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_加强法治烟草建设
编辑:梦中情人 识别码:14-957644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2 17:19:5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_加强法治烟草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加强法治烟草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日臻完善,烟草行业如何才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加强法制烟草建设创造良好环境?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有关举措浅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首先,全面推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在学法制度建设方面,领导干部要通过召开读书会、参加专题研讨班等形式,带头学习与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建立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测试制度。对拟任单位或部门领导职务的干部,要考察他们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依法行政的情况,作为任职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再次,实行专卖行政执法和法制工作人员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制度。拟从事专卖行政执法和法制工作的人员,必须参加由省局(公司)统一组织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资格方能上岗。最后,完善行政执法和生产经营人员学法制度。要有计划地组织行政执法和生产经营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并将培训成绩作为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

完善决策机制,提高依法决策水平。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科学合理地界定行政决策权,对相应的权限、程序、时限、公布形式等作出规定并公开发布;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和听证制度,广泛听取、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对事关行业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坚持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制度和重大行政

决策集体决定制度,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有关会议讨论;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评估制度,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反馈,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

提高规范性文件运行质量。首先,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制度,确保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其次,完善规范性文件发布制度,凡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规范性文件,必须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公布,便于相关利益方查询、下载,未经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再次,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规范性文件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报同级政府法制部门和上级单位备案审查,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切实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最后,健全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定期对已公开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对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上位法相抵触或相互之间不协调的规范性文件,要及时修改或废止,并向社会公布相关情况。

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是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更加重视执法管理向执法服务的转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造假、售假等涉烟违法案件,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要强化程序意识,细化执法流程,规范

取证活动,保障执法程序的公正性。要完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执法案卷评查、质量考核、满意度测评等工作。要完善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科学合理地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权并完善适用规则,通过制定严格的约束机制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三是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继续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明确各级烟草专卖部门行政执法权限,推进综合执法,减少执法层级,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切实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缺位和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要改进和创新执法方式,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相结合,充分发挥行政指导、行政协调的作用,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此外,还要通过加强投诉网络建设、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等措施,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制和机制。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接受各方监督。一是加大行业信息公开力度,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都应向社会主动公开。二是健全行业信息公开制度,从主动公开、依法申请公开、信息发布保密审查、信息公开考核评价等方面予以细化,实现行政权力运行的公开化、透明化。三是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依法依规开展职工代表各项活动,保障与发挥工会组织和职工代表在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四是保障和支持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对群众举报投诉、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有关单位或部门要认真调查核实,及时依法做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同时严格行政问责,确保有错必纠、有责必问。

增强依法行政工作的执行能力。一是健全推进依法行政的组织领导体制和机制。建立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完善工作协调机制,统一领导本单位依法行政工作;实行依法行政工作“一把手”负责制,要求“一把手”切实担负起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将依法行政任务与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二是加大对依法行政工作的考核力度。按照建设法治烟草的目标和要求,逐步完善考核机制,科学设定考核指标,细化考核标准,把依法行政纳入各单位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不断增强各单位工作人员推进依法行政的责任心和自觉性。三是大力开展依法行政宣传调研工作。要把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作为依法行政的基础工程来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切实提高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制观念以及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加强依法行政理论研究,紧紧围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服务效能等热点、难点问题做深入调查研究,探讨新思路、新方法,用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导不断发展的实践,努力使法治烟草建设取得新突破。

第二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加强法治烟草建设(东方烟草报登载文稿)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加强法治烟草建设

□ 邢飚

来源:东方烟草报 总期数:3100 出版日期:202_-4-2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日臻完善,烟草行业如何才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加强法制烟草建设创造良好环境?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有关举措浅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首先,全面推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在学法制度建设方面,领导干部要通过召开读书会、参加专题研讨班等形式,带头学习与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建立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测试制度。对拟任单位或部门领导职务的干部,要考察他们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依法行政的情况,作为任职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再次,实行专卖行政执法和法制工作人员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制度。拟从事专卖行政执法和法制工作的人员,必须参加由省局(公司)统一组织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资格方能上岗。最后,完善行政执法和生产经营人员学法制度。要有计划地组织行政执法和生产经营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并将培训成绩作为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

完善决策机制,提高依法决策水平。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科学合理地界定行政决策权,对相应的权限、程序、时限、公布形式等作出规定并公开发布;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和听证制度,广泛听取、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对事关行业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坚持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制度和重大行政决策集体决定制度,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有关会议讨论;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评估制度,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反馈,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

提高规范性文件运行质量。首先,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制度,确保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其次,完善规范性文件发布制度,凡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规范性文件,必须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公布,便于相关利益方查询、下载,未经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再次,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规范性文件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报同级政府法制部门和上级单位备案审查,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切实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最后,健全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定期对已公开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对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上位法相抵触或相互之间不协调的规范性文件,要及时修改或废止,并向社会公布相关情况。

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一是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更加重视执法管理向执法服务的转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造假、售假等涉烟违法案件,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要强化程序意识,细化执法流程,规范取证活动,保障执法程序的公正性。要完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执法案卷评查、质量考核、满意度测评等工作。要完善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科学合理地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权并完善适用规则,通过制定严格的约束机制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三是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继续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明确各级烟草专卖部门行政执法权限,推进综合执法,减少执法层级,提高基层执法能力,切实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缺位和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要改进和创新执法方式,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相结合,充分发挥行政指导、行政协调的作用,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此外,还要通过加强投诉网络建设、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等措施,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制和机制。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接受各方监督。一是加大行业信息公开力度,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信息,都应向社会主动公开。二是健全行业信息公开制度,从主动公开、依法申请公开、信息发布保密审查、信息公开考核评价等方面予以细化,实现行政权力运行的公开化、透明化。三是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依法依规开展职工代表各项活动,保障与发挥工会组织和职工代表在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四是保障和支持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对群众举报投诉、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有关单位或部门要认真调查核实,及时依法做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同时严格行政问责,确保有错必纠、有责必问。

增强依法行政工作的执行能力。一是健全推进依法行政的组织领导体制和机制。建立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完善工作协调机制,统一领导本单位依法行政工作;实行依法行政工作“一把手”负责制,要求“一把手”切实担负起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将依法行政任务与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二是加大对依法行政工作的考核力度。按照建设法治烟草的目标和要求,逐步完善考核机制,科学设定考核指标,细化考核标准,把依法行政纳入各单位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不断增强各单位工作人员推进依法行政的责任心和自觉性。三是大力开展依法行政宣传调研工作。要把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作为依法行政的基础工程来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切实提高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法制观念以及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加强依法行政理论研究,紧紧围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服务效能等热点、难点问题做深入调查研究,探讨新思路、新方法,用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导不断发展的实践,努力使法治烟草建设取得新突破。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烟草专卖局

第三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已于202_年8月27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将于今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我们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积极用《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来规范行政行为,坚持依法办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一、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重大意义

《行政许可法》是一部规范政府行政许可行为的专门法律。《行政许可法》所确立的合法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便民原则,救济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监督原则等六项基本原则以及一系列制度措施,不仅是对行政许可本身的规范和重大改革,也是对整个政府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对于促进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集中体现。《行政许可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权力必须依法行使,行政行为要符合法律规定,行政机关违法同样承担法律责任,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同时确立了在政府管理工作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优先、市场优先、社会自律优先的原则,这对于培育社会自律机制,密切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第二,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根本途径。规范许可行为是建设法治政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要贯彻实施好这部法律,加速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

第三,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重大举措。《行政许可法》从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出发,严格控制行政许可设定权,明确规定了行政许可事项的范围。这有利于减少和限制不必要的行政许可事项,促进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四,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是为各类经济主体及其经济活动创造宽松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行政许可法》从行政许可的设定、条件、期限、收费和实施主体,作出了明确规定,目的就是要革除生产和流通领域中一切人为的障碍,降低行政机关的管理成本,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创造宽松的环境,促进商品流通和服务市场化,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第五,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防止公共权力滥用的有效手段。《行政许可法》强化了监督制约,有利于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防止权力滥用和权钱交易。

《行政许可法》的出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我们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高度,深刻理解实施《行政许可法》的重大意义,真正把贯彻实施这部法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第一,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和掌握《行政许可法》的有关知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把依法行政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列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内容。要强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并把依法行政情况作为考核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内容。要积极营造全社会遵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与建设法治政府相适应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认真开展行政许可规定清理工作。要严格对照《行政许可法》,对现有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全面清理,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予以取消,确需保留又符合规定的,按规定程序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并全面清理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确保按时完成清理任务。

第三,要理顺行政执法体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主体,做到职权法定,防止多头执法,积极探索和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开展综合执法的试点及推广工作,减少行政执法层次。要完善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努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追究制和评议考核制,保证行政权力的依法有效行使。

第四,抓紧建立行政许可配套制度,保证《行政许可法》实施落实到位。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务于今年7月1日前建立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制度,建立健全受理、审查、听取行政许可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意见、听证、招标、拍卖、考试、检验检测检疫、登记等实施行政许可的具体工作程序制度,建立行政许可责任追究制度。还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相对集中许可权制度和行政许可的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制度。各项配套制度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切合实际,内容具体,操作性强,确保《行政许可法》全面贯彻实施。

第五,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要按照“谁许可、谁负责、谁监督”的原则,加强对行政许可活动的监督检查,把事前审批与事后监管有机统一起来,建立和完善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许可和行政应诉等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政行为。坚持做到有权必有责、有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三、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建设行为规范的法治政府

第一,行政许可设定要于法有据。实施《行政许可法》,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行政许可过多过滥的现状,进一步维护法制统一,确保政令畅通,消除市场分割、地区保护和行业垄断。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加快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充分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等手段对经济和社会事务实施管理。

第二,行政许可管理要公开透明。《行政许可法》规定,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条件、标准、程序、期限、收费都要公开,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以外,也应当公开。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或者利害关系人重大利益的,可以要求举行听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消除政府特权思想,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坚决防止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现象。

第三,行政许可服务要便民快捷。行政机关必须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群众办事,防止多头审批、重复审批,有效实施行政管理和提高行政效能。

第四,行政许(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teniu.cc查看)可权要与责任挂钩、与利益脱钩。《行政许可法》对行政机关违法、越权以及不遵守法定程序实施行政许可,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同时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原则上不得收费,以确保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勤政廉政,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

总之,《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依法行政进程、建设法治政府征途中的一场攻坚战,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我们要以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积极用《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来规范行政行为,努力开创我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202_年6月12日辽源日报社撰稿

市委常委、副市长 李森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进依法行政”,这是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举措。为保证这一重要精神的落实,进一步加快和谐辽源建设,今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市整治和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会议,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了深化对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要求的理解和落实,我也借此机会谈谈对法治政府建设问题的粗浅认识。

一、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客观现实

探索建立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个人体会:一是政府活动空间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国门的打开,我们的各级政府的活动空间正在不断地开放和拓展,全方位地开展社会或社区之间、政府与政府之间、国与国政府之间的交往与合作,而交往和合作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交往和合作双方相关法律和话语体系的趋同性,俗话说要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二是政府的责任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正处在一个由传统农业社会、臣民社会向现代社会、公民社会转型的过程当中。政府的权力实质上已经上升为按照国家意志的政治委托和公民的民主意愿,来行使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责。三是政府治理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实践证明,仅仅单纯依靠国家力量来管理和控制一切的执政方式,既力不从心,也没有必要,必须要建立新的社会治理体系,重视非政府力量,逐步实现由权利政治向公益政治的过渡。另外,来自国内外各方面的政治诉求和民主诉求越来越强烈。这些因素都需要我们通过各方面的改革,尤其是行政体制改革给予回应和适应。

二、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实践

法治政府是指政府在行政过程中时刻受到法律的约束和支配。它强调的不只是国家通过法律来控制社会,而且也强调国家本身受法律的支配。强调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特权的存在。法治政府主要有4个标志:行政权利法定化;行政程序公开化;行政执法规范化;法律监督体制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实践历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起步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1989年)。中国为重建和发展行政法制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主要表现为:第一,恢复原有法制,解决行政领域无法可依的问题。第二,制定新宪法,确定行政法制的宗旨和发展方向。第三,改革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第四,确立行政立法制度,健全行政法制。第五,建立行政司法制度,保障公正行政。我们党继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984年明确提出“从依政策办事,逐步转变为既要依政策办事,又要依法律办事”。

——发展阶段(1989年-1997年党的十五大)。我国的依法行政建设朝着更高更新阶段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行政诉讼法》的颁行,正式确立了“民告官”的行政诉讼制度,为行政权的行使,提供了有效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第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行,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标志着我国的人事管理开始步入法治化轨道。第三,《国家赔偿法》的颁行,落实了行政侵权的国家赔偿责任。第四,《行政监察法》、《行政复议法》的颁行,为行政权的行使,设定了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第五,《行政处罚法》的颁行,较好地解决了对行政处罚行为的程序制约问题,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民主法治的精神和原则,对保障处罚权的合法公正行使,防止处罚权的滥用,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为我国的行政程序立法积累了经验。第六,行政管理领域众多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颁行,为行

政管理活动的进行提供了法律依据,设定了行为规则。第七,明确提出了依法行政的原则。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以政府文件的形式确定了依法行政的原则。明确提出:“各级政府都要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一切公职人员都要带头学法懂法,做执法守法的模范。” 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2_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关于<纲要>报告的决议》进一步将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作为国家的治国方针。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迫切需要,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正式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确定下来。

——完善阶段(1998年-至今)。1998年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指出:“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原则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职责分工,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也取得了明显进展。1999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1999〕23号),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202_年《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该法是继《行政诉讼法》及《行政处罚法》后我国行政法制建设领域又—部极其重要的法律,其对于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于202_年制定和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把20多年来我国依法行政的基本经验确认为制度,全面确立了我国未来10年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行动纲领。这是对国务院1999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的深化、细化和发展,是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内对依法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总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依法行政基本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进展速度较快,成效显著,主要体现为:政府从主要依政策、命令行政转为依法行政;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从简单的命令与服从到“民”可以告“官”;行政侵权责任从“落实政策”到可以要求国家赔偿;人事行政管理从实行传统的干部管理到建立与推行公务员制度;政府及其公务员从只是“管理者与监督者”到亦是“被监督者与责任承担者”;对行政权的控制从只注重实体制约到同时注重程序规范。

三、当前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法治化进程中虽然取得了公认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一些行政机构及其公务人员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不够强。普法工作强化了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干部的意识还没有强化起来,“黑头(法律)不如红头(文件)、红头不如白头(批示)、白头不如口头(电话)”等现象还存在。更有甚者,有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等现象还时有发生。

二是制度建设还不能完全达到行政管理的需要,有些亟需规范的领域或方面还无法可依,尤其是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法律、法规还很少。如,北京密云县“2·05”特大伤亡事故,依据的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务院和北京市的关于重大安全行政责任事故追究的相关规定。令人可喜的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安全生产领域的政纪处

分方面的部门规章《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绩处分暂行规定》的出台,为这方面的问责提供了依据。

三是在行政执法方面,重复执法,交叉执法,多头执法,乱执法,执法效率低下的问题还比较严重。这与立法职责边界不清有很大关系。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在改革过程中、政府职能在转变过程中和复杂的历史因素,在“三定”方案中,部门之间职责交叉不少。对同一个事项,在不同部门的“三定”方案中都有负责管理或者指导的规定,每个部门都以此为依据在立法过程中争夺管理权,并尽量缩小其他部门的管理领域。有的该管的不管,管了又管不好,如小广告问题、摆摊设点问题等成为大多城市的顽症。

四是缺少强有力地行政内部监督。目前,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或是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或是还不够完善。已有的一些监督制度还没有很好的运作起来。尤其是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更是乏力,缺少刚性,致使一些违法或不当的执法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违法乱纪的行政执法人员得不到责任追究。这是当前不能做到依法行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五是部门利益化倾向问题突出。“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制化”,是当前一些地方依法行政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在行政立法方面,一些行政管理部门在起草法规和规章中,总是力图将那些有利于本部门的行政管理办法法制化,对管理相对人设置义务多,赋予权力少;对行政执法机关设置权力多,规定义务少;重视法律规范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制裁,忽视法律规范对社会和公民的引导、服务功能。在行政执法方面,个别地方、部门或个别执法人员在执法中,往往以利益为重,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严重的侵害了百姓的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部门利益的干扰,已成为一些地方立法质量不高、执法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

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1、新旧体制转轨影响了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新旧体制彼消此长的渐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两种体制都在发挥作用,又都不能发挥作用的现象。新旧体制这种共生共存、同时运转的局面,既产生很大的摩擦和冲突,又会在政府权力运行和责任设定上造成空隙,使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呈现出暂时和局部的管理无序,造成法律空洞。

2、政府推进型改革模式对行政权力过度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治的管理方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总体上是一种政府推进型改革,大量的改革举措主要靠行政权力来推动。在法律意识尚没有变成公务员队伍自觉行动的时候,政府的工作很大程度上还是靠传统的管理方式来推动,这必然会造成对行政权力的滥用,造成一段时间在观念和制度设计上放松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3、法治政府生长发育的现代土壤还不够肥沃。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式、社会控制模式以及价值系统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物,这对一个有着漫长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确实有一个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其实,法治政府中很多东西,我们至今也没有弄清楚。我们一些官员当中,现代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谈薄,潜意识中还存有“官贵民贱”的残余思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管理信条;老百姓的“民不与官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弱民心态,都是这种现象表现。现在不可胜数的皇帝戏、清官戏,都是这种历史无意识的体现。

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建立法治政府机制的核心问题就是权力均衡,主要包括政府内部的权力平衡和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权利平衡,二者不可偏废。建立法治政府,有以下几方面对策和建议:

1、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首先要依法决策,科学合理地界定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行政决策权,完善政府内部决策规则,重大决策要进行合法性论证。其次要科学决策,实行公众

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事先组织专家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应事先向社会公布。

2、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机制。该机制主要包括:立法监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司法监督,对人民法院受理的的行政案件,要积极应辩,对判决结果要自觉遵守;备案监督,依法保送,政府法制机关要严格审查,有错必纠。

3、建立法律法规审修机制。及时清理和修改与市场经济体制和世贸组织规则不相符、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相适应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该修改的修改,该废止的废止,消除地方立法清理工作滞后现象,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4、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矫正机制。切实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和行政诉讼等工作,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行为的矫正机制。一是要加强对国家的《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和《行政诉讼法》宣传教育力度,结合“普法”活动,广泛宣传国家的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和行政诉讼法及其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三部法律的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要依据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和行政诉讼法,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制度、行政赔偿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从而为行政执法行为的矫正机制营造制度保障。三是要从现阶段各地区的具体实际出发,切实为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实施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环境,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改变现行管理体制,实现行政复议组织和行政审判机关在人、财、物等方面的独立,使之能够依法、公正和独立地行使行政复议权和行政审判权,严格依法监督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努力保证办案质量,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5、建立健全公务员培养教育机制。通过长期规范的岗前教育培训,使得各级领导干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的增强,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建立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既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发展趋势,又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对待这项工作,急不得,停不得。

第五篇:浅析新形式下如何全面深入推进法治烟草建设

浅析新形式下如何全面深入推进法治烟草建设

摘要:法者,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法治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进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建设法治中国作出了重要战略决策。在未来一段时间,烟草行业要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专卖管理体制活力,就必须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生产经营工作水。扎实开展好普法工作是广大烟草员工依法工作的基础,是不断提高广大员工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行业提升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普法工作,已成为摆在烟草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新形式下如何加强烟草法制建设,希望能对烟草法制建设起到一点借鉴作用。

关键词:烟草 法制建设 对策

1、烟草行业当前面临的法治环境现状分析。

202_年1月21日,国家局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推进法治烟草建设的意见》,这是烟草行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行动指南,也是烟草行业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建设法治烟草的崭新起点。要明确烟草行业怎么做,建设法治烟草,首先要客观、全面地分析烟草行业目前所面临的法治环境。当前行业面临的法治环境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影响。

1.1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影响。第五十六届世界卫生大会于202_年5月21日一致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我国是缔约国之一。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自202_年1月9日起《公约》对我国生效。为履行控烟履约的承诺,国家和烟草行业做了大量工作,印发了《中国烟草控制规划(202_-202_年)》,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围绕控烟力度、烟草制品的包装标识、烟草广告和促销、公共场所禁烟等问题上仍然有不少质疑声,行业控烟履约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日趋艰巨和繁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日益严峻。

1.2来自国内涉烟法律法规调整的影响。随着我国《商标法》的修订颁布、《广告法》的重新修订,对涉烟条款作了更加严格的限制。比如,新修订的《商标法》自202_年5月1日起施行。按照新的《商标法》规定,涉及“驰名商标”标注和罚则,“驰名商标”字样将不再允许出现在卷烟包装上。《广告法》修订草案已经完成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202_年8月28日至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0次会议已第一次审议,202_年12月下旬进行第二次审议,涉烟广告条款有更加严格的规定。这些法律的修改和修订对烟草行业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意味着烟草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更加严格、谨慎,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要依法依规进行。

1.3来自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影响。本世纪初,国家烟草专卖局共有行政审批项目78项。从202_年国务院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经过十多次的取消和下放,目前只剩下13项。下一步还要进一步地取消和下放。这一方面有利于增加企业的活力,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和下放后,给我们的后续监管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能不能管得好?如何在专卖体制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放活企业,通过市场规则的制定和监管,保障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利的实现?这都需要行业制定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措施,来适应这种变化。

1.4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202_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做好公共场所禁烟工作。烟草行业采取了具体措施落实《通知》要求。两办的《通知》,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其权威性不容置疑,这要求行业领导干部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带头加强自律,带头做好公共场所禁烟各项工作。

1.5来自地方政府的控烟规定。目前我国公共场所禁烟法规在数量上和范围上都有很大程度的增加和扩大。除中央层面的规定外,我国已有14个省、直辖市的88个城市颁布执行了公共场所禁烟法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的要求,按照规划,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要在5年内实现100%公共场所禁烟。《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已于202_年6月1日起实施,明确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烟草企业一方面要自觉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出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严格执行烟草专卖法律法规,一方面要积极应对控烟规定对企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影响。

2、烟草商业企业法治烟草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烟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企业对法律法规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加快企业的法治文化建设,做好依法治企的工作更显得越来越紧迫。虽然经过了近些年普法教育,国家局近年来也进行法律知识考试,不同程度的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但是还有部分单位和领导法律意识不强,执法监督不严,依法经营和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依然存在。有些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不强,企业法律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在解决处理法律纠纷时,时常处于被动地位,追其原因,在法治文化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2.1法治意识不强,法治文化建设覆盖面不够广。通过对全局干部职工以及乡镇零售户、烟农和消费者进行调查,发现干部职工法律法规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普遍对普法工作不够重视,认为业务发展才是硬指标。

2.2工作机制不够健全。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长远的工作,但是有些企业尤其是基层企业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认为法治文化建设工作与自己无关,对法治文化建设的主动协调配合不够,对组织实施法治文化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法治文化建设的进展。

2.3内容形式不够丰富,法治氛围不浓。法治文化内涵涉及到法治的体制形态、法制体系、法治思想、社会心理以及公民的日常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法律与文化的结合点也未能得到全面开发,与机关文化、社区文化、烟站文化、网点文化的融合程度需要进一步加深,与廉政文化、行业文化等有待进一步拓展。

3、努力建设法治烟草的对策。

当前,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日益加快,公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加强行业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是化解法律风险、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是行业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依法生产经营的职责所在。要把行业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真正纳入法制轨道,努力建设法治烟草。

3.1全面增强行业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管用而有效的法律,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要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融入到全体烟草人的灵魂深处。拓展宣传阵地是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依托,因此做好法治宣传工作应多管齐下,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网络,在载体的多样性上做文章,将法治文化传播渠道向科技化、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解决法治文化“入眼、入耳、入脑、入心”的问题。作为烟草商业企业,应该把“法律六进”活动建设成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平台,深入推进“法律进班子”、“法律进机关”、“法律进企业”、“法律进中队”、“法律进烟站”、“法律进网点”等主题活动,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坚持将法治宣传教育重心下移,将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到各项工作之中。通过以案说法,提高法治宣传效果,切实增强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以此扩大法治文化的受众面,营造出法治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

3.2全面提升行业法治化水平。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烟草行政管理部门应慎用手中的权力,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履行各项职能。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确保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强化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工作,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廉洁自律意识。持续不断抓好作风建设,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格公务车使用标准,严控接待费用开支,用制度规范党员干部权力运行,坚定不移地把反腐倡廉工作推向深入。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规范许可证申请办理流程,严把审核关,对拟办理的零售户予以公示,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强化专卖队伍建设,加大与工商、公安等宏观部门的合作力度,形成信息沟通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净化卷烟市场。行业各生产经营单位应切实端正经营思想,着力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在依法经营的基础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烟农和零售客户收入增长、维护消费者利益,实实在在地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在复杂多变的内外形势下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3.3全面完善行业制度建设。从行业长期发展来看,要加快探索行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维护行业合法权益。行业法治建设事关专卖专营体制,事关行业改革发展大局,事关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定期开展执法对象满意度调查评价活动,调查评议结果纳入执法人员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加强专卖执法案卷评查,开展案卷自查,要加强对零售许可证的统一监管,做到总量控制、合理规划、依法许可。要持续加强和创新零售许可证新办和后续监管工作,加大审查监督力度,有效防控行政许可法律风险。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执法人员执法资格统一考试,严格执法徽章、证件申领、发放和管理要求,禁止未通过执法资格考试人员从事专卖执法活动;严格执行《烟草专卖处罚程序规定》,及时发现、纠正执法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做到事前规范调查取证活动,事中细化执法流程环节,约束自由裁量权,事后强化案卷评查,全面加强专卖行政处罚案件的法律审查。要及时将行政许可、专卖执法、烟叶收购等项目的依据、条件、要求、标准、期限、工作规范及监督举报渠道信息在网上和办事大厅进行公布,确保各项专卖执法工作公开透明。

总之,全面深入推进法治烟草建设是行业防范和应对各种挑战和法律风险的必然选择。要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做到严格依法办事、严格按制度办事、严格按程序办事,提高各项工作法治化水平,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行业和谐,不断激发改革红利和发展潜力,保持行业健康发展。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_加强法治烟草建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