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全民健身导论》复习资料
编辑:暖阳如梦 识别码:14-729252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03 14:17:0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全民健身导论》复习资料

1、2003年7月4日,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国家民委、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发布实施《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实施办法》。2、2002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颁发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3、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目前我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

4、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二十世纪末出现的。

5、“三维健康观”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

6、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目前我国每万人拥有场地6.58个。7、1995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通知》 8、2001年8月7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并开始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

9、实现全民健身事业根本目的的基本途径是: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10、“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中的“一个结合”是指:政府支持与社会兴办相结合 11、1995年8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12、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分为二期工程,第二期工程的目标是“基本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13、1993年5月24日原国家体委下发的《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正式提出要“制定全民健身计划”。

14、“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四个重点是: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

15、“五个亿万人群”的健身活动,是指亿万青少年儿童、亿万农民、亿万职工、亿万老年人、亿万妇女的健身活动。

16、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显示:目前我国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1.03平方米。

17、到2012年底,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超过了100万人。18、2003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8月1日开始施行。19、1993年12月,原国家体委颁发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20、2000年,上海颁布了全国第一部地方性群众体育法规《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

22、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三个环节”是指场地、组织、活动。

23、体育社会团体的登记机关是民政部门。

24、我国的全民健身日为每年的8月8日,它是为了纪念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而设立的,从2009年开始。

25、体育人口的判别标准:

根据“1997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把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者划分为体育人口:每周身体活动频度三次以上,每次体育活动时间三十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是一个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余暇生活,满足其多元化的健身、休闲、娱乐需求,使资源配置最优化、管理工作规范化、服务效益最大化,使全体国民的健康素质得到普遍提高为终极目标的系统;是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原则,与卫生、医疗、文化、教育、建设规划、环境保护等部门通力合作,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阶层之间群众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保障全体国民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集管理结构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开放系统。场地设施建设的多元化“六个途径,四种模式”

六个途径:(1)建设全民健身工程;(2)改善现有场地设施;(3)开放现有场地,(4)开办多种所有制的经营场所,(5)利用自然、人文资源开发体育资源,(6)推进体育园林化、园林体育化。

四种模式:它是针对“全民健身工程”而言,其中分为四种模式:全民健身路径、全民健身中心(广场)、雪炭工程、全民健身活动基地 需要了解的全民健身相关法规文件: •

1、《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 •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

3、《全民健身条例》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 •

5、《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 •

6、《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 颁发时间、颁发单位、主要内容

第二篇:全民健身导论

健身概论 1.健身锻炼:广义:是指人类为了追求自己设定的健康目标,以身体练习为媒介(手段),采取遵循人类身心发展规律、适合自身健康特点的方式,对身体实施积极影响的实践活动过程。或 狭义:是指体育健身锻炼,即人类为了追求自己设定的健康目标,以体育的身体练习为媒介(手段),采取遵循人类身心发展规律、适合自身健康特点的方式,凭借一定的体育健身工具,如健身器材等,对身体实施积极影响的实践活动过程。2.健身:一切围绕人体健康的活动。

3.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4.“健身”一词的历史演变(概述就行):①古代,无论东、西方,人们都认为健身就是强健体魄、修炼身心的意思,包括娱乐、体育运动、医药、保健等方面。②在古希腊,人们认为健身就是健美是健、力、美的体现,同时必须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主要表现在肌肉发达、体格健壮,力量、速度等优良,其健身的手段主要是动态的,大多在户外进行。③在东方,健身主要是指养生保健,重在精神上和生活方式 上的调整,注重内外兼修,讲究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与统一。④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为获得身体健康所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或活动用锻炼一词表示,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健身一词的出现,人们才逐渐意识到健身一词的范围和内涵比锻炼一词更丰富,然而,在传统观念中,人们依然认为健身就是锻炼身体,把健身与锻炼等同。⑤对于健身一词的定义,国内外 均很少提出,即使有也比较简单。如:由朱金官主编的《健身健美手册》对健身的解释是,“健身指通过一定的身体锻炼来强健体质”。林建隶所编撰的 《体育健身指南》认为,所谓健身实际上就是健全人的身体、增强人的体质。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大量先进的有关健身方面的文献、资料被引人我国,大多数学者将 fitness exercise, health exercise,wellness exercise译成健身。在英文中的含义:指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来提高人的健康、体适能。⑦到目前为止,对健身较为全面的解释应是毕春佑主编的《健身教育教程》中对健身的定义,即健身的含义是建设人的身体,是指按照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科学、合理地选择和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进行有益于增强人体健康的一切实践过程,是人体身心两方面协调统一的实践活动。5.健身的内涵和本质:①健身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②健身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形式。③健身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和指向的社会活动。④健身是一种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活动。⑤健身必须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因素。⑥健身与生活关系密切。综上所述,健身的本质就是人们为了增强体质,促进生理、心理及社会 适应能力健康发展,追求自我的实现和全面发展,利用体育、医疗、卫生保健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对自身机体施加积极的影响,以改善健康状况,建立良好、积极的生活方式的社会活动或现象,是人在改造自身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

6.体质的特点:阶段性(最佳状态、严重疾病、功能障碍)

体质的内容: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生理功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心理发育水平、适应能力五个方面。

7.影响体质与健康的因素:先天因素的影响、后天因素的影响

综合说来,影响体质与健康的多种后天因素是通过营养、卫生、运动来实现的。8.适度运动的范围----价值域,上限为安全界限;下限为显效界限。

9.美国运动医学会:保健运动的适宜强度是个人最大负荷的60%,持续时间为20—60分钟。

10.库伯认为:运动强度在心脏每博输出量最大时,对心脏的锻炼效果最好,此时的心率为130次/分钟。

11.健身锻炼方法的产生与发展:①古代的健身运动(萌芽时期)②近代的健身运动(恢复、发展时期)③现代健身运动的兴起、发展及现状(独立、分化时期)12.世界各国还通过设立各种机构、实施各种政策法规或提出相应口号等方式大力发展大众体育,旨在通过发展大众体育,加强健身锻炼的研究,探寻健身锻炼的方法,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解决“健康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运动处方 13.美国生理学家Karpovish(1954)首先提出“运动处方”的概念。

14.运动处方的概念: 运动处方是根据个体的健康、体力状况以及心血管功能状态,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它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锻炼的一种方式。

15.运动处方比一般锻炼计划有如下优点: ①科学性:指适用于不同体力水平的人,按本人靶心率坚持6~8周的锻炼(每次20分钟以上)即可提高全身耐力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计划性强:指目的明确,锻炼得法,提高健身兴趣,易于坚持经常。③安全可靠:指针对性强,可以科学地监控运动量和评定运动效果,16.运动处方的原理:健身运动处方一般采用中小强度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练习,所以,其健身作用的理论基础就是有氧运动的健身价值,超量恢复原理及“全面身心健康概念”防止因强度大出现事故,而强度低又不起作用。

17.有氧运动的价值 :①提高肺活量和吸氧量,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肌强而有力,提高心血管系统荷载及输送氧的能力,能提高组织的有氧代谢及利用氧的能力②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的作用。③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④促进脂肪分解代谢,减少多余脂肪,防止与肥胖有关的疾病;⑤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智力,稳定情绪等均有一定的作用。

18.超量恢复原理 :机体对一定量的运动负荷刺激有个适应过程,一般分为负荷、恢复和超量恢复三个阶段。

19.健身运动应包括三方面的练习:一是增强耐力的练习;二是增强体力的练习;三是增强柔韧性的练习。

20.制订运动处方的原则 :①健身运动的首要原则②个体化原则③.以全身耐力为基础原则④有效运动强度原则⑤运动效果的特异性原则⑥及时调整的原则

21.运动处方的设定,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运动种类:②运动强度;③运动时间;④运动频度;⑤注意事项

22.12分钟跑间接测试最大吸氧量

23.靶心率:是运动中获得最佳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心率。24.运动损伤的原因:①思想麻痹大意②准备活动不充分③运动情绪低下④内容组合不科学⑤运动场地狭隘⑥空气污浊、噪音、光线暗淡、气温过高或过低

健身俱乐部的筹建、经营与管理 25.健身俱乐部创立步骤: 第一步,组织管理团队、进行项目分析。

第二步,寻找开办俱乐部场地、组织设计装修,购置健身设备及其他物目。第三步,员工招聘、培训。

第四步,制定俱乐部价格体系,组织预销售及开业仪式。第五步,成功地进行俱乐部经营。

26.教练经理的人选是组织教练团队的关键

教学团队:指器械教练、器械服务及健美操教练,目前国内大部分俱乐部在教学团队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没有固定的教学团队,缺乏敬业的专业教学管理人员。第二,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教案,缺乏教学评价。第三,没有固定的、有效的培训体系及培训教师团队。第四,从事教学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27.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是保证俱乐部运营发展、会员服务、会员续会的关键,同时教学优势也无疑是保证俱乐部核心竞争力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俱乐部应对教练团队、特别是教练经理的人选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8.俱乐部平面布局设计按区域大分为:(1)前台。(2)休息区:阅读、商品销售。

(3)健美操厅:根据俱乐部总体面积、教学实力,设有一个或多个跳操厅,内部设备应有独立音响、耳麦、垫子、哑铃、踏板、手杠铃等设备。

(4)器械区:分为心肺训练区、等重量训练区、自由训练区及伸拉区。(5)更衣区:有更衣柜,淋浴区、桑拿、太阳灯等。(6)卫生间 29.教学主管职责

(1)制定场馆的整体教学计划。(2)指定、协调、协助教练编排课程。(3)安排会员身体检测工作。(4)安排个人训练计划工作。(5)安排私人教练工作。

(6)编排每周课表并通知相关教练。(7)器械区内管理工作。(8)保健品的销售工作。

30.会员参观俱乐部主要流程是:预约一→引导参观一→讨论健身意义一→约定第一次训练时间 一→跟进。(展开注意事项)(概述就行)1.预约

问候,定下基调,注意电话谈话的技巧。2.引导参观

为了让人们深入了解健身中心,前台工作人员应主动引导来宾参观健身中心的开放区域,在参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参观前,首先应请来宾填写一张“客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如客人提出异议,应向客人解释“不会耽误您很长时间(只是几个小问题),填表是为了针对您的具体情况,建议您并提供更适合您的服务或训练方式”。(2)参观应遵照事先制定好的路线行走。(3)引导人员应走在客人的前面。

(4)当停下来介绍时引导人员应站在客人的左前方,并保持适当的距离,为客人介绍场地时应伸出左手,以手掌指示目标不能用手指指指点点。(5)在通过门时应该先为客人开门,让客人先进,随后跟上。(6)在客人感兴趣的地方多花一些时间。(7)要稳重,不要慌慌张张,更不能看表。(8)如来宾的鞋不合乎要求,应请之套上鞋套。

(9)如未或经理允许,来宾不得在健身中心内摄影照相。

争取首次拜访要求销售,向潜在的会员展示会员优惠价或宣传品。3.讨论健身意义、提供售价

主动热情向来宾交流健身给人带来的益处,积极引导来宾思考健康投资与健康之间的联系,适当时机,明确地说明企业各个服务项目的价格,同时说明价格与价值比。4.约定第一次运动

当接受一位新的会员时,应主动了解客户的要求,并在客户最适宜的时间约定第一次的运动时间。值得注意的是负责任的告诉客户最佳的运动时间,同时要尊重客户的时间安排与愿望。在客人感觉到健身需要时,尽快联系他们参与健身运动。5.运动后的跟进

及时得到会员或潜在客户第一次运动后的反馈资料,并加以分析。健身过程中如果存在问题,应及时加以解答,坚定他们对健身的信念。在你的客人成为会员以后仍然要与他们联系,让他们感觉到你是他们的朋友,使他们把健身溶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31.会员保留的因素:① 动力②期望值的实现③设备管理

32.如何处理会员损坏事件 :(1)绝大部分会员损坏器具用品应该是不小心所致,对此任何员工不应向会员提出批评或职责。(2)如有玻璃打碎时应先打扫干净,以免扎伤会员影响上课。(3)如有受伤应先包扎急救,然后再处理问题。如果出现保护公司财产与施救伤员相冲突,则应以抢救、护理伤者为第一要务。(4)如果造成公司或会员财产损失,普通员工不得对赔偿等问题作出决定而是要尽快通知经理或相关主管前来解决。(5)无论事件大小以及如何解决,前台人员都应将事件详细经过和解决方式记录在当日日志上。

33.投诉问题的解决原则 :1.无论客人的态度如何,工作人员都应将投诉理解为一种善意的,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行为。2.对待客人投诉应该礼貌、诚恳,首先认真听取客人意见,不要中途打断对方的谈话,不论对方的言论是否有理。3.在解决投诉时应不失健身会的根本利益,不失健身会的名誉信誉。4.尊重对方,相对保持双方共识,圆满解决的原则。5.解决投诉应不卑不亢,如对方投诉的事件存在争议,不要盲目道歉或依照客人的办法解决。6.如投诉客人情绪比较激动,应请他到办公室内解决。7.如前台不能圆满解决,应尽快通知经理或相关主管来解决,不能给人以拖拉的感觉。8.无论投诉大小,解决与否,都应记录在当日日志中。

课本(大概)

1.“全民健身”已经被演化、延伸为“中国特色的大众体育”的含义,内容包括全民健身活动的法律法规、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全民健身活动设施与资源开发、全民健身活动分类与基本内容、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市民健身、农民健身、学生健身、特殊人群健身、全民健身效果评价以及全民健身的国际借鉴等。P3 2.全民健身的地位与作用:①全民健身对促进社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②全民健身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地位与作用③全民健身对促进体育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④全民健身对我国国民健康观的地位与作用⑤全民健身对促进社会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地位与作用⑥全民健身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地位与作用

3.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所谓身体健康,是指身体各器官都没有病痛;而体质是指人的有机体在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4.1959年,钟南山曾经获得全运会的400米栏冠军,还打破了当时的全国纪录。5.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首先提出“一切体育为大众”。P8 6.全民健身的特征:全民性和公益性、多元性和灵活性、健身性和娱乐性

7.全民健身的理论研究概况:①全民健身计划的出台与启动研究②全民健身的中外比较研究③全民健身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④对全民健身路径的研究⑤对全民健身场所中健身群体的相关研究⑥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的研究⑦各种体育运动与全民健身关系的研究⑧对全民健身有关评价的研究

9.全民健身路径的研究有几个方面:①健身路径的布局与现状研究②健身路径的建设、使用与管理研究③是对健身路径的锻炼方法以及不同人群使用情况 10.全国群众体育现状三大特点:全面性、广泛性、真实性

11.竞技体育是一个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全民健身是一个国家民族体质和身体素质的基石。1994年国家体委颁布的《奥运增光计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成为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国策。

12.全民健身将成为一种普遍的、惠及全民的社会现象2)全民健身的科学性、实效性和普及性成为各级政府体育工作的新的目标和重点3)全民健身事业重点是青少年,难点是农村,这将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长期任务和社会责任

13.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福利和方便,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又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紧张,营养过剩、生态出现失衡、环境出现污染,对人们健康带来了种种危害。综合各种因素,①使人们在各种选择中把参加体育活动作为增强体质②改善生活方式③提高生活质量和文化程度的重要手段④这些为<<纲要>>的出台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基础。

14.《纲要》的实践意义:1)为建立和谐、健康的社会奠定了基础2)是公民享受体育基本权利的体现3)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4)为社会体育发展、改革确立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方针5)推动了社会体育、全民健身活动向纵深发展

15.全民健身管理的任务:1)增加参与健身的人口2)改善全民健身的环境3)刺激健身与健康投资4)提高全民健身的效果

16.五大瓶颈制约全民健身发展:1)体育场地与设施不足2)现有体育设施和场地开放程度不高3)已有体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不能及时到位,一些设施和场地带“病”运行4)群众体育缺乏经费也制约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5)体育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群众体育发展缺乏法律保障

17.健身路径在某些国家称“室内健身设施”、“健身径”、“健身路径”、或“多功能健身路径”等

18.“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分为四种模式:居民小区级、街道级、市辖区级的“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城市级的“全民健身广场”与“体育主题公园”。19.雪中送炭工程、绿色体育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20.全民健身活动的分类:1)按照内容分类2)按照活动组在规模分类3)按照性别分类4)按照体育消费分类5)按照目标优先级分类6)按照是否使用体育器材分类7)按照参与人群活动地域分类8)按照广义和狭义的健身活动来分类9)按照参与锻炼人群的年龄特征分类10)按照运动项目的运动强度分类

21.全民健身活动的特点:个性健身性、休闲娱乐性、系统性 22.廉、简、实、群是我国大众体育活动内容特征 23.气功锻炼有三个基本环节:调身、调心、调息 24.跑酷运动是一种城市障碍穿越运动。

25.农民健身活动特点与方式:活动的地域性、内容的多样性、形态的模糊性、动作的延伸性

26.传统体育:广为流传的游戏——秋千,跷跷板,踢毽子,放风筝;传承久远的武术;节日庆典的仪式与竞技活动---赛龙舟;少数民族体育

27.学术界一般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

28.残障人健身的意义:1)有助于残障人达到超越自我、自强不息的境界2)有助于残障人达到生活的和谐与发展3)有助于残障人共享生命和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29.全民健身效果评价的种类:1)纵向评论与横向评论2)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3)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4)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5)单一指标评价与多指标综合评价6)对个体的评价与群体的评价7)对健身结果的评价与对健身过程的评价8)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9)瞬间评价与延时评价

30.《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基本内容: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2)《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试行)》

31.耐力指标:9分钟跑,5分钟上下楼梯,1500米跑,3000米健身走,2分钟跳绳 32.<<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根据我国国民的年龄与性别特点,将3~69周岁国民,按年龄分为幼儿、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4个部分。

33.国际大众健身的发展走向:1)健身的形式与内容愈加丰富,健身人数日益增多2)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大众体育事业的改革,积极参与组织管理3)大众体育计划目标体系的建立引起各国的关注4)体质的测量与评价普遍受到重视

第三篇:全民健身材料

著名健身专家赵之心指出,有人把鼠标手、键盘手或手机手统一戏称为“三手病”,是城市里流行的手部疾病。引起三手病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使用电脑、手机和游戏机时,手部总是得不到休息,重复单一模式导致的。

赵之心指出,人的手主要有两个功能,即伸和握。要锻炼手部,避免三手病,可以尝试健手六字诀,不但可以锻炼手部的伸指肌群和屈指肌群,还可以锻炼手腕。

第一个字是伸,双手曲肘举起在头部两侧,大臂与肩同高,然后双手手指充分张开向后用力绷紧。这个动作可以让伸指肌腱和伸指肌群得到锻炼。

第二个字是握,姿势同伸手指,双手用力握紧拳头,同时手腕略微向内扣。

第三个字是弯,双手同伸手指的姿势相同,十指同时用力弯曲手指的第一和第二个指节,稍做停留后再用力伸直,反复进行约50到100次。

第四个字是翻,双手向前平举,手心各自翻向外侧,大拇指朝下,双臂交叉使两手心相对,十指交叉相握,向下由胸部向里再向上翻起,相握的双手用力向前伸出,双手始终交叉相握,向前翻转的时候要尽量伸直。

第五个字是拉,左手手臂抬起到与肩同高,手臂内侧向上,手腕自然弯曲,手心向前,五指并拢向下,用右手抓住左手手指,往身体内做拉伸。

第六个字是勾,身体直立,双手向前平举,双臂内侧向上,使掌心向上,握紧拳,慢慢用手腕力量抬起双手,使手背向前,双臂外侧感到紧张,握拳的双手与手臂成直角。

现代人十分注重学习各种知识,掌握多种技能,提高各种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却往往忽视了社会主体——人的身体能力。不少高级知识分子、科学家英年早逝或身体状况不佳,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卧床养病,即是例子。由此看来,良好的身体是我们迈向21世纪的必备条件,健身是全民性的而不只是部分人的事情。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本文针对当前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提出了发展模式和基本实施途径。

一、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

1、全民健身意识误区。目前,我国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有:(1)老年人保健意识。大多数年轻人认为健身锻炼是中老年人的事,自己身体强壮不需要锻炼;(2)药补意识。认为锻不锻炼身体无所谓,只要进食补药就能健身:(3)非体育性的娱乐意识。用打扑克、玩麻将来代替体育锻炼;(4)被动的欣赏意识。自己不参加健身只欣赏体育比赛,充当体育观众;(5)唯竞技意识。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仅仅是为了参加某项比赛并取得名次。

25—50岁年龄阶段的青、中年人应是参加健身活动最积极而且是人口最多的一个群体,约5亿5千万。他们是社会的脊梁,家庭的中坚,社会、家庭不仅需要他们的知识、本领和能力,更需要他们身心双健。然而现实生活中很难达到这一点,他们须在事业、家庭、养老、育小、维持生计等方面,疲于奔命,难将本就不多的余暇时间投入到健身中去。

影响人们参加健身锻炼的原因不仅有自身懒惰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外部原因所致,如:工作紧张、人际关系、场地器材、家务、辅导孩子等。我国各年龄阶段的人群对健身意识都存在观念上的问题,这是一种对社会、对人生缺乏责任的生活态度。健康非个人私事,它是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兴衰的国家大事。

2、缺少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及开展经验群众健身活动在我国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城市有组织指导者、管理者,健身活动就开展得好些。群众健身活动的对象年龄不一,体质不一,爱好不一,身体素质不一,对组织者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不能用单一的活动方式来组织和指导,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开展多种既适合大家的又能提高锻炼兴趣,达到增强体质的各种活动。这要求我们有一大批经过专门的、特殊的培训人员充分运用先进的知识,合理地将“自由锻炼人”有秩序地组织起来进行锻炼,予以指导,达到普及和群体效应,使健身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之必需。

3、缺乏健身活动开展的场地、器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来,国家为体育锻炼场地投资经费总计百亿元之多。1979—1982年间共建大型体育场馆2075个,但这类大型的体育场馆只是进行竞技比赛,未能充分考虑一般百姓从事体育活动的需要,人们只是“旁观者”,不是“参与者”,因此造成体育比赛场地多,利用率低,而为大众提供体育健身活动的场地和器材太少,大大地阻碍了全民健身锻炼的发展。

二、措施与对策。

1、更新观念,增强全民健身意识。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生产发展,人们体力劳动和运动量也逐步减少,加之我国有大批的人不参加体育锻炼,所以“现代文明综合症”在我国的发展也有上升趋势。

随着社会进步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不断更新,虽然没有一个统一严格的定义,但至少人们己开始摒弃“无病不看医生,即是健康”的错误认识,从对人体健康认识的单纯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综合模式。WHO界定: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它应包括正常的生理、心理精神状态和对社会的适应性。健康是人人追求的崇高目标,也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本保证,健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目标。因此,促进健康是社会的共同责任,人人进行健身锻炼是使我国综合国力得以提高的表现。前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指出:健康是21世纪的“通行证”。世界各国政府无一例外地把目光投向了大众体育。

青壮年人应是我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主力军,他们既没有老年人那种悠哉心态和充裕的闲暇时间,又没有青少年在校学习的条件和活泼好动的心理,因此,要增强他们全民健身意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许多人总是用各种理由和借口为不参加体育锻炼进行辩护,这实质上是思想观念和意识方面的问题,也是对高质量生活标准缺乏现代意识的表现,都需要予以澄清和更新观念。

2、抓住基础,培养全面合格人才。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为21世纪培养身心协调发展的合格人才。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规模宏大,涉及十三亿人口的大计划,计划纲要指出:“青少年和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昌盛。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抓住了学校体育就等于抓住了全中国人的体能。”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在“应试教育”的思想指导下,学校采取的是封闭式或半封闭式、填充式、高分制的教育模式,与社会接触少,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知识面窄,而且身体素质较差,几乎没有终身体育健身意识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需要。为此,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打破学校与社会的界限,开门办学,实现学校体育社会化,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发展的体育新模式。

3、发挥学校体育组织管理人才的优势,推动全民健身的发展。我国各类学校有体育教师近10万人,其中高等学校体育老师有2万多人,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训练经验,其中不乏事业心强、理论全面、训练水平高的有识之士,这是从事全民健身活动指导和管理的潜在人才资源。只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全民健身一定会沿着健康向上的道路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是全社会的,它涉及的内容很多,接触的范围很广,具有健身、娱乐、竞技、教育、政治、经济和社会交往等多种功能,有正规项目,还有民族民间体育、传统健身术等等。我们可以向社会招聘专业人员和进行专门培训;将自觉锻炼者组织在一起进行专业指导,达到其锻炼目的,发挥专业人员的一技之长。

4、充分利用地理环境开展全民健身。要使全民健身活动有计划、系统、持久地开展,除了尽多的开放现有公园、风景区等自然环境和城市现有的体育场地进行活动外,笔者认为,国家在城市规划建设时,可适当地考虑建设一些适合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的场所,如:田径场、游泳馆、健身房。在公园和自然风景区建设简易大众参与的设施,如:梅花桩、平衡桥、秋千等。在居民生活区建设休闲锻炼的场地,如:单杠、双杠、爬杠、球类球场等等。另外充分利用现有学校的体育场地进行全民健身锻炼,做到工作之余就近到体育场地锻炼;想锻炼就能找到锻炼场地,这样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少花钱,多办事,办大事,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

综上所述,全民健身活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全社会都要重视它,做到群策群力,从实际出发,全面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并推向新的高峰。

第四篇: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幸福人生

健康是人体的一种状况,体现为强健的体魄、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2006年我国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现阶段国民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成年男子肥胖率较高,城乡居民同龄体质相差明显,在全国呈“东高西低”状态,城市青少年存在体能指标的下降趋势,肥胖、近视严重,而农村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堪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人民的幸福感,更是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政府积极倡导全民健身,关乎人民的健康生活,关乎社会的和谐,乃至整个国家、民族的强盛,意义重大而深远。

倡导全民健身,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有效保障。当前阶段我国国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到30%,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70%。而青少年更是出现肥胖、近视以及体能的逐渐下降状况,缺乏应有的朝气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提高国民的锻炼意识,增强国民体质,才能有健康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为祖国努力工作,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形成中国强有力的人力储备,促进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的繁荣稳定。

倡导全民健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在影响个人健康和寿命的四大要素中,生活方式就占了60%。可见,健康是管理的结果。而没有对自身健康进行有效管理的人群中,特别是社会保障体制不够完善贫困地区,在医药费用的支出就会使自身,乃至整个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受到影响。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激化阶层矛盾,造成社会对立与冲突,仇富心理滋生蔓延,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倡导全民健身,积极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倡导全民健身,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期以来,部分地方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增长,对污染企业进行大力扶持,导致了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对河流造成了污染。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有超过2.7亿的城市市民生活在空气质量不达标的环境中,由空气污染引起的健康损失约占GDP的1.8%。河流和空气带来的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严重危害了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存发展。倡导全民健身,就是绿色环保,健康理念的传播。政府领导干部要转变政绩观,改变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观念,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加大力度优化产能,逐步淘汰污染企业,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同时,大力倡导全民健身运动,不仅增强人民体质,还灌输了环保的理念,认识到只有环境保护了,才能经济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的美好。

2009年10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开始实施,以法律的形势把健身活动纳入保障体系中,表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民的健康。我们相信在政府的主导下,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下,全民健身,必定能在神州大地上绚丽绽放。

第五篇:全民健身倡议书

倡议书

全区广大市民朋友们:

运动改变生活,健康创造未来。为进一步形成“人人热爱体育、全民健身强体”的良好社会氛围,坚持“全民健身促健康,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提振精气神、弘扬正能量,向全区广大市民发出倡议:

一、树立健身理念,形成健身好风尚。健康的体质,是专心学习的需要,是干事创业的资本,是幸福生活的保障。倡导广大市民积极树立“健康第一、终身锻炼”和“体育生活化、健身经常化”的理念,给健身以时间和空间,把心动变为行动,把感受变成享受,人人参与健身活动,人人享受健康生活,形成自觉锻炼、主动健身、追求健康的好风尚。

二、坚持科学健身,掌握健身好方法。只有科学健身,才能强身健体,只有科学健身,方可全民健康。倡导广大市民制订科学健身计划,掌握科学健身方法,劳逸结合,循序渐进,提倡有氧、富氧和户外运动,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健康体魄,在运动中享受健身的乐趣。

三、坚持经常健身,养成健身好习惯。良好的健身习惯,是身体健康的银行,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是走向成功的阶梯。“每天健身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已成为生活新时尚。倡导广大市民因人而异、适时适度、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健身项目,主动健身、自觉锻炼、坚持不懈,不断为自己的身体充电、积蓄能量。

四、做到文明健身,打造健身好环境。文明体现社会的进步,体现公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倡导广大市民进一步强化社会公共道德意识,培养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主动保护健身场地环境,积极维护健身场地秩序,自觉爱护健身设施和器材,做到文明健身,在不影响他人的基础上尽情享受健身的快乐,让更多的市民共享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和体育惠民成果,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运动无止境,生命更精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唱响“全民健身促健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旋律,在运动中收获健康,在健康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体验人生。让我们以强健的体魄、乐观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和进取的精神,为建设产业发达、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卧龙区贡献一份力量。

《全民健身导论》复习资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