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师该怎样造就
名师该怎样造就
有好的教师,才能有让人民满意度教育,当今社会的“择校、择师”现象反应出社会需要高质量的教育。因此,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在当下,高素质的教师就是名师。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说过:“一流的学生不是教师在课堂里面教出来的,而是一流大师所创造的学术氛围熏陶出来的。”这就是名师的魅力和作用所在。说起名师,我们立即会想起一串串的名字:魏书生、李镇西、于漪、钱梦龙、洪镇涛、余映潮……,虽然极大多数老师没有亲临现场听过他们的课,但在网上也都看过他们的报告和授课,课余时读过他们的著作。那么,名师该怎样造就呢?
首先,从他们成长的经历,分析、归纳、提炼出了他们所共有的特点:
(一)名师对教育的热爱。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这句话揭示了人们对待事业和学问的三个层次:知之,好之,乐之。“知之”就是懂得,就是一般的认识和把握,并不包含人的情感在内。“好之”就是喜爱,不仅懂得,还有了欢迎、悦纳的心理趋向,人已能从中得到快乐。“乐之”则是以之为乐,即把做学问干事业当做快乐的事;在这个层次上,整个过程都活跃着快乐的分子,过程就是目的,目的就存在于过程中,两者已经合而为一。作为最高层次的“乐之”是工作的最高境界。“乐之”不仅仅是教学的需要,更是我们生活的需要。庄子在《庖丁解牛》(《庄子·养生主》)中写到庖丁解牛时说:“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当工作结束时,他“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把工作做优秀了的那种得意、那种无比的快乐荡漾在他的脸上!人生在世,追求的无非是幸福快乐,而幸福快乐绝不应该仅仅在追求的结果里,更应该在追求的过程中。因为万事万物,开端和发展期总是漫长的,高潮和结局期总是短暂的,所以人生的幸福快乐主要应建立在追求的过程中。“乐之”则能在任何一个阶段,充分享受其中的幸福和快乐。
魏书生为了当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竟让在5年多的时间里锲而不舍地申请了150次之多,可见他对教育的执著、痴情和热爱,这恐怕在整个中外教师队伍中都是罕见的,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二)名师有独立的见解和创新精神。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事实也证明,很多名师都是“特立独行”的,但是在成功之前,他们的“独特”常常是不为人接受的,也正是他们的独立的见解让他们顶住巨大的压力而坚持下来,直到成功。
教无定法,教必有法,贵在得法。教学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在名师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抱残守缺,固守传统;也没有一个人跟在某个名师背后,亦步亦趋,不越雷池一步。而是不断地“读书-----思索-----实践-----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教学 理论。从关注考试成绩到课堂教学艺术再到学科使命,从研究专业知识、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再到课程,从知识课堂到能力课堂,从智慧课堂到生命课堂,从关注升学成绩到关注学生成长再到关注民族未来,他们不断地探索着适合教育规律、适合学生需要、适合时代发展的教学。正是在不断求索、不断反思、不断超越中,他们突破课本、突破课堂、突破传统、突破自我,出现了洪镇涛老师的“本体教学”、余映潮老师创建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和总结出了“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教学设计30字诀、钱梦龙老师的“语文导读法”、赵谦翔老师的“绿色语文教育”等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
(三)名师是读书读出来的
现任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的程翔,是同龄人中成名最早的语文名师之一,曾被推举为全国青语会理事长。他此前已有《语文教改探索集》《语文人生》等七本著作出版,而这本《说苑译注》实现了从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向古文献研究学者的华丽转身。
余映潮从1984年起,他用八年时间写完了“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从1996年起,写了几十篇有关教学思路设计的文章;从1997年起,写了四十几篇“别出心裁读课文”专栏文章;从1999年起,发表了几十篇教案设计;从202_年起,开始发表“阅读教学艺术50讲”。这些丰硕的成果,都是缘于他16年来他用最笨拙而又最科学的方法读书,用最辛苦而又最有用的方法读书,用最麻烦而又最精细的方法读书——做读书卡片。数以万计的资料目录索引和资料卡 片,成了他研究和指导语文教学的致胜法宝。
(四)淡泊名利,潜心研究
“名师”的称号,不知有多少教师在日夜追逐,趋之若鹜。余映潮老师多年能抵挡住名利的诱惑,扎扎实实的做着具体的、实效的语文教学研究,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第一人”。这是他厚重自我,淡泊名利,不哗众取宠、不急功近利的魅力人格所致。
情境教育理论体系创立者李吉林老师,刚走上三尺讲台,就告诫自己:当老师,就得当好老师,当学生们喜欢的老师。正是对教育、对孩子的无比热爱,使她年轻时就拒绝了市歌舞团、国家跳伞队和中学的邀请,忠实地守候着自己的园地,耕耘、播种、收获。信念的力量使她有勇气拒绝当校长,有勇气辞去全国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长、江苏省人大常委委员等职,始终立足于南通市师范二附小这块沃土上,坚持教育改革,坚持教育研究,成就了坚守的美丽。有不少名师尽管走上了学校或者教育系统领导岗位,但依然坚持上课,坚持当班主任,因为他们深知:只有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发展学生,才能把握教育,改革教育,引领教育。人生的价值、教师的幸福,都系于三尺讲台,讲台已成为名师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
(五)勤奋学习科研促教
名师从教之前,大多数都知识储备不足,或求学之路坎坷,或出身贫寒无书可读,或是被文革耽误的一代。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都坚持读书,坚持思考,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自己,丰富自己,走上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路。向书本学习,向名师学习,向实践学习,勤学苦读,使名师们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修养。“胸有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他们在讲座时旁征博引、滔滔不绝、纵横捭阖、挥洒自如,正是他们苦读苦练的结晶。温家宝总理讲“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作为肩挑学生未来、身负民族强盛希望的教师来说,读书广才,永远是教师的第一追求、终身追求。
读名师,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都养成了一种良好的思索研究习惯,“教书育人----反思总结----改革创新----形成成果”是他们教育教学生活的四部曲。他们通过课堂教学,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通过思考写作,促使自己头脑始终处于一种清醒透彻的状态,站在更高的高度看问题、做事情;通过课题研究,把零散的、经验的、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系统的、理性的、科学的层面上,使教育教学工作始终能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名师的科研活动之所以成效显著,源于他们实事求是、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是真真正正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服务,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服务,而不是为了评职称、为了出名、为了拿奖、为了出书、为了发表文章。薛法根老师在执教不久就上了一节省级作文公开课—《景物描写:织女塑像》,结果讲砸了,懊恼不已。“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针对当时很多人不敢轻易涉及的作文教学难题,薛老师确定了“素描作文”研究课题,迈开了教育科研第一步,引导学生将所见景物和事件如实地、生动地、具体地描述下来,奠定了学生作文的基本功。经过一次次的实践总结,“素描作文”理论与实践日趋成熟。三年后,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上,他执教的素描作文课《奇妙的魔术》赢得了全场3000多名教师一致好评。初尝科研甜果后,他又构想了“课内素描作文、课外循环日记”双轨运行的作文教学思路,构建了“顺应儿童语言心理的三段式作文教学序列”。在作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五三三式”作文教学新模式。
总之,他们从实际应用中确定问题,用心观察,用心思考,用心写作,坚持写教育日记,做教育观察,做课题研究,是名师们科学研究的流程。一篇篇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学案例、教育教学论文,一部部科研著作,是他们科研的成果。
“名由实生,故久乃大”。名师的形成需要渐进的过程。没有人可以打造名师,表演“成名”的教师并不就是名师,没有丰厚的内蕴和卓然的品行,最终也会“泯然众人矣。”名都是经过历炼的。有“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苦学,“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清思,“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跋涉„„在无为之中有所作为,终成名师。这是我们应从名师成长历程中汲取的。
其次,如何造就名师:
(一)每个教师要有努力成为名师的强烈心理需求,这是造就名师的关键。
(二)要有敬业奉献的主体意识。
敬业奉献的主体意识的形成,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基础,更是名 师成长的基本条件。(1)教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以天下为己任,敬业爱岗,热爱教育事业,任劳任怨,从小事做起,不断进取,超越自我。(2)教师要具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包括有不断创新的勇气;甘当人梯的气度,深爱无涯,奋斗不已。(3)是要求名师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包括在教学中的实事求是;在育人中的实事求是;在教育科研中的实事求是。
(三)教育主管部门及校方要营造发展名师的氛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重;教师大计,名师为重。
推行“名师工程”,构筑“人才高地”,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是实现学校快速发展的第一资源、名师是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排头兵”的观念。通过加大投入、改革体制、优化氛围等一系列举措,营造有利于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整体环境。立足校园,进一步改革用人制度,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优化师资结构;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显著提高高级、中级人才的比例;积极响应国家级和省、市级“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和队伍建设计划;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励团队精神,形成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梯队。
(四)学校要确立催人奋进的目标体系
要确立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催人奋进的目标体系——这些目标立足校本,能够在可以预期的较短时间内大面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体、以高校培训为依托,通过超前培训、适 时培训、分层培训相结合的教师教育途径。努力培养一支思想觉悟高、积极进取、创新求实、触角敏锐、手段多样、教法灵活、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努力使全体教师都能够在新的教育观念下,成为掌握新课程标准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创造性地教书育人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要通过“名师工程”的实施,不断地推出“名优”教师,使全体任课教师成为学生、社会、家长欢迎的学校名师。最终实现“校以师名,师以校名,生因师名,师因生名”、“名师发展名校,名校造就名师”的良性发展。
(五)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要为教师创设施展才华的平台。
教师的育人活动与教育教学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学校积极搭设教育科研的平台,通过营造教育科研的氛围,提供科研经费,定期以多形式、多角度举行业务能力竞赛,开展多项激励性评选活动,鼓励教师成名成家,以调动各学科、各层面教师的积极性,让各个层次的教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施展才华的平台,真正实现“教师有多大能耐,学校为教师提供多大舞台”的承诺。
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是实现师资力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校应积极为教师提供各种进修提高的研修机会。一个“学习型”的校园,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不断学习,及时充电”。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在做好校本培训的基础上,更多地为各个层次的教师提供外出进修提高的机会。
(六)借鉴名师。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指出:名师所代表的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值得学习的,他们的成长之路值得研究、借鉴,但他们的示范课的招式却不可简单模仿。了解名师的成长经历,也是唤起教师教学的重要热情的重要方式。因为名师的成长对教师有榜样示范的作用,尤其是名师对教育的热情和对教学研究精神更容易感染教师。如果教师真正地关注和投入教育教学工作,那么他就更容易享受教育教学的乐趣,越有乐趣,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就会越持久、越深入。
(七)教而优则仕。
“教而优则仕”,脱胎于《论语》中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里的“优”,其实指的是“有余力”,整句话是说“做官有余力就进行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去做官”。因此,真正意义的“教而优则仕”,是指教学上游刃有余、有余力的教师,可以再做点行政管理。真正实现“内行领导内行”,否则,就是瞎指挥,乱弹琴。
我们正身处一个教育倍受关注的时代。整个社会对教育都寄予无限希望,倾注莫大热情。社会呼唤优质教育,优质教育呼唤名师。名校造就名师,名师发展名校。名师的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一流的名师,才能支撑起一流的学校。
第二篇:名校造就名师
名师,名望高的教师、师傅。目前大多指教育领域公认的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学者、教师。
所谓名校,就是在教学和管理,办学特色等几个方面很有名的学校。就是说名校的造就不能由名师造就
乍一看,二者关系很大,老师教学上出了名,自然是因为所在学校的教学水平很高,所以才会出这样的名师。类似于时事和英雄的关系。与其说名师和名校是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而我却认为这更像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名校就像是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发展方向,同时也给社会意识的形成提供了外部条件。我们承认人的作用,但那是在承认环境的条件下,不能撇开环境,一味的强调人的作用。因此时间久了,这所学校自然也会被成为名校。因为这所学校有名师。一说某某名师出自某某学校,人们自然会对这所学校刮目相看。颇有点“夫贵妻荣”的味道。事实真的如此吗?难道说,一个学校真的出了名师,就会成为名校?我认为,这有点绝对化了。最起码,这样的学校是没有根基的。
原因如下:第一,名师是个体,学校是整体,一个人的出名,不一定会带来整体的改变,即使学校一时名气大了,但由于没有“后援”,时间一长,也就烟消云散了。第二,如果这位名师离开了这所学校,那么,名校还能被称为“名校”吗?也就是说,这种名校是没有坚实基础的。
当然,我不是否认名师在创建名校过程中的作用,而是想说,在创建名校过程中,名师的作用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能过于依赖它。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这场辩论中我方持的是名校造就名师,到底什么样的学校称之为名校,什么样的老师称之为名师呢?所谓名校就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注重内涵式发展的教育机构,而所谓名师则应具有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学基本功,鲜明的教学个性,受到学生和社会尊重的教育工作者。想必大家都听清楚了,教育工作者,没错,工作。老师的义务是将学校这个教育机构的思想发扬光大,而所谓教育机构则包括教育工作者,正是因为学校本着教育的宗旨才会有教育工作者的出现。老师以前是学生,当他是学生时,在良好的学校接受了良好的培训,之后成了老师,既然连成名师之前的老师都是因为有学校的才出现的,那么之后的老师就更不要说了。所以我方的观点再明白不过,名校造就名师!
老师客观的来说只是一个职业,而名师只是他将这个职业在一定的基础上加以生动,比如上课的质量,本身的道德修养,于是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使之成为优秀的教师,最后赞扬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就成了名师,就相当于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将自己的运作模式发挥好了,于是帮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并且有利于社会的发展,那么顾名思义这个企业就是一个好企业,于是这个企业再接再厉他对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多,名气就越来越大,最后成了一个名企,大家有没有发现,为什么这个企业能够成为名企呢?就是因为他对社会的发展起了一个推动作用,而一个好企业或者说一个名企就能造就一个社会吗?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企业仅仅是社会管辖的一部分,企业在社会这样的环境中,不断根据社会的需要改善自己,于是最终才走向成功,成为众所周知的名企。所以名校造就名师就好比以上事例。
我们再来一条实事政治,在“十一五”规划中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事实素质教育,一切以人为本,追求教育本真,有为治标,无为治本,高举质量大旗,全面提高教学教育质量,加强教育科研,形成办学特色,以创建为契机,全面加强软件、硬件建设,像“质量+特色,创一流学校”的目标迈进。大家请注意,邓爷爷再三强调的是“创一流的学校”为什么是学校?要按正方的观点,邓爷爷应该强调的是培养几个名师,再创他几个名校。这样不更省事吗?可事实不是这样,白纸黑字的文件写明了是创一流的学校,为什么?正是因为邓爷爷知道,只有一个好的学校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除学生外,老师也是学校培养的对象,好的学校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老师。所以我方再次强调:名校造就名师!
名校之所以有名,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办学特色,二是文化背景,学习氛围,三是教学效能。三者缺一不可,同时也很难集三者于一,有的学校即使经历百年的历史,也不能达此,如果说仅靠几个名师就想达到这种境界,那我不得不怀疑此命题的真实度。
名师,很多时候,要看如何形成的。如果名师仅仅有名师的称号,而没有名师的内涵,怎么能够称之为名师?离开了名校,名师的内涵又怎么获得呢?离开了名校,名师的真正优势又怎么发挥呢?发挥不了优势的教师,又怎么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名师呢?
如果是因为在校期间,教师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而形成的,那么这样的名校里的老师就是我们最期待的名师了。
再比如,北师大培养了无数的优秀师范生,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名师的一号种子啊。所谓一般结论,就是能够普遍推广适用的,那么,对方辩友觉得是名校造就的名师多呢?还是名师造就的名校多呢?结果想必不言而喻了。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名校出名师!
第三篇:名校造就名师 名师成就名校
名校造就名师 名师成就名校
——我是这样打造名校的
运城中学
黄孟强
运城中学是山西省原首批重点中学、山西省劳模单位、省示范高中、省德育示范校、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先进校。多年来,我们紧扣“办好人民满意学校”总目标,依据“以人为本,打造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办学理念,激励教师终生学习,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全力培养具有全球眼界、民族精神和现代意识的优秀公民,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在运中获得成功,让每一名学生从运中展开腾飞的翅膀。高考达线人数曾连续五年雄居全省之冠,有10000余名学子从这里升入了大学,140多名英才从这里考入了清华,走进了北大。运城中学被誉为大学生的摇篮,河东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我校之所以成为一所三晋名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一支品德高尚、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我校现有正高级职称1人,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85人,一级教师14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省学科带头人23人,省级教学能手31人,省级骨干教师28人,运城市名师1人。在多种教师比赛活动中,我校教师都自信满满,成绩优异。202_年,共有45名教师获得各级各类奖励。其中阴磊老师被评为国家级模范教师,李彩娟、李海霞老师被确定为山西省名师培养对象。“运中的教师”这一称谓,在运城已成为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代名词。
作为一名校长,我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是提高学校凝聚力的核心要素,是教师自身幸福感的源泉,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障。作为一名校长,自己首先应该是教育者、引领者,其次才是管理者。不仅要具备先进的执政理念和过硬的执政能力,更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拓宽渠道、广泛搭建平台,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作用,做好教师专业成长的引路人。
一、坚持职业理想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习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这形象地指出了教师工作的非凡意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的终身性的影响。因此,我们尤其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加强职业理想教育,筑牢这条教育底线。仅在去年,我们就先后邀请到杭州师范大学赵志毅教授来校作“如何成为一个成功与幸福的教师”的讲座,上海七宝中学心理特级教师杨敏毅为教师做心理辅导培训讲座,北京清华附中赵谦翔做了题为“敬业、创业、乐业”个人成长规划讲座等,同时,多次开展 “铸师魂、塑师德、强师能、扬师风”系列活动,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引导教师“安于其业、乐于其业、勤于其业、精于其业、日新其业”,努力造就广大教师的职业责任感,职业自豪感,职业幸福感。抓好“五业”,全力为这五业服务,就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就是为队伍建设养精、聚气、凝神。
二、坚持平时教研和集中教研相结合。教学科研决定着教师的专业素养形成,决定着高效课堂建设,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也就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因此,只有加大教研密度,才能确保课改方向不走样,才能及时排解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生成。我校的学科教研方式为“一周一小研,一月一大研”。我们对学科教研时间进行了细致规划,每一年级的每一学科一周举行一次教研活动,每一学科每月至少举行一次三个年级的同学科教研。这样一来,既满足了不同年级同一学科教师之间交流,又观照到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师之间的同步交流,共同提高。
三、坚持课堂教学改革和教研活动相结合。课改要成功,教师是关键。教师是课程学习的主导和平等首席,教师的观念、知识水平、驾驭新型课堂的能力是全面落实新课程的重要因素。每一,我们都要举行一次“力行杯” 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举行一次骨干教师展示课,今年已经是第九届。在活动中,参赛教师积极推出崭新的教学方式,努力体现全新的教学理念,并邀请市、区教研室的专家全程评价和指导。随后依托赛讲活动开展教研,各学科组组围绕课标、教材、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展开争论,在共同讨论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个体的认识和群体的认识,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再提出更高层面上的问题,形成了“在交流的平台上共同提高,在沟通的舞台上共同发展”的充满活力的教研阵地。
四、坚持“手牵手”师徒结对和同伴互助相结合。对于进校不满三年的教师,我们为其指定专任导师,要求青年教师和导师相互听课。导师必须要有听课记录和指导意见,青年教师在听导师课的同时,还要对导师的教学特色进行总结。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听课资料展览,对于表现良好、成绩优秀的师徒对子进行表彰和奖励。同伴互助是每个学科组内教师自主形成的学习团队,主要是在平时针对某一个教育教学问题,以主题研讨的形式进行对话、交流、协作,最终达成共识,共同提高。这种教研方式是我校教研活动的延伸和补充。
五、坚持读书引领和交流反思相结合。五年来,我们坚持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丰富教师学科素养,提高教师精神品位。在倡导教师个人读书的基础上,学校坚持每学期给教师发放一本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坚持每月一次教师读书沙龙活动,让教师在教育专家的书籍中汲取营养和精华。同时,要求每一位教师反思自己在课堂的构建、新课标的解读到新的教学方式的转变等,以案例或经验的形式发表在我校的校刊杂志上。截止今年底,《教育科研通讯》已出版86期。这种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素质提升。
六、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近5年来,我们先后派100多名教师前往英国、北京、上海、江苏、宁夏等地见习学习2周到一个月,通过和名校教师交流,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开阔视野,丰富学养。邀请全国知名教育教学专家:黄厚江、陶维林、商友敬、郑杰、平克虹、白涛、叶佩玉等几十名教育专家来我校,以亲自授课、诊断课堂、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视点决定视野,视野决定人的成长质量。要想往更高层次发展,就必须得有更开阔的胸襟和更高远的追求。走进名校、走近专家,专业引领带来的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给予,更是一种学术的感化,这种感化能激发和唤醒教师,使教师产生一种积极的心态和探究的欲望,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名校是教师珍惜的乐土、教师成长的热土、教师发展的沃土,名师是名校的魂魄,运城中学正是通过大批名师的人品、学识、风度、气质等精神凝聚成了名校的招牌。
第四篇:英才是怎样造就读后感
一、优秀从心态开始
书中有这样一段:当你驱车来到十字路口,恰好红灯亮了,你可能会感到自己倒霉,但如果这样想:绿灯时我第一个先走,你的心态也就平和了,实际上,我们无法选择生活中遇到的每件事,我们无法控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教育现实,无法选择父母,老师,甚至无法选择生存的环境,但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一种心态,当选择了一个积极的心态,许多事就会出现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变化。是呀!一个人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我想成功不仅取决于努力还取决于心态,如果一个人的心态放的平和、积极一些,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说到心态,每个人有时都很极端,这样也事必会影响到所教的孩子,孩子是天真的,其实教师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孩子就会影响成什么心态,这次去齐齐哈尔比赛和武校长说到了学校的姚老师,因为自己有乐观的心态,他的孩子们也很阳光,把生活中的每一天都看的那么美好,虽然现在看他的孩子们在学习不是最好,但是我相信在未来的路上他们才是最棒的。细想想其实每个人都想有一个好的心态,可事与愿为,只要自己能正确的去调整去面对,去换一种方式思考,我想这不仅是对于我们,还是对于孩子们都是一种成功。人生就像一条路,哭着也是走完它,笑着也是走完它,我们何不乐观去走完它呢?
二、走出挫折,从发掘孩子的强项开始。
其实做为教师们都应该知道,能把好学生带得更好,那是称职的老师。而能把好学生、普通学生甚至落后的学生都带起来的,才是一个好老师。我们教师都有一个缺点,如果这个孩子学习差就不太喜欢这个孩子,甚至这个孩子做了一件好事,也不觉得怎么样?
读了书后我深深的明白我们要发掘孩子的强项,并且要把他的强项夸大,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才能让孩子自己找到优点,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还是有用的,更努力的学习。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教师。一个好家长,一个好教师,能够发掘出孩子的潜能和长项,克服弱点,把孩子带到阳光地带。
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自己的孩子,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每一个孩子都带到阳光地带,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第五篇:探究教学规律,造就教学名师结束语
结束语:把教研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本项活动(全国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在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界具有很大影响力,已成为研究课堂教学问题,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重在参与,重在过程,重在交流,重在研究”的活动宗旨深入人心。我们欣喜地看到,本项活动在模式上不断创新,质量不断提高。所有这些都得益于大家的共同智慧和创造,得益于各会员单位在准备过程中不断加强和完善过程性、研究性,将活动宗旨具体化。在这几天的展示与观摩活动期间,做到了锦上添花,把各地的研究成果充分展示出来,通过现场互动交流,进一步发挥了这些成果的引领、示范作用。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要求广大教师把教学研究作为自己的生活常态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为人师表需要的一种态度,也是教师应具备的一种职业精神。做教研要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态度和精神:教研不是为了表演、作秀,要静下心来,心无旁骛,要默然领会在心,也就是要“默而识之”;教研还要有“学而不厌”的精神,因为它不能让你升官发财,更多的是“枯燥乏味”,甚至费九牛二虎之力而难入其门,很多教师也因此而放弃,但这正是进步的开端,因此做教研要有“面壁十年”的准备;当教师必须有“诲人不倦”的态度,当今的教育,受功利化社会环境的污染,已经忘记了自己“教书育人”的根本职责,家长、社会、行政部门以“教育GDP”(升学率)论英雄,这种社会氛围十分令人生厌。数学教学也不能置身事外,教师为了分数而不得不让学生进行大量机械重复训练,而数学的育人本分(培养思维能力、发展理性精神)则被抛到九霄云外,这种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教育已经“造就”了大批只会解题不会读书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真正的数学教师,必须怀有一种菩萨心肠,无私地热爱学生;还要有普度众生的学识、精神、耐心、耐力,不厌其烦地把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和领悟到的思想、精神传递给学生。唯有坚持“诲人不倦”的精神,我们才能在尽教书育人职责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到人生的乐趣。
愿广大数学教师真心诚意地热爱教研,专心致志地研究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思考,随时随地发现,随时随地实践,随时随地体验,随时随地领悟,随时随地反省。这是教研的真谛,也是教好书、做好人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