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广电局“创新立业”活动工作总结(推荐5篇)
编辑:月落乌啼 识别码:13-781596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03 17:05:1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广电局“创新立业”活动工作总结

广播电视局

“创新立业”活动工作总结

全省“创新立业”活动已经整整三年了,三年来,我们xx市广播电视局以“创新立业”活动统领广播电视事业的各项工作,收益颇丰。2003年,我们在认真总结前两届被评为先进局经验的基础上,仔细分析《创新立业活动考核积分表》中每条每款,并制定更为细化、更为具体和更高的工作指标,通过层层分解,把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都纳入“创新立业”活动中来。年终考核以此为依据,量化打分排序,择优评定。这些指标,成了每个干部职工全年工作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同时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一年中大家以此为标杆和尺度,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变压力为动力,形成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良好局面,推动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现在我们感到,通过“创新立业”活动抓工作得心应手,既省时省力有条理,又重点突出不顾此失彼,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总结如下:

一、坚守舆论阵地,广播电视宣传力求创新

年初以来,市广电局根据省局“创新立业”活动的总

体要求,制定了《2003年宣传工作计划》,明确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做到坚定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紧密配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主要抓了四顶重大宣传任务:一是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宣传,二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宣传,三是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的宣传,四是防治非典的宣传。在完成好重大宣传任务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提高宣传质量,强化宣传管理的新方法、新举措,使宣传工作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较好地发挥了广播电视的舆论阵地作用。

(一)围绕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确保重大宣传任务的顺利完成市广电局对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重大宣传任务,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狠抓落实。根据不同时期的宣传重点,局编委会多次召集专门会议反复研究论证,下发实施方案,明确具体要求。要求各宣传单位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强化喉舌功能,全面宣传我市经济建设中的新举措、新经验、新典型、新成果,各单位领导全程参与、靠前指挥,坚持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相结合,切实把握宣传工作的主动权。为打好四大宣传战役,局编委会要求各台调集精干力量,调拔精良设备,组成专门报道小组负责宣传工作。仅防治非典的宣传报道,两台就播发新闻稿件1300多条,专题60多期,公益广告和标语口号近千条,为取得防控非典的胜利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二)实施品牌战略,推进节目创新,促进宣传质量不断提高

在开展“创新立业”活动中,市广电局坚持实施精品带动战略,把提高节目质量、打造名牌栏目、选拔培养采编播能手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和提高宣传质量的突破口,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品牌竞优”活动为契机,精心培育名牌栏目。根据省局的“品牌竞优”活动评比要求,市广电局制定了《xx市广播电视“品牌竞优”活动实施方案》,组织专家评委对市电台、电视台的所有自办栏目进行了年终考评打分,其中市电台的《xx新闻》、《晚霞情》、《周末说法》,市电视台的《一方水土》、《联播新干线》、《与法同行》等六个栏目被评为xx市二00三年度广播电视“精品栏目”,并受到了市局的表彰和奖励。精品栏目奖的评选为打造具有xx地域特色的名牌栏目,推动频率、频道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也极大地鼓舞了采编播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以节目创优工作为龙头,促进宣传质量不断提高。为了提高县级台的创优能力,市广电局经常带领市里的创优能手和播音主持专家深入到各县(市)局,现场指导创优稿件,促进了优秀作品的产生,并在全系统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和氛围。据统计,全市共有71件作品在市里获奖,50件作品在省里获奖,其中有9件作品荣获“吉林新闻奖”。同时,各单位努力增加在上级台的发稿量,xx电台在省台发稿136条,在中央台发稿4条;xx电视台在省台传发稿150条,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中发稿4条,为对外宣传xx的建设成就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三是以“五大能手”和“十佳广电工作者”评选活动为载体,实施“人才强业”战略。市广电局要求各单位通过定期召开研讨会等形式加强业务培训,还通过设计有效载体,全面发现人才,锻炼队伍,孕育事业发展后劲。市广电局在全系统开展了首届广电工作“五大能手”和“十佳广电工作者”竞赛评比活动,评选出名编辑记者、名播音员主持人以及工程技术、经营管理和服务保障五大能手,并在50名“五大能手”中产生了全市的“十佳广电工作者”,在全系统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宣传质量,加强行业管理,实现广电系统的二次创业提供了人才保证。

(三)严肃宣传纪律,强化行业管理,促进宣传管理工作高效运行

为落实第三届“创新立业”活动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工作,维护广播电视节目正常播出秩序,市广电局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管理,重新研究确立了《编委会工作规则》、《xx市广播电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宣传管理的若干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理顺了工作程序,明确了宣传纪律,规范了采编播行为,使宣传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市广电局为不断改进宣传方式,增强宣传效果,加强对两台自办节目监管力度,成立了广播电视节目监听、监看管理中心,建立了专业和业余两支监听监看队伍,对直属各台的节目和广告进行全时段监控,监听、监看的内容包括舆论导向、节目质量、宣传效果和宣传艺术等方方面面,及时汇总《监听监看意见表》,召开情况通报会,做到了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坚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对超时超量广告,不顾受众生活习惯的广告、电视剧中任意插播广告等情况限时整改,确保《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在2004年的顺利实施。

为确保广播电视监管活动的深入开展,便于沟通信息,加强交流,市局今年还创办了《广电快讯》,全面反映系统工作情况,通报监管情况,《快讯》已成为广电媒体与受众的连心桥。《快讯》现已印发13期,1400份,总字数近五万字,达到了预期目的,受到了一致好评。

市广电局为加强社会管理,在各级610办公室和公安部门支持配合下,按照《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和上级相关规定,依法在市区和各县(市)对单位和个人安装的广播电视接收设施进行全面的清查,对个别单位非法接收、传播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的行为给予了严肃的查处,对私接滥建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违法行为进行清理整顿,取得了良好效果,梨树县广播电视局查处了8个违法违规的卫星地面接收站和91起私接滥挂案件;双辽市广播电视局查处了私接有线电视信号案件13起。通过一系列的行业管理工作,净化了广电声屏,维护了播出秩序,保证了广播电视舆论阵地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权衡发展利弊,基础设施投入力争求准

在开展“创新立业”活动中,为进一步巩固事业建设在广播电视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市广电局抓装网络发展年”和“广播发展年”这一难得的机遇,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利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取得了有线电视县乡联网率100%,“村村通”覆盖率100%的可喜成绩。

一是广播电视网络光缆化改造步伐不断加快。为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质量,适应国家和省光缆干线网全线贯通工作的要求,市网络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我市的有线电视网络实施了全面的光缆化改造。已敷设光纤80余公里,建有可带500户的光节点110个,光缆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国干网、省干网已联为一体,市区有线电视信号质量大大改善,有关数据业务已送到网内,不仅满足了广大受众多方面的需求,而且为下一步发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各县市网络改造工作也在按计划进行。xx县广播电视局今年又新铺设光缆112公里,架设光缆86公里,全县26个乡镇都开通了光缆信号,成为全省首批实现村村通光缆的县之一。xx局投入125万元对市区超期服役的电缆网进行了光缆改造;公主岭局投入资金200万元,完成了市区光缆改造工程;伊通局也积极筹措资金,实现了县域有线电视网络光缆化。

在广播的发展上,市广电局实施倾斜政策,充分挖掘频道资源,使广播电视相互促进,均衡发展。市局倾注大量精力,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积极筹划xx交通文艺台的开播工作,不断提升广播的地位,扩大广播的影响。针对播音主持人才匮乏的情况,在师大公开招聘,并对应聘人员进行岗前技能培训,为广播事业的大发展填充了新鲜血液。

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工作环境明显改善。在市电台、电视台采、编、播、录、控设备全面实现数字化的基础上,市广电局又对市广播发射台、技术中心台接收设备进行了数字化改造,购置了多部数字接收机和稳压器,新建了一座卫星地面站。同时,又投入几十万元为电台和局机关配置了电脑,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市局还投入大量资金有计划地对广播电台、中波台、技术中心台和微波站的机房、办公室及庭院进行了重新装修改造,美化绿化,购置了新的办公桌椅,更换了铝合金门窗,使台容台貌焕然一新,也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

三是注重日常维护,确保安全优质播出。市局对安全优质播出工作十分重视,要求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设备进行专人负责、定期维护,从而保证了全年各项重大转播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全省技术维护竞赛评比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市共获一等奖10项,二等奖10项;在省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评选中获三等奖25项,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三、充分行使职能,行业管理精益求精

省局开展第三届“创新立业”活动以来,市广电局对这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决定以这项活动为契机,在广播电视系统深入开展广播电视行业管理规范化活动,谋划事业的长远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提高,并力争在第三届“创新立业”评比活动中再创佳绩,获得三连冠。

&n

第二篇:广电局“创新立业”活动工作总结

广播电视局

“创新立业”活动工作总结

全省“创新立业”活动已经整整三年了,三年来,我们xx市广播电视局以“创新立业”活动统领广播电视事业的各项工作,收益颇丰。2003年,我们在认真总结前两届被评为先进局经验的基础上,仔细分析《创新立业活动考核积分表》中每条每款,并制定更为细化、更为具体和更高的工作指标,通过层层分解,把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都纳入“创新立业”活动中来。年终考核以此为依据,量化打分排序,择优评定。这些指标,成了每个干部职工全年工作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同时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一年中大家以此为标杆和尺度,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变压力为动力,形成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良好局面,推动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现在我们感到,通过“创新立业”活动抓工作得心应手,既省时省力有条理,又重点突出不顾此失彼,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总结如下:

一、坚守~阵地,广播电视宣传力求创新

年初以来,市广电局根据省局“创新立业”活动的总

体要求,制定了《2003年宣传工作计划》,明确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做到坚定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紧密配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主要抓了四顶重大宣传任务:一是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宣传,二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宣传,三是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的宣传,四是防治非典的宣传。在完成好重大宣传任务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提高宣传质量,强化宣传管理的新方法、新举措,使宣传工作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较好地发挥了广播电视的~阵地作用。

(一)围绕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确保重大宣传任务的顺利完成市广电局对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重大宣传任务,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狠抓落实。根据不同时期的宣传重点,局编委会多次召集专门会议反复研究论证,下发实施方案,明确具体要求。要求各宣传单位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强化喉舌功能,全面宣传我市经济建设中的新举措、新经验、新典型、新成果,各单位领导全程参与、靠前指挥,坚持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相结合,切实把握宣传工作的主动权。为打好四大宣传战役,局编委会要求各台调集精干力量,调拔精良设备,组成专门报道小组负责宣传工作。仅防治非典的宣传报道,两台就播发新闻稿件1300多条,专题60多期,公益广告和标语口号近千条,为取得防控非典的胜利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二)实施品牌战略,推进节目创新,促进宣传质量不断提高

在开展“创新立业”活动中,市广电局坚持实施精品带动战略,把提高节目质量、打造名牌栏目、选拔培养采编播能手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和提高宣传质量的突破口,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品牌竞优”活动为契机,精心培育名牌栏目。根据省局的“品牌竞优”活动评比要求,市广电局制定了《xx市广播电视“品牌竞优”活动实施方案》,组织专家评委对市电台、电视台的所有自办栏目进行了年终考评打分,其中市电台的《xx新闻》、《晚霞情》、《周末说法》,市电视台的《一方水土》、《联播新干线》、《与法同行》等六个栏目被评为xx市二00三广播电视“精品栏目”,并受到了市局的表彰和奖励。精品栏目奖的评选为打造具有xx地域特色的名牌栏目,推动频率、频道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也极大地鼓舞了采编播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以节目创优工作为龙头,促进宣传质量不断提高。为了提高县级台的创优能力,市广电局经常带领市里的创优能手和播音主持专家深入到各县(市)局,现场指导创优稿件,促进了优秀作品的产生,并在全系统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和氛围。据统计,全市共有71件作品在市里获奖,50件作品在省里获奖,其中有9件作品荣获“吉林新闻奖”。同时,各单位努力增加在上级台的发稿量,xx电台在省台发稿136条,在中央台发稿4条;xx电视台在省台传发稿150条,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中发稿4条,为对外宣传xx的建设成就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三是以“五大能手”和“十佳广电工作者”评选活动为载体,实施“人才强业”战略。市广电局要求各单位通过定期召开研讨会等形式加强业务培训,还通过设计有效载体,全面发现人才,锻炼队伍,孕育事业发展后劲。市广电局在全系统开展了首届广电工作“五大能手”和“十佳广电工作者”竞赛评比活动,评选出名编辑记者、名播音员主持人以及工程技术、经营管理和服务保障五大能手,并在50名“五大能手”中产生了全市的“十佳广电工作者”,在全系统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宣传质量,加强行业管理,实现广电系统的二次创业提供了人才保证。

(三)严肃宣传纪律,强化行业管理,促进宣传管理工作高效运行

为落实第三届“创新立业”活动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工作,维护广播电视节目正常播出秩序,市广电局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管理,重新研究确立了《编委会工作规则》、《xx市广播电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宣传管理的若干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理顺了工作程序,明确了宣传纪律,规范了采编播行为,使宣传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市广电局为不断改进宣传方式,增强宣传效果,加强对两台自办节目监管力度,成立了广播电视节目监听、监看管理中心,建立了专业和业余两支监听监看队伍,对直属各台的节目和广告进行全时段监控,监听、监看的内容包括~导向、节目质量、宣传效果和宣传艺术等方方面面,及时汇总《监听监看意见表》,召开情况通报会,做到了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坚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对超时超量广告,不顾受众生活习惯的广告、电视剧中任意插播广告等情况限时整改,确保《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在2004年的顺利实施。

 

;为确保广播电视监管活动的深入开展,便于沟通信息,加强交流,市局今年还创办了《广电快讯》,全面反映系统工作情况,通报监管情况,《快讯》已成为广电媒体与受众的连心桥。《快讯》现已印发13期,1400份,总字数近五万字,达到了预期目的,受到了一致好评。

市广电局为加强社会管理,在各级610办公室和公安部门支持配合下,按照《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和上级相关规定,依法在市区和各县(市)对单位和个人安装的广播电视接收设施进行全面的清查,对个别单位非法接收、传播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的行为给予了严肃的查处,对私接滥建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违法行为进行清理整顿,取得了良好效果,梨树县广播电视局查处了8个违法违规的卫星地面接收站和91起私接滥挂案件;双辽市广播电视局查处了私接有线电视信号案件13起。通过一系列的行业管理工作,净化了广电声屏,维护了播出秩序,保证了广播电视~阵地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权衡发展利弊,基础设施投入力争求准

在开展“创新立业”活动中,为进一步巩固事业建设在广播电视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市广电局抓装网络发展年”和“广播发展年”这一难得的机遇,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利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取得了有线电视县乡联网率100%,“村村通”覆盖率100%的可喜成绩。

一是广播电视网络光缆化改造步伐不断加快。为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质量,适应国家和省光缆干线网全线贯通工作的要求,市网络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我市的有线电视网络实施了全面的光缆化改造。已敷设光纤80余公里,建有可带500户的光节点110个,光缆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国干网、省干网已联为一体,市区有线电视信号质量大大改善,有关数据业务已送到网内,不仅满足了广大受众多方面的需求,而且为下一步发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各县市网络改造工作也在按计划进行。xx县广播电视局今年又新铺设光缆112公里,架设光缆86公里,全县26个乡镇都开通了光缆信号,成为全省首批实现村村通光缆的县之一。xx局投入125万元对市区超期服役的电缆网进行了光缆改造;公主岭局投入资金200万元,完成了市区光缆改造工程;伊通局也积极筹措资金,实现了县域有线电视网络光缆化。

在广播的发展上,市广电局实施倾斜政策,充分挖掘频道资源,使广播电视相互促进,均衡发展。市局倾注大量精力,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积极筹划xx交通文艺台的开播工作,不断提升广播的地位,扩大广播的影响。针对播音主持人才匮乏的情况,在师大公开招聘,并对应聘人员进行岗前技能培训,为广播事业的大发展填充了新鲜血液。

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工作环境明显改善。在市电台、电视台采、编、播、录、控设备全面实现数字化的基础上,市广电局又对市广播发射台、技术中心台接收设备进行了数字化改造,购置了多部数字接收机和稳压器,新建了一座卫星地面站。同时,又投入几十万元为电台和局机关配置了电脑,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市局还投入大量资金有计划地对广播电台、中波台、技术中心台和微波站的机房、办公室及庭院进行了重新装修改造,美化绿化,购置了新的办公桌椅,更换了铝合金门窗,使台容台貌焕然一新,也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

三是注重日常维护,确保安全优质播出。市局对安全优质播出工作十分重视,要求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设备进行专人负责、定期维护,从而保证了全年各项重大转播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全省技术维护竞赛评比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市共获一等奖10项,二等奖10项;在省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评选中获三等奖25项,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三、充分行使职能,行业管理精益求精

省局开展第三届“创新立业”活动以来,市广电局对这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决定以这项活动为契机,在广播电视系统深入开展广播电视行业管理规范化活动,谋划事业的长远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提高,并力争在第三届“创新立业”评比活动中再创佳绩,获得三连冠。

(一)结合实际,制定科学方案,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规范化管理体制

根据省局下发的有关文件精神,市广电局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按照《第三届创新立业活动考核积分表》逐条对照,根据本届“创新立业”活动方案提出的新标准确立了工作目标,制定了具体的落实意见和《xx市第三届创新立业活动工作流程表》,全面部署“创新立业”活动,做到了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活动有检查、有指导,促进了“创新立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市广电局要求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做到了每项工作量化到分、责任到人,促进了“创新立业”活动各项内容的落实。

(二)坚持检查验收工作的经常性,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市广电“创新立业”活动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到各基层

单位直至最基层的乡镇广播电视站,对“创新立业”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了解实施方案、任务目标、方法措施、工作重点、组织领导的制定落实情况,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做到了初评、日常检查、终评的三结合,为年终综合评比提供了可靠依据。

(三)改变工作方式,确保评比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

根据各县(市)局事业发展幅度大、竞争激烈的特点,市局积极探索竞优评比活动的新思路,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要求各县(市)局参加创新立业活动年终联合检查,通过听汇报、看制度、查设施、算分数等形式,现场评比打分,增加了评比工作的透明度,评比结果令人心服口服。在检查评比中,市局严格按照省局《创新立业活动先进局考核积分表》中的量化指标进行打分,此项分数按综合考评成绩的70%计入

总分。同时,各县(市)局平时对市局的信息反馈情况、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态度、工作质量、举报投诉等情况,通过对市局领导及相关科室发放征求意见表进行打分,此项分数按综合考评分数的30%计入总分。通过改变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思路,使xx市广电局的创新立业评比活动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年来,xx市广播电视局宣传工作和事业建设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宣传管理有章可循,几项重大宣传报道工作形成了声势,事业建设实现了各项任务达标率100%,受到了上级机关的一致好评,市局也受到了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多项表彰。第三届“创新立业”活动推动xx市广播电视行业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三篇:创新立业 追求卓越

创新立业 追求卓越

——中国银行慈溪支行金玲丽申报“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事迹材料

“成功”等于“人格理念”乘以“热情”再乘以“能力”,这是中国银行宁波市慈溪支行行长金玲丽眼中的“成功方程式”,也是她一直为之奋斗的不竭动力。

自1989年从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进入中国银行工作,23年中行生涯中,她历经四次异地交流,从事过银行前、中、后台不同岗位,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一行之长。每一次岗位调动,对金玲丽来说,都面临生活和事业全方位的挑战和困难,但她始终以勤勉、热情、创新的处事风格,乐观、豁达、谦和的为人特点,在每一处都创下骄人业绩和良好口碑。在调任慈溪支行的短短一年半时间里,支行各项业绩已取得长足发展,实现支行负债业务增长 %,资产余额增长 %,净利润增长 %,客户基础增长 倍,产品创新卓有成效,多项获总行条线系统嘉奖,资产综合不良率为 %,位居宁波市分行全辖最低水平。

热情执着,巾帼不让须眉 熟悉金玲丽的人,都会称她“铁娘子”,她业务娴熟、勤恳敬业,工作作风干练,有开拓创新的超前意识,浓墨重彩地展现了当代金融职业女性的风采。

大家这么评价她的理由还在于,一路走过,她所创造的一连串令人惊叹的业绩:

在仙居支行任行长期间,支行存款市场占有率上升4.08个百分点,达21.08%,国际结算业务量保持70%的增长率,市场占有率保持在85%以上,任职三年内各项指标考核在台州中行全辖稳占前三;

调任温州分行三年半,全辖人民币公司存贷款余额在四家行中的市场占有率分别提高2.49和2.55个百分点;全辖本外币不良贷款额为0.26%,下降11.62个百分点,温州分行在浙江省行的综合管理目标考核中每年前移,2003年被总行列为全国三十家重点城市分行之一;

在宁波分行风险管理部和监察内控部任职时,她着力倡导管理方式向主动预警型和服务型转变,管理手段向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科技化转变,经她牵头并多方协同,在全省率先推出“检查发现问题项目库”,使全行内控管理工作跃上新台阶;

任命为宁波分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后,全辖人民币公司存贷款年均增长达40%和31.6%,在四家行中的市场占有率分别提高6.8和2个百分点;中间业务收入从2007年的全年不到2千万增加到2010年半年就近1亿元;不良率下降1.12个百分点,降至0.82%。

每位金玲丽任职时的领导都由衷感慨说,凡是金玲丽所过之处,总会呈现一片绿荫,绽放一片光彩,还给大家一份惊喜。她的能力和魄力,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创新服务,转型赢取市场

2010年6月,金玲丽任职慈溪支行行长。作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的佼佼者,慈溪集聚了 家银行,金融竞争特别激烈。为提升慈溪中行竞争力,金玲丽带头研究市场,把握重点,率队营销,以创新服务为先导,全面推进支行各项业务发展。

中国银行推出养老金业务多年,但该业务在宁波地区一直无法实现突破。到慈溪后,金玲丽以“首席营销经理”的身份积极走访客户和市场。在拜会慈溪农村合作银行董事长胡剑稚时,金玲丽向他详细介绍了养老金业务相关产品,胡董表现出浓厚兴趣。金玲丽敏锐得捕捉到这一信息,向宁波分行进行了汇报,并联系华宝信托专业人员,就产品功能多次与胡董和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解疑答惑。经过一年努力,2011年8月9日,中国银行与慈溪农村合作银行及华宝信托《宁波慈溪农村合作银行员工福利信托计划合同》签约仪式举行,这不仅是慈溪支行深化同业合作、完善服务体系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全辖首笔金融业员工福利类信托计划产品对宁波市乃至浙江省金融业员工养老金业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金玲丽清醒地意识到,在愈演愈烈的金融市场,只有立足业务创新、拓宽业务渠道、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奠定长期竞争优势。她强调要不断加大新产品的应用和推广能力,以产品争客户、争市场,实现互惠双赢。2011年以来,完成了人民币协议融资、经销商融资、上市培育顾问产品、国内代送达等十多项宁波市分行辖区内的首创产品推广。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慈溪支行新创多方达联名卡产品,累计成功发放2000余张,开立授信额度总量超过1亿,并积极发展新模式中小企业,使新增贷款客户数和贷款发放数双列宁波市分行辖内第一,支持了当地企业发展。

金玲丽还在全行提出“全员营销、分层次营销、阵地营销、外勤营销、一对一营销”的经营理念,坚持 “市场有多大,中国银行的业务就可以做多大”的要求,形成全员关心营销、全员参与营销的格局,使全员营销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发挥产品计价提成、绩效考核等杠杆作用,有力地促进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

精耕细作,管理争得效益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金玲丽时时告诫班子成员和员工“业务发展、内控先行”,业务越是高速发展,风险越是容易暴露,风险可控的发展才是高质量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要把精耕细作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把每一项工作都做深、做细、做实。

针对外部环境和业务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慈溪支行不断加强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不断提升慈溪支行整体的内控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重点梳理和完善了业务流程,建立明晰的岗位分工体系和岗位责任体系,尽可能减少因制度不完善而形成的管理空隙,避免出现控制性系统缺陷。构筑内控文化建设,提高员工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的防范意识,把职业教育、警示教育做到经常化,杜绝各类风险隐患。2011内控考核宁波市分行辖内排名较上一上升8位,贷款不良率从年初0.08%降低至0.04%,贷款不良率控制位列辖内及当地同业前列。去年慈溪发生多例法人逃逸、企业关闭停业案子,慈溪支行成为当地所有银行中唯一不曾涉及贷款的。

在日常工作中,金玲丽也时时提醒支行管理部门要将管理由精放型向精细管理转变,要加地基础数据的整理分析和研究,要针对各行的特点提出建设性的业务发展指导方案;要加强对全行性收支情况的研究和分析,及时提出开源节流的具体方案,为提高全行的综合效益出谋划策。支行管理部门要逐步向标准化管理、科学化管理、一行一策的特色化管理过渡。

自律图强,文化铸造卓越

金融事业是奉献的事业,选择了金融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这些年来,金玲丽舍小家顾大家,把对家庭的歉疚深埋心底,将大部分时间都放在工作上。在金玲丽看来,她踏入中国银行,就是冲着实现自身理想和价值而来。23年,她在这里找到了自身成长成材的环境,找到了播种希望收获成功的沃土,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早已根植在她的心中。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金玲丽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廉洁奉公,服务员工、服务社会。由于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高度的政治觉悟以及突出的工作业绩,金玲丽曾连续五年个人绩效考核为A。

“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取决于员工的发展”,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金玲丽以人为本、心系员工,努力创建和谐团结、积极上进、臻于至善的企业氛围,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育和推广,以良好的文化感染人、带动人,关心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重视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竭尽所能创造条件让员工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所长。同时大力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娱乐和各类“创先争优”活动,全行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把压力变成了自觉的行动,提高了凝聚力和团队意识,在当地树立了良好企业形象。

恪守准则永不降低,执著追求永不改变,激情工作永不消退。金玲丽这位时刻充满饱满战斗力的领导者,带领慈溪支行大步迈进在科学、健康、快速发展之路,为慈溪支行实现“人民币负债超百亿”的目标而努力奋进!

第四篇:123功立业工作总结

济南市我的兄弟姐妹爱心驿站建功立业工作总结 济南市我的兄弟姐妹爱心驿站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精神,认真落实《2013年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要点》的相关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为冲刺一流目标建功立业。现将济南市我的兄弟姐妹爱心驿站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政治学习,提高理论水平,统一思想认识 1.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深入查找济南市我的兄弟姐妹爱心驿站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上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工疗培训、康复培训的能力水平,推动工作改革创新。

2.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精神。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在济南市我的兄弟姐妹爱心驿站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

3.认真落实《2013年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要点》的相关要求。努力做好《2013年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要点》中关于智力残疾康复工作安排的有关内容,加强济南市我的兄弟姐妹爱心驿站对智力残疾人的服务水平。

二.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推动济南市我的兄弟姐妹爱心驿站又好又快发展

1.从爱心驿站学员实际情况出发,整合社会优势资源,确定工疗项目

工疗服务是爱心驿站的重要工作内容,贯穿于整个服务体系之中。爱心驿站首先通过走访智力残疾人家庭、参观爱心单位等方式掌握入站残疾人的实际状况,对情况进行汇总之后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根据目标设定选取适当的爱心单位进行沟通和洽谈,从而进一步确定适合入站残疾人从事的工疗项目。设置了辅助器具组装加工、电子线圈加工、枣制品加工、绢花制作、布贴画制作、信封加工、串珠制作、中座加工等工疗项目,并按学员完成数量采取计件方式为学员发放技能补贴,使学员们在提升技能的同时,享受到收获劳动的喜悦,树立回归社会的自信心。截止2013年,驿站已发放工疗技能补贴400余人次,共计2万余元。

2.激发爱心驿站学员潜力,增强学员就业技能 为增强学员就业技能,驿站还根据学员自身情况,推荐优秀学员参加了计算机、中式面点、美容、手工编织等职业技能培训,使2名学员获得了计算机初、中级操作员证;4名学员顺利考取了美容执业上岗证;2名学员考取面点师执业证;35名学员获得手工编织执业证,使学员掌握了更多就业技能。目前,爱心驿站共培训学员百余人次,在册学员70余人,13名学员实现了就业。3.加强生活技能培训,提高爱心驿站学员生活自理能力 在开展工疗培训的同时,驿站还辅以日常生活技能实践等生活自理能力培训。学员生活技能培训不仅有家政、餐饮、客房等专项技能,也有超市购物,银行存取款等基本生活能力的培训服务,使学员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爱心驿站还为在站学员提供了统一的冬夏各两套工装和独立的衣橱,通过更换工装和整理衣橱,培养了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

4.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实现爱心驿站学员全面发展 在工疗及生活技能培训之余,驿站重视学员的全面发展,开展了体操训练,音乐赏析,娱疗康复等项目,不仅调节了学员身心,锻炼身体,还增强了学员们的社会适应性。在驿站组织的各类活动中,驿站学员们组成的合唱队及腰鼓队精彩的表演充分展示了驿站残疾人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得到了各级领导及社会爱心人士的一致好评。

5.创新发展模式,参与开发智力残疾人职业适应能力评估系统

爱心驿站重视残疾人托养机构理论研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开创性地开发科研成果。根据学员残疾程度及年龄等现实特点,采用培训---评估---再培训的模式的阶梯式培训模式,为入站学员制订个性化的服务目标和服务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能力培训和社会适应性训练,增加了服务的实效性。依据这一模式,由驿站参与开发的智力残疾人职业适应能力评估系统在中国就业促进会举办的“全国首届高级职业指导师年会上”被评为全国职业指导成果一等奖。

三.加强宣传,多方动员,为智力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社会支持

1.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影响力,引导社会各界关心帮助智力残疾人

自成立以来,驿站将社会化工作模式作为驿站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积极宣传,主动联系,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智力残疾人事业发展。通过加强与人民网、《齐鲁晚报》、《济南时报》、济南电视台《今晚不关机》等新闻媒体的互动沟通,联系爱心单位与驿站开展互动交流活动,使社会各界了解到驿站从事的是一项爱心事业,不但帮助智力残疾人增强就业和回归社会的能力,为残疾人家庭分担压力,对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2.开展助残公益活动,促进爱心驿站学员实现社会融合 在全国助残日期间,爱心驿站组织学员走出驿站,融入社会,先后在山东师范大学和泉城路泰府广场举办了“爱心飞扬、汇聚希望”手工工艺作品展示义卖活动。经过与爱心单位的多次沟通及协商,中福在线济南福彩中心销售大厅为爱心驿站开辟出了爱心义卖专区,义务销售驿站学员们制作的手工艺品。济南大明食府、中福在线、山东省读乐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爱心单位先后在驿站建立了6个助残基地,向驿站捐赠书籍物品400余件,联合开展各类助残活动百余场,使驿站发展走上了良性社会化发展轨道。

作为市级智力残疾人过渡性就业示范点,在智力残疾人过渡性就业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一些需要完善和提升的地方。今后,驿站将坚持“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工作思路,团结协作,突出品牌特色和服务内容,为营造智力残疾人温馨家园贡献自己更大的力量。

第五篇:文化立业

文化立业——访上海市测绘院

上传时间:2008-1-23 9:16:59

关键词: 企业文化城市测绘

来源: ccpd期刊库

【中文刊名】 中国测绘, 2007年 03期

【作者】 喻贵银

信息时代的春风使我国测绘事业如朝阳东升,测绘文化建设在时代大潮中,风起于青苹之末,翱翔于神州大地,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无穷的力量。

在中国经济的龙头城市,上海市测绘院如一颗明珠在行业内外大放异彩。业界尽知,上海市测绘院十多年来,在基础测绘、依法行政、科技创新、服务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中亮点迭出,在中国经济的最前沿地带全方位展示了测绘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然而,很少人真正了解,上海市测绘院十四载如一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丰富、发展测绘文化建设,高举“文化立业”的大旗,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用智慧和汗水凝铸出一颗璀璨的测绘明珠。

记者今夏前往上海市测绘院采访,切实感受到测绘文化建设在上海院的发展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作为测绘事业的文明结晶,测绘文化建设高屋建瓴,不仅能增强并激发团队的力量,而且其中饱含管理的智慧,充分发扬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成功地为测绘事业营建出和谐的内外环境,使测绘事业真正实现持续、快速、健康的科学发展。

当春乃发生

1993年5月15日、16日,在草长莺飞的浙江南北湖,上海市测绘院的干部会聚一堂,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所有的热情、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一个崭新而又响亮的名词——测绘文化。短短两天的会议,一个新的理念的提出,标志着上海市测绘院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测绘文化的提出有不平凡的背景。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中国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又一历史新时期。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搞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加快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上海市测绘院的干部职工边实践边思考:如何发展壮大测绘事业?如何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如何建章立制,实施科学管理?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面对快速腾飞的上海经济发展形势,用什么带动测绘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测绘工作者的重托?

在上海市测绘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从院长、纪委书记到中层干部代表,15名同志围绕如何提高管理水平,跟上经济形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的焦点最后落在测绘文化建设上。大家认为,测绘业务、测绘规范、测绘行为形成测绘事业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两个成果的总和就是测绘文化。上海市测绘院党委书记陆洁中在会上发出了建设测绘文化的号召,并从物质、行为、观念三个层面入手,详细阐述和布置了测绘文化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首先是物质文化层,包括先进的单位目标、完善的各类规章制度、系统的教育设施、先进的技术装备、合理的劳保福利、一定量的文体设施、优美整洁的单位环境。第二是行为文化层,内容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和谐密切的干群关系,发挥作用的党团员队伍,良好的职业修养,良好的单位风气。第三是观念文化层,即通过测绘文化的实践,培育和树立起具有时代特色的目标理念和测绘精神。

测绘文化的提出,是上海市测绘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结合的理性思考,是低层面管理到高层面管理——文化管理的一种探索。这次会议使上海院全院上下达成共识,今后要使测绘文化建设成为贯穿全院双文明建设工作的一个中心工作和主要载体,以全面指导和推动上海市测绘院的各项工作向新的目标迈进。

事业的灯塔

“测东西南北,绘一流蓝图”,上海市测绘院提炼的测绘精神一直在测绘行业广为传诵。这十个大字,可谓上海院测绘文化建设的一大硕果,它为走南闯北、四海为家的测绘职工点亮了前进的灯塔,成为上海测绘工作全面推进的精神之火。

1994年9月,历经一年多的上海院测绘文化建设有了标志性的成果。上海全院上下历时半年有余,经历两上两下反复讨论、酝酿、提炼,由53名职工提出的55条测绘精神用语被凝炼概括为“测东西南北,绘一流蓝图”。

“测东西南北,绘一流蓝图”不是普普通通的两句话,从文字组成看,“测绘”两字冠于句首,为提炼的精神圈定了一个事业基础。从意念看,这两条用语有三个特点:能代表测绘院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发展趋势;能代表测绘院职工昂扬向上的时代风采;能朗朗上口,便于诵记。

“测东西南北”融测绘事业的艰苦性与豪迈性于一体,展示了测绘事业和测绘人集豪气、神气和爽气为一体的特性;表明了测绘是一个走遍四方、服务面广的事业;展现了测绘人四海为家、胸襟宽广、无私奉献的豪迈气概。

“绘一流蓝图”凝聚着上海院职工长期形成并永远恪守的“做,就要争第一”的观念,是各项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其内涵是:管理水平争一流,员工素质争一流,服务质量上一流,科技开发夺一流,环境面貌超一流。伴随着上海的快速发展,“测东西南北,绘一流蓝图”的精神灯塔愈加明亮。与测绘精神相伴,上海市测绘院又形成了十三条理念,“规章制度要严,同志友情要深”、“诚信代表着现在,诚信预示着未来”、“我的形象代表着测绘院的形象”、“环境是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每位职工都能脱口而出,并以之为座右铭。历十余载风雨,“测东西南北,绘一流蓝图”不仅镌刻在上海院的发展史册中,而且融化在干部职工的一言一行里。“测东西南北、绘一流蓝图”所体现的豪气,激励测绘职工在上海经济建设中大展风采。为提高测绘服务社会管理及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上海院在近十年间三次加快基础测绘更新周期,为“三年大变样”的上海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测绘保障。1995年上海地铁一号线常熟路至陕西南路段贯通测量,盾构直径6.34米,地铁公司要求:盾构合拢限差不能超过5厘米。上海市测绘院职工在地上地下技术攻关,日夜监测,最终仅以1.7厘米创造了地铁贯通测量中的最高精度,为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被专家评为9.875分,创造国内先进水平。磁悬浮列车,这一国际顶尖的高科技成果,如今在上海大地上昂首飞驰,令世界为之侧目。在上海这样的软土地基上建造时速越过500公里的营运线,在世界测量史也无章可循。上海市测绘院的100多名测量工作者为保持一毫米精度,披荆斩棘,肩扛价值几百万元的仪器,每个人都是超负荷工作,足足奋战730个日日夜夜,创造了国际一流的成果,为测绘精神作了最好的注解。

与文化同行

“当美好的彩图一回回捧出,我们继续创造,延伸未来的大道”,才情洋溢的上海院院歌启人奋进,令人鼓舞。上海市测绘院在测绘文化建设上不断创新,瞄准美好未来,持之以恒十四载,把测绘文化演绎得可见、可闻、可触、可感,辐射到测绘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并使之成为立业之本,在行业内独树一帜。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和为贵”、“和衷共济”、“和颜悦色”、“四海之内皆兄弟”。上海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特点倡导的处事理念是:“仁爱为本、相容为上”,“沟通等于理解、理解等于融洽、融洽等于效益”,职工们琅琅上口并付之于行动。和谐的理念、和谐的风气,增强了单位的凝聚力、向心力。融洽和谐祥和的氛围里,蕴含着无尽的生机和活力。

自1993年倡导测绘文化建设以来,上海市测绘院本着年年有重点,年年有进步的指导思想,逐步推进,始终做到五个“坚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抓业务、抓队伍并重;坚持建章立制,制度先行;坚持工作、学习、思考三位一体;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测绘文化建设沐时代风雨而历久弥新。

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

单位要兴旺,事业要发展,必须在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单位的实际,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在实践中摸索,在总结中提高。为解决政治学习效果的问题,上海院提出了“学身边人,议身边事”的方针。班组学习时,干部职工围在一起,学习讨论,沟通思想,格外热烈。院宣传教育处主编的《测绘通讯》,通过“院内评论”栏目,引导职工学习议论身边的人和事。从2005年起,上海院开始全面实施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合同制,职工的身份从单位人变为社会人,从“铁饭碗”到“泥饭碗”,思想难免产生波动。对此,上海院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和转变观念工作,先后在《测绘通讯》上发表七篇评论文章和一篇“问答”,组织五期“深化改革专辑”,对职工反映的思想和疑问一一作了解答,澄清了一些模糊观点,激发了职工的主人翁积极性。

“学身边人,议身边事”,最直接的就是学习测绘明星和标兵党员,这是全体职工、党员参与推选、评选出来的。一年一度的评比很热闹,在逐年的评比中已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评比制度。每年评选出的测绘明星,除发给荣誉证书,印光荣册,上光荣榜外,每月增发60元奖金,累计一年。这项活动的关键是,在测绘明星的评选前后,先进事迹印发至各个学习小组,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对照自己差距进行讨论,使学习有针对性。

抓业务、抓队伍并重

人才是测绘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上海院始终坚持“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干部制度,坚持人才工作六个多的方针“人才多种类、引进多渠道、专业多院校、培养多途径、激励多方法、留人多因素”。2005年,上海院招聘一名处长助理,七位青年职工积极参与竞聘。他们把竞聘过程作为对青年成长的推动过程,组织竞聘演讲,当场答问,评委们随机提问,上下联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位青年用一副对联表达了自己的感想,上联是“竞争自有人才出”,下联是“勿以成败论英雄”,横批是“志在参与”。通过竞聘,充分展示了青年职工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为加强队伍建设,上海院抓职工思想教育注重在入耳入脑上动脑筋、下功夫,取得成效。首先是班组学习强调联系实际。他们用制度的形式规定班组学习每月两次,在学习内容上强调要有针对性、有亲切感。第二是素质教育推出考试制度。从2005年起,上海院决定用考试的方法对职工基本素质教育情况进行考核鉴定,同时规定:素质教育考试每年两次,上半年开卷考、下半年闭卷考;考试范围确定为全院职工,包括外聘职工,要求人人参与。第三是结合实际需求开展各类培训。他们注意有针对性地把职工的学习需求与测绘事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培训,如测绘法规学习培训、科研项目应用性培训、干部管理知识培训、新版文明单位标准培训、职工素质教育培训、计划生育工作及知识培训等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不但提高了职工素质,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而且直接帮助职工拓展视野,提高了测绘事业的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

为切实保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上海院要求各级各类干部在抓业务的同时,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在体制上形成了党政合一的办公室、组织人事处、宣传教育处;将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更名为双文明工作研究会,先后推出了八个双文明结合的软课题。通过实施干部聘任、开展干部交流和挂职、加强干部理论学习等工作抓好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开展让党员先知道、先学习、先行动的“三先”活动、制订和修订《上海市测绘院党员行为规范》等工作抓好党员队伍建设,通过“一日三文明”(单位文明职工、社会文明市民、家庭文明成员)活动、健全班组学习制度,抓好员工队伍建设。

在抓队伍的同时,上海院始终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在科技领先和业务发展上奋力开拓。十四年来,上海院全面实现数字化测绘生产,八大数据库的建设拉开了信息化测绘的序幕。有为才有位,如今上海院的基础测绘投入经费从90年代初的300万猛增至3000万,并在全国率先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同时,他们向外拓展的方略也初显成效,全院年产值从10多年前的不到1000万翻了10倍有余。在上海的重大工程现场处处活跃着上海院职工的身影,全员劳动生产率不断攀升,连续多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员工收入稳步提高,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章立制,制度先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测绘文化的内涵之一就是“完善的各类规章制度”。多年来,上海院不断建章立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确立了随着主客观条件变化及时修订完善各类制度的思想,确立了制度必须执行、有制度不执行比没制度还不好的思想,确立了制度建设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思想的精神。

为了健康、长久、持续的发展,上海院以制度建设为抓手,通过对各项工作全面的梳理和反思,使全院工作再上新台阶。从1994年开始,上海院制定的规章制度文件达240多件,目前仍然适用的近200件。为提高院质量管理水平,1999年上海院开始了“贯标”工作,2000年11月通过了上海市质量体系审核中心的认证,2002年完成了94版向2000版过渡。为了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增强为第一线服务意识,2005年上半年上海院开展了“完善职责、细化程序、无缝衔接、留下痕迹,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专题活动,此项活动分四个阶段:学习动员、修订职责、制定流程和总结汇编四个阶段,已经形成《上海市测绘院机关处室职责及工作程序汇编》,并遵照执行。全院13个部门的职责分门别类,分解成100多项工作程序,70余个程序表式,基本实现了无缝衔接,以程序化和制度化的方式减少了对人的依赖,机关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有章可循、井然有序,已成为上海市测绘院的一大亮点。不经意间,一项项制度改变了上海院的环境面貌,改善了人际关系,提高了管理水平。从1995年开始的干部论文制度,使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每月10日的班组学习制度不仅增强了凝聚力,还使广大职工及时了解院的各项中心工作要求;议政会制度增强了群众民主管理意识,拓展了民主管理的渠道;干部工作建议制度在激励各部门负责人勤于思考的同时,为院党政决策提供了各个角度的思想火花;尤其是不断完善的分配制度,各部门相继出台越来越科学的分配方案,使“数量质量,劳动态度,技能高低,责任大小、全面发展”五要素逐项体现,令人心服口服。

工作、学习、思考三位一体

“工作、学习、思考”是上海市测绘院对干部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他们的重要管理理念之一。为了提高干部工作水平,促进学习思考,1995年11月,上海院党委发出了《关于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的实施意见》,要求全体领导干部努力工作、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倡导“读书学习蔚然成风、思考总结蔚然成风”,提出建立“工作、学习、思考”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机制,以保证干部自觉地终身学习。

院里规定,领导干部每年至少完成一篇论文,强调论文要结合实际工作,并能思考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论文要求在每年年底前完成。完成的论文要经过院双文明领导小组和院文学小组共计20多名评委打分,优良级论文给予奖励并装订成册,供大家学习思考,得及格或不及格分的论文作者,不得晋升领导职务,两年没有完成两篇论文者,取消干部聘任资格。上海院还出台了新的教育管理办法,号召“精一门、会两门、学多门”,以“持证奖励”的方式鼓励职工业余时间不断充电。这个办法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学习劲头,职工学习成果累累。1998年10月,在学习吸纳社会优秀管理成果的基础上,上海院开展了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探索,形成了学习型组织的四项内涵,即:共同目标、自我超越、系统思考、环境熏陶;形成了学习型组织的四项机制,即:学习机制、激励机制、质疑机制、创新机制。学习型组织的探索,丰富了测绘文化的内涵,是测绘文化的继续和延伸,也是工作、学习、思考的一项成果。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上海院的测绘文化建设之所以活力四溢,关键在于能够跟上时代的节拍,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创新。上海院测绘文化建设有三次飞跃。1993年,测绘文化建设从大胆摸索,到如火如荼,文化建设开始贯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1998年,上海院党委通过对测绘文化五年创建的经验得失和总结思考,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新思路,并成立了由党、政、工、团领导和九个支部书记组成的课题组,着手进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在明确了学习型组织的整体概念后,还同时提出了实施机制,为上海市测绘院的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提出指导性思路。2003年8月,经过十年测绘文化建设的实践,上海院在全院召开“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活动,对总目标进行了综合讨论与提炼,明确了上海市测绘院的发展始终要与时俱进、自我超越。全院的总目标确定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这个目标涵盖着管理、经济、科研、业务、人才、环境、思想道德建设等方方面面,激励职工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在测绘文化建设具体工作中,他们首先做到理念创新。测绘文化扎根于工作的实践,又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抽象和总结,因此也预示着她的生机和活力。“工作、学习、思考,让生活更加美好”,“有活力的单位才是有前途的单位”,“钻牛角无穷烦恼,退一步海阔天空”无不体现了理性思考的火花,体现了实践中创新的成果。二是活动形式的创新。“为家属单位献一计”活动,收到建议一千二百余条,双文明创建活动把职工和家属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议政会”的创立,作为职代会的延伸,为职工群众参政议政新辟了一条渠道。“质疑奖”的设立,作为学习型组织质疑机制的一种实践,体现了领导层虚心听取意见的诚意。“喷喷香”、“啄木鸟”、“理好财”、“精品屋”,一个个鲜活又富有特色的职工特色小家,使职工以院为家,凝聚力大为增强。在抓好环境园林化建设的同时,上海院在每月最后一个周五下午举办以舒展身心、丰富知识、强身健体为主题的“三得益”活动,各类文体活动和知识讲座受到了广大职工的欢迎,促进了职工的全面发展,在全院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

润物细无声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上海市被称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动机,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为上海市经济建设提供测绘保障责任重大,上海市测绘院放眼长远,以测绘文化建设为抓手,苦下“诗外功夫”,从看似无为中找到大治的秘方,使自身实力得到不断增强,在滚滚经济洪流中牢牢站稳脚跟,挥洒风云,笑傲东方。

1993年,在上海院发出测绘文化建设号召的同时,全院的管理还难脱计划经济的窠臼,全院每年只有几百万元的事业费,一张交通图可以十来年不变……。在南北湖会议上,全院上下集思广益,分析现状,展望未来,理清思路,最终提出要大力开展测绘文化建设,这次会议成了上海院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历十四载春秋,上海经济的巨大成就令举世注目,上海市测绘院作为经济的开路先锋,借助测绘文化建设自强不息,励精图治,奋力拼搏,既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通过自身的作为赢得广泛的认可。

上海院坚持以科技创新带生产,竭力满足基础测绘的需求。为提高测绘服务社会管理及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上海院在十多年间三次加快基础测绘更新周期。1993年在全国率先建立基础测绘周期更新机制,实现了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二年、1∶1000三年、1∶2000四年更新周期的目标(即二三四更新周期)。2002年加快更新周期,提出“重大工程竣工测绘,外环以内动态修测,环线以外周期更新”的新举措。2006年以来,为上海市域“1966”城乡规划体系建设提供及时准确的基础测绘保障,又主动提出新的保障机制,把更新周期缩短为半年、一年和两年(即0.5、1、2保障机制)。2005至2006年,上海院全面完成上海基础测绘任务,完成“一城九镇”、部分城镇和郊区部分发展建设重点地区的1∶2000比例尺地形图调整至1∶1000比例尺地形图工作。完成地形图比例调整1∶1000图幅3277幅,涉及面积655平方公里。完成《上海市高速公路规划布局示意图》、《上海市中心城轨道交通规划示意图》、《上海市市域轨道交通规划示图》等一系列基础测绘工作,为上海城市建设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上海院担负着繁荣上海地区地图市场的职责,为全面反映社会经济要素,上海院与市建设和交通委、与市交警总队、市地名办、市民政局、市环卫局、市旅游委员会等政府机关建立了长期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了各类资料的权威性和现势性。《上海城区交通图》、《上海旅游交通图》、《上海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图》等10多个品种的主流产品形成了品牌效应。该类地图市场需求量大,应用广泛,为此,上海院制定了每年两次(1月、7月)的更新计划,并严格实施。为满足读者需求,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寻求权威合作单位,主动策划开发地图新品种,2004年以来,已成功开发了《上海求医指南地图》、《上海求职指南地图》、《上海市出行方便地图》、《上海公交换乘地图》、《上海行车信息必备地图册》、《上海行》电子地图等深受读者喜爱的地图,公开出版的地图再版率达到了90%以上。日前,10万份首版《上海地图(中英文版)》在浦东国际机场出入口设点赠送。另外,《上海旅游图(TOURIST OF MAP)》已连续7年在上海的各大宾馆赠送,累计赠送数量达100多万份,《吃、住、玩在上海》已连续3年赠送,累计赠送数量近百万份。

上海院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料应用服务达到“1-2-2”:即累计免费赠送地理信息数据100余家,累计优惠价提供和长期更新维护200余家,年社会各单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料用户2万余家。他们积极为全市规划系统的信息化提供数据服务和更新保障,为配合市交通规划大调整提供了各类相关信息的实地核查服务。

上海院充分发挥技术、质量、管理、基础信息的优势,积极参加市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测绘保障,承担沪杭磁浮工程、世博园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上海市电力管线、排水管网等项目的测绘服务。2005年,东海大桥的全线贯通标志着上海院将测绘技术创新提升到了新的层次,东海大桥测绘工程所涉及的高精度路海高程传递技术为国内罕见,生产科研人员通过技术攻关,成功地把高程传递到了30公里外的外海岛区域,该项目获得了中国测绘学会颁发的“2005年全国优秀测绘工程金奖”,以及“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6年,上海G P S基准站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广泛服务于天文、气象、勘测、电力等行业。上海连续运行G P S基准站系统作为上海市信息基础设施,由G P S基准站网、监控中心、数据传输系统、定位导航数据发布系统、用户应用系统五个部分组成。各G P S基准站与监控中心间通过数据传输系统连接成一体,形成专用网络,为各行各业提供全天候、不间断、高精度的定位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精度定位改正信息,用户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系统建成至今,不断优化和完善系统功能和服务机制,专人负责系统的维护和用户技术咨询,积极推动社会化应用,截至目前共有50多家单位的114台设备接入系统,用户使用网络时间累计已高达54万分钟,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今年上半年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建设部联合发文要求开展土地资源调查。这项任务要求用60天时间完成覆盖上海全市的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9187幅,这是从来都没有进行过的高难度工作,过去要用一年的时间。因此很多职工表示“不敢想象”。但上海院即刻组织精兵强将,调配了最先进的设备加班加点,全院上下齐心协力,采用新思路、新技术,全力推进,最后终于按期完成这项工作。

上海院还积极投身各类社会公益事业,将先进模范带头作用辐射在行业内外方方面面。上海院通过组织开通地图信息反馈咨询电话、开展文明路口交通协管工作、与曹杨社区敬老院开展谈心送温暖等志愿者服务活动,服务各界,广受公众的好评。通过测绘拥军,为上海警备区以及“好八连”等部队义务提供测绘服务。在实施从1998年开始的上海院对郑州测绘学校的“十年扶贫帮困行动计划”中,干部职工自愿捐助,至2007年6月已捐赠人民币578950元,目前还建立了爱心帮困基金。通过这些实际行动,上海院真正将对社会的贡献落到了实处,在社会上塑造了过硬的品牌。

广电局“创新立业”活动工作总结(推荐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