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总结1
编辑:蓝色心情 识别码:13-797769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15 16:42:4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总结1

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总结

借用尚庄小学张营校长的话“如果你不是校长也不是副职,那么参加这次培训你很幸运,说明你的领导重用你。”我很幸运参加了这次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听专家讲座,看家庭教育案例,心灵上很受触动。下面我对这次培训简单总结一下。

第一,先说一下培训安排。这次培训为期三天,教育局长全程跟踪,作了讲话和总结。培训请了家庭教育专家周慧玲、马青松老师,洛阳新安县五头镇尚庄小学张营校长,柏城镇中心校校长贾守军、柏城镇中学心理咨询师张国红老师做了讲座。最后,家庭教育讲师团团长郑新华老师播放了两个家庭教育案例,分别是《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九零后的坏女孩》。郑团长对案例作了点评和总结,题目是《家庭教育指导老师应具备的十大素质》,并安排了回校的工作。

第二,几位专家讲座的内容,给大家做一下回报:周慧玲老师主要讲了教师家庭子女的教育,也就是教师既要耕好事业的田,又要育好自己的园。如何育好自己的园?周老师的理论是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也不是惯出来的,是教出来、养出来、育出来的。不管是精神上不控制,生活上不包办,扬长带短;不惯是物质上不纵容,行为上不放任,惯出来的孩子长幼无序,目中无人。家庭教育教什么?教伦理。家庭教育育什么?育人。家庭教育养什么?养生。周老师还讲了她的三快理论:愉快、勤快、痛快。快乐的秘诀是“凡事往好处想”;家庭教育和谐的秘诀是“责任往身上揽”。马青松老师主要讲了家庭教育是爱的教育,要改变孩子,从改变我们自身做起,身教重于言传。

洛阳新安县五头镇尚庄小学是家庭教育的典范,张营校长主要讲了他们“家校一体,智慧育人”的办学模式,要求家长与学生同步,先给家长鼓劲,再定期召开家长会。他们学校根据家长的信整理成一本书叫《智慧信箱》;注重红星评比,不考虑分数,考虑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在校、在路上、在家庭的表现。“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办学理念是一月一次的家校沟通,分四步:

一、向家长回报学生在校情况。

二、向家长回报本月工作情况。

三、向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

四、让家长给学校提合理性意见。课改让家长参与,每学期考试让家长监考,让学生构建家庭书房,要求是三年级以上有床、书架、桌子、凳子,书多少不限;三年及以下学生小,可以没有床。学校的做法是逐个学生家庭拍摄书房刻成碟,期末发给学生,叫“家庭智慧”。在家长会上提出“向传统宣战,小地方造大效益,小山村创造新公民”的口号。“教师轻松,质量上去”的办学管理是从教案开始,废除应付式教案,不写教案不等于不备课,教师写教学反思和过失。根据教师的反思和过失整理成一本书叫《智慧教育的火花》口号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羡慕吧。第二个是放手工程:不能放手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不能放手的班主任是没有能耐的班主任,实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第三是智慧教育论坛,利用集体智慧,打造教育平台,开展智慧课堂:让学生讲课,批改作业。目的是达到资源共享。用郑老师的话说尚庄小学是“学生干老师的活,老师干校长的活,校长干自己的活。”贾守军校长主要讲了家庭教育的误区和如何做教师。张国红老师主要讲了儿童心理营养的几个阶段和人的情绪管理。

第三,说一下自己这次培训的收获和感受吧。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的认识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最好的补充,是整个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学校是不可能把孩子教育成才的。当今的教育状况是:教师忙、学生累、家长怨、家长烦。我们面对太多的留守儿童,父母亲情的缺失,让他们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行为习惯。为了孩子以后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家校沟通更是推卸不了的责任,要做到不难为家长、不惩治孩子、不放纵孩子、不拿家长说事;喜欢的孩子家长奉为上宾,不喜欢的孩子家长奉为上上宾,有时候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要好得多。两片云在相同的高度才能撞击成雨,我们做教师的要在不同的高度和层次与学生家长共同撞击成滋润学生健康成长的甘霖雨露。

第二篇: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总结

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总结

7月16-24日,我代表单位被选派到郑州参加为期十天的“河南省教育系统第四期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深感荣幸之至。据会务组领导讲本次培训学习经考试合格后,将统一颁发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合格证书和资格证书,更觉学习机会难得、肩负责任重大,暗下决心要把握机会、换脑洗髓,全新地理顺一下以往的教育思想观念,以科学的方法来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效能,方不负此次学习之良机。

参加这次学习培训的学员都是来自全省各地市的教育骨干精英,可谓高手如云、峰峦汇聚,很有一种英雄相惜的梦觉;作报告的杨雄、许建国、张健、曹萍、周慧玲、陆士桢、孙云晓等老师皆是国家级从事青少年研究工作方面的知名专家、教授。聆听他们的报告,心灵无时无刻不被荡涤着、虚空着,做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既是教师又是家长的双重身份,能在如此隆重的盛会中去主动碰撞、交流、提高,无疑是一次生命激情和教育理念的蜕变和升华。愿将收获点滴,与同仁共勉,向领导做以汇报:

一、专家报告观点新颖、各具特色、精彩纷呈,金玉良言、启迪智慧、拓思导行。

(一)、杨雄博士的报告《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应对策略及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解读》,以高屋建瓴的视野分析了当前家庭教育所处的处境和面临的新挑战,从国内外的教育发展形势及家庭教育种种现象做剖析,为我们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背景依据和理论基础,并以具体的论题展示了其独特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使人耳目一新,倍感激情振奋。

(二)、许建国教授的报告《与时俱进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以其丰富的家庭教育亲身经历,以具体、详实的案例分析,激活了我们的教育智慧,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思想,理顺了我们的教育方法。

针对一些现象和问题,如:1“我孩子现在没问题,或者没有太大的问题,以后会不会出问题?”2“孩子们在犯罪以前,有没有天真、可爱的幼儿生活,小学生活,中学生活?”3“问题学生越来越多,青少年犯罪,离婚率高于经济发展如何看待和解决?”4“现在穷人和富人的孩子为什么都当不了家了?”5“我们的时代怎么了,教育怎么了,孩子怎么了?”等问题发人深思。面对“未成年人迷恋网络游戏,产生早恋与性行为,行为失范、失常,厌学、逃学、弃学”诸多问题“家长无为、学校无奈、社会无助”,问题就出在“我们的家长怎么了,都做了些什么?”

教育不属于学校的专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样重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应该形成三位一体。家庭教育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起点和水平,决定着社会教育的基础与发展趋势;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起着导向和支撑的作用,对社会教育起着辅助与优化的作用;社会教育对家庭教育起着提供条件和人文环境的作用,对学校教育提供了氛围与反馈。

许老师的家庭教育八大原则,为我们很好的诠释了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1、平等尊重原则,“家长和孩子可以谈话、但不能训斥,可以批评、但不能埋怨,可以说教、但不能空谈,可以对话、但不能居高临下”;

2、期望适度原则,“没有期待是不负责任,期望过高是事与愿违”;

3、依赖转换原则,“孩子依赖父母是天然的,过早过晚取消依赖都是相当有害的”;

4、合理攀比原则,“最忌讳的是只比分数、不比品德,只比孩子、不比父母,只比一时、不比发展”;

5、宽严相济原则,“不无限度的溺爱、不无边缘的娇惯、不无根据的迁就、不无节制的满足”,“严要严的科学、不能只是限制,宽要宽的合理、不能只是放任”;

6、言而有信原则,“诚信的第一就是自己的父母”;

7、夫妻和谐原则,“坚持这个原则,家庭教育近乎于成功了一半”;

8、言行自重原则。“国以人为本、国则盛,人以德为本、人则强,德以善为本、身则安,善以孝为本、心则悦,孝以行为本、事则顺。”做到了这一点,孩子教育也就简单多了。

(三)、张健老师是一名心理学气质教育专家,被媒体称为“家庭气质教育第一人”。他的报告《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与解决、演讲技能训练》,以典型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为题材,从心理学的角度,以游戏、实验为切入点,报告生动有趣、富于激情,全新的注解了许多教育失败的根源,令人回味、发人深思。张老师就“抑郁质、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四种气质类型的讲解,伴随着测试、判断,让我们“聪明地了解别人、智慧地认识自己”,很是受益。张老师的演讲技能训练,生动活泼、幽默诙谐;他的观点“看到的是事实、但不一定是真相,每个人都是对的,每个人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人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动机”;他控制情绪的方法“我生气了吗?我为什么生气?我能让自己不生气吗?我不生气也能让别人不生气吗?”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四)、曹萍老师是《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教材》的副主编,她的报告《有效沟通与心理健康维护》,不仅为我们演示了一场妙趣横生的有效沟通课,还为大家如何能够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支了妙招。曹老师胸中自有大格局,她才思敏捷、言辞缜密,很独到的为我们阐述了“命运”一词。“命”即“命轮”,由“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伦构成命轮;“运”是人生走过的路径。只有命轮立住了、牢固了、转起来了,人的运程才会越来越好。她重点为我们分析了“君臣、夫妻、朋友”之间的相处与沟通,其秘密就是先要把自己的内心打通,解决了内在的问题,才能与人沟通,让人感慨啊!讲心理健康维护时,曹老师说:“现在50岁以前的人,能力都具备,但自信都不够。”如何使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人生要算好三笔帐:生存之帐、发展之帐、助人之帐,只有在助人、利他时人生才会有高度、有境界、有能量;人在无名、无利、无禄的状态下,内心才会变得能量源源不断、无比强大。

(五)、周慧玲老师以前曾到我们xx做过报告,同样的主题《教师子女的家庭教育》,围绕《既要耕好事业的田又要育好自家的园》展开,如春风化雨般再一次使我感受到了周老师的教育智慧,质朴中包含了教育生命的灵动之美。对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她的家庭教育观点、感言,似道道泉源、妙剂良方,撼人肺腑!1“慎夸孩子聪明,多肯定孩子勤奋,慎夸孩子漂亮,漂亮是父母的给予,不是自己能力得来的,慎夸孩子是最棒的,不做人上人,勇争一流,做最好的自己”;2“和谐的秘诀就是把责任往自身揽,在外人面前为孩子的过失承担责任,回到家里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良好的关系是教育的前提,情通才能理达”;3“学校着重知识的传授,家庭着重生活的示范,家长的教子责任在于做给孩子看,带着孩子行”;4“门里是家,出了家门就是国,看现在的孩子就知道家道兴衰,家道兴衰、国家未来”;5“兴小家为大家是教师应有的家国情怀,爱国要从爱自己、爱家人、爱职业开始”;6“把人生的两个宝双手和大脑还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7“教子秘诀: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也不是惯出来的,不管-精神上不控制、生活上不包办,不惯-物质上不纵容、行为上不放任”;8“把孩子的灵性管没了,精神上万万不能控制,把孩子管乖了,也管呆了、也管傻了”;9“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让孩子心中有仁、眼中有世,不搞特殊化、不做特殊人、不要求特殊照顾”;10“现代人才标准:独立人格、国际视野、领袖气质(替别人操心就是领袖气质)”;11“自己的孩子自己生、自己养,不把养孩子的责任推给别人”;12“以家园荒芜的代价换取事业的发展,这是职业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悲哀与遗憾”;13“家庭教育是生活的教育,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一定是家庭生活出现了问题”;14“教师在学校要做教书育人的好老师,在家要做为国教子、为世育人的好父母”;15“父母别把自己的脑袋长在孩子的脖子上,家庭教育的真谛—助人自助、促人自悟,助孩子看见自己的心—觉悟”;16“父母是孩子的快乐之源,老师是学生的快乐之源,班主任是班级的快乐之源,校长是学校的快乐之源,党中央是和谐社会的快乐之源”。

(六)、陆士桢教授的报告《怎样培养一个全面发展、有能力的好孩子》,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大众的视野,她详细的分析了当代少年儿童成长的环境特征和成长发展的基本规律,强调家庭教育要讲原则、讲方法,为我们讲述了一节生动、实用的家庭教育理论课。她的一些观点对我们做好家庭教育很有助益。如:1“目前,中国幸福指数最低的是收入最高的城市,最不幸福的群体是收入最高的群体”;2“家庭教育要寻找精神层面的东西,来和物质的诱惑相抗衡,让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充实起来”;3“孩子是个小盒子,以前是父母老师往里面装东西,现在社会早就往里面装满了小纸条,孩子的脑袋越来越大,该不该知道的都知道,四肢变短了,该会的不会,不该会的全会”;4“现在的很多孩子人生目标、价值取向主动、单一,缺乏远大理想,心理脆弱,优秀的学生很自我,不知感恩,为实现自我不择手段”;5“现在的家长对成绩过于关注,忽略了孩子的精神情绪,忽略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6“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主流价值取向,祖国利益至上、坚持人民利益方向、诚信守纪、崇尚科学、热爱劳动、和谐与包容”。

(七)、孙云晓教授是当代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是本次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教材的主编,他的报告《五元家教法和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无疑成为了本次会议的压轴戏。孙教授以“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为题,宏观把握当代家庭教育的脉搏,以今天的孩子为什么难教育入手,归结到忠告天下父母四句话:“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儿童健康成长需要因性施教”;并旁引博证、详细解说这四句话所代表的教育内涵,列举了丰富的国内外教育现象及案例,得出结论:“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健康人格,教育的条件就是好的关系,教育的方法就是培养习惯,教育的原则就是因材因性施教”,给出了我们家庭教育的无上良方。

“五元家教法”是以孙云晓教授为首,并与诸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出的一种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综合家庭教育方法。一般来说,父母的教育素质包含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能力三大要素,具体归纳为五种元素: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这是一个将理念、方法、心理、生活方式、亲子关系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方法。五元家教法是打开家庭教育之门的神秘钥匙,有了它,云遮雾罩的家教难题就有了清晰可见的路径;有了它,父母们就能自信而坚定地走出充满诱惑的家教误区。

二、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运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该有一种做“大教育”的“大格局”胸怀,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三位一体,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首先要力争作好为人父母这个角色,认真去领会、学习、钻研、践行诸多专家、教授报告中的思想观点和育人方法,以自己的孩子为培养教育对象,让他们健康成长、进步,真正做一个“为国教子、为世育人”的教育楷模。在教育自己孩子的同时,我们还可以汇集身边的好友父母,共同探讨培养孩子的好方法,一方面使各自的所学所知得到相互印证,另一方面也使大家能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同时更能够形成正确的、良性家庭育人氛围。

2、作为一名教师,家庭教育方面的宝贵经验同样适合于我们的学校教育,有了正确的育人理念、科学的育人方法,更能够指导我们的班级管理,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能与学生家长共同携起手来担负起教育学生的任务,效果将会更加突出,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校讯通等方式都是我们施展教育才能的广阔空间。

3、为真正做好家校沟通,使学校和家庭共同担负起培养教育学生的任务,要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加强对各级家长学校的有效指导,把我们的家长学校办好,办出效果来。

4、建议县教育局、关工委,成立我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联谊会(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把我们有限的力量集聚起来(集洼成池),可以组织优秀的骨干巡回到各级家长学校做教育讲座、做调研、做评估,促使我们的家长学校更加规范地办起来,办出效益来。

第三篇: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总结

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总结

7月16-24日,我代表单位被选派到郑州参加为期十天的“河南省教育系统第四期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深感荣幸之至。据会务组领导讲本次培训学习经考试合格后,将统一颁发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合格证书和资格证书,更觉学习机会难得、肩负责任重大,暗下决心要把握机会、换脑洗髓,全新地理顺一下以往的教育思想观念,以科学的方法来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效能,方不负此次学习之良机。

参加这次学习培训的学员都是来自全省各地市的教育骨干精英,可谓高手如云、峰峦汇聚,很有一种英雄相惜的梦觉;作报告的杨雄、许建国、张健、曹萍、周慧玲、陆士桢、孙云晓等老师皆是国家级从事青少年研究工作方面的知名专家、教授。聆听他们的报告,心灵无时无刻不被荡涤着、虚空着,做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既是教师又是家长的双重身份,能在如此隆重的盛会中去主动碰撞、交流、提高,无疑是一次生命激情和教育理念的蜕变和升华。愿将收获点滴,与同仁共勉,向领导做以汇报:

一、专家报告观点新颖、各具特色、精彩纷呈,金玉良言、启迪智慧、拓思导行。

(一)、杨雄博士的报告《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应对策略及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解读》,以高屋建瓴的视野分析了当前家庭教育所处的处境和面临的新挑战,从国内外的教育发展形势及家庭教育种种现象做剖析,为我们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背景依据和理论基础,并以具体的论题展示了其独特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使人耳目一新,倍感激情振奋。

(二)、许建国教授的报告《与时俱进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以其丰富的家庭教育亲身经历,以具体、详实的案例分析,激活了我们的教育智慧,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思想,理顺了我们的教育方法。

针对一些现象和问题,如:1“我孩子现在没问题,或者没有太大的问题,以后会不会出问题?”2“孩子们在犯罪以前,有没有天真、可爱的幼儿生活,小学生活,中学生活?”3“问题学生越来越多,青少年犯罪,离婚率高于经济发展如何看待和解决?”4“现在穷人和富人的孩子为什么都当不了家了?”5“我们的时代怎么了,教育怎么了,孩子怎么了?”等问题发人深思。面对“未成年人迷恋网络游戏,产生早恋与性行为,行为失范、失常,厌学、逃学、弃学”诸多问题“家长无为、学校无奈、社会无助”,问题就出在“我们的家长怎么了,都做了些什么?”

教育不属于学校的专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样重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应该形成三位一体。家庭教育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起点和水平,决定着社会教育的基础与发展趋势;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起着导向和支撑的作用,对社会教育起着辅助与优化的作用;社会教育对家庭教育起着提供条件和人文环境的作用,对学校教育提供了氛围与反馈。

许老师的家庭教育八大原则,为我们很好的诠释了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1、平等尊重原则,“家长和孩子可以谈话、但不能训斥,可以批评、但不能埋怨,可以说教、但不能空谈,可以对话、但不能居高临下”;

2、期望适度原则,“没有期待是不负责任,期望过高是事与愿违”;

3、依赖转换原则,“孩子依赖父母是天然的,过早过晚取消依赖都是相当有害的”;

4、合理攀比原则,“最忌讳的是只比分数、不比品德,只比孩子、不比父母,只比一时、不比发展”;

5、宽严相济原则,“不无限度的溺爱、不无边缘的娇惯、不无根据的迁就、不无节制的满足”,“严要严的科学、不能只是限制,宽要宽的合理、不能只是放任”;

6、言而有信原则,“诚信的第一来源就是自己的父母”;

7、夫妻和谐原则,“坚持这个原则,家庭教育近乎于成功了一半”;

8、言行自重原则。“国以人为本、国则盛,人以德为本、人则强,德以善为本、身则安,善以孝为本、心则悦,孝以行为本、事则顺。”做到了这一点,孩子教育也就简单多了。

(三)、张健老师是一名心理学气质教育专家,被媒体称为“家庭气质教育第一人”。他的报告《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与解决、演讲技能训练》,以典型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为题材,从心理学的角度,以游戏、实验为切入点,报告生动有趣、富于激情,全新的注解了许多教育失败的根源,令人回味、发人深思。张老师就“抑郁质、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四种气质类型的讲解,伴随着测试、判断,让我们“聪明地了解别人、智慧地认识自己”,很是受益。张老师的演讲技能训练,生动活泼、幽默诙谐;他的观点“看到的是事实、但不一定是真相,每个人都是对的,每个人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人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动机”;他控制情绪的方法“我生气了吗?我为什么生气?我能让自己不生气吗?我不生气也能让别人不生气吗?”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四)、曹萍老师是《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教材》的副主编,她的报告《有效沟通与心理健康维护》,不仅为我们演示了一场妙趣横生的有效沟通课,还为大家如何能够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支了妙招。曹老师胸中自有大格局,她才思敏捷、言辞缜密,很独到的为我们阐述了“命运”一词。“命”即“命轮”,由“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伦构成命轮;“运”是人生走过的路径。只有命轮立住了、牢固了、转起来了,人的运程才会越来越好。她重点为我们分析了“君臣、夫妻、朋友”之间的相处与沟通,其秘密就是先要把自己的内心打通,解决了内在的问题,才能与人沟通,让人感慨啊!讲心理健康维护时,曹老师说:“现在50岁以前的人,能力都具备,但自信都不够。”如何使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人生要算好三笔帐:生存之帐、发展之帐、助人之帐,只有在助人、利他时人生才会有高度、有境界、有能量;人在无名、无利、无禄的状态下,内心才会变得能量源源不断、无比强大。

(五)、周慧玲老师以前曾到我们xx做过报告,同样的主题《教师子女的家庭教育》,围绕《既要耕好事业的田 又要育好自家的园》展开,如春风化雨般再一次使我感受到了周老师的教育智慧,质朴中包含了教育生命的灵动之美。对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她的家庭教育观点、感言,似道道泉源、妙剂良方,撼人肺腑!1“慎夸孩子聪明,多肯定孩子勤奋,慎夸孩子漂亮,漂亮是父母的给予,不是自己能力得来的,慎夸孩子是最棒的,不做人上人,勇争一流,做最好的自己”;2“和谐的秘诀就是把责任往自身揽,在外人面前为孩子的过失承担责任,回到家里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承担责任,良好的关系是教育的前提,情通才能理达”;3“学校着重知识的传授,家庭着重生活的示范,家长的教子责任在于做给孩子看,带着孩子行”;4“门里是家,出了家门就是国,看现在的孩子就知道家道兴衰,家道兴衰、国家未来”;5“兴小家为大家是教师应有的家国情怀,爱国要从爱自己、爱家人、爱职业开始”;6“把人生的两个宝双手和大脑还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7“教子秘诀: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也不是惯出来的,不管-精神上不控制、生活上不包办,不惯-物质上不纵容、行为上不放任”;8“把孩子的灵性管没了,精神上万万不能控制,把孩子管乖了,也管呆了、也管傻了”;9“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让孩子心中有仁、眼中有世,不搞特殊化、不做特殊人、不要求特殊照顾”;10“现代人才标准:独立人格、国际视野、领袖气质(替别人操心就是领袖气质)”;11“自己的孩子自己生、自己养,不把养孩子的责任推给别人”;12“以家园荒芜的代价换取事业的发展,这是职业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悲哀与遗憾”;13“家庭教育是生活的教育,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一定是家庭生活出现了问题”;14“教师在学校要做教书育人的好老师,在家要做为国教子、为世育人的好父母”;15“父母别把自己的脑袋长在孩子的脖子上,家庭教育的真谛—助人自助、促人自悟,助孩子看见自己的心—觉悟”;16“父母是孩子的快乐之源,老师是学生的快乐之源,班主任是班级的快乐之源,校长是学校的快乐之源,党中央是和谐社会的快乐之源”。

(六)、陆士桢教授的报告《怎样培养一个全面发展、有能力的好孩子》,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大众的视野,她详细的分析了当代少年儿童成长的环境特征和成长发展的基本规律,强调家庭教育要讲原则、讲方法,为我们讲述了一节生动、实用的家庭教育理论课。她的一些观点对我们做好家庭教育很有助益。如:1“目前,中国幸福指数最低的是收入最高的城市,最不幸福的群体是收入最高的群体”;2“家庭教育要寻找精神层面的东西,来和物质的诱惑相抗衡,让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充实起来”;3“孩子是个小盒子,以前是父母老师往里面装东西,现在社会早就往里面装满了小纸条,孩子的脑袋越来越大,该不该知道的都知道,四肢变短了,该会的不会,不该会的全会”;4“现在的很多孩子人生目标、价值取向主动、单一,缺乏远大理想,心理脆弱,优秀的学生很自我,不知感恩,为实现自我不择手段”;5“现在的家长对成绩过于关注,忽略了孩子的精神情绪,忽略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6“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主流价值取向,祖国利益至上、坚持人民利益方向、诚信守纪、崇尚科学、热爱劳动、和谐与包容”。

(七)、孙云晓教授是当代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是本次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教材的主编,他的报告《五元家教法和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无疑成为了本次会议的压轴戏。孙教授以“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为题,宏观把握当代家庭教育的脉搏,以今天的孩子为什么难教育入手,归结到忠告天下父母四句话:“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儿童健康成长需要因性施教”;并旁引博证、详细解说这四句话所代表的教育内涵,列举了丰富的国内外教育现象及案例,得出结论:“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健康人格,教育的条件就是好的关系,教育的方法就是培养习惯,教育的原则就是因材因性施教”,给出了我们家庭教育的无上良方。

“五元家教法”是以孙云晓教授为首,并与诸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出的一种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综合家庭教育方法。一般来说,父母的教育素质包含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能力三大要素,具体归纳为五种元素: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这是一个将理念、方法、心理、生活方式、亲子关系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方法。五元家教法是打开家庭教育之门的神秘钥匙,有了它,云遮雾罩的家教难题就有了清晰可见的路径;有了它,父母们就能自信而坚定地走出充满诱惑的家教误区。

二、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运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该有一种做“大教育”的“大格局”胸怀,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三位一体,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1、首先要力争作好为人父母这个角色,认真去领会、学习、钻研、践行诸多专家、教授报告中的思想观点和育人方法,以自己的孩子为培养教育对象,让他们健康成长、进步,真正做一个“为国教子、为世育人”的教育楷模。在教育自己孩子的同时,我们还可以汇集身边的好友父母,共同探讨培养孩子的好方法,一方面使各自的所学所知得到相互印证,另一方面也使大家能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同时更能够形成正确的、良性家庭育人氛围。

2、作为一名教师,家庭教育方面的宝贵经验同样适合于我们的学校教育,有了正确的育人理念、科学的育人方法,更能够指导我们的班级管理,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能与学生家长共同携起手来担负起教育学生的任务,效果将会更加突出,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校讯通等方式都是我们施展教育才能的广阔空间。

3、为真正做好家校沟通,使学校和家庭共同担负起培养教育学生的任务,要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加强对各级家长学校的有效指导,把我们的家长学校办好,办出效果来。

4、建议县教育局、关工委,成立我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联谊会(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把我们有限的力量集聚起来(集洼成池),可以组织优秀的骨干巡回到各级家长学校做教育讲座、做调研、做评估,促使我们的家长学校更加规范地办起来,办出效益来。

第四篇:2021年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总结

2021年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总结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总结

__月___-__日,我代表单位被选派到___参加为期十天的“___省教育系统第四期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深感荣幸之至。据会务组领导讲本次培训学习经考试合格后,将统一颁发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合格证书和资格证书,更觉学习机会难得、肩负责任重大,暗下决心要把握机会、换脑洗髓,全新地理顺一下以往的教育思想观念,以科学的方法来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效能,方不负此次学习之良机。

参加这次学习培训的学员都是来自全省各地市的教育骨干精英,可谓高手如云、峰峦汇聚,很有一种英雄相惜的梦觉;作报告的杨雄、许建国、张健、曹萍、周慧玲、陆士桢、孙云晓等老师皆是国家级从事青少年研究工作方面的知名专家、教授。聆听他们的报告,心灵无时无刻不被荡涤着、虚空着,做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既是教师又是家长的双重身份,能在如此隆重的盛会中去主动碰撞、交流、提高,无疑是一次生命___和教育理念的蜕变和升华。愿将收获点滴,与同仁共勉,向领导做以汇报:

一、专家报告观点新颖、各具特色、精彩纷呈,金玉良言、启迪智慧、拓思导行。

(一)、杨雄博士的报告《当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应对策略及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解读》,以高屋建瓴的视野分析了当前家庭教育所处的处境和面临的新挑战,从国内外的教育发展形势及家庭教育种种现象做剖析,为我们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背景依据和理论基础,并以具体的论题展示了其独特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使人耳目一新,倍感___振奋。

(二)、许建国教授的报告《与时俱进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以其丰富的家庭教育亲身经历,以具体、详实的案例分析,激活了我们的教育智慧,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思想,理顺了我们的教育方法。

针对一些现象和问题,如:1“我孩子现在没问题,或者没有太大的问题,以后会不会出问题?”2“孩子们在犯罪以前,有没有天真、可爱的幼儿生活,小学生活,中学生活?”3“问题学生越来越多,青少年犯罪,离婚率高于经济发展如何看待和解决?”4“现在穷人和富人的孩子___都当不了家了?”5“我们的时代怎么了,教育怎么了,孩子怎么了?”等问题发人深思。面对“未成年人迷恋网络游戏,产生早恋与___,行为失范、失常,厌学、逃学、弃学”诸多问题“家长无为、学校无奈、社会无助”,问题就出在“我们的家长怎么了,都做了些什么?”

教育不属于学校的专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样重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应该形成三位一体。家庭教育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起点和水平,决定着社会教育的基础与发展趋势;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起着导向和支撑的作用,对社会教育起着辅助与优化的作用;社会教育对家庭教育起着提供条件和人文环境的作用,对学校教育提供了氛围与反馈。许老师的家庭教育八大原则,为我们很好的诠释了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1、平等尊重原则,“家长和孩子可以谈话、但不能训斥,可以批评、但不能埋怨,可以说教、但不能空谈,可以对话、但不能居高临下”;

2、期望适度原则,“没有期待是不负责任,期望过高是事与愿违”;

3、依赖转换原则,“孩子依赖父母是天然的,过早过晚取消依赖都是相当有害的”;

4、合理攀比原则,“最忌讳的是只比分数、不比品德,只比孩子、不比父母,只比一时、不比发展”;

5、宽严相济原则,“不无限度的溺爱、不无边缘的娇惯、不无根据的迁就、不无节制的满足”,“严要严的科学、不能只是限制,宽要宽的合理、不能只是放任”;

6、言而有信原则,“诚信的第一来源就是自己的父母”;

7、夫妻和谐原则,“坚持这个原则,家庭教育近乎于成功了一半”;

8、言行自重原则。“国以人为本、国则盛,人以德为本、人则强,德以善为本、身则安,善以孝为本、心则悦,孝以行为本、事则顺。”做到了这一点,孩子教育也就简单多了。

(三)、张健老师是一名心理学气质教育专家,被媒体称为“家庭气质教育第一人”。

他的报告《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与解决、演讲技能训练》,以典型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为题材,从心理学的角度,以游戏、实验为切入点,报告生动有趣、富于___,全新的注解了许多教育失败的根源,令人回味、发人深思。张老师就“抑郁质、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四种气质类型的讲解,伴随着测试、判断,让我们“聪明地了解别人、智慧地认识自己”,很是受益。张老师的演讲技能训练,生动活泼、幽默诙谐;他的观点“看到的是事实、但不一定是真相,每个人都是对的,每个人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人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动机”;他控制情绪的方法“我生气了吗?我___生气?我能让自己不生气吗?我不生气也能让别人不生气吗?”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第五篇:家庭教育指导师材料

家庭教育指导师材料(二井小学)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月影风轻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他们是对生命本身充满渴望的儿女。他们是经由你来到这个世界,但不是出自于你。虽然他们和你在一起,但他们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但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他们的身体居住在你的屋子里,但是他们的灵魂却不是。-----纪伯伦

每每读着纪伯伦的诗,品味着他对孩子的尊重、理解,对孩子的民主、自由的诠释,总有拿起笔想为所有母亲写点什么的冲动。

——他们是经由你来到这个世界,但不是出自于你。

解读:是的,孩子是从你的生命中孕育的,如破茧而出的蛹,当听到第一声婴儿的啼哭,你的脸上洋溢着世界上最动人的幸福和喜悦。从此你的心被孩子掳去,为孩子之喜而喜,为孩子之忧而忧,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进一退都牵动着你的神经。

你用你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溶化着孩子,你用你最美好的期望为他编织着梦。

在你付出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劳中,在你把孩子圈定在你的视野之内的时候,你其实已在把孩子生命和你的生命连结到了一起。

其实当孩子脱离你身体的一刹那,他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了。你不过是孩子的领路人,把他引领到这个世界上来;孩子不过是礼品,是给你带来欢欣、让你享受生命的欢乐的礼物,而不是你的附属品。

所以你应该为上帝馈赠给你的这个礼物而骄傲,而高兴,而感谢。——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但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解读:孩子可以是你生命的延续,但不是你思想的延伸。你以为和你血脉相连的孩子是你的,所以你想把你未实现 的梦嫁接到他身上;你以为孩子一切都会听从你的,所以你忘了他还有自己的自尊和自由;你总以为孩子还小什么也不懂,所以你想包办他的思想,代替他去思维。如果你这样做,那么你给他的是伤害而不是爱,是负担而不是轻松,是禁锢而不是自由。

你不能要求他和你一样的思想,因为他不是你,他就是他,他是个有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人,别看他还小;他 不是橡皮泥,由你随意自由地捏造,捏成你最满意的杰作;他也不是你的影子,必须步步紧跟你的思维。也许他会令你伤神,更也许会让你失望,但你依然要给他 爱,依然要呵护他,珍惜他,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上帝送给你的礼物。——你可以尽力使自己变得像他们,但是尽力不要使他们像你。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崭新的,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着一双好奇的眼睛。他在纸上涂着美丽 的梦,他在野外放着快乐的风筝,作为你,应该让自己变成童年的你,和他一起天真地游戏着,快乐地跳跃着;和他一起去聆听大自然花开的声音,秋虫的啾鸣;和 他一起唱儿歌,读故事。你要学会蹲下来,和他的眼睛保持水平,倾听他童真的稚语,抚摸他真实的感受,走进他多彩的心灵世界。

当你把孩子当成朋友,当你走进他的生活,当你尽量让自己变得像他,那么你就赢得了他的世界;而当你把你当上帝滥用权威来指挥他,当你总想让孩子一切照你的去做,让他变成你的影子,你的期望,那么你就失去了他。

孩子并不是你的,所以你不能指望他将来回报你,尽管你付出很多很多;你的孩子其实是你的,所以你必须热爱他,哪怕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抛弃他,你也要含着热泪去拥抱他!爱他!

培养自信孩子的角色游戏 文:月影风轻 【游戏案例赏析】 你一点也不丑(6~9岁)

佳彤(7岁)很喜欢邀我和她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刚给她讲完一个故事,故事里有小鸭子、小鸟、蜗牛等动物,我选取小鸭子和小鸟,设计了一个培养自信的游戏。

我头戴小鸭子的头饰,扮演不自信的人,佳彤头戴小鸟的头饰,扮演说服者、安慰者。告诉她,当小鸭子心情不好、很苦恼时,一定要想办法安慰它,化解它的苦恼。下面是我们的对话“演出”—— 小鸭子(皱着眉,忧愁的样子):我是小鸭子,嘴扁扁的,很难看,没有人像我这么丑的嘴!

小鸟(拍拍小鸭子的背):小鸭妹妹,你一点也不丑。如果没你这嘴,都没法在水里找东西吃呢!

小鸭子(伸出脚,还是一副苦脸相):可我这蹼也很难看。

小鸟(摸摸小鸭子的脚):你的蹼帮助你在水里游,没有它,还游不了呢!

小鸭子(双手放背后,哭丧着脸,往前走):我没有翅膀,整天只能在地上走,水里游。我想像你一样飞上天去看看,这多好啊!

小鸟(抬头仰望):天上也很冷呢,要自己找家,你想回家了就有窝,多方便。

小鸭子(很向往的样子):可我就是想飞一次,体验一下自由。

小鸟(安慰):没有翅膀不要紧,我们是好朋友,我会驮上你飞的。你快来吧,趴到我背上。飞啊,飞——

小鸭子真的趴在小鸟的背上,小鸟张开手臂,低着头,弯着腰,往前“飞”。

看,女儿演得很投入,肢体动作也很到位,对小鸭子的习性把握得很准,说起理来头头是道。

玩这样的游戏,目的就是让女儿通过自编的故事和自创的角色扮演明白一个道理:动物和动物之间是平等的,没必要自己看不起自己,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优势,特长,是其它动物取代不了的。推及人类也是一样。(张云芳提供)

游戏点评:

三四岁的幼儿自我意识开始发展,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通过故事角色扮演能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角色游戏是对现实生活的模拟,幼 儿通过想象,扮演生活中的人物,把生活中的场景和活动再现出来,既是对人际交往的演练,又是对生活的认识以及对情感的体验。案例中的游戏可以让孩子充分体 验他人的情感,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我们一般认为动物没有精神世界,但在孩子的眼里,它们和人一样有精神、有喜怒哀乐,可以和它们对话的。这就为扮演动物角色游戏提供了可能性。动物是孩子熟 悉的,找孩子最喜欢的动物来扮演,并了解其特征和习性,就可以设计一些培养自信、勇敢、不怕挫折等优秀品质的游戏。此外,父母可以收集一些培养自信心的故 事讲给孩子听,当然也可以自创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学会自尊自爱,接纳自己。

孩子的“问题”,还是大人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作者练丽丹)读后感 文:月影风轻

看了《莫愁·家教与成才》2008年8期上《孩子的“问题”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作者练丽丹)一文,颇有感触。每个孩子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我们的父母本着打造“完美小孩”的心理,用挑剔的眼光审视着孩子,让孩子没问题变有问题、小问题变大问题。

我在一所学校当老师,每天接触到许许多多孩子以及家长们。在我眼里,那些孩子可爱、活泼、勇敢、善良,但在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眼里,却成了不折不扣的“问题”孩子:他们不听话,他们调皮好动,他们不爱做作业,不爱学习,他们屁股尖坐不住板凳,他们粗心马虎…… 有一天放学没多久,就看到操场上一位奶奶在训斥他的孙子。才走到他们身边,那位奶奶抓住救命稻草似的一把拉住我:“快让你们老师看看,这样的孩子是不是不 听话的坏孩子?”她的孙子在一旁涨红着脸看着我。一了解才知道,孙子是才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奶奶刚才在校门口等好久也没等到他,进校门一看,他正趴地上看 蚂蚁搬家呢。奶奶看孩子身上脏得不成样,火不打一处来,一把提起他开始责骂:你这孩子,衣服你自己洗啊?奶奶天天在家买菜做饭干家务,还要帮你洗衣服,让你不要趴在地上,咋这么不听话呢?孩子辩解了几句,奶奶火更大了,恰巧我过来,直接在我面前把孩子定性为“坏孩子”。我劝解了半天,谁知这位奶奶越说越来气,数落着这个孩子的种种毛病,爱看电视啦、不学习啦、不听话啦等等,在她数落的过程中,孩子就那样默默地听着,也不辩解,但眼睛里的光始终是暗淡的。

我说:“奶奶,您的孙子不是不听话的坏孩子,他很乖很懂礼貌,每天见到我都会喊„老师好‟。您看,您批评他半天,他也不反驳您,他很孝顺您啊。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否定孩子,更不要轻易定性他为„坏孩子‟,衣服脏了可以洗,您若伤了孩子的心,那可不能再弥补了。” 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家长们以他们苛刻的眼神紧盯着孩子,直到孩子变成“问题孩子”为止。

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大人的“问题”,我想每一个读完《孩子的“问题”是怎么制造出来的?》的读者,都会心里清楚。

诚如作者所说,作为成长的孩子,不可能没有一点儿问题,但有些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有些是可以淡化处理的。允许孩子犯错,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家长们,请以一颗包容的心接纳孩子,无论孩子的优点,也无论孩子的缺点,无论孩子的成功,也无论孩子的失败。

父母越界,孩子懒惰

文/练丽丹(家庭教育指导师)

一个家庭中,彼此亲密地生活在一起,也有生活界限。尤其是孩子,在他的生活领域里,让他发挥自己的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是为他他自己的成长助力。如果父母出于过度的爱,或出于无奈而越过界限去帮办,甚至包办,就越界这个界限了。

【案例回放】

安安上一年级了,人很聪明,就是任性,霸道,娇气,懒惰。安安应该说是妈妈的第四个孩子了,前面三个都因故流产无缘来到世上,所以,安安出世后,就成了妈妈的掌上明珠。从小到大,安安从没沾过一点家务活儿,连碗筷都不会摆,吃桔子每次都要妈妈剥好。在学校里轮到他和另一个同学值日时,不是指挥对方做,自己不动手,就是自己跑掉,留下同学一人做。当老师找到他为什么不做值日时,他还振振有词:“老师我不会干,也不喜欢干。”“这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是每个学生的责任。”“我没有责任,我不要责任。” 老师惊愕。安安妈知道后,批评他:“宝贝,你都这么大了,是你的事就要去做,这是责任。”安安反说:“责任,你不是说我的责任是学习吗?我就不做,我讨厌干活„„”

【案例分析】

家长怨孩子没有责任心、懒惰。这是谁的错呢?应该反省的是家长,是家长自己越过了生活界限,或者叫责任界限。该孩子做的事,因为你的手太长,伸过去替他完成了。长此以往,觉得家务事是大人的事,和他无关,变懒惰、没责任心也是情理之中了。

在养育孩子上,父母们喜欢用行动来表达自己对幼小孩子的无限的爱,唯恐 爱之不深,爱之不够。最常见的就是包办、代替、过度保护,这是生活上的溺爱。

探究这类溺爱型的父母动机,一是怜爱心理,因为看孩子可爱,所以忍不住怜爱,因为怜爱,所以忍不住帮一把。潜意识里的话是:看,妈妈多爱你!什么都帮你做了。这其实是满足了自己的需要——享受付出的快乐,因为付出爱的行为本身就可以获得一种母爱满足感。

还有一种是急躁性情,看孩子做事笨手笨脚,老半天也做不完,干脆自己做算了,也没有那个耐心,干脆等他长大一点再让他做了。再一种就是追求内心完美和生活秩序的父母、比较挑剔的父母,他们往往见不得孩子做事拖泥带水,做不好还要自己重做一遍,不如自己亲自做省心。

【消极影响】

1.孩子分不清哪些是他该做的事。

家长包揽了孩子所有的问题和责任,会导致亲子之间责任不清,界限模糊。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没有告诉孩子哪些他可以做,所以他不知道要做;而我们知道孩子哪些可以做,却也代他做了,于是,孩子没有他可做的事了!剥夺了他们独立动手做事的权利,他当然不懂得什么是他该做的事,也不想做本该他做的事了。现在反而来责怪孩子不爱劳动,不懂得体谅父母。

斯科特·派克有句话说:“总有一天我们要放开孩子,他们是上天赐下的礼物,交给我们照顾——但不是永远。”是的,不是永远,该归孩子管辖的生活、学习范围,我们没有划给他,没有告诉他界限,没有教给他责任;等到该放手时,我们已迟了,孩子像牵牛花一样牢牢地攀援在大人这颗树上了。因为以前照顾太多了,所以孩子习惯于依赖我们了。

2.形成依赖、懒散和懦弱等不良人格。

上海、天津对中小学生的一项调查中表明:51.9%的学生长期由家长整理生活、学习用品,74.4%的学生在生活、学习上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甚至上小学的孩子还要父母搂抱着睡,偎依着坐。其结果导致孩子缺乏爱心,丧失自信,形成依赖、懒散、懦弱、心理脆弱,承受力差的不良人格特点。他们就像是心理学上讲到的“蛋壳效应”,那外观完好的蛋壳,表面上十分坚硬,但只要轻轻一捏就变成碎片。

亨利·克劳德博士在《过犹不及》一书中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说明父母越界行为的后果:“你的孩子就好像是你的邻居,他从来不为他家的草坪浇水。可是,你一打开你家的自动浇水系统,你们家的水全都撒在他家的草坪上。你们家的草坪因此发黄枯萎。孩子看到他自己家浇得绿油油的草坪,跟自己说,‘看来,我家的庭院没有什么问题嘛!’你们的儿子不必念书,不必有打算,不必找工作,照样住得舒舒服服,钱多得花不完,还能享有一个负责的家庭成员可以享受的一切特权。” “他不负责任而过得快乐,你们负责却过得很凄惨。其实,只要你们跟他设立地界就好了,搭个篱笆,把他家的问题留在他家的庭院内;反正那个问题本来就是他的,不是你们的。”

这用来形容溺爱型、保护型的家长是最恰当不过了。家长总是用母鸡式的爱进行过度保护,包办代替,过多照顾,过度关注。孩子不吃饭,我们伸过手去喂;孩子的房间乱,我们伸过手去收拾;孩子的成绩上不去,我们伸过手去辅导;孩子遇到麻烦,我们伸过手去解决„„只差没伸过手和脚去替他吃饭、睡觉了。不管孩子会不会做的,可能和不可能做到的,统统伸过手去替孩子做了。于是孩子不用动手,不用思考,不用操心,一切都有人为他做好了。结果呢,孩子的懒惰养成了,责任感丢失了,自卑感出现了,生活能力弱化了,有了依赖性人格障碍,严重阻碍了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

【专家建议】

1.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育热爱劳动的萌芽。

总有一天,孩子要独立面对自己的生活,越早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喜欢做事的习惯,就是在为孩子积累自立的资本,培养有责任心的真正的人。那么,最早 什么时间培养呢?就从孩子生命之初、抓住孩子想做事的时机开始。孩子出生以后,家长首先要把孩子看作一个主观能动性很强的人——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想主动做事,想亲自动手。特别是两三岁时,看到大人做事,他也要尝试,不让他干还不愿意呢!这个时候,不要怕孩子做不好,或把事情弄得更糟,给孩子尝试机会就是在呵护孩子的劳动萌芽,保护孩子的劳动积极性。比如,看到大人拖地,他也要拖,那就让他拖好了,大人只要在在旁边鼓掌、鼓励就行了;孩子要自己拿勺子往嘴里送饭,你只要在旁边耐心等待,过后收拾残局就对了。

总之,家长不要做以下三种人:一是超能型家长,只要孩子有困难,都会想办法帮他解决,让孩子觉得你无所不能,从而依赖无限;二是马上到家长,只要孩子有需要,立即出现在他的眼前,让孩子觉得凡事唾手可得;三是周到型家长,什么都为孩子准备好,计划好,孩子只要按照你设计的的路线前行,让孩子什么也不用费脑子,从而懒惰成性。

2.调动家长的教育智慧,培养热爱劳动习惯。

两三岁的孩子喜欢尝试做事,多半是出于好奇心和探索的需要,当新鲜感过后,很可能不再愿意去做以前做过的事了。这不要紧,在孩子漫长的童年生活中,只要我们经常用一些方法,变换一些技巧去坚持,去鼓励,去陪伴,就能把这种劳动习惯保持下来。以下的方法或许能给你一些借鉴:

(1)示弱法。孩子的内心是希望自己象大人一样是强大的,能干的。那么,大人可以适当示弱,请孩子来帮忙,并表扬他做得好。这样,孩子会有成就感,自豪感。比如你说:“儿子,这个瓶盖妈妈扭不开,你力气大,帮妈妈扭一下吧!”

(2)参与法。做家务活是比较单调乏味的,大人不妨和孩子一起做事,边做事边给孩子讲一些有趣的事,那么劳动的枯燥感就会在轻松说笑中淡化。

(3)协议法。与孩子商定好一个协议,双方签字执行。有一个五岁孩子的家长就做得很好,他们的合同是这样定的:1.逢单日,妈妈做饭,爸爸摆碗筷,女儿洗碗;逢双日,妈妈做饭,女儿摆碗筷,爸爸洗碗。如果谁漏做了,别人做了,下次就替补。2.平时女儿的床被自己叠,爸妈的床被自己叠。遇周末早上,互相检查有没有叠整齐、漂亮,并打分。3.每个周六,女儿帮助擦爸妈房间的桌子,妈妈帮助擦女儿房间的桌子。这个协议中,第一条是分工合作,明确各人的劳动范围;第二条是在检查中,能互相督促自己做好,也让孩子有自豪感;第三条是互相帮助,培养孩子的助人精神。这个协议制订成表格挂在了墙上,经过了一个学期一家人的努力执行,孩子变得热爱劳动,懂事,体谅,有时还会帮助幼儿园的小朋友做事情。

(4)兴趣法。不是每种家务孩子都喜欢做,可以让孩子选择他喜欢做的。男孩子一般喜欢冒险的,刺激的、运动性的活儿,如让孩子帮父母到商店买盐、味精一类的日用品回来,把爸爸的摩托车擦干净;女孩子做比较细腻的活儿,如把家中物品摆放整齐,看如何摆才美观,好看,然后和孩子一起欣赏,这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

(5)奖励法。

好的行为需要一段时间的强化。对于幼儿,为养成好的劳动习惯,不妨用物品奖励或精神奖励作为激励机制,以克服惰性,强化好习惯。可运用代币制法。“代币”就是用来代替真正奖励物品的象征物,如小红花,星星图案等,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代币后,可实现孩子的一个愿望。比如孩子想得到一个玩具,喜欢妈妈给他讲故事,喜欢吃麦当劳,零花钱等。有个家长给6岁的孩子制定了这样的代币制表:

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总结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