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质量分析
编辑:暖阳如梦 识别码:13-1115809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24 23:00:4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质量分析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质量分析

上一学年已经过去,新的学年已经开始。回顾上学年工作,就生物学科而言,取得的成绩不少,这都归功于各位领导和全体生物教师的共同努力。为了总结经验,使本学科 以后的教学成绩再上新台阶,我们有必要对上一学年的工作简要总结,并对今后的工作加以思考。

一、值得肯定的成绩:

1、期末调研考试成绩和202_——202_学年相比进步不小。全市市区七年级生物期末质量调研成绩比去年年终提高了不少,全市参加3808人,人均67.98分,及格率达93%,证明老师们已对新课标有了初步认识,教学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转变,这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我市教育质量的腾飞注入了活力。

2、教师们的工作态度比较端正,能够一心扑在工作及学习中。这主要表现在:大多数老师能突出以教学工作为重心,能够互相听课,教研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如市区的三所初中及卢店、君召、大冶等乡镇都搞得不错,虽然说生物中招不考,但能得到各位领导及老师们的重视,十分难得。在此氛围中,老师们干起来有劲,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高了,为高中的生物学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两年,郑州市的教研课改立项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如市直二初中生物教研组的课题研究就搞得轰轰烈烈、扎实有效。

3、课改意识逐步增强。老师们讲的少了,学生们练的多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先学后讲,先练后讲的方略运用到了教学中,教学方法有了较大改进。学校的常规教学工作抓的比较扎实,教案写得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4、克服困难做实验,力争课堂效果最佳化。去年在市区的三所初中听课,感觉变化不小,老师们自制教具,想尽办法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如市区三初中的高英华老师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实验装置,用来测量各种油料作物种子的燃烧值。市直两所初中的何丹龙、何少峰、刁云海等几位老师,克服各种困难,力争实验课能够正常开展,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 学习兴致高,课堂效果佳,使学生在实验探究合作的过程中获得新知,符合新课程理念。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期末调研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期末考试,总的来说成绩不错。本套试题力争贴近新课标,贴近生活实际,提高学习能力,达到活学

活用之目的。从各题答题情况来看,出现问题较多的有选择题的第5小题,是有关听觉的形成过程,其实在讲课时老师只要依据耳的结构,从声音依次传入内耳的顺序画一个箭头图即可,这样可化繁为简,把课本上较多的内容化为容易理解的问题。填空题中的11至14小题错的较多,纠其原因是总结的少,不能活学活用,稍微变化就不会了,没有把知识真正掌握。如11小题甲状腺、肾上腺、胰岛等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如果能和胆汁、唾液腺等腺体结合比较,就不难回答了。错的最多的为13小题,题目中所涉及的话都是课本上的原话,只是老师们没加重视,本来这些内容就很抽象。第三大题识图题得分率低,这里联系肺循环和体循环的各一部分,而平常练的是肺循环和体循环的各自循环路径,没有把二者统一成一个整体。还有识图题的第三小题,书上是用手拿烫手的馒头来总结出反射弧的结构来,但本题只是变成手拿烫手的火盖,有些同学就不会了。同时此次评卷还强调错别字,特别是专业性强的字一定要写准确,否则无分。从这次考试看,老师们在平时讲课时,知识的活学活用是多么的重要,还有部分老师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2、初中生物教师兼职的较多。原因是教师不够用,同时大多人认为生物好教,只要读读背背就可以了。还有就是为了老师之间的评比,一级多人教,这样看起来合理,但不符合教学规律,缺点是课备得不精,加大了备课量,最终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你若教5-6班,会越教越顺手,同时发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补充的内容也越丰富。虽说中招近几年不考生物,但作为必修学科,我们必须 扎实有效的开展好生物的教学工作。况且生物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只要抓住课堂效率,调整好心态,成绩一定会不错,同样可以得到领导、老师和学生的认可。

3、生物的实验性强,但准备实验也确实费时,为了图省事,好多老师因为种种原因只是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其实,只要勤动脑筋想办法,有些实验还是不花钱就可以做的,因为我们学的动物、植物在农村是很容易采集到的,只看你愿动与否。如上一期的内容,在观察直、须根系时,可以发动学生周日回家时准备,如几棵麦苗及香菜,用水洗净,保持起完整性,一观察便知。让学生从观察中总结出它们的规律及特征,变学会为会学,同时提高了动手动脑能力。因此只要老师倡导参与,学生对于做实验的积极性还是挺高的,关键就看你是否组织到位,安排是否合理。当然,这是要付出艰辛劳动的。

4、教案也写了,但有些是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东西。教案贵在实效性,应依据不同的内容,写出能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化、学生学到真本领、学起来又不费力、兴趣高的教案就行。作业难度不够,错的很少,这就失去了做作业的意义,只有在平时把问题及时暴露出来,才能真正把掌握知识的深刻内涵。

5、课堂提问 应该面向全体。但有些课堂提问只是提问学习好的学生,结果使差生永无抬头之日,成了陪

听陪坐的双陪生。我认为老师应该一视同仁,甚至要偏爱学困生,特别是在初中这个转折阶段更应注意,少批评多鼓励,应时刻关注他们的闪光点,重新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要注意批评的艺术、场合及分寸,尊重学生的人格。

三、建议及意见:

1、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生物实验不同于理化实验,它大多取材于自然界,有些不花钱或花少许钱就可做到,就看你是否重视它。各位老师应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足开好实验课。随季节就地取材,同时列好计划,量力而行及时购买实验用品。保证做好演示实验,有条件的要做好分组实验,再由验证性实验逐渐转变为探究性实验,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及体会,从中找出快乐,变苦学为乐学。初中阶段生物教学重在学习兴趣的培养,这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

2、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观察思考、实验探究的问题多,课后练习也贴近生活实际。在学习时,应让学生观察后自己总结得出结论,而不是老师把答案直接告诉给学生。同时应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及社会实践,去接近大自然和社会,搜集与某节内容相关联的课本内容以外的例子来,方法可以是亲身实践、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从而有助于各种应变能力的提高。

3、生物教师要重视教学课题研究,培养和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课题题目要小,要从教学中急需解决的疑难问题入手,服务于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最佳化,教师们应积极投入到教育科研活动中去。

4、扎实搞好“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现在把教研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校为本的研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校本教研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老师们应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倡导科学精神,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平时老师们应多交流,多听课、评课,积累经验,提高教学研究质量。

5、学习别人经验,应小步骤进行。不管是什么学习模式,都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慢慢的小步骤进行,从而摸索出适合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不能因怕失败而不搞教改,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加强学习高中教材,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做好与高中教材的接轨工作。这样才能真正胜任初中教学工作。同时教学水平、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 才能与新课标接近,对自己平常的教学工作也才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7、改变一级多人教的局面。这样可集中精力备课,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听课、评课制度,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每周至少要听一节课,但不能应付差事。

8、改变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做好导的工作,而不能包办代替,应还给学生

以思考的时间。学生一看就懂的则可少讲或不讲。重点、难点应讲清讲透,注意教学方法改进,把制作磁性教具和画黑板画应用于生物课堂教学,化繁为简,把疑难问题形象化。同时也应改变什么人都能教生物的局面,新课程越来越要求教师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业务技能才能胜任,好多调查、资料分析、探究的问题是非专业教师所不能解决的,因此加大学习力度,大兴学习之风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要坚决取缔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能力为主,让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

9、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教学应该尽量多联系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以及微生物,多联系社会。练习题应精选精练,讲解习题应注重解题思路以及突破口,把握牵涉到的知识点,增强解题能力,把知识学活,掌握解题技巧。如本次七年级期末考试中,有关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内容,就说明了这一点。从而也暴露了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看来活学活用,注重能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同时要真正使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新理念落到实处。

第二篇: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质量分析

生物教学质量分析

一学期已经过去,回顾一学期工作,就生物学科而言,取得的成绩不少,这都归功于各位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为了总结经验,使本学科以后的教学成绩再上新台阶,我们有必要对上一学期的工作简要总结,并对今后的工作加以思考。

一、值得肯定的成绩:

1、期末调研考试成绩和第一学期相比进步不小。八年级生物教学质量调研成绩比去年年终提高了不少,证明已对新课标有了初步认识,教学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转变,这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教育质量的腾飞注入了活力。

2、课改意识逐步增强。老师们讲的少了,学生们练的多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先学后讲,先练后讲的方略运用到了教学中,教学方法有了较大改进。学校的常规教学工作抓的比较扎实,教案写得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3、克服困难做实验,力争课堂效果最佳化。积极自制教具,想尽办法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力争实验课能够正常开展,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学习兴致高,课堂效果佳,使学生在实验探究合作的过程中获得新知,符合新课程理念。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期末调研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期末考试,总的来说成绩不错。本套试题力争贴近新课标,贴近生活实际,提高学习能力,达到活学活用之目的。从各题答题情况来看,出现问题较多的有选择题的第5小题,是有关基因类型,其实在讲课时老师以通过简化繁为简,把课本上较多的内容化为容易理解的问题。填空题中的11至14小题错的较多,纠其原因是总结的少,不能活学活用,稍微变化就不会了,没有把知识真正掌握。错的最多的为13小题,题目中所涉及的话都是课本上的原话,只是老师们没加重视,本来这些内容就很抽象。第三大题识图题得分率低,这里有关禁止近亲结婚部分,而平常练习时只是单个训练,没有把二者统一成一个整体。同时此次评卷还强调错别字,特别是专业性强的字,一定要写准确,否则无分。从这次考试看,在平时讲课时,知识的活学活用是多么的重要,应引起足够重视。

2、生物的实验性强,但准备实验也确实费时,为了图省事,好多老师因为种种原因只是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其实,只要勤动脑筋想办法,有些实验还是不花钱就可以做的,如上学期的内容,在观察直、须根系时,可以发动学生回家时准备,如几棵麦苗及香菜,用水洗净,保持起完整性,一观察便知。让学生从观察中总结出它们的规律及特征,变学会为会学,同时提高了动手动脑能力。因此只要老师倡导参与,学生对于做实验的积极性还是挺高的,关键就看你是否组织到位,安排是否合理。当然,这是要付出艰辛劳动的。

3、课堂提问 应该面向全体。但有些课堂提问只是提问学习好的学生,结果使差生永无抬头之日。我认为老师应该一视同仁,甚至要偏爱学习困难生,特别是在初中这个转折阶段更应注意,少批评多鼓励,应时刻关注他们的闪光点,重新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要注意批评的艺术、场合及分寸,尊重学生的人格。

三、建议及意见:

1、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生物实验不同于理化实验,它大多取材于自然界,有些不花钱或花少许钱就可做到,就看你是否重视它。各位老师应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足开好实验课。随季节就地取材,同时列好计划,量力而行及时购买实验用品。保证做好演示实验,有条件的要做好分组实验,再由验证性实验逐渐转变为探究性实验,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及体会,从中找出快乐,变苦学为乐学。初中阶段生物教学重在学习兴趣的培养,这也是课标所要求的。

2、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观察思考、实验探究的问题多,课后练习也贴近生活实际。在学习时,应让学生观察后自己总结得出结论,而不是老师把答案直接告诉给学生。同时应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及社会实践,去接近大自然和社会,搜集与某节内容相关联的课本内容以外的例子来,方法可以是亲身实践、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从而有助于各种应变能力的提高。

3、生物教师要重视教学课题研究,培养和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课题题目要小,要从教学中急需解决的疑难问题入手,服务于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最佳化,教师们应积极投入到教育科研活动中去。

4、扎实搞好“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现在把教研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校为本的研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校本教研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老师们应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倡导科学精神,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平时老师们应多交流,多听课、评课,积累经验,提高教学研究质量。

5、学习别人经验,应小步骤进行。不管是什么学习模式,都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慢慢的小步骤进行,从而摸索出适合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不能因怕失败而不搞教改,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生物教学质量分析

202_—202_学第二学期

单位:野鸡坨镇丁庄子中学年级:八年级姓名:张艳超

第三篇:平凉市生物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平凉市生物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甘肃省灵台县第一中学

司旺雄 744400 关键词: 生物教学 质量 教师 学生

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的过程。目前中学正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 为生物学科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现从我县生物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着手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一.生物学科教学的基本情况

纵观近几年生物学科教学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我县生物教学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目标要求,而且,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提出目标要求,这对培养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材的编写思路:强调基础性﹑体现先进性﹑突出过程与方法。注重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内容,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知识面的拓宽。构建教材结构的领域、学科、模块,实现了体系化。

在近几年的生物教学中,学科老师都能认真研读大纲﹑教材,通过参加国家和市县培训﹑不同层次的研讨交流,撰写论文和心得体会,从而提高教研教改水平,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我校倡导“五步两段一体循环穿插教学法”,简称“521教学法”,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应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开展标本采集和模型制作及环境污染﹑污水处理等社会实践调查。制作植物标本达上千种,动物剥制和浸制标本上百件,制作DNA等模型百余件,收集自制教具若干件,收集学生调查报告和小论文千余篇,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使生物学科教学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我县高考质量近年来稳步提升,特别是202_年综合排名位居我市第一名,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的理综学科成绩尤为突出。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课堂教学改革和老师的扎实教学以及学生的勤奋学习有很大关系。

1、教师教学现状

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多数教师能够深入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把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落实在教学之中。具体表现在:

(1)教学目标的变化

新课程体系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承的倾向,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融为一体。教学目标的变化,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全面提高学生素

质转变,由教“书”转为育“人”。

(2)教学方式的变化

教师由原来的备教材、备教参,转为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的实际,在完成课标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课堂上少了“我问你答、我讲你听、我考你应”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多了启发、引导和点拨。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并且重视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和实验报告的撰写与交流等。

(3)关注学生的发展

新教材要求教师必须以传承文化知识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新课改使每位教师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他们能以极大的热情,百倍的努力上好每一堂课。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2、学生学习现状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倡导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改的突破口,也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新教材遵循学习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增加了大量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原来被动听讲,死记硬背转为动手、动脑的主动参与活动,由接受式学习向自主式学习的方式发展;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使用新教材以来,教师们感受到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学生的创造力是惊人的,新教材、新的学习方式给了学生展示自我、展示才华的平台。中学生物课程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但就目前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确实不容乐观。经对每次考试生物试卷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从卷面看,有些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知识的迁移和转换能力差,多数学生答题习惯不好,表现为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错别字、白字多,主观题空白较多。充分反映了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差,不重视本学科的学习。只有一部分同学能认真学习,其他同学上课不带生物书。课时被随意挤占现象时有发生。这种做法,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危害极大,到了高中就得从头学起这些所谓的“小科”。对高中的教学压力不小,从而影响高考成绩,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大致有这样几点;中考不考,社会、学校、家长、学生都不重视,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等。

学生缺乏学习动力,负面影响严重。多数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缺乏学习的动力,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生物学学习计划。多数学生都把课余时间放在了语、数、外、物、化上,课前没有预习生物课本的习惯;课堂上也没有记笔记的习惯;课后也没有系统复习的习惯;对于考试,大多学生采取的时“临时抱佛脚”式的背诵复习。加上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会使学生对这门本来很具诱惑力的学科产生厌学情绪,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涣散,长期下去也影响了学

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危害也是严重的。

3.教学方法不科学。

由于实行了新课改,生物学科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其中就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是很多教师觉得新课改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并且很多教师在改变了教学方法以后不但自己不适应,学生也同样不习惯,反而出现了考试成绩下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教师又开始沿袭过去的老路,按照老方法来上新教材,这样就使得新课改失去了实际效用。另一个极端就是这一部分教师由于认识到了新课改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方面的作用,于是在教学过称中完全抛弃了过去的教法,而全部以各种学生活动加以代之,结果可想而知了,在热热闹闹的学生活动中,由于缺乏组织性和科学性,很多学生活动流于形式,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一落千丈。以上这两种极端的教学方法说到底都是属于不科学的教学方法,它对于新课改目标的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都不可能起到好的作用。

4.评价方式单一。

由于新课改的实行,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然而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评价方式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由于目前对于生物课程的评价依然是以各种考试形式为主,因此,很多教师在实施新课改措施的时候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事实上,用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很多的优势,因为考试具有客观、公正、统一、便于操作等优点,但是如果评价的方式过于单调,甚至只有考试这一种形式,那么势必会使得教学工作陷入到“应试教育”的泥沼。很多教师就反映说:“现如今衡量学生成绩好坏的标准说到底还是要看考试的分数,倘若在教学过程中把很多精力放在了能力的培养上,即使能力培养出来了,但在考试的时候学生的很多能力却无法反映到分数上,从而导致学生的考试成绩下降,这样不但会让学生无法接受,同样也会受到很多家长的埋怨。”因此,在单一的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机制下,教师要想真正地落实新科改的措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5.教学条件落后

①实验条件落后。大多数农村中学没有专用的生物实验室和实验员,仪器设备大多与化学实验共用,基本的观察仪器显微镜有的学校根本没有,有的数量也不够开实验;模型、挂图少而不全。虽然农村的生物资源丰富,但受其他条件的影响,许多农村中学的生物实验根本没开,实验室“做实验”成了课堂上的“讲实验”。这对重视实验教学的生物教学来说很不利,也加剧了生物课枯燥乏味的程度,其教学质量显然要受到很大的影响。

②图书等资料缺乏。大多数农村中学都没有订阅《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报》、《中学生物学通报》等与生物教学有关的报刊杂志,相关书籍在学校图书馆也找不到。

③部分农村中学没有多媒体教室,即使有,利用率也很低。宽带上网的条件也不成熟,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不能有效利用,这不利于生物学的直观教学

二.加强与改进生物教学质量的措施及提高质量的对策

1.提高生物课的重要地位

随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不断建立和完善机制,确保生物课重要地位,才能改变生物学科在中学教育中不受重视的局面,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中学生物教育一方面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对高考生物教学成绩提高有很大帮助。建立完善的学生素质评估体系,将对中学生物教学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2.学校要为教师的生物教学和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不但要正确认识生物学在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认识到新课改后生物学科将在高考中赋分提高。健全生物教学资源,进一步规划各门学科的资源配置,加强生物学科的教学设备,包括生物实验室的标准化和生物教学媒体的现代化,以及增加生物学课外活动的资金投入。在课时调整上不要随意压缩节次,开足开齐生物课。要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学校还要要充分调动全体生物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促进学生的生物学学习。

3.加强中学生物学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良好的培训和交流机制,提高教师整体素质。(1)充实中学生物学教师队伍, 加强师资培训,引导在职人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 特别是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新课标培训,培训的覆盖面要广, 使身处一线的生物教师有机会参加;培训内容不仅要有教育理念的传播和改革的理论的探讨, 而且要加强新的教育理念贯彻到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中,帮助一线教师从“教会”到“会教”。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2)鼓励校际间老师的交流任教,通过聆听不同学校其他老师的课或者自己上示范课,面对面交流, 扬长避短,各取所需,不断提高各自的专业素养。

4.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世纪又被很多科学家称为“生物世纪”,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生物学科在现在和未来所发挥的作用是无法想象的。国家要想发展,取得科技成就,就迫切需要大量的具有综合素质的生物人才。关于这一点,教师一定要为生物学科做好“广告”,让学生能够领略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在平时课的时候就可以注意把课堂知识同现代前沿的生物科技如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等联系起来,或者把生物知识同学生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亲眼看到、切身体会到生物知识对于我们的重要性,这样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5.把传统教学方法同新的教法相结合。

在生物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多的优势,例如,传统教学讲求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对学生扎实基本功的养成是非常有帮助的。而新课改下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像是探究

式教学方法、学生活动课等,这些方法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倘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把这两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取其精华,这样对于生物教学工作的改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6.上好生物实验课。

实验课是生物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进入高中以后,由于受到来自高考的压力,很多教师都在争分夺秒地向学生灌输各种考试重难点,而常常把生物实验课压缩,甚至是完全省略,而代之以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实验课,试想这样的实验课又怎么可能到达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呢?因此,在课堂上运用师生所自制的教具,学生上起课来会感到更兴奋有一种成功感,学起来更投入,当然也就有了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总之,我县生物教学虽然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但总体教学质量是不断提高的,相信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教育教学质量将会迈向更高的层次。

第四篇: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主讲教师 赵心红(北京市北达资源中学 中高)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所以,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目的;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和“怎么学”;最后还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取得成功的教学。

生物学科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对于不同的章节进行的教学设计也应该是各具特色的。今天我们的讲座仅就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设计案例和老师们做一个交流。

一、基于概念图教学策略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生物学知识看起来庞杂繁多,但其内部都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在每堂课上所学的知识或许是零散的、片面的,但放在一章、一个单元甚至一整本教材中的时候,它就是这个大的知识网络中的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了,这些知识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这就意味着教师在课前备课过程中,就要认真的研读教材,找到所教知识的内在联系,要理清要求学生掌握的新知识在知识结构中的纵向和横向联系,以概念图的形式加以呈现,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什么是概念图呢?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一幅概念图一般由“节点”、“链接”和“有关文字标注”组成,每个节点表示一个概念,一般同一层级的概念用同种的符号(图形)标识。链接表示不同节点间的有意义的关系,常用各种形式的线链接不同节点,其中表达了构图者对概念的理解程度。文字标注可以是表示不同节点上的概念的关系,也可以是对节点上的概念详细阐述,还可以是对整幅图的有关说明。学习就是建立一个概念网络,不断地向网络增添新内容。

生物学中每个概念不可能单独存在,每个概念都必须根据与之有关的其他概念间的关系才能确定其准确的含义。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教与学的策略。在一节具体的课中可以使用概念图把本节课的核心知识架构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的重要内容,一节课的概念图是一个小的知识网络,等这一章或一个单元都学完之后,再把每节的小的知识网络连接起来,即构成了一个大的知识网络体系。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策略之后,教师就要构思教学设计了,根据对教材、教法、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深入分析,教师要设计出一个教学流程,什么 知识在哪个环节呈现,哪个概念以什么方式引出、书写在黑板的什么位置,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何启发学生分析推理,等等,教师都要有细致全面的部署,再根据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新生成的课堂资源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最后还要通过教学评价来检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具体实例来介绍这种类型的教学设计。

【案例1】“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围绕一条主线组织教学,把本节课所涉及的基本概念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在讲课过程中按照教学设计的先后顺序依次出现不同的概念,并按照课前预设的位置把概念编排好,等整节课结束的时候,在黑板上就能完整地呈现概念图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课程标准:“健康地生活”是课标十大主题之一,传染病及其预防是本主题下的一个重要内容。《课标》要求学生要会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标准解读:学会生存首先就是学会健康地生活,《课标》规定了传染病及其预防等课程内容,旨在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对学会健康地生活有重要意义。

教材教法分析: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传染病的病因、传播及预防,学习传染病的基础知识,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但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历来是概念多,名词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教材特别注意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例和生活中的材料,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地构建概念;设计活动时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注重情感教育,如讨论怎样与艾滋病病人相处的问题等。所以,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如以概念图为主线进行教学。

学生分析及针对性设计:学生对疾病、传染病这样的名词并不陌生,但“人为什么会得病?”、“传染病和一般疾病到底有什么不同?”、“传染病怎么传播?”,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并不能做出很好的解释,他们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零散的、感性的认识,还欠缺整体的、科学的、理性的认识。所以,本节课可以围绕着“传染病的病因-传染病传什么-怎么传-怎么预防”这样一条主线来进行设计的,应该比较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教学流程:设置情境→引出课题→简介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传什么(病原体)→谁在传(传染源)→怎么传(传播途径)→容易传给谁(易感人群)→归纳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围绕三个环节提出预防措施→复习总结本节内容。

概念图:

【案例2】“生物的变异”一节的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主题下的一个二级主题,内容主要以人的遗传和变异内容为主。标准解读:学生学习遗传变异的基本知识以及遗传育种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知识,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教法分析: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变异的现象、变异的原因、变异的意义。尽管这一部分内容课标的要求都是了解层次,但让学生认识到变异的普遍存在以及我国在遗传育种方面的重要成果还是非常必要的、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本节课的讲解,应该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入手,再逐步深入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无论是自然界还是日常生活,变异无处不在,我们每天吃的无论是动物食品还是植物食品,无一不是遗传育种的结果。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生分析及针对性设计:学生学完生物的生殖发育以及遗传后,对变异的相关问题很感兴趣,如“为什么变?”“怎么变?”“谁在变?”等相关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具有了一定的零散的、感性的认识,但还欠缺整体、科学、理性的认识。所以,讲解的时候应从多个角度把变异的有关知识串在一起,形成知识网,板书也用概念图形式呈现出彼此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

教学流程:图片配歌曲→引出课题→简介什么是变异→通过比较观察实物体会变异→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教给学生如何描述变异→通过图片音乐进一步体会变异→变异普遍存在→变异的原因→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变异在生产育种上的意义→思维导图巩固知识.二、基于自主学习策略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新课标是十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的指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对一部分爱好生物、基础好、平时积累多的同学,还可以通过让他们把自主学到的新知识讲给全班同学听的方式,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自信心,建立成就感。在进行这一类课型的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学生潜在的知识构建能力和自我创造能力,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会学、善学,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技能和方法,依靠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障碍,从而获取知识。下面我们来看两个实例。

【案例1】“空中飞行的动物”一节的教学设计。很多学生都喜欢鸟,通过了解我们发现有的学生甚至从小就一直保持着观鸟的习惯,一到周末就会带着鸟类图谱外出观鸟,积累了许多鸟的知识和实地考察的经验,这就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教师一定要利用起来。课前指导学生从鸟的起源、鸟的习性、鸟的形态结构特点、鸟的分类、鸟的趣事、观鸟的收获等方面查资料、准备PPT,给学生提供讲鸟的机会和平台。不少同学做了准备,讲得很精彩。

【案例2】“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一节中有仿生的内容,有个喜欢军事武器的男孩子就把仿生和他的爱好进行了一次完美的结合,所讲的课深受学生喜爱。

三、基于生物实验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也是最难组织的课。因为学生可以在实验课上动手去探索很多生命奥秘,满足他们好奇心的同时还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切仪器、设备和工具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而直接获取知识。因此,实验课上,学生往往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导致突发事件较多。同时,实验技能和知识点的落实也不能很好的实现,甚至由于实验操作失误,会导致一些威胁学生安全的现象发生。因此,教师做好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实验课的教学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上课前先重点学习实验室规则;做好充足的实验准备;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组织好实验过程;实验结束后做好小结和评价。

【案例】制作发酵食品---“包子皮的秘密”

(一)教材分析:

1、课题来源

第五单元第五章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涉及课程标准中“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的内容。《标准》建议教师应从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着手,通过各种实验和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对生物技术的感性认识;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技术的作用。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是一种传统的生物技术,但它又是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基础。而利用发酵制作食品的过程,许多学生未曾见过,这正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大好机会。

2、教学内容

课前一小时,学生分4-5人一组,把面和好(加酵母菌的和没加的分别和一块面)。上课时,每个小组明确分工。在老师的指导下先观察发好的面(俗称“发面”)有什么特点,与没加酵母菌的面(俗称“死面”)比较有什么不同,并认真做观察记录,同时把生成的新问题也进行记录。然后,老师把混合了的发面皮和死面皮发给每个小组,他们根据刚才的观察所获得的经验进行判断哪是发面哪是死面,做完假设,讨论检验的方法。分别用发面和死面制作包子,并做好记号。上锅蒸熟大约需要15分钟。在这15分钟等待的时间里,讨论、解答刚才学生记录的问题,并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出芽生殖等,同时,利用课件和板图帮助学生分析发酵原理,引导学生分析这就是产生诸多实验现象的原因。请学生再举例说出其他发酵食品,板图示发酵这一核心概念。蒸熟以后,分析结果,验证假设,表达交流。最后品尝劳动成果,并邀请老师、同学一起分享。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班级为初二年级,初二的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都比较强,但也有个 别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可以采取让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保证课堂有序进行,即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知识方面,学生已有馒头、包子、面包等口感暄软好吃的生活常识。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发酵的概念、原理及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酵母菌个体本身是微观的,是学生所不熟悉的,而发酵食品对学生来说是常见的是亲切的。所以教师可以这样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小组分工合作、亲自动手制作发酵食品,而后,在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的基础上再回归到对酵母菌及其发酵原理知识的认识上。同时,以蒸包子的活动为平台,让学生体验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体会科学探究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启发学生用科学的态度观察和认识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景(发面、未发的面 观察 记录 混淆)→发现问题→假设→设计区分方法→预测实验结果→进行检验→做记号、蒸→分析结果→验证假设、推出结论→进行反思总结

(四)评价

本节课的评价分为三部分:自我评价、组内评价和教师评价。每个小组都有一份学案,学生按学案的分工表如实填写,并根据在课堂上的表现、学案的内容,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探究的方法与技能掌握情况、学习结果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给组内的同学评价,同时教师也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每一个同学进行评价,最后三个评价汇总到教师手里,形成最终的评价。

二、观察比较、提出问题:

加了酵母和没加酵母的面团在形状、大小、状态、松软度、气味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生成的问题是:1、2、3、三、探究性学习

1、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面包子的记号:

死面包子的记号:

3、制定并实施计划,检验假设(蒸熟包子)

(等待蒸熟的时间里,解答前面同学提出的问题。把有关发酵的核心知识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

4、观察、品尝蒸好的包子,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5、得出结论,进一步确认发面的特点

6、交流收获、体会

四、基于初中生物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生物实践活动是中学生物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因此生物实践活动也就成为了生物教材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不少教师未能充分重视实践活动的教学,所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那生物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该如何进行呢?请看案例。

【案例】生物实践活动“生物多样性的学习与研究”

(一)活动背景:

把学科教学与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危机为时代背景,结合每年的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设计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综合实践活动。本活动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科学探究和自主求知能力的培养。

(二)活动目标:

(1)总体目标:使学生真正接触大自然,体会与自然相处的乐趣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热情,培养学生欣赏自然之美的情操,进而强化学生的环保观念。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在活动过程中关注体验与感受,提升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增强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从事科学探究的兴趣。

(2)具体目标:第一,知识积累,自然观的养成。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与常识,自觉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提升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能力。通过观影片、读文本、听讲座等形式的学习,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勤奋执著的学术精神和对自然界真诚无私的热爱情怀。第二,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学会检索、阅读和理解科技文献资料,形成严谨的学术研究的态度。第三,人际交流能力的发展。关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灵活地运用语言准确并生动地表达自己,流畅并愉快地与人分享。第四,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独立研究探索与团队合作探讨相结合。通过合作探究与他人交流、分享,最终形成对“生物多样性”的整体性、多样性理解。

(三)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活动一:启动仪式。活动总动员,介绍活动整体安排,提出具体要求。

学生任务:认真聆听活动介绍,了解活动的大致流程,明确各项要求。

活动二:专家报告。聘请知名专家做“享受生物多样性的快乐”的报告。

学生任务:认真聆听报告,做好笔记。

活动三:主题电影。在同一时间展播《植物私生活》等四部专题电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一部观看,学生入场和出场处都要盖章,观影后每一位同学要撰写影评。

活动四:小组组建。每班分为8-9组,每小组4-5人,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进行分组。每个学习小组起一个组名,进行分工,并填写初期分工记录及评价表。

初期分工的任务示例:(1)查找生物多样性的相关资料;(2)查找北京地区春夏之交动植物的相关资料;(3)记录生活圈内的各种生物;(4)自定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主题,进行资料搜集或生物观察。

第二阶段:实地考察

活动一:专业培训。小组长培训;志愿者培训;专业知识培训。

活动二:确定主题并进行二期分工。

上完生物课,接受了培训后,小组长组织组员讨论,确定考察主题,并进行二期分工

二期分工的任务示例:(1)准备相机,负责拍照;(2)准备动植物手册,以备现场查找不认识的生物;(3)负责记录观察到的动植物,撰写观察日志;(4)准备一些特殊工具,以作更深入细致的科学探究,如温度计测水温、花铲用来翻动土壤观察土质和土壤中的生物等。

活动三:考察动员会。

活动四:实地考察。

第三阶段:展示与交流

活动一:选择展示方式并进行三期分工。供选择的展示方式有两种:展板展示和PPT展示。

三期分工的任务示例:(1)准备图片资料;(2)准备文字资料;(3)制作展板或PPT;(4)负责展板介绍或PPT讲解。

活动二:课堂展示。在生物课上展示小组成果,教师和学生代表给出评价。

活动三:撰写报告。根据各小组的研究主题,撰写一份研究报告。可以是某一物种的说明文,也可以是整个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四)评价

1、总体评价:

(1)分工明确:三张分工记录及评价表填写完整,每张5分,共15分;

(2)认真听专家报告,并记好笔记,得10分;(3)观看电影并撰写影评:有入场和出场处留印得5分,认真写了影评得10分;

(4)前期准备充分,做了详细记录,得10分;

(5)认真写了实地考察日记,得15分;

(6)积极参与了小组的成果展示,得15分,被评为最佳展示的小组加10分;

(7)认真撰写了研究报告,得20分。

2、PPT展示评价:

“生物多样性学习与研究”PPT汇报评价表

评分细则:(汇报时间:8分钟,超时扣分)

3、展板展示评价:

“生物多样性学习与研究”汇报展板评价表

评分细则:

以上我们通过四个方面的案例简要地谈了谈生物学科教学设计的问题。总之,要想根据每节的内容编写出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设计,必须先要客观深入地分析教材,深入地学习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解读,要反复琢磨什么内容课标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要求,学生要达到什么程度。对于一般了解层次的内容,教师应该怎么讲,对于重点理解和运用层次的内容,教师应该怎么设计教学过程、借助于什么手段、使用哪些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等等,每一小节的要求教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再就是熟读教材,逐字逐句,书上都涉及了哪些例子、哪些素材、有没有图片、怎么读图,等等,教师要反复阅读教材,深入挖掘其内涵;还有教参,也是教师备课的好帮手。做好这些准备,教师再着手编写教学设计,才能更有针对性、可行性。同时,教师要善于揣摩初中学生的心理和兴趣点,掌握了学生的喜好,再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科学前沿,这样的教学设计就一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爱学、乐学的教学设计就是最好的、最成功的教学设计。

美国教育心理学博士,当代国际著名教学设计理论家赖格卢特认为教学设计也可以被称为教学科学。他在《教学设计是什么及为什么如是说》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最优途径,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平台。

第五篇:初中教学质量分析和总结

13——14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政史地教研组质量分析及教研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试卷的基本情况:

政史地的考试时间均为70分钟,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归纳列举题、材料分析题,综合探究题等。

二、个教研组各科成绩具体分析

本次期末检测202_级政史地的名次分别为2、3、1;15级分别为1、1、2.从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生率和积分来看,202_级的政治分别是71.09、88%、66.7%和100分;历史分别是65.51、68%62.8%和100分;地理分别是38.3、79%、44.2%和91.71分。202_级的政治分别是60.35、59%37.8%和64.55分;历史分别是61.89、59%、38.2%和94017分;地理分别是60.90、56%、50.7&和100分。

三、题型及考点分析

各科题型考查的题型都是平时常见的题型,考点的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四、本组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研活动开展得不够扎实,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组安排了教研活动时间,但由于我们教研组是多学科合一,业务不同,而且又不在一起办公,有时学校事务太多、太杂,所以不能保证有充足的教研交流时间,教研活动开展起来就有些困难,使某些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

2、需要进一步加强综合组各项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综合教研组所有学科的常规管理工作,要以学校教导处、教科室为龙头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要注意学校各教研组的横向联系工作。

3、教研活动要注重形成一定的制度,使每一位教师对教研组的管理工作形成一定的共识,要认真抓好每一次活动的开展,尽可能的调动全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4、需要注重发挥全组教师的集体力量,更加注重每一位教师的参与,争取把本组的教学教研工作上一个台阶。

五、对今后本组教研工作的构想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辨证关系。

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一个总目标,包含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近期目标就是阶段性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长远目标就是人的终身发展,终身受益。近期目标可以为长远目标提供阶段性的支持。长远目标是近期目标的指引,没有长远目标,近期目标也就失去了意义。顾此失彼,只抓一头忽视另一头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从教育大环境考虑,目前,应重点考虑如何在课程标准的框架内,为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脚踏实地,突出校本教研的支撑作用

一是突出重点,围绕几个现实问题开展专题教研活动。1.如何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这一专题的提出,旨在纠正课堂教学不能按教学计划完成,课内教学目标达成大打折扣,而教学任务大部分留待课外完成,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其他评价要求体现不充分的偏向。

2.如何抓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落实这一环节? 根据新理念授课是不错的,但一些教师的教学效率不高,除了教学设计不切实际,再就是只图课堂上表面热闹,不抓落实。这是一个时常出现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一个问题。

3.如何使学生学得有味,学得轻松,学得主动?

这一问题不仅关乎新课程的取向,也直接关乎课堂教学效率 更关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是我们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4.如何克服复习教学的“简单重复”和“高耗低效”?

一些老师在复习教学中往往是知识内容(考点)内容的简单重复,因而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厌烦的“炒旧饭式”的复习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大大下降,其效果也往往是“当时懂,过后忘;听时会,做时错”。怎样避免出现这种“高耗低效”的局面,也是我们今后教研工作中要解决的一个问题。5.作业的设计、布置和讲解是否做到精到?

应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情况等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教研专题。

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是我们教研工作中常常出现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我们教研活动的中心内容。

二是搭建平台,开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

1.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听课、评课和教学反思为主要形式,开展常态教研活动。

2.充分挖掘优质资源,开展教学引领活动。

一是建立新课程教学示范校,定期举行教学开放日活动。二是坚持开展送课下乡活动。挑选那些其教学既能体现先进理念,业绩又突出的教师担纲。三是开展校际手拉手活动。四是坚持开展竞赛课试教观摩研讨活动。五是以现有教研成果为基点,有选择地开展课题引领活动。

3.不断激活教研机制,坚持教学专题统领下的教学竞赛、观摩、研讨相结合的做法,开展以教学能手等评比为主体的“四位一体”活动。三是明确要求,确保教研活动卓有成效

1.建立全员听、评课制度。各科教师听、评课节(次)达到教学常规要求。2.以学科集体活动为主。分别固定每周至少两课时集中活动时间,确定阶段性教研专题。同时,穿插推门听课做法。

3.校班子成员挂点参加并协助组织学科组教研活动。

4.学校对学科组和教师个人组织或参加教研活动的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并将其纳入工作考评重要内容。

(三)改进方法,进一步抓好常规教学管理

所谓常规是以往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可以对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对其不适应的部分必须进行重组与重建,对积极有效的一面加以保持与弘扬。尤其要努力建构研究型教学管理模式。由检查备课笔记转向组织研究教材;由检查教师课堂中的纯知识传授转向用课程意识研究课堂教学;由检查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转向指导课堂教学;由指挥教学工作转向共同参与教学研究;由教学者终结评价转向教师专业水平发展情况的激励评价。

(四)调整思路,加大质量评价工作力度

评价工作在促进学校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加强教学工作,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年,我室将一如既往地关注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

1.改进小学终端评估办法,配合县局开展小学毕业检测和分析。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探索小学终端评估的方法,力求寻找出一条更切合学生实际、切合课程改革的评估方法。今年,我室将积极配合县局开展小学毕业检测和分析。

2.突出教学质量在学校目标评估中的分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学校教学的永恒的主题。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要在教研上下功夫,加强教学管理上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因此,还应该加大教学的监督力度,规范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从而突出教学质量在学校目标评估中的分量。

政历地教研组

202_-7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质量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