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3.9 浅谈农村学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推荐阅读)
编辑:独酌月影 识别码:14-878771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19 17:12:52 来源:网络

第一篇:3.9 浅谈农村学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泉山学校校本培训材料

浅谈农村学校教育管理存在的

问 题 与 对 策

泥江口镇中心学校

刘柱良

益阳市是一个发展中的地区,赫山区是益阳市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如何提高赫山的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提高我市的综合竞争实力。作为行政领导机关对现阶段九年义务教育的管理,特别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管理就是一个必须加强的工作。通过自90年代开始的“撤村校,一乡(镇)办好一所中心校”工作,教育也从由乡镇管理统一纳入县区管理,实现了人权、财权和事权“以县区为主”,同时也明确了县(区)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直接领导和管理责任,乡镇负有指导监督责任。赫山区通过这些年的整合,大部分乡镇做到一乡一所中学,四至五所小学,做到集中优化教育资源。可是农村教育为什么不能跟上城区教育呢?我个人认为重点在于解决教育管理的权责结合、人财事相对统一和提高教育资源的统筹等配置效率上。

一、现阶段农村教育行政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

1、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校长和教师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现在,我们市已全面进入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工作,农村校长的管理理念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决定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实施的成败,如果缺少一支素质较高并且热爱农村教育工作的校长和教师队伍,那么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农村教育的持续发展,泉山学校校本培训材料

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就只能是一句口号了。

现阶段我区农村教师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年龄偏大的中师和高中毕业生、民办转正人员,这批人基本上是本乡镇的人员,教龄一般在20到30年之间,已经在教学上形成一定的模式,教育教学理念陈旧,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教师的角色转变很难实现,并且不想调动或进入城区,所以基本是在过着一种等退休的日子,这类教师在一定限度上遏制了农村教育的发展;第二类就是教龄在4到10年之间的教师,这批人基本达到大专或本科学历,他们在教育教学上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学习吸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新理念较快,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可是我区城乡条件差距大,在农村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差,福利基本没有,这就促使这批优秀教师在为自己的调动在努力,每年都有一批优秀的教师从农村流失,比如今年我镇就有十来个这样的教师调入城区,这批教师是最容易在农村流失的骨干教师,他们的流失使得农村的教育发展基本成为一句口号;第三类教师就是刚从学校毕业、区局为了充实基层教学力量新招聘分配的年轻的大学生,他们的教龄在1到3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教育教学方法,他们在学校所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大部分已不符合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所有的一切其实都要全部从头学起,而在农村他们很难找到好的指导老师,要求他们独立去摸索,这也限制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校长队伍建设在我区近三年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批年轻、有较好业务和管理水平的校长上任,但是城乡的差距让我们的农村校长的待遇还不如城区或城郊的一名普通教师,难怪农村校长感叹道,在乡下 泉山学校校本培训材料

当校长还不如进城做教师。这点也成为我区教育发展的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2、学校决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做为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校领导体系,校长负责制实际上就是一长制,其特点是责任制和内行领导,采取个人决策的方法进行学校管理决策,这样的决策迅速且效率高。我区采取的是校长负责制,这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学校以前在管理中存在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弊端,在学校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校长的个人决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校长的独断独行,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的校长决策的正确性,并最终影响学校发发展。现在我区各个校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学校的管理要求来说,校长队伍整体水平和校长的个人综合素质都有待于提高,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管理决策也会越来越复杂。我区有着一批优秀的校长队伍,但是他们大部分在城区工作,在我们的农村学校的校长队伍,个别校长的综合素质不高,由此影响学校的决策的正确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的发展。

3、农村学校的生源流失问题

随在优秀教师的流失,我们农村的优秀学生也随之流失,农村学校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我们赫山区,每一年都有一批在农村工作的优秀教师进城,农村学校因此每年损失一批培养多年的优秀教师,而我们农村学校也每年都有一批孩子从农村进入城市就读,有的进入公办学校,但是大部分进入民办学校,我们的家长也是急切地将 泉山学校校本培训材料

孩子带进城里,希望孩子在城里接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限制着农村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生源不能保障就很难谈到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如何保障农村学校的生源,这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4、农村学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但是,我们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极其不合理,城区学校有着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并且有着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每一个城区学校都有好几个市级、区级学科带头人,为其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而我们的农村学校,硬件软件相对落后,大部分学校的教师队伍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年轻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还有待加强,现在,我区的城乡教育的差距虽正在一步步缩小,但是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同发展,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要求仍是农村学校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

二、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1、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

(1)教师的培养。农村学校要发展和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很重要,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支业务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呢?只有通过以下几个途径:第一,鼓励教师参加函授和自学考试,积极主动提高教师个人的文化素养,进行学历进修;第二,进行城乡结对开展教研活动,这样农村的教师能在许多优秀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学习,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很好的作用,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组织好校内的教学研讨活动,规模较小的学校可以组织较近的学 泉山学校校本培训材料

校进行校际专题的研讨活动,通过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水平,不断得汲取外面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第三,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教育局、教培中心组织和举办的论文、优质课、说课等竞赛活动,在不断磨练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做好教师理论学习的指导工作,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撰写教学论文,以此次来提高自己的业务;第四,开展好学校的校本培训和教研组培训工作,校本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全校教师的业务和理论水平,而教研组的培训和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学校多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经验,给予年轻教师充分的学习和发展空间;第五,突破教师队伍专业化的要求,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提高农村教师新录用的学历要求和心理素质要求,严把教师入口关,实行“凡进必考”制度,做到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确保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第六,在严格定编、定岗、定责的基础上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健全教师的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小学形成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对体弱多病、长期不能坚持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要及时办理离岗退养手续,对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要及时调整出教师队伍。通过吐故纳新等方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教书育人水平,增强教师岗位的竞争性,提高教师整体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农村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2)校长的培养。第一,在校长的选拔和任用上要打破校域、乡域的限制,要立足县域或更大的时空范围选拔和配备,每年通过后备干部选拔活动,选拔部分年轻教师准备进入校长队伍,并且对新上 泉山学校校本培训材料

任的校长实行培训制度和结对学习制度,让我们的年轻校长能在经验丰富、管理方法有自己独立见解的优秀校长指导下对学校进行管理;第二,明确校长的权利和责任,让我们的校长在明确自己的权力并使用时,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我们的校长才能更好的管理好我们的学校;第三,校长考核制度的实施,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对我们校长的年度考核工作,通过“德、勤、绩、能”等几个方面的考核,评价我们校长一学年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的情况,并结合学校的年度考核和教师评议等多种手段对校长进行综合、全面且客观的评价,对不胜任校长工作的人员坚决调离岗位,切实加强对校长队伍的管理。

2、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1)资金的投入和使用。要实现本市内的教育公平性,主要的途径就是教育资源的配置合理,让我们乡下的孩子能享受优质教育,感受教育的公平。作为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农村教育发展对于我们赫山区这样一个落后县市的重要作用,教育搞好了,全民素质提高了,外面的投资也自然会有大幅度的提高,所以教育资金的合理支配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第一、是通过近几年的改革,教师工资发放由区财政统一安排支付,对教师的工资做到全额、及时发放,对中央及省关于提高教师待遇的精神要坚决执行到位,不能欺骗教师,以此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第二、从202_年秋季开始,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一费制”,通过2年的时间,我区“一费制”收费符合了中央强调“多予、少取、放活”的精神,并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泉山学校校本培训材料 的杂费。

(2)教育资源的配置。要达到教育公平,教育资源的配置的合理就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教育的公平呢?第一、农村学校硬件的建设上,作为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资金上的倾斜,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现在赫山区各个乡镇基本做到一乡一中学,四至五所小学,那么,做为政府如何办好我们这些学校,就是市、区政府和乡镇政府的一个重大政治任务。为了让我们农村的孩子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每一所乡镇中心学校要做好以下的硬件建设,一房一场五室“电脑房、图书阅览室、整体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书法教室、多媒体教室、学生运动场”的建设,为我们农村的孩子创建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第二、是农村学校的软件建设上,学校领导班子要积极开展好相关的建设活动,充分发掘存在的潜能和资源,一所优质的学校不仅仅是硬件好就可以的,软件的建设工作更加重要,它包括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学资源开发等诸多方面,只要农村学校将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工作落实到位了,实现优质教育和公平教育是目标就实现了。

3、教育区域化建设

区域化建设主要提倡的是教师的流动,优秀教师集中在城区,对我们学校教育的整体发展有一定的副作用,那就是忽略了农村。那么,可以学习教育发展迅速的日本、韩国等的做法,实行教师流动制度,让我们的教师足迹踏遍区内每一所学校,教师2年或3年进行一次流动,没有城乡之分,每个学校的教师按批进行流动,每次教师流动的 泉山学校校本培训材料

人员占全体教师人数的20%左右,那样即能保证本学校的教育教学稳步发展,又能为其他学校提供所需求的人才,实行全员流动,可以避免乡下教师为了进程而只顾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而忽略教育教学质量的不良现象,也可以让我们的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育教学当中,通过区域化流动,我们的教师水平得当稳步发展,农村学校的发展也必将迅速有力,还能消除应教师进城等引发的一系列不良的情况发生,教育的区域化建设可以弥补城乡的教育差距,提高乡镇学校的质量,真正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公平教育。

教育是民族发展的根本,如何抓好教育工作,是我们国家的头等大事,从我区的教育发展现状出发,针对农村学校管理谈了以上几点看法。相信我国还会有很多与本文所指的教育现状相似的地区,通过我们的努力,在行政上解决教育的城乡差距,实现优质教育和公平教育。但是行政部门如何对学校加强管理,从哪些角度管理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第二篇:浅谈农村学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12

浅谈农村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农村学校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现笔者结合自己目前自身教育管理和实践就南充市仪陇县农村教育行政管理上一些常见的问题,提出一些见解。农村学校生存和发展主要受到地方经济、人口、师资、决策、教学资源等几个方面因素的制约。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创办农村的优质教育体系,以建立城乡教师相互交流和资源优化配置等手段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学校管理,问题,对策

仪陇是朱德元帅和张思德同志的故乡,大多数乡镇处在经济贫困的山区。如何提本地区的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提高我县的综合竞争实力。作为行政领导机关对现阶段九年义务教育的管理,特别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管理就是一个必须加强的工作。通过前几年的“撤村校,一乡办好一所中心校”工作,教育也从由乡镇管理统一纳入县区管理,实现了人权、财权和事权“以县区为主”,同时也明确了县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直接领导和管理责任,乡镇负有督导责任。仪陇县通过这些年的整合,大部分乡镇做到一乡一校,除像老木、立山、茶房等偏远的乡镇保留1到2所设施较好的村校,做到集中优化教育资源。可是农村教育为什么不能跟上城区教育呢?笔者认为重点在于解决学校行政管理、师资建设和提高教育资源的统筹等。

一、农村教育行政管理及发展存在的常见问题

1、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校长和教师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现在,南充市以全面进入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工作,在农村校长的管理理念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决定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实施的成败,如果缺少一支素质教高并且热爱农村教育工作的校长和教师队伍,那么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农村教育的持续发展,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就只能是一句空口号了。

现阶段我县农村教师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年龄偏大的中师和高中毕业生、民办转正人员,这批人基本上是本乡镇的人员,教龄一般在20到30年之间,已经在教学上形成一定的模式,教育教学理念陈旧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教师的角色转变很难实现,并且并不愿积极参与课改等,基本是在过着一种等退休的日子,这类教师在一定限度上遏制这农村教育的发展;第二类就是教龄在4到7年之间的教师,这批人基本达到大专或本科学历,他们在教育教学上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学习吸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新理念较快,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可是我市城乡条件差距大,在农村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差福利基本没有,这就促使这批优秀教师在为自己的调动和进城在努力,每年都有一批优秀的教师从农村流失,这批教师是农村学校的骨干教师,他们的流失使得农村的教育发展基本成为一句口号;第三类教师就是刚才学校毕业分配的年轻的大学生,他们的教龄在1到3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教育教学方法,他们在学校所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大部分已不符合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所有的一切其实都要全部从头学起,而在农村他们很难找到好的指导老师,要求他们独立去摸索,这也限制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校长队伍建设在仪陇县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批年轻有较好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校长上任,但是城乡的差距让我们的农村校长福利等还不如城区或城郊的一名普通教师,不少农村校长感叹道,在乡下当校长还不如进城做教师。这点也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2、学校决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做为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校领导体系,校长负责制实际上就是一长制,其特点是责任制和内行领导,采去个人决策的方法进行学校管理决策,这样的决策迅速且效率高。我县采取的是校长负责制,这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学校以前在管理中存在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弊端,在学校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校长的个人决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校长的独断独行,又特别是在农村学校,很多学校校长一人说了算,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的校长决策的正确性,并最终影响学校发发展。现在我县中小学校长相对于学校管理来说,各个校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学校的管理要求来说,校长队伍整体水平和校长的个人综合素质都有待于提高,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管理决策也会越来越复杂。我县有着一批优秀的校

长队伍,但是他们都在城区工作,在我们的农村学校的校长队伍,有一些校长的综合素质不高,由此影响学校的决策的正确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的发展。

3、农村学校的生源流失问题

1独生子女增多,家长重视子女的未来。由于当今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加之农村学校与县城学校客观上相比有明显的差距,这都造成了一大批优秀学生的外流。家长重视子女的教育,希望子女能考上好大学,使得大批农村学生纷纷涌入县城学校。如此下去,一些农村学校将因为失去许多优生而影响质量的提高,而教育质量不提高又招不到优秀学生,陷入了恶性循环,使差距会越拉越大。

2、仪陇县本身就是农业大县,每年有无数农民工外出务工,一部分学生随父母到外地就读。大批农民工进城,也使得农村学生随之流失,农村学校的生存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学生越来越少,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小,家长就越没信心,继而造成更多的生源流失。这在一定程度限制着农村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生源的不能保障就很难谈到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如何保障农村学校的生源,这是一个函待解决是问题。

3、青年教师进城。在农村地区,每一年都有一批在农村工作的教师进城,农村学校因此每年损失一批培养多年的优秀教师。许多青年教师本身家庭就处在城市,对农村没有归属感;再者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存在客观的差距,造成了农村学校留不住人的局面。优秀教师走了,家长对学校认同度降低,把子女送进城区学校,把极度匮乏的农村优质生源又一次搬走了。

4、农村学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首先农村学校财政投入有限,物力资源奇缺,使用效率低下。许多学校布局不够合理,规模效益较差;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低;;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人为浪费严重;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城乡差距;资源配置起点低,软硬件建设滞后。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但是,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极其不合理,城区学校有着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并且有着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每一个城区学校都有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为其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而我们的农村学校,硬件软件相对落后,大部分学校的教师队伍存在中间断层的现象,年轻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待加强,老教师面临退休无心教学的情况。现在,城乡教育的差距正在一步步拉大,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同发展,满足

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要求是农村学校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

5、农村学校的经费问题

农村学校的经费主要财政拨款,但贫困地区学校的经费少之又少,所以农村中小学运转非常艰难,学校缺乏经费,就很难让学校有更好的发展了,更别说学校规模的扩大化了,缺乏经费学校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学校的发展就是口号而已,学校就很难进一步发展。

二、常见问题解决的对策

1、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

(1)教师的培养。农村学校要求发展和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才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我们农村学校培养一支业务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第一,多给青年教师学习的机会,让其积极主动提高教师个人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并鼓励教师进行学历进修;

第二,健全城乡结对开展教师交流机制,这样城市的优秀教师把先进、高效的教学理念带入农村学校,对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很大推动作用,学校之间进行校际专题的研讨活动,通过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水平,不断得汲取外面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第三,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积极参加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和举办的论文、优质课、案例、教学故事、教坛新蕾、教坛新星、教坛新秀等竞赛活动,在不断磨练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做好教师理论学习的指导工作,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撰写教学论文,以此次来提高自己的业务;

第四,开展好学校的校本培训和教研组培训工作,校本培训在于提高全校教师的业务和理论水平,而教研组的培训和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和好的引领作用,学校多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经验,给予年轻教师充分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第五,突现教师队伍专业化的要求,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提高农村教师新录用的学历要求和心理素质要求,严格教师准入制度,通过吐故纳新等方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育人水平,增强教师岗位的竞争性,提高教师整体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农村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2)校长的培养。

第一,在校长的选拔和任用上要打破校域、乡域的限制,要立足县域或更大的时空范围选拔和配备,每年通过后备干部选拔活动,选拔部分年轻教师准备进入校长队伍,并且对新上任的校长实行培训制度和结对学习制度,让我们的年轻校长能在经验丰富,管理方法有自己独立见解的优秀校长指导下对学校进行管理;

第二,明确校长的权利和责任,让我们的校长在明确自己的权力并使用时,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我们的校长才能更好的管理好我们的学校;

第三,校长考核制度的实施,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对我们校长的考核工作,通过“德、勤、绩、能”等几个方面的考核,评价我们校长一学年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的情况进行评价,并结合学校的考核和教师评议等多种手段对校长进行综合全面且客观的评价,对不胜任校长工作的人员实行调离岗位,切实对校长队伍进行管理。

2、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1)要实现教育公平性,主要的途径就是教育资源的配置合理,让乡下的学生能享受优质教育,感受教育的公平。作为政府部门应做好协调作用。

(2)教育资源的配置。要达到教育公平,教育资源的配置的合理就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教育的公平呢?第一、是农村学校硬件的建设上,做为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资金上的倾斜,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第二、是农村学校的软件建设上,学校领导班子要积极开展好相关的建设活动,充分发掘存在的潜能和资源,一所优质的学校不仅仅是硬件好就可以的,软件的建设工作更加重要,它包括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学资源开发等等诸多方面,只要农村学校将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工作落实到位了,实现优质教育和公平教育是目标就实现了。

3、创办特色教育学校

(1)特色教育提升学校知名度。一个学校要有一种特色,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特色教育就像学校的一张名片,说起一种文化、一种理念,自然想到一所学校,它以一种隐形的文化形式存在,可以不断地影响周围的家长和学校。我认为农村学校应该更加深入的探索特色教育,以其独特、先进、科学、稳定的办学理念区别于其他学校并取得一定的成绩,成为社会认可的学校,农村学校同样也能留住优秀的教师并吸引优质生源。

(2)把素质教育融入特色教育中。农村学校一直忽略的就是素质教育,没有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把素质教育融入特色教育中是农村学校符合实际的选择,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以素质教育中的艺体教育为依托创建特色教育,全面培养学生各项能力。让农村孩子同样感受素质教育的快乐。

我国农村孩子占,农村教育发展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教育是民族发展的根本,如何抓好教育工作,是我们国家的头等大事,从目前农村教育发展现状出发,针对我县农村学校管理谈了几点看法。但是解决农村教育发展的更多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引用文献:

1、“浅析农村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秦嘉麟

2.“农村学校生源流失分析及对策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2_年第20期赵相奇

第三篇:浅谈农村学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农村学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农村学校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现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管理和实践就丽水市莲都区农村教育行政管理上一些常见的问题,提出一些见解。农村学校生存和发展主要受到资金、生源、师资、决策、教学资源等几个方面因素的制约。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创办农村的优质教育体系,以办学校联盟和资源优化配置等手段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学校管理,问题,对策

丽水市是一个欠发达地区,莲都区是丽水市的经济和行政中心,如何提高莲都区的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提高我市的综合竞争实力。作为行政领导机关对现阶段九年义务教育的管理,特别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管理就是一个必须加强的工作。通过自90年代开始的“撤村校,一乡办好一所中心校”工作,教育也从由乡镇管理统一纳入县区管理,实现了人权、财权和事权“以县区为主”,同时也明确了县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直接领导和管理责任,乡镇负有指导监督责任。丽水市莲都区通过这些年的整合,大部分乡镇做到一乡一校,除像老竹、太平、碧湖等较大的乡镇保留1到2所设施较好的村校,做到集中优化教育资源。可是农村教育为什么不能跟上城区教育呢?我个人认为重点在于解决教育管理的权责结合、人财事相对统一和提高教育资源的统筹等配置效率上。

一、现阶段农村教育行政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

1、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校长和教师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现在,我们市以全面进入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工作,在农村校长的管理理念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决定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实施的成败,如果缺少一支素质教高并且热爱农村教育工作的校长和教师队伍,那么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农村教育的持续发展,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就只能是一句口号了。

现阶段我区农村教师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年龄偏大的中师和高中毕业生、民办转正人员,这批人基本上是本乡镇的人员,教龄一般在20到30年之间,已经在教学上形成一定的模式,教育教学理念陈旧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教师的角色转变很难实现,并且不想调动和进城等,所以基本是在过着一种等退休的日子,这类教师在一定限度上遏制这农村教育的发展;第二类就是教龄在4到7年之间的教师,这批人基本达到大专或本科学历,他们在教育教学上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学习吸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新理念较快,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中坚力

量,可是我市城乡条件差距大,在农村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差福利基本没有,这,就促使这批优秀教师在为自己的调动和进城在努力,每年都有一批优秀的教师从农村流失,这批教师是最容易在农村流失的骨干教师,他们的流失使得农村的教育发展基本成为一句口号;第三类教师就是刚才学校毕业分配的年轻的大专生,他们的教龄在1到3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教育教学方法,他们在学校所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大部分已不符合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所有的一切其实都要全部从头学起,而在农村他们很难找到好的指导老师,要求他们独立去摸索,这也限制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校长队伍建设在莲都区近三年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批年轻有较好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校长上任,但是城乡的差距让我们的农村校长福利等还不如城区或城郊的一名普通教师,难怪农村校长感叹道,在乡下当校长还不如进城做教师。这点也成为我市教育发展的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2、学校决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做为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校领导体系,校长负责制实际上就是一长制,其特点是责任制和内行领导,采去个人决策的方法进行学校管理决策,这样的决策迅速且效率高。我区采取的是校长负责制,这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学校以前在管理中存在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弊端,在学校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校长的个人决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校长的独断独行,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的校长决策的正确性,并最终影响学校发发展。现在我区中小学校长相对于学校管理的要求来说,各个校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学校的管理要求来说,校长队伍整体水平和校长的个人综合素质都有待于提高,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管理决策也会越来越复杂。我区有着一批优秀的校长队伍,但是他们都在城区工作,在我们的农村学校的校长队伍,有一些校长的综合素质不高,由此影响学校的决策的正确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的发展。

3、农村学校的生源流失问题

随在优秀的校长和教师的流失,我们农村的优秀学生也随之流失,农村学校的生存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在我们丽水市,每一年都有一批在农村工作的优秀教师进城,农村学校因此每年损失一批培养多年的优秀教师,而我们农村学校也每年都有一批孩子从农村进入城市就读,202_学年莲都区乡下适龄入学儿童有37%流入城区或外县市就学,有的进入公办学校,但是大部分进入民办学校,我们的家长还是急切地将孩子带进城里,希望孩子在城里接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限制着农村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生源的不能保障就很难谈到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如何保障农村学校的生源,这是一个函待解决是问题。

4、农村学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但是,我们市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极其不合理,城区学校有着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并且有着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每一个城区学校都有好几个市级、区级学科带头人,为其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而我们的农村学校,硬件软件相对落后,大部分学校的教师队伍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年轻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还有待加强,现在,我市的城乡教育的差距正在一步步拉大,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同发展,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要求是农村学校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

5、农村学校的经费问题

农村学校的经费主要靠收取学生的杂费,其他途径,比如从财政渠道获得的经费微乎其微,所以农村中小学运转非常艰难,那些规模较大,生源稳定的学校还好点,像莲都区的碧湖、大港头、老竹、太平、雅溪等乡镇;但是规模小,学生少的学校每年的杂费收入就几千元,可谓度日如年,如莲都区的郑地、峰源、严鸟、泄川等乡镇。学校缺乏经费,就很难让学校有更好的发展了,缺乏经费学校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学校的发展就是口号而已,学校就很难进一步发展。

二、常见问题解决的对策

1、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

(1)教师的培养。农村学校要求发展和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很重要,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我们农村学校培养一支业务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呢?只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第一,鼓励教师参加函授和自学考试,积极主动提高教师个人的文化素养,进行学历进修;第二,进行城乡结对开展教研活动,这样农村的教师能在许多优秀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学习,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很好的作用,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组织好校内的教学研讨活动,规模较小的学校可以组织较近的学校进行校际专题的研讨活动,通过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水平,不断得汲取外面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第三,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和举办的论文、优质课、案例、教学故事、教坛新蕾、教坛新星、教坛新秀等竞赛活动,在不断磨练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做好教师理论学习的指导工作,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撰写教学论文,以此次来提高自己的业务;第四,开展好学校的校本培训和教研组培训工作,校本培训在于提高全校教师的业务和理论水平,而教研组的培训和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和好的引领作用,学校多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的经验,给予年轻教师充分的学习和发展空间;第五,突现教师队伍专业化的要求,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提高农村教师新录用的学历要求和心理素质要求,严把教师入口关,实行“凡进必考”制度,做到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确保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第六,在严格定编、定岗、定责的基础上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健全教师的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小学形成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对体弱多病、长期不能坚持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要及时办理离岗退养手续,对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要及时调整出教师队伍,对代课教师等各类临时人员要坚决清退。通过吐故纳新等方法,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育人水平,增强教师岗位的竞争性,提高教师整体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农村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2)校长的培养。第一,在校长的选拔和任用上要打破校域、乡域的限制,要立足县域或更大的时空范围选拔和配备,每年通过后备干部选拔活动,选拔部分年轻教师准备进入校长队伍,并且对新上任的校长实行培训制度和结对学习制度,让我们的年轻校长能在经验丰富,管理方法有自己独立见解的优秀校长指导下对学校进行管理;第二,明确校长的权利和责任,让我们的校长在明确自己的权力并使用时,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我们的校长才能更好的管理好我们的学校;第三,校长考核制度的实施,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对我们校长的考核工作,通过“德、勤、绩、能”等几个方面的考核,评价我们校长一学年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的情况进行评价,并结合学校的考核和教师评议等多种手段对校长进行综合全面且客观的评价,对不胜任校长工作的人员实行调离岗位,切实对校长队伍进行管理。

2、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1)资金的投入和收费。要实现本市内的教育公平性,主要的途径就是教育资源的配置合理,让我们乡下的孩子能享受优质教育,感受教育的公平。作为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农村教育发展对于我们莲都区这样一个落后县市的重要作用,教育搞好了,全民素质提高了,外面的投资也自然会有大幅度的提高,所以教育资金的合理支配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第一、是通过近几年的改革,教师发工资发放从原来的有乡镇转移支付到现在由县统一安排支付,对教师的工资做到全额、及时发放,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第二、是从202_年开始全省

实行的“四项工程”,从破旧校舍改造、困难生的补助、教师的素质提升、学生营养餐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统一部署,并且由省里统一安排资金开展本项工作,从实质是将本次的落到实处;第三、从202_年秋季开始,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一费制”,通过2年的时间,我区“一费制”收费符合了中央强调“多予、少取、放活”的精神。

(2)教育资源的配置。要达到教育公平,教育资源的配置的合理就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教育的公平呢?第一、是农村学校硬件的建设上,做为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资金上的倾斜,加强学校发硬件建设。现在莲都区各个乡镇基本做到一乡一校,那么,做为政府如何办好我们这所学校,就是县市政府和乡政府的一个重大政治任务。为了让我们农村的孩子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每一所乡镇中心学校要做好以下的硬件建设,一房一场五室“电脑房、图书阅览室、实验教室、音乐教室、美术书法教室、多媒体教室、学生运动场”的建设,为我们农村的孩子创建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第二、是农村学校的软件建设上,学校领导班子要积极开展好相关的建设活动,充分发掘存在的潜能和资源,一所优质的学校不仅仅是硬件好就可以的,软件的建设工作更加重要,它包括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教学资源开发等等诸多方面,只要农村学校将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工作落实到位了,实现优质教育和公平教育是目标就实现了。

3、教育集团化和区域化建设

(1)建立教育集团。教育集团并不陌生,那么农村怎么建立教育集团呢?莲都区乡镇学校中急需加强的学校有郑地小学、峰源小学、泄川小学、严鸟小学、西溪小学等10余所学校,这些学校一是办学条件差硬件不足,二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基本只有新分配教师和老教师,缺乏起教学研究带头作用的骨干教师。办学好的学校集中在城区,包括中山小学、刘英小学、莲都小学、大洋路学校、城北小学等几所,他们都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和良好的教学设施,并拥有一批市级、区级学科带头人,那么我行政部门就应该很好的发挥这些学校的作用让这些学校和我们的乡镇学校组成教育集团,实行资源共享,相信在两三年内,我们的农村学校的教师的业务水平不会比城里的教师差,学校各个方面的建设也会有很大的进步。城乡教育差距也会逐渐缩短,实现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

(2)区域化建设。主要提倡的是教师的流动,优秀教师集中在城区,对我们学校教育的整体发展有一定的副作用,那就是忽略了农村。那么,可以学习教

育发展迅速的日本、韩国等的做法,实行教师流动制度,让我们的教师足迹踏遍区内每一所学校,教师2年或3年进行一次流动,没有城乡之分,每个学校的教师按批进行流动,每次教师流动的人员占全体教师人数的20%左右,那样即能保证本学校的教育教学稳步发展,又能为其他学校提供所需求的人才,实行全员流动,可以避免乡下教师为了进程而只顾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而忽略教育教学质量的不良现象,也可以让我们的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育教学当中,通过区域化流动,我们的教师水平得当稳步发展,农村学校的发展也必将迅速有力,还能消除应教师进城等引发的一系列不良的情况发生,教育的区域化建设可以弥补城乡的教育差距,提高乡镇学校的质量,真正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公平教育。

教育是民族发展的根本,如何抓好教育工作,是我们国家的头等大事,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的教育发展现状出发,针对农村学校管理谈了几点看法。相信我国还会有很多于本文所指的教育现状相似的地区,通过我们的努力,在行政上解决教育的城乡差距,实现优质教育和公平教育。但是行政部门如何对学校加强管理,从那些角度管理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第四篇:直面农村学校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关系到国家、个人的利益,更直接关系到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应积极、健康地开展安全教育,将其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然而,一些农村学校安全教育不容乐观,亟待整治。

一、存在的问题1.学校领导重视不够抓好安全教育是贯彻落实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学校应把好安全教育关,从源头上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必备的安全知识,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安全应急能力。时下,一些学校领导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全不深,造成学生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较大损失。主要表现为“四重四轻”:重教学轻安全,一些学校领导受教学奖惩、升学压力的影响,只注重教育教学的管理,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上,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形成恶性循环,使学校安全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排查、控制。重学生轻教师,有的学校领导认为安全事故只会发生在学生身上,于是加强了对学生安全管理与监督,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视而不见,造成了严重体罚学生、班级管理松散、学校财产被盗等。重校内轻校外,个别学校领导对校内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时时讲,事事讲,形成了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

直面农村学校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

江西省上饶县汪村学校

苏友辉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勿庸讳言的是,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很多地方的农村教育却呈不断滑坡之势,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不但农村的整体人力资源状况将受到极大影响,而且还会产生更严重的其他社会问题。

·农村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由

于经济发展滞后,教育欠账较多,从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管理到素质教育,与其他发达城市教育相比所凸显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农村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的教育事业。

(一)学生生源严重不足。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逐步深入,农村学校学生数正逐年减少,一些乡村教学点或自然村的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停办。许多到外地打工的家长把孩子带到外地就读,有的千方百计送孩子到集镇、县城教学质量好的地方入学,造成生源流失日益严重。学生人数太小的学校难以合理配置师资,不能保证正常开展各种规范有序的教学活动,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造成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生源不足,有些农村小学,特别是乡村教学点只有开复式班,给一个年级上课,另一个年级的学生就做作业,孩子们的听课时间就大打了折扣,且两个年级之间相互干扰,孩子们无法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因此复式班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差。实行“撤校并班”后,有的村落已不再设学校,山里的孩子往往要步行到离家十几里外的学校去上学,小小年纪便要在学校搭中餐或寄宿,而且大部分农村学校的住宿条件较差,学生的安全以及家长的负担成为一个新问题。

(二)合校引发新的问题

1.安全问题。合校后,多数学生离学校较远,有的甚至要七八公里的路程,而家长一般忙于农活,没有时间去接送孩子上学,由于孩子年龄小,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孩子,上学路上不够安全。不仅仅有车,而且还有社会不良青年对他们的敲诈勒索。由于孩子上学早,放

学晚,女学生的安全令人担忧,时有女学生遭到社会不法分子的性侵犯。

2.在未合校以前,有些学生在自己村里或者邻村上学,一日三饭在家食用,而到学区上学,他们不得以在校吃饭,甚至住宿,这无疑加重了农村家长的负担。

(三)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学设施陈旧。农村学校的校舍危房普遍存在,且教学设施比较陈旧。由于教师队伍庞大,国家取消了教育附加费的收取,给地方财政造成相当大的压力。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想方设法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努力争取国债投资,地方财政也克服经济困难,千方百计挤出经费,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办学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山区学校的办学条件还有待更进一步的改善。有些学校虽然盖起了新校舍,但师生所用的桌椅设施仍然是上世纪70年代留下来的,新旧相映,显得极不协调。而政府、学校都没有能力增加太多的投入,有些学校近几年没有添置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体育设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电视机、投影机、电脑等更是孩子们无法想象的奢侈品,在农村小学几乎找不到手风琴、电子琴等音乐器材。

(四)教师待遇偏低。边远山区学校师资严重缺乏与城镇学校严重超编形成矛盾。由于一部分师范毕业生及在职老师不愿意到边远山区工作,想方设法留在城区,造成了边远山区学校师资严重缺乏,而城区学校严重超编的矛盾。如:我校现有代课教师38名,他们的月薪仅为420元,极大地挫伤了这一部分老师的积极性。

(五)教师整体素质急待提高。由于在农村基层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是由过去的民办教师就地转正,甚至有很多还是代课老师,许多教师没有进行过正规的教育教学培训,基础较差;还有一些教师一边教学一边种田,没有把精力全花在教学上,有的甚至把教学当成副业,把做家务、干农活、搞其他赚钱的行当当成主业;这些老师参与进修培训、接受再教育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不高,造成业务素质与文化素质低下,难以培养出具有较好教学技能与较高教学水平的名师,妨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再者,由于学生数量少,有些乡村小学教师人数仅三五个、六七个不等,一名教师包一个年级、两个年级,学生的全部学科,包括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品德与社会(生活)、科学,都由这名教师“包干”。有些乡村小学只开语文、数学等主课,体育课就算开了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到校园里溜溜、玩玩,只要不打架就行。音乐、美术、品德与社会(生活)、科学等课程就只发课本给学生,根本就不上。

因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师生对外界的新生事物接触少,对一些新的观念、理论、知识的接收少,导致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知识老化,教学还保持着传统、僵化的老模式: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效果差。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现实策略

存在问题,就必须解决。教育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必须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必须要下大力气改变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当然,要改善农村学校教育并不是一件易事,但各级政府如果能把农村教育环境的改善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各位农村中小学校校长能将学校的发展当作自己的家一样看待,群策群力,我想办法总比困难多。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工作实际中的点滴做法谈一谈,与大家共勉。

(一)深化农村学校教育体制改革。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认真做好教职工定岗、定员、分流工作。在核定编制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农村学校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等特点,保证农村地区教学编制的基本需求。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和聘期考核,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目标。实行教师轮岗制,扩大教师的流动面。继续实施支教活动,城镇教师必须到农村学校支教一至二年,方能得到晋升。设立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对长期支持在偏远农村任教的教师实施特殊津贴。鼓励青年教师“上山下乡”,对“上山下乡”的青年教师同样实施特殊津贴。为解决教师不足问题,除了聘用师范学校毕业生外,还可以通过选派城镇学校富余人员到边远山区支教等方法。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逐步撤并一些规模较小、办学效益差的学校,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要研究和解决好路途较远学生上学的困难,这是布局调整后学校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不能因学校布局调整导致学生辍学,不能因学校布局调整增加过重的群众负担。建立健全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帮助落后学校发现不足,寻找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制定改进措施,限期整改,以实际行动赶超先进。

(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实施“名师共享”活动,让有高超教学艺术、全新教育理念的骨干教师到偏远山区学校上指导课,帮助薄弱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教改教研活动,以公开课、讲座等多种形式实现“教改成果共享”、“教育信息共享”,帮助扶持薄弱校。要充分发挥城镇教育对农村教育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

(三)多方筹资,加大教育投入。通过集资、引资、政府投资等方式,增加对学校的资金投入,帮助农村小学完善各项教学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农村小学的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物质基础。提高老师的福利待遇,妥善解决好教师的就医、保险、养老等问题,有条件的乡镇可实施教师安居工程,在乡镇政府所在地或中心村兴建教师公寓或教师住宅小区,实现农村教师生活城镇化,使他们安居乐教,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人才是立校之本、强校之本,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办不成高水平的学校。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督促教师参与进修培训,多学知识,增长才干,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开展好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使教师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

(五)树立终身学习观——营造教师发展新理念。要适应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就必须有多层面的知识框架,就必须充电。学校既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学习的场所,教师首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第五篇:农村学校教育均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关键着力于推进教育公平。基础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一、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1、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少。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休宁县教育局在农村办学上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农村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从目前农村与城镇的教育发展水平相比较看,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仍明显落后于城镇学校,而村级小学的办学条件尤为落后。一些村级小学没有微机教室,教学设施设备器材不足,办学条件与城镇学校、当地的中心校差距很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没有按照均衡发展的要求,合理使用国家或者省级下拨的教育经费,甚至存在挤占挪用的问题。

2、农村学校教师得不到合理补充,优秀教师外流严重,师资水平明显偏低。目前,造成农村师资水平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城镇学校待遇优厚,加之管理上的问题,导致农村学校的教学骨干多数都流入城镇学校。二是村级小学的师资得不到及时补充。补充新教师时,往往优先考虑城镇学校,因此农村学校只好 “老弱病”教师坚持在教学一线工作。三是农村学校特别是村级小学的师资配备还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师生比。仅以乡镇小学而言,县级人事和教育部门均以全乡小学为单位核定教师编制数,而乡镇中心小学为保证本校足够的师 1

资,就挤占村小“编制”。四是农村学校缺少素质优秀的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城镇学校的优秀师资过于集中,而农村学校素质优秀的教师则十分缺乏。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偏低。五是城镇学校存在教师超编问题,而农村学校特别是村级小学教师缺编。六是教师的学科结构不合理也是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瓶颈问题。

3、择校问题给农村学校办学造成较大冲击。近年来,农村各地中小学生择校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农村学校师资水平不高、教学质量偏低,加之城镇学校千方计地招收农村优秀学生,导致农村学校品学兼优学生不断转出,优秀生源逐渐减少,社会认可度下降,造成恶性循环,给办学带来了很大冲击。还有一些父母由于在外打工,把孩子送到城镇的一些公立或私立学校就读,也是造成农村学生流失的原因之一。

二、正确认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1、提高认识,正确理解和把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要扎实有效地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无论是政府决策者、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广大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要对均衡发展有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要认识到均衡发展的实质是通过调整教育资源配置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按同一模式、同一发展水平发展,不是降低优质学校和优质教育标准,不是忽视城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而是以更有力的措施扶持农村薄弱学校,促其加快发展,缩小学校间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水平、教育质量上的差距,实现相对均衡。

2、明确职责,进一步强化政府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根据新的《义务教育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基础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义务教育,因此,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也在于政府。为此,在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应当以科学发展的理念,从本地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解决教育整体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使全体公民接受同样质量的教育,这既是国家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真正体现。

三、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1、科学规划,积极有效地调整好学校布局。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的关键在于改善农村学校的布局和教学条件。教育主管理部门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变化状况,认真调研,科学规划,制定好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规划。

2、加大投入,改造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推进办学条件均衡化。城乡、区域和校际间的不均衡首先直观地表现为校舍、场地、教育装备等办学条件的不均衡。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首要工作就是要加大对薄弱学校的经费投入力度,改善薄弱学校的硬件设施,使薄弱学校拥有与其它学校大致均等的物质条件,实现办学条件的标准化。

3、多措并举,推进师资配置均衡化。如果说办学条件不均衡是“硬件”的不均衡,则“师资”不均衡则是“软件”的不均衡。要推进“软件”均衡发展,就必须多措并举。为此,首先要提高农村中小学尤其一些薄弱学校教师的福利待遇,在统一城乡教师各项福利待遇的基础上,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津贴制度,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

其次要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师资配备力度,要从每年录用的师范类毕业生中挑选一部分优秀毕业生到薄弱学校任教,尽量减少代课教师,并开齐开好每门课。再次要加强校本培训,薄弱学校要吸引、留住优质教师确实很难,利用现有师资,开展校本培训,应该是提高师资水平的一条最快最便捷的途径。三是要按照“相对稳定、统筹兼顾、合理流动、利益补偿、均衡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学校教师管理制度,如可规定农村学校教师流向城镇学校每年不得超过在编教师的2%,农村学校教师评上高级职称必须继续在所在学校服务3年以上方可流动,等管理制度。

龙田中心小学张家荣

202_年5月28日

联系电话:***

3.9 浅谈农村学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推荐阅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