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摘要: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常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师有责任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教育,小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这个年龄段是人形成终身习惯的最佳时期;是打好学习基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从小养成好学习习惯,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养成教育 前言: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取得优秀教育的保证,也是养成教育的目标之一,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如此的重要,学生一旦在学习中养成不良的习惯,再聪明的孩子也恐怕难以学好,或者是运用好自己所学的一切,甚至能够在此基础上创新与发现。然而在我们班级里面学生还存在着以下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一边做作业,一边吃东西或是讲话,或是看电视等等一心二用的行为;没养成用记录本登记每天要做的作业习惯;家庭没有制度出严格的作息时间导致孩子的生活没有规律,没有思路,没有条理;
在学习中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不整洁;缺乏自己整理书桌用品和收拾书包的习惯;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等等。所以必须把陪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小学教育的第一重要任务。我写这篇论文是围绕“如何陪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个论点为中心,主要是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培养学生仔细审题 独立思考的习惯及学生认真书写作业的习惯,这几个方面来展开讨论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正文: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最重要的功课之一,特别是在小学。在小学阶段,儿童身体的生长和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关键时期。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对提高的学习成绩起重要的作用,而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小学是启蒙基础教育,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边玩一边学习的,可以说学生学起来不是很困难的,作为老师我认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分数不是最主要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才是最主要的。要让小学生明白自己应该学习,把学习当作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有趣的一件事,那才是最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
一、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也是学习的前提,没有了兴趣,任何人都无心学好任何东西,更别说自控能力特别弱的小学生,所以,如何激起他们学习的热忱,如何培养好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成了我们每一个老师首当其冲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有很好的亲和力,能够让学生在感情上接受你,喜欢你;然后教师还有要自己的特色,比如说语言上的幽默,声音上的起伏等等,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要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不觉得累了,倦了,想下课了。注意避免内容的枯燥而带给学生的乏味,所以,课堂教学时要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来激起这节课的热点,活跃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高度的注意集中。
二、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课堂上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课堂环节紧密相连,其中听讲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课堂上学生能否专心听讲,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数学知识具有循序渐进性,一旦没有专心听好某些知识就会脱节,影响后面的学习。这样会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组织好教学,使学生自始至终都能全神贯注地听讲。
上课专心听讲就是学生上课时,坐得端正,能够静心听老师讲解,听其他同学发言,而且还能主动边听边思考,这种习惯应该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培养。认真听课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需要老师不断提醒,反复练习和表扬或批评性的评判。同时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这样一来就能建立起良好的听讲习惯。我班上就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头脑聪明的小
男孩,学习习惯不好,作业拖欠、字迹潦草,更重要的是上课不专心,结果是成绩非常不理想,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到了高年级肯定是跟不上去了,因为知识点严重脱节以至成绩都考不过半。后来通过家人和老师的不断开导及鼓励,这一学期完全变了个人,作业认真完成,不再拖拉,上课认真听讲,勤于思考问题积极举手发言,成绩有了大跨度的进步。这都主要源于上课专心听讲的结果。
三、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独立思考的习惯。
小学生因审题不准而导致的失误现象较为严重。在中低年级尤为常见,到了高年级也有不少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儿童识字少、理解能力有限低,思维缺乏深度等因素;另一方面与学生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关,平时有老师同学大家一起读题,而一到了考试没有认真严谨审题的习惯了或者是不愿审题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就粗枝大叶,敷衍了事。如低年级计算中,学生加减误算、乘除误算的情况较多;在中年级常有学生把很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作一步应用题解答,或者两步只作一步,漏掉一步;在高年级的解决问题中学生常把单位“1”判断错。出现这样的错误,是由于没有审题的结果。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审题习惯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同样重要。教师要从低年级起,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建立解题的基本程序,如审题--列式--计算--验算--作答等。培养学生做作业时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独立思考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我个人认为应该从小抓起,从日常活动抓起,对父母老师不依靠,学习上要遵循“授人以鱼,不如
授人以渔”的思想。学生碰到难题时,不必告诉学生答案,只启发其解题思路。因此,仔细审题与独立思考是每个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具体说来应做到:认真读题,明白题意,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应有目的的做到:
1、训练学生一字一句地读题,可以由老师先范读,要求学生模仿老师读;
2、训练学生独立朗读,至少读三遍,并且要及时对学生的读书情况作出相应的评价;
3、训练学生默读题目,边读边想,弄清楚这道题到底讲了什么;长期这样坚持,可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作业的习惯。
数学的书写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数字与符号的书写应做到大小适中、高低一致、横平竖直、线
条流畅,忌讳时大时小,参差不齐,总之,数字与符号要搭配协调。
2、作业的格式要规范、排列要有序,凌乱的书写不仅会影响视觉
效果,还会导致计算上的失误。数学步骤按一定的顺序写,所以平时要注重列算式的顺序及答题完整性的培养。
3、学生在练习本上和草稿本的书写一样重要,还有练习册上及卷
面的书写要做到书写认真,布局合理,格式规范,整体效果好。提高学生的全局安排意识。
4、作图的书写:要求一定用作图工具,做到精确,量角或长度时
尽量避免误差。
做作业时除了要认真书写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做到心静。我曾经对我教的两个班进行观察:一班学生中午到校基本上形成习惯来做一点练习,主要是计算方面的练习,在这种练习中学生倍受感染,自做互改很快收得成效,全班计算能力都有所增强,做题氛围浓厚,学生积极性高涨;二班学生却没有养成这种静下心来做题的习惯,所以每次考试都不理想。因此,相比较来说一班的学生在基本功上面要扎实些,重要的是良好的作业习惯的养成起着重大的作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小学生阶段是人形成终身习惯的最佳时期,我们小学生如一张未曾写过的白纸,没有形成难以修正的坏习惯,且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老师和家长们应抓住这个时候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错过最佳时期。
第二篇: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我从事低年级教学已经几年了。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还不懂事,如上课坐不住,肯讲话,好动。思想开小差等坏习惯,要不断进行组织教学,上一节课至少要组织教学十来次。还不一定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小学教育能否对社会发展起作用,归根到底还要看小学教育能不能促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发展。为使小学教育能够真正的促使儿童的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小学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其中我认为儿童的习惯养成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想,当今教育,正在进行新一轮课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作为我结合多年数学教学实践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仍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所谓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指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将受用终生,而良好习惯要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再纠正,那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本人总结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数学教学方面,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我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要?首先要读书背书时要有良好的习惯,另外,学生的课前准备也是关键,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大胆举手发言,与同桌共同交流。也是很好的学习习惯。在平时做作业时定让学生养成细心,检查,验算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主动与同伴合作,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比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慢慢激发他们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经验积累谈谈自己的做法。
首先、让学生懂得在平时作业时要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例如,我在教学时,要求学生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时,必须要先认真审题。首先看一看有哪几种运算符号,看看一共有哪几级运算,有没有括号,所以最后决定先算8×3=24,然后再做4+24=28。接着把四则运算顺序加以简单说说,首先看有没有括号,如果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有哪几种运算顺序。让学生明白了,就会认真审题,让学生逐渐形成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再如学生写字时老师要经常告诉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在语文课上,我经常让学生说说写字的姿势,眼离书本约一尺,胸离课桌约一拳,手离笔尖约一寸。大家都能异口同声地背出来。同时讲一些危害性。如,我们身边的一些老爷爷,老奶奶,他们的腰是怎么驮的?一些戴眼睛的叔叔,阿姨,他们是多么的难看。如果拿掉眼镜会像瞎子一样,甚至严重的还会摔倒。是多么的危险啊﹗听了以后,学生就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写字姿势习惯。
第三篇: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
1、教学生会听课,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
要重点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的习惯,使学生做到:会听,会看,会想,会说。
2、教会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要让学生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独立思考,要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的过程中,掌握思考的方法。学生只有体味到思考的乐趣后,才会用心的去思考。
3、教会学生阅读,养成自学的习惯。
指导学生要认真阅读课本,坚持课前阅读,课内阅读,课后阅读,养成预习和自学的习惯。
4、教会学生审题,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要提高作业的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布置家庭作业要少而精,对学生解题训练要求要高。
培养措施
1、身教重于言教
习惯的培养更多的要靠潜教育。父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更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和行为楷模。父母要学会利用模仿的心理机制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父母良好的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地接受。教师: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注重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教给方法,反复练习
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的养成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动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多多实践。
3、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还召开主题系列班会活动。
总之,学习习惯和学习的能力,只能在教学中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加快教改步伐,选择最能发挥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重要的是学会了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
第四篇: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广西桂平市南木镇和社小学 赖杰燕
(电话:***邮编:537226)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农村小学的老师,我深感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以下是我对农村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下认识。
一、兴趣、训练促习惯养成从小抓起,越早越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容易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如有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即使在老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可往往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彻底改掉。很多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要让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是极其错误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所以抓学生不良习惯的转化、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来说,都是一个艰苦甚至是痛苦的过程。我的做法是:反复训练、严格把关、激发兴趣、养成习惯,在对学生进行排队出操训练时,我要求学生集合站队做到“静、快、齐”,听到口令,老师数三下,“声落、动止、队形成”。慢了,解散重做,做好了表扬,反复训练,直到达到要求,形成习惯为止。
二、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并持之以恒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要将要求转化为学生可具体操作的行为方式和程序,这对低年级儿童和初始训练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例如,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可设计成下面这样四方面的要求:①看——全神贯注地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②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③想——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所讲的内容和同学的回答,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④做——认真动手操作实践和进行练习。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统统一下子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如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高年级乃至中学,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那种不遵循习惯形成规律,幻想一朝一夕就养成某种高级学习习惯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极其有害的。
三、情感带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至巩固为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不能只讲要求,而应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低年级的小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作为班主任要创设更多教育机会,使学生在入情入理的教育中体验到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为此,我每天都会利用好晨会课时间,及时把班中出现的情况和发生的事情,和孩子们一起分析,引导他们学会辨别好坏。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奖励,对做了错事的学生提出要求,寄予希望,使孩子们体会到,老师是爱他们的。何振明是我们班的皮大王,一开学我就让他做领读的小老师,带领大家早
读。站在讲台上的他站得规规矩矩,领读的声音非常的响亮,做好了同学的榜样。但好景不长,不久他的坏习惯就暴露出来了,上课插嘴,做小动作。我就跟他谈心,了解他内心真实的想法,他说:“老师,我知道这样做不对,我想改的,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我就耐心地教育他说:“老师知道一个人的坏习惯是不可能一下子改掉的,可是不能以这个作为挡箭牌,老师建议你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每天要改掉一点,自己督促自己,老师也随时提醒帮助你,好吗?”他听了非常开心,一下课就写了个纸条给我,表示了自己的决心,就这样,他每天都会来问我今天表现得好不好?如果我说好,他就会一蹦老高,如果我说你表现得还不够,他就会悄悄地做一些好事,现在他上课总是积极发言,课余还主动去督促帮助班里的后进生呢!,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细节抓
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第五篇:浅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有所成”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从小事做起,越早越好;循序渐近,逐渐发展;严格要求,密切配合;树立榜样,启发自觉;整体发展,相互促进。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教育是什么?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脑力劳动,有些人有很高的学习效率和很强的学习能力,而有些人却相反。其实他们之间除了智力上有一点差距之外,更关键的是学习习惯的好坏,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它,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反之,如果养成上课随便说话,做小动作;写作业时边写边玩,字迹潦草很难让别人看懂;不能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学习用品随意乱放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
[2]
[1]高学习效率,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小事做起,越早越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很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也如同古人所说:“少成若天性,自然成习惯”说的就是从小做起。学生在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若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成绩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将受用终生,从而良好习惯要从小培养,从娃娃抓起。在小学生中有的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等坏习惯,即使在老师的教导下有了改正的决心,可往往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需要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才能彻底改掉。还有很多人认为应当让低年级的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这是极其错误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进行逐步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形
[4]
[3]成稳定的自觉行为。首先,从一年级学生入学起,就应培养每天上学之前准备好学习用品的习惯,要求自己动手,不要让父母包办。同时,要求学生做到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风雨无阻。其次,把培养的重点放在课前准备和上课上,并及时督促检查,直至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为止。课堂上要求学生,向表现好的同学学习。再次,要培养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集中精力,不能三心二意,要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业。在批改作业时,应用各种奖励措施,激励学生上进,天长日久,不但使学生练就了一手好字,还养成了做事认真的好习惯。以上这些简单的学习习惯当然是在小学生低年级就形成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形成的过程。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从小学生学习态度形成和转化的基本特点可看出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小学生学习态度形成和转化的基本特点笔者总结如下:
(一)由被动到主动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基本上是按照教师和家长 的要求去学习,有些学习差的小学生是靠家长逼着去上学,相当被动。然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对学习的目的、意义的理解也逐步加深,尤其小学生生活丰富多彩,学习内容生动有趣,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的热情也越来越高,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由模仿到内化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群集性和模仿性,他们天天生活在伙伴中、集体中,亲眼看见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得到教师和家长更多的关爱,得到同伴的认可和尊重,评为三好学生或优秀少先队员,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这样耳濡目染,小学生头脑中逐步形成好学生的信念、标准,成为支配学习的动力和准则。
(三)由不稳定到稳定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结构是不成熟的、稚嫩的,对待学习也和对待其他事物一样,是以兴趣为心理动力的主要因素,因而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不稳定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积累,对学习的目的也越来越明确,榜样的模仿也由身边的人和事,逐渐发展到对先烈和贤哲们的模仿希望自己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作为的人。有了理想,有了方向,有了成功的向往和体验,学习态度也就日趋稳定。由学习态度特点也可想到那种不遵循习惯形成的规律。幻想一朝一夕就养成某种高级学习习惯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极其有害的。如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高年级乃至中学,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的习惯等。三.严格要求,密切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点一滴做起,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稳定习惯。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应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与此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与班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要有计划的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只讲要求,应结合教学实际。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的进行训练和培养这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几点是笔者的一些基本办法:
(一)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少年局性,习惯之为常。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课前预习是一种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而能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这也是培养自
[5]
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现在有些孩子不重视课前预习,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上课前,要求学生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单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等方法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家长询问,另外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的学习。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书上做不同的标记,如:重点的内容在文字下面标“Δ”有疑问的地方在文字下面画“—”,并在字边写上“?”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预习时要精力集中,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为了保证预习工作能按时按质完成好,避免个别学生偷懒。课前,教师要求各小组必须认真检查,此外,老师每次还要做好个别抽查工作。这样做的话学生不仅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而且通过预习扫清了听课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听课的针对性,有利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小学生上课的习惯
对于还没养成做好课前准备的学生,常常是上课铃声响了很久,才慢悠悠地走进课堂。说说笑笑,你推我一把,我还你一掌,甚至还不知道今天上什么课。因此对学生课前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上课前,要求学生课堂上用的东西,如教科书、练习本、笔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预备铃声一响就安静下来。教师对学生的怎样坐,答问时怎样站等都要提
出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反映出学生的精神面貌。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小学低年级学生上课注意力易分散,上课时有些学生坐不住,爱作小动作,思想跑门。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除了认真设计教案,上好课,吸引学生外,还要注意观察学生,关注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随时调整他们的听课状态。发现哪个学生不注意就及时批评提醒或教育。这样做学生就会感到课堂上找不到可以溜号的空间和时间,对做得好的同学予以表扬,让其他学生感到认真听课确实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时间久了,自然也就形成习惯了。
在学生能稳定下神来听课的基础上,要逐渐培养学生会听课。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虽然听得很专心,但不会思考,不知道该听什么,听的时候该做什么,因此听课的质量比较低,收获不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在听课的时候,一定要跟着同学或老师的思路,边听边思考,别人的想法是否正确,我的和他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然后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其产生探索求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其次,要从教学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知识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最后,在教学中结合教学的重难点,教师一方面利用形象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另一方面
让学生应有充公操作机会和时间,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领悟真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这样不断的引导,鼓励学生,学生的听课状态在渐入佳境,听课的质量也会逐步提高。
(三)培养小学生书写的习惯
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反映学生认真的态度,而现在做作业时,小学生都书写零乱,马虎,书写姿势不对等毛病。因此在写作业时,教师就要从写字资势,书写格式入手,要求做到眼睛离本子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端端正正写字,作业本不乱涂乱沫。再通过教师指导写,学生板演,同桌互评,小组比赛,讲名人学习的故事,作业展览,做作业比赛,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写字的习惯,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用语言和小红旗、小红花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如果发现个别问题,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个样子让他们模仿。每次的作业都要从书写和质量两方面来总结。同时,教师还注意教学时板书设计合理,书写规范整齐,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时时处处都要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在潜移默化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形式了。
(四)培养小学生遵守时间的习惯
这是当今社会和未来时代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而现在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做事无紧迫感,写作业时边写边玩,动作缓慢的现象。怎样引导学生珍惜金子般的时间,增强时效观念,从而养成良好习惯呢?只有让学生明白“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道理,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学生才能不断地给自己确立进取的目标,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任务,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法帮助孩子认识时间,树立时间观念,效益观念,使他们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它买不着,借不到,留不住,回不来。伟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珍惜时间,他们都以争分夺秒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工作,如爱因斯坦利用半小时解决一个数学难题,陈毅小时候利用煮饭的时间读书等。使学生真正明白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道理。对“时间重要性”的教育要采取多项渗透的方法,除了讲故事,还可以让孩子自己阅读有关书籍,可以在墙上贴上名言警句,可以说亲身经历,可以讲别人的教训,让孩子亲自体验不珍惜时间的害处。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孩子做到学习时,分秒必争的好习惯,(五)培养小学生阅读的习惯
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不少于30分钟,每天观看少儿电视节目不少于10分钟,每周背诵古诗文不少于2首。善于运用网络资源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自己订阅的报刊应及时阅读,摘抄课外读物的精彩片段,或在精彩处圈点,记上自
己的体会,养成读书动笔墨的好习惯。收集和管理信息能力,利用身边的信息源,在探求和学习知识的时候,收集和管理信息,从而解决问题并能够向周围同学来传递信息。
(六)培养小学生总结反思的习惯
每天睡觉前都要反思:今天,我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怎样学的?还有什么问题等。把当天的学习内容和所运用的方法在头脑中简单地回顾一遍,回想今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单元结束构建网络体系,建立成长记录袋,对作业本,试题,笔记,改错本以及受到奖励,获得荣誉做好记录,并时常翻阅自己的成长历程记录。及时记录生活感悟,养成至少写2分钟日记的习惯,每学期结束,写出总结反思材料,分析学习的得与失,确定今后努力方向。
四、树立榜样,启发自觉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小学低年级教学要求树立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让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在具体实施中还可以利用书法展览,作业评比等小组活动激励学生,并设立五颗红星换金星等活动。即在课堂表现、作业、课下活动、做操、纪律等各方面每周进行评比,表现好的学生可得到一颗金
星,此活动在班上能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家长和教师要重视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身上,对高年级的学生则要给他们多讲一些名人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影响,从而自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整体发展,互相促进
除了学习习惯外,还要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很多,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它们都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如一个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就为他形成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创造了条件,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粗心大意,要在学习中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是很难的。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单枪匹马,孤军奋战,不仅要与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结合起来,还要与学校、家庭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总之,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重要阶段,也算得上是一个人一生学习的起点。在小学阶段,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的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能使他们终生受用。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356.[2]刘晓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2_.[3]王耘.小学生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4]陈永胜.小学生心理咨询„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31.[5]吴强.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指南„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