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萍乡市职中数字化校园典型案例0323
加强信息化建设 打造数字化校园
——萍乡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典型案例
【案例摘要】 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以服务教学、日常办公管理为目标,在高标准网络环境下,建设具有我校特色、功能齐全的信息平台,实现办公教学信息化,构建共享型资源应用平台从而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一、实施背景
我校是萍乡唯一一所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指导与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2年我校被评为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示范校,其中“数字化校园”确定为我校特色项目建设计划之一。
校园数字化建设是学校办学重要条件的信息化资源服务的保障窗口;是学校对外交流与宣传,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对外联系,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阵地。为适应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及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在已建立覆盖全校的信息化网络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服务能力。
在改革发展的春风下,借助示范校建设的东风,有必要对我校数字化校园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适度超前”的整体规划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效率。
二、主要目标
以服务教学、日常办公管理为目标,建设一个具有我校特色的、功能较为齐全的网络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信息网络,为实现一体化教学、师生自我学习、日常管理等提供全面信息化技术支持。
1.建设网络信息中心,升级完善校园网基础设施,实现学校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完善学校校园网建设,建立学校网络信息中心。拟建电子图书馆。学校通过加建电子图书、分布式图书管理系统,不仅从空间上扩大学生的容量,而且从传统的图书馆以文本阅读为主延伸到电子阅览、教室阅览,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和浏览信息的能力。以开放的形式固定时间段为全校师生服务。
同时学校作为独立的教育网络数字化办公、教育教学管理中心,可通过学校门户网站提供网络化的办公环境和条件,启用开放式电子政务系统、多媒体系统,集中处理上传、下达的各种教学管理数据及文档,做到数据及时送达、汇总。
2.融合多种资源,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在学校建立校园网的基础上,建设一个为全校提供服务的数据中心和教学资源库,包括主机托管、虚拟主机、应用服务、数据存储服务、数据备份服务、数据安全服务等;结合学校资源网站信息、学校“大师工作室”等资源,形成丰富的教师备课资源、优秀课例资源、学生学习资源、名师课例、优秀作文、教研成果资源及国内外研究报告、教研文章等,从而融合多种资源,形成强大的资源库体系。在学校实现校园各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有效整合的基础,使之全校师生在开设网络课程的情况下可以共建、共享全校的教育教学资源。
3.开展应用空间建设,打造沟通交流学习的平台。结合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加强学校宽带网络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加强优质数字资源建设,真正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的学习交流平台。
4.网络教学为全校师生提供高度共享教学多媒体资源。全校师生可以实时在线观看优秀课程、高速下载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综合管理平台的教育教学资源和互联网技术,本校师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教学、辅助教学和辅助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教学资源“多媒体服务”的便捷性、交互性和海量信息的易检索性对教师的业务进修、成果共享、专业发展和科学研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5.建立与健全OA无纸化办公系统,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通过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校长及其他管理者可以借助门户、师生博客等系统多元化方式向师生发布各种信息,并及时获得师生的信息反馈,各类信息的快速、便捷、廉价传递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同时校长及各智能部门利用学校有线及无线的方式,通过电脑、笔记本等多终端随时随地处理事务,它包含:学校实时整体情况概览、师生动态统计分析、实时公文审批、文件签阅、事务流转等各项工作。可以做到办公事务短信提醒,审批事务主动推送等。
三、工作过程
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过程主要从立项、调研论证、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资源整合、验收使用、反馈等过程实施推进。
第一阶段(2012.7-2012.12):成立项目建设小组,开展项目调研,并先后到第一批示范校实地调研,如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江西现代高级技工学校、萍乡市卫生学校等兄弟院校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制定建设方案,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子任务书,完成设备安装所需场地,与学校各部门协调,征求各部门对数字化校园需求,并将主要的核心交换机、防火墙等主要网络基础设备购置并安装到位。
第二阶段(2013.1-2013.6):依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进行主要设备的招标采购、安装调试,与市场接轨,联系品牌大公司,实地调研,制定有本校特色的方案。从而有的放失地购买设备和资源,而不是简单的堆叠。
第三阶段(2013.7-2013.12):重点是整合教学资源,搭建资源平台,推进学校数字化校园的普及应用,并派出技术人员外出培训,掌握设备和系统的使用。
第四阶段(2014.1-2014.6):完善数字化校园,在投入使用中进行完善和反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改,待完善后,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运行。收集资料,准备佐证材料,做好项目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条件保障
(一)组织保障
健全机构和制度,确保创建工作扎实进行,示范校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校长和党委书记担任,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由分管校领导担任,各项目建设组由承办项目的部门负责人组成,实行“统一领导,分级分项管理”,成立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工作组,组长:唐忠;成员:钟良华、李建辉、赖叶敏、邹健、李军、肖剑。
(二)制度保障
1.严格按建设方案要求。在建设项目组的指导下,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相关制度,做到项目建设有目标、有规范、有措施、有检查,严格按时间表推进。
2.建立自评督查制度。建立项目定期自评督查制度,加强建设过程与重点环节的督导、检查、监控,同时接受项目监督组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自查,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整改落实。
3.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建立管理运行考核及培训机制,在建设项目组和项目监督组的监控下,对管理人员责任心、态度、效率进行考核,以保障建设项目的有效运行。
(三)资金保障
按照示范校建设方案,项目建设总投资300万元,其中:由地方财政投入170万元,学校自筹130万元。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投入140万元,占该项目总投入的46.7 %;校园管理、办公、教学信息化投入110万元,占该项目总投入的36.7%;构建共享型资源应用平台投入50万元,占该项目总投入的16.6%。
五、主要成果和成效
1.完成校园网基础实施改造,使用两个核心交换机,采用数据冗余,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校园网的稳定。实现主干网千兆,百兆到桌面的合理网络架构。
2.采用先进设备,完成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与管理体系建设,通过行为控制、入侵防御、智能管理、用户统一认证、智能安防等系统,为校园网的使用与管理提供快捷和安全的保障。
3.扩大校园网覆盖范围,利用电信光纤实现教学区、宿舍、礼堂、行政的互联,并采用无线网络,进行互补,使校园网最大化覆盖学校。
4.采购安装了IBM数据中心服务器System x3850 X5和数据中心存储设备DS3500,通过先进的大容量网络存贮设备,为构建共享数字化资源提供了基础条件。
5.完成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与大型软件公司合作,开发出适合我校特色的OA系统,提高了各部门的办公效率。
6.作为萍乡市唯一一所公办职中,承担了萍乡本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技术中坚力量,自我校数字化校园基本建成始,很多兄弟院校来我校现场观摩,从而引领第三批示范校和其他中职类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方向。
7.作为本市数字化校园的佼佼者,近两年来我校承办了萍乡市中职类信息类技能大赛,并获得市教育局和兄弟院校好评。
六、思考与体会
1.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建设任务
学校成立“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的组织、计划、宣传动员、统筹协调等相关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建设日常工作,落实领导小组交办的事项,负责制定“数字化校园”发展规划、“数字化校园”管理的有关制度、信息化管理与技术支持部门的管理规章制度与服务措施、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负责“数字校园”的管理登记和维护记载,落实任务布置、工作检查、过程督查、经验总结和组织考评验收等工作,切实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任务。
2.争取资金投入,保障建设需要
积极争取上级对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支持,逐步加大“数字化校园”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保障“数字化校园”建设、维护和运行经费。
3.完善管理体系,保证建设质量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需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必须加强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和工程建设质量。为此,学校在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时,要建立“重大项目建设决策制度”、“学校信息化项目立项、监理、初验、终验的全过程项目监管制度”、“招投标及纪律制度”、“目标责任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
4.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建设人才
“数字化校园”建设成败的关键在人。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切实采取措施,有计划地开展对干部、教师、技术人员师资信息能力培养培训工作,能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定期组织教师在县内外及校内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学校每年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分批培养各岗位技术人员,使每位教师均达到一专多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确保“数字化校园”建设人才队伍相对稳定。
5.建立奖惩机制,完成建设任务
为确保“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学校应建立“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任务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对相关责任人实行目标考核,并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和评职晋级之中。
第二篇:人民调解典型案例03
夫妻不和闹矛盾民调援手解纠纷
康平县小城子镇腰段村村民段兆彬于1999年娶了个老伴,虽然双方都是再婚,可婚后六年多的时间里,双方在生活上互相照顾,感情一直很好。2004年,段兆彬患上脑血栓下不了地,生活不能自理,老伴每天护理的十分周到,将段兆彬照顾的很好,一年多的时间,从没有过怨言,邻居们也都说老头到晚年找了个好老伴。
2005年5月份开始,夫妻俩人经常发生争执。段兆彬说话不清楚,但意思是怀疑女方有外遇,只要家中来男人,老头就说来找老伴有事,开始生气、打骂。
在2005年8月3日这天,由于几天来连降大雨,房子前墙要倒塌,而段兆彬又不能修理,于是老伴就找了邻居来修房子,段兆彬开始吵闹,说老伴有外遇,和邻居家这个男的有不正当关系,俩人打了起来,女方无法忍受,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这边段兆彬生活又不能自理,无人照料不行,邻居怕老头饿死,找到村调解委员会,看能不能解决。腰段村调解员阚国文认为事态严重,老头年纪大,又有脑血栓,下不了炕,女的要是不回来,家庭散了不说,没人照顾生活,时间长了老人恐怕都有危险。阚国文来到段兆彬家中看望了老人,随后走访左邻右舍了解情况,得知段兆彬的老伴为人老实正派,是个安分守己的人。老人家中房前屋后管理的很好,室内也收拾的很干净,只是老头疑心较大,常常挑起纠纷。了解情况后,阚国文对段兆彬做工作,“你这么大岁数了,又有病,没儿没女的,把老伴气走谁来照顾你,整天吵闹不安,不怕别人笑话?你这老伴多好,把你照顾的这么周到,你还不知足,都这把年纪了还能有什么外遇,你老伴要是真不回来了,你不得饿死?每天谁给你做饭?邻居们都知道,你老伴可是本本分分的和你过日子的,你无凭无据的怎么总怀疑你老伴有外遇呢?这人家能不生气吗?”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段兆彬想通了,对自己的行为十分后悔,表示再也不闹了,请调解员帮忙把老伴给找回来。
通过走访调查,段兆彬的老伴已经不在本村。据邻居讲,女方有可能在富裕村的亲戚家中。阚国文把段兆彬安排好,请邻居先给老人做点饭,阚国文连夜来到富裕村进行走访,走了几个屯才终于把女方找到。一开始女方说什么也不肯回去,说自己没有脸回去了,和他过这些年了,他还说自己有外遇,让村里人怎么说,自己都觉得丢人,没法回去了。阚国文耐心地劝说老人:“您老的为人,街坊邻居都很清楚,老头一时糊涂说了些不中听的话,没有人信他的,您别往心里去。现在老头也认错了,很后悔自己的行为,请求我把您接回去呢。您和他也一起生活了这些年了,怎么也有感情,您要是不回去,他都得饿死,他现在根本离不开您,您忍心看着他挨饿吗?时间长了谁能照顾他呀,不还得是您吗?”经过调解员和亲属的开导,三番四次的劝说,女方终于被感动了,答应回去,但说明如果段兆彬再无理取闹,就绝对不能跟他过了。下半夜两点多的时候,阚国文把女方领回段兆彬家中,老头还在家等着,看到老伴回来,激动地哭了起来,主动向老伴道歉:“我对不起你。”女方看到老头终于认错,也就原谅了她,老两口和好。事后,调委会经过回访及走访了解到,两人生活很好,都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点评:
本案是一起普通的婚姻家庭纠纷。家庭成员之间闹点矛盾,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但若不及时加以引导调处,则可能会使夫妻矛盾加深,造成夫妻感情破裂、家庭破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才能万事兴,家和才能社会稳定。本案虽属小事,但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调解员工作细致耐心,具有很强的责任感,深夜去做工作,通过将道理,以情动人,最终感动当事人,维系婚姻,避免了家庭破碎,挽救这个家庭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第三篇: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研究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江都市丁沟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人类社会已踏进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化时代。一场数字信息的革命正朝我们席卷而来。为此,我们必须深刻而明确的认识到: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并因此使人类的生活、工作环境具备了更多的数字化特征,这一特征将紧紧的围绕着我们并且正在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流历程,将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为适应这一深刻的变化并持续保持社会发展的领先地位,扬州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目标,它意味着我们正在向自动化、高效化、便捷化方向发展。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必须依靠教育;而人类要实现真正的数字化目标,也必须依赖于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的变革。而到了“十二五”时期,发达城市学校的信息基础建设已经完成,进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阶段。
数字化校园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设备、教室等)、资源(图书、课件、素材)到活动(教、学、管理、服务)的全部数字化,从而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将把学校中的管理和教学带入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化时代,是以数字化的方式来体现我们的工作、学习、交流与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学习和管理模式。所以说,“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数字时代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学校校园文化、育人环境构建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课题界定
1、“数字化校园”是由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形成的高度信息化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环境。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通过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
2、“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是通过校园网的设施建设和教育应用功能开发,构建一个集管理、教学、沟通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最终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合理配置,教育管理、教学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构建数字时代新的学校教育。首先,这是依托现实校园而存在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教育平台。其次,这一平台通过数字化环境支撑,实现了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数字化,辅助完成校园活动的全部过程。第三,也是更为重要的,它并不只是简单地把传统学校活动数字化照搬到网络上,而是在这一过程中重新整理、设计和构造学校活动,优化并提高学校工作质量,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3、“典型案例研究”是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应用过程中,选取教育、教学、教研、管理、专业化成长引领等方面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实验、对比、规纳、总结,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搭建适用的数字化环境,找到符合校情的建设模式。
①不断完善基础建设:一方面建设和完善学校校园网,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学校的网络硬件环境;另一方面架设校内FTP和WEB服务器,实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 ②加强软件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学校的门户网站,及时发布学校的各类信息,服务校内师生和社会公众;建设校内网络办公平台,实现网上办公和提供多种信息服务;
③整合资源打造特色: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课程以及其他教育教学内容整合到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建设中,逐步深化和渗透网络环境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2、通过数字化的应用,提高教育、教学、教研的效益,造就一批创新型的教师。①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的运用能力。
②推进校内办公和应用服务,促进网络教研。
③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培养研究型教师,丰富教师的学习体验,改变教师的思维模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通过开辟论坛、博客等落实反思型,研究型教师的培养。
3、通过数字化的校园的应用,培养一群富有信息素养和新型学习方式的孩子。①利用数字信息化教育,加强学生道德文化建设力度: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道德文化教育,文明上网,合理利用网络,鼓励学生远离网络游戏; ②加强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指导学生通过博客,校园网站等平台,利用信息课程的教育契机,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层面上的能力;
③探索现代化教育形式下,学生的发展: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指导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信息技术教育的帮助,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建立起适应学生发展的创新型的学习模式。
四、研究对象:
1、丁沟中心小学学科教师。
2、丁沟中心小学部分学生。
五、研究方法
①行动研究法: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基础平台建起来,行政办公用起来,班级博客动起来,网络教研试起来,边应用边研究边建设的思想,以实际行动推动研究的深入。
②个案研究法:一方面研究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功案例,借鉴成功经验和先进成果。另一方面,引导学校部门管理、班级管理、教研组网络教研及学生博客等方面经典案例,以便推广。
③文献法:收集学校“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已有成果,学习相关的理论,形成数据支持。
④多渠道合作研究:在技术指导上与专业技术公司合作,实行专项指导;在理论层面上与相关教研机构合作,进行理论探讨和培训;在应用上与同类学校合作,实现共建共管共享。
主要采用行动性研究法,同时辅之以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对比法、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三年完成,具体安排为:
研究准备阶段(2011.4-2011.6)课题选择、陈述解释,设计方案,进行基础性论证,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填写课题申报表、评审书上报。进行课题支撑理论的学习与培训,建立课题研究网络,完善课题管理办法,制订课题实施预案,建立原始档案。
中期研究(2011.6-2012.11)目标分解到位,进行分项研究,强化过程管理,优化展示活动,分析提炼资料,根据课题实施预案,有计划、分阶段地展开研究,定期研讨、反馈、评价实施的过程与方法;收集、整理、分析阶段性研究资料,积累典型案例,提炼研究成果,撰写研究心得。进行阶段评估与成果汇报。后期研究、总结阶段(2012.12-2014.6)完善研究方案,深化研究实践,撰写系列论文和研究报告,通过结题鉴定。
七、课题研究组织结构
理论指导: 林宏 中学高级教师
沈春梅 中学高级教师 组长:高文峰 副组长:韩秀娟
主要成员:胡国芳 曹芳 韩谷海 仲家丽 韩粉琴 凌金妹 徐红 王春花 张丽君 詹慧
参研人员: 各学科教师
八、预期成果
1、阶段性成果
• 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进一步提高,其中教师有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 现代化管理、教育教学经验论文、教学设计等。• 网络异地互动教学研究再上一个新台阶。
• 校园网、班级主页、个人主页等信息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凸显其功能和效益。
2、结题成果
•典型课例、论文、成果分析、课题研究专题网站、教学和活动光盘,值得推广和应用的优秀资源。
•汇集本课题阶段报告、结题报告、实验论文集。
九、实施措施
1、成立信息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学校各级领导,负责数字校园建设工作,制定规划,教导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信息化工作。由信息组提供技术支持,不定期对全校教职工开展相关培训,提高整体的信息素养。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有激励机制和制度执行情况记录及检查和评价,通过学校网站和课题网站及时发布信息。
第四篇:校园消防典型案例
校园消防典型案例
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左右,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酿成近年来最为惨烈的校园事故。宿舍火灾初步判断缘起于寝室里使用“热得快”导致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这给寝室安全管理特别是防火安全敲响了警钟。火灾都是因为个别学生使用违章用火用电器而引发,给其他住宿学生造成了重大影响。学生宿舍是一个集体场所,是一个人口密度极大的聚居地,任何一场火灾都可能造成重大后果,带来无可挽回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为了住宿同学的生命财产安全,宿舍内严禁使用违章电器、劣质电器、非安全电器器具、无3C认证产品及其他危害公共安全、不适宜在集体宿舍内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认识到寝室防火安全的重要性,现把一些事例汇总起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警示。
一、寝室中违规用电物品尽毁。据《新闻晨报》报道,2006年11月29日上午11时20分许,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内一女生寝室突发火灾。室内物品几乎完全烧毁。所幸火灾并未造成人员伤亡。火灾原因疑与寝室内违规使用的电器有关,校方怀疑是拖线板或饮水机引发了火灾。
二、笔记本电脑爆炸,北师大宿舍起火女生身绑床单逃生。据《新京报》报道,2006年10月16日下午1时30分,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南院女生宿舍楼失火,五六名被困女生通过身绑床单逃下楼脱险。消防人员表示,起火原因为宿舍床铺上的一台笔记本电脑爆炸,随后将被褥引燃。
三、不关台灯,地大学生宿舍起火,四个床位烧毁两个。据《楚天都市报》报道,2006年10月8日上午九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校区男生宿舍第22栋一寝室起火,校方保卫人员用灭火器及时扑救,四个床位烧毁了两个。起火时寝室里没人,台灯没有关闭,电线短路引发火灾。
四、插头未拔,宿舍电视爆炸起火。据《生活报》报道,2006年7月20日17时50分许,位于哈市南岗区学府路7号的一所学校的男生宿舍突然起火。原来该宿舍学生离校时未将电视插头拔下,导致电视短路爆炸起火,大火将宿舍内物品烧毁。
五、充电器未拔,中国传媒大学宿舍起火,一名女生险困屋内。据《京华时报》报道,2006年7月14日早晨,中国传媒大学中蓝大学生公寓一女生宿舍起火。起火时宿舍内一名女生被困屋内,女生说可能是对铺的一个充电器起火,该充电器已在插座上插了3天。
六、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火灾惨案。2003年11月24日凌晨,莫斯科时间2:50(北京时间7:50),莫斯科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六号学生楼失火。大火从203号宿舍烧起。这场大火是俄罗斯十年来最严重的一场火灾。消防局出动了50辆消防车,30辆救护车。直到凌晨5:45分,大火才被扑灭。经调查,失火原因是电线短路。这场火灾造成41名学生被烧死,100多人受伤,其中遇难的中国留学生11名。
七、宿舍台灯使用过久引起火灾。2001年12月17日,四川大学一研究生宿舍发生火灾,失火原因为台灯使用时间过长引燃床单。
八、明火做饭引起火灾。2002年11月6日,西安联合大学学生宿舍失火,原因为使用电炉做饭,明火点燃地上报纸造成火灾。
九、私拉电线引起火灾。2003年2月11日,中央民族大学8号楼学生宿舍发生
火灾,经调查为宿舍内私拉电线所致。
十、劣质电池充电器引起火灾。2003年9月12日,北京工商大学新宿舍楼三层女生宿舍发生火灾,从小商小贩处购得的劣质电池充电器成为罪魁祸首。
十一、违章使用热得快烧水引发火灾。2003年12月2日早上6时49分,北京交通大学18号楼6层一研究生宿舍发生火灾。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迅速调动西直门、双榆树、府右街、亚运村4个消防中队,22部消防车赶赴现场。经过消防队员的奋力扑救,大火于7时42分被扑灭。起火原因是学生使用“热得快”将水烧干所致。据介绍,此次火灾共烧毁4张床、4床被褥和一些日用品等。
从上面的事例中不难看出,大多数的事故都是由于同学们违章用火用电造成的,少数大学生思想上忽视学校的防火安全制度,法律意识淡薄,造成了火灾事故,危害了公共安全。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自己的一点疏忽所造成的后果很难想象的,上述案例中违纪学生,都已受到学校严厉的纪律处分。所以再次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遵章守纪,坚决杜绝一切可能出现的隐患。
公安消防部门和国家教委对高校火灾事故的历年通报显示:近几年全国高校所发生的火灾事故的数量,经济损失,对教学科研的破坏程度及给师生员工造成的生活负担等方面,是逐年上升的。因此搞好消防安全是保证高校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古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防范火灾,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也是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让我们每个人都肩负起防火安全的责任,从思想上树立牢固的消防安全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构筑一道防范火灾的钢铁长城,共同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保护国家、人民和公共财产的安全,保护他人和自身的安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神圣权利和义务。了解、学习和掌握防火知识,协助学校做好防火工作,减少和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是实现上述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方面。如果火灾不断,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又怎能顺利完成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继而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呢?因而,学习、掌握一些防火、灭火的基本道理和常识,对于维护学校和同学们个人的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第五篇:校园伤害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体育课打球赛 发生意外 洛阳市回民中学吴茜
2012年3月某天,洛阳市区某中学A生,在下午体育课上老师讲解完篮球比赛规则后,班里的学生分小组在篮球场进行比赛的过程中,绊倒在地上,造成左手腕关节肿痛。事发后学校及时与其家长联系,同时把王某送到附近医院,经检查是左手腕关节处轻微骨裂。确诊后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
接下来由学生家长送孩子就治。但三个星期后,A生到医院复查时,医生告知A生由于当时用来固定手腕的夹板其没有好好佩戴,再加上医生的水平有限,A生的左手腕关节处已经错位,要到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由于到大医院治疗要交很多费用,所以学生家长要求这些医药费大部分由学校先行支付(因为该生有意外保险),双方没能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后来经司法所调解,学校先行支付医药费三分之二,该生的医药费差额部分学校承担一半。
分析与点评:
在本案例中,A生的伤害事故要一分为二,A生在学校由于摔了一跤只是造成右手肘关节处轻微骨裂,属于轻伤,只要休养一段时间就可以好。由于体育课上意外伤害,治疗和拍片的费用就由学校给每位学生入的校园意外伤害责任险来赔付。而后来造成的左腕关节错位是由于医院包扎和A生自身没好好佩戴夹板的原因造成的,A生应该去找医院解决。
根据学校安全工作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五款:学生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或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或者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和制止,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学校不承担赔偿责任。
但后来考虑到A生的家庭情况和生活实际,学校答应补偿给A生相应的费用,这也是学校出于人道主义的一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