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振兴江汉平原战略研究”调研汇报材料2011.11.2
“振兴江汉平原战略研究”调研汇报材料
**区发展和改革局(2011年11月2日)
去年底,省发改委许克振主任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率先提出“以**为中心的江汉平原振兴崛起”;今年,王国生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江汉平原振兴崛起”;省人大会上,李鸿忠书记在参加**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复兴大**”,为了搞好振兴江汉平原规划,省市相关部门相继到**等地进行调研,因此,作为江汉平原的一份子,**区自身更要加强调研,将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划反映上去,争取纳入全省振兴江汉平原总体专项规划中。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成绩
“十一五”时期是**区跨越发展的五年。区委区政府围绕建设“经济强区、文化名区、和谐新区”总目标,全面科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特色立区、工业强区、项目兴区”战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全部超额甚至翻番完成。一是经济实力率先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25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多,“十一五”年均增长16.4%,人均GDP达2.1万元;财政收入完成8.06亿元,年均增长40.2%,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十五”末的3.6%上升到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8.3亿元,年均增长1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40多亿元,超过规划目标178亿元,年均增长68.1%,2010年完成98.17亿元,比2005年翻了三番多。二是产业发展呈现崭新局面。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9.5︰35.2︰35.3调整为19︰46.8︰34.2,区域经济跨越发展,产业特色进一步凸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及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7.47亿元和51.75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5倍、4.2倍,石油机械、造纸包装、纺织服装、新型建材、食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迅速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十五”期末76家增加到182家,新增91家。以蔬菜、瓜果、畜禽、水产、苗木五大特色农业板块为重点的城郊型生态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加快,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以荆中路、城北物流园、城南科教服务中心为重点的现代商贸物流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交通状况明显改善,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98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62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区100%的行政村通达油路、水泥路,通客车率达98.5%。水利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全区建成了以荆江大堤为主的干、支、民堤12条,总长184.05公里。完成北环路、人民路、西环路、荆李线、九阳大道等城市及园区道路改造,完成小街巷改造38条。四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有效发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3家,参加省高新技术产品登记的产品达67个,被省科技厅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4家,位居全市之首。“普九”成果高标准巩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大幅度提高,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改造乡镇卫生院12所,新建、改扩建村卫生室109个。形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报告和指挥网络体系。全区参加新农合农民达100%。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全区文化阵地设施健全,形成了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文化网络。开展了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五是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年达到14648元,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87元,年均增长15.4%。
(二)机遇与挑战
经济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为“十二五”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一是全球经济回暖,我国经济的转型、消费的升级以及国家强化国内消费的政策导向,有利于**区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协调、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二是中部崛起战略、中部金三角构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战略的实施,火车站片区、李埠港区、海子湖生态旅游新区等功能区的开发建设,为**区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巨大空间;三是全区“十一五”的发展不仅为“十二五”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经过各种复杂社会矛盾的考验,还锻炼了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各级干部把握宏观经济走势、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人民群众对加快**区发展的决心与信心普遍增强。发展的软环境不断优化,全区上下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全面形成。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一是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外宏观环境复杂,经济发展面临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将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二是沿海发达地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中占据有利地位,兄弟县市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区域竞争更加激烈,我区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三是发展不够仍然是我区的最大实际,经济总量不大、经济结构不优、改善民生任务繁重、各种社会矛盾仍比较突出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艰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人口环境资源压力较大,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体制性障碍仍未消除,实现跨越发展、推进科学发展的目标十分艰巨。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抢抓中部崛起、“两圈一带”发展战略机遇,围绕市委市政府“大交通、大产业、大城市”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为重点,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改善民生为落脚点,着力解放思想,自主创新;着力统筹兼顾,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努力把**建设成为结构转型、质量提升、科学发展的“经济强区”,保护和传承、历史与现代相得益彰的“文化名区”,人居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富裕安定的“和谐新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战略定位
“十二五”期间,全面实施“西进北扩”和“一区二心三城四群”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即:打造**城乡一体化综合试验区,提升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文化中心和江汉平原商贸物流中心地位,全面推进“西进北扩”战略,加快城北新城、李埠港区新城和海子湖生态旅游新城三大新城建设,重点培育壮大石油机械、造纸包装、食品加工、现代纺织四大产业集群。
实施“西进北扩”打造城乡一体化综合试验区的现实基础和可行性:
1、是构建**“大城市”的需要。根据最新的《**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城市空间拓展的基本思路是“中强、北越、南跨、西进、东联”,拓展城市空间,拉开城市框架,形成中心城市外围发展若干组团的空间格局。**区“西进北扩”正是这一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推进**区经济跨越发展的需要。跨越发展尤其需要跨越平台。近年来,**区通过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培育、园区及项目建设,为新一轮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城南开发区及园区几乎已无土地可用,企业和项目入驻受到土地瓶颈制约。要实现**区新一轮跨越发展,必须拓展发展空间,再造发展平台。但从城市空间布局来看,**区南面背靠长江,东面紧接沙市,已无延展空间,“西进北扩”已成为**区谋求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3、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科学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们通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距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实施“西进北扩”打造城乡一体化综合试验区,在拓展城市空间的同时,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经济发展质量跃上新层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突破,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省10强,中部地区百强。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基本实现。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全省县市区前列。
经济实力更加雄厚。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10亿元,年均增长17%,人均GDP超过5万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出口总额等重要经济指标年均分别增长20%。
经济转型更显成效。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在经济中比重逐步提高,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49︰39。消费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增长加快,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外贸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形成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科技、人才、管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加快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新优势。以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优势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全面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降低,土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有效保障。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社会事业体系不断完善,合理布局、城乡共享的公共设施体系加快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社会分配更加公平,城乡不同群体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公共服务型政府与现代社会治理结构初步建立,民主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组织运行和基层自治得到加强,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一)大力推进主导产业集群化,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立足工业强区,以“四大主导”产业为核心,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1、推进主导产业集群化,实现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继续实施产业调整和振兴工程,重点发展石油机械、造纸包装、食品加工和现代纺织业四大产业,培育石油机械、造纸包装、食品加工、现代纺织四大产业集群,把**区建设成产业集聚程度和开放度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区域特色鲜明的产业密集带。力争通过3至5年将石油机械制造业打造成为产值过百亿的产业集群;努力将拍马纸品工业园建成中南地区最大的包装纸品生产基地,形成年产值100亿元的造纸包装产业集群;加快以联润、宇祥、金鲤鱼为龙头的食品工业建设进度,形成年产值达100亿元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全省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纺织产业,形成现代纺织产业集群。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坚持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四机厂、四机赛瓦、湖北四钻等优势企业建立和健全科技研发中心,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创新集群与产业集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到“十二五”期末,全区各类企业技术创新中心要达到10家。要建立5家利用高新技术成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示范企业。以学堂洲工业园为载体,在新材料、光电子、新能源等方面加大招商力度,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3、优化产业布局和环境,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全面推进“西进北扩”战略,以“西进北扩”专项规划为依托,启动实施城南开发区拓展规划。重点推进九阳机械电子工业园、拍马造纸工业园、学堂洲工业园及紫荆、岳山工业小区建设。高标准建设交通、通讯、能源、给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政府引导,吸引金融、保险、电信、咨询、信息、运输、餐饮、卫生等配套机构入住园区,构建工业园区的服务体系。完善政策扶持机制,在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要素方面加大对入园创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基金,实施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激励政策。
4、立足节能减排,推动产业升级。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节能减排的关系,真正把节能减排作为硬任务,使经济增长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建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与地方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落实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的各项政策。立足产业现实条件,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节能减排,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运用市场机制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二)以商贸物流和旅游业为主导,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坚持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全区经济工作的重要战略取向,发挥区位优势,突破发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培育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积极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构建生产性服务业水平高、生活性服务业丰富繁荣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把现代服务业培育成全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1、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立足传统商贸业,发展高端商贸业,规范提升物流业。以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为契机,创新商业运营模式,加快专业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全面建设两大物流园区、三大商业中心:城北物流园区和李埠港物流园区,荆中路商业中心、南环路商业中心、火车站站前大道商业中心,将**区打造成江汉平原商贸物流中心。扶持一批现代物流企业,重点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到2015年,建成1个以上处于省内领先水平的物流园区;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大遗址保护**片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名城、名人、名胜、名产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以楚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为载体,重点开发三国遗迹旅游、楚文化旅游,加快熊家冢现场展示馆、**文保中心、八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楚纪南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海子湖生态旅游新城建设,打造楚文化旅游中心。抓紧实施古城人口疏散规划,机关团体带头迁出城外,加强**古城保护,实施古城整体旅游开发,加快关公文化园建设,打造三国文化旅游中心。健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完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景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信息化服务,在旅游开发中,重点突出“一个核心”,形成“四区三带”,体现“三种特色”,搭建多层次、全方位、复合式的文化感受,生态体验,休闲娱乐的现代旅游构架,将**区打造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文化旅游中心。
2、稳妥发展房地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以节地、节能、环保、绿色为导向,适度发展商品房,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以新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引导农民住房需求。围绕服务业发展需求,有序发展高中底端商务地产。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重视发展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强化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加强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经常性政银企互动机制。以主导产业为依托,逐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充分发挥城郊优势,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全区城镇开发布局之中,统筹实施,循序渐进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1、大力发展城郊特色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积极建好优质畜禽、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绿色蔬菜、苗木花卉四大特色农业板块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吸纳民资,加快培育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鼓励各类经济主体兴办和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中介服务组织,积极探索“支部+协会”的组织形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畅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鼓励商贸涉农企业发展便民超市、农家店以及连锁配送、网上营销等现代流通业态和新型营销体系,加快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着力构建粮食加工、油脂加工、棉纺织产业加工、水产品加工、畜禽产品加工、林纸加工、蜂产品加工等七大产业体系。根据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四个一批”工程的要求,全力抓好岳山粮食工业园区、荆南纺织工业园区、拍马纸品工业园区和联润食品工业园区等四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大力整合特色农业品优势资源,将“宇祥”牌禽蛋,“清水湖”牌鱼糜、“味之渊”牌鱼罐头、骏马”牌纸品包装产品等八大农产品加工品牌培育成知名品牌,促进我区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2、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大力培育发展中心镇和特色镇,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强化产业支撑,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理顺城乡社会管理体制,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着力推进城乡结合部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区-重点镇-示范村”为模式的辐射型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村庄规划,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促进条件较好的农村居民点向标准化、集约化发展,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文明素质,提升农民生活水准。重点建设三个“新农村示范片区”,两个新农村“回形走廊”,一个“景观带”。着力增强城镇辐射带动功能,促进城乡联动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核心优势,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功能,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进城市功能向农村辐射,全面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城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推进乡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充分发挥城镇对产业、人口的吸纳集聚作用。进一步强化城镇的服务和创新功能,扩大城镇的服务半径和辐射范围,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联动发展。
3、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逐步达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通信邮电、污染治理、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公共文化等城乡一体化的格局,城乡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规划,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使城乡居民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征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模式,建立一体化社会化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建设,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农村信息化,实现镇镇有网站、村村通宽带、户户会上网。建设镇村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农业生产管理和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农村市场信息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承载能力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公路整体水平。加快国、省干线改造升级,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推进旅游景区、港口连接公路建设。大力加快港航建设。以“航道网络化”为发展目标,集中力量建设长江、引江济汉和江汉平原航道网重点航道建设。打造**港李埠港区,形成辐射两湖平原及周边地区、水公铁多种运输方式相衔接的大型综合运输枢纽性港口。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紧以江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完善防洪减灾体系。搞好灌区灌排系统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和水资源水生态治理。大力发展村镇供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中小泵站更新改步伐,提高排涝抗旱标准。加强水利血防工程建设,推进新型水务管理体制。
2、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处理好名城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关系。在行道路、排水改造,古建筑修复改造及周边环境整治时,注重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突出楚文化、三国文化和古城墙等遗迹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积极开展“四城同创”活动,建设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努力提高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
第二篇: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去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出了全面部署,今年两会再次专题部署,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总书记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总书记“三农”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
我理解,中央提出这一战略主要有三大背景。第一,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粮食产量连续5年超过1.2万亿斤,产能登上新台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432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6%,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进步。这些变化标志着农业农村发展站上了新起点、进入了新时代,这也是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起点。第二,当前乡村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主要是:农业发展质量效益竞争力不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滞后,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当前中国城镇化率已接近60%,今后即使城镇化率达到70%,仍然会有四五亿人生活在农村,我们要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一边是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一边却是越来越萧条的乡村。扭转这种不协调的状况,必须采取超常规措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这个短腿短板,坚决防止城市化过程中乡村凋敝。第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迫切需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提出,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包括乡村在内的国家整体战略。从国家整体战略和农业农村战略关系来讲,如果说,在决胜全面小康阶段,我们要消除绝对贫困,那么,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阶段,就要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农村的“强、美、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富强不富强,要看农村怎么样,这是标志性的。为此,就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可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国家整体战略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在农村的具体体现。
未来,乡村振兴的愿景一定是很美好的。形象地说,就是要实现“三个让”: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是我们的期许,也是美好愿景。将来,搞农业不再是又苦又累赚不到钱,而是大有前途;当农民不再是低人一等的身份象征,而会成为大家抢着干的光荣职业;到农村不再是脏乱差,而是去看山望水忆乡愁、洗肺养眼伸懒腰。当然,这要经历一个过程,但我坚信这样的愿景一定会实现。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需要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总书记在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了深刻阐述,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并概括归纳了“七个之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再次提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振兴”。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这次机构改革,中央赋予农业农村部统筹研究和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职责,并强调要突出加强农村工作的职能和机构,这是一项新使命新任务,我们责无旁贷,也深感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关于具体工作措施,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研究谋划。概括起来,就是突出抓好“五推进一加强”。一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兴、百业兴。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把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我们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唱响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主旋律,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培育乡村产业、乡土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富裕、农村经济繁荣。二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我们将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推进厕所革命,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保护好绿水青山和田园风光,留住独特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
三是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相比,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落后。我们将推动落实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个重大原则,统筹推进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推动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向农村倾斜,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四是推进农村公共服务改善。农村医疗、教育、文化等与城市相比差距还很大。我们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积极完善乡村教育和乡村医疗体系建设,加强村级服务站点建设。同时,积极调动各类农民经济组织参与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发展农村生产、生活性服务业。五是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戏好要靠唱戏人,没有人,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将加大“三农”干部培养力度,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兴业,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施展才华、大显身手。六是加强乡村振兴政策创设。现在国家正在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我们将组织实施好这个规划,加强调查研究,从产业发展、乡村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人才开发等各方面进行系统谋划,研究推动出台一批重大政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制度改革,增强农村的发展活力。同时,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优先”,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开好局、起好步,努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力争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第三篇:振兴中药材汇报
安康市振兴实业集团 现代中药产业建设情况汇报
振兴集团组建于2007年7月,拥有中药饮片、生物科技、医药连锁、糖业烟酒、秦巴药材、小额贷款等6个子公司。集团注册资本2.2亿元,资产逾亿元。企业主营药品批发与零售、面向“三农”及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中药材种植及饮片加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化服务等,为我市药企的龙头企业,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集体”,被省委组织部、省工商局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多年被安康市委、市政府评为创佳评差竞赛活动的“最佳单位”;被安康市评为“和谐企业”。按照集团公司的战略部署,中药材产业将会是集团今后事业发展的主要支撑点。多年来,我们在现代中药产业建设方面做了些许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基地建设
2011年振兴集团选择在镇坪开始发展中药产业,止2015年6月底,振兴集团已在镇坪县华坪镇团结村、尖山坪村、渝龙村、三坝村流转土地1200亩,建设标准化高产大棚350亩,建立独活种苗繁育及规范化种植基地750亩,“百草园”建设100亩;流转林地4000余亩,建成林下黄连示范区3200余亩;流转代征土地12亩,建设中药材工程中心。现已完成 投资3000余万元,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在推进园区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农户的利益放在首位,从土地流转费用的支付到园区建成后的用工安排上,充分考虑农户的利益。土地流转20年,每5年支付一次流转费,以现金形式兑付。在园区建设和管理中,用工首先考虑当地的劳动力,按时令工价及时兑现给农户,同时将田间管理按合同形式承包给农户,制定目标产量,超出目标产量部分,拿出60%奖给农户,调动了农户的管理激情。使当地农户能真正成为拥有土地的工人,一方面享受土地流转的收益,另一方面可在园区获得长期的固定工资,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又使当地农户逐年增收。2013年12月被市政府命名为“镇坪振兴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2014年10月被省科技厅命名为“陕西省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园区基地建设2015年7月初通过市级检查验收,我们将积极申报成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015年6月通过国家工信部“独活种苗繁育及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绩效现场考核。
二、科技研发
目前我们依托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安康学院、镇坪县中药材研究所等单位的科技力量和镇坪适宜发展特色、优质、道地中药材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按照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的原则,有重点、有步骤的开展中药材科技研发。“黄连新品种示范及规 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已列入陕西省科技厅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实施的国家工信部、财政部“独活种苗繁育及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2015年6月通过了项目实施绩效评价核查验收,得到工信部组织的专家组好评;在坚持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已选育出2个黄连新品种,2015年5月获得陕西省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证书,新品种定名为“黄连1号”和“黄连2号”;“黄连新品种选育研究”已申报市级科技成果奖,近期市科技局将组织专家鉴定。“中药材野生资源品种驯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正在实施中,通过充分挖掘秦巴山区中药材野生种质资源,建立“百草园”,广泛征集、引进中药材品种,集成资源、种植驯化、鉴赏观察、试验研究、技术组装、保护利用等,做好品种、技术贮备和资源永续利用,使中药材野生资源在利用中得到保护,在保护中得到开发,在开发中求得发展。
三、产业发展
根据集团的战略部署,将用3-5年时间在安康高新区镇坪飞地经济园区建设陕西规模最大、最规范、科技含量最高的“安康镇坪振兴现代中药产业园”。该产业园区计划用地120亩,分3期工程建设,其中一期工程主要为技改扩建年产5000吨中药饮片加工生产线,新建20000平方米现代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建设中药材信息交流平台和中药材检测中心;二期工程主要为新建年产300吨中药提取物生产线,新建年产300吨中药保健品生产线;三期工程主要为中药制剂研发生产项目建设。该项目的有机整合,对于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园,促进安康中药材产业及中医药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优化项目产品性能,提高药用成分,延伸中药产业链条,提升中药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业规模,力争对陕西中药产业化发展、安康富民强市工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其中一期工程4500万元,二期工程4000万元,三期工程3500万元。项目完成时,年生产中药饮片5000吨,年产中药提取物300吨,年产中药保健品300吨,中药材仓储物流交易过万吨,合计年销售收入1.5亿元,年利润额约为3500万元。农户总利润4256万元;可安排1200余人就业,带动1000户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平均每户增收3500余元,年提供5000人次的培训,可提高当地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四、与中国药科大学的合作需求
1、请中国药科大学尽快审核批准与振兴实业集团签订技术合作协议;
2、请中国药科大学审核批准与安康振兴实业集团合作建立中药材工程中心。建立中国药科大学镇坪科研基地和研究生站;
3、振兴实业集团在镇坪飞地园区的项目建设中主要缺乏品种支撑,请中国药科大学指导在中药材提取、中药保健品品种遴选及中成药加工方面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4、请中国药科大学在振兴集团中药材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一期工程中对项目内容中的中药材物流、中药材检测中心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国内考察、工程设计等内容的专项服务和技术咨询。
谢谢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的聆听!
二〇一五年七月
第四篇:关于江汉平原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华东交通大学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1-
关于江汉平原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摘要:伴随着江汉平原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对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本文综观江汉平原的水资源情况,针对江汉平原目前严峻的水污染形势,分析江汉平原水污染产生的各方面原因,并就此探讨可行的有效办法。关键词:水污染 农业 工业
一、江汉平原目前水污染形势严峻
所谓江汉平原,即是指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的武汉市的北部、荆州和孝感两个地区的绝大部分、荆门市的南部、宜昌地区的东部及仙桃市、天门市和潜江市组成,其总面积约37 579平方米。江汉平原是长江中游的重要平原之一,也是中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河渠纵横,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是湖北省及全国的重要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和畜牧业、水产基地,被称为鱼米之乡。但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农业、工业对水资源的污染也不断加重,水资源受到严重威胁,严重的水污染已经使相当多的地区出现水质型缺水,从人们生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讲,对江汉平原水资源的保护行动势在必行。
由于江汉平原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年降水量达到980--1300毫米,5--10月降雨量占年降水量的65%--70%,而且雨热同季,水热配合协调,这也是江汉平原能够称为鱼米之乡的坚实基础。江汉平原丰富的水资源主要是由大气降水、地下水和过往江河客水三大部分构成。江汉平原年径流深达320--750毫米,地表径流资源总量达1.50×1010立方米,过境客水资源达5.50×1010立方米,众多湖泊库塘正常年份蓄水量为4.58×109立方米,区内广泛分布深厚的地下水资源,尤其是中深层承压含水层厚度大,导水性能好,水资源极为丰富。
江汉平原还有众多的大小湖泊,水域面积广。江汉平原是全国淡水湖泊最密集的地区,现有
6.67公顷以上的大小湖泊500多个,正常蓄水水位总面积达到1 605平方公里。这些湖泊是江汉平原的主要灌溉水源之一。然而,随着农业和工业的不断发展,当前江汉平原的水污染也日益加重,地表和地下水都受到严重污染。江汉平原最常见的水污染是有机污染、富营养污染、重金属污染以及这些污染共存的复合性污染。通过调查江汉平原沿江城市江段部分断面水质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岸边污染带严重。汉江个别断面的个别项目有超标现象,天门以下至武汉河口段水质在枯水期多有超标现象。此外,江汉平原由于过度围湖、毁湖垦殖,使湖泊数量与面积锐减,如四湖地区建国初期湖泊面积为2 680平方公里,占该区总面积的22%,而现在仅786平方公里,只占该区总面积的6.4%。与20世纪80年代比50年代相比,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数量已经减少了49.36%。过去由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而得名的四湖地区,现只剩长湖、洪湖两湖。水面锐减,使调蓄减弱,淡水储量减少,湖区水旱灾害频度加剧,而且水质日趋富营养化。
反观我国水资源总体情况是,水资源总量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少,地区分布不均,有点地区如云贵高原等地几乎无时不刻不是处在缺水的边缘。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约为日本的1/2,美国1/4,俄罗斯的1/12。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我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厂停产或限产,损失的年产值达1200亿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陆续出现水荒。
尽管如此,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却与日俱增。据统计:我国的主要江、河、湖等水域,如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沱江等已检测出数百种有机物或被报道已经受到严重的有机物污染,在被检测出的有机物中一些有毒污染物含量超过了地面水质标准,有些是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有机污染物。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在水源保护方面作了许多工作,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全国水源污染仍呈发展趋势,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水质不符合饮用水源的水质标准。在我国水的浪费现象还极其严重,我国农业灌溉大多采用漫灌的形式,农业用水仅有效利用30-40%。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加处理任意排放,使许多水体受到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局面。因此,合理开发水资源,节约用水量和防治水污染,应当成为我国水环境保护工作长期的工作方针。
二、水污染产生的原因
(一)农业生产导致的水资源污染
农业生产中会出现回流水污染。农业上的最大用水是灌溉,然而其中的60%-90%会蒸发损失,其余10%-40%渗入地下或从地表流走。化肥农药的使用污染了水体,严重影响绿色农业的发展。目前农业上大量使用的化学农药有50多种,主要包括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氨基甲酸酯类、苯氧羧酸类等。氮、磷等化学肥料,凡未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都在根层以下积累或转入地下水引起水体污染。由于耕种、喷洒农药、施肥等工作,使这种灌溉回流水中含有较高含量的化学肥料和富养肥料的有毒农药,这些都会使水体被污染。这些物质化学稳定性极高,在自然界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全分解为无害物质,成为环境是长期存在的污染物质,又易溶解于脂肪,能在动物和人体脂肪组织中积累起来称为隐形的危害,同时它难溶于水,借助水的流动而迁移到其它地方,使得许多没有使用过农药的地区,也受到了农药的危害。总的来看,水体污染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体中的有毒物质通过植物的吸收和食物链的积累等过程,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二)工业生产废水废渣导致的水资源污染
工厂在工业制造过程中,其原料、副料成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其他物料或能量(例如冷却水)都会形成各式各样的污染物。水在工业上主要是用于洗涤产品、冷却设备、产生蒸气、输送废物和作为生产原料以有稀释等方面,几乎没有一种工业能够离开水。而且工业的用水量非常大,要占人类整个用水量的80%左右,据统计,生产一吨钢需水量30多吨:一吨石油化工产品、一吨纸或一千度电需水200至500多吨、而制造一吨人造纤维则需水1000吨以上。这么大量的工业用水,相应也有大量的废水产生,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总废水量的三分之二左右。这些未经妥善处理即被予以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渗入地下水,就会导致大量的病菌和有机物质进入水体,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同时,工厂排放的气体与灰尘也会随同降雨一起进入地表的水体,造成水污染的问题。
(三)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就对水资源的污染
工业化又促进了城市化,大量人口和工业高度集中于一些很小的地区,人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生活污水,据统计每人每天约有数百升左右,污浊负荷量为几十克BOD(生化需氧量)。这些污水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动植物脂肪、尿素和氨、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等物质外,还含有细菌、病毒等使人致病的微生物。这种污水会消耗接受水体的溶解氧,也会产生泡沫妨碍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水中,使水发臭变质。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固体垃圾的数量和种类都非常多,如果转入水中,也会污染水质,这类污染情况相当复杂。有机物质经水中微生物分解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各种有毒物质使水体具有毒性,从工厂排出的废气,如二氧化硫,一旦随雨水转入水中,就变成亚硫酸,它又
同水中的氧作用,从而产生具有更大危险性的物质。垃圾场的垃圾雨淋和雪化后可能溶于水,或发生化学作用产生有毒物质,最后漏出场外,流入地势低的城市,或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四)水资源保护意识薄弱,保护机制不够健全,执行力度不够
1.对于水资源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大
相关政府只是采取相应的行政手段对破环水环境的行为给与行政处罚,却没有利用强大的媒体对当事人和当事企业进行宣传和教育引导,致使民众和企业并没有十分重视江汉平原的水污染问题。没有向民众及时公开水环境质量检测信息,也不可能对一些高耗水高污染的企业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对一些公民没有形成教育引导意义。政府的水污染防治政策体系比较重视政府在水污染防治中的作用,忽视了对企业和公众参与水污染治理给与明确的政策指导和导向。强制性的政策手段多于经济性调节政策和鼓励性政策。不利于建立民众深刻的水资源保护意识。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以牺牲环境来获取经济的发展,最终必然要付出几倍于经济利益的代价来弥补污染环境的罪行。
2.水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执行过程中监督管理不严
解决城市水污染保护问题的根本在于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而目前我国针对水污染防治问题的法律法规过多侧重对宏观层面问题的解决,而没有对水污染保护具体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城市水污染补偿问题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不受行政辖区界限的限制,这就导致政府各部门水污染保护措施不及时不到位,造成难以统一管理的被动局面。因为对水污染的情况监督不严,没有严格控制高耗水、高排污型工业项目建设和农业粗放型用水,对已有的高耗水、高排污用水企业没有明确要求限期完成技术改造,许多污染大的企业钻空子,致使水污染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状况。也正由于对政府部门行为监督不严,也会造成税务和官职腐败体制的温床,极易产生政府官员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
3.财政对于水资源保护的投入少
治理和改善水污染,资金是关键,但现实情况是我国财政资金对城市水污染保护行动的支持不足。因而导致相关部门对水污染保护力度不够,污水治理设施不足或者落后,相关水污染治理或者水环境保护的科研项目经费短缺等。与同等城市相比,江汉平原重点污染源在线及视频监控设施建设规模明显不足,重要的环境监测设备和环境执法装备的配置存在明显差距。
三、针对目前的水污染状况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大监管力度
我国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体制基本上与世界先进水平一样。但问题在于我国对环境保护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权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水环境管理权之间的关系未作明确、详细、可操作的规定,导致实践中经常出现各部门之间“争夺权力、推诿责任”的现象,不利于水污染的全面系统防治。在中央和地方水污染防治管理的关系上,我国实行分级管理制,很容易出现水污染防治工作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的情况。因此,我国有必要结合国情,借鉴他国经验,明确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中央和地方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权利义务。在现阶段人们环保意识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严格执法应该是调整人们经济利益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最重要手段。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多年来,我国已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法规体系。但是,在严肃执法、公开查处上还比较薄弱。因此,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和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是当前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加强教育宣传,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就目前江汉平原水污染防治所采取的途径而言,主要甚至是完全依赖的仍旧是用行政手段去解决一切问题,而忽视公众力量所应起到的作用。就江汉平原一直以来的污染治理来说,各级政府无论是政策出台还是措施的实施上都是很少征求公众的意见, 在具体治理过程中也并没有发挥公众应有的作用。只有建立公共参与机制,才能有效的加大执行的力度,从而全方位的实现环境监管。而增强教育和宣传也是为了增强环境意识,让人民群众和权力机关行使环境和水资源保护的监督力,使全社会人人自觉保护环境及水资源。以价格杠杆推进工业和生活节水,以项目建设推进工农业节水,鼓励积极提高污水回用率,保护地下水资源,全力推广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采取各种措施以达到污水减排目的,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全社会广泛宣传保护环境和水资源的重要性,加大节水防污思想的宣传力度,加强科学普及工作,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普及节水防污知识,提高城市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节水防污意识。
(三)利用市场经济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
水资源的污染治理属于社会公益事业,治理设施属于社会公共物品,政府有必要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来提供这种公共物品,实现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水污染补偿机制建立过程中的引导作用,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当地实际情况研究改进公共财政对水环境保护的投入机制。政府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作用,培育和发展污水处理产业。污水处理厂运营应大力推行企业化运行,通过污水处理和排污收费的合理定价,逐步建立起激励节约用水和防治污染的价格形成机制。应将污水的处理完全推向市场,建立污水处理再利用的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高度统一,用精细型生产模式代替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工业方面要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鼓励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和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发展节水型工业。水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模式是密切相关的。谋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必须加快从粗放型增长模式向集约型模式的转变, 使速度扩张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工业, 提高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的产品份额, 走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江汉平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城市水污染起因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2.淮河水污染防治与问题探讨http:///product.free.10019498.1/
3.江汉平原水资源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
http:///product.free.10012872.1/
4.论政府在城市水污染补偿机制中的作用——以武汉市为例 展研究
第五篇:乡村振兴调研文章
以产业振兴为引领,促进乡村全面发展
试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我见—财政三处邓朝庆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设,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通过对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深入学习,我们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题,分别采取调研问卷、现场走访等方式,对北界镇王宅桥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1.环境状况:王宅桥村位于北界镇东北部,地处遂昌、衢州、金华三市交界。距龙丽高速公路北界出口13公里,杭金衢高速金华西出口35公里,与金华市婺城区塔石镇张村毗邻,距交界处1.5公里。平均海拔396米,森林覆盖率为89.6%,是一个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古村落,至今仍保存有王宅桥通往遂昌县城古称“七上八下的马戌岭”官道。在村内寨下自然村保留下来的历史300多年古村寨。
2.人口现状和产业基础:全村共有240户752人(其中:劳动力人口486有),农村党员38名。耕地面积608亩(其中:水田536.4亩),园地155亩,并且大多数是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垅田,一类畈田仅人均0.12亩,林地面积16620亩。本村产业除以保障自给自足的粮食外,农产品商品率极低,20—60岁的青状年劳动力绝大多数出门在金华、义乌、武义、龙游等经商或打工为主,201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6082元。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落后,属于村集体经济薄弱村,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6.1万元。
3.乡村建设状况:近年来该村积极响应遂昌县提出并实施“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以绿水青山依托,进行村庄整治、农村污水处理、村内步行街和休闲区以及原生态石斑鱼等打造文化休闲旅游区建设。曾先后被评为丽水美丽乡村,市级卫生村,县级先进党支部、五星级勤廉村、生态公益村建设先进单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十佳洁净村庄、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达标村,农村五好党支部、人口与计划生育规范化建设示范村及创业好搭档示范村等荣誉。
二、乡村振兴发展的制约因素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必须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制约农农业村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找出差距,补齐短板,逐个问题逐个环节地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总的来说,该村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由于国家投入和社会各界支持力度有限,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本村地处山区立地环境差的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尤其是与高标准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基础设施还有较大的差距,规模经营、机械化施工都存在较大困难,农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优质耕地数量减少、耕地地力质量下降等问题凸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突出短板。
2.城乡缺乏双向流动。人才难以流回农村、农业,在外人才返乡积极性不高,缺乏有知识、有技能和有一定经济实力,示范带动人才,成为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乡村振兴中的一个短板。这在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些优秀典型案例中充分体现出来,在外人才返乡带动,往往能成就一个乡村的振兴发展。他们利用在外学到知识、技能和管理经验,凭着一腔对家乡的热情和情怀,为家乡注入了活力,带动了百姓致富。
3.农民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制约乡村发展。历代以来,人们骨子里“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潜移默化的渗透着当农民没出息的一种观念。导致在村的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鲜事物能力差。主要体现在农村承包责任田流转返租中,有部分老农民怕别人先富起来的“红眼病”就是不肯流转承包土地。这样的现象虽然略显极端,但却是当前社会上的一种普遍观念。
三、工作思路
2018年全面实施党的十九大报告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第一年,必须牢牢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忍劲,进一步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振兴农业产业,促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促城乡和谐,带动绿色发展,促乡村美丽。
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完善承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为契机,采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返租或以租金入股的形式,充分利用“绿水青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加强集群发展主导产业建设。以苏村灾后重建培育发展起来的现代设施农业(大棚蔬菜)为示范,培育发展更多的农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投入到钢架大棚蔬菜种植基地。通过进一步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1992—2002年打造的苏村王坞“香菇之乡”和2005—2015年的“北界红提之乡”和“猕猴桃之乡”的成功经验,以彰显农产品规 6 模效应。
2.充分利用加快特色产业建设的扶持政策,以我县“全国农村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赶街网”线上交易为营销平台,走“一村一品一特色”的道路,鼓励更多农户充分山区“青山绿水”的自然优势,参与特色农业(如铁皮石斛、三叶青)等珍稀“中草药”种植和“中华蜂”养殖。围绕以大榆、布岱山、三十罗头等丘陵地带为中心示范基地,鼓励、促进农民将自己手中有限的土地进行流转,盘活土地利用价值,建立500亩以上的集约化连片珍稀“中草药”种植基地。通过农户-合作社-公司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带动农业种植规模化、产业化升级,促进传统农业向增产农业、现代农业的跨越。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探索出一条“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以质取胜的特色发展道路。
3.以绿水青山的自然资源秉赋为依托,打造民宿休闲体验区和文化休闲旅游区。紧紧抓住2017年9月30日浙江省建设厅、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省财政厅联合发文公布的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中王宅桥村寨下自然村被列入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的机遇,以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为主体,大力宣传推荐开发引进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鼓励村民资金或资产租金入股的形式开发(王宅桥寨下自然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打造民宿休闲体验区和文化休闲旅游区。通过保护利用 好自然生态资源,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打造“美丽幸福后花园”来振兴生态、绿色、和谐、美丽新农村。
四、几点建议
1.农村的发展、农业产业的振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保障作用,因此,必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三农”知识培训,使农村一线党员锻炼成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并把优秀党员培养成行业领头羊,充分发挥优秀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二是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财政投入,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三是强化技术服务,增强科技人员的服务意识。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项目试验示范活动,县级首席科技专家,充分利用自已的专业技术建立示范实验园,开展科技攻关和科技咨询服务,乡镇(街道)农技人员开展经常性的“跑地头、跑田头、跑山头”的深入一线进行技术指导,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示范效应,以求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进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和资源均衡配置。
2.在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上,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以及涉农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普惠力度,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同时,建议加大农产品冷链设施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解决农产品旺产期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持续发展。
3.强化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的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和市场开拓能力。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强联合,开展品牌创建,基地或产品认证,共建共享农业产业联盟或农产品营销促销中心,农业生产资料联合采购平台,探索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节本升级的路径。
二〇一八年五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