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与中国的策略
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与中国的策略(黄真;11月16日)
文章作者:黄真 作者单位: 文章出处: 《中国信息报》
形势判断是战略决策的前提。当前国际大势正在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总体来看,三大特征或三种发展的大趋向脉络日益显现。一是经济的全球化有向区域化深入的趋势;二是在国际政治格局中,单极化与多极化的斗争日趋激烈,多极世界的到来已现端倪;三是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加速转向亚洲。亚洲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一只重要力量,但是相对于欧洲和北美,亚洲的区域经济合作水平无论是广度和深度,都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在参与全球竞争和防范全球性危机方面,整体上还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加快亚洲经济整合,提高区域化合作水平,走向亚洲经济一体化,是亚洲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利用机遇,化解挑战的必由之路。中国是亚洲大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一,中国有条件也有必要在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中扮演关键性角色,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自身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增进亚洲其他经济体的整体利益也是大有裨益的,也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加强亚洲经济合作的现实背景和必然逻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9月份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05年全球经济将保持4.3%的增长速度。其中,美国经济增长3.5%,是七国集团中增幅最高的国家。欧元区经济增长1.2%,日本经济增长2.0%,欧元区经济和日本经济共占全球经济总量的近1/4,但其增长表现令人失望。而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将增长7.8%,其中,中国经济增长9.0%,印度增长7.1%。
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无疑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
但近年来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国际政治关系日趋复杂,对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安全的影响加剧,经济全球化进程有转向区域化方向发展的势头。今年以来,仅在中国及其周边,就发生了一系列体现上述趋势的经济和政治事件:
——在中东和中亚,为争夺中东和里海“油库”,美欧对叙利亚、伊朗施压围堵;西方国家在中亚煽动和插手所谓的颠覆现政权的“橙色革命”。
——在东北亚,美日加紧联手,在朝鲜核问题、中日东海油气开采问题和领土争端、台海问题频频出手,挑战中国利益;借口贸易不平衡和转移自身经济政策的失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人民币汇率施加升值压力;美欧还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挑起针对中国的纺织品贸易争端。
——在南亚,美国出于其挤压俄国、包围中国的地缘政治需要,周旋于印度和巴基斯坦这对冤家之间,忽左忽右,又打又拉,意图控制南亚局势,为其所用。
——在东南亚,美日散布“中国威胁论”,意图离间中国与周边国家。
——针对美国的上述一系列单边主义企图,中俄在莫斯科发表多极化宣言,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并且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选择在中亚和东北亚方向进行了反制行动:乌兹别克敦促美国撤走军事基地,中俄在东北亚举行军事演习。
——中国针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汇率和纺织品贸易挑起的事端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自身利益。面对石油价格的飞涨,中国与俄国及中亚国家加强了能源合作。对与美勾结的日益“右倾”反华的日本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挫败了其“入常”的野心,打击了其反华气焰。出台《反分裂国家法》,调整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压缩了台独势力和“台湾牌”的腾挪空间。作出了促进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努力。加强了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的联系。正式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
上述这一系列事件和国际关系运作,反映出亚洲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的中心舞台。政
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亚洲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和丰富的经济资源禀赋,既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必然使亚洲成为世界各种势力角逐的舞台,从而也必然对亚洲经济安全造成深刻影响和威胁。
不可否认,包括中国在内的充满着生机的亚洲经济确实分享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显示出日益强大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当这种竞争力触动和有可能挑战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时,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势力的抬头,因为他们不愿与发展中国家公平地分享全球化的好处,而希望将发展中国家变成其经济殖民地,永远处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和经济附庸地位,靠一种所谓的“奶头乐”苟延残喘,从而无法与其平等竞争。作为自由贸易的倡导者,西方发达国家本质上追求的是对其绝对有利的自由贸易,一旦新兴经济体越过了这一界限,必然导致其撕下一贯虚伪的道具,露出真实的面孔。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幕幕已经和正在上演的真实的活剧的本质所在。
世上没有救世主,亚洲经济的崛起从根本上只能靠自己的奋斗,尤其是要靠自身的团结和合作,通过加强区域性经济整合,靠集体合作的力量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与发达国家展开国际竞争,抵御和化解经济风险。
亚洲经济合作的现状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目前世界上有172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其安排的内部货物贸易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50%以上。这表明,通过建立优惠经贸安排寻求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政策选择。相对于欧洲和北美,亚洲的区域经济合作尚处于一种低水平的初级阶段,而且在地域分布上呈现不平衡局面。从亚洲内部的区域合作组织分布来看,在东南亚有东盟10国,西亚有阿盟、海湾合作委员会和欧佩克绝大部分成员国,南亚有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在东亚有刚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中日韩与东盟间的“10+3”和3个“10+1”。至于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东亚经济一体化等等还只是概念的提出或酝酿阶段;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因印巴之间的矛盾,基本上有其名而无实质行动。上海合作组织到目前为止,在经济合作领域也因俄罗斯的心不在焉而缺乏内容。总体来看,东盟10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水平相对较高;中国与东亚各经济体之间的联系相对活跃,经济融合的程度不断加深。
中国是东亚诸经济体外商直接投资(FDI)的重要承接地,1994年来自东亚国家和地区的FDI为280亿美元,占当年实际利用FDI总量的80%以上;2003年达到340亿美元。作为东亚地区产业结构传递的主要途径,FDI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中国外向型经济迅速起飞。而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加深了东亚经贸合作与经济融合的程度。
从2004年的情况看,中国与亚洲诸经济体的双边贸易额达到6650亿美元之巨,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57%以上。其中80%以上是与东亚诸经济体的贸易往来,与东亚的贸易规模比1994年增长了4倍。东亚诸经济体不仅从对华贸易中享受到313亿美元的顺差好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因素正在改变着东亚新的劳动力分工与市场格局。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2004年,中国台湾、韩国、东盟以及日本的对中国大陆贸易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顺差,而中国香港、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大陆贸易则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逆差。众所周知,香港是中国大陆连接世界市场的出口通道,这就意味着,在这个新的生产系统里,中国是韩国、东盟等工厂的组装中心。中国从东亚其他经济体进口材料和零部件,之后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将产品组装起来,而最终的成品销往世界各地,主要是美国和欧盟。目前,中国从东亚的进口规模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名副其实的东亚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深化亚洲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
在亚洲的经济版图内,拥有深化经济合作的诸多有利条件。
一是资源禀赋。西亚、里海和中亚是世界的“油库”,开展能源合作具有资源丰富的条件和现实的市场需求。俄罗斯亚洲部分储藏着巨大的油气资源和森林资源。中国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东海、南海蕴藏的油气资源也相当可观。西太平洋及其近海和印度洋的渔业资源也相当丰富。
二是人口禀赋。亚洲拥有中国和印度两个世界人口大国,亚洲的人口居世界第一。人口多,虽然带来的发展经济的压力大,但也意味着潜在的巨大市场和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三是资金储备较多。中日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两个国家,西亚的石油美元也十分充裕。亚洲尤其是东亚国家有储蓄的习惯,便于筹集经济建设的资金。
四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互补性较强,商业机会多。日韩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中印发展相对较快。西亚、中亚和俄罗斯东部经济结构相对单一,东南亚偏于出口型经济。
如果能够将日韩的资金和技术,香港和新加坡的管理经验,中国大陆的加工制造能力和丰富的劳动力,西亚、中亚以及俄罗斯远东的油气资源这些要素资源与中国、印度的庞大潜在市场相结合,必将拓展出巨大的经济发展空间。
影响亚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是社会制度差异的协调任务很重。与欧美不同,东亚地区是一个多元化地区,各国间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别是建立区域共同体的一大障碍。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合作目标不一致,使得各国仍可以国家安全、社会道德和文化保护等理由,以关税或非关税措施继续限制某些产品的进出口。成员国之间领土、民族、宗教冲突等双边关系问题也会对组织内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带来一定的影响。这意味着亚洲经济一体化将没有一个现成的可以照搬照抄的模式,必须进行合作机制的创新,迎接更大的挑战。这必将是一个难度很大、短期内难以解决的艰巨使命。
二是发展差异的协调亟待加强。与欧盟相比,亚洲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悬殊很大。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上看,日本、新加坡为3万美元,而缅甸、柬埔寨仅有260美元,两者相差100多倍。如何缩小区域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异是各国面临的当务之急。
三是复杂的战略安全因素的制约。亚洲区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中东问题、伊朗核问题、美欧在中亚的渗透、印巴问题、朝核问题、台海问题、南中国海主权争端、台海两岸关系、中日关系问题、中美关系问题,以及美国对亚洲经济整合的态度都会对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中美俄大三角仍然是亚洲战略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对亚洲经济合作的走向具有重大影响。
四是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比如,10+3的发展方向可以说已成为东亚的共识。但以何种形式,何种速度向前发展,各方并未达成一致。现在,三个10+1基本上是并行的,这不利于东亚合作的开展。从整个亚洲来看,经济的联系多为双边往来,区域性协调整合还处在一个初步阶段。一些复杂的地缘政治竞争因素阻碍着经济合作的深化。
中国的策略
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今年很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牵引东亚乃至世界经济贸易增长的现实,决定了中国有条件也有必要在推动亚洲经济一体化中扮演关键性角色。
在过去的20多年当中,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亚洲是紧密相连。目前,中国与东亚的双边贸易和引进的FDI分别占中国贸易总额的50%以上、年吸引外资总额的60%以上,中国从西亚进口的石油占全部石油进口的60%以上。中国的发展给东亚带来了更多机遇和实际利益。中国经济与东亚经济的日益融合已成为推动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力量。中国积极参与东亚“10+3”合作、中日韩合作、亚洲合作对话、大湄公河次区域等各个区域合作机制,为推动东亚一体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为继续推动包括东亚在内的亚洲经济一体化,中国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扎实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一直没拥有自己的自由贸易区,一直游离于区域经济化、集团化之外。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顺应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潮流、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东亚地区乃至整个亚洲的经济合作,都有重大的战略示范意义。因为这不仅对双方经济的发展是双赢的,而且对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增进互信,消除误解,发展双方长期稳定的政治关系,促进东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十分有益。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5年后,一个人口总数近20亿、国内生产总值近3万亿美元的自由贸易区将在东亚出现。因此,我们需要把这一“战略示范工程”搞好,“形象”与“内容”并重,使之在亚洲范围内产生良好的连锁反应。在策略上,我们尤其要调动和发挥东盟的积极作用,消除东盟中小国家产生被东北亚大国压倒和控制的固有担心。同时,东南亚10国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政体不尽相同,在文化上也是多元并存,若非东盟将其组织起来,区域合作谈何容易?
二是亚洲成为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已是不争的事实,各大政治经济势力在亚洲纵横捭阖是一种常态。因此,必须妥善处理好中美、中俄、中欧、中日、中印五大双边关系,从而为亚洲经济合作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安全环境。在这五对双边关系,中美和中俄关系是重中之重,中俄要加强协调,中美应扩大合作。欧洲是一种可资借重的平衡力量,对于日本则必须以斗争求共识,而对于印度可以扩大经济协作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中国应以积极和建设性姿态参与亚洲事务,推动亚洲经济合作进程,实现政治、经济、安全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区域合作,最终走向“亚洲经济共同体”,形成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重要的一极。这将促进亚洲各国政治和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共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篇:区域经济策略类论文
序号
第三篇:打造中华文化精品,推动亚洲文化交流与合作
打造中华文化精品,推动亚洲文化交流与合作
时间:2014-01-30 编辑:易硕
“欢乐春节”活动:提升交流品质,深化合作内涵
2013年春节期间,由文化部牵头组织,在泰国、韩国、日本、朝鲜、新加坡、柬埔寨、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积极开展“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在亚洲国家掀起了一轮“中国热”。文化部部长蔡武率团于当年2月访泰,出席2013“欢乐春节”文化活动,与泰各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接触,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扩大了“欢乐春节”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彰显了中华文化软实力。
《中泰一家亲》:永葆中泰文化交流旗舰品牌活力
2013年12月,泰国公主朱拉蓬应邀访华,在北京、杭州和上海参加第六届《中泰一家亲》音乐歌舞晚会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会见了朱拉蓬公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观看演出,蔡武以及三地领导也会见了朱拉蓬公主一行。作为中泰文化交流的旗舰项目,第六届《中泰一家亲》音乐歌舞晚会的成功举办有力推动了中泰两国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迈上新台阶,再创中泰文化交流品牌新辉煌。
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现中国文化风貌
为落实中韩两国领导人关于进一步提升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共识,2013年11月至12月,文化部与教育部、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在韩国举办“中国印·李岚清篆刻书法艺术展”。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率团赴韩国出席展览活动开幕式。展览展出约400件李岚清同志的篆刻、书法和素描作品,增进了韩国各界人士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对提升中韩文化关系水平和层次,树立积极进取、友善包容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具有积极意义。
亚洲艺术节:推进亚洲区域文化合作深入发展
2013年11月,文化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云南省昆明市共同主办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本届艺术节以“魅力亚洲、文化中国、七彩云南、美丽春城”为主题,举办首届亚洲图书馆长论坛、第二届亚洲文化论坛和“四海一家”驻华使馆馆藏精品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柬埔寨、印尼、新加坡、越南、斯里兰卡、尼泊尔、朝鲜等10余个亚洲国家组派艺术团参加。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相关国际组织的嘉宾和代表,相关国家驻华使节等应邀出席艺术节期间举办的论坛、展览等主要活动。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白立忱、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云南省省长李纪恒、文化部副部长董伟、柬埔寨文化艺术大臣彭·萨格娜等出席了艺术节开幕式。本届艺术节注重突出亚洲国家之间的“和睦之情、和谐之美、和平之爱”,积极宣传我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既是亚洲各国文化艺术交流的舞台,更是传递友谊、增进互信、携手共荣的重要平台,对促进亚洲各国的文化发展、推动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第四篇:亚洲安全合作与2014上海亚信峰会
※亚信会上海峰会
一、当前亚洲发展和安全形势
(一)亚洲形势错综复杂:亚洲是地球上最大的洲,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博大,宗教众多,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当前亚洲的发展前景正受到两大趋势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
(1)二战结束以后,亚洲基本保持安全和稳定,创造了“亚洲奇迹”,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与美、欧并驾齐驱的三大经济板块之一,是全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2)亚洲各国间不断加强经济合作,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南亚经济合作联盟(ASEAN)、上海合作组织(SCO),地区安全和经济合作组织,如东盟地区论坛(ARF),以及10+1、10+3等,次地区合作组织,如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C)等。(3)日趋复杂的安全环境困扰着亚洲的发展前景,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非传统安全因素突出。(4)事关民生的网络安全、粮食安全、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出。(5)强化双边军事同盟寻求个别国家绝对安全的做法依然存在,一些国家间互信赤字仍待弥补。如中国、韩国同日本之间,日本与俄罗斯之间。(6)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停滞不前;地区集团政治膨胀,地区领土领海争端明显升温;中亚地区三股势力外溢,恐怖事件增多等等。(7)总之,从东北亚的朝核问题到中东的伊朗核问题和巴以冲突,从阿富汗的安全局势到中亚、西亚、南亚地区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跨国贩毒、跨国有组织犯罪等等都是棘手问题。(8)其主要特点:地区安全形势错综复杂,亚洲地区政治生态多元,安全合作机制总体水平不高,各国应对安全问题难以形成合力。
(二)和平、发展、合作是亚洲形势发展的主流
就亚洲国家的政治发展而言,一些亚洲国家采用西方民主制度,但更多国家一直在独立自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例如中国)
构筑亚洲安全这座大厦,不仅需要有所作为,更加需要顺应潮流:
(1)共赢出安全。利益的融合是对冲冲突风险的有力保障。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到中巴经济走廊;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到涵盖东盟10国和中、日、韩、澳、新西兰在内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2)机制促安全。没有机制的建设,安全就只能是空中楼阁。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机制到上海合作组织,从东盟地区论坛到亚信峰会,都是促进亚洲安全稳定。(3)拒绝零和思维,方有安全可言。如今的亚洲,冷战的零和对立思维,傲慢的“历史终结论”心态依然存在。有时表现为“中国危险论”,有时又表现为东海、南海**。中国始终秉持“和为贵”的原则,不惹事,也不怕事。(4)秉持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理念。(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亚洲和平做出重要贡献。第四次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
(一)亚信会议基本概况: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会议,Conference on Interaction and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in Asia--CICA)于1992年10月由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上倡议成立。亚信宗旨: 通过制定多边信任措施,加强对话与合作,促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亚信倡议者: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他说,欧洲是通过欧安组织来解决类似分歧的,亚洲也可以建立相应的机制,各国领导人通过这一机制会面,消除潜在威胁,解决争端。亚信成员国相互关系原则宣言:1999年9月,亚信会议首次外长级会议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会议通过《亚信会议成员国相互关系原则宣言》。
亚信会议历史(1)第一次峰会:2002年6月,第一次亚信会议成员国领导人会议。在阿拉木图举行,大会发表《阿拉木图文件》和《关于消除恐怖主义和促进文明对话的宣言》。
(2)第二次峰会 2006年6月,第二次亚信会议成员国领导人会议在阿拉木图举行,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3)第三次峰会 2010年6月8日,第三次亚信会议成员国元首和政府 首脑会议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会议通过《亚信论坛秘书处及其工作人员、成员代表特权与豁免公约》亚信秘书处及成员国亚信会议包括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外长会议、高官委员会会议、特别工作组会议和部门领导人会议。常设执行机构为秘书处,设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共有中国、俄罗斯、阿富汗、埃及、印度、哈萨克斯坦等26个成员国。亚信观察员国美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和联合国、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亚信会第四次峰会——上海峰会峰会概况第四次亚信峰会于2014年5月20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此次峰会主题为“加强对话、信任与协作,共和平、稳定与合作的新亚洲”。是史上级别最高的一次。主场外交:习近平主席主持会议,首次担任亚信主 席国。
峰会成果:(1)习主席发表了《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的重要讲话,推动各国树立亚洲新安全观。(2)通过《上海宣言》,达成上海共识(3)习主席讲话对亚信的四个建议①适当增加亚信外长会乃至峰会频率; ②完善亚信秘书处职能;③举办亚信非政府论坛; ④增强亚信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峰会意义(1)聚焦当前亚洲安全最紧迫、最现实的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上海共识”。(2)表达共同愿望:发扬团结合作、同舟共济精神,推动亚信进程,把亚洲建成和谐地区。(3)发出共同声音:亚洲各国必须团结协作,携手努力,实现亚洲安全。
峰会成果(1)习主席发表了《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的重要讲话,推动各国树立亚洲新安全观。(2)通过《上海宣言》,达成上海共识。(3)习主席讲话对亚信的四个建议 ①适当增加亚信外长会乃至峰会频率;②完善亚信秘书处职能; ③举办亚信非政府论坛; ④增强亚信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与会领导人及代表高度评价峰会成果
积极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亚洲安全观及构建“一路一带”的重要倡议。(1)中国担任主席国将极大推动亚信发展①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亚洲地区需要建立平衡、平等、相互协作、照顾彼此利益和关切的安全架构。中方担任亚信主席国,将极大地推动亚信发展进程,进一步巩固亚洲和平与安全。②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认为,只有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切实降低地区风险,维护地区稳定。③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坦巴耶夫表示,吉方高度重视发展亚信进程,支持亚信基本原则。坚信中国在担任亚信主席国期间,将进一步维护亚洲的安全稳定。④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表示,亚信正成为一个亚洲安全的多边机制,应继续推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倡议。⑤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亚信将会成为一个新兴的力量,进一步推动亚洲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2)积极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亚洲安全观 ①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亚洲安全观会帮助各国超脱狭隘的国家安全利益,建立起全球的安全和经济秩序。②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说,当前应更加重视习近平主席关于亚洲安全观的倡议。③伊朗总统鲁哈尼表示,亚信旨在推动安全和亚洲各国互信,加强对话与合作。④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应对挑战和威胁,要依靠联合国宪章,这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基本原则。(3)“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①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表示,扩大经济合作是亚信的重点合作方向。新的丝绸之路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交通运输走廊。②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说,巴基斯坦总统侯赛因说,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和平。建设巴中经济走廊,不仅有助于巴中两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能推动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倡导的新亚洲安全观
亚信上海峰会提出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型亚洲安全观,不仅成为巩固亚洲和平与安全、建立本地区牢固互信机制的重要基石,也将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一)亚洲安全观是时代呼唤的必然产物。亚洲是全球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又是安全威胁和冲突动荡的“重灾区”和“高危区”。安全合作是亚洲的一块“短板”。从中国自身角度看,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丰富,只有亚洲各国目标一致,建立符合各国利益的架构和制度,才能实现本国更好的发展。亚信上海峰会提出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型亚洲安全观,不仅成为巩固亚洲和平与安全、建立本地区牢固互信机制的重要基石,也将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一)亚洲安全观是时代呼唤的必然产物
亚洲是全球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又是安全威胁和冲突动荡的“重灾区”和“高危区”。安全合作是亚洲的一块“短板”。从中国自身角度看,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丰富,只有亚洲各国目标一致,建立符合各国利益的架构和制度,才能实现本国更好的发展。实践证明,亚洲安全观的提出,符合当前亚洲安全现状和亚洲国家普遍诉求,是我国外交政策理念与亚洲现实高度契合的产物。
(二)亚洲安全观是关于维护国际安全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
主张安全主体的普遍性、平等性、包容性;强调安全要素的综合性;突出安全手段的和平性;引入“发展观”新元素。
(三)亚洲安全观是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实践
把握了外交主动权,开辟了合作新舞台。代表了亚洲心声,占据了道义制高点。促进了亚洲团结,凝聚了亚洲共识。奉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总之,亚洲安全观为亚洲现存和潜在的安全困局提供了破解与防范之法,对化解国家间的分歧,促进相关国家间的经贸及人文往来具有推动作用。
第五篇: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推荐]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
摘 要:在欧洲日益走向统一、北美自由贸易区不断发展、非洲也正在走向联合的今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愈发具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东亚的政治与经济大国,中国适时推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不仅是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样一个潮流的一个选择,同时也必将对东亚区域经济的合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前不久闭幕的党的第十七届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有关今后经济发展任务部分提出,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这个提法无论是在党的文件,还是政府的文件里面,都是第一次。从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提法到明确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意味着党和政府已经正式把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必将对未来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进程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一、中国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在对于如何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问题上,中国一直将政策的重心放在GTAA/WTO身上,希望通过早日实现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及加入WTO,以此来加快国内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提高国内经济的竞争力,不断将本国经济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化体系中去,而对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并不热心。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欧洲日益走向统一、北美自由贸易区不断发展、非洲也正在走向联合的背景之下,中国开始逐步认识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
1.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区域经济合作突飞猛进,并呈现一种后来追上之势。特别是以区域贸易安排为中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过渡阶段和补充形式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一跃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导形式。据WTO官方统计,截止2007年7月,成员方已经通知WTO的区域贸易安排有380件。90%以上的WTO成员加入了一个及一个以上的区域贸易协定,而没有加入任何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国家和地区则属于例外的情况。目前,正在处于谈判阶段或者研究阶段的自由贸易协定还在迅速地增加,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自由贸易区仍然会取得较快的发展。但是,与迅速发展的欧洲与北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比,东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比较晚。积极融入到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去,已成为大势所趋。
2.区域经济合作是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世界区域一体化范围的不断扩大,各个区域经济体内的产业分工体系将更趋完整,由此导致区域内的贸易总量及其比例将进一步攀升,虽然与区域外的贸易总量也会不断上升,但这种增速相对区域内的将要慢很多。在上述背景之下,世界各国都已意识到: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但可以回避多哈发展议程中断带来的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中断,同时区域经济合作还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甚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鉴于上述的认识,世界各国都在极力扩大本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覆盖面。在今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参加任何区域一体化的国家在开展国际贸易时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难。因此,惟有通过积极参与以自由贸易区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国才能有效地规避集团内成员的歧视性待遇,扩大世界市场上中国商品的占有力。
3.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为中国的和平发展
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英国著名的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曾经指出,在国际
竞争中邻国越多,特别是接壤的国家越多就越不利。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周边国家多达29个,目前中国同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问题上仍有很多争议;一些周边国家经济上还没有完全自力,甚至有一些周边国家至今仍然还处在战乱的动荡之中。因此,构筑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尤其是周边和平环境是中国和平发展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双方经贸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并对地区稳定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4.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是实现国内外生产要
素资源优化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主体内容是追求区域之间利益一致基础上生产要素的移动和优化配臵,所以区域经济合作过程必然伴随着生产要素流动的加快和区位比较优势下专业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各成员更有效地发挥比较优势,将内部的资源配臵将向优势产业集中,从而促进结构升级和整体效率的提高。
二、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现状与特点
自从中国政府于2001年签署了中国第一个区域贸易协定———《曼谷协定》以来,中国的区域一体化建设取得就很大的进展。截至2007年10月,我国已经商谈的自由贸易区已达15个,涉及29个国家和地区。但由于时间短、起步晚,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成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相比,还存在着许多差距,表现出了诸多与众不同但却符合中国国情的个性化特点。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层次比较低
从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划分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层次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由于中国一体化建设起步晚且时间短,因而层次比较低。
2.先易后难,逐步推进
从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来看,中国基本上采取了“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渐进原则。先从自主平等参加的、非制度化的松散区域经济合作开始,逐步过渡到具有条法协议约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国家的选择上,优先选择周边的发展中国家,再逐渐扩大到新兴市场,最后再瞄准发达国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签署的区域贸易协议不涉及在短期内难以协调和处理的敏感性行业或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劳工标准、争端解决机制等。尽管这样做使协议的质量相对较低,但这种“避重就轻”的策略可以减少谈判的难度,促使协议早日达成。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果非常有限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从一开始就立足于兼顾经济效益和调整国与国(地区)之间关系的政治需要两个方面来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使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中国外交战略服务,从而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地区安全和多极世界的建立,但其负面的影响是实际的经济效果非常有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内地与港澳更紧密贸关系安排是目前中国目前实质性经济效果最大两个区域贸易协定。但由于香港的制造业几乎都转移到了内地,再加上香港是一个自由港,其绝大部分商品的关税已经为零,因此,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对大陆的经济发展促进作用非常有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虽然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果,但由于东盟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与中国的产业结构相似性比较大,中国从中获取的经济利益在近期内也将十分有限,最多只能说是一种次优的选择
三、促进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措施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不仅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潮流,而且可以扩展国家利益的实现范围和方式。为了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长期性目标,除了积极参与WTO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从多边贸易自由化中获益之外,还应当适应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积极参与和发展双边及多边的区域经济合作,在区域一体化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从中获益。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国目前总体上还不具备实现完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特别是汽车、石化、机械电子等支柱工业和IT等高新技术产业,目前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仍然比较低,要达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平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也面临着粮食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的严重考验;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还刚刚起步,对区域一体化存在的风险及谈判策略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因此,中国区域一体化的进程目前不可能像欧盟那样一下子过渡到完全经济一体化阶段,而必然是由易到难,在不断积累经验中前进。根据中国目前区域一好以下几件事情。
1.制定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体规划
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带来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只有当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时,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才能获得经济上的利益受益。从目前各国实践来看,各国在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时都会获得一些利益,同时也要支付不等的成本,有时甚至是高昂的代价。鉴于这样的状况,许多国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专门设立机构负责区域经济一体化规划并对潜在对象国进行研究和评估。从目前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决策的过程来看,往往是政治决策在前,可行性论证在后,科学依据不足。因此,中国应该在借鉴其他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对今后可能的合作方式、合作途径、先后顺序进行详细而科学的评估,在此基础上制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体规划,为将来中国与其他国家开展区域贸易协议时提供参考。
2.确定自由贸易区目标签约国先后顺序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规划中,确定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签约国先后顺序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作为确定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签约国先后顺序原则,应按照由近及远、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针,有步骤、有层次、由低到高逐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了防范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风险,中国目前参与双边区域合作的形式应以签署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为主,谈判签约对象应重点选择相互经贸关系密切、贸易保护程度较高、市场规模大、竞争力较强的国家或地区,以最大限度获得双边区域合作的利益。按照上述思路,在经过充分经济、政治效果论证的基础上,可以从中筛选出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签约国先后顺序。
3.加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调控
与全球一体化相比,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政府的宏观调控要求更高。一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所涉及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一般要快于WTO规则的规定,一旦参加,中国的关税减让和非关税壁垒拆除行动就必须同时执行不同的时间表,这无疑会增加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WTO有一整套规范各国市场行为的国际贸易规则,WTO之间出现的贸易纠纷可以通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来加以解决,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依赖双方政府部门的协调与谈判。因此,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施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组织与协调工作,使各方面有序有效的发挥作用,以达到整体效应。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具体表现为各种类型的区域性集团的建立和发展,这使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从实质上由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演化为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使其对国际贸易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格局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内部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各区域集团内部已经形成或即将逐步形成一个完全自由的统一大市场,实现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的自由流动。首先,成员国间市场界限基本消除,区内客户面临多样化的产品来源,并将愿意尝试新公司,使各国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从而促使企业的改进与创新。其次,统一的大市场能提供更为健全的相关和支撑性产业。区域内贸易壁垒的铲除,使企业能跳出主要在本国寻求上游供应商的圈子,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上游产业的支撑。一个更健全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游产业是企业具有国际优势的要素之一。再次,统一的大市场使大企业趋向于结成或扩大一国的或跨国的垄断组织,成员国政府也都运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政策措施,在资本供应、税收政策等方面提供优惠,以促进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之间的合并,从而加强本国企业的竞争力量。最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内部的激烈竞争也最终促进了集团内部生产分工、专业化协作及国际技术合作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较快增长。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非成员国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下降是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各成员国之间相互提供某种特殊优惠,这种优惠不向非成员国提供。因此建立区域性经济组织总是意味着对本组织以外的其它贸易国家采取种种的歧视政策。因此,构成了对非成员国的某种歧视性待遇,形成了实际上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新的国际经济发展格局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扩大从内在含义看,都是经济集团的增长和扩大,都是资本的膨胀,竞争能力的提高,使非本集团的成员国承受更大压力和挑战,使得以集团为代表的贸易竞争更加垄断化、激烈化。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在经济全球化的背影下,国与国之间经济交往力度加大,相互联系日益密切。国际间的密切联系到一定程度,将产生国家间的相互依赖。而相关国家对经济一体化的依赖,并不是同样的、对称的,而是不一样的、非对称的。通常,中小国家对一体化的依赖要远远超过大国。而这种非对称性所产生的政治权力,就必将导致大国对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主导权。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格局与国际经济秩序已渡过了大动荡期,而进入扎扎实实的调整和重塑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国间竞争的核心是对塑造未来新格局和新秩序的主导权,特别是国际经济规则如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规则的制订权。这种权力的握有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综合国力和整体实力的对比,特别是以市场规模、资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代表的经济科技实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使世界经济领域的竞争日益发展为区域性经济集团之间的竞争。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安全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冲击国家经济主权和民族工业。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跨国公司越来越发达、游资和金融衍生工具越来越增多的情况下,任何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风险随之增加。尤其在国际金融领域,金融自由化将全世界所有的银行及金融机构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网络,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国际资本以极快的速度在世界各地流动。因此任何国家的金融政策稍为不慎或失误,不仅国际金融将发生连锁反应,而且经济会陷入困境。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全球化对其经济冲击的结果。但通过区域内的充分合作,国家之间连结成一个整体,国家的竞争转变为区域竞争,这将有助于增加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势力相对弱小国家的经济安全。也正是危机以后东亚各国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完成了不少令人瞩目的项目。
【参考文献】
[1]韦丽红,王汉君.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展及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示
[J].东南亚纵横, 2004,(1).[2]薛敬孝,张伯伟.东亚经贸合作安排的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 2004,(12).[3]刘昌黎.世界双边自由贸易发展的原因特点与我国的对策[J].世界经济研究, 2005,(4).[4]盛斌.亚太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分析:中国视角[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3).[5]温耀庆.入世五年来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观察与思考[J].国际贸易, 2006,(12).[6]刘君德.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经济的制度性矛盾与整合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1).[7]全明善,郭燕青.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趋势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1).[8]宫占奎,陈建国,佟家栋.区域经济组织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9]张万清.区域合作与经济网络[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10]蔡来兴.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崛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