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2_年工作总结
编辑:心如止水 识别码:14-1115390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24 17:50:5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2_年工作总结

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2_年工作总结

202_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在职能部门和兄弟学院的协助下,电气工程学院圆满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和学院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党建和师资队伍建设

1.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院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切实加强班子建设。选配了学院教学副院长。学院班子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学校党委行政的重大决策部署得到及时贯彻落实。

3.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学院2个党支部获得校“先进基层党组织”,1人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1人被评为校“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被评为校“优秀德育工作者”;举办了2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1期预备党员培训班,培训学员400余人;发展党员156名(包括1名教工),预备党员转正101名。

4.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和要求。圆满完成了学院二级党委班子换届工作。

5.根据安排,在总书记视察安徽一周年之际开展了“三个一”活动。深入开展“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教育,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6.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并贯彻在具体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中。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制度建设,做到制度管人、管事、管物;坚定不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三十条”以及学校的各项规定,全年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

7.注重发挥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作用,广泛团结青年,着力增强教职工凝聚力。

8.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引进新教工4名,5名教师晋升教授、副教授,2名在职攻读博士教师获得博士学位,并返校工作。

9.师德师风、教风、学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2个系部获得校“先进集体”,2名教师获得校“师德先进个人”,2名教师获校“先进个人”,4名教师获校“管理骨干”。

10.积极开展校友会建设工作,与校友联系日益加强,参加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合肥校友会成立两周年庆典暨202_(3.完成6个专业共796名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及202_年转专业工作。

4.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进一步加大月考课程的范围,巩固教考分离的实施效果。

5.进一步发挥电气工程学院教学督导组作用,教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巩固,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有序开展。

6.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推荐校级教学骨干特、一档1人、二档2人、三档8人;获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1人。

7.进一步加强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工作。获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优势专业1项,校级优秀课程2门,校级教研项目重点2项、一般2项;完成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其中,4项集体项目和7项教研项目顺利结题;“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国家级自动化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8.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实验教学情况专项检查,进一步加大专业实验室建设力度,优化整合实验室资源,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SOPC联合实验室建设有条不紊。

9.教学工作量饱满,专职教师完成超额教学工作量20359.76学时。

三、学科建设、科研和研究生教育工作

1.在全国

迎接国家中央财政专项经费使用情况检查。

3.积极开展了控制科学与工程学位点自评估工作。

4.根据学校安排和部署,积极开展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流学科申报工作。

5.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社会服务工作。发表学术论文98篇,其中SCI、EI收录15篇;取得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80项;与企业合作研究项目5项。

6.进一步规范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全面修订了202_年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202_年度招收“控制科学与工程”全日制学硕研究生和“控制工程”全日制专硕研究生共47名;202_届全日制研究生36人及在职工程硕士21人顺利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2名研究生被评为202_年安徽省品学兼优毕业生,5名研究生被评为202_年优秀毕业研究生,5名研究生毕业论文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在校全日制研究生获得优秀奖学金一等奖3名、二等奖9名,4人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获得“鑫龙”奖学金,3人获得“合力”奖学金。

7.积极做好研究生的招生宣传工作。

8.积极加大科研设备的投入与重点工程的建设。

9.积极组织参加202_年

四、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与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1.积极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线上线下联动开展“一学一做”教育实践、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通过辅导员“巡考”制度进一步改善考风考纪,通过“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学风建设,建立健全学科竞赛“梯级”模式。一年级开展学科基础知识竞赛;二年级开展“瑞德杯”电子设计与制作大赛、“合力杯”大学生机械电子创新设计竞赛;三年级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和“恩智浦杯”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通过“梯级”竞赛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院学风建设。

3.学院学工队伍成功申报安徽省高校就业创业联盟发展名师工作室专项研究课题2项,并成功申报校级创客工作室;获批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2项,安徽省高等教育提升计划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2项,累计发表各类论文4篇;获得

6.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成果显著。在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等重要赛事中,共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获得省级以上奖100余项。学生获得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近70项。

7.积极做好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我院1名同学荣获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1名同学获得“中国电信”省级奖学金、4名同学获得校“十佳大学生”。在校第五季“团百花”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中获得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5项。

8.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坚守安全底线,学生工作整体上平稳有序。

第二篇: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党支部评级材料

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党支部分类定级自评报告

按照《全省教育系统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皖教工委〔202_〕16号)和学校下发的《关于开展对基层党支部分类定级工作的通知》(组字【202_】8号)文件要求,在学院党委的统一安排下,电子信息工程学生党支部紧密部署,积极配合,在全面开展自我批评与自我检查的基础上,撰写此自评报告。目的是为了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制定方案,以实现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方向扎实推进的目标。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努力成为“领导队伍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和“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党支部。

我支部通过召开支委和支部扩大专题会议,对照《学生党支部分类定级评分参考标准》,仔细分解条目,深入群众听取意见,认真开展自评工作。现就电子信息工程学生党支部自评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领导班子好(满分10分,自评9分)

1.我支部委员会能够自觉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满分3分,自评3分)

2.我支部委员会成员能够带头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水平高。(满分2分,自评2分)

3.我支部书记朱洪浪同志熟悉基层组织的党建业务,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党性强,工作能力强,既能积极配合学院党委开展各类党建活动,也能合理独立开展支部活动。支部书记主持的“以人为本,三做为基,在创先争优中着力推进实践性德育”获得安徽工程大学“创先争优和党建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并顺利结题。(满分3分,自评3分)

4.我支部委员会成员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具体,协调配合。在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制定了明确的支部委员会成员职责划分方案。支部委员会凝聚力、向心力强,成员无违纪现象。(满分2分,自评1分)

二、党员队伍好(满分20分,17分)

1.我支部党员意识和宗旨意识强,积极参与学院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战斗在学院发展事业第一线。(满分5分,自评5分)

2.我院党员同志总体素质较好,在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各方面表现突出,涌现出了一批先进积极分子,其中张珊珊同学荣获国家奖学金,张哲荣获安徽省第二届届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新创意竞赛二等奖,包志祥荣获安徽省“昆山花桥杯”第六届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暨创业大赛省银奖。在过去的一年,我支部学生党员喜获国家和省级奖项共33人次。在影响带动广大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奉献、努力成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满分5分,自评4分)

3.我支部党员同志多为班级学生干部,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特别是在毕业生文明离校时期,能够以身作则,自觉主动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满分4分,自评3分)

4.我党支部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的标准,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学生踊跃申请入党,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数量充足。现我支部共有党员60名,在班级中学生党员比例达到学校平均值以上。(满分5分,自评4分)

5.我支部全体党员及时缴纳足额党费,针对毕业班学生党员实习流动性较强,支部通过网络平台加强他们的管理。(满分1分,自评1分)

三、工作机制好(满分20分,自评17分)

1.我支部委员会成员定期组织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和民主党员评议评议会,及时学习并落实上级党组织的相关文件精神和任务,贯彻我支部党员的思想教育、理论学习。通过在民主生活会、民主党员评议会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我评价、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等系列活动,实现对每个党员监督与促进,达到激励党员、纯洁组织、整顿队伍的目的。(满分5分,自评4分)

2.我支部坚持民主集中制,党务公开,实行遇到重要问题召开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并形成决议后方可执行。党员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渠道通畅。(满分4分,自评3分)

3.我支部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基本制度,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满分5分,自评4分)

4.我支部积极响应学校“党建带团建”的号召,支持、指导和帮助团支部、班委会及学生社团并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工作,形成有效的工作制度。(满分3分,自评3分)

5.我支部积极开展关注民生工程,党支部关心支部成员学习和生活,坚持开展困难学生和需要帮助的学生的帮扶与慰问工作,形成长效机制。(满分3分,自评3分)

四、工作业绩好(满分30分,自评28分)

1.我支部成分履行工作职责,具有较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较为充分。(满分6分,自评5分)

2.我支部要求党员同志在班级切实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引领本班级、本团支部学生刻苦学习、团结进步、健康成长,取得的成效较为显著。(满分6分,自评5分)

3.我支部党员同志积极配合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在班级氛围好,学风优良,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积极健康向上。(满分5分,自评5分)

4.我支部积极创新支部活动形式,开展各类特色学习和实践活动,如在学校近期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中,支部党员同志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在家电义务维修中为学校广大教职工解决了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支部活动特点鲜明、充满活力、吸引力强,成效明显。(满分10分,自评10分)

5.我支部由于工作表较为突出经常受到上级表彰表扬。王娜娜荣获“校十佳学生干部”荣誉称号,方梦瑶同志被评为“校十佳社会活动积极分子”。(满分3分,自评3分)

五、群众反映好(满分20分,自评20分)

此次通过召开支部扩大会议,在党员、群众中进行了满意率调查。从反馈情况来看,我支部在群众评价中满意率达90%以上,群众反映较好。支部工作满意度反映出我支部前阶段的工作基本被广大群众认可。但离更高标准还是有一定差距,这将是我们以后努力的动力和目标。(满分20分,自评20分)自评总分:91分

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党支部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十一五规划

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

电气工程学院“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是南通大学成立之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于电气工程学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谋划未来,规划发展,准确定位,办出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发展现状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电气工程学院目前现有学生1200多人,教职工60多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50%以上,高级职称人数约占教师总人数的23%。目前学院设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共4个专业方向以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点,其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为省重点建设学科和校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为校重点学科,自动化专业为省特色专业和校品牌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省和校品牌专业建设点。学院设有校级科技创新基地:南通大学电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校级研究机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研究所和系统科学研究所。学院设有生产过程控制、物流控制、运动控制、智能建筑、计算机控制、测控技术、控制电机、电工电子、PLC、EDA等十多个实验室,实验设备总金额约为1000万元,实验室用房2500多平方米,部分实验室的设备在国内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为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生产过程控制实验室为浙江浙大中控科技有限公司与我院合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202_年该实验室被南通市列为“南通市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应用技术服务中心”。

(二)发展机遇

从南通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以及南通大学的结构调整趋势看,今后5年,电气工程学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是学校全面推进二级管理,使学院在办学、教学科研等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使得学院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加快学院的建设。

二是南通大学发展战略调整的机遇:随着学校的发展,工科将在学校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电气工程学院作为工科中较早建立的系科之一,有机会在学校的发展中做出重要的贡献。

三是南通的快速发展机遇:随着南通发展的进一步加快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的重新划分,尤其是“科教兴市”、“以工兴市”和沿江、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发改委首次批复的南通如东县洋口港大型风电厂示范项目风力发电基地的建设,南通市船舶行业投资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及船舶制造企业新一轮现代化改造计划的全面实施,南通作为“建筑之乡”对智能建筑领域人才和技术越来越多的需求,为电气工程学院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带来更多的机遇。学院的学科方向也积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多年来我院的风力发电等特色学科方向及船舶电气、建筑电气等新兴学科方向在服务地方经济与学科建设良性发展上齐头并进,已形成良好的技术沉积,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为我院人才培养、产学研工作及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四是校党政高度重视学院的发展:校党政在推进学校发展的同时也为学院争取了发展的空间。电气工程学院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有良好的基础,这给电气工程学院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面临的挑战

今后五年,电气工程学院在面临的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的严峻的挑战:第一、师资队伍建设尤待加强。由于院系调整原因,在南通大学组建后,电气工程学院师资队伍存在学历层次偏低、高职比及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占

教师总人数的2/3,教学科研积累少,缺少学科核心和领军人物。因此迅速造就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是学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学院的科研实力有待提高。我院无论在学科实力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与国内其它重点大学的同类学院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如何在高层次纵向课题和项目上争取到更多份额,如何争取到与地方企业更多的高新技术研究、应用和合作开发项目的机会;如何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对于电气工程学院都是十分严峻的挑战。

第三、电气工程学院只具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一个硕士点,实现硕士学位授予点的大面积突破,争取尽早实现博士学位授予点零的突破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艰巨的任务。第四、电气工程学院如何在南通大学建设和发展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服务社会等方面走在前列,这些都对学院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提升办学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院定位

类型定位:教学型,逐步向教学研究型发展。

层次定位:在稳定本科招生规模、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成人教育。

培养目标定位:立足南通,服务江苏,把电气工程学院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学科专业特色的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规模定位:202_年本科生规模为1100人,研究生规模达50人以上。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学院的发展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学科整体水平,提高办学效益,实现学院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培养、造就在国内外有影响、学术水平在本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有标志性研究成果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及高水平的优秀研究群体,本学科将引进、培养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术带头人3~5名,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10名左右,其中本学科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不低于70%。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研究为支撑,集中优势力量,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实现科技强院的目标,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通过五年的建设,把本学科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教学与科研基地,使本学科在教学与科研整体上达到省内领先水平。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不少于2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多项;获省部级及以上课题不少于10项;获各类专利3-5项;出版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研究专著2部;出版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教材3-5部;发表在SCI、EI和ISTP论文12篇以上;在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60篇以上;到202_年,纵向及横向科研经费每年不少于600万;自动化专业建设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获省级精品课程2门以上,校级精品课程5门以上;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项;争取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指导学生科技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5项。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学科建设

加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建设力度,努力将其建成具有一定学科特色和学科基础的省级重点学科。同时加大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建设的力度,努力将其建成具有一定学科特色和学科基础的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筹措建设资金投入实验室和研究所的建设,进一步加强电气工程公共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为南通大学相关科学研究提供硬件、软件平台,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服务,为人才培养提供科研和实践环境。

(二)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加速硕士点的建设

加强现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点的建设工作,着力准备新增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两个硕士点的申报工作,力争五年内学院新增两个硕士点。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教学管理,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的组织体系、规章制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实施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注重研究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逐步形成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特色。积极开展与江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不断探索研究生教育新模式。

(三)力争博士点零的突破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握机遇,增强建设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分解博士点申报书中有关材料,确立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制订工作计划与时间表,把任务逐一分解到每个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和新专业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建立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造就大师、名师,培养一批学科、学术带头人。加大现有师资专业结构的调整力度,拓宽师资来源渠道,逐步改善骨干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鼓励教师多开课、开好课,不断优化师资的知识结构。到202_年,教师队伍中,高级职务比例达45%~5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不低于7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20%,其中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

(五)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大本科教学经费投入,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提高综合素质。优化专业结构。在人才需求预测的基础上调整学院的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布局,强化内涵,创特色,创品牌,尤其要重视社会所急需的具有学校资源优势的国家专业目录外的人才培养。加强课程建设。面向学生、面向学科、面向社会进行精品课程建设。逐步扩大双语教学课程比例,建设一批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群)。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本科专业与综合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建立若干个学生实践训练中心,进一步加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成。

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比赛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扎实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力争在国家、省、市各类、各项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加强评估工作,与国家评估制度相衔接,充分重视社会评估,建立和完善以本科专业办学水平评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课程评估、教师教学水平评估、实验室评估、学生综合评估、毕业生社会评估等为内容的评估制度,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努力探索和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大学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把本科教育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加强与地方厂矿企业合作与交流,推行“预就业”培养模式和为用人单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密切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毕业生为西部服务,支持学生考研深造,提高一次性就业率。

组织成立各类学术团体,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及论坛、研讨等活动,加强社员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六)坚持产学研结合,积极为地方经济为服务

紧紧依托学校的学科、人才和科技优势,吸引社会资源发展科技产业;围绕地方经济展中共性问题,组织联合攻关,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形成与地方经济紧密相关的新的生长点,催生出一批成效显著,引领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的科研成果。

继续深化我院与相关风电设备厂家和运行商已建立的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继续强化“风电班”的人才培养工作,为对口企业输出更多的技术人才、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继续加强与江苏东源电器等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关系,促进我院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推动产学研合作和企业的技术创新。

加强我院船舶电气等新兴学科建设,提高相关领域的科研能力和师资队伍建设。围绕南通市大力发展以临港工业为龙头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与企业联合组织高科技攻关项目,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探索与科研院所合作的新路子,充分吸纳社会研究资源,组建具有明显区域特色和学科优势的研究中心,逐步建立起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教新体系。

(七)开展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化水平

进一步加强我院对外交流合作工作。结合学科建设方向、科研工作亮点、人才培养规划,有目的、有重点地推进我院国际交流与合作。

不断加强和巩固与国外高校的联系,积极寻求高层次、高水准的国际合作伙伴,在本科与研究生层次开展广泛的联合办学。大力推进留学生教育。大力开展学术交流,保证重点学科每年都有部分骨干人员参加本学科举办的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积极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和省级大型学术会议。

(八)建设大学文化,打造体现学校特色的大学精神

增强全院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树立起敢于争先、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和开拓进取、拼搏攀登的精神气质。引领全院师生弘扬新时期的奉献精神、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和团队精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健全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大院务公开的力度,进一步推进学院科学化、民主化管理的进程。优化组织结构,建设制度文化。以精神文化为动力,物质文化为基础,制度文化为保障,构建和谐的文化环境,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

以学风建设为龙头,全面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激励措施,使学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四、保障和措施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学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分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在全院形成认真学习、民主讨论、积极探索和求真务实的风气。以制度和政策吸引人、留住人、激励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电气工程学院青协工作总结

电气工程学院青协工作总结

转眼间在电气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已经快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们做了很多,学到了很多,尤其是在这个学期学长、学姐们把事情逐渐交给我们做的时候我们的能力更是得到了锻炼。在这学期刚开学我们就进入了雷锋奉献月,这是我们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个重要的活动月,我们电气工程学院以各班级为单位一共举办了十五个系列活动,有清扫校园花圃的、有整理图书馆的、有做交通协管的、有去敬老院的、有去孤儿院的,有打扫实验室的。

清扫花圃的班级中同学们认真清扫了每一个平时不怎么打扫的死角,还有在花圃中拔草的,由于没有工具,拔草的同学们都是用手拔,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都小心翼翼避免了对花草的损害,最后在活动结束后同学们都在集体照中留下了灿烂的笑容。整理图书馆的同学在图书馆老师的指导下对图书进行了分类,对书架和地面进行了打扫,活动中同学们都在默默的干自己手里的活,期间没有同学大声喧哗,保证了图书馆的正常秩序。在去孤儿院和敬老院的班级同学们充分的体现了我们的院系的同学们的应有的素质,活动中严格按照策划进行没有出现凌乱、不服从管理的现象,在孤儿院中同学们把孤儿院的屋里屋外打扫干净,女同学们陪孤儿们做游戏,去敬老院的同学们准备了小节目为老人们表演,有的陪老人们聊天,在两院得领导眼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打扫实验室的同学们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小心清扫各种实验器材,没有出现损坏器材现象,每一台仪器都按照老师要求的打扫。

雷锋奉献月结束后我们又配合校园林举行了拔草活动,在这

次活动时候天气比较热,但同学们都表现出了很强的激情,没有因为天气的炎热而退缩,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体现了园林工人的辛苦,让同学们更加懂得了爱护花草树木,爱护我们的校园。

我们还承办了电气工程学院举办的象棋比赛和跳棋比赛,在这两项比赛中同学们表象出了优良的棋风,认真的对待每一场比赛,尊重每一位对手。这次比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增进大家的感情交流,同时也为了提高同学们对棋类游戏这种富含智慧策略的娱乐休闲方式的认识,摆脱沉溺于网络游戏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大家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

这学期我们还参加了植树、青协联谊、艾滋病宣传等活动,还有团总支的其它活动,这么多活动、工作中我们也逐渐成熟,做事也逐渐完善,我们有信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做的更好。

电气工程学院团总支青协 0 1 1.6.5

第五篇: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2_~202_学工作总结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2_~202_学工作总结

202_~202_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在校党委和行政领导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本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_~202_学院党总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和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为保证本学院教学、科研、实验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学院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1、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按照校党委宣传部的统一布置,制定了详尽的理论学习计划,把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贯彻全国高校第十二次党建工作会议和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及学校总体发展战略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并在时间和人员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坚持教职工双周三下午时政学习制度,使院、系、所、室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对学习内容能深入领会,增进了学院上下对学校和学院发展目标的理解,增强了全体教职工的凝聚力。2、202_~202_学学院党总支为贯彻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根据校党委的部署,制定和完善了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三年规划。在202_年发展党员72人,202_年上半年发展党员58人(其中研究生7人,教职工2人),在本学期末还将发展党员120人,使基层党组织增加了新鲜血液,得到壮大。

同时,根据校党委要求和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需要,院党总支在教职工及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中遴选了49位党龄较长、政治素质好的同志配备到本科生各班级任组织员,其中总组织员1名,组织员48名,使学生党建工作的力量得到充实和加强。

3、学院党总支还重视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完成了低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党支部的组建,以及电工电子中心实验室党支部的组建和支部选举工作,并结合学校第二轮人事制度改革后学院部分系、所人员变动情况调整了支部的组成,使每位党员在支部的学习、活动和组织生活得到了保证。

4、学院党总支一如继往地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按学校要求,为各本科生班级共配备班导师9人,班主任22人,已较好地开展工作。有些班主任、班导师利用双休日给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学院党总支还特别重视稳定工作。在抗击“非典”及其它特殊时期,都及时按 学校要求,成立了“防非”工作领导小组和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做好校园稳定工作,保证了良好的教学、实验等工作秩序。

6、学院党总支还注重做党外人士的政治工作,重视群众工作。加强与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的沟通和联系,政治上关心和信任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中大胆使用,委以重任,并大力支持党外领导干部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党外知识分子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群众工作方面,院党总支注重以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向全院广大教职工宣传学校和学院的工作及有关政策,增进广大教职工关心学校和学院发展的热情。并积极支持院工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认真组织进行202_“三育人”评选工作,增强了学院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二、行政工作方面,学院较好地完成了202_~202_学的工作目标,以学科学位建设为代表的各方面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果。

1、学科学位建设

学院领导班子将学科学位建设作为提高学院整体水平的龙头来抓,组织申报了“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并获得批准,使学院初步形成了“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部级工程研究中心(部级网上设计中心)——省级重点学科——硕士点”的学科建设框架;继续加大对优势学科的投入力度;在新的学科点申报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规划和组织工作。

学院目前学科建设情况:

国家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博士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博士后流动站:电气工程 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IC网上设计中心

省级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工学硕士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工程硕士点:电气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2、教学工作

(1)本招收本科新生496人,硕士研究生104人,工程硕士生36人,博士研究生12人。毕业本科生351人,毕业硕士研究生48人,毕业博士研究生5人。

(2)在研教学研究项目11项,其中省级重点2项,省级一般3项,校级项目 5项。

(3)继续推进了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内涵改造。根据学分制要求,全面修订了本科专业的学分制指导性教学计划,对专业选修课进行了模块化组合,拓宽了专业方向,增加了专业选修课程,加强了实践环节。

(4)组织各学科点对博士、硕博连读、硕士和工程硕士的培养计划进行了全面修订,规范和改进了研究生培养工作。

(5)为迎接本科教学国家评估,学院通过大会和专题讲座形式在全院范围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学习评估文件,制定评估规划;成立了学院评估工作督导组,并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培训。

(6)加强了教师队伍学历提升和人才引进工作。目前已有博士学位的教学科研人员达14人,另已签约在今年来学院工作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人。同时鼓励和支持在岗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现有在读博士20人。本学年内还引进教师9人,另签约待引进教师7人。另外,还继续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做好“传、帮、带”工作,开展了青年教师基本功讲课竞赛,以提高青年教师的讲课水平。青年教师张晨彧获得学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

3、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活动

本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总数112篇,其中国家级核心刊物52篇,被EI检索6篇,ISSN/CN98篇,国内会议6篇,国际会议9篇;出版专著1本,教材3本;获发明专利3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运行的纵向课题24项,其中有属科技部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的“集成电路IP核评测技术”、“大型光伏并网功率调节系统”;属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的“含绿色能源的分布式发电及其评价方法研究”;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基于平台的SOC设计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永磁多维机器人关节用球形电动机的研究”,合同总经费460万元;运行的横向课题28项,合同总经费600万元。

学院积极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和教学经验交流等学术活动;邀请了一批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来院讲学;通过与国外著名公司的合作和交流,改善了教学科研设备条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实验室建设

为改善实验室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学院认真落实执行学校“十五”整体规划和学院“十五”整体规划,力争在“十五”末把学院教学实验室建设成国内先进的电气与自动化学科的教学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室在通过了安徽省教育厅组织的“双基”实验室评估的基础上,被安徽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双基”示范中心验收单位。为202_年通过省级“双基”示范中心验收评定,争取申报教育部电工电子基础课教学实验基地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学院很好地执行了学校下达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实验室建设的350万元经费,建设和完善了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其中,建成了面向全校学生的电工电子实验选课系统,新建电工原理实验室3个、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3个、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3个、电工学实验室2个、创新实验室1个,使我校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在已成立的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专业中心实验室基础上,还充分发挥资源优化组合的作用,在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的同时,扩大了实验项目。

学院还很好地执行了学校下达的学科与实验室建设经费195万元。建成了“电力系统综合实验系统”、“DSP与信号处理实验系统”、“生物医学测量实验系统”。

学院完成了日本协力银行贷款实验设备申报工作,获准学校核准经费760万元;完成教育部老专业改造和新专业建设实验设备申报工作并获批准。

经过全院实验人员对设备的精心维护,实验仪器仪表工作正常,较好地完成了学生的实验、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教学实验任务,保证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电工电子实验室完成了全校相关专业教学各项实验,专业教学各项实验开出率达100%,电气与自动化中心实验室完成自动化、电气工程、生物医学三个专业的专业课实验,实验开出率达95%。

5、学生工作

(1)认真做好03级新生入学教育和军训工作。主要针对学分制的实施做好大学生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重点进行了法制、校纪校规、安全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同时配合人武部和参训部队做好学生军训工作。

(2)按照学校要求做好学生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社会捐资奖学金的评定和发放工作;配合银行做好03级在校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做到97、98、99级(已毕业)学生的贷款回收工作。

(3)进一步加强学院00级、01级中走读生的管理,对他们进行了重新登记。(4)认真做好贫困学生档案的建立和和调整工作,完善对他们的资助和帮助措施。配合学校勤工助学中心做好有关工作。

(5)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生会、团总支分别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扩大了同学与社会的接触面。去年暑假学院选派的赴肥东和合肥少管所两支社会实践队分别被学校评为“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学院学生会被学校党委评为“A级达标学生会”;阳光社被学校评为“优秀青年志愿者组织”。

(6)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去年99级一次就业率达到95.1%,院被学校评为就业工作“优秀单位”的基础上,今年我院进一步加强了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尤其是加强了就业形势分析和到基层,到艰苦地区,走尽快成才道路的教育,到目前,我院00级一次就业率已超过98%。

三、领导班子建设方面,通过学校第二轮人事制度改革,学院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新老班子工作进行了顺利的交接。新的学院领导班子按照学校的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了积极和切实的任期目标。领导班子能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同时,进行了严格的分工。各位成员都能在自身分管的工作范围内积极开展工作,并注重分工和协作相结合,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各位成员能做到勤政廉政,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学院继续实行院务公开,严格控制经费开支,注意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在近期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前征集群众意见中,班子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四、在202_~202_学,学院还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按照学校的布置,组织完成了全院各类人员竞聘上岗工作,遴选了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进一步凝炼了学科方向,汇聚了学科队伍,学院机关也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全院教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同时根据竞聘上岗以后人员变动情况,调整、配备了系、所和实验室负责人及人员,使各项工作得到有条不紊的开展。

本学,学院还遵照学校统一安排,积极准备和组织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搬迁工作。其中有,率先完成了学校对学院“逸夫科教楼”实验、办公用房9911平方米的规划和搬迁,改善了科研、实验和办公条件;完成了学校对学院新校区电工电子实验中心2975平方米的搬迁规划和新建工作;完成了电机楼3800平方米维修改造和科技楼7-9层科研用房的搬迁工作,并积极做好各种准备,迎接教育部对“光伏系统工程中心”的检查、验收。

本学,学院还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综合治理工作,并积极争取学校支持,努力为教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202_年6月10日

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2_年工作总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