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文化苦旅》有感
带着历史与文化行走
——读《文化苦旅》有感
大学时期系里有位才子,博览群书,文笔甚好,他尤爱一本书——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写的书评还在校报上刊载过。而我,苦于文化底蕴浅薄,读了书评也未留下多少印象。时值今年暑假才偶然买来一读。
其实我倒觉得一个人的人生阅历是有定数的,何时定性,何时成熟,何时懂得经营生活,都需要花费不同的时间段来历练。而这个时间段的长短,每个人都不同。比如我,现如今才有兴趣买来读,并且才读到内心里去。
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再譬如后来增添的关于谈论人生的几篇散文,谢晋、巴金的人生态度在他的笔下洋洋洒洒挥就而成。不管前几年余秋雨为什么处于风口浪尖之上,我们不得不承认他是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书中充满了满满当当的历史感,还有知识分子特有的对整个民族、整个文化、整个历史甚至整个人类的悲天悯人的关怀。
人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那早年的余秋雨便是两者同时在行走了,他带着悲天悯人的情怀行走在中西方文明古迹之间,挖掘被人们遗忘的旧迹古情,对沉静的历史长河发出声声叩问,组成一首足够震撼心灵的史诗,一篇篇散文时而振奋人心,时而低吟叹息,时而声泪俱下,我读来除了感动还是难以言说的感动。这本书不算通俗易懂,却是难得的不仅畅销,而且长销,我想也正是因为书中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普及的使命感吧。
令人遗憾的是,如今人们去苏州、去西藏、去都江堰,甚至去古宁塔,只是怀抱一颗旅游散心的态度。人问:你都去过哪旅游了呀?答曰:苏州、西藏、都江堰……一口气报菜名似的,听得别人瞠目,自己也洋洋得意。实则呢?实则,我们只是去过而已。身子去过,灵魂却没跟上。我们笑容满面地在门外拍了许多照片便心满意足了,然而并不知道这些古迹在几千年前曾经遭遇过什么,它们是不是在流泪在悄悄低声叹息。如果,你知道古宁塔是流放罪臣的地方,如果你知道敦煌层存放千百卷最为珍贵的文物,如果你了解李冰父子曾为治水巧修都江堰花费的气力……那么,行走到这里,我们便更多的是沉默、沉思,更多的是触摸,是膜拜,是尊重。而非欢声笑语了。
所以我感谢余秋雨,将厚重的中国历史文化用这样美的文字呈现,将自己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关怀用这样精准的文字衡量,感谢他用实际行走的力量传播着传统,感谢他告诉我们,行走,是要带着历史与文化的。
第二篇:读《文化苦旅》有感
读《文化苦旅》有感
第一次听《文化苦旅》的时候,是由于当时这部书的名声很大,说是余秋雨的代表之作。很想拜读一下,就去书店买了一本,翻了几页,有点飘渺难以捉摸,好像读《红楼梦》,就丢下了几年,觉得也不过如此。后来读了《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被余秋雨深厚的文化功底所折服,又拿起了《文化苦旅》,每天读几篇,读完之后却又忘记了大部分内容。但有一点我可以感受得到的是余先生想把现在的景物和古时的人联系起来,是想寻找一些东西,或者是想寻回已经失去的东西,但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很多已经渐行渐远,一去不复返。但余先生仍然苦苦追寻,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与太多的无可奈何。
因为自已到过庐山,所以很慢地读了《庐山》篇。相比之下,觉得自己是属于到此一游的观光游客。除了看山看水之外,就是看人,算是“快餐式”观光吧!虽然上山有乘车之苦,但相比之下,怎能比得上古人的爬山之苦?所以又怎能体会得到庐山所承受的文化厚重?现在体会得到为什么叫《文化苦旅》,不叫《文化乐旅》。纵观我国文化,总跟“苦”是分不开,司马迁的宫刑之苦,孔子的流浪之苦,杜甫的兵乱之苦,李清照的家破之苦,李后主的亡国之苦,苏东坡的流放之苦…,那一个炫目的文化名人不是背负着“苦”。正是这种“感伤时世,忧国忧民”的情怀才筑起中国文化一个又一个高峰。
有“苦”才有文化吗?我不禁要问。我一直觉现代文人总缺点什么,那就是苦吧!没有一份体验,就没有一份情怀。回到我们当下社会,人们常常抱怨现在的人熬不了苦,远不如以前的人,能吃苦。那么是不是要让以后的人尝尝苦头呢?但谁又肯自己去受苦呢?受过了苦就能成才了吗?历史总以着它固有的规律向前走着,并不需要人们担心太多,既然不是文化人,又何必自寻苦恼呢!正如余秋雨自己所说:“当然事情也有较为乐观的一面。真正走得远、看得多了,也会产生一些超拔的想头,就象我们在高处看蚂蚁搬家总能发现它们在择路上的诸多可议论处。世间的种种定位毕竟都还有一些可选择的余地”。
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境。“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次次漂泊的旅程,都是使智慧长进的机会,所看所见不只是山和水,还有中国灿烂的文化。
第三篇:读《文化苦旅》有感
读《文化苦旅》有感
文化苦旅,顾名思义,是为了寻找文化的根而踏上漫漫旅途,于山光水色中看到文化的影子。其滋味,是苦的,为人,也为零落在路上的文化的碎影。
文化苦旅之苦,从开始便已浸透到了骨髓。踏着步子来到莫高窟的大门外,这里有一条河,河边高高低低地建着几座僧人圆寂的塔。然则“道士塔”这个名字却尖锐的指着其中那座保存较完好的。这是余秋雨先生笔下的道士塔,它静静地伫立在风中,而风仿佛呜咽着,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泣血的往事。为什么堂堂的宗教圣地由一个道士来看管?为什么中国的文官在滔滔的奏折中只字不提?是因为贫穷,抑或是没有学问?不,这些都不是。当欧美的学者孤单却掩饰不住兴奋的身影慢慢逼近,当晚风拂过他们饱经风霜的面颊,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点亮他们的毅然的眼眸,风轻轻的诉说着,原来这就是答案。
偌大的一个中国,就没有一个人愿意担负起这份责任吗?这片辽阔的土地竟放不下几卷经文?有的,一定是有的。奈何他们势单力薄,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千年的古物成了官僚间的礼尚往来。一丝苦涩由心中逸出,如幽怨的魂灵从此萦绕在灿烂的敦煌。
文中有这么一句,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在伦敦博物馆里!这是怎样的一种悲怆与纠结!是啊,存在伦敦博物馆里,这些经卷毕竟可以得到极好的保护,免于在中国受到灭顶之灾,抑或成为官员贿赂上级的工具,惹上官场的恶臭。可是这句话毕竟是说不出口的,作为一个中国人,让中国的珍贵遗产睡在异国他乡,终究是不甘心。
时间如流水转瞬即逝,当幡然醒悟的专家们渴望着一睹敦煌的风采时,那些经卷唐塑早已悄然离去,远赴异国。为了研究,他们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这是怎样一种屈辱,怎样一种荒唐,怎样一种酸辛?当他们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时,心中,必然是苦涩,或许也有些许的怨恨。痛苦他们作为中国人研究中国人的文化却要向外国人摇尾乞怜,怨恨那些旧时只知追求功名,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员对如此文化瑰宝却舍不得拨出些银两精心保护,不闻不问,任其遗失。其实遗失的何止是经卷唐塑?更有那一份信仰,一丝奉献的精神,一腔保护文化的热血。
这丝丝苦涩如风卷起的沙子,待风止了,依旧落在这片荒漠上,静静地沉淀,弥漫,浸入骨髓。为每一个循迹而来的人的心中,烙上苦涩的印记。
读《文化苦旅》前,我从未意识到这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的背后,竟会有回环曲折的故事与令人荡气回肠的情怀。而作者以他生花的妙笔,将历史的真实从花团锦簇的雕饰之下带到了我们面前,惊醒了炎黄子孙。将他于旅途中感悟到的苦涩升华,传承。
滔滔的历史长河中,文化的遗失是一种悲剧,而文化的承接似乎又引起了多少难以言状的心理悲剧和家族纷争。
在一个台风袭来,暴雨如注的日子,作者几经周折才得以赤着脚,高一脚第一脚地向着倾慕已久的天一阁走近。风雨中,岿然不动的天一阁似乎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藏书楼,并不需要太多的牺牲便可以维系它的生命。
作者却说,我们只向着房子叩头致谢吧,感谢它为我们民族断残零落的精神史,提供了一个小小的栖脚处。我有些茫然,不明所以,不过一座藏书楼罢了,何须如此郑重?却听作者娓娓道来,这天一阁原是明代的进士范钦所建。遂则代代相传,绵延至今。正如作者所说,藏书家遇到的真正麻烦往往在身后。走到生命的尽头,范钦的遗嘱中,没有将万两白银与一楼藏书放在一起,却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个看似不靠谱的遗嘱一代代的传承,当他的大儿子范大冲毅然接下了这沉重的负担时,也就翻开了天一阁堪称悲壮的历史。想想看,百年之后的后裔们莫名地背上如此沉重的负担,说不憋气是不可能的。这其中的艰辛,非亲身经历而不可知。
数百年来,在范氏家族的保护之下,有资格登上天一阁的人,寥寥可数。钱绣芸小姐直至抑郁而终,也未能登上这座仰望一生的藏书楼。风雨凄凄,听着这样的故事,作者的心必然是苦的,却不知真正的苦难还在后面。当人以为,天一阁会如清代学者阮元所说的那样岿然独存。走进近代的中国却变得有些古怪,这座古老的藏书楼竟成了偷儿的天堂,一本本的孤本秘籍流落失散。作为一介书生的作者,得知这段历史,心中必不好受。于是沉重的苦涩于看似淡然的文字间渗出。
文末,以为作者会淡淡收尾,却不料是两个问句。我们的文学艺术家什么时候能把他们的目光投向这种苍老的屋宇和庭园呢?什么时候能把范氏家族和其他许多家族数百年来的灵魂坦实给现代世界呢?这句质问,质问的是中国的当代文人,也质问的是当代迷失在物欲横流社会的我们,而我们,确实是被质问住了,所有的托词在范氏一族的百年沧桑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的校训中有这么一个词语,中国灵魂。此刻面对着这万分熟悉的四个字,我却觉得万分的生疏,何为中国灵魂?是中国澎湃的五千年历史中的弄潮儿的灵魂,还是如范氏家族这般看似平淡却功不可没?可能是那堆叠的千钟粟太过诱人,可能是那雕栏玉砌的黄金屋太过耀眼,也可能是那颜如玉太过千娇百媚,中国的百姓,中国的文人,竟失了魂一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尾随其后。先贤的话还在耳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放眼全中国,能这样做的人又有几个?我自知是没有这般透彻的觉悟。在范氏家族的面前,听闻着他们倾尽一个家族之力不计回报地保护着中国的文化,我不觉有些惭愧。恍然明白了作者那最后两句文之下深埋的大苦。这是为中国珍贵文化的四处零
落,被尘世所遗忘的所悲苦,更是为中国人一意追求功名利禄,丢失祖宗灵魂中的无私奉献所悲苦。想着那些贪官污吏过着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生活,浑然忘却了宗族的所遗留的下的珍贵遗产,那些所谓的作家随意书写几个荒唐可笑的故事,便自诩书生了。范氏天一阁,自明至今数百年,依然岿然独存,而人们心中的天一阁却早已崩塌。
书页一页页地翻过,我一篇一篇的地领略着清山秀水,诗情画意,也一点一点地品位历史变迁,文化凋零,淡淡苦涩。翻到最后一页,一切仿佛戛然而止,随着笔墨的终结,那一次次的文化之旅似乎也被画上了句号。然而那苦涩依旧在心中一点点的蔓延,昭示着这承载着深沉苦涩的旅行并没有结束,只是在做一个短短的休憩。
搁下手中的笔,往窗外望去,天色有些晦暗,零星的雨声还在耳边徘徊,伸伸已经有些僵硬的腿,也许,在一个天高云淡的秋日,我会背上行囊,踏一次属于自己的文化苦旅。
第四篇:读《文化苦旅》有感
读《文化苦旅》有感
张晋芳
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书。走近余秋雨,走进《文化苦旅》。“正视过往与当下,将自己一生的《文化苦旅》进行到底”,便是我从此书中悟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真谛。
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己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我一直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起初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现在才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这本书,粗看只是描写神州大地上的山川风物,人文景观,但当你细细品味,却会发现一段不一般的历史,或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当然,这些精神并不见得全是如何的慷慨凛然,如何的使人崇敬,但它们很真实,很贴近生活。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到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再到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与太多的无可奈何。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一个道士,一个敦煌石窟的罪人,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在他第一次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就注定被破坏被吞噬。“1907年7月,法国人伯西和用少量银元换取了10大卡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手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有一次用一点银元换取了35大箱,6000多卷经书……”余秋雨先生在写这些数字是心是否在淌血?我的嘴里忍不住咒骂,咒骂那早已死去的罪人,但现在又有什么用呢?莫高窟外的道士塔啊,你听到了来自沙漠深处的哭泣声吗?无奈和悲哀!也许于秋雨先生的那一句“我好恨!”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声。
王道士已经逝去,而莫高窟还存在,即使已经破碎不堪,把他依然是一个生命,屹立在风沙之中。
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千年之前的那场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风雨天一阁》是我喜欢的一篇。范钦,一个拥有强大毅力和强烈的爱国精神的藏书家让中国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义的藏书楼,直到现在都有它的痕迹,但是岁月的沧桑,历史的风尘还是将它掩埋了。范钦天一阁之所以留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正是余教授所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是时间的意志力。而这种毅力又是什么呢? 范钦曾经顶撞过拥有巨大权势的皇亲国戚,而因几次遭到仗打这样的重刑,还进过监狱。但他毫不畏惧,始终毫不顾惜坚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后谁都奈何不了他,这就是一个古代藏书家,一个真正称职的藏书家所表现出道德品质。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因为有了像范氏父子这样的真正的读书人而保存到现在的。这个家族背负着坚守一座藏书楼的命运,让偌大的中国留下了一座藏书楼,保留到现在。别的藏书家有,藏书也有,但没过几代,历史的风尘就将它们掩埋了。反思一下,我们这些读书人,如果生在那个年代,身为一个藏书家,会像范钦一样吗?我想不会,范钦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让我们来,难!我们的学生,读书、写字,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呢?在挫折面前,爬起来的又有谁?学成后,又为了什么?这不正是我们该思索的。
《文化苦旅》让我畅游了一遍中国,明白了一个国家的伟大,感受了一个国家的风情,也懂得了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一切。这样,即使废墟也能放射光彩,我们要永远保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让平凡的一天也精彩。想想平时,我总是无味的过日子,自从读了《文化苦旅》,我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仔细地观看世界,发现每一天都与众不同,生活也因此快乐起来。
第五篇:读《文化苦旅》有感
读《文化苦旅》有感
书写,书写文化之苦旅。描述,描述历史之盛衰。
――题记
有人说余秋雨的文章有着儒生的清绝,却又不失那磅礴的力道,笔力千钧,一派奔流不息的洒脱。借山水之景、风雅之物,寻求文化的灵魂直至生命的真谛,让人叹服。也因此和老师的推荐我拿起了这本获得了无数赞誉的好书。
在书中,我们似乎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文弱但却富有远大情怀的余秋雨,在断垣残墙或莽莽苍苍的人文山水前,一会儿静静沉思,一会儿喃喃自语,欲步却又停留……他惊叹、震憾、婉惜、叹息。书上说:他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行状:“我就这样边走边想,疲惫地伏在边地旅舍的小桌上涂涂抹抹,然后把刚刚写下的那点东西寄出去……”
读到这我想,古人读书时所崇尚的那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境界,也定不过就是诗人现在所描绘的情景和他走过的那无数的路了吧!他从祖国大西北的甘肃敦煌起步,转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东南的吴越春秋,最后写至境外南洋的叠叠从冢。这又何止了万里,最让人敬佩的还是他那引人入境的文笔了,自他的笔中,我仿佛看到了被外国人拿走属于自己的文物时,我们的祖**亲的恨与无奈;我们的研究家们在研究无数属于中国的文物却散落在外国,在研究时的悲伤和苦痛,愤怒却又无可奈何。
读着《文化苦旅》,让我渐渐地明白了很多东西。读《文化苦旅》并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为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读着读着,便会有所收获。我想,要是以前的话我绝对不会去想读这种让人悲伤的书的,但是在我读完后,才知道这样的书是多么的好,以后我还要继续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