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浅谈老年大学校园文化的个性及其特色
编辑:前尘往事 识别码:14-1082143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8 11:59:0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老年大学校园文化的个性及其特色

浅谈老年大学校园文化的个性及其特色

黄冈市老年大学 李 洁

[内容摘要]校园是文化的容器,而校园文化则是一种机制、一种境界、一种理念和一种氛围。它是历史的积淀,校园精神的代言,是学校形象和魅力的直接显现。鲜明的办学理念铸造优良的校园精神,开放的治学态度营造向上的人生境界,严谨的管理模式成就自觉的学习氛围。黄冈市老年大学正是基于这种校园文化的引领性而在老年群体中独树旗帜,彰显魅力,赢得赞誉。

主题词:校园文化 引领性 地域性 多元性 创新性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校风、教风和学风的总和。它涵盖了学校的历史传统、人文精神和办学风格等一切文明象征,凝聚着历史的沉淀,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本质和个性特色,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和核心。老年大学在我国是一项新生事物,虽然创办时间不长、发展历史短暂,并且有别于大中小学校园文化,但其社会化本质突出,老年性特点鲜明,地域性氛围浓厚,校园文化的个性特色从创办之始即在全社会形成定势,就像名酒的香型定位一样,一闻便知其品牌。黄冈市老年大学建校二十多年来,始终贯彻执行党的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遵循“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引领性,突出地域性,兼顾多元性,强调创新性,逐渐成为鄂东地区较有影响的老年教育机构,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中共黄冈市委、黄冈市人民政府作出决定,投资四千万元兴建老年大学新校区,并将其作为市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大项目之一。由此可见,老年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社会号召力和影响力。

坚持校园文化的引领性,遵循老年大学正确 的办学方针,主导学校群体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 向,营造校园优良的精神品质和独特的文化氛围。

老年大学校园文化的个性特色源自其核心理念、基本使命、办学风格和地域环境。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①在本质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校园文化总是人们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产物,其主导方向总受社会主流文化所控制和引导,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并且根据社会发展与进步以及一个时期的社会生产、生活水平,必然会进行新的选择、整合或排列。老年大学带有浓郁的时代特征,老年群体富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老年教育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这些为老年大学校园文化的滋生和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黄冈市老年大学成立之初,就明确了老年大学是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的指导思想、基本使命和办学方向。市委、市政府把老年大学作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老干部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掌握老干部思想动态、加强沟通交流的主要场所,实现老干部自身价值、展示精神风貌的有效载体。为了做到这一点,学校首先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三会”(校委会、学生会、班委会)并举,层层督促,确保办学方针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建立临时党小组,把学员中的党员组成起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老同志的政治觉悟。其次在教学方式上,通过定期举办“三会”(形势报告会、情况通报会、专题辅导会)、定期传达文件、定期举办讲座等形式,引导老同志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复杂形势,把老同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上来,统一到促进黄冈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步伐上来。

鲜明的办学理念铸造优良的校园精神,开放的治学态度营造向上的人生境界,严谨的管理模式成就自觉的学习氛围。黄冈市老年大学正是基于这种校园文化的引领性而在老年群体中独树旗帜,彰显魅力,赢得赞誉。

突出校园文化的地域性,弘扬鄂东积淀深厚 的人文历史,继承发展,推陈出新,形成了老年 大学校园文化鲜明特色。

我国课程论学者熊梅认为,地域有“丰富人的体验”、“培养人的社会性”、“促进人间性的形成”②等方面的教育力。校园文化深受地域性文化的辐射和影响,它随着城市的产生、发展逐渐形成,具有鲜明的城市特征。

黄冈是文昌之乡,教育名市;将星闪耀,名人荟萃。悠久的传统历史和良好的人文精神为黄冈优质教育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这里自秦代设郡始,就崇文重教,耕读为本,蕴育了明礼诚信、勤奋好学的民俗民风,造就了黄冈人文荟萃,大师辈出。孕育了毕升、李四光、彭桓武等科学巨匠,滋育了李时珍、杨济泰、万密斋、庞安时四大名医,扶育了道信、弘忍两代高僧,推育了熊十力、汤用彤等哲学大师,哺育了黄侃、闻一多、胡风等文化名流,嗣育了王亚南等经济学大师,赢得了“唯楚有才,鄂东为最”的美誉。李白、杜牧、苏轼等历代名贤毕至,也在此留下千古名篇。黄冈开办教育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从唐武德四年(621)始,黄冈相继开办官学、州学、书院。建于南宋宝祐年间的黄州河东书院,宋理宗曾亲自为书院题写匾额,是《续文献通考》记载的当时全国22所著名书院之一。明朝颇有影响力的儒学大师、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李贽在麻城讲学十七年,学生数以千计。他提倡的“为学贵在有疑”、教学内容多元化、男女平等、建立师友关系、“因材而笃”、学必经世等教育思想成为后世典范。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冈的基础教育声誉鹊起,黄冈中学曾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百强中学第一名”。具有百年建校历史的黄冈师范学院成为鄂东孕育各类人才的摇篮。

黄冈市老年大学秉承崇文重教之风,以弘扬鄂东教育文化传统为主脉,突出地域性,将地方文化资源和校园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开设具有黄冈本土特色的课程。比如黄冈是早期中国共产党创建地之一,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三位中共一大代表,学校就安排党史专家讲授黄冈党史;比如黄冈在大革命时期,爆发了著名的秋收起义——“黄麻起义”,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学校就组织宣讲黄冈革命史;比如黄冈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共和国主席和王树声、陈锡联、韩先楚、陈再道、秦基伟等200多位共和国的将帅,学校就设置黄冈人文课程;比如黄冈是黄梅戏的发源地,学校就开设黄梅戏班,从黄梅戏剧院聘请国家二级演员授课;比如苏东坡在黄州写就了传世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一词两赋”,学校就聘请学者讲授东坡文化等等特色课程。这些具有浓郁本土气息的人文历史,凸显出其独特的地域性,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亮点,成为黄冈市老年大学的传统课目,也一直深受广大学员的喜爱,为老年大学校园文化注入了鲜明的地域特色。

兼顾校园文化的多元性,注重老年群体的差异 化,极大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促进校园文化的多 元格局。

工业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洗礼、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冲击和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加之城市生活的高度差异性,使人的生存含义发生了变化。老年人毫不例外,特别是思想文化方面的差异,让老年人产生了疑虑和迷惑。在老年大学里,不同生活阅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相互混合,相互作用,也会产生极大的差异性,这种内容与形式的差异性和多元性,逐渐形成其独有的气质、精神或形象,从而成为区别其它校园文化的又一标志和特征。

为了兼顾校园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性,黄冈市老年大学在实践过程中确定了“三个坚持”的教学方针。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按需设课的原则。学校设立基础班、提高班和研修班三个教学层次,设置骨干课程、品牌课程和特色课程三种教学课目,先后开设了时事、政治、法律、历史、人文、英语、电脑、证券、声乐、乐理、书法、绘画、拳剑、形体、模特、器乐(二胡、葫芦丝)、戏曲(京剧、黄梅戏)、民族舞蹈、体育舞蹈、烹饪、花卉、手工制作等9大类60多门课程,要求任课教师在学校统一计划下,根据学员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确保老同志喜欢听,看得懂,学得会。二是坚持校内校外、互补施教的方式。学校结合现阶段社区社情推行三种教学模式,体现了老年大学的开放性和多样化。如开展固定班级教学,学校利用现有场地,合理安排教室,从星期一至星期五全天上课,每周30课,全年春秋两季共960课时。开展室外定点教学,设立室外教学点,并组织学员赴企业及外地参观学习。开展社团自主教学,依托老年体协、老年书画协会、诗词协会、老年艺术团体等群团组织的优势,由老年大学教师自主组织教学,自主管理。通过开辟第二、三课堂,增强实践性环节,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三是坚持寓教于乐、学为结合的方针。学校把“教、学、乐、为”作为老年大学教学的基本方针,注重专业性、实用性、技巧性和休闲性相结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满足了学员生活、求知、求乐、求发展的需要。

“三个坚持”的教学方针、三个教学层次的设立和三种教学课目设置,人性化地迎合了老年朋友的需要,也为多元的校园文化形态和氛围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促进了社会主流文化在老年大学和老年人群中的传播和推广,促使校园文化在开放中形成多元的格局。

强调校园文化的创新性,在教学改革、制度建 设、教学管理、理论研究、社团活动五个方面实现 创新,建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在老年大学里校园文化不仅要继承传统,更要体现时代特征。黄冈市老年大学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结合地理环境、人文底蕴、历史传统、老年学员特点等,与时俱进地推进校园文化内涵与外延的深化和拓展,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新亮点、新目标。一是在教学改革上实现创新。学校开设“老年讲坛”作为大课,每学年安排8个周五的上午为“老年讲坛”,从定期聘请领导、专家和学者作时局报告、政策讲解、科技前沿等知识讲座,到增加文学鉴赏、声乐、摄影、花卉等课目扩展,增加讲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全校各科学员均可参加听课。同时在寒暑假期间分别开办符合老同志喜好的专业兴趣班,吸引学员积极报名,广泛参与,形成热爱学习、崇尚知识的氛围。二是在制度建设上实现创新。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学校根据老年教育具有较强的娱乐性、消遣性、休闲性和非功利性特点,建立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三会”(校委会、学生会、班委会)“一支部”(党支部)制度,突出学员管理为主,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机制,如校委会议事制度、办公室管理制度、临时党支部工作制度、班委会职责、学员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教师职责、表彰制度、档案和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行政及后勤保障制度,健全了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三是在教学管理上实现创新。学校探索建立老年大学“四库”管理系统,即教师管理信息库、学员管理信息库、教学管理信息库、学员作品(成果)信息库,逐步实现网络管理。目前使用的教师、学员管理信息库应用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提供版本,其它三个信息库软件开发的框架、程序设计基本到位,内容基本充实。学校将谋求与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省老年人大学和武汉老年大学合作,共同开发新型的老年大学“四库”管理系统。四是在理论研究上实现创新。学校自1998年加入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后,多次派理论骨干参加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中南协作组研讨会和全国18城市、全省老年大学理论研讨会。学校先后在中国老年大学网、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网等全国和省级媒体发表理论和通讯等近百篇。其中《黄冈市老年教育的现状与发展》一文被评为全省老干部门优秀调研论文。《关于老年大学管理体制的研究与思考》在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网发表后,全国老龄宣传网、全国老龄委门户网、中国老龄产业网、中国老年学学会网、中国社会化养老网、北京、天津、河北、河南、上海、广东、江苏、湖北等多家媒体转载引用,并被多家论文网收录,同时还被《202_年中国老年教育动态》列入第十五项“指出管理体制的弊端”。及有关社科论文引用。学校还将校报《黄冈老年大学》更名为《黄冈老年教育》,扩大报道范围,增加出版期次,提高办报水平,赢得了社会影响和社会地位。五是社团活动上实现创新。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员社团为组织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中最具典型的文化现象。学校依托文艺班级组建老年艺术团和老干部合唱团“两团”,先后参加全省社区文化、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汇报演出、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全民健身大拜年文艺演出活动等,多次在全市、全省、全国比赛中获殊荣。由艺术团创编的健身操被中国老年体育协会录用为规定套路向全国推广。在第八、第九届全国中老年人健身球操比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和编排奖。在全省老干部健身舞比赛中,其创编的舞蹈《峡江情歌》从全省525个参赛节目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牡丹金奖。在全国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暨党支部建设经验交流会文艺演出中,老年艺术团演出的节目得到中组部和省领导的充分肯定。202_、202_年两次赴京参加全国中老年人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并获奖。参加由省委、省政府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老干部、老工人、老党员、老模范座谈联欢会演出受到各界好评。市老干部合唱团吸引的党员老同志就有70余人,成为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校园是文化的容器,而校园文化则是一种机制、一种境界、一种理念和一种氛围。它是历史的积淀,校园精神的代言,是学校形象和魅力的直接显现。黄冈市老年大学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注重继承创新,始终以构建和谐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为主线,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积极态度引导老年健康生活方式为目的,其儒雅大气、厚重平和的办学风格日趋凸现,崇尚学习、追求快乐的校园精神逐步形成,兼容并蓄、开放教学的管理格局渐成体系,特色鲜明、风格独特、底蕴深厚、品味高尚的校园文化在不断凝聚和提炼,校园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受到重视。

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②熊梅;《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

联系电话:0713-8386171 电子邮箱:lijie182@163.com 通讯地址:湖北省黄冈市延年路3号 邮政编码:438000

第二篇:特色校园文化

传承文化精髓,打造唐兴校园文化 几年来,唐兴小学围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笃学厚德人才,打造特色文化校园”为目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在大厅、走廊张贴牌匾等活动,着力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独特校园文化。

在教学楼门厅上方树立标牌“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赤诚爱国,奋发成才”,两侧分别张贴了两块标牌:“育以尚德学为创新毓秀钟灵博才笃行”。教学楼每层走廊横梁全部张贴具有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宣传标语;在每间教室及功能室门口分别悬挂 “办学宗旨、品味古诗文、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安全教育”等牌匾,通过这次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内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了。借助这次校园文化建设我校将继续深入开展“古诗文诵读”等文学经典活动;继续开展师生齐动员,共建班级文化工作,注重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总之,我校文化环境富于教育性、科学性、特设性,规划合理、整洁美观。

第三篇:如何创建校园文化特色

如 何 创 建 校 园 文 化 特 色

— 记楚雄州双柏县妥甸小学大课间改革一瞥

摘要: 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平台的亮丽风景线。为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的质量,对于课间操形式的改革和内容的创新,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和参与的兴趣,通过不同特色和不同德育主题的课间操,使学生在锻炼中学到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在锻炼中体验快乐,真正体现“我健康!我快乐!”新理念。

关键词:大课间兴趣快乐参与

前言

云南楚雄州双柏县民族众多,民风淳朴,特别彝族文化丰富多彩。为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开阔学生视野,挖掘乡土文化,整合地方资源,创新学校校园文化特色,因此,整合我州彝族的音乐、动作,生活习俗等特点编排具有彝族特色的大课间,让彝乡的歌舞走向更广阔的领域。让彝家的酒歌甜醉远方的客人!

1、课间操现状

双柏县妥甸小学是一所边远的县级学校,学校有31个教学班,1442人。学校专业教师的年龄偏大。由于我县是楚雄州的一个贫困县,地方经济落后,思想观念守旧。学生有来自贫困山区的子女,也有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儿童比较多。学生素质差异很大,由于近几年我国已经推行了八套广播体操;小学韵律体操两套;中小学集体舞四套;各套操在各地方也从轰轰烈烈的启动到悄然落幕。各地方存在推行中不同的困难与问题,我们认为体现在广播操内容简单,节奏缓慢慢,不适宜儿童的特点。集体舞在不发展的山区学生连拉拉手也那么不愿意,家长又担心高年级学生的早恋等等。在加上大部分学校从学生进校到六年级毕业都沿袭一套操的模式,为提高教学质量,村级完小问题更严重,学生全面发展成为落在课表上的表面工作,其次,课间内容形式单一,音乐也难于使学生产生热情积极向上的劲头,不能更好、更全面的满足的特点和需求,故学生在做操时兴趣不浓,动作懒散、无力、不到位,马虎了事,缺乏活力。课间操的质量一直困扰着学校,教师组织工作也很吃力。针对上述情况,所以,我校体育教研组萌发改变目前现状,开始进行课间操的从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创新学校体艺特色,创建现代示范学校。

2、创编目的和指导思想

在 202_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_-202_年)》正式全文发布。这是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以邓小平的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重要思想。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学校要以育人为本,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全体,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纲要指出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出名师,育英才。

本次创编也正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指导下促使创编获得成功的。整个创编过程,实践过程,我们认真结合彝族地区学校的实际,开发、利用和整合资源,因此,大课间的推广,带动我州民族健身运动的发展,校内校外活动有了较大的影响,使健身爱好者在锻炼中达到健体、健美、健心、娱乐的目的。我们深信,快乐大课间系列将具有长远的生命力,邓小平说过“民族的是先进!也是是世界的!”

3、快乐大课间系列创编的原则

依据本次系列大课间的指导思想,《快乐大课间》的创编原则确定为:教育性、健身性、针对性、创新性、民族性和时代性。

3.1教育性

教育性是本次系列《快乐大课间》创编的首要原则。听着富有儿童特点和时代气息的音乐,踩着欢快的动人节拍,在美的熏陶中做动作。使思想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民族教育、主动教育、赏识教育溶为其中,提高广大青少年儿童德、智、体等全方面素质。《快乐大课间》中的每一套操都具有一个教育主题,如第一套轻器械体操《彩虹飞舞》,让学生在锻炼中磨炼意志和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不怕挫折,超越自我,明白彩虹总在风雨后,在加油!加油的呐喊声锻炼孩子们的意志。第二套集体舞《祖国!您好!》,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祖国!您好!》的音乐和歌词来激励感染人,激发爱国情感和对祖国的美好祝福!。第三套《哀牢虎娃》民族操,从音乐和动作上引领健身爱好者进入民族文化的氛围,从而领略自然、生活、民风民情、乡土气息,培养孩子们从小热爱家乡的自豪感,激发对民族文化执着的追求。

3.2健身性

健身性是本次快乐大课间系列创编中的一项根本原则。贯彻健身性原则就是要以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基础理论为指导,使快乐大课间各套动作健美大方,朝气蓬勃、舒展自如,运动量适中,富有感染力,动作和队形富于变化,使学生身体得到全方位的活动,不仅起到健身的作用,它还使人体协调,动作和谐,达到健美目的,塑造健美体型。与此同时,各套不同风格的音乐的伴奏下,使学生的心情沉浸在愉悦之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3.3针对性

针对性是本次快乐大课间系列的关键性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就是在创编中要针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还考虑城乡各类学校的实际情况,如场地、空间各方面的条件,小学生在动作数量上不宜过多,难度适中,结构简单,动作强度适中,各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多方因素。遵循身体生长和发育的规律,突出青少年儿童的特征,精心设计这四套操的音乐、风格、动作、难度和运动量。在每一天的快乐大课间实际锻炼中体现各套操的灵活性、多样性、新颖性。

3.4创新性

创新性是本次快乐大课间系列创编的重要原则。这几套操的动作和音乐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每天一套课间操,每一套动作都有一个 教育的主题,即在形式上有创新,又在质上有所突破,快乐大课间既可以作为满足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又可以作为大型团体操在运动会上表演,千人团体操的表演具有实效性、教育性、表演性、观赏性。

3.5民族性和时代性

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结合是快乐大课间的核心原则。它是以音乐、动作和主题来展示各套操的特色,特别是民族操它深深地根植于我们民族土壤之中,具有鲜活生命力。通过科学合理搭配使各套操的动作多样、新颖、独特,既有民族代表性又有现代风格,突出“操”的特点,又表现了“民族”韵味。音乐展示了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民风民情。动作也在“操”中突出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特征,增强快乐大课间的活力,使具有强身健体、娱乐、观赏价值。民族文化永远都是主流文化,深信这几套快乐大课间将踏着时代的节拍走进社会。

4、编创和实施快乐大课间步骤与方法

4.1确定《快乐大课间》四套动作的主题思想;

4.2选择《快乐大课间》的题材;

4.3选择《快乐大课间》的练习形式和结构,并编写各套操的文字方案和简图。

4.4创编全套动作和简单队形;

4.5进行快乐大课间的教师和学生骨干培训;

4.6利用课间操和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进行全校教授,体艺教师进行检查、纠正、指导。

4.7定期对各套操进行比赛

4.8进一步修改完善《快乐大课间》各套动作资料;

4.9制定详细规范动作要领和正规图解

5.0制作各套动作的录像资料;

5、取得的效果

5.1快乐大课间在我校推行两年后,学生对课间操的锻炼有了新的认识,在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改变单一的课间形式,随着时代发展更新创编课间内容来激发学生做操的兴趣,使做操的情趣从被动变主动,体现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锻炼的氛围。

5.2千人大课间每套不仅都具有一个教育主题,同时学生从中也了解家乡的民族文化,培养从小热爱自己美丽家乡,在欢快悦耳的民族和现代相融的音乐下完成动作,不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体现团结友爱与互相协作的集体精神。由于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常抓不懈,因此,我校体艺文化特色丰富多彩,日益出新。

5.3学校校本教研硕果累累,校本教材推陈出新。

202_年我编导的民族操《壮乡欢歌》获全国自编操一等奖,动作和录像资料由人民出版社买断版权并向全国出版;202_年编导的5套民族操系列《五彩旋律》录像及资料获全国魅力校园基本体操比赛二等奖;202_年第五届朝霞杯集体舞《祖国!您好》录像比赛获二等奖;在全国示范教育杂志连载5期大课间《快乐十分钟》动作图解;98年由曲靖教育局组织在曲靖地区中学小学培训教师大课间一套和健美操一套;在文山州教育局的组织下,202_年在文山州师范学校举行了各大中专和中小学培训任务,推广了6套大课间动作;州体育局举办了全州的比赛活动,各套动作也相继在各学校普及开。在202_至202_年在楚雄双柏县推广快乐大课间4套。本人也由于教学成绩显著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云南首届教育功勋奖”的几项殊荣。

教学中我们让赏识教育和主动教育理念灌输于每一个学习和锻炼的过程。全体教师都学会翘起大拇指对待每一个学生,孩子们会在自信中展示自我,超越自我。健康快乐的成长!

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们的祖国正朝着体育强国迈进。做为一名最基层的体育教师,我倍感自豪,彝家儿女会敬上醉人的酒歌,激情的舞蹈,因为我创作的灵感烈火在跳跃!在舞动!在燃烧!呈现的是彝家的太阳,充满希望!

202_年8月18日

第四篇:小学特色校园文化

佛岭小学校园特色文化建设

一、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理念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整合朱子文化精华,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充实师生校园生活内涵,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二、校园特色文化定位背景

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各种文明成果均以文化来传递、延续。放眼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又相对独立,构成世纪文化圈,文化浸润至世界每一个角落,穿过一个个世纪,影响着一代代人。社会有社会文化,企业有企业文化,校园有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校园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将和社会主导文化一样,产生巨大的能量,成为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劲动力。我们要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来定位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在实施素质教育全过程中,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尽管校园文化对人的影响只是“桃李不言”而非立竿见影,但对人的身心发展却发挥着其它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突出体现在四个层面,其一陶冶功能:校园文化起着一种文化传递的作用,使人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摄取,陶冶人格和灵魂,以充实生命的内涵;其二社会 化功能:校园文化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与缩影,它以特有的精神活动和文化氛围,使生活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有意无意地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模塑,达到社会化的目的;其三潜力开发功能: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层次求知欲和需要,校园文化发挥着扩大学生知识面,开发学生潜能,优化学生情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社会交往的功能;其四导向功能: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兼收并蓄的文化荟萃的场所,各种价值观念在这里碰撞,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显而易见。我们应该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来定位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

三、校园文化实践的基础

近几年来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步形成了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艺术文化、行为文化、体育文化、社团文化、科技文化、心理文化。作为一所乡农村完小,我校已基本形成踏实的作风、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朴实的校风。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教育教学质量连创佳绩,赢得了社会较高的声誉。先后获得“校政管理先进单位”、“先进单位”称号。

三、校园文化建设实施办法

(一)成立打造书香校园氛围领导小组 组 长:刘水良

副组长:程军志 黄正才 成 员:沈旭良 余璨 石海琼 丁燕清 吴小刚 任 务:负责营造书香校园氛围建设和管理工作。

(二)校园文化建设具体操作办法

准确定位俱乐部所属校园文化活动的特色项目,根据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及发展趋势,依据人本发展理论,结合学校以往校园文化活动实践的经验,经过科学论证,确定以下四个特色项目:

第一项 书香苑 ●广播节目采编 ●《佛岭少年》采编 ●文学沙龙●演讲比赛 ●校园焦点访谈 ●辩论

第二项 艺术苑●名画欣赏 ●绘画创作 ●书法艺术 ●摄影艺术

第三项 佛岭网苑 ●网页制作 ●多媒体信息加工 ●网络信息检索检索技巧 ●佛岭小学博客

第四项 体育沙龙 ●篮球队 ●排球队 ●乒乓球队●田径队 ●象棋

发放活动项目志愿表,尊重学生自由选择。校园文化俱乐部活动的核心在于俱乐部成员志趣的一致性、积极性。根据项目特色,让学生自愿报名挑选,俱乐部作好选择指导,达到全员参与,主动发展的目的。

征集项目特色名称,树立品牌意识。校园文化俱乐部各特色项目的名称均由其成员参与取名,择优命名,充分展示俱乐部成员的聪明才智。名称要求既有时代特色,又有文化 品位,让取名活动也成为一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让学生自己设计项目特色标志,体味项目文化内涵。

开展各种活动,显现校园文化活动成果。校园文化俱乐部活动的成果展示通过4个平台来实现:

① 校园平台:学校将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节,做到首先特在校园内;

② 校外平台:学校让俱乐部成员参加校外组织的各种对口比赛展示,力争特到校外;

③ 资料平台:学校将对俱乐部活动整体策划,通过录相、光盘、书面材料实物等组成特色系列资料,特在资料上;

④ 发展平台:通过俱乐部活动,使其成员个体素质得到提升,人人有爱好,个个会发展,形成校园文化的特色特在成员素质上;

精心组织,三步实现特色学校。校园文化俱乐部活动分三步走,首先打响特色项目,把俱乐部下特色项目抓起来,初步形成特色项目;其次整合所有特色项目,形成四中学校特色--校园文化俱乐部;再次融合四中硬件特色、环境特色、智力活动特色,形成校园文化特色学校。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1、健全领导管理网络。主要领导负责活动的策划、规划、协调、管理、检查、考评,组长负责各项目组活动管理、项目活动计划及执行。

2、加大特色建设经费投入。为了保障学校特色建设,根据各项目设备设施情况,适度加大投入,确保活动硬件到位,确保必需的活动经费支出。

3、以课程标准,保障校园文化活动的正常进行。学校把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的校园文化活动纳入课程管理,排出校园文化活动课程表,各项目组订出行动计划,项目主管实行全程监控,指导教师积累指导材料,撰写阶段专题报告,以科研的姿态来积极创建四中校园文化俱乐部特色。各项目可选用其他课余时间开展活动。

4、组织展示活动,实行跟踪考评。根据项目特点,俱乐部定期组织展评活动,对活动情况实行滚动考评,对活动成果进行奖励

第五篇:校园文化特色建设

幼儿园园本文化建设方案(音乐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效工程。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园文化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体现个性、促进发展”的要求,使我园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拥有体现先进的办学理念、丰富的教育内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幼儿的成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幼儿园的自主发展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特制定本园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幼儿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幼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目标任务

202_-202_年是我园校园文化建设打牢基础的一年。今年幼儿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学习,做好规划,加强建设,夯实基础,通过加强幼儿园物质文明建设,形成幼儿园的物质文化;通过开展各种创建活动,形成幼儿园的行为文化;通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幼儿园的制度文化;通过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形成幼儿园的精神文化。进一步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模式,构建具有幼儿园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我园园风、教风、学风有新气象、新面貌,取得阶段性成效。

三、制定规划的原则:

1.思想性原则。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校园文化阵地。

2.教育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促进师生全面、和谐发展。

3.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整体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全员参与,持之以恒。

4.个性化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既要注重规范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因园制宜,形成特色。

5.以人为本的原则。高度重视“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幼儿园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幼儿园的人文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

6.发展性原则:校园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

四、环境创设要求及原则:

(一)环境布置要求

1.根据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内容及本地特色进行布置。2.室内布置要与季节相适应。3.主题突出,内容明确,有特色。4.多体现幼儿作品,并经常更新。

5.室内外布置 要体现美化、儿童化、知识化、教育化。

(二)环境创设则

1.根据教育教学好特点创设环境。2.根据季节特点创设环境。3.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环境。4.环境创设注意安全、美观。

5.适合幼儿活动,能为教育幼儿提供帮助。

6.具有审美的作用,儿童化的特点,为儿童认识周围世界创造条件。7.充分儿童的生活内容,陶冶儿童的性情和情操。

8.让幼儿一起参加,儿童亲自动手创设环境,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和责任心。总之,各班要根据环境创设要求及原则,围绕教育的总目标,结合具体的教育内容、季节、重大节日活动及本地特色,创设墙饰和活动区。丰富各种活动区材料,创设与中班相适应的环境,如:自然角、结构区、图书角、制作角等。

五、校园文化创建内容

(一)文化建设。

1.墙壁文化:为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我们在走廊上设置了教育性和鼓励性格言,还有一幅幅故事画面,室内老师们匠心设计,精心布置,从孩子的年龄出发,做到生活化、情趣化、艺术化,墙面上的布置更是丰富多彩,墙面上的每一幅图,都体现了美化、儿童化、教育化,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知识的熏陶。

(1)教室外前墙,以绿色为主色调绘制了花草,体现生机活泼的教育理念。(2)文明礼仪儿歌。使幼儿在观赏,认知的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共处,懂得许多文明常识。

(3)安全标志。使幼儿了解了常见安全标志常识,营造了安全氛围。增强了幼儿的安全意识。

(4)每班活动室前都放置了幼儿玩具橱,摆放了不同类型玩具,幼儿可以随时取放。

2.幼儿活动场地文化:我园将在校园内创设了棋盘,跳房子,图形,水果,直跑道等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活动图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活动场地,充分体现了幼儿活动的自主性。既能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又能显示季节交替,美化、儿童化、教育化融为一体。让幼儿置身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养成文明习惯。

3.传统文化教育:民族传统文化,就是指特定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它是一个宏大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规、习俗乃至各种习惯。它既是既往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的积淀,又是民族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凝结。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情感,增强幼儿体质,使幼儿动作更协调,更灵活,更准确,发展幼儿智力,有助于提高大脑神经系统的工作效率,为智力开发提供了先决条件,同时更使幼儿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增加对自己的信心,有助于幼儿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和独立,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为以后从事各项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1)艺术类:包括神话、寓言、歌谣等文学艺术,剪纸、泥塑、国画等美术艺术,京剧、民歌、秧歌舞等音乐舞蹈艺术;也包括当前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电影、电视节目,如影视剧《西游记》、动画片《小哪吒》、电视节目《大风车》等。我园结合幼儿年龄实际,开展了编制、布艺、纸工、泥塑等活动,丰富了幼儿的文化生活。(2)节日类:包括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和重大的国际性节日,如六一国际儿童节等。并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幼儿爱国、爱家、友爱的情感,培养幼儿喜欢传统文化的意识,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

(3)寓民族文化教育于社区活动中:大自然是一本活的书,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新《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园努力挖掘利用周围环境中有利的教育资源,充实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如组织幼儿观看地方戏录像,观看地方运动会录像,了解运动项目,让幼儿用耳朵、眼睛等感官感受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受到良好的熏陶。

(二)特色创建。本着“以人为本,精心呵护幼儿身心,以爱为魂,营造幼儿快乐成长空间”办园思想,注重幼儿个性特长和能力的培养,注重教育过程中满足幼儿生理、心理需要,并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幼儿的内在需要。充分利用秋季活动收集农村最常见的碎布片、稻草、玉米皮、玉米芯、各种植物的种子等丰富的乡土资源,开展农村科技教育活动,发展了幼儿的多元智能。并结合国家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实验课题,积极开发以经典游戏为内容的园本教材,把游戏融入课堂之中,使幼儿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获得知识。开设各层次、各种类的实践课程,通过实践活动使孩子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情感、品行等构成智慧的一系列素养。初步形成“幼儿园环境文化建设、游戏教学、实践活动”为特点的办园特色。

浅谈老年大学校园文化的个性及其特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