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中国饮食文化:古今五大名宴
编辑:清香如梦 识别码:13-841381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20 16:59:43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国饮食文化:古今五大名宴

满汉全席:满汉全席是满汉两族风味肴馔兼用的盛大宴席。清初满人入主中原,满汉两族开始融合,皇宫市肆出现满汉并用的局面。满汉全席是清代满室贵族、官府才能并举的宴席,一般民间少见。规模盛大高贵,程式复杂,满汉食珍,南北风味兼有,菜肴达300多种,有中国古代宴席之最的美誉。孔府宴:曲阜孔府是孔子诞生和其后人居住的地方。典型的中国大家族居住地和中国古文化发祥地,经历20000多年长盛不衰,兼具家族和官府职能。孔府既举办过各种民间家宴,又宴迎过皇帝、钦差大臣,各种宴席无所不包,集中国宴席之大成。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的最高规范,宴饮是“礼”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孔府宴礼节周全,程式严谨,是古代宴席的典范。全鸭宴:首创于北京全聚德烤鸭店。特点是宴席全部一北京填鸭为主料烹制各类鸭菜肴组成,共有100多种冷热鸭菜可供选择。用同一种主料烹制各种菜肴组成宴席是中国宴席的特点之一。全国著名全席有:天津全羊席、上海全鸡席、无锡全鳝席、广州全蛇席、四川豆腐席、西安饺子席、佛教全素席等等。文会宴:文会宴是中国古代文人进行文学创作和相互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形式自由活泼,内容丰富多彩,追求雅致的环境和情趣。一般多选在气候宜人的地方。席间珍肴美酒,赋诗唱和,莺歌燕舞。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学和艺术作品都是在文会宴上创做出来的。著名的《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在兰亭文会上写的。烧尾宴:古代名宴,专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盛行于唐代,是中国欢庆宴的典型代表。烧尾一词源于唐代,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兽可变人,但尾巴不能变没,只有烧掉尾巴;二说是新羊初入羊群,只有烧掉尾巴才能被接受;三说是鲤鱼跃龙门,必有天火把尾巴烧掉才能变成龙。次三说都有升迁更新之意,故次宴取名“烧尾宴”。来源:亚商在线

第二篇:中国饮食文化:古今五大名宴

中国饮食文化:古今五大名宴

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是满汉两族风味肴馔兼用的盛大宴席。清初满人入主中原,满汉两族开始融合,皇宫市肆出现满汉并用的局面。满汉全席是清代满室贵族、官府才能并举的宴席,一般民间少见。规模盛大高贵,程式复杂,满汉食珍,南北风味兼有,菜肴达300多种,有中国古代宴席之最的美誉。孔府宴:

曲阜孔府是孔子诞生和其后人居住的地方。典型的中国大家族居住地和中国古文化发祥地,经历XX0多年长盛不衰,兼具家族和官府职能。孔府既举办过各种民间家宴,又宴迎过皇帝、钦差大臣,各种宴席无所不包,集中国宴席之大成。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的最高规范,宴饮是“礼”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孔府宴礼节周全,程式严谨,是古代宴席的典范。全鸭宴:

首创于北京全聚德烤鸭店。特点是宴席全部一北京填鸭为主料烹制各类鸭菜肴组成,共有100多种冷热鸭菜可供选择。用同一种主料烹制各种菜肴组成宴席是中国宴席的特点之一。全国著名全席有:天津全羊席、上海全鸡席、无锡全鳝席、广州全蛇席、四川豆腐席、西安饺子席、佛教全素席等等。

文会宴:

文会宴是中国古代文人进行文学创作和相互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形式自由活泼,内容丰富多彩,追求雅致的环境和情趣。一般多选在气候宜人的地方。席间珍肴美酒,赋诗唱和,莺歌燕舞。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学和艺术作品都是在文会宴上创做出来的。著名的《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在兰亭文会上写的。烧尾宴:

古代名宴,专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盛行于唐代,是中国欢庆宴的典型代表。烧尾一词源于唐代,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兽可变人,但尾巴不能变没,只有烧掉尾巴;二说是新羊初入羊群,只有烧掉尾巴才能被接受;三说是鲤鱼跃龙门,必有天火把尾巴烧掉才能变成龙。次三说都有升迁更新之意,故次宴取名“烧尾宴”。

来源:亚商在线

第三篇:五大名庄

奥比昂酒庄(Chateau Haut-Brion)

酒庄等级:1855梅多克评级列级酒庄第一级(Premier grands crus classes)

作为法国最显赫和最昂贵的红酒之一,Chateau Haut-Brion位于波尔多Grave地区的Pessac村。距离波尔多城市仅2公里。酒园的面积109英亩,是“五大”中最小的庄园,其出产的红酒也体现出知性温婉的风格。每年的产量为12000到15000箱。这也是五大名庄当中唯一一家不在Medoc产区的酒庄。

Chateau Haut-Brion种植了55%的赤霞珠,25%的美乐和20%的品丽珠葡萄。平均每株葡萄树的树龄达到30年。

Chateau Haut-Brion口味丰富、成熟,中度饱满的感觉,在结构上具有特色。风韵优雅,而又不乏力量,可谓是优雅和丰富俱佳的性格女人。配餐方面,推荐牛排,羊排和小块牛肉和烧烤野味。

Chateau Bahans Haut-Brion 是传承了奥比昂堡经典传统的副牌红酒。

香港市场202_年3月参考价格(750ml/瓶):

Chateau Haut-Brion正牌:202_年份,5000-5500港币/瓶;202_年份,1600-1800港币/瓶;202_年份,3500-4000港币/瓶

Chateau Bahans Haut-Brion副牌:202_年份,800-900港币/瓶;202_年份,600-700港币/瓶;202_年份,800-1000港币/瓶。

拉图酒庄(Chateau Latour)酒庄等级:1855梅多克评级列级酒庄第一级(Premier grands crus classes)

拉图酒庄(Chateau Latour)是1855年波尔多葡萄酒评级时的顶级葡萄酒庄之一。连同奥比昂酒庄、玛歌酒庄、拉斐酒庄及1973年入选的木桐酒庄,并称波尔多“五大”名庄,风格在“五大”中最为刚劲浑厚。“拉图”la tour在法文里是“城楼”的意思,酒庄的标志就是一头雄狮骑在城楼上。因为这里曾于1378年建有城堡,俯瞰吉伦特河口,战略位置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英法百年战争时这里曾发生过战役。原城楼是两层方型石塔,现已不存在了,现在我们通常看到的拉图酒庄的圆型城堡照片,其实是17世纪兴建的信鸽楼

拉图酒庄注重创新,是最早使用不锈钢发酵罐的酒庄之一,仅在奥比昂酒庄之后。

拉图酒庄位于波尔多西北50公里的梅多克产区的波亚克村,气候土壤条件得天独厚。葡萄园面积65公顷,其中47公顷在领地的中心地带,称作Enclos, 拉图酒庄正牌酒Grand Vin皆来源于此。葡萄酒采用新橡木桶陈酿18个月。葡萄品种以赤霞珠为主,占75%左右,美乐占20%。丹宁丰厚,通常要几十年后才能成熟。

拉图酒庄副牌酒为“拉图堡”Les Forts de Latour,由中心葡萄园中树龄12年以下的葡萄及外园所产的葡萄酿造,用半新橡木桶。此外,还有三级酒“波亚克村”Pauillac, 性价比很好。

拉图酒庄早在清末就已被国人认识,在当时的葡萄酒谱里,这类顶级酒被称为“大酒”,音译为“拉都”,似乎比“拉图”更有王者之气。

香港市场202_年3月参考价格(750ml/瓶):

Chateau Latour正牌:1982年份,20000-21000港币/瓶;202_份,9000-10000港币/瓶;202_年份,3300-3500港币/瓶;202_年份,4500-5000港币/瓶。

Les Forts de Latour副牌:202_年份,1300-1400港币/瓶;202_年份,1200-1300港币/瓶。拉菲酒庄(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酒庄等级:1855梅多克评级列级酒庄第一级(Premier grands crus classes)

拉菲酒庄是 1855年波尔多葡萄酒评级时的顶级葡萄酒庄之一。连同奥比昂酒庄、拉图酒庄、玛歌酒庄及 1973年入选的木桐酒庄,并称波尔多 “五大 ”名庄。拉菲酒庄被认为是 “五大 ”中最为典雅的。

拉菲酒庄的红酒,通常要在不锈钢发酵罐中放置3个星期,再在新橡木桶中放18- 24个月。酒庄的正牌酒单宁丰厚,可历久藏。

拉菲酒庄位于波尔多酒区的梅多克分产区,气候土壤条件得天独厚。葡萄园面积 100公顷,在列级酒庄中是最大的。平均葡萄树龄为 40年。葡萄品种以赤霞珠为主,占 71%左右。

拉菲酒庄以红葡萄酒为主。正牌酒为拉菲为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副牌酒为Carruades de Lafite。拉菲酒庄的所有者罗特施德家族近年还收购了波尔多数家列级酒庄,并在美国和南美等地收购有多家葡萄园。

香港市场202_年3月参考价格(750ml):

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正牌:1996年份,10000-11000港币/瓶;202_年份,9000-10000港币/瓶;202_年份,8500-9500港币/瓶;202_年份,4500-5500港币/瓶。

Carruades de Lafite副牌:202_年份,2500-3000港币/瓶;202_年份,2750-3000港币/瓶;202_年份,2500-2750港币/瓶。

玛歌酒庄(Chateau Margaux)

酒庄等级:1855梅多克评级列级酒庄第一级(Premier grands crus classes)

玛歌酒庄(Chateau Margaux)是1855年波尔多葡萄酒评级时的顶级葡萄酒庄之一。连同奥比昂酒庄、拉图酒庄、拉斐酒庄及1973年入选的木桐酒庄,并称波尔多“五大”名庄。

玛歌酒庄是“五大”中比较恪守传统的酒庄,不仅保持手工操作,而且仍然使用橡木发酵罐。现在,象拉图、奥比昂等顶级酒庄,早已使用不锈钢发酵罐了。玛歌酒庄的红酒,通常要在发酵罐中放3个星期,再在新橡木桶中放18-24个月。酒庄的正牌酒单宁丰厚,可历久藏,通常应该在20-30年后饮用为宜。玛歌酒庄位于波尔多酒区的梅多克产区,气候土壤条件得天独厚。葡萄园面积87公顷,其中78公顷种植葡萄,产量很小。平均葡萄树龄为35年。葡萄品种以赤霞珠为主,占75%左右。玛歌酒庄以红葡萄酒为主,有少量白葡萄酒。正牌酒为玛歌酒庄,副牌酒为“红楼”(Pavillion Rouge)。

玛歌酒庄的城堡建于拿破仑时期,是梅多克地区最宏伟的建筑之一。

葡萄种类:Cabernet Sauvignon , Merlot , Cabernet Franc , Petit Verdot

最佳年份: *1953 , 1959 , 1961 , 1975 , 1978 , 1979 , *1982 , *1983 , 1986 , 1988 , 1989 ,*1990 ,1994 , 1995 , 1996 , 1997

可配用食物:猪肉、鸡肉、牛肉、羊肉、鸭肉、其它肉类、蛋/乳酪

香港市场202_年3月参考价格(750ml/瓶):

Chateau Margaux 正牌:202_年份,2500-3000港币/瓶

Pavillon Rouge du Chateau Margaux副牌:202_年份,900-1000港币/瓶;202_年份,1000-1100港币/瓶;202_年份,700-750港币/瓶。

木桐酒庄(又译武当王,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酒庄等级:1855梅多克评级列级酒庄第一级(Premier grands crus classes)

在五大酒庄里最有戏剧的传奇色彩,故事最多的要数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波尔多是世界葡萄酒的圣地,而波尔多名酒最璀璨的两个村落应算是宝物隆(Pomerol)和菩依乐(Pauillac)。在波尔多传统的五大名庄中,菩依乐一村就包括了三大名庄,他们分别是:拉菲庄,拉图庄和木桐庄。这三大名庄令到菩依乐份外妩媚,同时令凡是菩依乐的酒都没有便宜货。

1853年,富有的银行家Baron Nathaniel de Rothschild买下了木桐酒庄,并正式改名为Chateau Mouton-Rothschild。十五年后他的堂兄也买下了旁边的拉菲庄,拉菲庄Chateau Lafite-Rothschild的姓氏Rothschild跟木桐一样。但是在1855年波尔多酒的评级中木桐并没有拉菲那么幸运进入列级名庄第一级,它只排在第二级的第一名。为此他们家族花了118年的时间和努力才争回了第一级的荣誉。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拥有葡萄园面积200英亩,主要种植Cabernet Sauvignon 78%, Merlot 10%, Cabernet Franc 10%, Petit Verdot 2%,植株的平均年龄为45年,年产大约33000箱酒,产量相对是比较高的。

1855年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只位列于顶级二等园,但是自从1922年争强好胜的Philippe Rothschild男爵接管了庄园以后,他便向着一等园的称号开始不懈的努力。Philippe男爵的努力没有白费,1973年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终于晋升为顶级一等庄园。Mouton是Rothschild家族1853年购买的,大家可能注意到在五大酒庄里有2个Rothschild,Lafite和Mouton,也许有人会认为他们的拥有者是同一个人,但其实不是这样。但是这两个拥有者却属于同一个家族。这一点,大家可以从Lafite和Mouton酒的软木塞上的标记就能够看出来,都使用了5支箭的家族标志。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与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距离只有一箭之遥,但是风格却大相径庭,Mouton酒具有相当的劲度,更像是南部的Latour。Mouton的葡萄园在一个坡度不大的碎石平原上,碎石厚度在某些地方可高达12米。Mouton在葡萄成长时要经过多次剪枝,最后在收成时每株葡萄只保留一个芽眼,以此来控制产量。

葡萄用手工采摘,并进行第一次筛选,然后再将采摘的葡萄进行第二次筛选。80%的葡萄用手工去梗。Mouton酒发酵后要在80%~100%的新橡木桶内醇化20~30个月,具有强烈的Cabernet Sauvignon特征,强劲的单宁和成熟的黑加仑子味道,一般需要在瓶中陈酿7~15年才可以饮用。1982、1986、1996均是好年份。

Mouton曾经在1993年开始酿造副牌葡萄酒Le Petit Mouton,1995年的上市价格超过40美金,可谓质高价更高。

香港市场202_年3月参考价格(750ml):

Chateau Mouton-Rothschild正牌:202_年份,8000-9000港币/瓶;202_年份,2500-3000港币/瓶;202_年份,5000-5500港币/瓶;202_年份,5000-5500港币/瓶。

Le Petit Mouton副牌:202_年份,202_-2200港币/瓶;202_年份,1100-1200港币/瓶。

名庄柏图斯开启葡萄酒天堂钥匙一

只要对顶级葡萄酒稍有兴趣,那么一定记得有款葡萄酒标签上,有个严肃老者手拿一把钥匙,而下面没有意为城堡的拼写“Chateau”,写法也很奇怪,“U”变成了“V”,配上旁边欧式风格的花纹,不算复杂却也不简约,但就是这个标识的葡萄酒,以品优享誉全球,1961、1989、1990、202_、202_等年份的葡萄酒,被罗伯特·帕克打上100分的满分;202_年苏富比拍卖会上,一箱1978年份柏图斯庄园佳酿(Chateau Pétrus),以7,425英磅的价格拍卖,达预期最高价的两倍——它就是Petrus。

打开天堂的钥匙

在很多人眼中,手握天堂钥匙的圣彼得,几乎是打开葡萄酒天堂的使者,让Petrus成为众多葡萄酒爱好者心中的必饮尤物。

Petrus的成绩非常喜人。1961年份帕图斯:入选美国《葡萄酒观察家》杂志1999年1月发布的“20世纪的12瓶梦幻之酒”排行榜;1998 年份帕图斯:入选英国《滗酒器》杂志202_ 年8月发布的“今生不容错过的100 瓶葡萄酒”排行榜。Petrus之所以让葡萄酒爱好者为之痴迷,皆因其品质甚优,而优质的品质是来源于其对追求酿酒艺术的完美主义态度。

Petrus庄园占地12公顷,年产量约5000箱酒,其选用的葡萄品种90%以上是梅乐(Merlot)。Petrus 葡萄园的种植密度相当低,一般只是每公顷5000至6000棵,每棵葡萄树的挂果也只限几串葡萄,以确保每粒葡萄汁液的浓度。使用的树龄都在40至90之间,摘择时全部统一在干爽和阳光充足的下午,以确保阳光已将前夜留在葡萄上的露水晒干。如果阳光不够或风不够,他们会用直升机在庄园上把葡萄吹干才摘。在收割时非常严格认真,通常在收割之日,Chateau Petrus会动用200人以上,一日内(在日落前完工)便把庄园所有的葡萄收割完毕,目的是使所有的葡萄的质量一致。一般在下午开始收割,日落前完工,这样工人在田间工作的时间很短,需要动用更多人手收割完毕,但这样可以保证所有葡萄的质量一致。庄主的解释是,在早上收割会把清晨的雾水也一拼取下,酿成的酒浓度将会降低。如果在午间才收割,太阳会把雾水蒸发,酿成的酒便会浓缩,酒精更可比早上收割增加一度半度。首先他们全部采用全新的橡木桶。在一至二年的木桶陈酿中,他们每3个月就换一次木桶,让酒充分吸收不同橡木的香气。这种不惜成本的做法至今为止还是无人能比。

MOUEIX家族一丝不苟的态度,还可以从另外一件事看得到。1991年因为霜冻问题,葡萄质量并不好,那年Petrus做了一个很痛苦的决定,就是不出产Petrus,把不符合酒庄的葡萄弃掉,或卖给其他人酿酒。Petrus亦没有因此生产副牌酒,是因为庄主不希望破坏酒庄的名声,所以放弃那年的收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决定。

亨利·贾伊尔(Henri Jayer)是勃艮第(Burgundy)最著名的红酒酿造师。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从一个未经过任何培训的葡萄庄园的工人成长为勃艮第(Burgundy)的酿造大师,被尊称为“葡萄种植之父”。当今除了他,暂时还没有酿酒师能冠以此称号。

罗曼尼•康帝(La Romanee Conti)是法国最顶尖的酒庄,甚至被广泛认为世界最顶级的红葡萄酒庄。这座位于勃艮第产区夜丘(Cote de nuits)子产区核心位置的超级酒庄,光凭一己之力就足以将勃艮第产区提升到与波尔多并驾齐驱的地位。罗曼尼•康帝酒庄所属的沃恩-罗曼尼村(Vosne-Romanee)里共有7座顶级佳酿(Grand Cru)等级酒庄,其中,康帝酒庄独立拥有两个完整顶级佳酿等级园区:1.805公顷的罗曼尼•康帝酒庄与6.06公顷的拉塔希(La Tache)酒庄,所以在这两款酒的瓶子上会标着“MONOPOLE”字样,表示独家拥有;另外还拥有约3.51公顷的李其堡(Richebourg)酒庄、5.29公顷的罗曼尼圣维旺(Romanee-Saint-Vivant)酒庄、3.53公顷的大艾希索(Grand Echezeaux)酒庄、4.67公顷的艾希索(Echezeaux)酒庄及不到0.6759公顷的顶级白葡萄酒庄梦特拉谢(Montrachet)。

这里出产的酒均为精品,尤以罗曼尼•康帝酒庄为最。罗曼尼•康帝酒庄占地约1.805公顷,精耕细作下,酒庄产量极低,每公顷平均种植葡萄约10000株,年产量控制在2500公升,几乎平均每3株葡萄才能出一瓶酒,平均每年产量仅约6000瓶,还不及拉菲酒庄产量的1/50。帕图斯酒庄面积是罗曼尼•康帝酒庄的6倍,产量却是其10倍。罗曼尼•康帝酒庄于1936年9月11日被法国官方定为顶级佳酿(Grand Cru)等级。另外,酒庄的葡萄为贵族品种黑比诺(Pinot Noir),罗曼尼•康帝将黑比诺的各项迷人特质完美地呈现出来:馥郁持久的香气,精致醇厚,单宁细腻而有力,平衡而又凝缩,丝绒般的质地柔滑优雅,几乎将顶级黑比诺的优点集于一身。

罗曼尼•康帝酒庄在19 和 20 世纪经历了2次劫难。第一次是在1866年,法国遭受根瘤蚜虫灾害,来自北美的根瘤蚜虫将法国大部分葡萄园毁了,酒庄以高昂的代价和不计成本的方法(如用当时昂贵的化肥取代可能会传染根瘤蚜虫的天然堆肥),终于奇迹般地躲过了劫难。第二次是在1945年,在春天的冰雹和二战导致的人工短缺的夹击下,酒庄的葡萄老藤最终难逃一劫,只能次年从兄弟酒庄拉塔希引入葡萄树。当然,拉塔希酒庄的葡萄本身也是根瘤蚜虫灾害后从罗曼尼•康帝酒庄里引种过来的,这样的方式很好地保证了罗曼尼•康帝酒庄葡萄树的纯正“血统”。引种后的6个年头(1946-1951年)里,为保证质量,罗曼尼•康帝酒庄未出产葡萄酒。另外,酒庄陈年所用均为全新的橡木桶,桶的原材料均由酒庄统一采购,风干3年后才制桶使用。

在葡萄种植、采收酿酒、土壤研究、园区管理等方面,罗曼尼•康帝酒庄都采取极其严格严密却又有条不紊的制度和措施,尽量遵循自然的均衡和传统的特色,力争完美。在宗教般极致理念的打造之下,罗曼尼•康帝葡萄酒成为众多葡萄酒爱好者的梦想之物,酒庄主管奥贝尔•德•维兰将其形容为“带有即将凋零之玫瑰花的幽香,令人流连忘返,天神回返天堂时的人间遗珠”。

极致品质、承载的深远历史和稀少的产量造就了罗曼尼•康帝在葡萄酒世界中的至高地位,同时也造就了其高昂的价格。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酒评人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称其为“百万富翁的酒,却是亿万富翁才能消费得起!”现在罗曼尼•康帝酒庄还采取搭售的销售方式,买一箱12瓶同属康帝酒庄其它园区的酒,才能获得一瓶罗曼尼•康帝。现在市场上罗曼尼•康帝很难得一见,即使有也是少则数千欧元多则上万欧元。中国大陆仅有数瓶,基本为收藏者的镇宅或镇窖之宝。

英国古董酒公司(Antique Wine Company)以总价接近拍卖最高记录的25,43万英镑,买走27瓶不同年份的罗曼尼·康蒂(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

罗曼尼·康蒂酒每年只生产450箱。因为总在私下被买来卖去,所以目前也不敢肯定这是最高的价格。但可以肯定的是,历年的拍卖记录表明,市场上罗曼尼·康蒂的每瓶平均价格要高于20,000英镑。

第四篇: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的饮食是我国文化一部分

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华侨和华裔外籍人在海外谋取生,经营最为普遍的产业就是餐饮业.有华人处应有中国餐馆,中国的饮食可以说是“食”被天下。我们认为,中国餐馆能够遍布世界各地不是一个孤立和偶然的现象,其中的原因与中国饮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而探讨一下中国饮食文化的某些特征,将有利于我们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

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同时,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言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是文明之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吾存于世,吃喝二十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归纳起来,它的特征可以分为风味多样,四季有别,讲究美感,注重情趣,食医结合。

风味多样,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四季有别,是由于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讲究美感,是由于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注重情趣,是由于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食医结合,是由于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此外,我们可以对西方饮食文化的某些特征加以分析,也许能够加深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西方的饮食,由于最初是主要以畜牧为主,肉食在饮食听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人的高。由于肉食的天然可口,所以西方人没有必要对饮食进行装点,内食的天然可口限制了烹饪的发展,欧洲人在显示富裕的时候,多是饮食的工具来表现,如各种的器皿的多少和豪华成为讲究的内容。另外也不把吃这种人生易于满足的事情作为人生的至乐来追求。西方人的人生追求,正好同一句中国的俗语语可以高度概括,即“饱暧思淫欲”。他们更多地追求情爱,西方文化体现出一种“情爱文化”,而中国文化则体现出一种“吃的文化”。

如上所述,中国的饮食文化是我国人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应该去注重对其的发展,并且有所修正,所以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第五篇: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饮食文化

专业:历史学(师范类)

学生姓名:王蕾

学号:2011410779

班级:202_级历史2班

摘要:人类文明,源于饮食,文化史的基石是饮食文化,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史,必须首先研究人类历史“第一前提”的饮食。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具有典型的东方农业文明特色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是世界上最发达、最精深的,当时所确立的以粮食为主,蔬菜次之,辅以一定量的肉类、鱼类的饮食结构,是非常科学而合理的,已被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极其有利于人体健康。

关键字:饮食文化 餐制 主食 中国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史

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在人们对吃的孜孜追求的几千年里,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中国也获得了“烹饪王国”的美誉,成为世界三大美食国之一。

一、中国原始社会饮食文化的孕育

原始社会,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孕育期。在这一时期,中国饮食已从生食时期进入到了熟食时代其中,火的发明使用是史前人类结束“饮血茹毛”自然饮食生活的重要标志。张光直先生认为,火的发明使用,是中国饮食史上五次突破中的第一个突破,它虽不是中国饮食史上独特的成就,但是火的使用让直立猿人可以熟食肉类食物,熟食的结果让直立猿人的牙齿和上下颚变小,脸型也跟着改变,相对的脑容量增加,人也变得比较聪明,所以可以说火的发明对于中国饮食史是一项重大的突破。火的利用加速使直立猿人进化成现代人”。

生产经济的发明,是中国饮食史上继火的发明使用之后的又一重大的突破。农业与畜牧业的出现.对中国饮食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使南北方分别形成了以饭稻羹鱼、食粟餐肉为特色的饮食文化。

此外,陶器和酒的发明,盐、蜜糖、食油等调味品的开始使用,石磨盘与石磨棒、杵臼和研磨器等食物工具的出现,炊事设旃的逐步完善,烹饪技术的产生,等等,表明中国饮食的传统体系早在史前时期就开始孕育了。

二、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一、先秦时期四大菜系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南北两地各自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差异渐显,北方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地方风味菜鲁菜;南方,占有“鱼米之乡”的楚人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再与南夷特色相结合,形成了苏菜的雏形。

而在西部,李冰治水后的“天府之国”吸引了大量移民,与古蜀国的饮食习俗相结合,形成了川菜的雏形。相比之下,粤菜的出现相对较晚,汉高祖被册封为越南王时,利用珠江三角洲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可供食用的动植物品种繁多,这里饮食比较发达,使“飞、潜、动、植”皆为佳肴,并流传至今,形兼收并蓄的饮食风尚,产生了粤菜。

二、秦汉的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文化形成时期

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期,此间我们与外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引进了繁多的食物品种。张骞出使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引进了石榴、葡萄、胡桃、西瓜等水果,黄瓜、菠菜、胡萝卜、芹菜、扁豆、大葱等蔬菜,丰富了我们的饮食文化。

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豆腐也在此时被端上饭桌。豆腐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它大大丰富了饮食的内容,为植物蛋白的利甩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汉代末年面食从中亚的输入,是中国饮食史的第三次重要突破。“面食把米、麦的使用价值大大的提高了,因为中国古代主食的植物以黍、粟为主.因为有面食方式的输入,才开始先吃“烙饼,也就是“胡饼”,以后才吃“面条”。⋯⋯面食的意义是中国饮食文化由。粒食文化”进入“粉食文化”,也就是说由原来主食的柔、粟转变成为麦,麦就代替了黍、粟成为中国的主食。”当时,点心面食已大量增加。已能做发酵面点。

中国古代独立的厨房及其设旅,在秦投时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完善,从而莫定了传统中国社会中厨房的基本格局和关于厨事话动的基本程序。新能源的开发,铁锅炊具的出现,炉灶的改革,等等,都表明秦汉时期的饮食有了飞跃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南北分野的现象,在秦汉时期进一步加强,并形成了关中、西北、中原、北方、齐鲁、巴蜀、吴楚七个相对稳定循环传承的饮食文化圈。

秦汉时期饮食生活中的社台阶级或集团性差异更加鲜明。宴饮活动弥漫于整个社会,涉及了当时主要的社会生活内容,并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餐饮礼仪也随之建立起来了。

三、饮食文化的高峰——唐宋

作为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饮食文化在发达繁荣,兼容并包的唐宋自然也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而发展起来,达到一个高峰。

唐代,麦、稻的地位逐渐上升。唐初期,麦作为一种主粮是比较奢侈的,且被认为是“杂种”。唐代中期以后,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饼食的普及,对麦作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唐德宗建中元年实行的“两税法”已明确将麦作为征收的对象,麦取得了与粟并驾齐驱的地位。宋代的主粮跟唐代大同小异,只是稻子变得越发重要,最终取得了现代作为中国主要谷物的地位。

这一时期的中外饮食文化交流.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由于交流的频繁.人们的饮食方式也呈现出形态多种并存的现象。交流的范围,也从邻近的东亚、东南亚地区扩展到北非、东非地区。交流的内容,也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这一时期的饮食著作大量涌现,范围遍及饮食文化的各个领域,其中尤以茶学著作的迭出引人瞩目。此外.文人、官僚、食技从艺者.乃至帝王、贵族、家斑主妇等均程度不同地广泛参与,对烹饪技艺和饮食理论等进行了垒面系统的总结.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这些饮食著作的出现,使中国古代的饮食学更趋成熟。

四、走向成熟的明清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弱的时期,文化上,政府严格控制言论,八股取士,许多文人为逃避现实,乐于从事饮食,游山玩水、吃遍天下饕餮盛宴,饮食文化达到空前高涨时期。

在这一时期.食品原料比过去更为广泛,特别是玉米、甘薯、花生、向日葵、西红柿、马铃薯等的传人,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食品的制作工艺也巳渐戚传统,出现了以味区分做菜的行帮,并最终形成了苏、粤、JIl、鲁四大地方菜肴体系。烹饪技法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方法已达上百种之多,而且食点的成品艺术化形象也进一步得到发展,不仅色、香、昧、形、声、器六美俱备,作工精细,富于营养;而且名称也典雅得体,文采风流,富有诗情画意。“满汉全席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的饮食体系已达到了鼎盛。

明清时期的茶文化.在中国茶文化史上处于辞旧开放的阶段.无论是加工方法还是品饮方法.都焕然一新。明代开始流行的炒青制茶法和沸水冲泡的瀹饮法,被后人誉为“开千古饮茶之宗”。而明代文人集团对饮茶的嗜好,更是集中体现了当时茶文化的特点.反映了明清茶人清节励志的积极精神。

明清时期的饮食思想和理论研究也是达到了额的高度.出现了《多能鄙事》、《居家必备》、《遵生八笺》、《酒史》、《随园食单》、《素食说略》、《中馈录》、《食宪鸿秘》、《养小录>、(调鼎集》、《随息居饮食谱>等一大批高水平的饮食著作,内容涉及饮食的各个方面,这表明中国古代的饮食学体系已经形成,从而使饮食学成为一门饮食(色、香、味、形、声)、饮食心态、荚器与礼仪(饮宴餐具、陈设、仪礼)、食享与食用(保健、养生与食疗)等多重文化内涵的“综艺术”。

三、中国现代饮食文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生产力尚不发达,虽无兵燹之灾,却有荒歉之虑。“三年困难”时期,“吃”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已无讲究可言,更多的是一种生存的需要,不求山珍海味,只求填饱肚子。

到了70年代,当时的年代仍然物资匮乏,中国人的粮食仍不宽裕。提起当年的状况,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便是票证的故事。粮票成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首要物品,在那样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的饮食观念并无多大变化,精打细算着怎样填饱肚子才是关键,人们过着这饿不着却又吃不好的日子。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食物供给能力全面增强的基础上,各种食物的消费量全面上升,食物供给满足温饱需要,过于单一的粮食型食物结构开始向多样化转变,这些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与欢乐,从此人们不再为吃饱喝足费尽心思,一个新饮食时代伴随着改革的步伐融入了百姓的生活。时间到了上世纪90年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饮食文化的革命。人们的三餐各有讲究,而且亲朋好友之间的聚会、各种筵席也要有排场。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进餐馆尝鲜也不再遥不可及,过年过节过生日设宴款待亲朋好友成为时尚。鲍鱼、海参、鱼翅等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酒肆随处可见。此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变化了,花在一日三餐上的时间减少了,各种成品、半成品、速冻食品、快餐备受青睐,在外用餐占食品支出的比重明显上升。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饮食行业更是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吃也有了新的观念。健康饮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早已不再为没有吃的发愁,而是为不知道该吃什么烦恼。然而,蔬菜中残留的农药,反季节蔬菜对健康的害处,肉制品中注射激素的残存,使人们的饮食观念也随之改变,甚至“谈食色变”。于是,各种绿色食品相继问世。人们开始讲究吃的健康,绿色食品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中国人的健康观念在此时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研究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史是为了更好地总结我国饮食生活的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进一步提高与改进我国人民的饮食生活,为我们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如今,人们不仅考虑数量更要求质量;不仅要满足生理的需要,更要求满足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需要;不仅要维持生存,更要获得发展,这是食物消费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黎虎《中国饮食史》华夏出版社1999年10月

[2] 林乃燊《中国饮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0

[3] 乔淑英 编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202_-2

[4] 电子教材《第七章 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古今五大名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