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基于GIS城市智能防控指挥调度综合平台的应用研究(汇编)
编辑:空山新雨 识别码:14-1087533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1 17:33: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基于GIS城市智能防控指挥调度综合平台的应用研究

基于GIS城市智能防控指挥调度综合平台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_年05月29日09:51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评论0条

摘要:基于GIS城市智能防控指挥调度综合平台利用GIS技术,并结合GPS监控平台、视频监控平台以及移动终端监控平台实现在公安网内将警力资源进行整合、合理调配,实现一键布控、智能指挥调度和巡防管理等功能,为公安各项业务工作提供信息化手段和指挥决策作用。关键词:GIS,智能指挥调度

1.概述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带来的强大功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警务工作在人口管理、犯罪分析以及犯罪预测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理信息系统因其独特的空间分析功能、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以及能够快速直观的反应各种行为的特点,其应用于公安行业已成为当今的发展趋势。

在“金盾工程”的背景下开展基于GIS城市智能防控指挥调度综合平台建设已经具备了多元数据融合、空间分析以及图形的可视化表达能力。它能使情报、推理、分析与其他可用数据融为一体,提供依托于电子地图的清晰而精确的现场态势图像[3],是适应公安信息化发展、满足日常指挥调度需要、提升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的迫切要求,是一项事关公安科技强警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找准定位、科学规划,理清边界、明确功能,确保建设工作符合统一标准,达到指挥调度实战应用要求,充分发挥系统优势实现整体效益。2.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有待解决的问题 2.1.基础地理信息的获取及更新

公安五要素“人、事、物、组织、地”中80%都与“地”相关,所以对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来说数据极其重要,尤其需要1:1000及1:202_以上的大比例尺电子地图数据以及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的支持来提供详实的城市空间信息,这些高精度数据的获取途径以及获取手段是一个难题。2.2.重要警用地理信息的采集与更新

诸如派出所辖区、警务责任区、巡控区域、巡逻路线、治安乱点、重点单位、重点场所、ATM机、通信网络资源、摄像头和消防栓等警用公共设施分布等一些基础性空间业务信息,是基础电子地图所不能提供的。因此,需要开发相应的数据采集维护平台,由各业务单位按业务需求组织基层民警进行必要的数据采集和更新维护,同时需要建立数据采集更新规范和相应的考评机制,来确保数据采集与更新工作高效长期的执行。

2.3.如何有效地解决大量的业务信息在地图上的“上图”问题 在多年的公安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公安业务单位已经建立了大量的MIS系统,各系统所积累的业务数据量非常庞大。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将这些信息在电子地图上进行空间管理,并实现空间信息与非空间信息的融合和关联查询,是开展警用地理信息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环节。2.4.如何与公安实际结合,进一步提高应用水平

由于公安机关基层民警对地理信息技术本身认识深度的不够,同时也因为缺少理论的指导,目前国内警用地理信息的应用范围仍比较窄,整体应用水平还比较低,对警务实战的支持效果不是很明显。2.5.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相关建设标准

警用地理信息应用作为公安信息化应用的一个全新领域,相关的标准制定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对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的规范化建设,促进部、省、市三级系统之间数据共享有着重要的意义。

3.基于GIS城市智能防控指挥调度综合平台建设工作目标

一是构建统一指挥平台。全面整合道路监控、社会面监控、车载移动监控图像和获取的车辆号牌信息,以及110接处警、案事件、情报信息、预案流程、力量装备、通信联络等各类信息资源和应急指挥手段,按照精确化、扁平化、流程化、可视化的要求,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建设,搭建面向全市公安机关一体化应用的智能指挥调度实战应用平台。

二是调整固化业务流程。针对各类突发事件、重大案件、灾害事故和群众求助的分类处置要求,建立一整套联动协作的指挥调度工作机制和流程规范,实现指挥调度业务流和信息流的高度融合。

三是强化应急处置功能。依托平台快速实施跨区域“关城门”堵控,实现对巡防堵控警力的实时可视化指挥调度,提高应急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四是实现实时动态布防。开展自主选防、紧急设防、自动查防,对社会面巡防堵控网络精确化摆布调整,实时监控治安动态变化,实现对社会治安风险的自动化评估预警。

五是开展动态跟踪管理。动态跟踪指挥处置和辖区警力在岗在位执勤情况,实现对各级指挥部门和民警的绩效化监督管理。4.基于GIS城市智能防控指挥调度综合平台介绍 4.1.总体框架设计

图1平台体系架构

4.1.1.数据层

数据层是系统最基础最底层,是服务和应用的基础。数据层将系统的数据按照数据类型和应用的不同,分为“警用地理信息数据库”、“标准地址数据库”和“业务地理关联数据库”三大数据库。这三库是系统所需要的空间数据(矢量数据、高程数据、栅格数据等)和非空间数据的容器,通过空间数据引擎或数据库服务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等。4.1.2.PGIS平台

PGIS平台软件由“工具集+服务集+业务模版集+警用地理信息门户”组成。PGIS平台是各警种开展业务GIS应用的公共基础平台。确保各警种在“一张图”上使用统一的标准开展建设,是各警种开展业务GIS应用的应用支撑平台,提供了大量辅助的服务集和应用模板,基于PGIS平台建设功能模块能够简化开发工作、降低GIS应用开发难度、快速实现业务GIS应用功能目标。PGIS平台还是公安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平台。业务系统中的各类信息资源通过关联匹配,可在PGIS平台上进行空间管理、分析和展示,为扁平化指挥、辅助决策、情报信息综合分析提供可视化分析和展示手段,全面提升全国信息共享和信息应用水平。4.2.应用系统介绍 4.2.1.警力报备

通过对现有警力的情况进行报备,实现警力在线精准化。一线实战单位通过平台,对次日卡点和巡段的警力进行报备,将承担处警、巡逻、守卡勤务的车号、电台号和带队民警手机号码输入平台,使处警、巡防勤务责任到人。4.2.2.一键智能布控

一键智能布控在技术实现上,采用了基于地理信息的临界区触发机制,通过一键式触发,以选取的任意坐标点为中心,以用户选定的距离为半径,画出一个圆形电子围栏,在此围栏内,显示已设定的信息数据,包含摄像头、社会车辆、处警车和手持GPS位置等,可以支持视频图像的在线和历史播放,同时通过内外网边界接入平台,实现社会车辆数据的实时和历史显示(主要是出租车、客车和危险品运输车等)。通过地图显示的数据,特别是在视频图像中获取的照片等信息,帮助接警指挥员对疑人疑车查找外观特征、判断逃跑路线、追踪运动轨迹。“一键式”设防可以直观的实现关城门功能,通过激活全市的主要卡点,结合已指派的警力资源,利用边界触发机制,实现警力资源到岗的标识灯变化,直观展现关城门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实现主城区和各县区本地“四道防线”的布防,构建起全市一体化、多层次的堵控网络。

图2一键智能布控的实现

4.2.3.巡防智能管理

巡防智能管理主要包括各巡逻区域的维护、巡逻小组的建立。巡防管理是治安防控的重点,因此巡防管理模块的建设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通过巡逻区域、堵控点维护功能,可以建立起城市的巡防布控网,再利用巡逻小组功能将警力部署到对应的巡逻区域和堵控点上,就建立了城市的巡防布控体系,当突发事件或紧急事件来临时,各巡防民警按照巡防布控网,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就能够很好的进行围追堵截,将案事件快速进行控制。4.2.4.自动查勤

持有GPS终端的民警在巡区巡段巡逻或治安卡点值守,其地理坐标就会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只要安装或携带GPS终端的车辆和人员到达该区域,通过GPS平台传输GPS终端发回的定位数据,在GPS业务数据库中,形成一条临界数据,并将该数据通过内外网数据交换平台,交换到基于GIS城市智能防控指挥调度综合平台的数据库中,触发相应的函数,通过电子地图上标识灯的颜色变化,可以直观观察警力资源的到岗情况。

4.2.5.四色预警依托平台整合的各类警用信息资源,指挥中心和基层实战单位可以实时开展情报研判工作,提高了巡防工作的针对性、精确性和实效性。一是看风险评估等级,实现主动设防。通过平台的刑事发案风险评估预警模块,可以直观看到一段时间内的县分局刑事发案风险等级及风险因素,各县分局可以进行全局主动设防。二是看案件散点分布情况,实现精准设防。平台自动生成的案件坐标信息,形成案件散点分布图,各警种各单位对此进行分析研判,并视情况选择巡防区域、调整布防重点、确定巡防等级,实现动态化巡逻防范。

图3四色预警

4.2.6.视频管理

平台中开发的视频监控、轨迹回放、车辆布控等功能,为“两抢”、肇事逃逸等街头路面即发性案件的查破,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提高了指挥调度现场抓获的能力。一是通过涉车案件布控,实现智能化查控。二是通过监控和轨迹分析,快速锁定嫌疑人。

4.2.7.移动单兵警务

手持GPS终端与警务通系统的接口开发,需要能够进行数据的双向传输,并需打通“大平台”的接口,实现数据的向上维护。

GPS手持终端采用警务通与GPS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利用GPRS无线通讯技术,与PGIS平台进行实时的数据交互,既能实现警务通的基本功能,又能实现GPS终端应用(报案信息、上传坐标、定位、到岗情况等)。利用GPS手持终端,巡警人员能迅速的上传案发地的地理坐标,查询相关卡口信息、人员到岗信息,实现了“一机在手,尽现神通”的功能,实现了警务工作的快速响应和便捷性。4.2.8.智能预案调度

预案智能管理能对警卫预案和应急预案进行管理。警卫预案是对将来确定发生并已知时间和地点的事件进行预先方案的制定,如重要领导人的安保路线制定,以便事件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应急预案是重大事件发生时,立即对此突发事件制定预案。

预案智能管理围绕静态的预案添加各种动画来模拟预案要素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在基于GIS城市智能防控指挥调度综合平台上可实现三维预案的制作;采用预案态势演播工具播放预案,使其最大限度地接近防灾救灾等各警种的实战演练,可生成针对性很强的相应预案供决策指挥参考。

在执行指挥调度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GIS信息系统实时获取事发地点附近的警力分布情况,点击后可直接完成警力的呼叫与调度过程,从而达到快速调度的目标。

4.2.9.智能防控调度

智能防控调度是基于110接处警系统语音调度台实现的业务功能,此功能实现了350M无线、有线、GSM/CDMA、3G等的语音通话,提高了扁平化指挥的快速反应。此功能是基于第三方语音调度控件基础集成实现的,通过点击在线的车辆或者堵控点、卡点等根据报备的350M手持台号、带队民警手机号码,能够进行有/无线呼叫,实现语音通讯的扁平化。

5.基于GIS城市智能防控指挥调度综合平台的特色

图4平台特色

6.结束语

基于GIS城市智能防控指挥调度综合平台将先进的GIS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指挥管理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逐步实现了公安信息化,加快了指挥调度工作中信息收集与共享速度,提升了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打造了实用、高效的指挥调度平台。

第二篇: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汇报

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汇报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汇报。下面为各位领导演示:

这是一部分重点区域的实时监控画面。(点击展示视频监控的总画面)这是部分主要路口的实时监控画面。(点击展示路口画面)这是部分桥梁的实时监控画面。(点击展示桥梁前画面)场景应用: 校门口人员聚集

报警:十二中学校门口有人员聚集,情处理!接到报警:收到,立即处理!点击查看十二中监控画面

广播立即通知:紧急通知,紧急通知,校院门口所有人员请注意,请大家不要聚集在学校的门口,这样已经影响到街道正常的交通,请大家及时有秩序的疏散,疏散时请注意不要拥挤(重复两遍)。广播无效 通知附近的警力

通知:警力A+B,请到现场处理聚集情况,疏散人员。警力A+B:收到,立即前往 领导:现场处理情况如何? 回复:立即分发警员现场画面。

将警员画面分发给领导查看警员处理的情况。警员到达现场

警员A:到达现场,现场混乱,需要增援。警员A+B对其他附近的警员实施对讲

警员:学校门口人员聚集,继续增援,收到请回复。附近警员C+D收到:收到,立即前往。

警员赶到,点击画面查看。警员将聚集人员有秩序的疏散。解决交通拥堵的可能。

处理现场完毕,汇报情况。警员:现场处理完毕。回复:收到。

各位领导,我们综合指挥调度平台的功能和运行情况,就向您汇报到这里,感谢各位领导对我们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第三篇:MapGIS可视化智能指挥调度平台(202_.05.19)(小文档网推荐)

MapGIS可视化智能指挥调度平台

依托可视化智能指挥调度平台,满足110指挥中心在公安信息化中转型与升级需求,真正发挥110指挥中心在集成指挥体系中的“最强大脑”作用,成为打击违法犯罪的前沿阵地和救助群众的综合平台。平台由以下功能模块构成:指挥调度平台门户、常态/重大警情指挥调度、可视警情研判预警、动态巡防勤务管理、警情警力实时监控、预案流程精细管理、指挥调度考核管理。

战平结合,分级指挥平台分常态、战时两种状态分别建立配套指挥模式与工具,打造上下贯通、协调联动、反应灵敏的实战指挥架构。

动中备勤,囤警街面

建立“大警种”多级治安防控体系,通过全警报备、统计、监督、考核一体化的信息管理,提升

灵活布警,主动防控 视频巡查与街面巡逻互补,警力部署与警情变化同步,做到警情“一目了然”、警力“一呼百应”,以动制动、以快制快、主动防控。

圈层封控,城门“落锁”

因地制宜、因事制宜设置多类堵控防线,提供卡点布控、视频布控、警力布控等多种工具,一键布控“关城门”,自动生成多级堵控圈布下“天罗地网”。

第四篇:基于GIS的防汛抗旱指挥平台研究

基于GIS的防汛抗旱指挥平台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是灾情决策的基础,是分析和判断灾情形势,科学地制定灾情调度方案的依据。当发生灾情时,则可迅速地采集和传输各种灾情信息,并及时显示在地理地图上,对其发展趋势作出预测和预报,经分析制定出灾情调度方案,努力缩小各种灾害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关键词】监测与调度 防汛抗旱 地理信息系统 Oracle数据库 GIS MapInfo

引言

为防治水旱灾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各种灾情整治,但完全依赖工程措施提高防洪抗旱能力,难以实现快速指挥决策。应该在已有软硬件资源的基础上,利用自动监测、远程遥测技术、通信及计算机网络技术、GIS技术、Oracle数据库和现代水资源联合调度等专业技术,对水情、旱情进行实时监测、实时评价、实时调度和实时管理。地理信息系统GIS

2.1 地理信息系统的简介

GIS是一种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理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2 MapInfo的简介

MapInfo是个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的桌面地图信息系统,它具有图形的输入与编辑、图形的查询与显示、数据库操作、空间分析和图形的输出等基本操作。本系统是在在.NET环境下通过C#语言对MapInfo里的MapX控件进行二次开发来实现的。基于GIS的防汛抗旱指挥平台

3.1 概述

自从202_年水利部组织召开会议后,开始全面部署并组织实施国家防汛抗旱指挥工程建设。该防汛抗旱指挥平台以MapInfo共享服务平台为依托,遵循国家水利行业政策法规,充分利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开展实时水情、雨情、旱情、洪涝灾情的采集、传输、处理及应用工作,并建立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3.2 系统技术方案与实现

3.2.1 系统技术方案

该平台采用跨平台的Client/Server体系结构,其基本框架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人机交互层、应用分析层和系统支撑层。

其中,应用分析层是该平台的核心,分为基于GIS的灾情实时信息服务模块、预案管理模块、灾情决策指挥模块。应用分析层通过人机交互接口与决策分析人员及决策者进行交互,在系统支撑层的数据、模型、方法、知识、图形、图像等资源的支持下,完成决策过程中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信息处理、综合分析和辅助决策处理功能。人机交互层是系统使用者与系统之间的人机接口,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总控程序构筑系统运行的软件环境,控制应用软件运行参数的输入和运行结果的表达等,提供良好的系统运行界面和人机交互环境。

3.2.2平台运行环境与要求

该平台基于目前Microsoft公司最先进的.net平台,采用C#语言开发。软件结构上采用C/S模式,并将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分离,以保证系统处理的独立性、高效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网络环境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采用IIS平台提供WWW服务,后台数据库为Oracle 11g。

对该平台的基本要求:

(1)采用面向对象结构,实现组件化思想;

(2)分层实现系统,搭建开放结构,以便系统扩展;

(3)体现面向服务要点,灵活搭建应用;

(4)智能升级更新系统,降低维护成本;

3.2.3平台主要模块简介

(1)GIS的灾情实时信息服务模块。该模块以静态形式在MapInfo地图上表示洪水淹没风险图,将不同频率洪水下可供使用的防洪抢险通道、抢险队伍、物资和挖沙取土点等重要的信息点的数据标示到地图上,供防汛指挥调度使用。实时监视系统将水文、引水、水质等信息进行形象化标记,并在电子地图上形象地表现出来,给水调人员、决策者图形化显示。水情信息经过整理后,通过等值线、等值面、统计图、过程线等方式表现出来,专业人员根据整理后的成果,判断采集水的质量等,对整编结果进行校核修正,将正确结果存入数据库,供其他业务应用。

(2)预案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维护各种灾情预案,在MapInfo地图上,以向导方式形象地表述防汛预案。录入、管理、维护各种预案,如防汛总体预案,抗旱预案,城市防洪应急预案,水利工程反恐怖预案,大中型水库度汛预案等。在地图上,以向导方式形象地表述城市防洪应急预案。

(3)灾情决策会商指挥模块。该模块主要针对业务人员提供一个会商材料的准备环境,管理工具和演示环境。主要分为以下模块:

①会商准备:使用向导式的准备工具,方便的制作会商材料,连接各种会商需要的材料,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更改和调整;

②会商演示:为领导会商提供会商材料的演示环境,提供防汛预案服务;

③会商管理:分为会商过程管理和会商纪要管理。会商过程管理对会商过程进行跟踪管理,从登录到制作到演示和存储,都需要进行记录。会商纪要管理主要对每次会商的情况进行管理,如存储、查询、修改、删除等。总结与展望

本文介绍了基于MapInfo的防汛抗旱指挥平台,实现了对网络资源及策略信息的高效管理,并为网络管理系统提供了优质的策略服务。基于平台具有较高的可移植性和松耦合性,可以将其应用到未来的基于全国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实现对灾情进行有效的监测与管理。

本平台采用国际上先进的.Net、MapInfo等多种技术建设而成,实现了基于MapInfo的数据采集、处理、表现功能。在许多性能上均达到业内较高水平。因此本平台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本平台具有本地化、个性化、低成本、易实施,投资回报效率高、速度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等特点。所以,该平台不仅供于中国国内市场,在条件成熟后,将面向广阔的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标准[S].SL323-202_.[2]黄诗峰,李纪人.GIS支持下的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分析与设计[J].中国管理科学,202_,9(6):73-75.[3]刘金勇.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问题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_,17(4):145.作者单位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1745

第五篇:广播电视监测监管与指挥调度平台综合系统

广播电视监测监管与指挥调度平台综合系统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进入了全新阶段,处于跃升全新阶段,和平与发展成为民族发展的主流趋势。广播电视作为重要媒介,凭借自身灵活性、影响力较广等优势,已然成为我国政治与宣传工具,其重要作用日渐突出,但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如何实现对广播电视监测监管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构建监管与调度综合平台系统基础之上,深入探讨综合系统的功能、构成等,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广播电视;监测监管;指挥调度平台;综合系统

前言: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各地区广播电视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规定,积极构建监测监管与指挥调度平台综合系统,以此来减少外部环境对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的保障,为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媒体服务。因此加强对该课题的研究非常必要,不仅能够让我们明确综合系统构建的重要作用,还能够为尚未构建综合系统的广播电视台提供参考和借鉴。构建综合系统的重要作用

新时期下,社会发展赋予了广播电视全新定义,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舆论工具,加强对广播电视的管理,能够促使其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就本质来说,广播电视从技术至内容,从管理到效率都具有其内在规律。构建综合管理平台,能够从技术层面上规范广播电视经营行为,实现对全波段、全时段的高效监督和管理,促使为国家及人民提供更好地服务。同时构建综合监管平台也是广播电视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够协调各方面因素,构建一支将科学技术为基础的队伍,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整合,从而促进广播电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可见,构建综合系统不仅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求,也是广播电视发挥舆论价值的必要手段。综合系统构建

为了提高本文研究针对性,笔者选择某省广播电视作为研究对象。该省顺应当前发展趋势,结合当前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现状构建了集监测、信息发布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调度系统。其中系统是由监测中心、16个市州监测前端系统构成,能够实现对各个地区两套自办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的存储,能够满足本省广播电视的统一管理需求,且在实践中,整个调度及管理效果较好。

2.1系统功能

系统立足于广播电视实际发展需求而建立,功能多元,如质量监测,能够对各市州前端采集广播电视信号,对当地播出的重大停播事故等进行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发生的事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分析、汇总和处理,减少事故进一步扩大。同时还能够对广播或者电视节目进行巡回监测,掌握节目内容。更为关键的是通过综合系统能够及时转发国家广电总局安全播出预警信息等,实现信息的上传下达,从而为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保教护航。

2.2系统构成

综合系统是由网络系统、控制系统及监测系统等多个部分构成。一是网络系统,主要是针对地方播出的广播电视信号进行前端压缩编码处理后,通过宽带专网,传输到监测中心进行审核。网络系统主要建立在中心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基础之上。

二是中心控制系统作为广播电视监测系统的而核心,也是查询的主要入口。在此基础上能够对网络检测前端信号进行控制、监听等操纵,由服务器、工作站及多媒体网关服务器等构成。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趋势下,中心控制系统架构采取B/S、C/S混合式体系架构,以此来满足不断增加的用户数量。一般来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较大,且交互性强,通过C/S方式能够实现对数据的高效处理。

三是监测系统,通过无线天线接受当地的AM(522~1622kHz)、FM(87.5~109MHz)广播节目,实现针对性监测。广播信号经过数字压缩处理后,能够在本地磁盘存储一个月,总调度中心可以随时监听任何一个广播节目内容,对存在问题的节目进行停播等处理,有效提高了对广播信号的管理水平。

四是屏幕显示。综合系统在构建过程中,非常关注系统与人员之间的交互性。因此设计了超大屏幕,实现对各个地区广播、电视节目的同时监督和管理。大屏幕显示系统能够满足多画面、多状态显示需求,能够对视频图像及电视进行合理分割处理,呈现具体地监测数据。

五是调度系统。综合系统与总局预警发布系统连接到一起,能够借助预警信息实现对全省各个单位发布的监测信息进行调整。具体来说,调度系统能够汇总各类信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以此来达高效的管理目标。不仅如此,还能够构建IP派发机制,确保政策的下达,实现信息共享目标

2.3系统运行效果

该综合系统在该省广播电视中应用几年后,经过了建设、升级等多个阶段,正式进入到使用阶段,且运行状态较好,无论是平台界面、还是功能划分都符合人性化需求,在提高广播电视监测有效性的同时,还能够显著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实践中,系统运行准确率较高,提供的信息具有可信度。其中广播监测误报率在1%以内,漏报率在5%之内,整体效果很好。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构建内容广泛、技术先进的综合监测系统作为一项长期工作,虽然难度较大,且成本、时间投入较多,但是新形势下,我们只有构建综合监测系统,才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因此广播电视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坚持合理原则,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适当增加资金、人力投入,建立符合自身需求的综合监测调度平台,实现对各广播、电视节目的全面监督和管理,确保节目播出安全性,从而促进广播电视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游声红、罗静、许扬.广播电视监测监管与指挥调度平台综合系统[J].广播与电视技术,202_,(02):108-111.[2]谢东晖、杜国柱.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广播与电视技术,202_,(08):45-48.[3]居朝军、钱卫.构建省级广电全媒体综合监测监管平台的研究与实践[J].广播与电视技术,202_,(08):145-151.[4]王涵.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调度平台管理系统[J].中国有线电视,202_,(09):1095-1096.[5]刘晓奇.陕西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调度指挥系统建设方案的初步设想[J].科技资讯,202_,(22):66.作者简介:

富婕(1987.01~),女,籍贯: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职称:无线电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监测。

基于GIS城市智能防控指挥调度综合平台的应用研究(汇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