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人大关于赴某地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编辑:梦里花落 识别码:13-972931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23 17:23:27 来源:网络

第一篇:人大关于赴某地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人大关于赴某地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人大

关于赴◎◎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根据主任会议的安排,=月=日至==日,由◎◎◎、###副主任带队一行九人分别对==市、==市==区、==市==区、==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每到一处,大家都认真座谈讨论,虚心学习,一致反映,这次学习考察时间虽短,但对◎◎地区人大工作开展情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解,拓宽了视野,开阔了思路,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四个市区人大工作的主要特点

==和※※地区是我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人大工作开展的相对也比较活跃。为认真搞好学习考察工作,我们在考察前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确定了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一是围绕市委(区委)工作中心开展监督工作的主要做法;二是提高人大常委会审议质量的基本做法;三是开展代表及代表小组活动的方式方法;四是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的有关经验和做法。按照学习内容,我们考察组分别进行了详细座谈和询问。这四个市区人大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始终做到围绕中心工作履行职权。四个市区都始终坚持遵循党的中心工作就是人大的工作中心这一指导思想,积极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做到改革到哪里,人大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并且都注重了将全面监督和重点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抓大事、议大事、管大事,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人民普遍关心的大事、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来确定监督的重点和内容。如==市、==市把对经济工作的重大问题的监督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每年都对重点技改项目、招商引资、重点城市建设工程等工作进行审议、视察、调查,做到了时间保证、人员保证、质量保证。==区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运行情况作为重点,每年两次听取汇报进行审议。==区通过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办法,强化对行政机关的监督,通过开展个案监督的方式加强对司法机关办案的监督力度,在软环境建设和法制环境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对干部的监督上,四个市区都开展了述职评议工作,==区在每年=次评议副区长工作的同时,还将其分管的委、办、局长一起纳入评议范围,取得了评议一条线,促进一大片的效果。==市为增强干部述职评议工作的力度,还将评议结果纳入了全市政绩考核,有效地提高了评议的权威性,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招商引资工作是各地重点工作,四个区人大在招商引资工作上都拿出相当的精力靠上抓,常委会副主任、委室主任人人头上有指标,有的市区在干部指标之外,机关也分有指标,==市人大拿出==%精力来进行招商引资工作。四个市区多数人大的领导同志也都承担了挂包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工作。我们感到,四个市区的人大工作尽管各有千秋,但都紧密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实事求是,做到了一盘棋、谋大事、干实事。

二是提高常委会审议质量上方式灵活、效果明显。提高常委会审议质量问题是各地人大普遍关注的重点工作,四个市区在这个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通过座谈了解,==区、==区、==市人大常委会会期一般是半天或一天时间,==市人大一般在二到三天时间。为提高审议质量,四个市区都普遍抓了会前调研、会中审议、会后督办三项工作。==市人大在这方面工作比较突出,主要是增加了常委会预备会议这个环节。在常委会前利用半天时间召开预备会议,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参加,一是研究召开常委会的有关事项,二是汇报开展会前调研的情况。三是听取“一府两院”有关部门负责人汇报上次常委会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通过增加常委会预备会议,有效地解决了常委会议汇报内容多、审议时间少的问题,同时也强化了“一府两院”贯彻落实审议意见的重视程度和办理时效,增强了人大常委会督办工作力度。在会前视察工作中,==市人大还采取临时改变视察路线,随时增减视察内容或者由大主任带队分组直接下到基层暗访等形式,较好地解决了看亮点多、看问题少的问题,提高了对审议内容的认知、了解深度和广度。在会中审议方面,==市、==区、==市在会议审议中采取先分组审议、然后集中汇报审议意见的方式进行。==区人大在会议审议中,除听取各有关部门的汇报材料以外,还要印发人大常委会的书面调研报告,==区在会议审议时,由有关委室主任宣读调研报告,分管主任作补充,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委员、列席人员发言不足的弊端。四个市区人大还都改变了审议意见的撰写方式,==市、==区都把原来的审议意见改为审议意见书,改变了过去既谈成绩和优点又谈问题和建议的做法,主要谈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市和==区也在“一府两院”贯彻落实审议意见方面提出了时限要求,建立了审议意见反馈制度,提高了审议监督工作的水平。

三是代表活动丰富多彩,代表工作有声有色。搞好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是保证代表权利、发挥代表作用的关键环节,四个市

第二篇:青岛市人大赴广州泉州等地学习考察报告

青岛市人大赴广州、泉州等地

学习考察报告

为做好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关于我市侨务工作情况的报告,4月11日至17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航带领市人大民侨外委员会和市政府侨办负责同志赴我国著名侨乡广州、江门、汕头、福州、泉州等地,进行了为期7天的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广州等地在侨务工作方面的经验做法

(一)在搭建平台,招商引智,助力项目落地方面

广州市以举办世界华商大会为抓手,积极搭建华侨华人入穗投资平台。202_年8月和202_年7月,广州市先后举办了“世界华商500强广东(广州)圆桌会议”和“世界华侨华人企业家南沙自贸区圆桌会议”,邀请多位侨界大企业家入穗洽谈,促成了新西兰广东总商会全国销售中心等多个大项目落户广州,进一步拓宽了与各国华侨华人企业家联络交流的渠道,为广州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了动力。江门市则依托“侨梦苑”项目,积极打造华侨华人创业创新之都。“侨梦苑”项目是国务院侨办倡导并会同地方政府共同建设的新型侨商产业聚集区和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目前已在广东、天津等地挂牌启动了7个“侨梦苑”项目,其中江门市“侨梦苑”项目总面积3300平方公里,包括江门高新区(核心区)和大广海湾经济区两大启动平台,目前已在核心区内设立了侨青创业孵化中心、侨青创新创业园、海创空间等孵化平台,并配套实施了七项扶持政策,其中在税收优惠、租金补贴、贷款扶持、创业资助、专利注册、技术奖励等方面给予最高300万元的奖励扶持,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在全国侨资项目中都是领先的。汕头市则通过设立华侨股权交易中心,为侨资企业积极搭建金融创新平台。202_年9月,汕头市在该市华侨试验区成立了国内首家面向广大侨资企业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华侨板”,为广东省内具有侨资背景的外商企业、拟股改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截至202_年底,“华侨板”累计挂牌企业372家,意向融资额58.1亿元。泉州市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络服务工作力度,依托英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地泉籍社团,挂牌成立了泉州市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点,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点对点”联络服务工作。同时,定期开展“泉籍精英故乡行”活动,邀请海外及港澳著名侨领、知名企业家携家族成员回乡参访,欢迎他们回乡投资创业,引导海外泉籍侨胞抱团反哺家乡建设。

(二)在加强交流,密切联系,助力国家公共外交发展战略方面

广州市充分发挥海外交流协会的平台作用,与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华侨华人社团保持着友好交往,每年组织侨务出访团和中华厨艺团赴海外访问,在海外举办了多场侨务政策讲座、广州经济发展形势报告会,与当地专业社团开展经贸洽谈对接活动,促成英国广东同乡会、巴西广州企业家协会、澳大利亚广州同乡总会在广州设立工作站,为广州开展对外友好交往和联谊,以及经贸、文化、科技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泉州市积极打造“世界泉州青年联谊会”侨务品牌,确定了联谊会职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并通过编印通讯录、建立微信群、建设门户网站、与泉州商报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宣传报道等方式,打造海外华侨华人联络联谊平台。202_年,联谊会组织了以“一带一路中国梦·海丝青春万里行”为主题的跨国公益宣传活动,多家新闻媒体给予专题报道,进一步扩大了世界泉州青年联谊会的影响力。

(三)在挖掘侨味,弘扬文化,助力文化名城建设方面

广州市与人民日报合作,专访广州侨资企业转型升级、侨务明星社区、荣誉市民、华文教育等工作品牌,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的《广州,处处“侨”味飘香》、《送孩子回中国读书,走起》等文章,引发海外华侨华人强烈反响,并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肯定性批示。在加强海外宣传的同时,先后建立了广州陈李济药厂、陈家祠等13处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并承担起海外侨社团来访、海外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接待、海外华文幼儿师范教育师资培训等任务,为广州文化名城建设贡献了力量。江门市则通过打造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将4000余件文物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和影视手段展现在世人面前,全面展现了五邑籍华侨华人在海外艰辛创业以及回报家乡的感人故事。该馆无论是在建筑的外形设计,还是在其内部文化内涵上,都位列国内同类博物馆前列,目前已成为江门籍华侨向往的“根”,这个根不仅仅是华人的精神寄托所在,更是华侨文化的根。

(四)在贯彻侨法,维护侨益,助力民生幸福工程方面

广州市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为基础,进一步完善涉侨政策法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其中《华侨子女回国就读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意见》是该类问题在全国的第一个地方性配套政策。推动出台的《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授予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将“授荣”工作提升到了地方性法规层面。汕头市高度重视侨捐监管工作,该市自成立以来,已累计接受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赠款物91.5亿元,其中香港李嘉诚先生捐资创办的汕头大学至今已投入56.5亿港元。为此,汕头市先后出台了《汕头市华侨捐赠兴办公益事业管理办法》、《关于做好华侨捐赠公益事业项目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就侨捐项目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具体要求、确认原则等事项作出了明确说明和规定,推动侨捐监管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二、工作启示

启示之一:新的历史时期,侨务工作要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只有坚持与“一带一路”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国家公共外交等国家战略相融合、相衔接,侨务工作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此次学习考察,我们把调研的重点放在了广东、福建两省的著名侨乡,随着调研的持续深入,我们明显感到这些先进地区的侨务工作除了资源丰富、工作扎实的共同点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侨务工作能够主动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在新的历时时期为侨务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使侨务工作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对外交流、建设文化名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泉州市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引导侨务资源服务海丝先行区建设。借助“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中国福建周”等大型活动,主动引导海外侨亲参与先行区建设,打造深化海丝经贸文化交往的重要桥梁纽带。202_年6月,该市以“中国·福建周”活动为契机,在马来西亚、老挝和柬埔寨成功举办了泉州经贸旅游推介交流会、“泉州之夜”文艺晚会,以及多场商务洽谈会和投资说明会,开展了一系列政府高层访问、侨务拜访以及经贸考察,有效推动了泉州与当地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将泉州这颗海丝明珠推介到了东南亚各国。再如,汕头市积极抢抓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机遇,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这是全国目前唯一一个以“侨”和“文化”为特色的国家级战略平台,规划面积480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50平方公里,着力打造一个平台,即面向世界华侨华人的聚集发展创新平台;建设两个基地,即面向世界华侨华人的文化交流基地、对外传播基地;汇聚三个中心,即跨境金融服务中心、国际采购商贸物流中心、旅游休闲中心;培育九项产业,即跨境金融、商务会展、资源能源交易、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教育培训、医疗服务、信息、海洋等高端产业。

启示之二:侨务工作是做人心的工作,只有始终严守以人为本的主线,唱好维护权益这一主旋律,才能真正做到凝聚侨心、会聚侨力、同聚侨梦。

通过调研,我们对侨务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侨务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以人为本,为侨服务”是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州、福州等地侨务部门把其视为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本质体现,把“知侨心、懂侨心、暖侨心”作为基本要求来提,把“爱侨胞、爱侨务、爱本职”作为基础工作来抓,要求每个侨务工作者“常怀爱侨之心,常守为侨之责,多办利侨之事”,做到“用真心关爱于侨,用真情温暖于侨,用真诚取信于侨”,侨务工作成效显著,不仅赢得了广大侨胞的信赖和赞赏,而且也赢得了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对侨务部门的重视支持。例如,泉州市深入实施“侨爱”工程,将53户散居贫困归侨侨居房建设列为202_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争取市财政补贴106万元,建立市县两级侨办挂钩联系制度,帮助解决住房困难,目前侨居房建设全面完成。再如,福州市创建涉侨救济新模式,结合该市新增出国人员数量众多,部分出国人员在国外意外身亡的侨情实际,深入调研,提出涉侨失依儿童救助方案,创建了涉侨救济新模式。目前首批争取救助资金20万元,对全市80名因父(母)在国外身亡、丧失依靠的儿童进行生活和就学补助。

启示之三:侨务工作不只是政府侨办一个部门的事,更需要“五侨”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只有形成部门联动、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才能开创侨务工作的新局面。

侨务工作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教育等诸多领域,如果仅仅依靠侨办一个部门来做好侨务工作是不可想象的。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侨务工作先进地区无一例外,都是建立了政府主导、侨办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有的地区还建立完善了“五侨”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了“五侨”资源的互通共享,形成了侨务工作的整体合力,为开展好侨务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青岛市作为我国北方重点侨乡,近年来侨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部门联动方面,“五侨”联动的工作机制和“大侨务”的工作格局还尚未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市侨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和提档升级。

三、工作建议

(一)恢复建立“五侨”联席会议制度。

为加强市直涉侨部门和单位之间的联系,整合侨务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建议恢复建立由市人大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市政府侨务办公室、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致公党青岛市委、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等单位组成的“五侨”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定期召开“五侨”联席会议,每次会议明确一个主题,与会单位围绕主题深入调研,充分交流,认真研究,形成共识,推动解决有关涉侨问题。对全局性涉侨工作和重大问题,由“五侨”成员单位共同组织调查研究,增强“五侨”联动的实效和影响,推动侨法贯彻实施,促进侨务工作深入开展。探索建立联合调研和成果分享机制、重点涉侨案件联合调处机制、侨情通报机制,以及海外侨情定期分析制度、重点驻外使领馆侨情联系制度等,充分运用侨务工作新手段、新平台、新载体,增强为侨护侨能力,推进联席会议机制的常态化、规范化发展。

(二)充实完善侨务工作资源信息库。

侨务工作是与侨胞建立感情、交朋友的工作,建议以发挥侨胞作用、涵养侨务资源为目的,进一步拓展和总结全市侨务工作,建立邀请华侨列席市人大、市政府工作会议,以及召开“一带一路”建设侨胞座谈会等工作制度,提高广大侨胞回国参政议政、参与我市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重点探索在海外侨胞中组建辅助全市侨务工作的“顾问库”,以主要国家和地区侨胞中的杰出人物为“点”,加强联系,以点带面,发挥海外侨胞的作用,为我市侨务工作的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积极“走出去”开展海外侨情调研。

国外侨务工作是新时期侨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侨务工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主导地位。积极“走出去”是深入了解海外侨情,全面做好侨务工作的重要途径。因此,建议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能够定期组织开展侨务工作培训,邀请国内知名侨务专家和海外著名侨领来青调研授课,并在合适的时机组织市及区(市)人大、政府从事侨务工作的同志走出青岛、走出国门,开展侨情调研、业务培训等活动。

第三篇:市人大赴山东华东等地学习考察报告

为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做好我市人大监督工作,日前,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同意,常委会非驻会委员分成两组,在副主任陈敏标、吴森的带领下分赴山东、大连和浙江、上海等地学习考察《监督法》实施情况。这是本届市人大常委会首次组织非驻会委员外出学习考察,也是市人大常委会紧密联系非驻会委员,加强自身建设的具体体现。委员们普遍反映,学习考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启发了思维,增强了做好我市人大监督工作的信心,取得较好效果。现将两组学习考察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宁波等地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监督工作重点。

沿途各地人大常委会都始终遵循党的中心工作就是人大的中心工作这一指导思想,积极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抓大事、议大事、管大事,严格按照《监督法》的要求认真开展监督工作。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市委“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战略,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今年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点。同时,他们还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加强了对物价、产品质量、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教育就业等问题的监督。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也紧紧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监督工作,如围绕工业强市战略和城市建设工作,对节能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开展了执法检查,对棚户区改造、水污染治理等工作进行调研和视察,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议意见和整改要求,促进了相关工作的开展。

(二)健全制度,规范程序,夯实监督工作基础。

各地人大根据《监督法》的要求,对以往制定的有关监督工作的制度、法规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规范,制定出台了符合《监督法》精神的规章、文件,不仅实现了监督工作的平稳过渡,也确保了监督法的顺利实施。

(1)制定监督法实施意见及其配套措施。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监督法》的实施意见,从把握精神实质、明确监督内容、健全监督机制等八个方面对贯彻实施《监督法》作出明确的规定,细化了实施《监督法》的具体措施。青岛市人大常委会严格遵循《监督法》的原则和具体规定,并结合人大监督工作实际,不仅出台了贯彻实施《监督法》的若干意见,还陆续制定了《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执法检查的规定》、《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处理办法》、《关于加强为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报告、议案服务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配套文件。这些文件对人大监督工作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依法规范监督工作、实施好《监督法》奠定了良好基础。

(2)规范梳理工作文件。针对《监督法》的一些新规定、新要求,济南、青岛、杭州、宁波等地统一调度,明确分工,要求各专门委员会和有关工作厅(室)对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文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清理。凡是符合《监督法》规定的,总结提炼进一步深化、细化;凡是不符合《监督法》精神和规定的,进行调整、规范和修正,坚决统一到《监督法》要求上来;凡是《监督法》有规定但还没有做的,就今后如何做及如何做出成效提出具体意见和方案。这样既保证了监督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与《监督法》的要求相一致,又实现了制度上的平稳过渡和顺利对接。

二、主要启示

通过学习考察,考察组在学习、了解各地人大监督工作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切身感受到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强劲势头,强烈地意识到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逼人态势下,我市应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克服“小进即满、小富即安,墨守成规、求稳怕事”等思想,继续解放思想,自加压力,奋起直追。考察组将这次学习考察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作了汇报,并结合实际将把学习考察成果落实到人大监督各项工作中去,不断开创我市人大工作新局面,为江门争当广东重点发展区排头兵、赢在新起点发挥应有作用。

(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切实加大人大监督力度。

针对江门与珠三角发达地区差距拉大的态势,市人大常委会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主动抓大事、议大事,不断加大监督力度,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一是把监督工作与江门争当广东重点发展区排头兵结合起来。贯彻落实市委把江门建成广东重点发展区排头兵的战略部署,把排头兵的目标和要求落实到人大各项工作中去,以扎实有效的监督工作为我市争当省重点发展区排头兵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二是把监督工作与提高行政执行力结合起来。加强行政效能监督,推动政府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精简和规范审批事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和质量,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对规划尤其是中长期规划执行情况的过程监督,督促政府狠抓规划落实,不断提高行政执行力,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三是把监督工作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目前,我市城镇化进程缓慢,通胀压力较大,农民增收困难,群众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要抓住这些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不断加大监督力度,督促政府大力实施“千企扶千村”工程,落实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对民生的投入,促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四是把监督工作与加快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学习贯彻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围绕我市农村制度建设和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增强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深入调研;加强对涉农建议、议案的办理及法律法规的监督,促进依法治农,为农民权益提供法律保障,加快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创新机制,健全制度,着力提高人大监督水平。

《监督法》实施后,考察地的人大监督工作之所以开展得有声有色,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非常重视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我市应积极学习借鉴,并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监督工作机制、制度,使我市人大监督工作更科学规范,更具操作性。一是建立和完善人大与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和完善党委定期专题研究人大工作或听取人大工作汇报的制度,加强党委对人大工作领导;建立党委、政府负责人亲自审阅人大重点建议、听取社情民意的制度,对代表提出的重点建议、人大提交的报告以及反映的社情民意及时认真研究处理并反馈处理情况,保证人大建议、报告和重要社情民意得到重视并加以落实;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党委、人大、政府联席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对监督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协商,加强相互间的沟通联系。二是建立走访代表、联系选民机制。通过建立和完善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联系常委会委员尤其是非驻会委员,常委会组成人员分工联系代表小组、走访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向选民述职报告等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代表和选民意见,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呼声。三是建立预算审查监督机制。借用“外脑”,聘请会计师、审计员、律师等财经专业人员,参与对财政预算和审计报告的初审,为常委会和人大代表审议相关报告提供咨询;成立以财经专家(系本级人大代表)为主的财政监督委员会,加强人代会财政预算报告的审议;财经工委或财政监督委员会在预算审查之后对政府执行预算进行跟踪问效,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绩效进行分析评估,加强人大财政监督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四是建立跟踪监督机制。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形成的决议、决定、审议意见,实行回顾性跟踪督办,检查办理进度,共商办理措施,保证监督取得实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议案,要重答复更重落实,不仅督促那些代表对建议答复不满意的部门加强整改,对那些答复满意的也要进行跟踪监督,确保代表建议、议案落到实处。五是建立综合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监督法》中规定的七种主要监督形式的各自优势,完善执法检查、评议、视察等常规手段,对那些严重违法的人和事要敢于和善于运用质询、撤职、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手段;积极探索和改进监督方式方法,形成工作监督与法律监督相结合、监督事与监督人相结合,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多方位、立体式监督方式,如借助媒体、网络等形式开办“民生论坛”或“民生沙龙”,常委会领导带领人大代表定期与市民近距离沟通联系,倾听民生,汇聚民意。又如通过互联网进行视频直播市人代会、常委会会议等,让市民就可以在家“旁听”人大会议。

(三)讲求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提升人大监督质量。

实效性是人大监督工作的生命。人大工作只有注重实效,才能经得住检验,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我们贯彻落实《监督法》,开展监督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增强监督实效这个核心。一是确定监督议题要突出开放性。在制定监督工作计划时,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网络、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和征求群众、人大代表和“一府两院”的意见,综合比较,使监督议题更贴近民意,切合中心。二是监督过程要突出针对性。在监督工作中,严格执行相关工作程序,在抓好调研视察、常委会审议的同时,着重抓好监督后续工作的跟踪办理,做到监督一起落实一起,监督一件解决一件,不断提高人大监督质量和实效。三是监督结果要突出公开透明。按照《监督法》和《江门市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情况向社会公开的规定》的要求,将监督工作情况和结果通过媒体等形式通报代表并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的监督,推动人大及“一府两院”不断改进工作。四是围绕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的重大事项,督促有关部门狠抓工作落实,提高行政执行力。

第四篇:赴云南学习考察报告

赴云南学习考察报告

沐抚办事处木贡村大学生村官谭大勇

12月21日至12月27日,沐抚办事处党委、办事处组织202_年秋冬季全办在编在岗(包括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职工对云南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7天的考察学习。在整个考察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阅览和朋友介绍,自身饱览了云南的大好风光和民族风情,心灵得到了升华同时结合自己所处大峡谷旅游风景区也有所体会。现将具体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云南考察基本情况:

此次考察先后赴昆明市、石林、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等4个州市。实地考察了云南民族村、园艺博览园、花卉市场、石林风景区、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天龙八部影视城、苍山洱海、玉龙雪山等十余个景区景点,期间分别在天龙八部影视城和云南民族村观看了天龙八部影视节目和云南民族风情歌舞表演等旅游文化精品节目。从中领略到这一片西南边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民族文化的挖掘利用、文化旅游产业的培育发展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值得恩施州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学习,深刻感受到云南这一片古老、壮丽的红土高原的崇山峻岭之间江河纵横和物种的丰富。直观的感受到云南作为祖国的边疆省份在立足省情,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加快发展中呈现出的创新与进取,感触颇深,启发良多。

(一)得天独厚的旅游民族文化资源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份,全省共有25个少数民族。汉族人口为3062.9万人,占总人口的66.6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533.7万人,占总人口的33.37%。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云南的世居民族有16个:彝、白、哈尼、傣族、傈僳、拉祜、佤、纳西、景颇、布朗、普米、阿昌、怒族、基诺、德昂、独龙。在云南各族人民都有自己的旅游文化民族特色,有自己的风俗文化经典,比如有彝、白、傣、哈尼、壮、苗、傈僳、佤、回、纳西、拉祜、景颇、瑶、藏、布朗、阿昌、蒙古、崩龙、独龙、普米等族的云南民歌,白族的“三月街”,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等。

(二)闻名世界的历史名号——春城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昆明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亦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此外,它还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枢纽,是中国唯一面向东盟的大都市。因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在全球亦少有的气候特征使昆明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三)丽江古城,古韵与现代——完美的交响曲

走进丽江古城,束河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错落有致。街头有一潭泉水,称为“九鼎龙潭”,又称“龙泉”。不论是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无不渗透纳西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无不充分体现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在古城中酒吧淋漓,在柳荫下,柔风中,看着清清的水静静地流淌,品着各色菜肴,饮着啤酒,和朋友聊聊天,抑或一个人喝着咖啡发呆,尽情享受在都市中所未有的闲静,有兴趣,还可请那些流浪的艺人坐下,给自己画个肖像或者是漫画,当作一份在古城特别的珍藏。古城的古韵与现代表现得淋漓尽致,能让人忘却都市的烦恼,回到久违的闲适,却又能品味到都市的繁华,让人留恋往返。

二、云南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

(一)政府主导,文化旅游成为云南旅游的亮点

在20世纪80年代,云南省政府意识到主要靠“烟经济”为主

导的单一结构性经济的风险性,提出要依托云南资源优势,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做出了依托云南神奇的自然景观、独特的立体气候、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绚丽的民族风情,把旅游业作为云南重要的经济产业来发展,使云南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潜力。其中“云南民族村”是云南文化旅游产品的巅峰之作。云南民族村位于滇池北岸的海埂,是一条由东向西仲入滇池的狭长的半岛沙滩,俗称“海埂”。其占地面积2万亩,有天然的游浴场和体育训练基地,为娱乐度假的好地方,集云南主要的彝、白、傣、苗、景颇、佤、哈尼、纳西、傈僳、独龙等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民族歌舞厅、民族广场以及激光喷泉、水幕电影等旅游设施。民族村寨采用复原陈列的手法展示云南的民族风情。走进村里只见不同风格的民族村寨分布其间,错落有致,各展风姿,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村舍建筑、生产、生活、宗教习俗均如实地展示出来,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缩影。游客在村寨里,除可了解云南各民族的建筑风格、民族服饰、民族风俗外,还可以观赏激光喷泉、水幕电影、民族歌舞、大象表演;品尝民族风味小吃,购买民族工艺品。身着民族服饰的导游小姐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讲解各少数民族的习俗。结合各少数民族节日,在村里还举行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僳僳族的“刀杆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纳西族的“三朵节”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节日活动,让人们尽兴观赏,沉浸在各民族的海洋里,是云南旅游的重要旅游景区。

(二)旅游与休闲购物的完美结合,丰富旅游文化产品

云南省通过长期的努力已经完善了整个旅游产业链的建设,实现了旅游业的第二次创业,精品景点的完善,休闲娱乐品牌的打造,使得云南旅游业发展呈现兴兴向荣的局势。“七彩云南”购物商城的打造,成为云南省旅游产业二次创业的精品工程,它位于昆明至石林公路旁,距昆明12公里,集旅游、休闲、观光、餐饮和购物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品牌。来自全国各地的旅行团,几乎都会被导游带到“七彩云南”,那里有百年老店“庆沣祥”茶庄,还有各类购物馆:

银饰、玉器、土特产、中药材等。除此之外,丽江古城——酒吧一条街、大理三月街、云南民族村等著名休闲娱乐旅游景点,都是政府打造的一流的旅游名片。

(三)产业体系完善,全民共同服务旅游大业。

云南旅游产业化已具规模,吃、住、行、游、购、娱、信息等产业要素完备,功能健全,完全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重点旅游城市功能综合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健全,高效便捷;旅游重点区域的航空、铁路、公路四通八达,畅通无阻,大理至昆明有旅游专线铁路;景区功能配套较为完善,绿化、净化、美化到位。如丽江有5A级景区两个,古城区辖区内就有星级宾馆酒店146家,其中五星级4家,四星级16家,三星级46家,二星级62家,一星级18家;非星级宾馆、酒店、客栈、招待所953家,其中特色等级50家;旅游购物店30家;旅行社27家;导游3000多名。云南的旅游业不仅仅成为政府主导的支柱产业,同时全民参与旅游建设服务旅游大局的意识深入人心。

三、云南考察的几点启示

经过几日云南的考察,回到自己的家乡——大峡谷,几经思考,我们此行在云南进行旅游考察,我们了解了它当前的旅游状况和建设旅游的先进经验,而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赶上它,如何做到取其长而补己短,如何才能让恩施大峡谷风景区成为海外知名景区,能够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影响,下面将自己的几点拙劣观点展示如下。

(一)完善旅游风景区建设,确定大峡谷旅游风景区科学的建设目标。恩施大峡谷是新兴的旅游景区,目前还处于建设初期,旅游风景区的各大功能区建设还很不完善,风景区的发展目标还不够科学。通过在云南进行旅游考察,云南知名风景区建设无不体现了几大特点:一是旅游功能区建设完善;二是旅游文化特色鲜明;三是各景点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搞旅游。所以,恩施大峡谷下一步的建设目标要做到:政府主导,完善旅游功能区,打造特色旅游文化,发动群众齐心协力建设风景区。

(二)打造恩施大峡谷特色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云南正是做好了这一点,才实现了云南旅游产业的二次创业,成效明显。对于恩施大峡谷来说,创世神话传说,土家民族风情与巴文化,马帮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去开发与利用。恩施大峡谷的旅游不仅仅只是看看风景,而是要让游客能够在观看景观的同时感受文化,愿意留下来进一步观光学习,让文化的魅力得以发挥,留住游客,感动游客。

(三)发动群众,全民参与服务旅游大业。云南旅游之所以蒸蒸日上,离不开人民群众参与旅游建设的积极性,正因为有了全民参与服务旅游大局的意识,才会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让游客被当地人民的盛情所感动。恩施大峡谷人民在建设旅游的意识上还不够强,小农意识、传统观念还比较深厚,这就需要我们政府通过正面引导发动、宣传、教育,来改善整个地区的旅游服务意识,真正实现全民参与旅游建设,用友善、热情、纯洁、坚韧、希望的民族精神去留住游客、感动游客。

恩施大峡谷的旅游服务功能区建设正日趋完善,大峡谷的知名度日益提高,但是大峡谷旅游建设还有很多缺陷,旅游文化还没有特色,人民参与服务旅游的意识还不强,大峡谷风景区建设“任重而道远”,还需在建设特色鲜明的旅游风景区上下功夫,利用全省打造“鄂西生态旅游文化圈”、建设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区、“仙居恩施”建设大势,顺势而上把握机遇,大胆创新,将恩施大峡谷建设成为“鄂西旅游文化圈”的典型亮点工程,真正实现旅游增收富民的理想。

第五篇:赴井冈山学习考察报告

赴井冈山学习考察报告

---------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能丢

市委党校202_年秋季党性修养班学员 徐宇(202_年10月26日)

按照**市委党校教学安排,202_年秋季党性修养班的43名学员怀着对井冈山革命圣地久已想往之心和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敬仰之情,于202_年10月-日赴**、井冈山等地进行了为期7天的异地教学和考察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这次学习考察我们主要参观了**八一起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北山革命烈士陵园、黄洋界、茨萍毛主席旧居等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次考察学习,由于党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对全部行程作了周密细致的安排,临行前韦生斌教育长亲自作动员讲话,并提出了要求,组织员金涛老师随团队综合协调,班委的同志认真负责、组织有序。加上学员们高度的自觉性,遵守纪律、积极配合、团结友爱、相互关心,尽管考察时间紧,路途长,但是,大家情绪高昂、兴致勃勃、善始善终考察了所有活动点,每到一处纷纷都具体询问了解历史,在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对先烈默默致哀等。

通过细致地观看展览图片、历史资料录像,认真听取井冈山干部学院的老师和红军后代动人的讲解等实地亲身感受,大家仿佛回到那令人难忘的岁月,置身于当年战火纷纷年代,一种在课堂上、在书本里体会不到的感受便油然而生,对井冈山斗争、对中国革命、对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了许多不同于以往得到的知识和体会,思想上受到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感到收获颇大。我认为是一次了解党史、了解中国革命史、了解国情,开阔视野的难得机会,是一次坚持“两个务必”重要思想的实地锻炼,是一堂震撼心灵、激励终身的党课,是学习生涯中一段难忘的历程,为今后的工作注入新的动力。

过去,我们对井冈山、井冈山精神认识了解往往仅限于书本上、电视里所给予的那一部分,更多是处于感性认识,很肤浅。这次,当我们到了井冈山,沿着当年革命先烈留下的足迹追忆革命斗争画面,了解历史风云的岁月,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时,精神上、心灵上一次次地受到强烈的震憾,切身感受到井冈山在中国革命中所承载的历史的厚重和对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实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性认识。

井冈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寻找中国革命成功之路的地方,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武装力量的集合点,开创了中国革命历史,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井冈山,是课堂,是熔炉,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党的干部,千千万万的优秀中华儿女从这里走出,革命者铜墙铁壁般的意志在这里炼就,锤炼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成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头,是革命和建设的传家宝。

这次实地考察,我对井冈山精神内涵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千万牢记理想信念不能丢

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现实或观念抱有深刻的信任感。信念往往是具体的,一旦它成为人的一定的总体性、普遍性的观念和态度,信念就成为信仰。信仰是人们关于普遍、最高(或极高)价值的信念。一方面,信仰本身就是一种信念,具有信念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信仰又是信念的一种特殊的、强化的高级的形式。信仰可以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最高信念为核心。人不能没有信念,没有信念就等于没有灵魂。理想则是以一定的信念和信仰为基础的价值目标体系,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最高层次。在井冈山革命时期,我们党用革命的理想信念教育党员、干部、红军战士和广大的农民群众,启发他们的革命觉悟,从而使红军在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打破了敌人的多次“围剿”。井冈山的革命老前辈们就是靠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着,才克服了斗争中的重重困难,始终坚持斗争到底,才使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目前,我国正处在深刻的新旧体制的变革之中,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必然涉及到人们经济利益的调整,触及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出现许多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个方面做大量的工作,但主要靠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理想信念教育。只有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用先进的思想和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头脑,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才能激发他们的奋发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进而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员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这无疑是对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从理想、信念、宗旨、作风、能力等方面衡量党员素质高低的根本标准。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尤为重要。

这次在井冈山开展异地教学和体验式学习,实际上是一次马克思主义的再教育,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再教育。

(二)千万牢记艰苦奋斗不能丢

井冈山的革命斗争是艰苦的,党和红军面临敌人的严密封锁,根据地经济落后,生活艰苦,缺衣少食,我们这次参观还看到了当时在井冈山流传的一首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的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全当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这既是当年井冈山根据地艰苦生活的实际情况,又反映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然而党和红军以顽强的革命乐观精神和坚定的毅力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毛泽东、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井冈山军民自己动手挑粮、种菜、编草鞋、挖草药、熬硝盐、办军械厂,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造就了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党代代相传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传家法宝,也是推动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项宏大而又艰辛的伟大事业,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艰苦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这只是伟大复兴征途上的一大步,今后的任务还很艰巨。在较高起点上实现进一步发展,遇到的问题会更多,难度会更大,工作会更艰苦,要求会更高,今后我们面临的任务会更加艰巨和繁重,矛盾会更加复杂和突出,风险会更加巨大和严峻,更需要长期不懈地艰苦奋斗。当然,我们今天讲艰苦奋斗,并不是要停留在因陋就简的水平上,也不是让大家去过“苦行僧”的生活,而是要把各种有限资源用在打牢发展基础、厚植发展潜力上,用在提升发展能力、提高发展质量上,用在解决人民群众迫切的重点难点问题上,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取得更加扎实的发展成果。

新的形势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培育艰苦奋斗精神,提升艰苦创业能力。我们应该牢固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认清面临形势的复杂性和肩负任务的艰巨性,既看到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更看到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警惕和防止骄傲自满情绪、不思进取情绪、贪图享受情绪,自觉以艰苦奋斗为荣,工作顺利时不头脑发热,遇到困难时不灰心丧气,取得成就时不为其所累,脚踏实地做工作,开拓创新干事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规律、解决新矛盾中,不断用创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举措奋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同时,努力形成一套有利于引导人们长期艰苦奋斗的激励机制,尤其是领导干部应带头叫响艰苦奋斗的口号,带头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带头鼓足艰苦奋斗的实劲,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三)千万牢记紧密联系群众不能丢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一大法宝,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在井冈山艰苦创业的过程中,毛泽东等共产党人深入了解群众的疾苦,进行土地革命,制定了“三项纪律”、“六项注意”,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党和红军之所以能以弱小的武装力量战胜强大的敌人,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和红军始终关心、相信和依靠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后来在中央苏区流传着歌谣“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在今天看来仍然那么的意味深长,那么的令人激动。当年井冈山的土地改革极大的激发了人民群众投身革命的激情,实践证明,只有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事业才能取得胜利。

当前,我们党已经从革命党成为了执政党。党要巩固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但当前我们也要看到,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权力观、政绩观未能正确树立,一味追求不切实际的政绩,不顾群众利益,逐渐脱离了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提出了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进一步强调了发展的价值,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新时期要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真正落实群众路线,突出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不断的增强党性修养,经常带着问题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做到心理想着群众,真正意义上的执政为民。

人大关于赴某地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