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浅析如何进一步加强大货车的事故预防与源头管理(精选)
编辑:梦中情人 识别码:14-978401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27 23:41: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析如何进一步加强大货车的事故预防与源头管理(精选)

浅析如何进一步加强大货车的管理与事故预防工作

徐明

近年来,由于道路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与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中型运输车辆的快速增加,在车辆及驾驶人的管理教育上,也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断层或缺失。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从而引发众多交通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如何从根本上加强驾驶人的教育,如何从源头上加强道路运输车辆的管理,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沂源县为例,截止到202_年5月份,沂源辖区登记在册的载货汽车8160辆,重中型货车1641辆,从近几年来的统计表明辖区内货车以每年19%的速度递增,大货车违法行为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居高不下,大货车成为各种车型交通事故之首。

目前,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的统一部署,全国各地一场“大排查、大教育、大整治”货车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战役正在紧张进行中。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按照省、市、县各级部署和要求,辖区内组织大规模统一行动11次,严查各类大货车野蛮危险驾驶行为895起,下达货运车辆抄告单245份,下达7名符合辞退标准的违法行为驾驶人抄告单,截止目前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大货车违法行为得到有效管控。现笔者结合“大排查、大教育、大整治”行动开展,对当前大货车运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事故预防管理等工作提出几点认识:

一、大货车交通违法的主要表现及事故多发的危害

(一)超载现象比较普遍。随着目前运输成本越来越高,而货物运价持续走低的趋势,部分货运企业或车主为减少运输成本,提高效益收入,全然不顾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机动车核定运载量和严禁超载行驶的规定,明知核载数量却硬是成倍的装载,从而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留下了血的教训。

(二)心存侥幸逃避检查。部分大型货运车辆驾驶人思想认识不够深入,怀有侥幸心理,认为大型车辆装多点没关系,在运输过程中为逃避交警检查,能躲就躲,有些还和交警玩起了“躲猫猫”,遇有交警路面执勤,或者调头行驶,或者就地停车迅速躲藏,或者插道逆向行驶,有些甚至全然不顾交警的阻拦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存在,加大油门冲关闯卡。

(三)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大货车驾驶人队伍日益增大,导致货车驾驶员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有些甚至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学习,就急匆匆的投入到运输中,严重缺乏对交通法律法规的重视,对驾驶大型货车中自觉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一些货车驾驶员自认经验丰富,头脑中侥幸心理严重,习惯开 “霸王车”、违反交通法规,漠视生命,践踏安全,成为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最大诱因,因此导致事故多发。

(四)疲劳驾驶屡禁不止。大货车司机往往是跑长途的代名词,因运输路途遥远、运输时间限制等情况导致部分大货车驾驶人拼命赶时间、赶路程,从而导致疲劳过度,睡眠不足,精神不集中等现象,对于一些突发情况反应变慢,甚至处理不当,最终酿成车祸。

(五)车辆技术状况难以保障。由于日常运输货物大多较重,甚至超重,从而导致车辆技术状况不断降低,部分重要零件处在崩溃的边缘,再加上缺乏经常性的保养,随时有损坏的可能,有些货车不符合标准,安全技术状况差,甚至接近报废或已报废的车辆仍在行驶,有些甚至多拉快跑,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大货车及大货车驾驶人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健立长效机制,规范管理制度。道路运输企业一定要加强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特别是驾驶人的安全管理,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健全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是道路输运安全的基础,也是关键;认真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是道路交通安全的一个重要保障。运输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要重视细化安全管理工作,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把各项任务和措施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岗位和人员,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同时,企业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安全生产责任明确,管理规范,全员全方位落实安全管理的工作格局,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管理人人有责、安全生产层层落实的工作目标,才能确保交通安全,有效预防和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增强忧患意识,做到警钟长鸣。把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分析和警示教育作为常态化安全管理教育,有针对性分析本企业、本部门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当前的交通安全形势及对策,把安全教育、居安思危、隐患排查等作为日常重要的工作内容,确保交通安全持之以恒,企业发展有条不紊地发杂。组织召开定期安全例会制度是强化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做到警钟长鸣,坚持定期召开安全例会,强调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学习,强调安全管理、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全面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

(三)强化安全行车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根据近年来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可以看出大量的交通事故是由于交通违法而导致的,其中体现在驾驶人的超速行驶、超员超载、违法超车、疲劳驾驶、酒后驾驶、技术生疏以及精神不集中、忽视安全反应迟缓及其他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等,道路交通环境等因素等原因,从而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对道路运输企业来讲,加强对驾驶人的安全管理,必须严把驾驶人的聘用关,从驾驶人的驾驶技能、法制意识、思想意识、道德水平、身体状况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严格考核通过后才能录用。同时严把检查关,在日常工作中,要不定时不定点对驾驶人进行安全检查,不能存在任何侥幸漏洞,细节不出问题,确保交通安全。

(四)加强隐患整治,遏制交通事故。预防和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需要齐抓共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要以更高的认识和更大的决心,通过扎扎实实抓好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高标准落实事故预防工作的各项措施,才能实现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坚持日常检查与联合执法相结合,与早查、夜查相结合,深入企事业单位与路查相结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责令企业限期整改,不整改彻底不准上路,对问题严重的,要依法对企业进行停业整顿,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切实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二篇:从设计源头预防控制事故

从设计上预防控制事故

一、重要意义

事故隐患与后果存着偶然性关系,积极有效的预防办法是防患于未然。只有避免了事故隐患,才能避免事故造成的损失。事故与原因之间存在着必然性的因果关系。为了使预防事故的措施有效实施,首先应当对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准确地找出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以及基础原因。所以,在设计阶段通过针对性的危险源设计控制,就能有效的预防事故的发生。通过设计和控制各种危险,防止所设计的系统在研制、加工、生产、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发生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 损坏的各种意外事故,是事故预防的最佳手段。

二、总体要求

在矿党政和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在设计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三大规程”。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设计规范》、《采矿设计手册》及上级有关技术文件规定的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工程设计始终立足全局、着眼于长远,兼顾矿井当前和长远的利益,严格按照矿井开采程序进行设计,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服务安全生产、效益最大化的设计原则;坚持做到厚薄煤层、不同煤种煤层合理配采,最大限度地回收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力求做到安全上可靠、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不断提高设计水平,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源头上杜绝巷道工程、材料、工时浪费,实现矿井的安全高效。

三、具体做法 对于具体的工程设计,始终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设计理念,认真对待每一项具体的工程设计任务,认真坚持“一线工作法”,在每一项工程设计前,能够积极深入井下一线现场获得详实的第一手地质资料,结合地测、机电等专业部门提供的技术依据,通过认真分析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开采技术经验和发展趋势,积极采取先进适用技术,注重工程设计的超前性和严密性,广泛征集工程技术人员意见,从安全上可靠、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有利于现场施工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论证,提出几个可行性的技术方案进行比较后,确定最佳方案,从而保证工程方案的严密性和合理性。

1、合理留设保护煤柱

出于安全的考虑,严格按照规定留设主要的石门、大巷及上、下山保护煤柱。采区煤柱边界与采区上方建筑物、水体、铁路等煤柱相重合需要联合考虑时,合理选择护巷煤柱和隔离煤柱,煤柱宽度保证煤柱的极限荷载不超过它的极限强度以保证安全。

2、合理集中生产

通过合理选择采煤方法,发展机械化采煤及适当加大工作面长度和加快工作面推进度。我矿推行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并逐步淘汰普通机械化采煤及爆破落煤采煤,实现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及放顶的综合机械化生产。

3、合理进行巷道布置

未经采动的岩体内部原始应力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是当工作面回采时,随着采空区面积的增加,上覆岩层产生变形扰曲甚至破坏冒落后,岩体内的应力很快将重新分布,并趋于新的平衡状态。由于岩层性质、厚度、结构和强度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也不相同,变形破坏形式也不同。由于采区内巷道一旦形成,其位置是不能变动的,造成巷道围岩性质无选择的余地,因此,我矿工程技术人员认真的分析开采方法对采区巷道压力显现的影响,掌握回采动压对巷道维护的影响规律,以求巷道布置处于合理的位置,并安排恰当的开采顺序,避免巷道承受过大的压力而难以维护。

4、合理进行安全设施设计

对于井下井下消防材料库、防水闸门硐室、井下密闭门硐室、井下防火门、防火栅栏、抗冲击波门、井下急救站、等候室、避难硐室等设置于坚硬、稳定、完整致密的岩层中,并避开岩溶、断层、节理、裂隙发育的破碎带。支护方式根据岩层稳定条件选择,一般采用半圆形断面,锚喷或混凝土支护。选择的支撑物具有一定的抗压、抗拉和抗剪强度,以适应井下拉伸、弯曲、压缩、剪切、扭转等复杂的受力状态。

5、合理进行矿山压力控制

回采工作面推过一定距离后,采空区的冒落矸石由松软状态进入压实状态,此时所形成的最高应力峰值,根据上覆层形成的结构状态,千支撑压力峰值的位置可深入煤体内2-10m,其影响范围可达工作面前方90-100m。

在设计中,我矿利用工程类比法、松散体理论和弹性、塑性力学等计算方法,使巷道围岩的压力计算和分布、构造裂隙和支护体的影响等问题,在接近工程实践假设的基础上获得满意的方案,以指导决策。在围岩强度低、整体性差、裂隙节理发育,受动压影响大,受长期的固定的位置集中应力影响巷道或受回采工作面超前集中应力影响的巷道。采用锚杆、锚网、锚索及非锚喷支护(主要是各种支架、金属支架)相结合的混合支护。

在受到松动压力、变形压力和膨胀压力的围岩松散岩层段,分别针对性的选择支护方式。对于松动压力采用刚性支护来支撑围岩,防治围岩破碎岩块的垮落。对于变形压力依据流变特征合理的设计支护强度,控制支护时间及支护顺序,既允许适当的变形释放能量,又将变形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于膨胀压力除了在变形压力控制的基础上,还要预防围岩的物理化学性质。我矿对待软岩段一般采用先柔后刚的二次支护形式。

四、结论

我矿在设计源头控制安全,以系统设计为基础,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在设计系统时,一直遵循简单,直观的原则,以降低矿井管理难度。始终坚持把合理生产布局、提高系统可靠性,贯穿于煤矿设计、建设、技改、生产的全过程,实现了矿井的安全高效。

第三篇:强化源头预防

强化源头预防

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13日)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总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和省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总结202_年工作,部署202_年任务,表彰全省国税系统纪检监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一、202_年主要工作回顾

202_年,在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组和省局党组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和总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税收工作中心,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认真坚持反腐倡廉战略方针,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把握关键,突出重点,结合实际,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以三个贯穿于为指导,构建惩防体系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加强领导。把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总局《实施意见》列入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和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了领导机制,形成了党组对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党组书记负总责,纪检组长具体抓,党组成员和处室领导在职责范围内负直接领导责任,各级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实施的工作局面。二是完善制度。按照保留有效的,完善配套的,建立急需的原则,对现有反腐倡廉工作各项制度进行了梳理,分解了任务,明晰了职责,在探索建立教育、惩治和评估预警等配套工作制度方面做出了努力。三是严格考核。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列出了时间进度表,明确了阶段性工作目标、标准以及责任单位和人员,把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考核,进一步量化了考核指标和内容,各级根据工作实际,组织了严格细致的督导考核,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二)以落实《监督管理办法》为重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工作深入开展。202_年,在加大对买官卖官等“五个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组织对税务人员投资入股煤矿、领导干部参与赌博和违反规定超标准配备使用小汽车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的同时,以《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贯彻落实为重点,全面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首先,组织班子成员、处室领

导和监察干部对《监督管理办法》进行了认真学习,制定了贯彻落实《监督管理办法》的意见和实施办法,明确了工作的目标、重点、阶段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强了组织领导;其次,对《监督管理办法》中涉及到的有关文件进行了收集整理,编辑成《〈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学习手册》;第三,重新修订完善了《河北省国税系统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办法》,落实了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廉政谈话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规范了入档表格11个,做到了管理上的统一。

(三)以廉政文化建设为主题,反腐倡廉教育工作有所突破。各单位充分利用符合本地实际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到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奖惩等环节,并作为各级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课教育、机关和干部日常学习的重要内容。以建立“为民、清廉、和谐、文明”的廉政文化体系为目标,确定沧州市局为试点单位,积极开展廉政文化教育,逐步拓宽廉政文化平台,不断创新廉政文化形式,认真加强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以权力公开透明为依托,“两权”监督制约工作不断创新。在执法监察工作中,各县(区)局积极发挥主体作用,重点对税款入库和代保管资金账户情况进行了执法监察,各市局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强了对县(区)局的工作检查,省局加大了日常督查和抽查的力度,做到了三级互动,上下配合;制定了《河北省国家税务局税务执法监察实施办法(试行)》与《执法监察考核办法》,规范了工作程序和工作文书,量化了考核指标,提高了税务执法监察工作的效能;以《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的试点和推广工作为重点,组织了税收执法监察子系统培训班,培训纪检监察干部90人,为执法监察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保证。202_年,全系统共实施立项监督项目591个,开展执法监察708次,提出执法监察建议914条,协助建章立制322项,挽回经济损失1686.7万元,税收执法监察工作效果明显。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中,按照全面展开、扎实推进、统一规范、务求实效的原则,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省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领导小组,对省局各处室和各市局报送的行政职权目录进行了审核,进一步细化了政务公开内容,明确了公开方式,编制了工作流程图,制定了配套办法。各

市局结合当地实际,在全面开展的基础上,对政务公开和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政务公开与规范服务的相互促进等进行了积极探索,研究了工作思路,细化了工作措施,保证了税收执法的规范到位和群众对行政管理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工作得到了总局领导的肯定,并在总局组织的专题研讨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五)以严格执纪为基础,案件查办工作继续加强。各级及时总结经验,掌握办案规律,不断改进办案方式和方法,加大了办案指导和督办力度,做到了宽严相济、准确慎重。加强与检察院的协调沟通,建立完善了税检联席会议制度、联络工作制度、预防渎职犯罪工作制度,开展了查办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渎职犯罪专项工作;把查处商业贿赂案件作为案件检查工作的重点,在转发总局有关文件的同时,提出了贯彻意见和具体要求,以政府采购、票证印制、服装制作、信息化建设等环节为重点,认真开展了自查自纠;落实“一案双查”机制,以“枣强案件”为重点,在总局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协助,全力配合,严肃查处相关人员贪污渎职的案件。认真贯彻执行《信访条例》和《税务系统纪检监察信访及案件督办工作暂行办法》,加强了信访举报的统计分析和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促进了信访和案件办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202_年,全系统共受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297件,同比减少111件,下降27%;查办案件34件,处分违纪人员18人。通过查办案件,广大税务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第四篇:电梯事故与预防

常见电梯事故的分析与预防

随着踏入21世纪,现代化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电梯作为垂直运输的工具,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又是现代化高层建筑得以充分发挥其功能的重要作用。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电梯数且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随着电梯使用数量的增加,电梯的事故也逐渐增多,慢慢的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以忽视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电梯门系统,安全性,事故。

一、电梯事故的种类分类

据统计,造成电梯事故的形式有:剪切,挤压,坠落,撞击,被困,火灾,电击,材料损坏,过度磨损,过度锈蚀等等,而有关数据显示,现在的所有电梯事故中,发生最多的事故为:剪切,挤压,坠落。这些事故大多发生在电梯的出入口-厅门

电梯事故的种类按发生事故的系统位置,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其他事故。据统计,各类事故发生的起数占电梯事故总起数的概率分别为:门系统事故占80%左右,冲顶或蹲底事故占15%左右,其他事故占5%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电梯层门的故障约占整个电梯故障的80%以上,而由于门锁开关不能及时接通和损坏频繁造成的故障约占门故障的80%以上。维保队伍在电梯维保中煞费苦心,动了不少脑筋。主要做法是与原门锁开关并联--永磁感应器,感应器的位置与门开关向平行,只要关门到位,连接在门上的隔磁板就会插入永磁感应器,因该感应器与原门锁开关关联,门锁回路很容易被接通,故障率大大减少,用户也很满意。其实,这一做法已留下了严重的事故隐患。根据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第3.10.7条规定:“轿厢运动前应将层门有效地锁紧在关门位置上,只有在锁紧元件啮合至少为7mm时轿厢才能启动。层门的锁紧必须由符合要求的电气安全装置来验证”;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7.7.1条也明确规定:”对坠落危险的保护:正常运行时,就不可能打开层门是否锁紧的功能,即使在层门没有锁紧的情况下门锁也照样接通,甚至在锁紧装置失效的情况下电梯也能照常运行,所以很容易导致坠落或剪切事故的发生。

二、事故案例

1999年8月25日,东北某学院新装了两部电梯,李、高二人对电梯厅门与轿厢门刀间的距离进行调整。当他们正在调整螺栓时,有人按动了呼梯按钮,电梯快速上行,李某被挤入轿厢与6层厅门侧井道内,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1998年9月24日,山东某银行的电梯,也出现了一起开门走梯的事故。那天,一位乘客进入轿厢选好层,站在门口等人一同乘梯。就在这时电梯开着门却以正常速度向下运行,将这位乘客的头与下颌分别由轿厢上沿和地坎形成挤压,造成重伤。

1999年7月14日,北京市朝阳区光熙门北里14号楼南侧电梯在运行时开门走梯,致使三层楼住户祖孙二人在上电梯时被剪切,造成一死一伤。

202_年8月12日上午11时许,在越秀区站西路精都大厦,5岁男孩浩浩被发现死在一货运电梯井。据称,事发时电梯在6楼,但小浩来在5楼玩耍,到时间了就打算坐电梯回一楼母亲档口。他按了向下的按钮,电梯门却打开了,心急的孩子没细看便冲进电梯,结果一脚踩空,从5楼摔下,当场死亡。

三、事故分析与解决措施

门系统事故之所以发生率最高,是由电梯系统的结构特点造成的。因为电梯的每一运行过程都要经过开门动作过程两次,关门动作过程两次,使门锁工作频繁,老化速度快,久而久之,造成门锁机械或电气保护装置动作不可靠。若维修更换不及时,电梯带隐患运行,则很容易发生事故。但是当中也有一些人为的因素和非人为的原因,然而大部分的都是人为的操作不当所引起的。(1)导致剪切、碰撞事故的因素有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

1)人为因素:a、门锁开关被短接;b、应急按钮被短接;c、门锁电路短接。2)非人为因素:a、门锁开关触点不断开;b、门锁继电器延时断开或不断开;c、门锁电路故障短接。由于上述人为因素或非人为因素造成门联锁失效,而电梯在层门开启即未完全关闭时仍可以运行,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在层门与轿门之间,就可能发生剪切、碰撞事故。

(2)导致坠落井道事故的因素也分为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

1)人为因素:a、门锁电路被短接且门开启的情况下电梯运行至其它楼层;b、利用紧急开锁装置开启层门;c、在门锁损坏或门锁啮合尺寸过小的情况下用力扒开厅门。2)非人为因素:a、层门损坏;b、强迫关门装置无或失效;c、门锁电路故障短接。由于上述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电梯厅门开启而电梯又不在本层停车区域时,就造成人员踏入井道而坠落的事故。各种造成事故的因素统计资料表明,电梯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造成电梯出入口事故的主要因素是电梯门联锁失效,而导致电梯门联锁失效的主要原因有:电梯失保失修,电梯检修人员违章作业,门锁电路意外短路。

处理方法:有关电梯管理部门针对电梯出入口的安全事故大多出于门锁的原因,近年来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GB10060-93及GB7588-1995作了相应的补充规定:

(1)在使用的电梯必须装设有效强迫关门装置。

(2)所有客梯必须装设辅助门锁触点,即每个厅门必须有主、副两套门联锁装置。除了必须按上述两点执行以外,各单位应注意以下几点:(1)电梯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根据国家规范及当地劳动安全部门的要求贯彻落实电梯安全操作规程、电梯维保制度、电梯维保操作规程等,并重点检查维护电梯厅门的门锁及联锁装置、强迫关门装置。(2)有关人员必须严格持证上岗制度。

(3)行车中在任何情况下不可短接安全回路及门锁回路。

(4)在轿厢不停本楼层而厅门开启的情况下,必须设置临时护栏及警示牌或派人看护。

(5)当检修人员在机房进行检修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电梯门不能开启,避免人员出入电梯。

上述几点得到认真落实,这类事故就会达到有效控制。但是,除了厅门联锁装置电气触点因各种因素或故障不能断开或人为短接门锁回路以外,井道内敷设的线路由于碰撞或井道坠物及套管锈蚀等造成门锁回路短路也是一种因素,据以往的事故分析,由于此类因素造成的门联锁回路短路并使电梯在电梯门仍未关闭,人员在进入电梯轿厢的过程中,电梯就起动运行而造成的剪切致死的事例也较多。电梯规范GB10060-93规定,符合GB5013.2中的厚皮软电缆与硬电缆可以明敷于井道、机房的墙壁上,而其它的各类电缆及电线必须由金属或塑料套管或线槽安装于井道、机房的墙壁上。事实上,不管采用何种线缆及其安装方法,在电梯使用的过程中,很难避免会因为井道坠物、金属锈蚀、导线绝缘层老化等原因造成导线与导线之间的短路,而且这种短路属于软故障,我们很难控制其发生的时间,而在电梯停层开启电梯门时发生就会出现事故。现在的电梯设计中,电梯厅门门锁回路属于安全回路的一部分,并且较为独立,一般的安装方式采用各层的主、副门联锁触点全部串联的方式。但如果发生上述的门锁回路短路的情况,电梯在未关门的情况下仍会继续运行。因此,建议采用主副门锁回路分路的方法,也就是主门联锁回路装置安装方式不变,各层副门联锁装置在井道内串联成单一的副门锁回路引至机房电控制柜后再串入安全回路中,同时要求在井道壁安装副联锁回路时其管线必须与主门锁回路的管线在进入井道主线槽前间距必须大于200mm。这样两个门锁回路同时故障而造成门锁回路故障导致电梯事故的机会就会降至最低。也就是双门锁回路增加了安全回路的安全性,使电梯运行时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四、预防

电梯存在安全隐患,既然是隐患,我们就有能力在安全隐患处于“安全期”时采用相应措施和方法将它们消除。电梯事故的发生看似偶然,实则有其必然性。比如5岁小男孩坠落电梯的事故,许多事故类型、发生原因都基本相同,都是在层门可以开启或已经开启的状态下,轿厢又不在该层时,误入井道造成坠落事故,如能吸取经验教训,改进电梯的配套设备使其始终保持安全状态,只有轿厢停在该层时,该层层门方能被打开,可避免和降低此类事故的发生。

在目前电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对应电梯安全措施新的安全理念是: 当打开电梯轿厢非所在层层门,操作者处于一种有可能误入坠落井道的情况下,电梯系统应当在该楼层附近发出讯响,同时打开井道灯,用于提示当事人当前所处的危险状态,防止人员坠落井道事故的发生;开门情况下,即使是在门锁安全链路被短接,电梯轿厢的运行只能是在维修人员控制下,以检修速度移动,需要采用冗余措施来保障乘客及检修人员不被轿厢所剪切;一旦发生不可控制的开门溜梯时,作为一种安全的补救措施,电梯系统应当在其初期能够发出讯响,提示相关人员注意到电梯当前的危险状态;

参考文献:

[1]浅谈电梯事故隐患的有效控制与预防---丁磊《电梯工业》 [2] 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3] 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 [4] 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5] 发生电梯事故如何做好自我保护---作者:李璟璐《国家电网报》 [6]http://www.xici.net/b1129270/d91151555.htm

第五篇:重点车辆源头管理预防体系探析范文

重点车辆源头管理预防体系探析

摘 要

重点车辆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总量持续迅猛增长,道路交通事故也随之而来,特别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伤害,阻碍了国家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各级部门也多次召开会议作出一系列批示、指示和文件部署重点车辆源头管理工作。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全国重点车辆保有量、事故情况进行比对,对重点车辆产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笔者通过在工作中对客货运输企业、大中型客货车辆及其驾驶人等重点对象管理建立运输企业安全状况分级评价制度,驾驶人分色管理预警机制和管理机制,改变运输企业安全责任制度缺失的现状,强化各相关部门在运输企业管理方面的职能作用,通过点线面结合的管理模式构建立体式重点车辆源头管理预防体系。力求通过对辖区客货运运输企业体制的研究,能够为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重点车辆 源头管理 分层 分色 分级预警

引 言

截至202_年5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2.56亿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36万辆,增长4.64%;全国营运机动车保有量为2261万辆,其中,公路客运86万辆,公交客运56万辆,出租客运144万辆,旅游客运10.5万辆,货运1881万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26万辆。202_年一季度,全国共发生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40283起,造成10575人死亡、4417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2.1亿元。其中,全国发生涉及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交通事故117起,造成63人死亡,客运车辆肇事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数的5.4%,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分别占2.5%和0.5%,货运车肇事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数的23.7%,校车肇事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数的0.1%。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同比分别下降,但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

运输企业主体责任未切实落实到位是造成客货运输车辆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同时,随着机动车辆的迅猛增加,人员、物资流动日益频繁以及道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重特大事故预防工作面临的形势将愈发严峻。面对这些让人心痛的客运车辆重大交通事故,如何保证公众出行安全,减少公路客运车辆交通事故,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需要认真反思对待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的首要任务,也是广大重点车辆运输企业和出行群众所热切期待予以根本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公路客运安全的法律法规,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也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重点车辆造成的事故仍然防不胜防,因此,对重点车辆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案例进行深

路行车秩序乱,交通违法问题突出。

3、相关法律缺失,整治处罚力度弱。

目前来看,针对重点车辆的管理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只有202_年12月出台的《山东省重点机动车管理办法》是专门对重点车辆管理出台的办法,202_年1月1日起实施的公安部123号、124号令中部分针对重点车辆驾驶人及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条款,以及《山东省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规定》明确了各部门的监管责任。从法律法规看有针对性、集中性的法律条文少,处罚力度较弱,加之多年来没有再次修订的《山东省重点机动车管理办法》已不能适应当前重点车辆管理的需求,即便在检查中发现存在隐患却只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罚,法律法规没有明文规定的不能处罚。除此之外,长期的警力缺乏,只能对一些重点路段进行强化管理,但对于客运车辆驾驶人来说,他们对管理部门的管理漏洞和工作规律了如指掌,就想方设法逃避管理部门的检查等。

二、传统重点车辆源头化管理的成绩及存在的弊端

以往的重点车辆管理工作实行“一车一档、一车一警、一车一簿”的管理模式,构建大队、责任民警两级源头化管理模式,做到专职、专责、专人,逐车及其驾驶人建立了车辆及驾驶人档案,建立了详细的台账,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落实责任制,每月或每季度到企业检查召开重点车辆会议等措施,通过传统源头化管理模式的运行,有效地实现了“压事故,保畅通”效果。但是,这种传统的源头化管理模式存在明显的弊端:其一,在传统的源头化管理模式下,民警无法及时获取驾驶人的道路交通违法记录的信息,例如,纸质化的管理档案只能用作相应的抽查,我们不知道车辆、驾驶人违法信息,也不知道车辆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不能便捷的提取各

类道路交通安全信息来指导源头化管理工作;其二,车辆违法行为直到临近年检前才处理,失去了交通违法行为及时处理,及时收到教育效果的初衷,失去了即时教育意义;其三,重点车辆企业负责人不能及时了解企业车辆和驾驶人的安全行驶状况。

为此,我们迫切的需要运用科技信息成果,及时便捷提取、综合各类涉及道路交通安全的信息来指导重点车辆企业日常的源头动态化管理工作。

三、强源头 抓管理 建立重点车辆立体式监管预防体系

通过对传统重点车辆管理方式弊端的分析,我们对客货运输企业、大中型客货车辆及其驾驶人逐步建立分层、分色、分级立体式预防的源头监管模式,最大限度地加大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联合执法管理力度和提高管理效能,建立运输企业安全状况分级评价制度,驾驶人分色管理预警机制和管理机制,改变运输企业安全责任制度缺失的现状,强化各相关部门在运输企业管理方面的职能作用,通过点线面结合的管理模式构建立体式重点车辆源头管理预防体系。

1、政府牵头部门协同,“三层联动”工作机制确保重点车辆动态监管机制。

为加强对重点车辆的动态监管,大队成功建立了“分层联动、全时跟踪”的重点车辆动态监管机制。

第一层——与安监、交通、教育部门的联动,主要是指大队积极联合辖区安监局、交通局和教育局,一方面细化对重点车辆的源头管理措施,结合重点车辆集中排查活动,加强对重点车辆单位的监督检查,督促单位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交通安全管

作职责和辖区管理实际,做好重点车辆和驾驶人的日常管理工作。

(2)坚持重点车辆每月例会制度

大队先后制定下发了《历下区重点车辆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并协调区安委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车辆单位重点车辆安全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以及具体的实施办法,与区安监局、交通局、教育局建立重点企业信息传递和联合督导机制,并多次联合区安监部门、交通部门召开重点车辆管理工作例会。通过每月一次的重点车辆管理工作例会,及时传达部署上级的工作要求,督促单位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各项交通安全管理措施,有效落实交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3)坚持不定期巡检制度

每月大队民警不定期抽查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检查单位安全管理台账及教育学习培训记录,督促单位对驾驶人年审和车辆年检情况、违法情况加强管理,并对车辆进行抽检。对检查中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及时下达《重点车辆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整改后运营。

(4)联合督导检查制度

根据上级关于“道路客运安全年” 和“交通安全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活动方案,结合 “客运车平安行”系列活动、客车、危化品车辆重大事故以及支队《关于开展客运车辆交通消防安全大检查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支队1号文精神,大队积极会同区安监部门、交通部门,做好重点车辆源头管理工作,并多次联合区安监局、交通局、教育局对辖区重点车辆企业进行专项检查,联合市公安局反恐支队和特警支队举行危化品反恐演练。全方位督促指导重点车辆企业自查,做好驾驶人的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好

浅析如何进一步加强大货车的事故预防与源头管理(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