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典型宣传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配合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集中展示基层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貌,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市委领导同志的意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将进一步加大典型宣传工作力度,集中宣传一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典型。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总要求,以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充分反映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动实践,集中展现基层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时代主旋律,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更加有力的社会舆论环境。
二、宣传内容
突出宣传四个方面的先进典型:一是大力宣传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推动招商引资、全民创业,实现富民强村的新探索、新成就、新经验;二是大力宣传基层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先进本色,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无私奉献,带领广大群众抢抓机遇,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先进事迹;三是大力宣传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的先进经验和事迹。四是大力宣传立足乡风文明,坚持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时代精神,努力建设和谐文明新农村的先进事迹。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典型宣传,全方位、多侧面地展示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时代风采,反映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坚定人们跟着共产党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三、宣传形式
1、组织媒体开设专栏、专题。从12月26日开始,**日报、市电台、市电视台统一开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栏,分期分批地宣传推广先进典型。
2、集中宣传和经常性宣传相结合。12月26日,各主要媒体集中推出卞官庄等12个典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经验。莱芜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登通讯、评论等。要坚持长流水、不断线,精心策划选题,不断丰富内容,拓展宣传手段,逐步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宣传引向深入。
3、加大对省媒体的供稿量。加强与省驻莱新闻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充分利用省各大媒体,宣传我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
4、加强互联网正面宣传。在莱芜信息港开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栏目,结合各自实际组织专门人员,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宣传。[本文转载于中国文秘之家-]
四、宣传要求
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是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第三批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宣传思想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体现,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各新闻单位要充分认识搞好这项典型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务必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认真落实责任。各新闻单位要明确分管领导、相关部门、具体人员的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好宣传报道。市宣传部负责提供全市重大和重要典型的宣传线索并制定宣传方案,市级各类媒体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
把握宣传节奏。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各类媒体要精心策划,周密组织,保持典型宣传的良好态势,努力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头半个月密度要大,一周确保推出两个典型;之后,每周推出一个典型。
形成宣传合力。各新闻媒体要树立全局观念,做到全市上下一盘棋,结合自身特点,发挥优势,上下联动,左右配合,形成先进典型的整体合力,共同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请各新闻单位将分管领导和具体联系人名单,于12月20日前报市委宣传部宣教科。联系人:***
中共**市宣传部
**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
2005年12月15日
第二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典型宣传方案(共)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典型宣传
方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典型宣传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配合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集中展示基层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貌,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市委领导同志的意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将进一步加大典型宣传工作力度,集中宣传一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典型。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
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总要求,以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充分反映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动实践,集中展现基层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时代主旋律,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更加有力的社会舆论环境。
二、宣传内容
突出宣传四个方面的先进典型:一是大力宣传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推动招商引资、全民创业,实现富民强村的新探索、新成就、新经验;二是大力宣传基层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先进本色,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无私奉献,带领广大群众抢抓机遇,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的先进事迹;三是大力宣传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的先进经验和事迹。四是大力宣传立足乡风文明,坚持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时代精神,努力建设和谐文明新农村的先进事迹。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典型宣传,全方位、多侧面地展示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时代风采,反映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坚定人们跟着共产党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三、宣传形式
1、组织媒体开设专栏、专题。从12月26日开始,日报、市电台、市电视台统一开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栏,分期分批地宣传推广先进典型。
2、集中宣传和经常性宣传相结合。12月26日,各主要媒体集中推出卞官庄等12个典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
经验。莱芜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登通讯、评论等。要坚持长流水、不断线,精心策划选题,不断丰富内容,拓展宣传手段,逐步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宣传引向深入。
3、加大对省媒体的供稿量。加强与省驻莱新闻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充分利用省各大媒体,宣传我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
4、加强互联网正面宣传。在莱芜信息港开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栏目,结合各自实际组织专门人员,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宣传。[本文转载于中国范例网-http://]
四、宣传要求
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是
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第三批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宣传思想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体现,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各新闻单位要充分认识搞好这项典型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务必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认真落实责任。各新闻单位要明确分管领导、相关部门、具体人员的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有组织、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好宣传报道。市宣传部负责提供全市重大和重要典型的宣传线索并制定宣传方案,市级各类媒体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
把握宣传节奏。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各类媒体要精心策划,周密组织,保持典型宣传的良好态势,努力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头半个月密度要大,一周确保推出两个典型;之后,每周推
出一个典型。形成宣传合力。各新闻媒体要树立全局观念,做到全市上下一盘棋,结合自身特点,发挥优势,上下联动,左右配合,形成先进典型的整体合力,共同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请各新闻单位将分管领导和具体联系人名单,于12月20日前报市委宣传部宣教科。联系人:
中 共
市
宣
传
部
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
12月15日
第三篇:建设新农村先进典型材料
加快“富民强村”实现“两个率先”—记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众泾村
阳澄湖路是苏州市相城区的一条集行政、经济、娱乐的城区中心大道,在路的东头有苏州中兴高尔夫球俱乐部和依云水岸、江南村、镜丽湖、静湖绿色生态别墅区。众泾村就座落于此,全村占地面积6.55平方公里,在册人口5783人,计1426户,35个村民小组,党员133名。村属各
类注册企业124家,村级农贸集市二个。2005年实现产值2.73亿元,销售2.46亿元,上交税收1587万元,村级经济可支配收入4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37元,村连续多年被区评为经济建设先进单位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在抓好经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同时,党总支一班人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建设文明新村为目标,从每个家庭入手认真实施了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不断提高了全村群众的整体素质,初步实现了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的目标。众泾村始终坚持加快“富民强村”、实现“两个率先”不动摇,坚持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的方针,基本达到了奔小康社会的标准。走进众泾村的村部,看到村务公开、党务公开上的内容,墙上挂满的荣誉奖状。一串串数据,一个个计划,一条条规定,一块块奖牌。反映出众泾人善于学习、勇于争先、乐于奉献、长于实干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众泾村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果。总观众泾村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在于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方面,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文明素质。
抓好思想教育,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由于农村经济利益分散化、多元化和个人化,部分村民集体主义观念和道德责任感淡化,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滋长,艰苦创业精神和传统美德低下。据此,村党总支着力从解决广大村民的精神动力入手,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和群众。指导村民跑市场,搞创业,奔小康;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引导村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激励村民爱家乡、爱集体,为发展集体经济,改变村貌做贡献。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实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村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为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
第二方面,常抓村民道德建设,树立文明村风。
众泾村一直把对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制作了道德建设标语,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工作中,一是抓制度,强化外在约束。制定了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和《评选文明农户、“五好家庭”标准》发放到了各家各户,要求各家各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以此来不断规范村民们的言行举止,引导广大村民争做“四有”新人。二是抓载体,提高活动质量。积极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精心举办开展了“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家庭”、“好媳妇”等一些村民喜闻乐见、各具特色的活动,使村民在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中享受到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从而大大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抓依法治村,保持社会稳定。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民主权利。2005年,众泾村的村民自治工作通过了省、市、区的验收。
第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建设文明新村。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因此,在三个文明建设的实践中,众泾村时刻把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从不松懈。要求班子成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勤政为民,不搞特殊化,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福利。在工作中要走在前,干在前,不接受吃请,不以权谋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带动全体党员干部和村民。围绕经济建设,积极开动脑经,出谋划策,真正当好村民的“领头雁”,真正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
在几年来的班子建设实践中,众泾村逐步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党员队伍的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组织建设上注重选拔培养后备干部人才,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二年来发展8名党员,女党员占50。在学习制度上,积极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学理论、学业务、学经济、学管理,不断增强广大党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组织制度上,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政治权利,实行民主议事和党内监督制度。在重大决策上,坚持集体研究,科学决策,使全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在工作制度上,坚持村务公开制度和村干部考核制度,积极组织党员参与经济建设,参与村务管理,村民委员会坚持村民自治方针,村民代表例会制度。
注重群众意见和建议,积极开展依法治村的活动。共青团重视“三会一课”制度,完成突击性工作,做好“双推”,被评为街道先进。妇代会以“妇女之家”为阵地,开展各类活动,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并推荐一名优秀妇女入党,被评为区先进妇代会。民兵营组织健全,活动经常,经费落实,无逃避兵役登记和服役青年,搞好拥军优属,被评为区基层组织先进单位。党
总支让广大党员同志在参与经济建设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从而较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四方面,抢抓机遇、发展村级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随着相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给众泾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村拥有的三个工业小区,厂房出租率100,吸收民营企业124个,村级收入始终保持较快的增长。党总支将精神文明建设列为重要工作议程,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规划,加快落实措施。对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和规范,建设村内水泥道路3800米,柏油路540米,100实行计划生育,小学、初中入学率达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100。村民住宅别墅化,自来水普及率100,电话普及率97,有线电视普及率98,生活水平达到小康。
第五方面创环境优美,平安村居。
长期以来,党总支十分重视卫生工作,村委会专人负责,制度落实,资金到位,一支专业的保洁队伍每天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河道配备专人长效管理做到无漂浮物,无白色污染物。村内主干道路安装夜间路灯,改造绿化面积8989mup2;,新增垃圾箱75只。80的农户有卫生设施,全村124个企业无“三废”工厂。同时抓安全生产不放松,专职安全员每天巡视在各个企业中,全年无事故。治保委、调解委、联防队组织健全,无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民事调解率100,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无非法宗教和法轮功等邪教活动。
众泾村党总支一班人将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树立“想干事”的意识,不断强化谋发展的事业心,培育“会干事”的能力,大力促进村级经济发展,提高“干实事”的本领,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为扎实推进新农村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而奋斗。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材料范文
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材料
XX区缸窑岭镇辛甸村积极整合农村公共资源,倾心打造六位一体的村民中心,千方百计搭建服务农民的新平台,并以此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过去“八山半水分半田”的穷山沟沟,如今变成了收获希望的田野,演绎了一曲动人的新农村建设之歌。
辛甸村是缸窑岭镇最大的行政村,中心村与原矿务局三家子煤矿相接,毗邻三家子集贸市场,有5个自然屯,1个新村。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共有725户2398口人,其中党员46人,劳动力800人,外出务工430人,在家务农370人。现有耕地1329亩,人均耕地面积0.5亩,人均纯收入5100元。地下煤炭资源丰富,在洞子沟自然屯,有3家煤矿。自然屯烧户沟有大枣160万株。新村有门市楼3栋21家,二三产业有固定资产1000余万元。是窑岭镇经济发展较快,两委班子团结、坚强有力的行政村。
年初,新农村建设的号角一吹响,这个村就誓做全市生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老支书李文章在两委会议上跟大家讲:“……咱不能和乡亲们玩虚的,哪有啥用,咱得想办法改变这里的面貌,得让大家富起来、精神起来,得让老百姓觉得咱村干部的存在,不是拿权吓唬人,咱得帮大伙做点啥……”
4月10日,村部改建工程开始动工。投资19.5万元,将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村班子办公室等设施整合起来,建成了一个室内面积591平方米,室外面积1200平方米的村民中心。文体、卫生、科技、法律、信息、信访、保障、教育等系统有机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公共设施分散和利用率低的问题。把原来的村部建成了民主管理的议事中心、基层组织的阵地中心、富民强村的信息中心、科技教育的培训中心、卫生计生的服务中心、文体活动的活动中心。村民中心的建设把新农村建设的许多内容具体化,使农民看得见、摸得着。
议事中心让村民有个地方说话
议事中心是农民当家作主,对村内的事务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中心。
进入5月,正是这个村争做全市新农村建设领头雁的时候,村民要求召开村民会议。8日村民会议如期举行。村民代表苏红海提出建议:洞子沟和辛后屯是辛甸村的两个小自然屯,由于附近煤矿开采造成278户农民长期吃水困难,只能靠国矿送水时在有限的几个出水点十几个人排队接水。但国矿送水时间短,不固定,经常有人因此而没水吃,老百姓吃水比吃油还费劲,得尽快想办法。
建议提出后,与会代表纷纷响应,表示不管有多大困难,都得让村民吃上水。中旬,村里投资26万元组织村民挖管路3500延长米,铺设管路和回填工作。5月26日,村里在山上建一个长7米,宽5米,深3米的储水池,7月初饮水工程全部竣工,村民吃上了放心的水。
村民中心使农民有了获取信息、参与村务管理的渠道和场所。村民中心的主人是村民,村民们在这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体现了村民自治的特点。在村民中心建设的过程中,辛甸村建立健全了村务公开、“干群恳谈会”和“民主议政日”等制度,定期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以及村务通报会,举行重大村务听证会,为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供了便利条件。
阵地中心给基层组织一个全新的工作空间
辛甸村村民中心没有“围墙”,这使党政和群团组织与农民有了更多的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搭建起党和政府与农民沟通的桥梁。党的生日那天,全村的党员在中心欢聚一堂,大家都一种感受:今年与往年不同,今年的家才像家,来到这里不再是上传下达,死板的会议,而是要玩有玩,想学有学,村干部成了服务员,心里热乎乎的。在创建平安社会工作中,区司法局局长延凤菊深有体会:“现在辛甸村普法真是方便,有会议室,有桌椅,有黑板,老百姓的精神头也好,说什么都能听进去了……”。团区委给辛甸村送文艺、送图书下乡,在辛甸村他们感到,这个村与别村不同:青年和团干部没有距离,村民也特别热情。十七大胜利闭幕,会议精神通过村民中心迅速贯彻给村民,大家斗志昂扬,都表示要借盛会东风,建设一个更新的家园。
信息中心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平台
信息中心是利用先进科技手段传播党的富民政策、科学致富技术、实现资源共享的中心。农业、畜牧、科技、科协等有关部门利用这一阵地,定期组织“三下乡”活动,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借助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供的网络,村民在中心通过电脑可以方便地查询市场和技术信息。新村62户村民从事商业经营,利用信息中心帮助他们搞营销培训,查找经营中的问题。哪家的服务员缺乏培训,谁有车、谁有专长,信息中心都有登记。对这些商业经营户来说,信息对他们来说就是时间和金钱,在中心,他们快捷的那到了第一手资讯。现在仁和酒店、巴黎郊外KTV、铝合金装潢等业主的经营状况一跃成为辛甸及三家子地区最好的业户。
培训中心培养造就了新型农民
培训中心是培养知法律、有
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现劳动力转移的中心。辛甸村“八山半水分半田”,虽有煤矿,但不能作为主要经济支撑,更不能让大多数农民富裕起来。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林业果业是这个村的主要目标。组织农民培训,成了村民中心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个村成立了新型农民培训领导小组,把培训师资和农民有机结合,并制定了培训考核机制,增加了经费投入。同时,这个村还建立了培训的激励机制,多方协调有关部门到村上给农民培训。
近两年来,这个村组织果业培训8次,培训累计600多人次。今年,区科技局在中心举办的大枣产业培训,请来了中国农业协会果树老专家,他们还把课堂搬到山间、林旁,手把手教农民剪枝、嫁接、施肥、防病等技术。枣农刘宏德有枣林近七十亩,今年尝到了科学剪枝的甜头,过去满树是枣,但是小得可怜,买不上好价钱。今年,他仅枣头就卖了去年所有枣的收成,剩下三分之二的枣还卖了去年枣的两倍价钱。
在辛甸村,村民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文化、技术、健康、法制等。他们注重农民现代意识的培养,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的意识培养,下一步主要以经纪人培训为主,烧火沟160万株枣树就是绿色银行,要好好把钱拿回来。
服务中心成为农民健康的保障
服务中心是适应农民健康需求,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为目标的中心。新型农民合作医疗点在村民中心,专业的医护人员为百姓看病诊断,农民群众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村。
这个村随着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育龄群众生育观念有了较大进步,逐步摆脱了“多子多福”的落后生育观念,增强了“少生快富”的理念。但由于前些年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仍有少数群众存在男女不平等和不生男孩不收兵的旧观念,因此,村民中心里大力宣传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做好应术者尤其是二女户家庭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这个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经达到了3年免检,没有一户超生。
娱乐中心是农民快乐的新家园
娱乐中心是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实施农民体育建设工程的中心。辛甸村村民中心是名副其实的村民快乐家园。这里有台球室、乒乓球室、棋牌室、图书阅览室,还有一个12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仅2007年,区、镇送文艺下乡就4次,本村组织的文艺演出6次,各类棋类、球类比赛20余次。现在,村民中心成了大家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过去,“村务”工作的中心点是上传下达和稳定基层,其性质是自上而下的权力性管理。而今辛甸村改权力中心为“村民中心”,变管理为服务,特别是将全体村民具体地视为农村建设的主体———这种有着一定历史性和创新性的“村务”机制的转换,不但可以在价值认知上解决农村长期以来建设主体模糊的问题,还开放式地驱动村民自主的建设热情与积极性,是今天“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理念在农村基层具体、生动和实质性的体现。
第五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大力发展**村的生产力,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规划建设农民新村,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树立新风尚,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促进**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二、工作思路:
突出一个主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实现两大突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发展主导产业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加快三个转型:农村向城镇转型、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型。
实施“四化”“五通”工程:绿化、美化、亮化、硬化;通水、通电、通气、通路、通网络。
达到“六新”目标:新设施、新环境、新房舍、新保障、新风尚、新水平
三、工作目标:
到****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万元;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道路达到国家规定的通达、硬化水平,实现村级道路水泥化、社级道路泥结化;有完善的多功能水利设施,保证旱能灌,涝能排,人行便道到田间;基本实现信息化,有线电视网络、程控电话实现全覆盖,移动电话覆盖率达到**%;天然气、电力、自来水等多种形式的生活能源基本供给;家家户户有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主要家电、有专用卫生厕所,**%以上的农户有自己的摩托车等运输工具,**%的农户有自己的客车、机动车辆等农用运输车辆。农村整体面貌显著改观,农民住房全部实现砖混结构。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全面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工作措施:
一、夯实基层组织,奠定农村发展的组织保证
(一)抓村社两级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村社后备干部人才库工程,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和范围,实行大范围、宽领域选拔村社干部;改进管理办法,推行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管理,将工作绩效与干部待遇挂钩,每半年考核一次,年终兑现奖惩。
(二)加强党员干部教育。一是建立干部定期培训制度。每年对村四职干部、党小组长、社长、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人员分期分批培训一次,培训时间不小于*个学时。二是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党校、农函大的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三是建立党员干部自学制度、理论学习考核制度,扎实开展“评学”、“述学”和“考学”活动,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村社干部的重要依据,使农村党员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四是教育党员干部争做致富能力强、帮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干部,提升自身文明素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
(三)加强一般党员教育。在党员教育中一是在党员中广泛开展“三新五带头”(树立新思想、塑造新形象、作出新贡献,带头学理论、讲公德、守法规、用科技、活经济)活动,积极引导党员充分发挥“三管”模范作用,即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二是在党员中开展争做“六种人”竞赛实践活动,即:争做群众的“自家人”、“贴心人”、“知情人”、“代言人”、“保护人”、“引路人”,活动中评选六类“十佳”,评选结果实行动态管理,年年评选,年年表彰,不搞“终身制”。三是实行党员责任区负责制,给每个党员划定一个责任区,明确党员在责任区的职责。四是建立党员帮抚制度。
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生产发展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村经济壮大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才具有现实条件。农业生产发展: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公路建设投入,到****年村级道路全部硬化,社级道路全部泥结化,加强对村社公路的管护及绿化,实行“四定”养护(定人、定路段、定奖惩、定质量标准),确保道路无积水、坑洼,时时通畅无阻;维修整治好人行道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维修整治,修复*社、*社垮塌水沟***米,整治山坪塘*口,确保旱能灌、涝能排、人行便道到田间,不断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市场需求,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以生态型无公害农产品为特色,做大做强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等主导产业。优化品种品质,蔬菜种植向大棚蔬菜、反季节蔬菜和名特优新高档蔬菜方向发展,优质水果种植向建设高标准的优质水果精品园方向发展。大力发展集休闲、旅游、娱乐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形成山上果园、田间菜园、农家乐园的“三园经济带”,推进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型;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典型示范、政策引导、科技带动等措施,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力争每年新发展种养殖业大户**户;三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定单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四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充分利用现有农产品资源,在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上做文章,推行蔬菜深加工,延伸蔬菜产业链。大力引进就业量大、市场需求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五是加大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普及推广,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生活宽裕 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引导农民围绕“二扩大、三提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二扩大”,即:扩大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两大主导产业规模。“三提高”,即:提高主导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示范基地带动效果,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到位。二是加强对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促进农民家庭二三产业发展,使农村群众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从而大大促进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三是通过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达到规模经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四是建立和完善村社会保障体系,对贫困家庭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逐步实现没有失学儿童。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真正解决农民有钱看病、吃药,彻底消除因学致贫、因病致贫现象。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促进乡风文明,必须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是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利用板报、宣传队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使《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家喻户晓,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主阵地。二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三是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立足于育民、富民、智民、塑民,开展“十星文明户”、“新风示范户”、“五好家庭户”、“诚信经营户”等评比活动,引导农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爱岗敬业。四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乡规民约,破除陈规陋习,依法管理宗教活动;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降低社会犯罪率。开展“六无”村创建活动,即:无领导干部严重违法违纪案件;无虐待妇女、儿童、老人和歧视残疾人现象;无黄、赌、毒、黑、拐、邪、假等“七害”事件,无重大刑事、治安、经济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无严重污染和破坏生态事件;无群体性或恶性上访事件。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法制教育、文明生活“四进农家”的活动,把健康文化建设融入到每家每户中,让农民真正受到文化的熏陶。七是加强科普工作,大力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形成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的良好社会氛围。九是弘扬农村文明传统,倡导邻里团结、妯娌和睦、孝敬父母、不打架不骂人,让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的私心,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风尚。
五、搞好村建设规划和管理,促进村容整洁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外在表现。促进村容整洁,就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一是从**村实际出发,在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的基础上,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科学制定**村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民居民宅,美观实用,节约土地;二是加快农民新村建设步伐,以辐射带动农业的发展。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功能,发展服务业,增强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三是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开展“美在农家,富在庭院”活动,做到“四化”,即:美化(房屋建设规范化,格调、色彩统一)、硬化(村社公路全部硬化)、绿化(村内有公共绿地,公路两旁栽植人行树)、亮化(有路灯)。村成立环卫队,定期打扫卫生,清运垃圾,使农村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让“乡下人”成为“城里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道路、安全饮水、农村能源、改厕等设施的投入,完善电力、通讯、网络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五通”(通电、通气、通水、通路,通网络)。
五、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管理民主 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促进管理民主,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一是建立健全党组织和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二是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搞好村务公开,对重大事项要做到事前公开,发扬民主,让群众参与决策;三是坚持和完善党小组长、社长按期选举制度,把公道能干、群众拥护的人选到领导岗位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四是实行由村民或村民代表评议党员、干部的制度,加强群众监督;五是要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把村民自治制度落到实处。要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让农民当家做主,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六是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加大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