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批改情况
****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必要环节。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需要,布置难易有度、份量适中的课后作业,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行之有效的。通过对本学期所担任《经济法》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课程的作业进行批改,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良好
1.能按时布置作业,每章都布置有作业。批改认真,有成绩、有时间日期,有签名。
2.由于作业量较大,对部分作业进行了批改。《经济法》作业批改147份,批改量61%(共241人)。作业评价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其中优72人,占48.98%,良40人,占27.21%,中33人,占22.45%,差2人,占1.36%。《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作业批改54份,批改量49.20%(共111人)。其中优20人,占37.04%,良23人,占42.59%,中10人,占18.52%,差1人,占1.85%。
3.收发、批改作业及时,批改细致,批改作业后及时讲评、辅导。对抄袭、不合要求的作业,退回本人,令其重做。对迟交作业的进行批评教育。
4.注意分析作业质量,发现作业中的优点和缺点,并认真做好作业批改记录,发现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在教学中予以纠正。个别问题面对面解决。
5.严格要求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绝大多数学生能按时、正确、规范、独立地完成作业,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存在的问题
1.批阅学生作业的评语还比较简单,指导性还不够深入,鼓励性的语言比较少。
2.作业的布置数量、难易程度是否适当,还有待探讨。
3.作业的创新性还不够。作业要既能复习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完善措施
1.布置作业应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大纲要求,结合专业特点,确定作业的数量、形式及要求,内容符合实际需要,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形成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及时布置、批改作业,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3.作业形式力求多样化、灵活性强。除书面作业外,适当布置实践性、阅读性等多种形式的作业,注重学生整体素质与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
4.精批细改,对学生多用表扬性、鼓励性的评语。所写批语要规范、清楚、给学生以榜样示范。批改过程中要对错误进行修改。
辅导答疑情况
课程辅导答疑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答疑能补充学生未了解或掌握的知识,是授课老师的职责范围。通
过对本学期课程的辅导答疑,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在学生充分复习和自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指导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阅读参考书、查阅文献资料,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指导学生对所修课程进行阶段小结,掌握学习规律,合理安排时间。
2.对学生的辅导答疑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面对面、电话、网络等。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通过上述形式请求解答,都会认真仔细地及时做出解答。
3.以个别答疑为主,对普遍提出的问题进行集体辅导答疑,并从中发现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对待辅导答疑认识正确,态度端正,辅导答疑认真,没有因学生提出的问题幼稚可笑或离奇古怪而置之不理。学生能认真配合老师的辅导和答疑工作。
5.辅导答疑时,注重辅导方法,不只是简单回答问题,而是根据学生的基础、态度、兴趣爱好,注意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教育,既热情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又注意满足优秀学生的需要。辅导答疑的过程中,还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并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
6.有问必答,耐心讲解。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学生的提问都给予解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立即解答时,一周内给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