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哲学部分
编辑:无殇蝶舞 识别码:13-1069692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18 11:21: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哲学部分

一、唯意志主义

1、叔本华认为世界有本体与现象之分。本体就是意志,现象界的万事万物只是意志的不同表现。“作为意志,它就绝不是表象,而是在种类上不同于表现的。它是一切表现,一切客体和现象,可见性,客体性之所以出。它是个别的,同样也是整体的最内在的东西。它显现于每一盲目地起作用的自然力之中。它显现于人类经过考虑的行动中。”这就是说,意志就像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既表现在自然世界中,也表现在人类活动中;宇宙万物都是它的表现,所不同的是,意志不是精神,意志是非精神的原始的生命力。

2、叔本华的意志与康德和费希特的意志概念有所不同,它有强烈的欲望意味。人的身体这个表象受某种内在的机制控制,这个内在机制就是欲望,就是意志。意志使我们对表象世界发生兴趣,是意志在支配我们的行动,可见叔本华将人的本质扩大和外推,最后得出这个作为物自体的意志。这是一种典型的人类中心论的产物,即将人类的某种功能强加给存在。

3、叔本华不但肯定物自体是意志,而且也不否认它是可知的。它如何可知?叔本华用柏拉图的理式论来解决这个问题。将理型作为表象和意志的中介,理型是永恒不变的形式,每一个特殊的理型就是意志客体化的一个确定的级别,是个别事物的原型。理型不属于表象世界,但它们还不是意志,因为意志是一,理型是多。理型是意志的完美表象,又是个别事物的原型和永恒形式,它能沟通意志和个别事物,即表象。理性是个金字塔型的等级系统,最低的级别是普遍的自然力如引力和斥力,最高级别的意志客体化则是人。

4、叔本华开了现代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的先河。理性的确使我们有所得,但也使我们有所失,理性往往使我们丧失了知觉的敏感,理性的概念常常与具体事物脱节。即使在生活实践中,理性也并不能很好地指导我们的行为,对于叔本华来说理性机器抽象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生命的具体。抑制理性的霸权不是要反理性,而是要恢复鲜活的生命。对于叔本华来说,生命就是作为宇宙本体的意志,它本来就比理性更为根本。

二、生命哲学

生命概念和生命哲学在狄尔泰的时代流行,就不是偶然的。黑格尔后,传统的形而上学走向末路,有着种种深刻的原因。首先,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以工具理性产生的物质效益为根据,成了流行的哲学意识形态。对于注重实效的现代人来说,相对于可以验证和产生实际效果的自然科学来说,黑格尔式的思辨哲学只能是信口雌黄的玄学。黑格尔哲学的泛理性主义,使得具体生命的真实内容被排除在绝对精神的逻辑之外。哲学忽略生命,它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在狄尔泰看来,时代的危机在于知识与生命脱节,以至于构成西方文明的价值与意义系统失去了基础。人们试图通过概念的操作来给精神科学点到基础,然而,在狄尔泰看来精神科学的基础无关概念,而关系到生命。如果精神科学的基础是生命的话,那么无疑,历史理性批判最终也就是生命或生命哲学。狄尔泰的“生命”的概念没有生物学上的含义,也不是一个宇宙论的概念。生命是原初的、基本的人文实在,是经验的实在,而不是先验的概念,相当于旧形而上学的“存在”概念。

1、生命不是指个人个别的存在,而是指生命联结人的共同性。生命不是一个生物现象而是一个人文现象,生命的时间是人文的世界。

2、生命不是孤立的主体性,而是包括自我与世界的共同关系的整体性。

3、生命不是无形流动的东西,而是在历史过程中展开自身的各种生命关系的整体。生命就是历史,它具体表现为人类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哲学、文学、宗教、政治制度、神话、价值系统。生命是精神科学的基础。历史性与时间性是生命的基本范畴。

精神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不同产生于我们经验世界的不同方式,前者是“内在的经历”,后者是“外在的感觉经验”。经历要比感觉经验更原始。精神科学的对象是实在本身,它的 1

目标不只是理论,更是实践。

三、存在主义(以萨特为例)

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运动中的领导人,他的存在主义是无神论的,他讨论存在论问题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的生存困境。

存在是自在的,意思是说存在是自足的,不是从什么东西中派生而来的。它不与自身发生关系,也不与别的什么不是它的东西发生关系,它没有内外之分,是一个自身完满、整体给定的浑然大块。自在的存在就是惰性的、机械的物质世界。对于人来说,自在的存在让人恶心,但却无法避开它。

自为的存在即作意识的人。自为的存在本身是个空无,没有固定的本质,它是潜在性与可能性,是变化不居的。正是意识使我们能和物质世界拉开距离,能区分意识和非意识世界,意识的活动时虚无化,是通过否定来肯定的。当我意识到一张桌子时,我知道我不是桌子,也就是说,否定我是桌子。

存在先于本质。人的存在就是人的自由存在,而不是人的实在。人的本质悬置在人的自由中。人没有什么本性,因为没有上帝提供一个人的概念。人就是人,这不仅说他是自己认为的那样,而且也是他愿意成为的那样。尽管人处于种种特定处境中,但他还是有自由选择的可能,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残疾固然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他可以选择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也可以选择坦然面对,自立自强。不同的选择使他成为不同的人,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即便是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选择了不选择。人因此人注定是自由的,自由是人的责任,我们不得不承担这样的责任。一切奴役和压迫因此失去了其存在论的合法性。

四、实证主义

作为试图区别并进而取代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等传统哲学的实证主义,是由19 世纪中叶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创立并由其后继者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学说。实证主义作为孔德对当时社会现状呈现的“非理性”、“精神”和“智能”败坏批判的产物,被认为与神学、形而上学互不包容。实证主义对社会道德、秩序、进步、和平、和谐这些理想的追求,至今对我们的社会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实证科学。孔德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实证主义即是实证科学,而实证阶段是人类智慧发展的最高阶段。实证科学的目的是发现自然规律或存在于事实中间的恒常的关系,这只有靠观察和经验才能做到,这样取得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实证一词是指实在、有用、确实无疑和严谨,指否定的反面。实证即真实,整个思辨只有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才有价值,这并不是说反对猜测,而是猜测也要有事实根据。实证表示为有用,实证是指肯定,肯定即对事物性质的认识没有疑议。

2、科学分类。作为“科学中的科学东西”的实证主义,也就需要对各种实证科学的研究对象、方法、规律进行比较和分析。孔德为此建构出一套“百科全书阶梯”式的方法,来对应各种科学研究现象的复杂程度,这就确立了由数学经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最后至社会学的排序。这些学科里,后起的学科依赖于前面的学科或以前面的学科为基础,排序愈后的学科愈加复杂。

3、社会科学。在科学阶梯中,最后和最复杂的科学以及即进入实证阶段的科学,是社会学。社会学依赖其他科学,特别是生物学;它包括经济学、伦理学和历史哲学以及一大部分心理学。他认为不研究社会科学和历史哲学就不可能研究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实证阶段是人类确定的阶段,是工业制度的阶段,这阶段强调的是社会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和个人权利。那是专家的时代,他们的职能一方面是指导科学研究,监督公共教学和鼓吹舆论;另一方面是调节社会生产。

五、马赫主义

1、马赫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一个流派,它的全部认识论都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马赫主义在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追随着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路线,在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迫随着休漠主义的不可知论的路线。实际上,他们是批判了经验的客观物质内容,妄图在认识领城中,把物质全部清洗掉,把经验化为精神的东西,作唯心主义的曲解。他们认为经验不是和客观事物发生关系,不从事物中产生,而只和自己的感觉、意识发生关系,认为经脸就是感觉的总和,并在这种唯心主义“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他们整个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2、马赫根据休谟和实证论者的现象论,创制了一种认识论,认为世界仅仅是由人的感觉组成的,自在之物是虚幻的。科学的目的在于对事实,即人的意识内容,作完全的描述;它唯一的任务是发现不能再进一步加以分析的感觉要素的联系。

科学从假设开始,但这种假设仅仅是使我们了解事实的临时的权宜手段,是一种间接描述,逐渐为直接观察所代替,即为经验或感觉现象所证实。

概念和判断是各组感觉的简写的思想符号,是表述事实的速记法。规律不过是对事实的广泛而又精练的陈述,即对事实中于人重要的一面的陈述。

物质仅仅是始终一致的感觉的复合,自我同样是一组感觉。感觉复合中相对地比较固定和恒常的一面,给以及和经验留下印象,这就是语言上所说的物体。和一个别物体相联系的记忆、情态和感觉的复合被称为自我,是另外相对恒常的一面。

六、逻辑实证主义1、20 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逻辑实证主义是实证主义的新种,或说第二代实证主义。实证主义革命性的意义在于以实证哲学取代神学之地位,并以破坏知识的形而上学为第一要务。以石里克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在此方向上更进一步,认为科学不需要任何关于世界的形而上学假设,如果理论中出现了这种假设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可以确定该理论是伪科学。在这样的总体思路下,逻辑实证主义着力要求科学必须提供毋庸置疑的知识,尽管关于该种知识之获得途径上,与实证主义之间并不一致,但对于知识之确定性观念的追求却完全相同。

2、逻辑实证主义研究了知识的经验或后验方面,以及知识的形式或先验方面。在形式方面,它借助语言分析的技术和近代数理逻辑的成就来支撑它的论点,即知识中的先验性是分析的或同义反复。在逻辑实证主义者来看,一切在认识上有意义的陈述,不是在经验上有关事实的可证实的陈述,就是依赖语言的结构或其他符号系统的同义反复的陈述。

2、在实证主义那里,获得确定性的唯一途径就是经验,而逻辑实证主义又把另外一个维度引入了进来,这就是逻辑。逻辑实证主义把问题中心转变成考察用以描述和把握事情、事件、事实的语言问题上。而日常语言的模糊和不确定又使得他们主要关心于科学语言,即主体间性的科学语言。其目标就是发现语言的逻辑,科学语言的所有句子的真正逻辑结构。概而言之, 实证主义的核心主张包括:(1)科学是知识的最高级形式,哲学必然是科学的;(2)对于所有的科学而言,存在一种通用的科学方法;(3)形而上学的断言是伪科学;(4)关于事实的所有知识都是建立在实证的经验数据基础上;(5)超越事实领域的是纯逻辑和纯数学,它们是“观念之关系”属于纯形式科学。可以说,严格忠实于观察和经验的陈述,是实证主义最为重要的信条。这一思想不仅贯彻于反神学和反形而上学当中,而且应用于社会和伦理道德层面的论述中。

第二篇:哲学部分作业及答案

哲学部分

一、判断题: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T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T3、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T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T5、意识从其本质上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6、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T7、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劳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文化的创造。T8、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T9、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T10、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T11、新事物是指新出现的事物。F1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T。

13、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T14、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T15、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T16、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T17、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T1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认识。F19、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种不同的真理。F2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T21、价值评价在实践中具有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T22、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T2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T24、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T25、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T。

26、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F27、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T28、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了历史。F29、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T30、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历史分析的方法和阶级分析的方法。T

二、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什么?(P3)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P28)

答: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

识存在的问题。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提出的理论意义是什么?(P31)

答: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

论划清了界限。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三,体现了唯

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

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简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P32)

答: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

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5、简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主要体现。(P38)

答: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6、新事物为什么一定战胜旧事物?(P41)

答: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符合事物发展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

可比拟的优越性。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和趋势,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43)

答: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

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

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人们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8、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P45)

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

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

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9、简述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P46)

答: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

累,质变就不会发生。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

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10、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46)

答: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

转变。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

节联系起来的。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

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1、简述意识能动作用的具体体现。(P56)

答: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三,意识具有指

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四,意识还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2、怎样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P58)

答: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三,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3、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P64)

答: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

发展。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4、简述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P63)

答: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

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15、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69)

答:首先,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

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

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16、简述认识发展的总过程。(P70)

答: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

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17、简述真理的含义及其客观性。(P71-72)

答:含义: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客观性: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1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77)

答: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19、简述价值的特性。(P79-80)

答:一,价值具有客观性。二,价值具有主体性,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四,价值具有

多维性。

20、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P95)

答: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

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

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

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1、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P97)

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

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

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2、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P102)

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意义: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

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

准”。(理论意义)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

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现实意义)

23、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P107)

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

反作用。

24、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P112)

答: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

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25、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P113-115)

答: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

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6、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规律是什么?(P99-104)

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27、简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P123-124)

答: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

思维方式的变革。

28、简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P130-131)

答: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9、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是什么?(P132)

答:党的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决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

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30、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什么?(P132)

答: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区的路线。

第三篇:事业单位考试哲学部分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

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形成。

9、意识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10、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和作用,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作用。

系统论扬弃了先分析后综合的传统科学方法,开拓了从整体出发,从事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认识把握事物的新方法。它要求人们综合地、系统地考察事物,并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向整体的最优化方向发展。系统论运用和证明了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有力地驳斥了孤立、片面地认识事物的形而上学观点。

11、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同在,具有客观普遍性。

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任务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12、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特点: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基本特征,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原因在于:

(1)对立统一学说提示了事物辩证法的根本内容。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对立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个联系,是事物最本质、最根本的联系。

(2)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的发展,是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已运动和自我发展。

(3)对立统一学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之中。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进了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入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作出了唯物和辩证法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5、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它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

(3)科学实验

1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7、认识的辩证发展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

(1)必须把理发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2)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

(3)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必然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

在认识过程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

18、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主要分为两种情形: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范围内,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又是相对的。

(2)失败和错误为正确的认识、为成功准备条件。

19、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是惟一的,真理多元性以认识的多元性取代真理的一元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质上否认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20、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发展是无限的,绝对的。

21、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

真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2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3、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

24、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社会意识的构成可分为: 按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按社会意识的结构划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还可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阶级心理是阶级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群体心理,民族心理也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群体心理;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的,具有相对稳定形式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它们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类是各种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本身没有阶级性,可为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阶级服务。

2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生产力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两个主要方面。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构成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个部分。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府机构、党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上层建筑的性质,直接受经济基础的决定,间接受生产力的制约。

26、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的产生:剩余价值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阶级对立的实质就是一部分人能够占用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

27、国家、国体和政体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本质上,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由于国体不同,先后出现过奴隶主阶级专政等不同类型的国家。

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同国体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政体。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只有根据国体才能判明国家的性质,政体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第四篇:公共基础哲学部分

宜宾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哲学部分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物质或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武器。

2、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得花,然而它却是生长在结果实的、活生生的人类

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3、马恩主义的直接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是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第一,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统治地位。第二,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第三,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6、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由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也是

它的阶级性所要求的。

9、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10、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

征。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我们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的原则。第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够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源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伟大意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能够被意识所反映。

1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

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心事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形式包含低级运动形式,高级运动心事和低级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1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

静止的统一。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特性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非欧几何学和广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特性随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时空无限性原理是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坚持世界物质性原理的必要条件,是批判唯心主义、破除宗教迷信的重要环节,也是确立积极的革命人生观的科学依据之一。

实践的三个特征:

1、客观现实性,2、自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1、生产实践、2、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3、科

学实践。

13、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关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要着重掌握两点:

第一、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它体现了一般物质实体

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即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第二,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

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

14、自然界又称自然。从时间上看,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自然界,是人类世界

产生前的先在世界;从空间上看,自在世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

实践是在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在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建造了属人的世界,从而使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又具有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人类世界形成之后又反过来制约天然自然;其次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

15、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惊醒的反射活动,就是意识。意识的作用: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

18、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第一,客观规律性事第一位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位的。

第二,肯定主观能动性、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19、一切从实际出发时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20、联系的特征: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21、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第一,规律是本质的联系;第二,规律是必然的联系;

第三,规律是稳定的联系;第四,规律是客观的联系。

22、唯物辩证法的诸范畴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一 现

象和本质,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三 原因和结果 四 可能和现实。

23、事物的质、量、度: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的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

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等外在的规定性。

24、量变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上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量变是

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则是量变的趋势和结果。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25、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即是事物的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

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6、矛盾对立双方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基本关系,即同一性和斗争性。内因是事物发

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2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各个侧面都

有其特点: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三是同一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

28、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29、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进一步展开,它所

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总趋势。肯定方面是指保持事物自身和性质稳定的方面;否定方面则是指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进事物质变走向灭亡的方面。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身否定。

第五篇:教育哲学部分要点

教育哲学相关知识

现代知识的性质与现代课程

现代知识的性质:客观性、普遍性、中立性

现代知识对现代课程的影响:

现代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知识

现代课程具有一种不言而喻的知识霸权

现代教学过程是一种知识控制过程

后现代知识的性质与后现代课程

后现代知识的性质:文化性、境域性、价值性

后现代知识性质对后现代课程的影响:

反思和改革科学课程

开发本土课程

加强人文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反对知识霸权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所谓显性知识,是指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方式传播的知识,典型显性知识主要是指以专利、科学发明和特殊技术等形式存在的知识,存在于书本、计算机数据库、CD ROM等中。显性知识是可以表达的,有物质载体的,可确知的。在OECD对于知识的四类划分中,关于Know-what和Know-why的知识基本属于显性知识。

所谓隐性知识,或称为“隐含经验类知识”(tacit knowledge),往往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通常不易用言语表达,也不可能传播给别人或传播起来非常困难。例如,技术高超的厨师或艺术家可能达到世界水平,却很难将自己的技术或技巧表达出来从而将其传播给别人或与别人共享。隐性知识所对应的是OECD分类中关于Know-how和Know-who的知识,其特点是不易被认识到、不易衡量其价值、不易被其他人所理解和掌握。

自然知识的基本特征:

一、自然知识是一种描述性的知识

二、自然知识的发展方式是直线式的三、自然知识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适性

四、自然知识可以凭借经验和逻辑进行证明

目标:传播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训练自然科学方法

内容: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概念、命题、原理、公式

编排方式:自然科学知识自身的逻辑关系

学习者能接受的方式

课程类型:分科——综合教学模式:教授(演示、证明)——发现、合作学习

社会知识的基本特征

一、就知识与对象的关系而言,社会知识是一种规范性的知识

二、社会知识的发展方式是阶段性的三、社会知识具有鲜明的文化性

四、社会知识诉诸于某一具体社会实践效果的证实

社会课程的基本特征

目标:培养青少年学生起码的社会意识和从事社会生活的能力,成为合格公民 内容:有关社会生活的理想、结构、制度、生活方式

编排方式: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社会实际生活

课程类型:分科——活动课程、地方性课程

教学模式:教授(演示、证明)、讨论、参观

人文知识的基本特征

一、人文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知识(使个体体验人生的意义),并具有个体性、隐喻性、多质性

二、人文知识的增长方式是螺旋性的三、人文知识具有超越文化限制的个体性

四、人文知识诉诸于个人生活世界的证实

人文课程的基本特征

目标:唤醒和引导潜藏在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

培养人文理解、人文关怀的意识好能力

内容:典型性、个性化、生活化

编排方式:人生意义问题的反省展开

课程类型:讨论课程

教学模式:体验、移情、理解

自由——是指人们在私人和公共生活领域中自主地思考和采取行动的一种权利或状态。

一、自由是人的类本性

二、自由是智慧之门

三、自由是德行的基础

四、自由是一种基本价值

民主:1源于希腊文,代表着由人民统治

石中英:民主可以分为三种:

一、作为政体的民主

二、作为程序的民主(孟德斯鸠,人民在公共政策领域中表达自己医院行使自己主权的一整套程序或方法)

三、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的民主(民主意味着开放、宽容、尊重差异)

自由与民主

一、自由对民主的作用

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自由,就不可能有自由和民主。

自由是民主的界限,民主不能干涉或损害人们的自由。

二、民主对自由的作用——民主是自由的保障

民主能够成为自由的保障,因为民主本身是以个体自由为前提的。只有社会中每一个人能够自由思考问题和自由表达自己观点时,民意才是真正的民意。教育中的自由

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是科学事业、教育实践特别是高等教育实践中的一种基本自由。首先,学术自由既是一种社会自由,也是一种个体自由。其次,就其作为一种社会自由而言,它是指整个学术研究领域不受外界控制或干扰的权利;就其作为一种个体自由而言,它是指教师个人在研究活动中所拥有的不受外在力量所影响的高度自主或自治。第三,无论作为一种社会自由,还是作为一种个体自由,学术自由就如同任何其他类型的自由一样,是有条件、有限度的,而不是无条件、无限度的。最后,就学术自由所包含的具体内涵来说,应该涵盖学术活动的全过程。

教学自由

教学自由是学术自由的一部分,它是一种职业自由或教授自由,它不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追求的一种自主思想或行为状态,同时也是他们自觉应用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的状态或结果。它包括选择和使用教材的自由、选择教法的自由、参加课程、教材、教具开发的自由。

学习自由

学习自由从主体上说就是学生享有的自由,或曰“学生的学习自由”;从内涵上说,学习自由同样有消极的和积极的两种解释:消极意义上的学习自由是指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免于被强迫的自由;积极意义上的学习自由是指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权自主地做一些事情的自由。简而言之,学习自由可以表述为: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自主思考和采取行动的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状态,以及与之相关并支持这种状态的一系列权利。

民主的教育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教育。——陶行知

民主教育是这样一种政治教育,它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传播民主理想,培养它们健全的民主意识和态度,帮助它们掌握合理的民主知识结构,引导它们在民主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民主生活能力,并树立某种程度的民主信念,以最终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民主公民。——石中英

性质:首先,它是一种政治教育

其次,它是一种终身教育

再次,它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

教育民主化就是以民主的精神去改造教育、重建学校。教育民主化从其性质上讲,是按照民主的要求改造教育或学校工作的所有方面——对象、制度、方法、师生关系、管理、内容、组织形式等,使之处处体现民主的精神,成为民主实践的典范,培养民主公民的摇篮。

教育民主化的原则平等原则

补偿原则:补偿原则是教育民主化的平等原则的补充性原则,它是针对那些处境不利儿童或人群的,指教育民主化作为一种过程,重要的不是给予不平等的人

以同样的资源,而是给予他们特别的教育补偿、关怀或关注。参与原则、自主原则、宽容原则

建设民主的学校

首先必须理解“民主”的概念与价值。

其次必须将培养民主的公民的民主素质纳入到学校教育哲学之中,使之成为指导学校各个方面工作的基本观念。

再次必须造就民主的校长和民主的教师。

四、利用民主的校长和教师促进学生的自治,并指导学生的自治,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使他们成为具有丰富个性、独立见解和自我管理能力的人。第五,实现教学的民主化。

第六,建设民主的师生关系。

最后,最大限度地体现参与原则。

1、教育应该关注人生境界:教育作为一种人道主义的事业,其价值不仅仅在于维持个体直接的生命活动,也在于使个体生活得更有意义、更高尚。(启发学生的境界意识、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境界的问题、帮助学生自觉主动地提升其人生境界,则为我们的教育开启了一条康庄大道。在教育中突显人生境界的问题,帮助学生提升其人生境界,是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当前倡导生命教育、人文教育的必然,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期待着在教育中实现人生境界的提升,实现人生的升华和生命的完善!)

哲学部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