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辩证法的主观题
编辑:心如止水 识别码:12-767574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5 02:25: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辩证法的主观题

1、为进一步深化广东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办事效率。汪洋指出,要以建立大部门体制为重点,着眼点是实现职能配置的有机统一,减少机构和人员只是实现了“量”的改变,而职能的整合,才是“质”的转变,只有把质和量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改革的目的。要处理好大部门内部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他还表示,行政体制改革,除深圳外的其他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也可选择一个县(市、区)进行试点。

.答: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善于抓住工作的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建立大部门体制为重点,着眼点是实现职能配置的有机统一。②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有机统一,我们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把质和量统一起来,通过“质”的转变,实现职能的根本性转变,达到改革的目的③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建立大部门体制,必须优化大部门内部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关系,形成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实现职能配置的有机统一,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④要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统一。先试点、后推广。稳妥地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可选择一个县(市、区)进行试点。

2、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同时,我国农村的民主建设也不断推进,确保了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民主权利的实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现阶段农业发展又面临着库存增加、农产品增收缓慢的新问题,这一新问题与过去农产品短缺的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

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

答:①矛盾的普遍性要求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材料分析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既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又面临库存增加等新问题,就运用了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农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各有其特点,解决的方法也不同。现阶段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注重运用矛盾特殊性分析解决问题。

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善于抓住工作的重点。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④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分析我国农业等问题,既充分肯定了成就,又指出了所面临的新问题,这就抓住了发展这一本质及主流;同时还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样就抓住了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做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某村离城镇较远,是一个有着3112亩耕地、982亩鱼塘、7000多亩山地和3480口人的鱼米之乡。由于该村基础比较好,各项工作起点都比较高,因此,再想使经济大幅提高就显得很难。针对这一情况,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认真研究对策,制定了“一果五金扩鱼塘”的发展战略,即开发一个300多亩的果场,种植沙糖桔;引进小五金加工企业、扩大鱼塘面积,并发包给村民经营。当年底,除了果场尚未收获外,小五金加工和鱼塘养殖均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壮大了

答:(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根据本村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发展战略体现了这点。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要坚持正确意识的指导。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发展战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壮大了集体经济。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根据本村不同资源优势,采取不同的措施,推动经济发展。

4、材料一2009年9在4%的原关税基础上,分别加征35%,30%和25%的附加关税。

材料二中国生产的轮胎中有40%出口,而其中1/3出口美国。中国轮胎企业生产的现状是普遍技术水准不高,一直仅凭低廉的价格占领市场。

材料三美国有5家业界组织表示反对轮胎特保案,认为美国在华轮胎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占国对盖轮胎出口的2/3;此外,特保措施非但不能解决美申请人提出的所谓2万人的失业问题,反而会严重影响依赖中国产品的10万名从事轮胎进口和销售人

答:①美方的做法并不高明。(1分)

②联系是普遍的。(1分)要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不能孤立地看问题。(1分)要看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正日趋紧密。(1分)

③联系是客观的。(1分)要把握事物固有的联系,避免主观随意性。(1分)中之间的经贸关系是客观的。美方一意孤行,搞贸易保护也会伤及自身。(1分)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十国集团第二次金融峰会4月2日在英国首都伦敦闭幕。伦敦金融峰会强化了国际社会携手共克时艰的共识。会议声明强调,面对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各国必须携手合作,采取全球性应对措施。除了重申国际社会携手应对金融危机的原则外,会议的最终声明显示,无论是在反对保护主义方面,还是在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和改革国际金融机构方面,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和主要新兴经济体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更可贵的是,伦敦金融峰会体现了新兴经济体的呼声。在二十国集团成员中,新兴经济体有11个,遍布亚洲、非洲、中东和拉丁美洲,具有广泛代表性。从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和最终声明来看,会议照顾到新兴经济体的一些重要关切,包括改革国际金融机构、扩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权和话语权以及帮助发展中国

家应对金融危机等。

答:①事物都处在普遍的客观联系之中,要坚持联系的观点。面对金融危机,各国应加强国际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②事物的联系具有条件性,人们根据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加强金融合作与监管,正确处理储蓄与消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关系。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危机,(2分)

③ 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各国不能各自为战,要维护好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才能使整个世界摆脱金融危机的困境。(2分)

6、.财政部表示,汽车工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户”,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大幅攀升,带动了我国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同时,对汽柴油的需求急剧增加,造成的空气污染也日益严重,随着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能源安全问题也变得十分突出,加强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因此,针对当前我国汽车行业存在的实际情况,国家决定从 2008年9

月1日起,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提高大排量乘用车及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旨在抑制大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小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有利于

答: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汽车工业的发展与节能减排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国出台相关政策,是对二者辩证关系的准确把握;

②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政府针对当前我国汽车行业存在的实际情况,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提高大排量乘用车及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从我国这个实际出发,做出正确决策,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思路;

③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汽车工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户”,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抓住这个“大户”对促进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

7、2010年1月6日,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二次会议指出当前的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是:虽然广东省经济形势总体

向好,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稳固;产业结构还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压力大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破解;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管理压力比较大。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内在要求,创新发展战略和思路,积极应对各种苦难和挑战,牢牢抓住转变发

答:①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看问题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广东省委在分析本省经济形势时,既看到了“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又看到了经济回升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坚持了全面的观点。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广东省根据本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的系列举措,体现了这一实际要求。

③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广东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既把握了“经济形势总体向好”这一主流,又看到了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既强调抓住转变发展方式这一关键,又依此要求保持经济社会全面、稳定发展,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材料三:会议强调:我们必须增强信心,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科学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

答:①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2分)

②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2分)

③当前我国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原理。解决好了这个矛盾,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有重要意义。(2分)

9、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各国政府、央行纷纷紧急出台救市措施,联手应对危机。10月13日,美国通过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和奥地利政府周一均推出了银行拯救计划,总金额达1.3万亿欧元(约合1.8万亿美元),旨在担保银行间贷款及收购银行股份,从而阻止金融系统陷入崩溃。在发达国家组成的西方七国集团财长会议、发展中国家组成的24国集团会议、由世界主要经济体组成的20国集团特别会议、IMF和

答: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才能得以解决。②整体与部分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影响部分,部分也会影响整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国经济的波动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世界经济形势也会影响一国的经济发展,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才能走出危机(3分)

③各国针对金融危机提出相应措施体现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3分)

10、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至18

日,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坚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减缓和适应并重、公约和议定书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

答: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要坚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因此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

③矛盾着的事物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要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的原则;

④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因此坚持公约和议定书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的原则; ⑤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因此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转让的原则;

⑥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因此坚持全民参与和广泛国际合作这一原则。

第二篇:辩证法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毫无疑问,在历史的进步过程中,科学技术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绿色GDP的概念也让人们得以重新衡量经济发展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程度。可持续发展当今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但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由于我们对科学技术往往运用不当而带来负效应。这种负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以人的生存发展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双重作用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合理的运用,毫无疑问将推动社会的进步,推进可持续的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但是如若运用不当,会对可持续发展产生莫大的消极作用。从消极方面来看,科学技术的运用所引起的社会危机使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在某种程度上,科学技术还成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桎梏。科学技术并非万能,它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锐减、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一系列社会危机和负面效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1962年,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R.卡逊(Rachel.Carson)《寂静的春天》出版,书的开头描述了一个美丽的小镇,她说:这个城镇座落在像棋盘般排列整齐的繁荣的农场中央,其周围是庄稼地,小山下果园成林。春天,繁花象白色的云朵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上;秋天,透过松林的屏风,橡树、枫树和白桦闪射出火焰般的彩色光辉,狐狸在小山上叫着,小鹿静悄悄地穿过了笼罩着秋天晨雾的原野。但是,人类闯进来以后,由于对科学技术的滥用,一切都变了,曾经一度是多么引人的小路两旁,现在排列着仿佛火灾劫后的、焦黄的、枯萎的植物。被生命抛弃了的这些地方也是寂静一片。甚至小溪也失去了生命;钓鱼的人不再来访问它,因为所有的鱼已死亡。在屋沿下的雨水管中,在房顶的瓦片之间,一种白色的粉粒还在露出稍许斑痕。在几星期之前,这些白色粉粒象雪花一样降落到屋顶、草坪、田地和小河上。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已使自已受害。因此,我们在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候要时刻牢记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建设而努力,为子孙后代造福,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从辩证法的角度讲,良好的自然环境反过来也能让社会和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人类要真正驾驭科技这匹烈马,摆脱科技发展的二难的窘境,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确实困难重重,不仅受政治、经济、军事等的重大影响,还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的深 [2][1]

层制约。

2.1 科技整合制约

科技和政治彼此强化,相互推进。强大的科技力量不仅昭示了经济实力,而且也可直接作为政治筹码,而强大的政治力量反过来又为进一步控制世界尖端科技创造了条件。科技政治化的结果加速了科技发展的失控,科学技术这匹烈马愈益难于驾驭。

2.2 文化观念的制约

一个事实是,现在的许多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观念,每种文化观念都有形成的历史背景,比如美国为维护他一个超级大国的地位,可能在他自己意识到一些事情之后只是自己保护自己的环境,而继续对别国的环境破坏置之不理,只是在联合国开大会的时候对别国的环境问题进行批评,正如寂静的春天序言所讲的那样,自《寂静的春天》出版以来,仅农场用的农药就加倍到每年11 亿吨,危险的化学药品的生产增长了400%。我们自己禁止使用了一些农药,但我们仍然生产,然后出口到其他国家。这不仅使我们陷入一种以出卖自己不愿意接受的公害并从中获利的状态,而且也反映出了在对科学无国界观念的理解上的原则性错误—毒杀任何一个地方的食物链最终会导致所有的食物链中毒。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我们要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的社会作用,对科学技术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作辩证的理解。我们还应该在创新的时候加强对新的科学技术的风险和后果进行有效地评估,以达到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最小化。爱因斯坦说过:“人类真正的进步的取得,依赖于发明创造的并不多,而更多的是依赖于像布兰代斯这样的人的良知良能。”[5]在1937 年9 月的一封信中,爱因斯坦又说:“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看来,释迦牟尼、摩西和耶稣对人类所作的贡献远远超过那些聪明才智之士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我们都知道, 那种限制发展科学技术、从工业化中后退悲观主义观点是不切实际的, 也是根本行不通的。我们不可能放弃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去谈可持续。至少发达国家不可能放弃工业化的巨大成果和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 而发展中国家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通过发展来改变其贫困和落后的面貌。同样, 那种盲目赞美科技进步的乐观主义也是很可怕的。[5][5][4][3]既然科技负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人类的目标、人对自然的态度上,那么我们改变传统的观念, 树立起人与自然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的思想, 充分发挥科技的正效应, 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显得愈发重要。可持续发展向科学技术提出了促进人与自然协同进化、互利共生的新目标, 要求把从系统整体中分离出去的科学技术重新放回到“ 人与自然” 的有机整体中, 用生态学整体性的观点看待科技的发展。因此, 传统意义上的科技观已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必须树立起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新的科技观。结语

我们从上面的分析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抛弃的,因此,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来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求我们有很好的理论知道,因此中共十八大也提出我们必须把四位一体总布局升级为五位一体总布局,重视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科技创新实践和科技合理应用。努力在可持续的基础上加快经济文化建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最终完成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黄涛.科学技术价值探析[ 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4,(4): 92

[2] [4]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美国, 1962

[3] 彭列汉, 潘建红.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J ].科学学研究, 2004, 22(5):

471-475

[5] 杜卡斯.爱因斯坦谈人生[M].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4.61-75

第三篇:辩证法

辩证法作业

王宝林

21世纪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发展是人类历史的永恒主题,但随着经济的快速的发展,一系列环境问题随之产生。环境问题使人类文明不能永恒发展,而是在孕育这些文明的故乡走向衰落和覆灭。在以前人们主要依赖自然而生活,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且自然界的自发调节作用抵消了许多不利的环境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仍然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具体的环境问题包括人口膨胀、能源危机、森林面积锐减、土地严重荒漠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淡水资源日益枯竭、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破坏和酸雨出现频繁等十大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总人口约为13.4亿,并且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急剧上升。庞大的人口队伍带来很多的问题。医疗保限和社会保险的收支不平横,政府不得不用现在年青人交的款来支付退休金,甚至还要动用财政收入。过去中国马路上最多的是自行车,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买了轿车,特别是大城市,交同拥堵的情况更严重了,越来越多的车,尾气排放量也越来越多,现在都说要低炭化,越来越多的车和尾气污染我们的环境。现在的物价再涨,贫富差距在拉大。那些有钱人第一年资产一千万,几年过去了,以经变成了几千万了。没有钱的人,每个月都用光了,还要去借钱用。富人为什么会更富,穷人为什么会越穷。富人那么多钱自己用不了,为什么不多分一些给穷人。不是说中国大部分钱是掌握在少数富人手中。即然国家好的大环境让少部分富人掌握了大部份钱,富人更有义务和职责帮国家帮助那些贫穷的人。现在的农民工工资增加了,但是企业也招不到工人,这些增加工资以后也要计算入产品的成本。中国人口重多,有许多不同复杂的社会问题正显现出来。摆在面前的是如和处理好这些问题。

经济的逐步提高,能源危机逐渐凸显出来。中国向以“地大物博”、“资源丰盛”而自傲。然而,1988年中国科学院的国情报告却昭示,中国的资源危机十分严重。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却有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分母,其结论是:(1)中国是缺水大国,水资源并不丰富,地下水开采过量,用水浪费,供需问题十分突出。(2)耕地贫乏,后备耕地资源不足。(3)中国是贫林大国,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成熟林赤字采伐消耗,森林资源锐减趋势十分明显。(4)中国是贫草大国,长期重用轻养,超载放牧,盲目开垦草原,退化草原已达可利用草场的1/3。(5)我国矿产资源并不丰富,浪费程度惊人,目前我国对矿产的需求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如不采取有力措施,矿业资源形势将会走向全面严峻。总之,我国的资源总

辩证法作业

王宝林

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

臭氧层被破坏后,其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降低,使得人类接受过量紫外线辐射的机会大大增加了。一方面,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的自身免疫系统出现障碍,患呼吸道系统传染性疾病的人数大量增加;另一方面,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10万人死于皮肤癌,大多数病例与过量紫外线辐射有关。臭氧层的臭氧每损耗1%,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增加 2%。另外,过量紫外线辐射还会诱发各种眼科疾病,如白内障、角膜肿瘤等。其次,它会影响农作物的生产。实验表明,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使植物叶片变小,减少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面积,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同时,过量紫外线辐射还会影响到部分农作物种子的质量,使农作物更易受杂草和病虫害的损害。再次,它会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直接引起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幼体鱼类以及整个水生食物链的破坏。可见,紫外线辐射的增加,对水生生态系统有较大的影响。紫外辐射增强将使患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人增加,还会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促使皮肤老化和病变。

我国酸雨(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碱度指数的 PH 值低于 5.6 的酸性降水)正呈蔓延之势,是继欧洲、北美之后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80 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贵两广地区,酸雨区面积为 170 万平方公里。到 90 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酸雨面积扩大了 100 多万平方公里。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降酸雨频率高于 90%,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岛和厦门为代表的华东沿海地区也成为我国主要的酸雨区。华北、东北的局部地区也出现酸性降水。1998 年,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其中 70% 以上的南方城市及北方城市中的西安、铜川,图们和青岛都下了酸雨。酸雨在我国已呈燎原之势,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 30% 以上。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进一步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一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作为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不仅要调整需求结构,要把国民经济增长更多地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不仅要调整产业结构,我们要更好、更快的发展现代的制造业以及第三产业,更重要的是要调整要素投入结构,使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能永远老是依赖物质要素的投入,而是要把它转向依

第四篇:群众路线辩证法

群众路线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辩证法和价值观,体现党的性质、宗旨和工作方法。部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应把握和运用好群众路线本身所蕴含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按照“标准更高、走在前列”的要求抓深抓实抓出成效。

“来”与“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方法论层面上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辩证统一思想的集中体现。毛泽东说:“凡属正确的领导意见都是从群众中来的;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要坚持开门搞活动,真正让群众参与进来,请他们做顾问、当裁判。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听真话、听实话、听掏心窝子的话,正确对待、虚心接受官兵的意见和批评。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注意听取群众意见,无论是查摆问题、剖析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要请官兵把脉、让官兵监督。

“大”与“小”——群众利益为大,个人利益为小。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工作都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以群众利益为大,以个人利益为小,通过个人一点一滴的工作为群众谋利益,做到“以小见大”;绝不能“因小失大”,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损害党、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政绩观,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群众利益这个“关键点”上,坚持个人利益服从群众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充分认清“当兵为了谁”“打赢依靠谁”,坚持基层至上、士兵第一的原则,积极主动搞好帮困解难,高效务实地解决好官兵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积聚磅礴力量。

“远”与“近”——“四风”离我们越远,群众离我们越近。当前,“四风”问题在部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不仅败坏部队风气,损害部队整体形象,而且销蚀部队凝聚力战斗力。要通过查找问题照镜子、端正行为正衣冠、从头到脚洗洗澡、对症下药治治病,切实解决“四风”问题,真正使各级党员干部来一次思想上的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坚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立说立行、边整边改,坚持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真正做到解决问题实实在在,群众感受真真切切,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取信官兵、密切关系。

“上”与“下”——以上率下,自上而下,上行下效。各级领导干部既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更是参与者、示范者。要在强化责任上带好头,按照“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的要求,切实以普通党员身份把自己摆进去,积极参与活动、接受教育。在剖析问题上带好头,既要勇于眼睛向内对自己动“刀子”,又要胸怀坦荡,虚心接纳别人指出的问题。特别是召开民主生活会,要注意提高批评和自我批评质量,真正触及思想和灵魂,使自己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在落实规定上带好头,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影响部属、感召官兵。

第五篇:辩证法-否定之否定

四川大学研究生试卷

院(所)材料学院

学号 20*** 姓名 肖富强 记分

课程名称

自然辩证法

教师签名

考试时间 2016年 4月 30日

浅谈否定之否定

——自我完善

摘要:事物发展存在着三个阶段,分别是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三阶段。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与方向,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是对自我的否定,但不是绝对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对旧事物的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于是事物发展的过程显现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文章从生产关系的变革、玉米的生长、水稻研究、俄国十月革命、鲁迅的“拿来主义”、升学、我国经济发展等方面对否定之否定规律进行了些许探讨,揭示了事物发展前进中否定之否定的必要历程。

关键词:否定之否定;扬弃;螺旋式;生产关系;玉米;经济

一、内涵

唯物辩证法有着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1]。这三大规律都贯穿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而其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则无疑是这三条规律中最为特别的。它从螺旋式的运动方面揭示事物的辨证发展,以最普遍的形式总结出事物自身矛盾运动过程的全貌,它的作用要在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全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这一规律为人们把握事物由矛盾而引起的发展及其辨证过程提供了较好的综合分析。

首先,万物内部都必然存在着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事 物存在现状的主要因素,它明确肯定了这一事物的真实存在;否定因素则是促使现存事物状态发展和转变的一项因素,它破坏现存事物状态使之改变,甚至消失[2]。开始时肯定因素居于主导地位,否定因素居于次要地位。但在矛盾双方的斗争中,肯定和否定因素由于对立统一规律则会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一旦否定因素的作用由次要提升为主导因素时,事物就转变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对事物自身的否定。此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变革和继承相统——扬弃。所以由肯定到否定表现为对立面的展开,由否定发展到第二次否定时又达到了对立面的统一。恩格斯从事物发展要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角度,把作为事物发展的第二次否定、第三个阶段的“否定之否定”看作是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核心[3]。事物发展的三个阶段就是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第三阶段作为第二阶段的对立面则必然会与第一阶段有着某些相似的特征,但发展的三个阶段经过了这两次否定,也就是经过了两次扬弃,吸收了前两个阶段的优点,是更高级的新事物,是一种自我完善的发展。事物正是通过这种不断的自我否定而实现其自我完善的运动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与方向,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4]。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把事物推到一个新的阶段,此为前进性;每一次的否定周期都是开放性的,不存在否定的终点,不存在一劳永逸的现象。而在应对性上或许会有暂时的停顿甚至倒退,但经过一系列的曲折进步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事物发展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对前一个阶段的自我否定,同时自身也会被更高级的后一阶段作为目标再一次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事物发展的运动过程就显现为一个周期性的,在更高阶段上重复相对旧阶段的某些特征状态,由此构成事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周期性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事物发展的曲折性[5]。

二、表现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处在公有制的生产关系中[6];后来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这种公有制则变成了发展生产力的枷锁,于是被废除而出现了私有制;私有制发展了一段时间后,又由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此时私有制又反过来成为生产 2 力发展的桎梏,这就必然地产生出否定了自身的公有制。虽然同为公有制,但此时的公有制已不再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下的公有制,而是建立在更高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公有制,它对当前生产力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这种公有制到私有制,再到更高级的公有制则充分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玉米的生长过程也是一个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动态向前发展过程[7]。首先,玉米作为种子,在发芽所必需的条件具备后,如适宜的土壤、适宜温度和水分,则玉米种子得到发展而表现为发芽。此时玉米本身被否定,取代它的是从它内部发芽生长起来的玉米植株,植株是对玉米的本质上的否定。植株经过生长、开花、结果,最后又长出玉米。玉米一旦成熟,植株渐渐枯萎,本身又被玉米否定,这就是否定之否定。作为结果表面上是又回到了玉米,但实质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外表和以前的玉米相差无几,但无论是量还是质都已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玉米的生长也是一个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曲折向前的发展过程。

袁隆平专家在不断重复汲取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相对较新的更加优质的水稻品种。这是对相对旧的水稻品种的否定,是相对新的品种代替了过去的品种,是一种不断重复的、前进的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相反,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曾经出现过一个“无产阶级文化派”,他们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建立无产阶级的数学和天文学,建立无产阶级的新铁路。他们写道:“为了我们的明天——我们将拉斐尔火葬,我们要把博物馆破坏,我们将艺术的花朵加以摧残。”因此文化派的否定则是绝对的否定,对于一切的切都持否定态度,其中没有任何东西保留、继承和发扬。这是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否定。它不同于辨证否定观,它不承认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不承认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同时还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对立起来,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历史的车轮并不是只要彻底否定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的,而是需要批判继承,批判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

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1934年6月发表的《拿来主义》中严厉批判了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鲁迅的拿来主义与五四运动时期的一味模仿不同,他是有选择的拿,能为我们所用的拿,不卑不亢的拿。3 “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外国好的东西、对中国的进步有益的东西都应该吸收,这应该是拿来主义的真实意思”。“师夷长技以制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拿来主义也未尝不可。文中将对旧宅子持不同态度的人分为了懦弱无能的孱头、全盘否定的昏蛋、欣然接受的废物和懂得取舍的扬弃者。显然,鲁迅对前三者进行了无情的抨击,而大加赞赏了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扬弃者。

否定之否定规律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我们从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再进入大学,这无疑也是一个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过程。在小学时,老师对我们而言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而到了初中,我们渐渐不满足于老师教给的知识,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此外高中是初中的延伸,在高中对我们而言,没有太多自主的机会,于是我们向往自由。终于升入了大学,我们否定了高中的题海战术,否定了高中那早出晚归的辛苦作息,开始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来安排作息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领域。但同样地,我们也保留了以前所学到的知识理论。就像无论在哪个阶段,我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学习,虽然每一阶段的形式和内容都不同,但总体而言,我们是在不断成长的,只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成长的。

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在不断地盘旋上升。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增[8]。如果仅仅看GDP曲线,我们的前景一片大好,可是在这辉煌的背后却是无数惨重的代价。在过去我们的环境是优美的,可是由于工业化的发展,我们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在一定范围的环境代价内求发展。山区虽然贫穷落后,但是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城市虽然高楼林立,但是交通拥堵,矛盾突出。但这一切都不是不应该出现,而是需要进行有选择的肯定和否定,以达到结合各自的优点来创造出更适宜的条件。只有不断地进行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才能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三、感想

否定之否定规律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对于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地位,它清楚地揭示了事物在不同阶段的自我发展,自我完 4 善的总趋势。相信在此规律的指导下,我们会正确认识人生道路中各个阶段的肯定和否定因素,并能积极应对各种因素所带来的曲折或倒退。要始终相信:自我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自我的完善也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完成的。

参考文献

1.邹陆林.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之数轴化[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3):44-46.2.杨耕.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再思考[J].教学与研究, 2008(8):17-22.3.赵家祥.“否定之否定”在事物发展全过程中的核心地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11(5):19-25.4.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M].哲学笔记, 1915(2):55.5.赵家祥.简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独有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5(1):40-45.6.唐正东.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的内涵演变及其哲学意义[J].哲学研究, 2011(6):3-14.7.孟庆仁.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整体性特征[J].烟台大学学报, 2006(3):250-253.8.宋涛.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发展及其对当前深化改革的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 2014[6]:56-57 5

辩证法的主观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