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3号文库
互动反馈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编辑:紫云飞舞 识别码:12-885844 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25 10:48: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互动反馈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利用互动反馈技术,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课题研究的阶段性小结

自从《利用互动反馈技术,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这一课题立项后,根据课题组制定的计划和实施方案,我进行了以下工作:

(一)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关于互动反馈技术的学习。

(二)积极参加课题组的交流和讨论。

(三)使班级学生熟悉互动反馈遥控器,会在课堂上熟练使用。

(四)精心制作互动反馈课件。

(五)积极准备课题研讨课,认真参加组内评课及讨论。

(一)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关于互动反馈技术的学习。《利用互动反馈技术,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这一课题立项之前,北京大峪二小的老师曾到我校讲课,他们在上课过程中运用了互动反馈“按按按”这一技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这项技术的优势。确立课题后,北京松博公司专门派相关人员到我校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并带来了示范课。这次培训收益颇丰,使我认识到“按按按”这项技术功能的强大。随后我校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主要学习内容包括:按点课件的制作(按点在课件中的插入,包括预设和现设);如何进行系统设置;教学信息的输入及修改;教学活动的索引编辑;班级信息的管理;学习历程报表;如何进入授课状态;遥控器的使用;在课程中按点的运用等等。

(二)积极参加课题组的交流和讨论。组内成员研究、讨论制定课题组计划和方案,通过计划和方案,将任务明确,分工到人。如:定期进行集体讨论;在校内组织讲课,将互动反馈技术运用到课堂中;制

作按点课件;做好信息记录等。定时交流在课题实施中的体会、感受,讨论解决遇到的难题。如:课题组交流如何能让按点插入简单、方便;在班级名单录入中遇到导入难,该怎样解决等。

(三)使班级学生熟悉互动反馈遥控器,会在课堂上熟练使用。多媒体在学校的运用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学生了解多媒体,但并没有参与操作,他们对于互动反馈技术“按按按”的使用,需要一个适应和熟悉的过程。首先,让学生了解遥控器各个功能键的使用;其次,通过在课堂上的操作,让学生正确使用遥控器。

(四)精心制作按点课件。“按按按”是一项新技术,教师需要仔细研究如何使用,如,我在制作《笔算除法》这一课件时,首先考虑在哪里设置按点合适,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示内容;还要考虑学生选择后如何进行有效的反馈、交流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在制作课件时,认真研究的同时还要搜集资料进行参考。积极准备课题研讨课,认真参加组内评课。在学习和使用“按按按”后,课题组要求每人准备一节研讨课。我们几个听课的老师在教研组内进行了听课反馈,大家谈了自己的所得所思,课题组每个成员都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一致认为要把一些好的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如:苏敏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按点使用灵活,学生反馈及时、多样,为教学提供了很多契机;会上对课题组成员的一些困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使课题组成员进一步认识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明确研究目标、懂得研究方法、选准突破口,保证各自承担任务的完成。在这次活动中我精心准备了《笔算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

一位数的除法)这一课。课上学生熟练使用遥控器,教学效果良好,反应了学生在这一节课的学习情况,并且能准确找到这节课的学困生,及时予以帮助。

目前,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都清晰地认识到在已经做的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反思和总结。后期的研究工作将更艰辛,但我们相信,在课题组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第二篇:“师生互动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

“师生互动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结合课题计划,10月份我们课题组做了如下工作:

1. 选择行之有效且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感性体验——形成大胆猜想——引导合作研究——实践反馈交流评价——建构运用体验成功”根据以上的教学模式,备课时,结合实验教材创新、实用、开放等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主题图及新奇因素情境作铺垫。比如在教学《整理房间》时,首先激趣引入:“同学们,淘气搬新家了,你们想不想去参观一下呀?”出示主题图,看到淘气的房间有什么感觉?(乱)你们想不想帮助整理一下呀?小组合整理房间。这样学生在互动合作中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师这样设计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结合实验教材创设内容丰富而开放的问题情境,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致力于创设问题情境。让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努力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思考。如教学《捆小棒》时,学生知道10根小棒捆一起为一个十,并会摆11、15、19。同时能在计数器上拨出相应的数字。此时有学生会问20怎样摆?怎样拨?学生会提出不同的看法:捆一捆再摆10根;个位上拨10,十位上拨1;个位上不拨,十位上拨2。经过争论,教师只需要适当加以引导,学生所获得的就远远超过了书本上的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探索知识的乐趣。

3.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质疑、争辩等。课上我们经常这样提问:“你学会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请说说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的你观点”等。使学生会与他人沟通,能够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学生自己能说的教师尽量不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从中锻炼了学生思维,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

4. 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对典型案例的收集,坚持写课后反思,逐步完善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案。

二、实验的预期成果

在实验过程中得到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以及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一定的收获,具体表现在:

1、实验班学生的变化

由实验前的“不会说”、“不敢说”向“能说”、“乐说”的转变。由原先的少数学生到现在的半数以上学生能主动回答问题,并且学生经常使用“我知道了”、“我发现了”、“我认为”等语言,这些都是通过老师上课中有意识培养的。在课堂中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想法,语言表达能力较之前提高很多。

2、实验教师的变化

⑴ 观念的转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过去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讨学习活动的转变,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⑵ 处理教材能力的提高。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可以不按照课本的编排顺序来进行教学的,而是结合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顺势教学《乘法交换律》。还有有些教学内容的导入,可以结合主题图情境导入、也可以联系学生日常生活情境导入、还可以故事导入等。

⑶ 理论水平的提高。经过这段时间的课题研究,让我们有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研讨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有关专家的指导,从中学到很多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使我们受益非浅。

六、困惑

1、实验过程缺乏有关理论的指导及自己理论水平有限,使实验方向把握不准,都是在边模索边实验。

2、不同类型的课在课堂结构上的设计和操作有差异,把握上有一定的难度。

3、不能有效、系统地收集有关的实验数据与典型案例。

《师生互动方式及有效性研究》小学数学课题组

202_.10

第三篇:课题研究小结

课题研究小结(五年级)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近年来我校在各班广泛

开展了课外阅读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养成每日阅读的习惯,营造书香校园。现

将本学期我班课外阅读活动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1﹑认真选择学生适合的图书。为了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

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我们精心挑选各个等级的学生到图书室借图书,因为不同

等级的学生的阅读水平不一样,阅读兴趣也完全不同,由他们去挑选图书,学

生爱阅读。

2、努力取得家长的配合。我们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家访等形式让家长

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让家长消除“看课外书为看闲书”的误解,努力争

取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让家长在家里指导、监督孩子看书。

3、认真上好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课上可以推荐课外读物,也可也

可对学生近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交流、做指导。如“我来讲故事”,或”讲精彩情

节”;或”讲故事梗概”;或“读物交流”等,调动学生阅读欲望。

4﹑积极做好课外阅读记录本。要求学生每天将所看的书做一些简单的读书

笔记,在课外阅读课上进行交流,很多学生在课上跃跃欲试,总想把近期的阅

读收获向同学们展示。

5﹑师生共读,教师先行。要想让学生喜爱阅读,老师自己首先要喜爱阅读,我平时常拿一些书当着学生的面阅读,此外我还经常将平时阅读到的好的文章

阅读给学生听。这样润物细无声般地让学生受到感染。

6、认真做好课外阅读指导。学生仅仅有了阅读兴趣还是不够的,还应教给

他们必要的课外阅读方法,否则耗时低效,因此必须利用课外阅读指导课进行

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我相信只要努力必有收获,一学期下来,我班学生在课外阅读兴趣方面有

了提高,阅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等级考试中通过率最高,但由学生

基础较差,阅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四篇:课题研究小结

202_年秋春期课题研究小结

学校:东 阳 小 学

课题名称: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研究

负 责 人:罗涛

202_.07.0

2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研究

202_春期研究小结

《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研究》课题从申报以来,已经在逐渐地深入开展。至期末为止,《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影响》的课题研究已经进行了三期,虽然我们的工作都很紧张,但也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也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为使今后的研究工作更有效、科学地进行,现将该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研究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202_春期开学之初,便按照课题研究总计划制定了具体可行的一期(一阶段)研究计划,并按照计划的内容有步骤,有秩序地开展研究工作,基本完成了其规定的研究任务。

首先,在开学之初,进一步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以及有关研究方法的培训。在该期,我们组织课题的参研人员进行有关网络知识、心理学、教育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集体学习。又召开了参研人员的研究培训,主要是有关课题研究方法、意义等方面技能和知识的培训。

其次,加强了对典型学生的调查和记录。在主研人的配合下,制定了调查记录表,班主任根据典型学生名单相应地对他们进行了观察和记录,收集了相当的原始资料。

再次,主研人在参研人员的配合下,编制了进行调查、测试的试卷,并对典型学生进行了测试,获得了一定量的心理测试数据。

最后,主研人收集了大量的涉及课题的资料,并购买和学习了相关的专业书籍。

二.不足之处及下一步设想。

1、有部分参研人员发生变动,这对课题研究的进度,以及资料的收集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参研人员的配合方面还有待提高和加强。

3、资料来源方面受到一定限制。

4、由于要购买相关专业书籍,以及打印测试试题等,需要的经费是个大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准备改进的设想有:

1.继续加强对参研人员的有关研究、调查手段的培训和提升。

2.继续加强有关课题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在总结研究该期资料的基础上,准备在下期完成一篇《网络环境下学生品行失范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成果。

主研人罗涛

202_.07.02

第五篇:课题研究小结

课题研究小结

张沛

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经线与纬线既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内容先抽象。因此在上这节课时,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能直观地认识和理解经线与纬线。经过前段时间的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我有如下的感触:

一、地理学科一定要图文结合。地理学科离不开地图,我们不是在学美术,要求把没付地图都美观具体地画出来,我认为画草图是更为实际和快捷的方法。比如说纬线与经线的形状要怎么画才让学生更为理解,就要画出经线是半圆,而纬线是一个圆圈。再结合课本上对经纬线的定义,图文结合更易理解。

二、化抽象为具体,充分利用地球仪。现在初一年级课堂改革,每个小组为一个单位,买一个大地球仪(组员也可人手一个小地球仪)。通过分析地球仪,更为直观地理解经线与纬线是怎么回事。

三、突出重点,动手运用。在纬线中,重要的如赤道(零度纬线)、南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到要让学生从地球仪和地图上着出来,然后自己动手画一画,并标注好各个重要纬线的名称。同样,重要的经线如本初子午线(零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即西经20度,东经160度)等也可这样操作掌握。

四、小组展示PK,对抗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让各个组间相互画图比赛,看谁画得更准更像,或一个组画出重要经纬线另一个组要标注出相应经纬线的名称,等等,通过小组间的这种互动PK,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为了让学生更能理解和记住知识要点,就要图文结合,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图形,更直观的去认识地理名称和事物。切忌老师包办,死记硬背。我想在课堂改革思想的引领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操作,这样我们的地理课堂必然事半功倍,最终高效。

互动反馈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