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诊断”栏目:
您好!“自主点心”是我园的一个特色活动,形式是在早晨的点心时段,将用点心和区域活动结合,孩子们在活动中可以自己选择活动的内容。同时,每周我们还有一个内容是孩子们必学的。可以说,这一环节既是点心与区域的结合,又是自选与必选的结合。这样自主的活动形式很受孩子们的喜欢,因为这个活动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孩子的主体性。这时,也是我们老师最喜欢观察的时候,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显现。
这天,我们中一班的自主学习内容是泥工“可爱的蜗牛”。由于在周一我们已经集体介绍过,所以今天就直接进入了活动。孩子们看着自主活动的图示,走到了自己选择的活动区域,而我则在一边静静地观察着他们。
突然,子舆大声地叫我:“杜老师,我没有橡皮泥!”我问:“你的橡皮泥呢?”因为在开学时,每个小朋友都领到了一份橡皮泥。“我的橡皮泥带回家去了!”我说:“那你就和小朋友商量一下,让他们借点给你用用吧!”就在这时,子舆右边的睿博主动说:“我的橡皮泥借给你吧!”边说边递了过来。没想到,子舆看了一眼说:“你的橡皮泥太硬了,我不要!”说着,还将睿博的橡皮泥推了回去。子舆的言行让我出乎意料,心想:别人主动借给你,你还挑三捡四的。睿博肯定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他有点尴尬,有点失落,然后自我解嘲:“不要拉倒,本来我自己还要玩呢!”
没有等我说话,子舆又侧着头对左边的彬睿说:“你的橡皮泥借给我用用,好吗?”彬睿边捏着自己的蜗牛,边说:“我的橡皮泥也很硬的,你捏不动的!”彬睿的话让我很惊讶,这个小家伙居然用这样的话来拒绝子舆,但转念一想,这或许正是让子舆审视自己言行的方法。于是,我没有说话,继续观察。面对彬睿非常直接的拒绝,子舆没有说话,他绕过去走到相印的旁边,侧着脑袋问:“你的橡皮泥借我用用,好吗?”相印也是边捏着橡皮泥,边头也不回地说:“我的橡皮泥也是硬的,你捏不动的!”……就这样,子舆遭到了一组所有小朋友的拒绝,转了一圈的他,又回到原来的座位上,带着哭腔对我说:“杜老师,你看他们都不借给我!”
观察到了事情全过程的我反问他:“那你有没有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借给你呢?”我的反问,给子舆带来了思考。后来,在我的引导下,子舆似乎明白了自己借不到橡皮泥的原因,但是从他的表情中,我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他并没有从内心中表示认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的社会教育的目标中,有“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可是反思整个事件,我觉得从子舆自身社会性发展的角度来说,同伴们拒绝的语言虽然可以帮助他反思自己的言行,在自然后果法中尝试到自己言行带来的后果,从而调整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但是效果却不明显;而从同伴的社会性品质来看,他们的言行恰恰又表现出了消极的一面。说实话,几个孩子非直接拒绝的话语让我感到了惊讶,惊讶于他们的拒绝方式、拒绝能力。反思自己的言行,我又担心在事件发展过程中,我的无反应会不会对他们的助人情感、同情心产生不良的影响?希望专家能指点迷津,遇到此类事件应该如何引导?
江苏省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
杜晓燕
杜老师:
您好!
儿童社会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学会与他人交往,而一个人社会技能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社会交往的效果。幼儿在三四岁时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即要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在这一时期,他们对同伴的兴趣增加了。对4岁的子舆来说,他正处于建立童年友谊的需求时期,有同伴交往的需要,但是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即使在您的引导下向睿博求助,可是当睿博给予他帮助的时候,他以“你的橡皮泥太硬了”为由拒绝了睿博的帮助,进而导致了同伴对他的“拒绝”。
一、“拒绝”背后的原因
通常,幼儿的社会行为可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比如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帮助别人,在别人痛苦时能给予安慰,与别人一起分享喜悦与痛苦等,它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幼儿在亲社会行为的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谦让、帮助、合作或分享等,反之则表现出矛盾、冲突、冷漠或拒绝等。当然,案例中子舆的表现决不意味着他存在道德问题。学前阶段的幼儿由于受到自我中心倾向的影响,社会行为中没有利他观念,表现出利己行为是很正常的,然而如果长期得不到成人的关注或引导,就容易发展成为只管个人喜好、只关注个人需要的利己主义者,只关注个人利益,对别人的忧伤漠不关心,对别人的困境视而不见,甚至对别人给予的帮助也会掂量轻重再选择接受。在儿童的社会生活中,没有什么比同伴的接纳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了。利己主义者被同伴接纳的程度较低,他们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很少得到同伴的接纳和喜爱,难以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对其社会性和整个心理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当子舆向其他同伴求助的时候,他遭到了同伴们一致的“拒绝”。为什么会这样?也许,当大家发现彬睿用“我的橡皮泥也很硬的”理由成功地拒绝了子舆的请求时,自觉地模仿而学习了这样的“行为模式”,这也是学前期孩子的正常反应。我们知道,社会化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主要是通过人际交往以及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的,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在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的过程中,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然而,提供幼儿这种模仿榜样的根源从何而来?每个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就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之中,这必然会对其身心发展造成影响。很多看到案例的父母可能会惊呼:“怎么会,我们在家里可不是这样教的。”其实,幼儿模仿的榜样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也可以是电视、图书或故事中的虚构想像,其中,家庭与幼儿园的生活、同伴间的游戏、社区环境及文化、大众传媒等都可能成为幼儿社会学习的影响源。环境是具有同化作用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借助了模仿以及同化,幼儿逐渐习得所在社会群体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影响源未必都能给予幼儿正向的引导,有时候还教会了幼儿自我中心回避责任的办法。
二、如何帮助幼儿学习人际交往
在案例中我们看到,您并没有直接干预出现问题的双方,只是用反问的方式提醒子舆反思自身言行是否合适,并暂时采取了“无回应”的方式应对拒绝子舆的孩子们的行为。在我们看来,“无回应”的方式至少当下胜于立刻对孩子们的“拒绝”进行评判或强行纠正。如果,您只是简单地要求子舆“别人给你帮助,你就应该接受”;对于“拒绝”子舆的孩子们,要求“别人向你求助,你就应该帮助”、“别人有需要,你就应该分享”……这其实是一种不正确的观念和做法。试想,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目的如果只是为了让其“听话”、“给予”或“接受”,高控制求得幼儿温顺驯服,易形成其对成人的高依赖,变相地助长了幼儿的伪装和迎合,将直接影响到幼儿自主性的形成,导致自律意识与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幼儿教师或成人对幼儿的控制,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可见,简单地让幼儿从“拒绝”变为“迎合”并非解决良策。
不善交际的幼儿更易遭遇孤立,主动孤立的幼儿更易招致同伴的拒绝。那么,作为成人该如何帮助幼儿学习人际交往呢?
移情: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
作为成人,我们必须相信孩子是可以理解、可以沟通的,关键是成人要愿意“蹲下去”倾听幼儿,与幼儿对话,并试图读懂孩子的“密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才能真正理解幼儿。比如在案例发生之后,您可以与幼儿真诚对话,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子舆,所有的小朋友都不愿意借橡皮泥给你,你有什么感受?”“子舆,你非常愿意给你的好朋友帮助,可他却嫌你的东西不够好,不要你的帮助,你心里怎么想?”……并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提醒幼儿注意、了解他人的渴望、情绪和意见,才有利于幼儿克服自我中心的思维,学会“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的方式,我们叫做移情。
移情也即感情转移,它是个体对他人的情绪反应。在以往的研究中认为,移情与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也即移情的能力是有助于亲社会行为诸如分享、助人等行为的产生的。移情与利他行为之间有更高的相关,善于移情的幼儿不仅能够识别别人的情感,而且也能够去感受这种情感。以分享为例,分享是一种与他人共同活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利他行为,分享行为的发出者常常会伴有一定的牺牲或损失,但如果我们能借助移情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当他分享时给别人带来了快乐,并从分享的行为中得到情绪上的愉悦和满足感时,就更能体味“痛并快乐”的情感,进而逐渐了解分享行为的意义。当幼儿能够以他人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这样才能不至于完全地以自我为中心。
体验:在活动中学习人际交往的规则与技能
学前期既是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个性初具雏形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化程度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幼儿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与否,更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教育必须要帮助孩子在社会化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并奠定良好的社会性与健康个性。然而,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并非单一的“社会课”的“教”所能实现,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的,“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实践活动中的体验是幼儿学习人际交往的最佳途径。
案例
开学后,中二班新开了一个建构区,里边投放了很多孩子们以前没有玩过的玩具,开展区域活动时建构区一下子挤进十几个人,争吵声、哭闹声、抢夺声此起彼伏。为此,老师在区域活动后组织孩子们进行了讨论。
师:“你们在建构区里游戏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了?”
幼:“大家都在抢玩具,没办法玩了。”
幼:“老师,里面的人太多了。”
师:“是啊,建构区地方不大,挤那么多人进去是没办法玩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
幼:“老师,别给那么多人进区吧。”
幼:“每次只给6个人玩。”
幼:“如果很多小朋友都想进去玩,就轮流玩。”
幼:“谁先去谁先玩……”
之后,老师在如何有效控制建构区的人数上将规则建立的权利提交给了幼儿,并鼓励幼儿通过去平行班参观、小组讨论、常规试行等方式商议体验,最后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了最佳办法。正是因为是幼儿自己讨论、感受、选择的,实施起来特别顺畅。
案例中,当幼儿感受到没有规则的不便,就自然理解了建立规则的重要性,这是需要以体验为基础的。大多数幼儿在家庭中是没有分享、轮流、等候、接纳等的经历的,即便他拥有兄弟姐妹、家庭中材料足够丰富,他们可以充分自由地选择,而在教室中,空间、设施和材料有限,幼儿必须学习这些最基本的同伴交往技能,这也是形成良好社会行为的基础。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活动情境,引导、帮助幼儿体验,如当幼儿被别人拒绝接纳的时候,与之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么做;当幼儿拒绝接纳的时候,引导其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去尝试接纳,就算是不能接受也能坦诚自己的理由;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当别人向幼儿发出“分享”的请求,教师可以通过亲自示范、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幼儿学习如何与他人分享;当然,别人也有拒绝与幼儿分享的权利,当幼儿因为不能够与他人分享而情绪低落时,引导他尝试用注意转移、反向思维、离开现场等方式进行自我调适……结合具体的情境,帮助幼儿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所有的利他行为也需要幼儿在活动中反复锻炼实践,通过具体行为规则的内化,转变为幼儿自觉的行为。
榜样:教师与家长形成合力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学习和形成,主要是通过观察性的学习和模仿达到的,因而成人在影响幼儿的社会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特别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因此,“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基于学前期幼儿最容易塑造和施加影响的特点,通过给幼儿正向的言行示范,引导其行为习惯的行成。
案例
休息时,教师让孩子们排队去喝水,队伍总也排不好。有几个小调皮总要去“加塞”,其他的孩子不服气,一个顶一个地往前挤。最前面的孩子被挤得摇来晃去,一下子把水泼在了身上。教师扯起嗓门提醒孩子们“队伍排好了”,可过了一会儿还是乱了。这时,教师也口渴了,端起杯子准备去接水,碰到水龙头的一瞬间,她下意识地停住了,转而排到了队尾。孩子们看见了,互相交头接耳:“快看,老师也排队了。”队伍慢慢变直了,几个小调皮乖乖地排到了教师的身后。
幼儿的社会性培养还需要家园保持一致,密切配合,教师要学会请家长成为自己强有力的支持者。家长如何支持,又怎样支持呢?教师必须将幼儿社会性培训的要点和家长配合的要求告知家长,不管选取的是什么方式,直接、明确是关键点。以社会性技能人际交往的“轮流”为例,我们都知道,让幼儿“有规范”与尊重幼儿并不矛盾,适当地“延迟满足”,有时候比“即时满足”、“常量满足”、“提前满足”有更多的益处,让孩子体验轮流等待,才能变得更有耐心,更会做到自我控制的孩子也会更懂得珍惜。但是,如何让家长理解这样的道理并积极地给予配合呢?一名幼儿教师就恰当地利用了“小贴士”,与家长进行真诚沟通。
亲爱的家长:
9月份您孩子在幼儿园正在学习的社会性技能是“轮流”。请帮助提醒您的孩子在家里也要学习“轮流”,支持我们在幼儿园的工作!
下面是您的孩子在园尝试“轮流”的主要内容:
当您的孩子和他的小伙伴游戏时,他能够轮流;
您的孩子会说“该我了、该你了”,“你先玩,我后玩”;
您的孩子可以和他的小伙伴轮流玩玩具。
希望您也能给他创造与同伴一起轮流玩的游戏情境,同时,当他能跟他人轮流玩的时候,请给予他表扬和鼓励。
期待您的配合!非常感谢您!
这张便条,清晰地解释了教师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社会性技能,既让家长很好地了解到教师的工作,也提供给家长如何参与并帮助幼儿迁移的方法,这样的方式简单有效。家园协作是两个同样肩负着幼儿人生启蒙教育重任的社会组织及其成员之间的携手,它使得来自两方面的学习经验更具有一致性、连续性和互补性。只有家园协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一致的生活氛围,才能更利于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与信任感,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成人与幼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幼儿有自己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处理事件的独特话语方式和表现方式,此刻读懂孩子,是我们理解与尊重他们的前提。然而要读懂孩子并非易事,不仅需要抽象而普适的爱,更需要我们以专业的眼光解读幼儿言行的能力。人是社会的存在,因此,发展起能建立良好人际沟通关系的个性与技能,对于维持儿童的生存十分必要。幼儿正是在人际互动中体验交往的乐趣,学习交往的技能,理解交往的基本规则,从而形成对人对己的正确态度;而幼儿也正是在学习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了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对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