为产业集群的发展重点和重要竞争手段(顾强等,2005).例如,晋江作为一个县级市,已经形成了纺织服装、运动鞋服、陶瓷建材、食品加工、玩具文具等多个不同产业集群,共产生了安踏、七匹狼、劲霸、九牧王等几十个“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同时还获得了包括“中国鞋都”在内的11个国家级的区域荣誉称号,“晋江制造”已经成为一张响亮的名片.在广东,随着产业集群的发育和壮大,现已形成了“美的”、“容声"、“万家乐”、“格兰仕“等全国驰名商标,浙江省的“杉杉”、“雅戈尔”、“步森”等著名品牌也都是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产生的。2005年,山东省文登市“云龙”和“艺达”双双获得“中国名牌”称号,为文登家纺业注入了一副强心剂,极大促进了地区产业发展.4。主导优势企业持续成长
近年来,市场争夺越来越激烈,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也经受了国内外竞争的洗礼,部分优秀企业从中脱颖而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产业集群的主导企业。以浙江为例,温州产业集群内部的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出现了正泰、德力西等多家大规模企业集团,而且许多企业都在进行按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通行规则运作的探索。宁波服装产业集群以杉杉、雅戈尔为核心,形成众多中小型企业为辅助的卫星“增长极“模式,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台州塑料产业集群的企业规模日益扩张,2%的骨干企业占了集群内40%左右的销售额(吴德进,2005)。广东顺德、惠州等地的产业集群中,诸多家电企业更是发展成为产业巨头,在全国甚至世界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
5。产业结构呈现逐步升级趋势
随着市场竞争和地区比较优势的变化,结构升级已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全国纺织产业集群积极创新,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群提高竞争能力.作为“西樵模式“的创造者,广东西樵加大升级步伐,建立了中国首个纺织产业升级示范区,将引领百年纺织之乡实现清洁生产,走向“循环经济”之路.按照市场化原则,海宁建立了产业研发中心、产品设计中心、质量检测中心、行业信息中心等促进产业发展的配套功能机构;同时依托专业区,积极创建技术工人培训基地,提高其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此外,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产业园区向产业集群方向演化,高科技产业集群的雏形初步显现,这将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的结构升级, 改善产业集群的总体结构状况。
四、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如前所述,产业集群是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模式,它既可以实现中小企业的灵活专业化又可以通过外部合作实现规模经济,因而在区域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概括地讲,产业集群能够发挥分工的优势和规模效应,具有特殊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扩散能力,能够吸引区域外资源流入,在诸多方面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与世界各国一样,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不过,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产业集群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以外,还有其他重要而独特的影响。
1。促进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场化改革
中国的产业集群大多是以非国有经济为核心构成的,而这些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取得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产业集群集中的地区,非国有经济能够快速健康增长,一方面增强了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带动了其他地区发展非国有经济,这都会促进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并确保改革的成果。例如,浙江省东南部产业集群极大提高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能力,而北部的宁波、杭州等地产业集群成为外资企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东莞、江苏苏州、浙江绍兴等产业集群集中的城市,经济增长大都以20%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长,2003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基本相当于西部地区一个省的财政收入,其中大部分贡献来自非国有企业。
2。有利于对外开放,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无论产业集群的形成还是其发展,市场开放与对外交流都是其必要条件。没有资本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企业的自由迁移和产品的对外贸易,产业集群就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产业集群的发展反过来又会加快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企业的自由迁移,增加产品的对外贸易。同时,产业集群必定是外向型的经济,中国的产业集群都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东南沿海的产业集群。如温州的打火机占世界总产量的70%,嵊州的领带产量占全球市场的30%,河北清河的毛绒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
3。大规模吸收劳动力,促进地区城市化
中国产业集群大多是在农村与小城镇兴起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强劲增长,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提高了本地居民的就业水平。同时,也带动了这些地区其它产业和公共事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地区城市化。例如,温州的城市化主要是产业集群发展带动的结果,河北清河、山东寿光等农村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4.促进落后地区跨越式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如前所述,产业集群可以极大地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地区市场化改革并提高地区城市化程度,而这些方面正是中国中西部广大落后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产业集群是中国中西部落后地区一条有效的发展途径,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迅速发展起来,摆脱落后,跨入先进地区的行列。例如,河北的清河、河南的漯河、湖北的仙桃、内蒙过的鄂尔多斯等地,都是因为一些产业集群或正在形成产业集群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五、当前中国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加速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为落后地区发展提供了更明确的方向和手段.但是,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经指出,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还存在几个明显的特征,即整体的不充分性和区域分布的不均匀性、行业相对集中和附加价值相对较低、发展阶段初级和创新能力不足等。这些特征也反映了中国产业集群的问题所在。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和发挥更大作用的可能,甚至可能产生一些负面效应。下面,对中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再做进一步分析。
1.大部分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不足
目前产业集群的发展还主要集中于中国的部分地区,即使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集群也基本集中在东莞、惠州、晋江、温州、宁波等地区。这充分反映出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不足,因为中国发达的大中城市不是没有发展产业集群的潜力,而是由于体制、政策等多种原因造成这些地区产业没有形成集群化发展的趋势。中国各大中城市虽然集聚了诸多大中型国有企业,但过去这些企业一般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企业,各种经济活动和生产链条全部“内部化”了,由此限制了产业的集群化,这一点在中西部地区表现更为突出,是产业集群没有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充分发育的重要原因。
2.处于产业链低端,依靠低要素成本获得竞争优势
中国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所带来的成本优势,生产活动主要集中于传统行业,大多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这种分工结果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决定的。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情况下,发展服装、鞋帽、小商品、小五金、针织品等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是市场机制下的自然选择;另一方面也与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特点有关.从行业的特点来看,这些行业市场放开早、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门槛低、小企业比较有竞争优势,所以产业集群容易在这些行业形成。但是,这种分工地位和竞争优势来源也为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带来了隐患。由于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末端,中国的产业集群更易受上游企业和国际市场环境的影响.低要素成本带来的竞争优势往往是难以为继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比较优势必然会逐渐消失。
3.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中国的产业集群大都属于传统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很少.这些传统产业集群并非是以创新为基础的,集群内企业基本都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集群发展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隐患.比如,在珠三角地区,各专业镇聚集的企业大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仿制现象严重。其他地区的产业集群也存在同样的情况。事实上,目前中国绝大部分产业集群仍处于以仿制和贴牌为主的低级阶段,主要依靠低要素成本和产品低价格来维持其竞争优势。可以说,目前中国的产业集群所以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这主要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引起的,譬如创新和合作意识淡薄,自主创新投入不足,缺乏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合适的创新平台,创新人才高度缺乏,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品牌开发力度不够,等等.从技术创新投入来看,目前中国产业集群内绝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均低于3%的基本要求,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甚至还不足1%。
4。相当一部分产业集群发育不成熟
中国的产业集群绝大部分还没有发展成熟,许多萌芽性的产业集群面临着发展困难。产业集群的发展关键在于其内部机制的形成与完善,而这一点正是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最滞后之处。比如东莞的IT产业集群,国外企业的分支机构虽然比较多,但根植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相当一部分是不稳定的游弋性(loose—foot)企业,已经有向苏州转移的趋势。中关村的高科技产业集群虽然形成一定规模,但是其发展远没有达到硅谷的水平,缺乏核心的产品和技术,不能有效利用知识集聚的优势,能真正发挥集聚经济效应的仅仅是其作为国内较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的市场功能.5.受行政和地域限制严重
中国产业集群大多受行政区划的限制,规模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都受到很大制约.如前所述,中国产业集群虽有相当的发展,但这些产业集群大多处于大城市边缘地带或者中小城镇,受地域经济条块分割的影响依然非常严重。结果导致产业集群多以镇、乡或“园区”为单位,覆盖的地域范围往往较小,在地区经济中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对相关产业的带动能力还比较弱。直到今天,不少企业的产权关系还很模糊,对政府部门的依赖还很严重,根本谈不到企业的自由迁移和集聚发展。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也很不完善,国内市场不发达,地方割据现象非常严重,资本流动、劳动力迁移、土地流转等方面至今依然存在制度约束,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篇: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对策
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产业集群依靠其内部网络,有力的推动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我国沿海城市已形成一大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皖江城市带是新兴的区域,发展产业集群将有助于提升整体的竞争和经济实力,对促进安徽及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 ;产业集群 ;发展对策
产业集群是在特定的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构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在我国,京、津、冀、胶东半岛、长三角、珠三角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得益于地理位置和早期政策优惠,更得益于在发展中所形成的产业集群。随着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制定,地方政府给予的优惠措施,促使沿海发达城市的相关产业逐步向中部地区转移。2010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安徽省长江流域的九市全境和59 个县(市、区)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
一、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截止到2008年年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人口 3058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 5818 亿元,分别占安徽省的 45%和 66%,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7.1%。现主要有奇瑞汽车带动下的芜湖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合肥、芜湖市的汽车、叉车和家电产业集群;铜陵的铜加工企业集群和铜陵电子基础材料和元器件生产基地合肥长虹美菱高新产业园等。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一方面带动了全省经济增长,促进产业高集中度,减少了成本,提高了集群内企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集群内品牌在国内外都得到提升,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与发达的沿海城市产业集群相比,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明显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二、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中现存的问题
1、产业集群品牌缺失。集群品牌是集群的“金字招牌“。除了部分大型企业带动的集群,中小企业创业之初,多数都无力打自有品牌,而集群品牌可以使一个集群很快被外界所知,相应地,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就有可能很快获得客户。目前皖江城市带集群内为人熟知的自主品牌较少,集群品牌意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品牌管理和保护落后,各产业集群地区集群品牌缺失。
2、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皖江城市带和很多其他产业集群都是政策引导型,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优惠条件和新环境下,通过从发达地区向内陆地区输送,这是一种外生非出自于本地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承接产业集群。同时现有的产业集群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加之缺乏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的,企业创新能力弱,集群整体上缺乏创新机制和创新网
络;企业之间行业关联度不高,群内企业之间的创新与合作意识淡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3、服务环境有待提高。首先是全社会对产业集群认识有较大的差距,落后地区对产业集群和产业区别不清;其次是产业集群内部环境建设滞后,许多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缺乏必然的产业联系,难以形成各种能够推动企业有效互动和相互促进的公共机制;再次,不少工业园区为吸引投资在建设中缺乏长远规划,产业集群没有特色,结构混乱;最后,政府在为产业集群提供的整体配套设置不足,信息软件设施不全面,金融、研发、营销、广告等外围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行业协会互动性较少。
三、发展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的对策
1、强化集群品牌意识,加强集群品牌管理和保护。首先要合理规划集群结构,在招商引资环节做到合理安排相关联的企业进入,不盲目引资;其次要通过宣传、培养一批具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家,提升产业集群中企业家的品牌意识,为打造集群品牌奠定基础;最后,对企业已形成品牌要加以管理和保护,尤其是具有集群特色的品牌。在新兴的皖江城市带,集群品牌应该从最开始就同政府的布局和企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在承接产业以及发展布局时必须考虑其是否真正能有助于建设和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品牌。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目前皖江城市带及周边产业集群很多都是低成本性产业集群,以低价格、廉价材料、大量劳动力柔性和较低的劳动力价格为基础,虽然在长期发展中建立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但随着国民整体收入的提高、购买力的加强、对品牌和品质要求的提升,这种竞争优势将不断被削弱。只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产品研发或自有品牌的建设,才能保持其长久的竞争力。在集群企业面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时可能遇到的各方面困难,各级政府要给予一定技术教育的支持和一定的政策优惠措施鼓励,同时做好高校成果向企业嫁接的桥梁作用,逐步推动产业集群向创新型和可持续发展转变。
3、强化政府的引导职能和服务体系。首先各地区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特色和产业发展目标,对集群进行合理规划,培育区域优势和集群特色;其次创造适合集群形成和发展的经济环境,出台支持集群发展的政策优惠措施;再次政府加大本区的教育投入,提升集群内的“软”实力,同时要积极引导资金、技术、劳力、管理等要素向产业集群发展集聚;最后,地方政府应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包括各种规范的咨询和中介服务机构、物流和金融配套环境、行业协会或商会等,同时实施信息化战略,建立公共的信息平台和行业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企业间联合与协同。在政府合理的规划和引导下,配以完善的服务体系,随着投资的增加和大型企业落户,带动资金和人力的流入,将进一步完善皖江城市带产业链的布局。
【参考文献】
[1]吴德进.产业集群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马鞍山统计信息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竞争力比较[EB/OL].(2009-06-11)[2010-01-18].http://tjj.mas.gov.cn/article.htm1?id=53119.[3]李德玉.安徽产业集群的发展问题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9).
第四篇:连云港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现状及对策分析
连云港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现状及对策分析
(唐 亮)
摘要:连云港工业园区,为本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然而园区发展道路上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最发挥本地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及相互间的协同应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而利用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来指导工业园区的发展,对于提升连云港工业园区的整体竞争力并实现园区的良性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键词:工业园区,产业集群,连云港
一、连云港工业园区集群现状
(一)连云港工业园区的基本特色 对于连云港市来说,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目标是形成一种有效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要根据连云港的实际情况选择几种本地的产业,尤其是产业链长、中间环节多的产业,运用产业集群方式加以培育,形成相当的竞争优势,从而拉动连云港的经济增长。从整体条件看,连云港自然资源优势、区位交通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非常明显;从发展目标和构想看,连云港市向着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和国际型、生态型海滨城市的目标发展。因此,连云港的经济发展必须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形成有区域特点的支柱产业。根据连云港的实际情况,连云港现在应该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临港产业集群;港口城市服务产业集群;化工产业集群;生态旅游产业集群;海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水晶加工产业集群;医药产业集群。
连云港市工业园区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本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工业园区内的产业方式由集中到集聚,带动了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版图之中起到了“增长极”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园区的规模有了较大提高,企业集聚、产业集
群的集约发展态势也更加明显。连云港市工业园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1.园区投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板块形成;3.土地产出水平不断提高,发展后劲不断夯实;4.园区建设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连云港市工业园区建设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是仍然与一些矛盾好问题存在,因此连云港的经济发展决不能墨守成规,而要接受新思维,树立新观念,开创新路径,实现跨越发展,从而形成资源的有效配置。另外连云港要充分利用宝贵的资源筑巢引凤,特别要对现有资源节约使用。并预留出未来50年以后的发展空间,增强国际竞争力。
连云港市目前基本形成了2个国家级开发区(连云港出口加工区和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个省级、2个市级和25个其他工业园区协调发展的布局,园区的规模和档次都有了较大提高。
(二)、连云港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特征分析 1.初具规模
连云港工业园区集群的数量虽不及苏南地区,但部分工业园区几圈已形成一定规模。自改革开放以来,连
云港市先后建成了连云港市经济技术产业园区、江苏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连云港出口加工区、江苏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江苏连云港经济开发区、江苏灌云经济开发区、江苏东海经济开发区、江苏赣榆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连云港化学工业开发园区等7个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特色工业园区。其中,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的“三新”产业,灌云临港产业区、灌南化工产业园区的精细化工、船舶制造、金属精加工,海州开发区的纺织、机电产业、赣榆柘汪临港产业区的钢铁、石化产业、东海经济开发区的硅材料产业等都形成了较强的特色产业,带动了区域发展。
2.产品外向度不断提高近年来,连云港的外贸出口一直
保持强势增长,集群产品外向度提高
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连云港的海产
品加工基地和风电设备出口逐年升高。
其中,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
有限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已开发
出 6 个系列 20 个叶型的兆瓦级风
力机叶片产品,具备年产 3000 套兆
瓦级风力机叶片的能力,国内市场占
有率超过 23%,成为国内最大的兆瓦
级风力机叶片制造商和国内风力机叶
片生产行业的领跑者,其产品 70%出
口欧美,出口规模居全球同类企业前列。3.选址布局基本完成连云港市有各类工业园区 37 个,布局已覆盖全市。连云港现在重点应
该培育八大产业集群:临港工业产业
集群—发挥国际性交通港口优势; 生
态旅游产业集群—发挥生态型海滨城
市优势;港口城市服务产业集群—发
挥独特区位优势;医药产业集群—发
挥当地龙头企业优势;化工产业集群
—发挥能源、资源综合优势;海产品
加工产业集群—发挥近海渔业资源优
势;水晶加工产业集群—发挥当地特
色资源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挥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在上述八大产业集群中,港口城市服务产业集群将对其他七大产业集群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从连云港的整体条件看,其区位交通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非常明显,又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和生产要素低成本的优势,可以说,这种布局结构总体上符合连云港经济的基本特点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连云港的工业园区中,基本上都按照依托工业园区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目标,结合本地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并结合当地工业园区的实际编制
了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比如连云港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 1984 年 12 月经
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批国家级开发
区,开发区已经吸引了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澳大利亚以及
台湾、香港等 35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
商进区,建成了医药、纺织、电子、化
工、食品、机械、建材等一批大中型
企业,有 4 个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个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 个在国内
同行业排名第一的企业。目前,已经
形成了国家级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园区规划
面积 45平方公里。
4.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经过几年的大量投入,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状况逐步完善,特别是企
业入园发展最重要的水、电、路、气
等重要因素得到了有效解决。比如连
云港灌云县的临港产业区已在开发范
围内全面实现了道路、供水、供电、通讯、排水、排污、煤气管网等设备的开通。园区周围的、银行、宾馆等
配套服务设施正在逐步完善。比如连
云港化工园区规划面积 30平方公里,目前开发面积达 16平方公里,标准
厂房 6.2平方米,工业园区内实现
“六通一平”,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生物质热电厂等配套设施完备,由华润集团投资 100亿元兴建的热电项目即将落户产业区。引进中国中化集团、日本迪爱生、韩国京仁洋行、江苏亚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分公司等一批重点项目。中国中化集团、日本迪爱生、韩国京仁洋行等国际知名企业先后进区兴办项目。全球最大蒽醌染料生产企业——江苏亚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分公司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5.激励政策初步建立
连云港市政府积极创造有利于投资、有利于创新的软环境,并积极支持产业集聚是工业园区发展和产业集群形成的有利条件。通过多年的实践,政府等公共机构已总结形成了一套园区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即“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具体有以下几点:一是从设计施工方面,从项目设计到施工都能通过公开招标和市场化运作,选择资质达标过硬的单位负责设计、建设和监理;二是从园区管理方面,通过招标选择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专业公司负责环卫和绿化养护工作,政府不直接参与,仅负责监督。三是从园区的服务方面,各地也探索了不少好的做法,如实行“一门式”收费,封闭式管理,对进区企业实行“一条龙”服务,需要办理的手续由园区管委会一包到底等。管理部门进一步强化园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法,提高服务水平,对引入园区的项目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并实行限时办结制度,对前来投资兴业的每个企业,有关的审批环节都应成为绿色通道,以优良的服务环境吸引更多的项目、更多的企业进入园区发展。上述情况说明,连云港工业园区具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典型特征,同时也符合产业集群的演变规律,有较强的代表性。目前大多数园区具有较
好的基础,企业进入园区的条件己经具备,下一步关键是解决矛盾,广泛吸引企业进驻、扩张、结网、植根,加快园区集群发展阶段的转变。
二、连云港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存在问题
1.工业园区产业趋同,同质化竞争严重
从各园区实际引进的企业来看,产业规划缺乏约束,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各工业园区相互恶性竞争,纷纷压低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者,造成产业布局混乱,形成资源的无形浪费。这种恶性竞争和规划混乱的行为导致园区并没有完全按照产业定位来执行,影响了园区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2.产业层次低,产业链发展不完善 虽然目前园区有选择性的招商引资,但由于建园之初部分园区盲目地招商引资,并不从当地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不注重企业自身的产业分工和配套协作,不注重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引进了一批浙江和苏南地区淘汰的项目和科技含量不高、高污染、高耗能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属于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或低端产业类企业,造成园区产业结构层次低,生产规模小,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问题较为突出。另外园区内产业链式分工协作没有建立起来,企业运行效率仍有待提高。园区产业定位过于宽泛,产业链发育程度低,引进的企业缺乏技术联系及资源、技术、市场的共享,难以产生集聚效应。主要表现在园区内各企业分工与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前后关联效应不强。从企业间合作程度看,园区内外企业间的分工协作的程度不够高,无法产生真正有实效的交互作用。
3.企业植根性不强,难以培养比较动态优势
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植根性,同时植根性也是推动产业集群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工业园区内的很多企业是通过招商引资进来的,与当地特色产业、当地特色资源和市场缺乏紧密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有些企业进入园区的主要目的在于吸纳当地廉价资源、享受土地出让等优惠政策,只是利用园区的静态优势,并不热衷于培育发展动态比较优势,因此植根性不强,导致地方支柱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在后续投入和扩大再生产方面配合度不高。同时当地的工业园区对区内企业的植根性未能真正重视,而是陷入了以土地低价转让和其他优惠条件来争取企业入驻的误区,没能形成园区的特色产业,从而使园区的产业集聚陷入困境。4.污染问题较严重,环保问题未得到应有重视
引起工业园区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环保意识不强,领导重视不够 在工业发展进程中,政府的精力主要集中于如何进行招商引资、如何完成项目的引进、如何完成固定资产投入等数量指标,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提升。对于环保问题,虽有所考虑,但迫于经济增长压力,往往就不够重视。例如:环保审批滞后,缺乏综合决策机制,项目预审制度、工业环评制度执行不力,没有完善的部门会审制度、决策咨询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②园区规划不到位
园区的污染整治工作,要坚持做到源头控制与末端整治相结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污染集中的工序应该相对集中,便于集中治理。园区建
设项目批准建成后,一些园区的管理机构会急于求成,忙于招商引资,在园区还没有整体规划和安装完善的污染治理设施的情况下,就引入项目进入园区,促进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工投产,取得经济效益。由于没有坚持园区规划先行,整个园区在建设过程中,显得杂乱无章,园区布局混乱,综合功能没有体现,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供暖设施、水处理收集和处理系统没有按照当初的环评规划要求进行建设。
③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不到位 连云港市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比较好,供水、供电、供热等设施比较完善,但是环保设施建设还没有建设到位,例如,一些园区的污水处理厂和供热中心的基础设施都没有安装,污染物集中控制的用地都没有预留。园区的审批文件中明确规定,园区建设必须要遵循环保“三同时”制度,园区内排放的污染物必须要集中处理,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建立统一的污水处理管网,集中处理的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当地的环保局验收后,才能投入使用。④筹措环境基础设施资金困难 目前环保设施的设备和技术成本较高,各地在工业污染防治中都不同程度地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设施,即使建成了又没有充足资金来维持设施正常运行。部分园区缺乏竞争优势,只好降低标准求发展。工业园区发展不平衡,有的园区规模小,引进项目少,发展速度慢,后劲不足,没有勇气以超前的眼光建设和完善环境基础设施。但为了凑指标,不得不宽项目入口条件,降低环保标准要求,造成不良循环;甚至个别园区只是一个“空架子”,更谈不上环境的保护问题。
三、连云港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存在问
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连云港市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建设与功能的发挥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连云港工业园区数量过多,但是企业的规模较小,布局分散。同时,当地的许多工业园区规划不合理,存在土地资源分配不均、投资环境较差,项目建设进度不快以及招商引资的质量,缺少一些支柱性企业。在调控手段上,政府还缺乏相应的产业政策和科学标准来鼓励土地资源的集约使用。2.入园项目规模小,缺乏大项目
支撑。据相关数据统计,其中2008年,连云港工业园区共有投产企业1476
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9 亿元,其
中,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下的企
业近百家。有部分工业园区由于建区
时间短、规模小,园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进园的门槛比较低,工业园区缺少技术含量高、投资规模
大、牵动性强、产业链条长的大型项
目,使园区内的企业难以产生聚集效
应。
3.园区发展起点低、起步晚。连云港地处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于苏南地区比较落后。由于苏南进行产业升级,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要进行战略转移,而连云港的一些工业园区
正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所以对这些要战略转移的企业进行了招商引资并提供了相关优惠政策。而这些企业产业层次低、产业链发展不完善、产业前后关联效应不强,严重影响了园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对园区和周围的环境也造成了污染。
四、促进连云港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
展的对策探讨
连云港市工业园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市经济跨越发展的中坚
力量。园区内产业由集中到集聚,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如何利用连云港的区域优势,采取有效的措施,就成为各个工业园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工业园区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社会、政府、企业等多种力量介入,在统一的方针指导下,实施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集群发展策略。
1.可持续发展
集群经济的竞争力来源于良好的环境。工业园区建设要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相统一。园
区的规划与建设应当符合土地利用规
划和城市规划,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盲目求大,随意圈地。要
科学规划,有序进行。要充分发挥工
业园区基础设施共享上的优势,对水、电、气、通讯、消防等基础设施统一
规划,对一些中介服务、产品开发、仓储等设施也应实行集中管理,从而
提高生产要素的集约利用率。要高度
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业园区
建设项目在批准前,必须执行环境影
响评价制度,要对项目验收严格把关。
要鼓励引进污染物综合治理企业,对
固体废物、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实行集中治理;鼓励和推行清洁生产。有条件的工业园区要争创生态工业园,推动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2.坚持机制与体制创新
机制体制上的创新是一个工业园区最大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动力,机制与体制的活力从根本上决定着工业园区的实力和潜力,越是向后阶段发展,创新的要求越高。因此,工业园区要按高效、务实原则建立全新的体制机
制,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同步推
进。要坚持以机制创新、体制创新为
动力,加快实现思想观念、管理体系、运行机制的根本变化;以市场经济运
行规律为取向,活化机制,改革体制,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3.城市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同向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工业化水平决定着城市化水平,同时城市化进程又反过来促进工业化。工业园区建设既要考虑产业发展的需要,构建产业发展的优势,也要考虑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化过程的基础就是产业不断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因为当产业向城市集聚时,有利于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的共享,有利于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有利于企业以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费用进行经营发展。工业园区建设要以城市为基础,从而带动城镇发展。
4.集聚传统企业,发展产业集群 工业园区发展不能仅限于所谓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对基于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的工业园区发展同样也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在我国,传统产业在工业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例如,浙江的产业集群大都属于传统产业,但是,浙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却很强。因此,传统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仍是我国工业园区发展的有效模式。5.促进园区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产业集群
目前,连云港还属于经济欠发地区,产业集群大量集中于传统制造的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还是比较少。传统制造业的优势主要集中于低廉的价格和劳动力,技术含量比较低。但是技术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命力所在,更是整个产业集群保持长久生命力的所在。因此,地方政府应通过相关产业政策的实施,引导、鼓励企业进行
技术创新、大力实施“人才兴区,人才强区”战略,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3个关键环节,加强园区产学研合作,建立园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园区传统产业集群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
五、结论
产业集群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对连云港而言,一定要抓住这个发展机遇,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借助国家优惠的产业政策,推进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形成,并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参考文献:
[1]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3)
[2]刘春芝.集群式创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姜涛.集群视角下重庆工业园区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 [4]杨颖.企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组织关联机理分析[J].长江论坛,2004(4)
作者简介:唐亮(1978-),连云港市委党校硕士研究生,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现就职于江苏省灌南县财政局办公室。联系方式:
手机:***
邮箱:258532757@qq.com地址:灌南县财政局办公室
邮编:222500
第五篇: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
一、集中一集聚一集群
(一)集中
在集群发展的起始阶段——集中过程中,产业园区的政策环境要素和设施配套要素是吸引园外企业入驻的最大原因。
在此阶段,园内企业因为地理上的集中而形成了有别于分散的单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即基于资源共享的效率优势和基于议价能力提升的成本优势。但是,由于集中仅仅是整个集群过程的最初状态,初步地表现出集群的地理集中性特点,产业关联及其薄弱,不能形成相互配套的产业协作和产业链关系,产业层面的集群优势几乎为零。同时园区企业对地域的嵌入性和依附性不强。
因此,处于集中阶段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利用空间上集中的已基本形成了园区经济总量上的规模,赋予了集群企业一定的竞争优势,但难以较好发挥集群的外部规模效应。
(二)集聚
产业园区由集中而集聚的提升,是产业园区向集群方向发展的中间阶段,在此提升过程中,园区企业依托的主要是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市场规范和服务配套要素,四者构成了园区企业向某一产业集聚的基本条件。由此,在具备了上述四大要素的企业集中的园区中,产业具备了明显的行业特征,产业园区的发展指向了特定的产业,从而形成集聚。
此时,产业园区的竞争优势逐步扩大;生产效率优势一方面表现为基于资源共享的效率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专业分工引起的效率提升;产业园区内的产业协作增强,企业间的合作规模扩大,使得成本优势覆盖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两大部分。
(三)集群
集群是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而集群形成的基本要件除了上述两阶段的要素外,还必须具备人文环境、集群特色、产业配套及创新企业家群体四大要素。
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中,例如中关村、硅谷、新竹等,都具备了地理集中性、根植性、柔性精专、合作网络性、创新性、自组织性等特征,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产业园区的发展进入新的层次。同时,产业园区也不再是集中于集聚状态下的“松脚型”的产业园区,而是嵌入本地社会文化中的园区集群。
二、辐射接受中心一向内辐射中心一向外辐射中心
(一)辐射接受中心
在辐射接受中心的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层次上,园区进入集群发展阶段,相对集聚,辐射接受中心的产业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产业,显示出较好的产业链效应和较强的产业竞争力。但是,辐射接受中心往往只实现了产业园区的生产加工功能,园区功能相对简单,其竞争力的提升相对而言是被动的,有赖于外部技术的流入。
因此,此类园区具备一定的集群优势与产业竞争力,但产业升级与竞争力提升主要依靠接受外部产业辐射。
(二)向内辐射中心
辐射接受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将超越生产加工的简单功能,而跃升到向内辐射中心的层次。在此阶段,产业园区的优势产业形成了面向集群内部辐射作用,即优势产业中的具备了较高的研发、生产、营销、管理等各方面实力的龙头企业,首先产生了寻找新技术、开拓新市场的意识,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张,从而对园区集群内部相对弱小的企业发挥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带动整个集群共同提升竞争力。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充分扩大到整个地域范围,区域品牌逐步形成,区域创新功能得到发挥,集群在当地的根植性也有所增强。
(三)向外辐射中心
向外辐射中心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和技术输出效应,是所属行业的品牌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它不仅对园内企业有辐射力,使集群整体呈上升式发展,同时对于同行业的园外企业都有极强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力,使大批的外部企业成为其代工生产企业,甚至使外部企业形成专门的集群为其提供配套支持。
分散的企业由集中而集聚而集群,产业园区的集群由辐射接受中心而向内辐射中心而向外辐射中心,这就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逻辑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