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实证会计研究在我国的现状及其前瞻
编辑:繁花落寂 识别码:13-1099181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11 00:00:4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实证会计研究在我国的现状及其前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实证会计研究在我国的现状及其前瞻 作者:程仲鸣

来源:《财会通讯》202_年第01期

第二篇: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实证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实证研究

作者:刘砚平刘庆庆

来源:《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2_年第06期

摘要:文章首先运用超效率DEA模型从静态角度对商业银行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超效率DEA值进行测算并排序;然后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从动态角度对商业银行的效率持续性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整体较好,但是“五大行”明显差于“股份制”,且整体规模无效率现象严重;我国商业银行的Malmquist指数普遍较高,这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

关键词:商业银行;超效率DEA模型;Malmquist指数;技术效率

中图分类号:F832.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2_)06-0028-06

第三篇:实证会计研究的过程

实证会计研究的过程

实证会计研究的过程较为固定化,大致如下:

(1)确立研究课题。较为常见的研究领域包括:

①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时间、内容、文字风格等的影响因素;

②公司为何采用这种信息披露策略;

③选择和变更会计方法的制约因素,等等。

(2)寻找有关理论。

(3)提出假设。

(4)假设的可操作化。为了收集到检测所需的实证数据,往往需要将假设具体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5)设计研究方案。在实证研究中有两种基本的设计方法:

①实验设计。一般需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一组是测试组,另一组是对照组,将两组的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来体现实验的效果。

②调查设计。社会调查的主要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及利用现有资料等。

(6)分析数据,检验假设。

(7)结论分析。除证实或否定假设外,研究者还应对其研究结果加以引申,这一般从以下一个或多个方面进行:

第一,说明是否接受假设对现有理论的意义,指出现有理论的正确性或者需要重建或/和修正的必要性,并提出实际的思路做法;

第二,讨论研究结果的实际政策意义,包括对会计准则制定者、公司管理人员等意味着什么;

第三,指出将来研究的方向。

第四篇:探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证研究现状综述论文

摘要:

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扩张而出现的,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探讨或研究纷至沓来。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研究

一、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大学生就业、赖德胜应用劳动力市场理论,从城乡两个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出发,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在于城乡劳动力的转换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等,其中,“在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特性使得城乡之间的工作转换成本很高,这其中工作接受成本与工作离开成本是次要的,主要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很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在某些城镇地区特别是高校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他们有相对过剩的迹象,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他们则是绝对不足。”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李琪应用供求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理论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她指出,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一般会选择进入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的主要劳动力市场而使他们的就业竞争变的激烈,降低就业率;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指出,大学生对企业信息的不完全获得使得50%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利用资本有机理论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其结果是,化工、建材、医药、电子信息等专业大学毕业生相对来说就业机会增加,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工业等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则显的就业困难了。

刘洪银依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所做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通过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既源于就业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源于供给方面的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不足,还源于市场的运行效率低下。其理论分析也依据人力资源开发、市场供求和市场失灵的不完全信息展开。

三、其他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徐州工程学院院长沈超从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角度分别对就业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做总量失衡分析时,他首先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析就业,其过程和李琪所做的分析研究是一致的;沈超利用费尔浦斯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职业搜寻理论把大学生失业归咎于大学生的预期保留工资偏高于实际的市场平均工资,偏高的保留工资会使大学毕业生拒绝诸多的工作机会,增加寻找工作的时间,导致当年就业率降低;依据筛选理论指出,毕业生提供的信号可分为强信号与弱信号。

一般而言,学历、专业、学校品牌、性别、是否党员、获奖情况以及体态相貌等都属于强信号;而工作能力、性格特征、人际交往、思想品质等属于弱信号。这便导致对弱信号有更高要求的雇主寻找合适人选的时间增加,也使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增加,在短期内表现为大学毕业后不能尽快就业。在做结构失衡研究时,作者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人力资本的理论进行的解释,其中,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李琪所研究仍然一致;其对人力开发理论的应用是,大学生现在为了避免将来转行所导致的专用人力资本的损失,在初次就业时往往对专业性太强的行业选择的比较慎重,使得大学生在这些行业中的就业呈现出供给不足的现象。

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其他研究。

国内关于本命题的相关研究还有:孙宏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文中从两类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出发,指出大学生偏爱主流劳动力市场却不得不涌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事实,运用劳动力市场的划分模式,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其复杂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研究,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提出了就业对策。李永东、张婷婷的《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教育经济学分析》指出我国劳动力市场现实的二元划分以及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马金艳、李娟的《浅谈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供求问题》从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入手,分析了这两个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学生就业的。

周世学、陈士俊和邓蓓共同撰写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文中从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出发,通过劳动力市场分析指出,大学生不是过剩而是过少,就业难只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就业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客观现象。王厚义、黎金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从需求规律和供求规律的角度解释了高校扩招以来就业问题渐渐进入困境的原因。郝剑琴、王文奎的《强化人力资源社会配置缓解就业难结构性矛盾》选取了西安市202_年第一季度人才招聘会为基本样本,结合多方面进一步调查访问,通过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启示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只有在相应的政策引导下和相关的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增进招聘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认识与沟通,协助招聘单位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帮助求职者调整择业方向,才能真正推动大学生人力资源朝向合理的社会化配置方向迈进。吴宏伟、张国栋的《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将个体独特的人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与社会某种职业相关联,以求达到人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另外值的一提的是,罗育超在他的《基于管理学归因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巧妙的应用管理学的归因理论,也对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关大学生就业的研究还有很多,不再罗列。

五、综述。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一般是以文献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为主,使读者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有了以个大致的了解,并对所使用的理论进行了必要的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再提出对策或是政策建议。从总体上看,随着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理论研究文献更是相继出现,论文和专著都呈现发展的势头,研究也开始更深入,更细致,更向实用性发展。从研究方法上看,一般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法,这是必不可少也是最常见的,另外,问卷法和个案研究法也较多的被采用以获取一些一手的数字信息。从内容上来看,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性的成因,尽管许多文章一致性的提出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或是结构失衡,可是现存的研究却鲜有直接从大学生专业对比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鲜有去细细的分析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现象,因为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是,并不是所有专业的大学生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就业难是一个局部问题,只不过这个局部的“面积”大了一点。

参考文献:

[1]李琪。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2_(05)。

[2]刘洪银。大学生就业的人力资源市场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2_(06)。

[3]沈超,宋言东。我国大学生就业失衡现象的经济学解析[J]。教育发展研究,202_(11)。

[4]潘士元,林毅夫。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学家,202_(1)。

[5]厉以宁。我国中长期就业理论与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1981(06)。

[6]赖德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原因、现象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2_。

[7]汪歙萍。上海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查及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_(04)。

第五篇:小学生责任意识现状的实证研究

小学生责任意识现状的实证研究

单位:江西省宜丰县新昌二小

作者:薛亚萍

邮编:336312

联系方式:yaya200593@163.com

小学生责任意识现状的实证研究

摘要: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发展关系到未来社会的质量。本研究运用问卷和访谈法调查了小学生责任意识发展的现状,发现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发展整体上是健康的,但也存在对自己的责任意识模糊、对家庭的责任意识缺失、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淡漠、对自然的责任意识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责任意识、小学生

从一定意义上讲,道德教育实际上就是责任教育,道德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人的责任意识,是否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和尺度。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责任意识的发展关系到未来社会的质量,更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命运。本研究从对自己的责任意识、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对自然的责任意识四个维度入手,了解我校小学生责任意识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培养措施。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责任意识的特点设计调查问卷,选择江西省宜丰县新昌二小1、3、5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问卷94份。

2、访谈法:设计访谈提纲,对16位家长和老师进行访谈。

3、数据处理: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

研究发现,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发展整体上是健康的。主要表现在:在自我责任意识方面,具有强烈的积极向上的意识,非常关注自己的学习活动;在对他人的责任意识方面,对同学同伴团结友爱,尊敬老师;在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方面,具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希望成为家庭中平等的一员,成为家庭真正的主人,开始学习融入社区;在对自然的责任意识方面,由于受到环境保护教育的熏陶,对环保有较深刻的认识。上述四方面中,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发展较好,对自己、对自然的责任意识发展较为滞后。

1. 对自己的责任意识,我调查了个人的进取意识、学习主动性和关注自身健康三个方面。在个人进取意识上,被调查的小学生进取意识比较强烈,积极要求进步,一年级70.4%的学生认为能不断给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并为自己取得的进步感到高兴,三年级的比例为42.9%,五年级为40%;在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课堂纪律方面,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做得不太好,反映出小学生对纪律的认识还停留在外在约束阶段,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它的意义。

在学习的主动性上,低年级学生缺乏对自身的了解,一年级52%的学生不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中高年级相对较好;在课前主动预习、课堂认真听讲方面,一年级60%的人认为自己做得不太好,三年级和五年级近四分之三的学生不能做到课前主动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访谈中了解到,虽然老师和家长曾经对此作出严格要求,但大多数学生仍然难以达到要求,反映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心态;在独立完成作业、有错题及时改正方面,68.5%的一年级学生认为自己做得很好,三年级和五年级均有半数以上的学生选择做得很好;一年级40.7%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时积极思考、能发现问题、对问题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只有14.8%的一年级学生认为自己做得不好。五分之一的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认为自己做得很好,有26.98%的三年级学生和35%的五年级学生认为自己做得不太好。

在关注自身健康方面,51.9%的一年级学生认为自己能认真做好两操一课,只有11.1%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好。三年级则有38.1%的学生认为自己做得不太好,五年级的比例更高,达到57.50%;在保持正确的坐、站、看书、写字的姿势方面,一年级46.3%的学生选择做得很好,17.5%的三年级学生认为自己做得不太好,只有1.9%的五年级学生认为自己做得很好。

综合小学生对自我责任意识的调查可以看到,当前小学生对自身所应承担责任的认识发展较好,但认识并未真正内化为自身的信念,行为和认识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

2、对他人的责任意识

研究选取了对同学、对家长、对老师三个观测点。对同学的责任意识,小学生普遍表现出良好的团结友爱意识。如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在同学碰到困难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为能帮助他人感到快乐;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损害他人利益,借物品能及时归还。

对老师的责任意识,多数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教育能虚心接受。当老师给 自己布置任务时感到非常高兴、能尽全力完成的学生比例较高,一年级为76%,三年级为73%,五年级为56.5%,反映出学生对老师的信服;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非常喜欢与老师交流,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讲给老师听,17.4%的五年级学生表示根本不愿与老师交流;三分之二的一年级学生愿意主动帮老师拿东西,三年级、五年级仅为三分之一。

对家长的责任意识,多数学生表现较好,认为自己知道父母赚钱不容易、从不乱花钱的学生,中高年级的表现明显超过低年级;当问及妈妈生病时,你是否感到难过担心时,近九成的学生回答很担心,比例相当高。在尽可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努力不给父母添麻烦的问题上,中高年级的学生回答能够做到,远远超过低年级的学生;认为在家里孝敬爷爷奶奶的学生不到半数,一年级最低,为31.2%。在访谈中也发现,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尊重家长,缺乏基本的感恩之心。

调查发现小学生对同伴、对教师的责任意识表现较好,对家长的责任意识较为淡漠。

3、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小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主要表现在对班级、家庭、社区三个方面。对班级的责任意识,低中高年级的学生都表现了比较强烈的班级责任意识,如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为班级争光的学生占82%;对家庭的责任意识,学生表现得不尽如人意,经常与家长交流的学生只有三分之一。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愿给家长添麻烦的学生,一年级最低,为22.2%,五年级最高,也不到一半;对社区的责任意识,被调查者的表现也很不理想,不到半数的学生表示愿意主动和邻居一起扫雪,比例最低的是三年级学生。能够爱护小区的公共设施、花草树木的学生占54.8%,能自觉遵守居民公约,不在公共场合打闹喧哗的占42.3%。

4、对自然的责任意识

被调查学生表现出认识和行为之间的明显差别。如不乱扔废旧电池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34%,对有人捕杀青蛙感到非常生气的占45.2%,能提出环保好建议学生为57%,了解环境保护和人的生存之间关系的也占到总人数的50.1%。

三、小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研究,发现小学生责任意识发展存在着明显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对自己的责任意识模糊

研究发现,小学生明显存在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社会角色的现象,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还未从幼儿的角色中转变过来,中高年级的学生也存在难以认 清自我的现象。例如小学生虽然也表现出对自我社会角色的认识,但仅仅是机械反映社会的外部要求,并未真正被其接受。高年级学生对自身社会角色的定位模糊不清,如在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课堂纪律方面,只有27.5%的五年级学生认为自己做得很好。在保持正确的坐、站、看书、写字的姿势方面,只有1.85%的五年级学生认为自己做得非常好。

由于对自身的社会角色“不认识”或“认不清”,导致了小学生对自己责任意识的缺失。这种缺失表现在许多方面,最突出的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生活自理能力和意识欠缺。有21%的学生表示从不主动预习或上课不会听讲,访谈中许多家长也反映孩子在家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很多孩子在家中学习必须由家长监督。在与小学生的交流中,许多小学生表示学习是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能出人头地;有的小学生表示学习是因为父母要求,或是为博得老师的欢心,其实自己并不喜欢学习。这与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和应试教育的思想残余紧密相关。虽然在问卷调查中,多数学生选择了自己能够整理学习用品,但在访谈中,很多教师反映,小学生生活自理意识和能力欠缺非常普遍,很多学生学习用品随处乱丢,在一、二年级的教室里随处可见学生丢在地上的橡皮、铅笔,三四年级的很多学生还不会系鞋带。对这一点,很多家长也表达了相同的意见,许多孩子在家中随意乱丢自己的东西,自己的事情总是要父母做,很多家长既担心、又无奈。

(二)对家庭的责任意识缺失

调查的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占据了绝对的比重,他们明显表现出自我意识发展滞后的特点,很多学生还未完全认识到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他们在活动中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与同情,尤其是对家长,更缺乏基本的关心。例如有23.8%的学生表示不太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平时有乱花钱的现象。对家长的访谈也发现,不少小学生花钱大手大脚,不管家庭的经济情况,盲目与他人攀比消费,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与家长吵闹。一些孩子对父母的关爱毫无感恩之心,将之视作天经地义。在与同学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也习惯以自己的好恶来左右同伴之间的交往,很少关注别人的感受,甚至为了自己的愉悦,伤害他人。在对他人的责任意识方面,小学生最为缺乏的就是对家长最基本的理解、关心和爱护。

(二)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淡漠

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和社会的原因,小学生普遍缺乏对社会的了解,更无法准确认识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因而,他们对社会缺乏基本的感性认识,在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上存在明显的欠缺。虽然在调查中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具有社会责任意识,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与真实的社会生活是基本隔绝的。如有44.5%的学生认为自己不会参加小区居民的公共劳动,可以明显的说明这 个问题。

(四)对自然的责任意识不足

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教育方式方法的原因以及学生自身的原因,这种认识并未得到真正的认同转化为主体的信念。例如,能做到不乱扔废旧电池的学生只有34%,很多学生对自然的责任意识还仅仅停留在初步认识阶段,真正意义的责任意识尚未形成。

四、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建议

研究发现,小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很复杂,与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在寻找问题的症结的同时,我们更有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要走出传统的、自由的模式,寻求更科学、更高效的培养理念和措施。

(一)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基本原则

要遵循主体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层级性原则。

(二)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措施

1.培养主体意识,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和条件

培养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是要求在教育过程中体现道德教育主体性理念,具体讲,就是要求教育者首先要把小学生视作责任意识的主体,承认他们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给与充分的尊重。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在家庭中他们是子女,在学校中他们是学生,小学生只有形成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认同,他们方能深刻的去理解这一社会角色的价值和所应承担的责任,才能更好的认识其他社会角色的特点以及与自己的关系,在协作中深入认识、承担并体验自身的责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可以采用的方法很多,如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自身的价值与能力,可以借助必要的行为训练,辅之以激励。

2.整合教育资源,促进责任意识培养向生活回归

整合教育资源,首先要求责任意识培养走出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认识责任、生成责任意识、承担责任。责任存在于生活之中,学生的责任意识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课堂中知识传授式的方式不可能培养人的责任意识。传统的知识灌输带给学生的是精神的压抑和束缚,而不是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因此,只有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学生才能真正体悟责任。

其次,在责任意识的培养中,仅靠学校的力量是难以胜任的,必须将社会、家庭等各种教育力量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教育影响力量,建构完整的网络。特别是在当前,这一要求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当前,家庭、社会、学校在责任意识培养的观念和实践中存在着明显的不统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功利思想占据了主导,在很大程度上消弱和抵消了学校教育的效果,使得小学生在多样化的观念之中难以抉择,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将各种力量有机的统一在一起,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效果才能得以保障。

3.遵循层级原则,加强责任意识培养的针对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很低,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较多的停留在感性的层面,缺乏对复杂社会关系本质的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小学高年级才开始对社会关系有模糊的认识。因此,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首先在目标的确立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针对高中低不同的年级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应当更多的着眼于结合他们的生活形成最朴素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积累责任意识发展所必需的感性材料和情感体验。对中高年级的学生的培养目标则可以较多的定位于对朴素责任意识的提升。在责任意识的培养方法和途径的选择时,应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多样化的方法和途径,以期获得理想的培养效果。总之,注重责任意识培养的顺序性、渐进性、层级性,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植林.小学生责任意识与主题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2_.1 [2]宋晔.“学会关心”与责任生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_.3.[3]杨成立.论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培养[J].科教文汇,202_.8.[4]刘玉风.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J].继续教育研究,202_.4.[5]汪明霞,何百通.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2_.2.

实证会计研究在我国的现状及其前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