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申报202_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
编辑:落花时节 识别码:14-955481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0 23:17:06 来源:网络

第一篇:申报202_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

申报202_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

项目名称:高质量钢轨及复杂断面型钢轧制数字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项目简介:

随着轨道交通、建筑、桥梁及大型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我国年需求高速钢轨,重轨及各类断面型钢7000多万吨,规格数千种。根据结构与装备优化的新要求,对高质量高精度型钢新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但因复杂断面型钢轧制为材料、几何、接触非线性及多道次三维热力耦合叠加问题,金属流动、变形缺陷及控制方式十分复杂,其关键核心技术-孔型系统设计、轧辊配辊加工与工艺控制仍主要依靠传统经验技术,普遍存在新产品研发周期长、成本高、废品率高、精度控制难等技术难题。本项目针对复杂断面型钢轧制存在的技术难题,将现代材料科学、数值模拟及数字化网络化等科学技术相结合,突破传统的经验-试错方法,解决其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全新高效的数字化、网络化+CAD-CAE-CAM一体化集成技术,实现大批量工程应用,并使低成本、近终型连轧生产高精度机械结构件成为可能。主要创新如下:

⑴自主开发出基于高级计算机语言的型钢孔型参数化设计系统和复杂断面型钢全轧程三维热力耦合数值模拟系统。实现准确、快捷地完成多规格异形材的孔型系统设计并高效获得轧制全流程轧件尺寸形状及物理场、力能参数等技术数据与规律;

⑵将型钢轧制孔型参数化设计系统与全轧程三维数值模拟系统集成一体,首次实现孔型参数化设计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无缝衔接、孔型系统设计与工艺控制最优化的CAE分析与工程应用; ⑶自主开发出参数化配辊与轧辊机加工代码自动生成系统,实现各架轧机配辊图自动生成、数控机床NC代码自动输出及系列轧辊加工CAM,首次实现高质量复杂断面型钢制造CAD-CAE-CAM数字化集成系统;

⑷建立了一整套复杂断面型钢轧制金属流动宽展预测及全断面补偿模型,解决了百米高速轨、重载钢轨及复杂断面型钢全长尺寸与质量高精度控制技术难题。

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11项,软件著作权2项,专著1部,新标准1项,发表论文31篇,开发出国内外第一套高质量复杂断面型钢设计制造数字化系统,大幅度提升了钢轨及复杂断面型钢设计制造的科技水平、效率、质量及精度,显著降低了新产品开发成本、提高了产品附加值,经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及专家组鉴定,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国际领先。

该技术在攀钢、山钢等企业成功应用于60kg/m百米重轨高精度控制、60D40道岔轨扭转控制、出口UIC860、75kg/m重轨、美国一级铁路115RE钢轨等的全长尺寸均匀性与精度控制;并成功开发出J形,C形等多种复杂断面型钢,产品批量应用于高铁及大型机械装备制造等行业。应用表明,显著提高了钢轨的焊接质量、列车运行平稳性及大型工程机械结构合理性和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近3年新增产值20.46亿元,新增利税4.71亿元,创汇4.34亿美元。该成果获中钢协,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并被列入中国金属学会钢铁关键共性技术推广项目。该成果对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冶金材料制造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提供了良好范例,尤其对发展先进的新一代钢铁材料绿色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技术意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前景广阔。

客观评价: 202_年5月8日,由四川省科技厅组织,四川省经信委主持在成都召开了“高质量钢轨轧制CAD-CAE-CAM集成系统开发与应用”项目技术鉴定会。鉴定意见如下:

项目从孔型参数化设计、钢轨轧制过程三维热力耦合数值模拟、轧辊机加工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实践和创新,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成功地研发出高质量钢轨生产CAD-CAE-CAM集成系统,使传统的钢轨及复杂型钢设计与制造技术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层次,取得主要创新点如下:

(1)开发出基于高级计算机语言的钢轨及复杂型钢孔型参数化设计系统,实现了多道次复杂孔型系统各道孔型CAD图形的自动生成、修改、存储,大大提高了钢轨及复杂型钢产品的孔型设计效率和精度;

(2)开发出温度映射和模型重构等关键技术,建立了钢轨全轧程三维热力耦合数值模拟系统,首次实现不需要人工干预前提下,通过程序完成钢轨轧制全流程的三维热力耦合数值模拟,由此实现孔型设计最优化;

(3)建立了参数化配辊与轧辊机加工代码自动生成系统,实现数控加工机床NC代码自动输出与轧辊加工CAM,首次将钢轨孔型设计参数化与三维数值模拟、轧辊机加工NC代码生成三项技术系统有机结合,形成无缝衔接的一体化集成技术和面向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CAD-CAE-CAM系统,保证了批量生产的稳定性和高效率。

该项目成果所形成的在高质量钢轨轧制CAD-CAE-CAM集成系统开发与应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推广应用情况:

该项目技术成果从202_年开始在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轨梁厂、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钢型钢厂等企业推广应用。近3年(202_-202_)应用该技术在攀钢生产高质量60kg/m百米轨、75kg/m重轨、道岔轨、地铁轨、出口美国一级铁路用钢轨等共计356.5万吨;在莱钢生产J形、C形、H形门架型钢等多种复杂断面型钢7.52万吨,用户包括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光明机器制造有限公司等用于工程车叉车门架、牵引车梁制造等。

高质量钢轨在提高钢轨焊接质量、生产作业率和钢轨焊接接头的平直度、减少钢轨焊接设备的损伤及故障率,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及舒适性,J型钢等复杂断面型钢在替代原有焊接及机加工制造的叉车门架、牵引车梁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得到用户的高度评价,实现产品生产和用户双赢的局面。近3年两家钢企共新增产值20.46亿元,新增利税4.71亿元,创汇4.3亿美元。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1.发明专利:钢轨轨高通长波动控制方法,ZL201210060807.5,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2.发明专利:一种热轧J型钢及其应用,ZL201310565911.4,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3.发明专利:热轧H型钢轧制过程机架间控制冷却方法,ZL200810238804.X,北京科技大学 4.发明专利:钢轨底宽通长波动控制方法,ZL201210060808.X;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5.发明专利:万能轧机及其立辊旋转轴线角度可调的轧机立辊装置,ZL201310482933.4,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6.发明专利:轧机斜楔液压压下装置,ZL201110126569.9,北京科技大学

7.发明专利:钢轨对称通长波动控制方法,ZL201210061165.0;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8.发明专利:钢轨断面规格通长波动控制方法,ZL201210061164.6;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9.发明专利:后件顺序拉伸成体的建模方法,ZL201310284565.2;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10.发明专利:热轧H型钢的机架间冷却装置,ZL201210230045.9,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1.软件著作权:钢轨孔型参数化设计系统,2015SR106521,北京科技大学 12.软件著作权:钢轨轧制CAD-CAE-CAM 集成系统,2015SR106518,北京科技大学

主要完成人情况:

1.康永林,北京科技大学,项目负责人。对第(1),(2),(3),(4)项科技创新内容作出实质性贡献。获相关授权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2项,出版相关专著1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5篇。2.陶功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攀钢技术开发及应用负责人。对第(2),(3),(4)项科技创新内容作出实质性贡献。获6项授权发明专利,发表相关学术论文8篇。

3.朱国明,北京科技大学,项目技术开发及应用主要完成人。对第(1),(2),(3)项科技创新内容作出实质性贡献。获相关授权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1篇。4.张思勋,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山钢技术开发及应用负责人。对第(2),(3),(4)项科技创新内容作出实质性贡献。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篇。

5.赵云,攀钢集团公司,项目主要完成人。对第(3),(4)项科技创新内容作出实质性贡献。获2项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篇。

6.王中学,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山钢技术开发主要完成人。对第(3)(4)项科技创新内容作出实质性贡献。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4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篇。7.马朝辉,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项目主要完成人。对第(3),(4)项科技创新内容作出实质性贡献。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篇。

8.朱华林,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项目主要完成人。对第(3),(4)项科技创新内容作出实质性贡献。获发明专利2项,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篇。

9.刘福宁,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山钢技术开发主要完成人。对第(3)项科技创新内容作出实质性贡献。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1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篇。

10.林 刚,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项目主要完成人。对第(3),(4)项科技创新内容作出实质性贡献。获发明专利2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篇。

11.郭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项目主要完成人。对第(3),(4)项科技创新内容作出实质性贡献。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篇。

12.杜显彬,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山钢技术开发主要完成人。对第(3)项科技创新内容作出实质性贡献。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篇。

13.杨伟,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项目主要完成人。对第(3),(4)项科技创新内容作出实质性贡献。获发明专利2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篇。

14.张秀山,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项目山钢技术开发主要完成人。对第(3)项科技创新内容作出实质性贡献。获相关授权发明专利1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篇。

15.杜健,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项目主要完成人。对第(3),(4)项科技创新内容作出实质性贡献。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北京科技大学:⑴负责并为主开发出基于高级计算机语言的型钢孔型参数化设计系统和钢轨及 复杂断面型钢全轧程三维热力耦合数值模拟系统;⑵将复杂断面型钢轧制孔型设计参数化系统与全轧程数值模拟系统集成一体,实现孔型参数化设计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无缝衔接、孔型设计与工艺控制最优化的CAE分析与工程应用;⑶与企业合作建立了参数化配辊与轧辊机加工代码自动生成系统,实现各架轧机配辊图自动生成、数控加工机床NC代码自动输出以及系列轧辊加工CAM,首次实现先进的数字化钢轨及复杂断面型钢生产CAD-CAE-CAM 集成系统;⑷与企业合作解决了复杂断面型钢新产品开发应用及尺寸形状高精度控制等技术难题;⑸获授权相关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2项,出版相关专著1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5篇,培养博士3名,硕士5名。

2.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⑴合作开发出钢轨轧制数值模拟与优化系统;⑵将钢轨轧制CAD-CAE-CAM数字化集成系统技术在攀钢轨梁厂生产线进行全面实施应用;⑶开发出一整套钢轨轧制金属流动宽展预测基础模型、单项及全断面补偿基础模型和边界条件分析处理方法,应用复杂型钢轧制CAD-CAE-CAM 数字化集成系统技术成功解决了百米高速钢轨、重载钢轨等的全长断面尺寸均匀性控制技术难题;⑷将项目开发的技术成果在攀钢轨梁厂生产线进行大规模实施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202_-202_年生产高质量钢轨356.5万吨,新增产值17.36亿元,新增利润3.89亿元;⑸获相关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4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1篇。3.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⑴合作开发出复杂型钢轧制数值模拟与优化系统;⑵将复杂型钢轧制CAD-CAE-CAM 数字化集成系统技术在莱钢型钢厂生产线进行全面实施应用;⑶应用复杂型钢轧制CAD-CAE-CAM 数字化集成系统技术成功开发出J形、C形等复杂断面型钢等新产品,解决了复杂型钢轧制尺寸精度控制技术难题;⑷将项目开发的技术成果在山钢大型、中型、小型型钢生产线进行大规模实施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202_-202_年生产J型、C型等复杂断面型钢7.52万吨,新增产值30941.8万元,新增利润8190.15万元;⑸获得项目相关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5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8篇。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202_年-202_年:北京科技大学康永林、朱国明及研究生同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陶功明、赵云、马朝辉、朱华林、林刚、郭华、杨伟、杜健等就“万能轧机型钢孔型化参数设计及轧制过程数值模拟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研究开发及应用工作。北京科技大学康永林教授为项目总负责人,朱国明老师为软件开发负责人,攀钢陶功明、赵云为现场技术负责人,马朝辉、朱华林、林刚、郭华、杨伟、杜健等为攀钢轨梁厂及攀钢研究院主要技术参与人。该项成果于202_年-202_年将软件进一步完善并开展应用,形成高质量钢轨轧制CAD-CAE-CAM集成系统与应用成果,该成果于202_年5月初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项目鉴定。

202_年-202_年:北京科技大学康永林、朱国明同山东莱钢就大型H型钢轧制缺陷有限元模拟与仿真开展合作开发,莱钢的主要技术人员为张思勋、王中学、刘福宁、杜显彬等人。202_年-202_年:北京科技大学康永林、朱国明同山东莱钢张思勋、王中学等技术人员就小型H型钢仿真结果修正与相关模型回归开展合作研究。

202_年-202_年:北京科技大学朱国明、康永林同山东莱钢张思勋、王中学、刘福宁等技术人员就型钢模拟软件编程与系统集成优化开展合作研究。

202_年-202_年:北京科技大学朱国明同山东莱钢张思勋、王中学、刘福宁等技术人员就型钢轧制过程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开展合作。

第二篇:推荐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

推荐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

项目名称:区域大气污染源高分辨率排放清单关键技术与应用 推荐单位:教育部

完成单位: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完成人:贺克斌,王书肖,张强,程水源,郑君瑜,吴烨,谢绍东,宋宇,蒋靖坤,薛志钢,刘欢,陈东升,段雷,赵斌,李萌

项目简介:

排放清单技术、立体观测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共同构成欧美区域空气质量改善重大行动计划(CAFÉ、CAIR等)的三大核心支撑技术;因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我国目前的大气污染排放源体系在世界上技术构成最复杂、时空变化最迅速,对排放清单技术在准确定量、及时更新和高分辨率方面提出了全面巨大挑战。项目通过研发采样测试技术、基于过程的排放清单技术、高分辨率排放源模式和清单多维校验技术等;基于在线平台集成,构建区域高分辨率排放清单技术方法体系及数据集产品。取得如下创新成果:

1、研发了固定源PM2.5/PM10 双级虚拟撞击采样器,测量精度优于美国标准方法所采用的双级旋风采样器和欧盟标准方法所采用的传统撞击采样器,提升了固定源排放综合测试系统的准确性;集成微等比例采样、多通道分级稀释、OBD 等先进技术,开发出全组分分析的第三代车载排放测试系统,实现由时段平均向瞬态排放测试的技术跃升,并首次实现道路复杂工况与颗粒物排放粒径分布、粒数浓度、颗粒物密度和关键化学成分的同步准确测定;基于大量现场测试构建基于工艺和控制技术的中国大气污染源排放因子库和源排放化学特征谱库。

2、开发出基于动态过程的高分辨率排放清单技术,包括基于工艺过程的工业源排放表征技术、基于道路和行驶工况的移动源排放表征技术、基于气象过程和卫星遥感的农业源排放表征技术,使一次PM2.5和VOCs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的不确定性降低了50-70%;集成能源利用、技术演进和污染控制建立区域污染物排放预测与控制情景的动态源清单技术方法,实现排放预测从行业到工艺技术的提升。

3、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尺度高分辨率排放源模式,通过源分类细化升级、GIS技术运用、源特征谱-化学机制映射关系建立等,将源清单时空分辨率、化学物种辨识精度和源识别种类提高一个数量级;建立在线排放清单计算和网格化处理技术平台,实现多、不同空间尺度、多化学组分的排放清单整合计算处理及与大气化学模式之间的无缝链接。

4、建立综合不确定性分析、卫星遥感、地面观测、模型模拟的排放清单多维校验技术。基于蒙特卡洛方法建立了完整的自下而上清单不确定性追踪和定量技术,完成区域排放清单不确定性评估;发展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评估点源排放的方法,首次证明卫星数据可用于评估中国大点源排放变化;综合高分辨率源清单、模型模拟和卫星反演方法,获得主要气态污染物排放的长期演变特征。

教育部鉴定认为,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基于动态过程的高分辨率排放清单技术、清单在线计算平台技术及数据产品、源排放粒径谱与成分综合采样测试系统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发表SCI论文146篇,他引202_次,单篇他引最高380次;12篇入选ESI“高引用论文”。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6项。专著3部。

推广应用情况:

成果广泛应用于国家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成渝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为40多项重大政策、技术文件和业务平台的核心科技支撑。主要包括: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国家环保技术文件《一次PM2.5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氨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和《大气污染源优先控制分级技术指南》等,河北、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数十个省市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部分省市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平台。成果应用于香港订定粤港减排目标与减排计划、澳门制订在用车尾气排放标准和全面改进我国环境气象业务预报水平等。上述重大政策和行动推动了我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践。202_年1-11月,74个城市PM2.5、PM10、SO2、NO2、CO等污染物浓度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6.7%、8.8%、16.6%、0.5%和8.4%,空气重污染发生频次、持续时间和污染强度均明显降低。成果明显改善我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排放清单技术与数据产品长期滞后状态,被国际权威专家评价为世界一流的工作,被国内外100多家研究机构和TF-HTAP、MICS-Asia等多项大型国际研究计划采用,在排放清单技术领域产生重大国际影响。

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_年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1.贺克斌,申现宝,刘欢,姚志良,马永亮,肖静。一种机动车尾气排放沿程多点采样分析系统,ZL201210483690.1 2.蒋靖坤;邓建国,段雷;基于虚拟撞击原理的双级PM10/PM2.5采样器;CN 203758800 U 3.刘欢,贺克斌,肖静,吉姆.伦茨,用于排放研究的车载机动车活动水平测量仪,ZL201220529593.7 4.贺克斌;申现宝;刘欢;姚志良;马永亮;肖静;一种机动车尾气排放沿程多点采样分析装置,ZL201220628498.2 5.贺克斌;姚志良;张明辉;申现宝;肖静;一种多通道多组分固定源采样分析装置,ZL201320026627.5 6.程水源等,稀释混合系统,CN 203117026 U 7.程水源等,采样系统,CN203376186 U 8.程水源等,移动源行驶参数测试系统,CN203117182 9.机动车行驶工况合成软件V1.0,2011SR033360 10.北京市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软件 V1.0,登记号:2011SR045336 11.北京市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软件 V2.0,登记号:2013SR130071 12.澳门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软件,2012SR067469,202_.3.29 13.多区域大气污染控制效果实时模拟及可视化分析软件V1.0,2014SR053081 14.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决策响应模型分析系统V1.0,2012SR056591 15.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动态更新系统,2013SR057324.202_.4.21.16.大气污染源标准化处理软件V1.0,2010SRBJ3098.202_.8.3 17.中国多尺度排放清单模型软件V2.0,2012SR127927 18.中国多尺度排放清单模型软件V1.0,2011SR033357 19.第三代空气质量模型排放数据预处理软件V1.0,2011SR033362 20.可变性和不确定性分析工具软件V1.0,2009SR09716 21.遗传算法优化空气质量模型污染源清单系统V1.0,2010SRBJ5742.202_.11.29.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清华大学作为项目第一完成单位,负责项目整体方案设计,提出了研究的主体思路和核心技术路线。研发了固定源排放综合测试系统和第三代车载排放测试系统,构建基于工艺和控制技术的中国大气污染源排放因子库和源化学特征谱库。开发出基于工艺过程的工业源排放表征技术、基于道路和行驶过程工况的移动源排放表征技术,建立了区域污染物排放预测技术方法,显著提高对中国人为排放源定量表征和情景预测的准确性。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尺度高分辨率排放源清单计算模式,显著提高了对源清单的空间、时间和化学物种分配的辨识精度,实现多、不同空间尺度、多化学组分的排放清单整合计算处理及与大气化学模式之间的无缝链接;开发出中国和亚洲区域高分辨综合排放清单数据集产品。发展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评估点源排放的方法,综合高分辨率源清单、模型模拟和卫星反演方法,获得了主要气态污染物排放的长期演变特征。成果为国家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硫氮总量控制、国家与重点区域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供了重要科学技术依据,编制了《一次PM2.5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等环保技术文件。发表学术期刊文章124篇,其中SCI 论文104篇;出版专著1部;申请专利8项,登记软件著作权9项。

北京工业大学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之一,开展关键技术的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为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持的实践当中:发展了污染源颗粒物及挥发性有机物稀释采样系统及采样方法,并在京津冀地区选择代表性的工业源、移动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开展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因子和化学组成测试,丰富了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库。提出了活动水平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开发了源排放清单可视化软件平台,建立了京津冀区域高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取得的技术成果和建立的排放清单在北京市、河北省及其重点城市得到应用,为“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在上述区域大气污染减排工作中发挥了实际作用。

华南理工大学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之一,开展关键技术的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为珠三角和港澳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持的实践当中:构建了以极大似然法、自展模拟、蒙特卡洛模拟、敏感性分析为核心技术的大气排放源清单定量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框架,开发了大气排放源清单定量不确定性分析软件工具。研究成果推动了大气排放源清单不确定性分析、关键不确定定性来源识别以及排放源清单改进等研究工作,将排放源清单不确定性分析从定性或半定量提升到定量水平,为开展大气排放源清单改进与不确定性量化分析提供了方法基础。建立了珠三角区域高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并进行了不确定性量化分析。取得的技术成果和建立的排放清单在广东省及其重点城市、香港、澳门等地得到应用,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空气质量预报预警、202_年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十二五”珠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粤港珠三角空气质素管理计划(202_-202_)等科学研究、业务平台和政策制定工作,为珠三角地区开展大气污染监测、预报预警、来源解析和政策制定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科技支撑。

北京大学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之一,开展关键技术的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负责中国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和大气氨排放清单的建立工作:建立了中国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编制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综合考虑气温、湿度、降水等重要气象过程参数,对施肥、养殖、生物质燃烧等过程进行动态建模和参数化,并利用高分辨率农业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进行火点定位,建立了基于气象过程和卫星遥感的农业源排放定量表征技术,将源清单计算的空间单元从行政区提高到1km×1km网格,显著改善排放清单的准确性和时空分辨率,编制了大气氨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项目技术成果和建立的排放清单成为定量解析大气颗粒物区域来源和二次颗粒物来源的核心支撑之一,并为我国开展重点区域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提供了关键技术依据。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之一,主要负责典型工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和源排放化学特征谱测试工作:测试了我国典型钢铁厂和水泥厂的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排放特征,确定了烧结、炼铁、炼钢等不同工序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细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化学组成,丰富了我国大气污染源排放因子库。

主要完成人情况:

贺克斌,第一完成人,教授,清华大学。项目负责人,全面主持项目工作,提出研究总体方案。对创新点1、2、3做出了贡献。建立了创新点1中基于道路和工况的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建立了创新点2中“宏观交通特征-微观工况分布-机动车排放”三级映射方法;开发了创新点3的多尺度高分辨率排放清单计算模式;主持构建区域高分辨率排放清单技术方法体系。曾获国家科技奖励:大气颗粒物及其前体物排放与复合污染特征,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2_(1);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理论与技术及其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_(2);我国二氧化硫减排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_(4)

王书肖,第二完成人,研究员,清华大学。对创新点1、2、4做出了重要贡献。构建创新点1中基于工艺和控制技术的源排放因子库和化学特征谱库;开发创新点2中基于工艺过程的工业源排放表征技术,建立区域污染物排放预测方法;发展创新点4中综合卫星遥感、地面观测和模型模拟的清单校验方法。曾获国家科技奖励:大气颗粒物及其前体物排放与复合污染特征,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2_(10);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理论与技术及其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_(3);我国二氧化硫减排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_(6)张强,第三完成人,教授,清华大学。对创新点2、3、4做出重要贡献,开发出中国和亚洲区域高分辨综合排放清单数据产品。建立了创新点2中区域高分辨机动车动态排放清单方法;开发了创新点3中在线排放清单计算和网格化处理技术平台;发展了创新点4中综合高分辨率源清单、模型模拟和卫星反演技术校验主要污染物排放变化的方法。

程水源,第四完成人,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对创新点1、3做出了重要贡献。发展了创新点1中源排放采样稀释系统及采样方法,开展了大量源排放特征测试;建立了创新点3中的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

郑君瑜,第五完成人,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对创新点3、4做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创新点3中的珠三角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发展了创新点4中以极大似然法、自展模拟、蒙特卡洛模拟、敏感性分析为核心技术的大气排放源清单定量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开发了排放源清单定量不确定性分析软件工具。吴烨,第六完成人,副研究员,清华大学。对创新点1、2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发了创新点1中第三代车载排放测试系统和中国城市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建立了创新点2中基于道路和行驶工况的移动源排放表征技术和基于交通流特征的城市高分辨率机动车排放清单,编制了道路机动车排放清单技术指南。曾获国家科技奖励: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理论与技术及其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_(5)。

谢绍东,第七完成人,教授,北京大学。对创新点2做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创新点2中的机动车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牵头编制国家环境保护技术文件《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

宋宇,第八完成人,教授,北京大学。对创新点2做出了重要贡献。发展了创新点2中的基于气象过程和卫星遥感的农业源排放表征技术,建立了中国大气氨排放清单,牵头编制了国家环境保护技术文件《氨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蒋靖坤,第九完成人,副研究员,清华大学。对创新点1做出了重要贡献。研发了创新点1中双级虚拟撞击器和稀释采样系统,并建立了固定源排放综合测试系统,克服了现有采样和测量系统存在的问题。

薛志钢,第十完成人,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创新点1做出了重要贡献。测试了我国典型钢铁厂和水泥厂的大气污染排放特征,确定了不同工序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PM2.5和VOCs的化学组成,丰富了创新点1中的我国大气污染源排放因子库。

刘欢,第十一完成人,副研究员,清华大学。对创新点1、2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展了创新点1中的机动车道路车载测试,建立了创新点2中基于路段交通流特征的城市高分辨率机动车排放清单。陈东升,第十二完成人,副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对创新点3做出了重要贡献。发展了创新点3中的源排放清单可视化软件平台,建立了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

段雷,第十三完成人,教授,清华大学。对创新点1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发了创新点1中固定污染源排放PM2.5稀释采样装置,测定了燃煤电厂细颗粒物排放理化特征。曾获奖励: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理论与技术及其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_(10);我国二氧化硫减排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_(10)赵斌,第十四完成人,博士研究生,清华大学。对创新点2做出了重要贡献。基于工艺过程的工业源排放特征技术,建立了区域污染物排放预测与控制情景的动态源清单技术方法。

李萌,第十五完成人,博士研究生,清华大学。对创新点3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发了基于源特征谱的、进行不同化学机制物种准确分配的框架,降低了由于人为不完全匹配导致的化学分配误差,提高了化学物种辨识精度。

第三篇:202_国家科技进步奖初评通过项目

202_国家科技进步奖初评通过项目(通用项目)

序号 评审组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推荐单位 初评建议等级

作物遗传育种与园艺组

CIMMYT小麦引进、研究与创新利用

何中虎,夏先春,陈新民,邹裕春,吴振录,庄巧生,于亚雄,袁汉民,杨文雄,李梅芳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北京市

二等奖 2

作物遗传育种与园艺组

高产稳产棉花品种鲁棉研28号选育与应用

王家宝,王留明,赵军胜,孟志刚,刘任重,陈 莹,王秀丽,杨 静,董合忠,赵洪亮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山东银兴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

二等奖 3

作物遗传育种与园艺组

晚粳稻核心种质测21的创制与新品种定向培育应用

姚海根,张小明,姚 坚,何祖华,石建尧,鲍根良,王淑珍,叶胜海,徐红星,管耀祖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

二等奖 4

作物遗传育种与园艺组

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机理与新品种选育

李加纳,涂金星,张学昆,傅廷栋,张洁夫,柴友荣,梁 颖,唐章林,刘列钊,殷家明

西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重庆市

二等奖 5

作物遗传育种与园艺组

小麦抗病、优质多样化基因资源的发掘、创新和利用

孙其信,刘志勇,刘广田,杨作民,梁荣奇,尤明山,李保云,解超杰,倪中福,杜金昆

中国农业大学 教育部

二等奖 6

作物遗传育种与园艺组

核果类果树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陈学森,姜远茂,毛志泉,吕德国,何天明,彭福田,王国政,杨保国,董胜利,秦嗣军

山东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 山东省

二等奖 7 林业组

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

于文吉,李延军,余养伦,祝荣先,刘红征,张亚慧,任丁华,许 斌,苏志英,宁其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安徽宏宇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浙江大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国森机械有限公司,太尔胶粘剂(广东)有限公司 国家林业局

二等奖 8 林业组

南方特色干果良种选育与高效培育关键技术

黄坚钦,姚小华,戴文圣,吴家胜,王正加,王开良,李永荣,郑炳松,傅松玲,夏国华

浙江农林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南京绿宙薄壳山核桃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诸暨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

二等奖 9 林业组

四倍体泡桐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

范国强,翟晓巧,尚忠海,王安亭,孙中党,赵振利,金继良,何长敏,王 迎,邓敏捷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阜阳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江西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新乡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河南省

二等奖 10 养殖业组

荣昌猪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刘作华,王金勇,杨飞云,尹靖东,王红宁,李洪军,徐顺来,于会民,汪开益,冯光德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重庆隆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重庆市

二等奖 11 养殖业组

“农大3号”小型蛋鸡配套系培育与应用

杨 宁,宁中华,张庆才,吴常信,曲鲁江,刘华桥,陈福勇,徐桂云,许殿明,郑丽敏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北农大动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农榜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河南柳江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

二等奖 12 养殖业组

鲤优良品种选育技术与产业化

孙效文,石连玉,董在杰,冯建新,徐 鹏,梁利群,俞菊华,李池陶,鲁翠云,白庆利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农业部

二等奖 13 养殖业组

畜禽饲料中大豆蛋白源抗营养因子研究与应用

谯仕彦,秦贵信,李德发,贺平丽,马 曦,孙泽威,王勇飞,曹云鹤,方 华,陆文清

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双胞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源耀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龙科方舟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西农业大学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等奖 14 养殖业组

刺参健康养殖综合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隋锡林,王印庚,常亚青,周遵春,包振民,李成林,孙慧玲,丁 君,韩家波,宋 坚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大连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大连壹桥海洋苗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安源水产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省

二等奖 15 科普组

玉米田间种植系列手册与挂图

李少昆,谢瑞芝,崔彦宏,高聚林,王克如,石 洁,王永宏,舒 薇,王俊忠,刘永红 中国科协

二等奖 16 科普组

前列腺疾病100问

孙颖浩,王林辉,高 旭,刘智勇,张振声,肖 亮,陆小新,高 标,鲁 欣 上海市

二等奖 17 科普组

中国载人航天科普丛书

王永志,王文宝,袁家军,邸乃庸,陈善广,顾逸东,戚发轫,黄春平,周凤广,钱卫平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二等奖 18

工人、农民技术创新组

高产早熟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国审偃展4110选育及应用 徐才智

河南省才智种子开发有限公司 河南省

二等奖 19

工人、农民技术创新组

异形承载木梁拼板制造技术与应用 白伟东

大兴安岭神州北极木业有限公司 中华全国总工会

二等奖 20

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组

中国电科技术创新体系重构工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一等奖 21

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组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科技创新工程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等奖 22

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组

石药集团药物研发创新体系建设 石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

二等奖 23

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组

微创介入与植入医疗器械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平台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

二等奖 24

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组

中信重工高端矿山重型装备技术创新工程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

二等奖 25 油气工程组

5000万吨级特低渗透-致密油气田勘探开发与重大理论技术创新

杨 华,李安琪,张明禄,何顺利,朱天寿,李忠兴,付金华,徐永高,雷 群,谭中国,沈复孝,赵 勇,卢 涛,慕立俊,赵继勇,赵金洲,席胜利,李天太,姚泾利,张书平,喻 建,赵振峰,贾爱林,高春宁,余浩杰,刘显阳,陆红军,何永宏,周 丰,张炳军,何光怀,李松泉,李国欣,高淑梅,余淑明,姚宗惠,宋广寿,李跃刚,刘占良,张宗林,李宪文,王大兴,屈雪峰,李兆国,石玉江,付钢旦,魏新善,雷启鸿,王登海,杨世海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特等奖 26 油气工程组

超高压大功率油气压裂机组研制及集群化应用 王峻乔,吴汉川,王庆群,唐 军,胡 顺,伍铁英,刘清友,周思柱,游 艇,李 蓉

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长江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二等奖 27 油气工程组

海上稠油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及应用

张凤久,孙福街,叶仲斌,姜 伟,郭拥军,陈 明,张 健,刘光成,刘宗昭,陈 壁

中海油研究总院,西南石油大学,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光亚聚合物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二等奖 28 油气工程组

库车前陆冲断带盐下超深特大型砂岩气田的发现与理论技术创新

王招明,李 勇,田 军,胥志雄,杨海军,谢会文,杨举勇,王清华,胡剑风,张义杰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二等奖 29 轻工组

营养代餐食品创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张名位,杨晓泉,魏振承,张瑞芬,蔡福带,徐志宏,罗宝剑,唐小俊,赖学佳,尹寿伟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惠尔康集团有限公司,黑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力衡临床营养品有限公司 广东省

二等奖 30 轻工组

空调器舒适性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王友宁,屈治国,高保华,王 晔,付 裕,张新起,程永甫,吴洪金,雷永锋,马玉新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二等奖 31 纺织组

PTT和原位功能化PET聚合及其复合纤维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王 锐,缪汉根,张叶兴,梅 锋,朱志国,边树昌,张秀芹,周静宜,徐春建,王建明

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服装学院,江苏中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二等奖 32 纺织组

高精度圆网印花及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张国清,房宽峻,王玉平,张兴华,魏福彬,陈家康,乔传亮,胡立华,刘尊东,郝龙云

愉悦家纺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青岛大学,天津德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同大镍网有限公司,福建省晋江市佶龙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山东黄河三角洲纺织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二等奖 33 化工组

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

戴厚良,孙丽丽,王辉国,彭光勤,张明龙,孔德金,修振东,刘永芳,王德华,王少兵,汪 琦,吴德飞,于海斌,杨旭东,李 强,苏为群,董昌宏,邢 波,李旭灿,杨卫胜,臧甲忠,余富海,于向真,冷家厂,张江洪,李啸东,朱振兴,夏志武,梁战桥,任奎富,毛俊义,方志平,杨仁建,姜晓花,程相民,赵锦波,郭宏利,朱 兵,马 坚,马剑锋,蔡建光,冯 旭,朱 宁,董海芳,侯 强,王雨勃,徐向荣,周 辉,秦永强,顾昊辉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特等奖 34 化工组

高端医药产品精制结晶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

王静康,龚俊波,黄文锋,胡昌勤,郝红勋,尹秋响,陈晓军,张美景,林丽红,杨战鏖

天津大学,深圳华润九新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品检验总所)天津市

二等奖 35 化工组

满足国家第四阶段汽车排放标准的清洁汽油生产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

蔺爱国,鲍晓军,兰 玲,马 安,张学军,范 煜,李吉春,王国旗,蔡海军,常晓昕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二等奖 36 化工组

冷再生剂循环技术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工业应用

李群柱,李志国,李 莉,李成华,张树生,郭行政,马 驰,王贤山,徐兴昌,董 瑜

洛阳维达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化工油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二等奖 37 化工组

青海盐湖低品位难开发钾盐高效利用技术

王兴富,李小松,王石军,于建国,谢康民,海吉忠,宋兴福,冯跃华,李辉林,刘生福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 青海省

二等奖 38

非金属材料组

高性能多尺度颗粒协同增强铝、镁基复合材料关键技术与应用

李建平,郭永春,杨 忠,严 文,夏 峰,李高宏,李 艳,颜君衡,赵玉厚,董晟全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通用动力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曲阜金皇活塞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康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省

二等奖 39

非金属材料组

有机氟单体及高性能氟聚合物产业化新技术开发

曾本忠,张建新,张金刚,李 嘉,胡显权,陈立义,屈 均,肖平,汪仲权,吴常根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省

二等奖 40

非金属材料组

红外吸收微粒的表面改性及在节能树脂中的应用

薛 奇,周东山,王昭群,薛纪良,卞忠华,陈 强,陈 葳,王晓亮,江 伟,李林玲

南京大学,江苏兴业塑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春申堂药业有限公司 江苏省

二等奖 41 金属材料组

复杂锡合金真空蒸馏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杨 斌,兰 旭,戴永年,戴卫平,张小宁,刘大春,陈平,徐宝强,罗祥海,陶东平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昆明鼎邦科技有限公司,来宾华锡冶炼有限公司,江西自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省

二等奖 42 金属材料组

高效化微合金化钢板坯表面无缺陷生产技术开发与工程化推广应用

张 慧,杨春政,吴夜明,周明伟,郭景瑞,许 斌,罗伯钢,刘建华,何宇明,张润生

钢铁研究总院,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二等奖 43 金属材料组

高品质特殊钢大断面连铸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与应用

韩国瑞,张温永,许晓红,钱 刚,张家泉,周干水,陈卫强,张文基,刘伟涛,代宗岭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中冶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二等奖 44 金属材料组

高性能大规格复杂截面铝合金型材挤压成形及应用技术

赵国群,张培良,龚 明,管延锦,张存生,苏振佳,高安江,田爱琴,王 刚,王惠勇

龙口市丛林铝材有限公司,山东大学,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

二等奖 45 金属材料组

铜管高效短流程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

李长杰,张士宏,王世中,刘新华,李剑平,程大勇,董志强,刘劲松,李红安,张习刚

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二等奖 46 金属材料组

复杂稀贵金属物料多元素梯级回收关键技术

张 源,高 亮,梁海卫,王瑞祥,刘 恢,金自文,葛遵利,朱新生,孙先如,涂百乐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兰州华冶化工机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双屿实业有限公司,徐州燃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

二等奖 47 金属材料组

节材耐磨损钢铁材料制造技术研发与工业应用

李 卫,郑开宏,冼卫泉,李运初,邓世萍,李文政,陈 晓,李 林,刘 英,苏志辉

暨南大学,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新丰耐磨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市天河区金棠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德兴)铸造有限公司,浙江裕融实业有限公司,安徽省凤形耐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

二等奖 48 机械组

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

邵新宇,李 斌,黄 禹,段正澄,安 进,邓家科,程愿应,谈明强,于 淼,王春明,彭惠平,付远兵,黄正坤,李建军,李彦波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法利莱切焊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湖北中航精机科技有限公司,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一等奖 49 机械组

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成套装备与工艺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雷丙旺,颜永年,吴任东,白 箴,张 磊,杨秀清,林 峰,王锦波,郑建国,陈建平

清华大学,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工业大学,沈阳重锻液压机制造有限公司,北京天力创玻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

二等奖 50 机械组

12000吨航空铝合金厚板张力拉伸装备研制与应用

谢东钢,蒋太富,汪恩辉,赵永平,张 超,王殿楹,李 迅,刘 庆,朱才朝,王智敏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二等奖 51 机械组

航天器舱体结构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立焊关键技术与应用

陈树君,卢振洋,杨颂华,刘 嘉,黄鹏飞,祁俊峰,殷树言,蒋 凡,毕向阳,韩永全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卫星制造厂,内蒙古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 北京市

二等奖 52

动力电气与民核组

电网雷击防护关键技术与应用

陈维江,陈家宏,曾 嵘,谷山强,钱冠军,贺恒鑫,吕 军,王 剑,冯万兴,沈海滨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武汉三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二等奖 53

动力电气与民核组

大功率特种电源的多时间尺度精确控制技术及其系列产品开发

杨 旭,王兆安,卓 放,裴云庆,白小青,姚为正,于文斌,李 瑞,郭春龙,侯霄峰

西安交通大学,许继电源有限公司,西安爱科赛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陕西省

二等奖

动力电气与民核组

特大型水轮机控制系统关键技术、成套装备与产业化

魏守平,刘文斌,文劲宇,陈 克,程时杰,毕亚雄,周志军,余志强,孙建波,李大虎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国测三联水电设备有限公司 湖北省

二等奖 55

动力电气与民核组

预防交直流混联电网大面积停电的快速防控与故障隔离技术及应用

马世英,郭小江,郑 超,郭剑波,庞晓艳,蒋宜国,唐晓骏,宋墩文,李柏青,熊 敏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北京市

二等奖 56

动力电气与民核组

青藏电力联网工程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指挥部,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二等奖 57

动力电气与民核组

柴油机低噪声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

舒歌群,张俊红,沈 捷,孙少军,高文志,卫海桥,梁兴雨,毕凤荣 天津大学,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市

二等奖 58

电子与科学仪器组

氮化镓基紫外与深紫外LED关键技术

郝 跃,李培咸,林科闯,李晋闽,张国华,王军喜,马晓华,闫建昌,蔡伟智,高 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杰生电气有限公司,西安中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省

二等奖 59

电子与科学仪器组 推扫成像型碲镉汞红外焦平面组件关键技术及其航天应用

何 力,丁瑞军,张勤耀,杨建荣,林 春,胡晓宁,王小坤,陈 路,廖清君,魏彦锋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上海市

二等奖 60

电子与科学仪器组

非制冷红外辐射热探测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蒋亚东,吴志明,王 涛,李明锁,蒋 城,顾德恩,刘子骥,郑 兴,赵凯生,沈建宏

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中电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 四川省

二等奖 61

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组

大规模网络流媒体服务关键支撑技术

金 海,廖小飞,程 斌,陈汉华,马国强,朱在国,刘智聪

华中科技大学,深圳市融创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等奖 62

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组

32位星载容错控制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华更新,杨 桦,梁洁玫,杨孟飞,李晓维,周新发,刘 群,胡 瑜,刘 波,衣学慧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市

二等奖 63

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组

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机器翻译核心技术及产业化

王海峰,吴 华,宗成庆,刘 挺,刘 洋,姜晓红,刘 群,马艳军,胡晓光,何中军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等奖 64

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组

支持批量定制生产的数字化车间动态管控平台及装备研发与应用

于海斌,史海波,曲道奎,陈书宏,徐志刚,严仓锋,赵兴俭,高明山,潘福成,徐 方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特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

二等奖 65

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组

在线社交网络分析关键技术及系统

贾 焰,周 斌,方滨兴,李爱平,韩伟红,黄河燕,杨树强,韩 毅,黄九鸣,刘江宁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湖南蚁坊软件有限公司,任子行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

二等奖 66

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组

普适计算关键技术及支撑平台

史元春,潘 纲,陈 渝,吕勇强,李石坚,孙育宁,奉飞飞,刘 威,史兴国,朱珍民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教育部

二等奖 67 土木建筑组

建筑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及应用

谢礼立,翟长海,马玉宏,郑文忠,徐龙军,娄 宇,孙景江,冯 远,胡进军,李 爽,韩 淼,李亚琦,公茂盛,杨永强,周宝峰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学 中国地震局

一等奖 68 土木建筑组

深大长基坑安全精细控制与节约型基坑支护新技术及应用

郑 刚,王存贵,张晋勋,吴宏伟,刘 畅,雷华阳,娄荣祥,侯玉杰,张云富,陈 新

天津大学,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香港科技大学,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二等奖 69 土木建筑组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体系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白国良,陈以一,薛建阳,吴 涛,童乐为,薛永武,杨 勇,陈宗平,姜维山,赵鸿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同济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大学 陕西省

二等奖 70 土木建筑组

预应力整体张拉结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葛家琪,张爱林,王文胜,王泽强,张国军,王桂玲,娄 峰,白宝鲲,刘学春,王 树

北京工业大学,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纽曼帝莱蒙膜建筑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等奖 71 土木建筑组

面向大型工程施工的流动式成套吊装设备关键技术与应用

陈卫东,孙 丽,孙 影,孟进军,章 琢,余钦伟,韩 雷,丁美莲,李香伟,李为民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

二等奖 72 水利组

水库大坝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张建云,蔡跃波,李 云,贾金生,汪小刚,盛金保,李 雷,顾冲时,宣国祥,杨正华,王士军,魏迎奇,卢正超,彭雪辉,王晓刚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江苏南大先腾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杭州市青山水库管理处 水利部

一等奖 73 水利组

300m级溪洛渡拱坝智能化建设关键技术

樊启祥,王仁坤,张超然,周绍武,李庆斌,张国新,洪文浩,戴科夫,彭 华,周宜红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武汉英思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峡大学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二等奖 74 水利组

水工岩体特性评价与工程利用关键技术

邬爱清,杨启贵,陈胜宏,盛 谦,吴海斌,董学晟,周火明,丁秀丽,尹健民,陈尚法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湖北省

二等奖 75 水利组

大数据驱动的水文多要素监测预报关键技术与应用

朱跃龙,余钟波,蔡 阳,许 峰,杨 涛,李致家,孟令奎,冯 钧,冯 杰,李士进

河海大学,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 水利部

二等奖 76 交通运输组

京沪高速铁路工程

何华武,卢春房,蔡庆华,赵国堂,郑 健,李志义,刘学文,孙树礼,王玉泽,康 熊,高宗余,江 明,程先东,徐海锋,尤忠涛,马云双,赵明花,姜春林,李树德,郭志勇,王 澜,张志辉,易伦雄,文武松,高治双,杨 忠,李海鉴,李昌宁,杜嘉俊,安爱军,韦 国,郝又猛,孙福洋,王 峰,李光林,刘 波,孙帮成,宁 滨,张卫华,田红旗,赵维刚,杨国伟,荣智林,张 涵,靖仕元,姚建伟,宋晓风,梁建英,李 军,王悦明 中国铁路总公司,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铁路局,济南铁路局,北京铁路局,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总公司

特等奖 77 交通运输组

车辆联网感知与智能驾驶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

王云鹏,沃天宇,余贵珍,王建强,田大新,周 炜,郭继孚,关积珍,陈志方,于海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九五智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中心,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四通智能交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吉林大学 教育部

二等奖 78 交通运输组

高速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成套技术及应用

赵 勇,喻 渝,李国良,栗恒满,霍玉华,倪光斌,朱永全,王明年,谭忠盛,肖广智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国家铁路局

二等奖 79 交通运输组

节能与新能源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李高鹏,朱光海,何洪文,高建平,彭能岭,陈慧勇,郑 维,罗国富,吴晓光,杜颖颖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省

二等奖 80 交通运输组

山区高速公路运营保障关键技术及装备

孙乔宝,周应新,黄宏伟,王 珏,李志清,魏 亚,杨建喜,马 亮,吴礼舟,谢雄耀

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同济大学,清华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北京中路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 交通运输部

二等奖 81 交通运输组

废轮胎修筑高性能沥青路面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王旭东,柳 浩,杨志峰,刘朝晖,张玉贞,何兆益,张 蕾,罗根传,李廷刚,杜群乐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长沙理工大学,中海油气开发利用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庆交通大学,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部

二等奖 82

标准计量与文体科技组 气控热管国家高精度温度源

闫小克,马重芳,孙建平,邱 萍,乐 恺,张金涛,屈继峰,王 伟,林 鸿,冯晓娟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一等奖 83

标准计量与文体科技组

大型承压设备不停机电磁无损检测技术及应用

沈功田,武新军,胡 斌,李路明,林树青,林俊明,石 坤,刘德宇,胡 智,侯旭东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江西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河北省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检验院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二等奖 84 环境保护组

大气细颗粒物在线监测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刘建国,刘文清,桂华侨,陆 钒,钱 江,陈 军,程 寅,潘焕双,赵南京,张 帅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

二等奖 85 环境保护组

区域大气污染源高分辨率排放清单关键技术与应用

贺克斌,王书肖,张 强,程水源,郑君瑜,吴 烨,谢绍东,宋 宇,蒋靖坤,薛志钢

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教育部

二等奖 86 环境保护组

中国生态交错带生态价值评估与恢复治理关键技术

高吉喜,李文华,吕世海,张 杰,陈亚宁,雷 坤,苏金华,谢高地,刘军会,孙贻超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大连民族学院 环境保护部

二等奖 87 内科一组

重要真菌病的临床诊治与干预策略 廖万清,张万年,姜远英,潘炜华,盛春泉,王 彦,陈 敏,方 伟,曹永兵,缪震元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上海市

二等奖 88 内科一组

环境与遗传因素对男性生殖功能影响的基础研究与应用

王心如,沙家豪,陈子江,夏彦恺,郭雪江,胡志斌,薛志刚,沈洪兵,周作民,刘明兮

南京医科大学,山东大学,浙江星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省

二等奖 89 内科一组

中枢神经系统重大疾病CT/MRI 关键技术的创新与临床应用

耿道颖,李 聪,董 强,张 军,顾宇翔,李郁欣,尹 波,吴 毅,崔 梅,熊 佶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教育部

二等奖 90 内科一组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黄 河,罗 依,蔡 真,王金福,肖浩文,施继敏,谭亚敏,林茂芳,来晓瑜,赵妍敏 浙江大学 浙江省

二等奖 91 内科二组

慢性乙型肝炎诊疗体系的创新及关键技术推广应用

侯金林,王福生,戴立忠,孙 剑,廖家杰,鲁凤民,王战会,陈香梅,张喜全,汪 艳

南方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下仁心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华医学会

二等奖 92 内科二组

我国艾滋病新流行形势下的综合防控策略及应用研究

尚 红,吴 昊,张林琦,汪 宁,陆 林,王 哲,何 维,姜拥军,韩晓旭,徐俊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清华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辽宁省

二等奖 93 内科二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与综合防治

冉丕鑫,周玉民,王 健,钟南山,郑劲平,陈荣昌,罗远明,卢文菊,康 健,巨春蓉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省

二等奖 94 内科二组

鼻咽癌诊疗关键策略研究与应用

马 骏,赵 充,麦海强,张 力,卢泰祥,李宇红,谢方云,胡伟汉,刘孟忠,孙 颖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中华医学会

二等奖 95 中医中药组

人工麝香研制及其产业化

于德泉,朱秀媛,柳雪枚(已故),李世芬,姚乾元,严崇萍,刘厚起,高益民,王文杰,程桂芳,沈祥龙,肖 宣,郭 经,庾石山,章 菽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中药公司,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北京联馨药业有限公司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一等奖 96 中医中药组

以桂枝茯苓胶囊为示范的中成药功效相关质量控制体系创立及应用

萧 伟,徐筱杰,朱靖博,段金廒,王永华,王振中,丁 岗,毕宇安,曹 亮,李家春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江苏省

二等奖 97 中医中药组

基于活性成分中药质量控制新技术及在药材和红花注射液等中的应用

屠鹏飞,姜 勇,李 军,赵炳祥,刘胜华,谈 英,史社坡,朱雅宁,赵明波,宋月林 北京大学,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劲牌有限公司 中华中医药学会

二等奖 98 中医中药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关键技术的创新及应用

李建生,李素云,王明航,余学庆,王至婉,谢 洋,张海龙,余海滨,白云苹,王海峰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省

二等奖 99 中医中药组

藏药现代化与独一味新药创制、资源保护及产业化示范

贾正平,李茂星,阙文斌,张汝学,张兆琳,陈万生,樊鹏程,马慧萍,石晓峰,陈世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兰州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甘肃首曲药源中藏药材加工有限公司 甘肃省

二等奖 100 中医中药组

冠心病“瘀毒”病因病机创新的系统研究

陈可冀,史大卓,徐 浩,殷惠军,张京春,蒋跃绒,王承龙,高铸烨,薛 梅,尚青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等奖 101 中医中药组

中药及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分离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孔令义,罗 俊,王小兵,罗建光,汪俊松,杨鸣华,杨 蕾,李 意,柳仁民,姚 舜

中国药科大学 教育部

二等奖 102 中医中药组

补肾益精法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机制和推广应用

王拥军,谢雁鸣,王永炎,施 杞,陈 棣,唐德志,梁倩倩,王燕平,支英杰,卞 琴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上海市

二等奖 103 中医中药组

热敏灸技术的创立及推广应用

陈日新,陈明人,康明非,刘中勇,伊 鸣,周美启,苏同生,迟振海,熊 俊,谢丁一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医医院 江西省

二等奖 104

药物与生物医学工程组

首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开发研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

丁列明,石远凯,孙 燕,黄 岩,张 力,胡 蓓,刘晓晴,张 玲,胡云雁,周建英,赵 琼,张树才,秦叔逵,张沂平,王 东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职业病防治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浙江省

一等奖 105

药物与生物医学工程组

原创新药艾普拉唑的研发与产业化

侯雪梅,刘 然,胡海棠,周月广,周淑芳,秦湘红,孔祥生,金 鑫,陈 剑,肖 鸿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丽珠集团丽珠医药研究所,珠海保税区丽珠合成制药有限公司,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 广东省

二等奖 106

药物与生物医学工程组

奥美拉唑系列产品产业化与国际化的关键技术开发

程卯生,宋伟国,刘新泳,严守升,何英俊,杨 磊,高东圣,董良军,宋成刚,杨 磊

寿光富康制药有限公司,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药科大学,山东大学,聊城大学 山东省

二等奖 107

药物与生物医学工程组

重组人生长激素系列产品研制与产业化 金 磊,罗小平,王俊才,王思勤,罗飞宏,巩纯秀,傅君芬,杜敏联,杜红伟,刘志红

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省

二等奖 108 通信组

通信局(站)系统防雷接地理论突破及技术创新与国内外应用

刘吉克,林湧双,孔 力,朱清峰,陈 强,何金良,熊 膺,马红兵,石 丹,张兴海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深圳锦天乐防雷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等奖 109 通信组

大容量、智能化光传送网(OTN)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黄志勇,李允博,荆瑞泉,李 晗,罗 军,邹洪强,霍晓莉,崔秀国,王 磊,闫 飞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 深圳市

二等奖 110 通信组

高清视频网络化即时服务技术与应用

张文军,杨小康,归 琳,王兴东,田 广,宋 利,马文峰,王国辉,解 蓉,张重阳

上海交通大学,北京世纪睿科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博康智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教育部

二等奖 111 通信组

高性能超强抗弯光纤关键技术、制造工艺及成套装备

李诗愈,王彦亮,罗文勇,史惠萍,戚 卫,余志强,伍淑坚,刘志坚,蓝 海,胡 鹏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等奖 112

农艺与农业工程一组

主要粮食产区农田土壤有机质演变与提升综合技术及应用 徐明岗,张文菊,魏 丹,黄绍敏,朱平,杨学云,聂 军,石孝均,辛景树,黄庆海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西南大学 农业部

二等奖 113

农艺与农业工程一组

苏打盐碱地大规模以稻治碱改土增粮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梁正伟,杨 福,侯立刚,王志春,张三元,马景勇,闫喜东,李彦利,黄立华,齐春艳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吉林省

二等奖 114

农艺与农业工程一组

玉米冠层耕层优化高产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赵 明,董志强,钱春荣,李从锋,王 群,张 宾,齐 华,王育红,刘 鹏,马 玮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洛阳农林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 农业部

二等奖 115

农艺与农业工程一组

生物靶标导向的农药高效减量使用关键技术与应用

高希武,柏连阳,崔海兰,王贵启,张友军,郑永权,张宏军,徐万涛,张 帅,戴良英

中国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北京绿色农华植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袁隆平

二等奖 116

农艺与农业工程一组

稻麦生长指标光谱监测与定量诊断技术

曹卫星,朱 艳,田永超,姚 霞,倪 军,刘小军,邓建平,张娟娟,李艳大,王绍华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河南农业大学,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省

二等奖 117

农艺与农业工程一组

有机肥作用机制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

沈其荣,徐阳春,杨 帆,杨兴明,薛智勇,陆建明,徐 茂,李 荣,赵永志,黄启为

南京农业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阴市联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耕地质量保护站,北京市土肥工作站 教育部

二等奖 118

农艺与农业工程一组

长江中下游稻飞虱暴发机制及可持续防控技术

方继朝,刘泽文,韩召军,吴进才,郭慧芳,郭 荣,王茂涛,刘向东,王利华,张谷丰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省植物保护站 江苏省

二等奖 119

农艺与农业工程一组

新疆棉花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与应用

新疆农业科学院棉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农业科学院,石河子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二等奖 120

农艺与农业工程二组

农林废弃物清洁热解气化多联产关键技术与装备

陈冠益,董玉平,许 敏,柏雪源,董 磊,孙 立,周松林,马 革,颜蓓蓓,马文超

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山东百川同创能源有限公司,张家界三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市

二等奖 121

农艺与农业工程二组

精量滴灌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及应用

王 栋,许 迪,龚时宏,王 冲,高占义,仵 峰,黄修桥,王建东,张金宏,薛瑞清

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大禹节水(天津)有限公司 甘肃省

二等奖

122

农艺与农业工程二组

新型低能耗多功能节水灌溉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施卫东,李 红,王新坤,刘建瑞,范永申,朱兴业,周 岭,刘俊萍,陈 超,李 伟

江苏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上海华维节水灌溉有限公司,江苏旺达喷灌机有限公司,徐州潜龙泵业有限公司,台州佳迪泵业有限公司,福州海霖机电有限公司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二等奖 123

农艺与农业工程二组

植物-环境信息快速感知与物联网实时监控技术及装备

何 勇,杨信廷,史 舟,刘 飞,田宏武,罗 斌,聂鹏程,冯 雷,邵咏妮,张 洪 浙江大学,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派得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睿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部

二等奖 124 资源调查组

中国海大陆架划界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李家彪,刘保华,郝天珧,吴自银,黎明碧,方银霞,阳凡林,游庆瑜,郑彦鹏,杨 鹰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山东科技大学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

二等奖 125 资源调查组

国家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

李成名,李维森,邵振峰,朱 庆,钟耳顺,张新长,陈 军,沈 涛,刘晓丽,张叶廷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二等奖 126 资源调查组

多系统多频率卫星导航定位关键技术及SoC芯片产业化应用 韩绍伟,钱 镱,郑 睿,张正烜,莫 钧,高庆余,王旭社,廖炳瑜,胡 刚,黄 磊 和芯星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二等奖 127

资源调查组

2000m以内全液压地质岩心钻探装备及关键器具

张金昌,刘凡柏,孙建华,谢文卫,李建华,高申友,肖 红,冉恒谦,苏长寿,王年友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北京天和众邦勘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无锡钻探工具厂有限公司,浙江新纪元管业科技有限公司,唐山市金石超硬材料有限公司,苏州市苏新探矿工具厂 国土资源部

二等奖 128 矿山工程组

煤矿重大水患探测与快速抢险关键技术及装备(原名称:煤矿重大水害防治与快速抢险关键技术及装备)

董书宁,王晓林,倪建明,南生辉,靳德武,王信文,朱明诚,郑士田,刘其声,姚 克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二等奖 129 矿山工程组

西部干旱半干旱煤矿区土地复垦的微生物修复技术与应用 毕银丽,凌 文,杨 鹏,全文智,李晓林,郝 贵,李少朋,杜善周,冯 浩,王 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合生元生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二等奖 130 矿山工程组

高瓦斯突出煤层强化卸压增透及瓦斯资源化高效抽采关键技术

林柏泉,翟 成,屈永安,张建国,杨 威,郝志勇,吕有厂,姜文忠,吴海进,张连军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煤科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徐州博安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

二等奖 131 矿山工程组

露天转地下高效转型建设大型数字化地下金属矿山的研究与实践

蔡美峰,齐宝军,甘德清,马 著,李长洪,陈 何,孙建珍,谢谟文,张立成,张云鹏

北京科技大学,首钢矿业公司,河北联合大学,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速力科技有限公司,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二等奖 132 矿山工程组

超大直径深立井建井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

王 安,周国庆,龙志阳,祁和刚,蒲耀年,沈慰安,杨仁树,陆 伦,李新宝,黄亮高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煤第一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二等奖 133

外科与耳鼻咽喉颌组

中国人体表难愈合创面发生新特征与防治的创新理论与关键措施研究

付小兵,程天民,陆树良,李校堃,刘先成,吕国忠,姜玉峰,冉新泽,谢 挺,肖 健,许樟荣,徐 岩,吕 强,杨继勇,张宏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苏州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市

一等奖 134

外科与耳鼻咽喉颌组

眼眶外科修复重建关键技术体系的创建和应用

范先群,周慧芳,毕晓萍,李寅炜,叶 铭,张 赫,谷平,孙 静,施沃栋,肖彩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优益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上海市

二等奖 135

外科与耳鼻咽喉颌组

腹部多器官移植及器官联合移植的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

何晓顺,陈知水,朱晓峰,明长生,马 毅,王东平,鞠卫强,巫林伟,胡安斌,魏 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广东省

二等奖 136

外科与耳鼻咽喉颌组

基于影像导航和机器人技术的智能骨科手术体系建立及临床应用

田 伟,王田苗,王满宜,王军强,张送根,胡 磊,刘亚军,刘文勇,刘 波,胡 颖 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北京市

二等奖 137

外科与耳鼻咽喉颌组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秦新裕,许剑民,钟芸诗,樊 嘉,任 黎,韦 烨,牛伟新,叶青海,刘天舒,周 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上海市

二等奖 138

外科与耳鼻咽喉颌组

角膜病诊治的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 史伟云,谢立信,周庆军,阮庆国,高 华,王 婷,李素霞,赵 格,王 晔,陈 鹏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山东省

二等奖 139

创新团队评审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创新团队

郑树森,李兰娟,王伟林,陈 智,徐 骁,张 珉,沈 岩,周 琳,吴 健,徐凯进,严 盛,俞 军,杜维波,李 君,胡振华 浙江大学 浙江省

授奖 140

创新团队评审组

海军工程大学电力集成创新团队

马伟明,肖 飞,王 东,付立军,鲁军勇,汪光森,赵治华,聂子玲,张 磊,孟 进,潘启军,李卫超,马 凡,刘德志,胡 安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总装备部

授奖 141

创新团队评审组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网络通信与交换技术创新团队

邬江兴,陈鸿昶,季新生,郭云飞,罗兴国,鲁国英,汪斌强,兰巨龙,彭建华,金 梁,汤红波,陈福才,刘勤让,黄开枝,刘彩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总参谋部

授奖

第四篇:202_国家科技进步奖建议授奖项目

202_国家科技进步奖建议授奖项目(通用项目)目录

编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省高光玉米新品种研究所,河南省荥阳市飞龙种子有限公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河南省种子管理站,河北省种子总站,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莱阳农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海阳市农业局

青岛市

二等

河南省

一等

推荐单位 建议授奖

堵纯信,张发林,王多成,高产稳产广适1 紧凑型玉米单交种郑单958 房志勇,曹青,温春东,孙世贤,廖琴,周进宝,李龙凤,王定林,赵博,张慎璞,董战鲲 禹山林,曹玉良,崔凤高,闵平,徐晓东,曹干,王晶珊,杨庆利,焦坤,梁炫强 专用花生新品11 种创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花椰菜育种新技术研究及优新品种选育与推广 孙德岭,李素文,张宝珍,二等

运广荣,刘奎彬,蔡荣旗 12 质、抗病和高产赵前程,温媛,方文慧,天津科润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市

转BtCry1A基因王留明,董合忠,李维江,13 系列抗虫棉品种和抗虫棉生产技术体系 优质强筋高产水旱两用广适14 性小麦新品种烟农19的选育和推广应用 王远,王家宝,唐薇,刘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任重,李振怀,周玉,张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冬梅

姜鸿明,梁新明,赵倩,张善勇,丁晓义,刘兆晔,吕建华,于经川,刘维正,陈永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杨树工业用材15 林高产新品种定向选育和推广 张绮纹,苏晓华,李金花,所,北京市林业种子苗木管理总解荷锋,李占民,卢宝明,站,山东省林木种苗站,黑龙江王福森,姜英淑,张玉洁,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安徽刘长敏

农业大学,河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河北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四个南方重要经济林树种良16 种选育和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 17 花卉新品种选曹福亮,陈其兵,张燕平,南京林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周国模,邓荫伟,汪贵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孙鹏,彭兴民,吴家胜,究所,浙江林学院,广西师范大张健

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国家林业

二等

国家林业局

二等

国家林业局

二等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

二等

山东省

二等

张启翔,刘燕,陈俊愉,北京林业大学,国家花卉工程技育及商品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潘会堂,杨玉勇,葛红,术研究中心,昆明杨月季园艺有赵梁军,陈瑞丹,王四清,限责任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蔬罗宁

菜花卉研究所,中国林木种子公司,中国林业集团公司,中国农业大学

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中国科学路宝忠,丁长青,于晓平,院动物研究所,陕西省动物研究

局 朱鹮拯救与保护研究 王万云,刘冬平,卢西荣,所,陕西省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翟天庆,席咏梅,张跃明,物管理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丁海华

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大学

陕西省 二等

长江中下游山19 丘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

西藏羌塘生物多样性研究 张金池,杜天真,胡海波,南京林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虞木奎,郭晓敏,刘苑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俞元春,程鹏,牛德奎,科学研究所,安徽省林业科学研方炎明

刘务林,李炳章,范志勇,吕植,阿布,周红斌,梁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 文业,丹丁,张宏,耿君

宁夏林业研究所(有限公司),究院

西藏自治区 国家林业局

二等 二等

林木种苗工厂21 化繁育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李健,沈效东,王立英,李建国,时新宁,陶铮,胡忠庆,赵世华,王自新,余治家

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宁夏经济林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华桥种苗场,宁夏枸杞研究所(有限公司),宁夏中宁县枸杞产业管理局,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连市水产研究所,大连獐子岛渔业集

宁夏回族自治区

二等

皱纹盘鲍杂交22 育种技术及其张国范,赵洪恩,刘晓,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张金世,周延军,燕敬平,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西霞口

水产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新碧龙海产有限公司,寻山集团有限公司

陆承平,何孔旺,范红结,中国科学院

二等

养殖工艺体系 王琦,黄健,张聿钦 猪链球菌病研姚火春,张苏华,华修国,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王建 究及防控技术 孙建和,倪艳秀,刘佩红,院,上海市畜牧兽医站

农业部 二等

“大通牦牛”新24 品种及培育技术 中华鲟物种保陆仲璘,阎萍,王敏强,何晓林,韩凯,李孔亮(已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故),杨博辉,马振朝,研究所,青海省大通种牛场 马有学,柏家林

危起伟,杨德国,陈细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

农业部

二等

甘肃省

二等 护技术研究 刘鉴毅,朱永久,王凯,究所,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柳凌,汪登强,文华,杜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浩

规模化猪、禽环徐子伟,李永明,邓波,26 保养殖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绵羊育种新技术-中国美利奴27 肉用、超细毛、多胎肉用新品系的培育 热带海洋生物51 活性物质的利用技术 冯尚连,薛智勇,楼洪兴,刘敏华,周立明,华卫东,费笛波

刘守仁,王新华,石国庆,杨永林,王建华,李辉,钟发刚,代江生,戴永林,李宝成

张偲,吴军,闻克威,龙丽娟,漆淑华,孙恢礼,王士奎,向文洲,王友绍,张士忠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绿嘉园牧业有限公司,宁波舜大股份有限公司

农业部

二等

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大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二等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北海国发海洋生物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三亚海润珠宝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

二等

益生制剂及其53 增效技术研究与应用 金征宇,胥传来,计成,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江苏江波,杨瑞金,徐学明,梁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牧马秋刚,李相前,崔刚,羊集团有限公司,泰兴市一鸣生谢正军

黄凤洪,吴谋成,刘大川,张麟,李文林,袁俊华,刘金波,顾强华,吴绪翔,李元良

田文华,生庆海,王玉良,邱泉若,徐丽,李朝旭,刘建光,张志国,贾晓江,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

二等

物制品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业学院,国家粮食储备局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安陆市天星粮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农业部

二等

江苏省

二等

油料低温制油54 及蛋白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新一代婴幼儿55 配方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 魏鹏 大豆蛋白复合57 纤维纺织染整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 基于丝素反应特性调控原理58 的蚕丝高色牢度染色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李金宝,唐人成,俞建勇,苏州大学,东华大学,纺织工业徐新荣,王华杰,方雪娟,科学技术发展中心,上海市毛麻程隆棣,姚世忠,邢建伟,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西安工程赵建平

邵建中,沈一峰,王柏忠,张青山,赵之毅,刘今强,林鹤鸣,王海平,杨爱琴,郑今欢

大学,上海圣瑞斯针织有限公司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二等

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喜得宝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二等

高活力α-乙酰黄日波,蒙健宗,王青艳,广西大学,南宁邦尔克生物技术60 乳酸脱羧酶的研制与应用 卢福燊,周志强,李庆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燕京惠泉田野,王国川,孔祥玉,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啤酒

广西壮族自治区

二等 李丛 有限公司,新疆乌苏啤酒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中诺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曹怡,张宝文,程学新,62 维生素D3生产邵钦祥,刘颙颙,马文德,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浙新工艺 马焕政,刘小平,王雪松,江花园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张建成

渠桂荣,杨西宁,董春红,64 系列核苷生产新工艺 蔡玉瑛,王秀强,何元庆,河南师范大学,新乡拓新生化科申艳红,郭海明,张文生,技有限公司 杨林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转基因植物产品检测体系的138 建立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朱水芳,徐宝梁,曹际娟,章桂明,潘良文,覃文,陈颖,蒋原,陈红运,陈洪俊

中心,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城市污水生物145 脱氮除磷技术与控制措施研究

幽门螺杆菌关键致病因子150 CagA、VacA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 感染微生态学151 建立及应用研究 张波,毕学军,周增炎,青岛理工大学,同济大学,青岛武鹏崑,董滨,华风山,首创瑞海水务有限公司,上海环傅钢,刘长青,何群彪,保(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市团张峰

李兆申,王吉耀,杜奕奇,陈世耀,项兆英,徐灿,李淑德,张永顶,龚燕芳,许国铭

李兰娟,俞云松,吴仲文,周志慧,盛吉芳,马伟杭,陈亚岗,王建国,陈春雷,萨晓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全国主要HIV毒株的基因变异152 和流行特征研究及数据库建立 邵一鸣,邢辉,洪坤学,冯毅,陈健平,尚红,钟平,张伟,王哲,秦光明

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医学会

二等

浙江大学

浙江省

二等

岛污水处理厂

青岛市

二等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二等

河南省

二等

中国科学院

二等

上海长海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深圳市伯劳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上海市

二等 碘过量对甲状153 腺疾病影响的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 滕卫平,单忠艳,滕晓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李晨阳,关海霞,李玉姝,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国家人类基滕笛,崇巍,杨帆,黄薇 因组南方研究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国人

辽宁省

二等

慢性肾脏病防154 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侯凡凡,张训,梅长林,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张国华,任昊,黄颂敏,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袁伟杰,梁敏,谢迪,刘长海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尚喜

一医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

二等

遗传性出血病155 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王鸿利,王学锋,丁秋兰,王振义,王文斌,方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蔡晓红,武文漫,傅启华,院 刘湘帆

吴天一,格日力,张鑫生,陈资全,张海明,贾乃镛,许存和,陈秋红,褚以德,靳国恩

青海大学医学院,青海省心血管病专科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华中科

青海省

二等

卫生部

二等

慢性高原病诊156 断学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

脑出血后脑损157 伤机制的研究与临床治疗新策略的应用 张祥建,张苏明,贾保祥,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王拥军,胡长林,刘怀军,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王介明,张国华,贺丹,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李春岩

坛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

河北省

二等

提高腹膜透析158 患者生存率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肠胃溃疡出血159 的创新非外科治疗法 黄芪活性产物160 代谢调控的基因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钱家麒,姚强,林爱武,方炜,戴慧莉,张伟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严玉澄,庞慧华,林星辉,院 倪兆慧

沈祖尧,刘润皇,陈家亮,钟尚志,李玉棠,吴国伟,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赵伟仁

胡之璧,王峥涛,杜旻,吴晓俊,周吉燕,刘涤,王子艳,赵淑娟,吴大正,黎万奎

匡海学,肖洪彬,李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 上海中医药大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等

香港特别行政区 卫生部

二等

二等

161 辽东楤木的研究及应用 王振月,田振坤,王秋红,穆欣,佟立君,孙晖,赵恒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等

162 补血方药对血虚证的基础与高月,杨明会,刘永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马增春,代方国,谭洪玲,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中国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二等 应用研究 王升启,王宇光,梁乾德,民解放军总医院 马百平

中医体质分类163 判定标准的研究及其应用 全自动血细胞164 成套分析技术及其设备的研发

双氯芬酸类解165 热镇痛药生产新工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万古霉素关键166 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王琦,朱燕波,王前飞,钱会南,王前奔,骆斌,高京宏,夏仲元,董静,李英帅

周洪华,戴洪,颜箫,杨佳,郑丽华,卢伟江,叶建青,袁熙林,欧阳敏勇,胡卫军

江西特康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省

二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育部

二等

陈芬儿,戴惠芳,李志江,复旦大学,河南东泰制药有限公苗青

上海市 二等

陈代杰,金一平,李继安,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浙江医药戈梅,王小勇,徐炳祥,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上海胡富强,石敏敏,刘垚,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有限阮丽军

责任公司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

上海市

二等

复方蒿甲醚的167 研发、国际化及

产业化

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中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云南省

二等

(+)-5-单硝酸168 异山梨酯原料及其制剂的研究开发 临床前药物代169 谢动力学关键技术与研究体系

迈瑞高性能全自动生化分析170 仪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赵志全,汪兵,高希章,王原,张理星,张曼红,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刘群林,孙勇,刘兆平,东省医药工业研究所 李大鹏

王广基,刘晓东,谢林,郝海平,柳晓泉,陈西敬,孙建国,杨劲,梁艳,阿基业

王炜,解传芬,杨建勇,钟志刚,殷延东,高再兴,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丁毅,何赟,沙利烽,王公司 学政

江苏大学,江苏亚太泵阀有限公司,南京蓝深制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丰球泵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双轮集团股份有限公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二等

深圳市

二等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省

二等

山东省

二等

潜水泵理论与171 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 袁寿其,施卫东,关醒凡,刘厚林,王洋,曹武陵,朱荣生,陆伟刚,袁建平,李红

棉铃虫区域性172 迁飞规律和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吴孔明,郭予元,戴小枫,屈西峰,程登发,姜玉英,张跃进,柏立新,封洪强,梁革梅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中精准农业关键173 技术研究与示范 赵春江,汪懋华,王纪华,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应孟志军,刘刚,王秀,张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兵,张漫,陈立平,刘良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云

院,北京派得伟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吴清平,杨小兵,李森柱,李泰辉,廖世煌,张菊梅,吴献光,叶运寿,陈素云,阙绍辉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丰顺县穗光食品有限公司,东莞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贵州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海国发海洋生物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云南省植保植检站,四川省农业厅植物保护站

贵州省

二等

广东省

二等

农业部

二等

农业部

二等

食用菌优质高174 效大规模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防治农作物土175 传病害系列药剂的研究与应用 宋宝安,王士奎,郭荣,杨松,相士晋,胡德禹,王俊,曾松,陈书勤,杨阳

张润志,田长彦,朱恩林,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176 新疆棉蚜生态治理技术 赵红山,梁红斌,李晶,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全李萍,杨栋,王林霞,林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新疆荣华

李天来,陈殿奎,申茂向,陈日远,余纪柱,马承伟,张志斌,张福墁,徐志豪,邹志荣

维吾尔自治区植物保护站 沈阳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扬州大学农学院,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新疆农业科学院,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河北省经济作物服务中心

农业部

二等

农业部

二等

中国科学院

二等

工厂化农业(园177 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棉花化学控制178 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李召虎,田晓莉,何钟佩,段留生,陈德华,王保民,王旗,羿国香,王炜,卢怀玉

张绍祥,钟世镇,唐雷,中国数字化人185 体数据集的建立

186 口腔颌面部肿谭立文,原林,邱明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黄文华,李七渝,王兴海,南方医科大学 刘正津

张志愿,邱蔚六,张陈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

重庆市 二等

上海市 二等 瘤根治术后缺损的形态与功能重建 先天性肛门直187 肠畸形基础与临床研究 微创治疗泌尿188 系结石新技术孙坚,郑家伟,竺涵光,民医院 张志勇,胡永杰,季彤,徐立群

王维林,袁正伟,李龙,白玉作,张志波,李正,王练英,王常林,王伟,贾慧敏

孙颖浩,许传亮,高小峰,高旭,王林辉,杨庆,杨上海长海医院

上海市

二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辽宁省

二等 的研究与应用 波 白内障发病的189 相关机制与防治研究 姚克,申屠形超,叶娟,徐雯,徐志康,陈佩卿,吴仁毅,孙朝晖,王凯军,汤霞靖

瞿佳,管敏鑫,周翔天,190 Leber遗传性视童绎,韦企平,胡咏武,神经病研究 孙艳红,赵福新,吕帆,陈洁

皮肤病遗传资191 源的收集与利用

人工膝关节置192 换术的临床应用及相关基础研究 张学军,杨森,黄薇,叶冬青,桂金萍,王培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高敏,周文明,崔勇,肖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 风丽

吕厚山,关振鹏,袁燕林,林剑浩,周殿阁,张斌,寇伯龙,刘帆,李虎,冯传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教育部

二等

中华医学会

二等

温州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浙江省

二等

浙江大学

浙江省

二等

第五篇:国家铁路局拟申报202_年国家奖项目公示资料

“艰险山区铁路高墩大跨桥梁关键技术及应用”

拟申报202_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一、项目名称

艰险山区铁路高墩大跨桥梁关键技术及应用

二、推荐单位及意见

202_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艰险山区铁路高墩大跨桥梁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推荐意见: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按照要求,我单位和项目完成单位都已对该项目的拟推荐情况进行了公示,目前无异议。

该项目属于交通运输业领域,该成果具有五项创新技术:(1)首次科学论证并提出了铁路钢桁梁斜拉桥竖、横向刚度取值;(2)首创了分段设置导流板抑制桁梁涡振的新技术与相应的轻型抑振装置;(3)发明了A型及人字型混凝土高墩结构型式;(4)首次提出了混凝土厚壁空心结构的温度场计算参数。(5)提出了高墩大跨混凝土连续结构桥纵、横向刚度限值标准和适用于山区高墩大跨桥梁的收缩徐变预测模型。

该项技术获得了14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项,经专家评审,认定该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技术在渝利铁路韩家沱、蔡家沟及新桥大桥,襄渝铁路牛角坪大桥等重点项目中得到应用,节约直接工程投资3.63亿元;并推广应用到安庆长江大桥、新白沙沱长江大桥等10余座大跨斜拉桥及贵广、成贵等多条铁路的高墩大跨桥梁建设中,对推动我国艰险山区铁路高墩大跨桥梁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对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条件,推荐该项目申报202_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

我国山区面积广阔,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山区铁路建设条件大多艰险,山高谷深,地形陡峻,地质复杂,交通不便。为适应高标准铁路选线的技术要求,必须依靠修建高墩大跨桥梁,解决艰险山区铁路的修建难题。本项目依托渝利、襄渝铁路的四座大桥,渝利、襄渝铁路均为西南干线铁路大通道,分别为设计时速200、160公里的客货共线双线铁路。其中渝利铁路韩家沱长江大桥主桥为(81+135+432+135+81)m钢桁梁斜拉桥,最大墩高70m,建设时世界铁路斜拉桥最大跨度仅为254m,与武汉天兴洲等公铁两用斜拉桥相比,大跨度铁路斜拉桥桥面窄,风载影响大,活载比重大,行车动力效应更加突出并控制设计,业界一直认为其属于柔性结构,难以满足铁路安全运行的刚度要求,工程实践一直处于空白,如何确定铁路斜拉桥合理的安全刚度取值是大桥建设面临的重大技术挑战。渝利铁路蔡家沟大桥主桥采用(80+3×144+80)m混凝土刚构—连续组合结构,最大墩高139m,为世界之最,新桥大桥主桥采用(52+7×96+52)m混凝土刚构—连续组合结构,最大墩高116m,超百米高墩4个,联长777.6m,如何控制和解决大桥横向刚度是一个难题。襄渝铁路牛角坪大桥主桥采用(100+192+100)m混凝土刚构桥,为同类桥梁世界第二、亚洲最大跨度,最大墩高98m,其箱梁与墩身的壁厚远大于常规桥梁,温度对其影响远超出规范适用范围。

因此,依托工程建设面临安全行车刚度标准、风致振动、超百米高墩合理型式、厚壁空心结构温度影响等技术挑战,开展了近十年研究,取得主要创新技术成果如下:

1、首次科学论证并提出了铁路钢桁梁斜拉桥竖、横向刚度取值,将国内铁路桥梁横向自振周期常用的1.7秒限值提升至3.87秒,成功将世界铁路斜拉桥跨度由254m突破至432m,建成了当时世界最大跨度的铁路斜拉桥。

2、提出了高墩大跨混凝土连续结构桥纵、横向刚度限值标准和适用山区高墩大跨桥梁的收缩徐变预测模型,建成了世界墩高最高的铁路连续结构桥。

3、针对整体桥面钢桁梁在低风速下的竖向涡激振动问题,首创了分段设置导流板抑制桁梁涡振的新技术与相应的轻型抑振装置,为同类桥梁提供了解决涡激振动问题的成功范例。

4、发明了A型及人字型混凝土高墩结构型式,有效地解决了艰险山区高墩、大跨、长联铁路混凝土桥梁的安全行车刚度控制难题。

5、系统地研究了温度对混凝土厚壁空心墩和厚壁箱梁的影响,揭示了日照和寒潮对其的影响规律和温度应力分布,首次提出了混凝土厚壁空心结构的温度场计算参数,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为相关规范修订提供了依据。本项目获得了14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施工工法各2项,发表论文70余篇。成果成功应用于依托工程,节约工程投资约3.63亿元,推广应用到贵广、成贵等10多条铁路的桥梁建设,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显著,经四川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项目成果系统解决了我国艰险山区铁路高墩大跨桥梁的修建难题,为艰险山区高标准铁路的修建提供了重大技术支撑,大力推动了铁路高墩大跨桥梁的技术进步,可为同类桥梁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

四、客观评价

本项目针对艰险山区恶劣建桥条件给铁路桥梁建造带来的技术挑战,以襄渝、渝利铁路高墩大跨桥梁为依托,开展了艰险山区铁路高墩大跨桥梁合理结构体系、安全行车刚度标准、超高墩结构形式、厚壁空心结构温度影响等关键技术研究,获得了7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工法。项目成果创新性、先进性客观评价如下:

1、根据四川省科技厅的成果鉴定结论,“研究成果创新性突出,取得了7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已成功应用于本项目的多项依托工程,并推广应用到襄渝、渝利、贵广、湘桂、长昆、柳南等铁路桥梁建设,系统解决了我国艰险山区高墩大跨铁路桥梁的修建难题,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铁路大跨度斜拉桥建造关键技术成果创新性突出,解决了铁路斜拉桥建造难题。成果的应用,建成了世界上跨度最大、延米恒载最轻的铁路斜拉桥—渝利铁路韩家沱长江大桥,将世界铁路斜拉桥的最大跨度由254m飞跃至432m,实现了铁路斜拉桥的重大突破。根据鉴定意见与查新报告,与国内外同类技术对比如下:

(1)国内外仅有常规桥梁的刚度取值规定,本项目“首次科学论证并提出了铁路大跨度钢桁梁斜拉桥竖、横向刚度取值,成功将世界铁路斜拉桥跨度由254m突破至432m,将国内铁路桥梁横向自振周期常用的1.7秒限值提高至3.87秒,建成时为世界最大跨度的铁路斜拉桥”。

(2)“针对整体桥面钢桁梁在低风速下的竖向涡激振动问题,首创了分段设置导流板抑制桁梁涡振的新技术与相应的轻型抑振装置,为同类桥梁提供了解决涡激振动问题成功范例”,国内外尚未有分断设置导流板抑制主梁涡激振动技术。

(3)研发了带控制开关的锁定装置与粘滞阻尼器相结合的控制新技术,发 明了带熔断开关的锁定装置。国内有采用磁流变阻尼器与粘滞阻尼器共同控制主梁振动的技术,但本项目的技术既避免了使用过程中通电的需求,又避免了地震时锁定装置的破坏,并可实现地震后快速恢复。

(4)研发了索塔低回缩锚固结构,较国内外同类技术,钢束利用率更高,应力分布更均匀;创新了整体复合式索梁锚固结构,较国内外的同类结构,减少了焊接缺陷,提高了疲劳性能,节省了钢材用量,性能更优。

(5)提出了“铁路斜拉桥塔-梁-索同步施工工法”,较国内外先完成桥塔然后施工梁与索的施工方法,作业面更大,节省工期。

3、铁路超百米高墩技术创新性突出。创造性地提出了适应艰险山区地形、横向刚度大、稳定性好的A型与人字型铁路高墩结构型式,克服了高墩采用扫帚型桥墩尺寸大、混凝土用量多等不足,有效地解决了艰险山区高墩、大跨、长联铁路混凝土桥梁的刚度控制难题,建成了目前世界上墩高最高的混凝土连续结构桥-渝利铁路蔡家沟大桥。根据查新报告与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国内外同类技术对比如下:

(1)国内首次提出并应用A型及人字型混凝土超高墩技术。

(2)应用该技术的渝利铁路蔡家沟大桥,设计车速200km/h,跨度144m,139m高的A型主墩混凝土用量为15754m3,国内外同类桥梁宜万铁路渡口河大桥,设计车速160km/h,跨度128m,128m高的主墩混凝土用量16714m3,应用本技术的桥梁标准更高、跨度更大、墩更高,但混凝土用量更少,技术经济效益明显。

4、铁路大跨度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关键技术创新性突出,解决了铁路大跨度混凝土桥梁的刚度标准、温度应力等多项关键技术,成功将国内铁路混凝土桥梁的最大跨度突破至192m,建成世界第二、亚洲最大跨度的铁路混凝土刚构桥。根据鉴定意见与查新报告,与国内外同类技术对比如下:

(1)系统地研究了温度对混凝土厚壁空心墩和厚壁箱梁的影响,揭示了日照和寒潮对其的影响规律和温度应力分布,首次提出了混凝土厚壁空心结构的温度场计算参数,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为相关规范修订提供了依据。

(2)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厚壁混凝土箱梁的温度应力计算参数,国内外仅有常用箱梁温度计算公式,但其计算参数对大于26cm的厚壁箱梁未区分取值。

(3)提出了高墩大跨铁路混凝土刚构桥梁安全行车的纵、横向线刚度限值标准,国内外仅有常用混凝土连续梁的刚度限值。

5、该项目的技术成果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实现了墩高、跨度的突破,将艰险山区铁路高墩大跨桥梁技术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提高了铁路穿越高山峡谷、跨越大江大河的能力,增加了铁路线路选线的自由度,提高了铁路在艰险山区的适应能力,对促进艰险山区铁路技术进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客观评价如下:

(1)西安铁路局评价:“项目成果解决了襄渝铁路桥梁建设的关键技术难题,将国内铁路混凝土连续刚构的跨度从168m突破至192m,改变了在200m左右跨度的铁路桥梁长期采用钢梁的局面。研究成果的应用,牛角坪大桥的修建,有效地减短山区铁路的展线长度,积累了艰险山区铁路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建造经验,将铁路高墩大跨混凝土桥梁建造技术提升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2)成都铁路局评价:“研究成果解决了渝利铁路桥梁建设的关键技术难题,为渝利铁路的修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现了大跨跨越长江,高线位跨越山区河谷,规避了隧道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大型溶洞、突水、突泥的风险,降低了施工、环境及社会风险,确保了工程顺利进行。应用研究成果,建成了世界跨度最大的铁路斜拉桥、墩高最高的混凝土连续结构桥,将艰险山区铁路高墩大跨桥梁建造水平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建桥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5、依托本项目的渝利铁路获得了“202_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杰出项目奖”,202_年11月4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大国工程栏目进行了如下详细报道,“韩家沱长江大桥是目前世界上铁路跨度最大、体重最轻的钢桁梁斜拉桥”、“蔡家沟大桥,它是世界上百米以上高墩最多的铁路大桥,也是世界上首次在铁路桥梁建设中采用A型墩作为大跨高墩的新结构,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改善了它的受力”。

五、推广应用情况

本项目创新成果已应用于襄渝铁路牛角坪大桥,渝利铁路韩家沱长江大桥、蔡家沟及新桥大桥,为两条铁路工程的顺利推进、按期开通及运营提供了技术支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投入运营多年来列车在桥上运营安全、平稳、舒适。

研究的新技术、新发明、新构造、新工法已在多条铁路线中应用。其中厚壁空心结构温度场分布参数、修正的收缩徐变预测模型及刚度限值标准,已在渝利、贵广、湘桂、柳南、长昆等多条铁路线的高墩大跨桥梁项目中推广应用;斜拉桥“塔-梁-索同步施工工法”,已在宁安铁路安庆长江大桥、渝黔铁路新白沙沱长江大桥使用;索塔低回缩环向预应力锚固结构体系已在渝黔铁路新白沙沱长江大 桥推广使用。

形成的艰险山区铁路高墩大跨桥梁关键技术,系统解决了我国艰险山区铁路高墩大跨桥梁的修建难题,为我国艰险山区铁路桥梁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实现了铁路桥梁墩高及跨度的突破,增加了艰险山区铁路选线的自由度,提高了铁路线路的减灾防灾能力及铁路桥梁跨越能力,节省了工程投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六、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1.发明专利:钢桁梁斜拉桥抑制涡激振动装置,专利号ZL201010134238.5 2.发明专利:长联、大跨连续结构桥超高空心墩,专利号ZL 202_ 1 0059947.9 3.发明专利:长联、大跨连续结构桥人字型超高空心墩,专利号ZL 202_ 1 0154328.5 4.发明专利:可熔断锁定装置,专利号ZL201010134164.5 5.发明专利:钢桁梁斜拉桥抑制涡激振动装置安装构件,专利号ZL201010136313.1 6.发明专利:铁路钢桁梁斜拉桥整体复合式索梁锚固结构,专利号ZL201010134155.6 7.发明专利:桥梁拉索冷铸锚具用填料及其制作方法,专利号ZL201310040279.1 8.实用新型专利:铁路斜拉桥索塔锚固区低回缩环向预应力构造,专利号ZL201020143424.0 9.实用新型专利:钢桁梁斜拉桥抑制涡激振动轻质导流板,专利号ZL201020145190.3 10.实用新型专利:双线铁路钢桁斜拉桥,专利号ZL200920353036.2 11.实用新型专利:横向弧形放坡桥墩,专利号ZL201020241877.7 12.实用新型专利:哑铃型承台,专利号ZL201320052871.9 13.实用新型专利:高墩钢桁梁架设门式提升站,专利号ZL201420263160.0 14.实用新型专利:铁路桥梁道碴槽板与钢桥面板柔性连接结构,专利号ZL201020143432.5 15.施工工法:铁路斜拉桥塔-梁-索同步施工工法,编号:SCGF 047-202_ 16.施工工法:A型超高桥墩斜腿施工工法,编号:SCGF 013-202_ 17.软件著作权:铁路桥梁计算系统RBCS,编号:No.00737896 18.软件著作权:允许应力法任意截面任意布筋配筋程序软件RBCS,编号:No.00893863

七、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1.陈克坚 排 名:1 行政职务: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 技术职称:教授级高工

工作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课题组组长,全面主持课题的研究工作,是高墩大跨铁路桥梁刚度控制的决策者,提出了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指导了研究过程,提出了分段设置导流板以抑制主梁涡激振动的新技术,提出了A型及人字型混凝土超高墩型结构。对建立高墩大跨铁路斜拉桥、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建造关键技术体系,建立高墩大跨铁路桥梁理论体系有创造性贡献。

2.许佑顶 排 名:3 行政职务: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技术职称:教授级高工

工作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课题技术总监,确定了艰险山区铁路高墩大跨桥梁关键技术研究科技创新目标,推广科研成果的应用,提出了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高墩大跨桥梁选址、桥式方案选择与布置的设计方法。对建立高墩大跨铁路桥梁设计理论体系有创造性贡献。

3.陈思孝 排 名:4 行政职务: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建二院副总工程师 技术职称:教授级高工

工作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课题组副组长,协助组长主持完成艰险山区铁路高墩大跨桥梁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提出科技创新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经济指标,完成课题研究成果,推广成果应用,提出了A型及人字型混凝土超高墩型结构、分段设置导流板以抑制桁梁涡激振动的新技术。对建立高墩大跨铁路斜拉桥及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建造关键技术体系,建立高墩大跨铁路桥梁设计理论体系研究有创造性贡献。

4.陈良江 排 名:5 行政职务: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桥梁专业工程师 技术职称:教授级高工

工作单位: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完成单位: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确定艰险山区铁路高墩大跨桥梁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科技创新目标,推广成果应用,提出了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高墩大跨桥梁选址、桥式方案选择与布置的设计方法。对研究成果在襄渝、渝利铁路的推广应用,建立高墩大跨铁路桥梁设计理论体系有突出贡献。

5.周孝文 排 名:6 行政职务: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院长 技术职称:教授级高工

工作单位: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完成单位: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确定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建造关键技术研究、A型高墩大跨度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技术研究科技创新目标,推广科研成果应用,提出了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高墩大跨桥梁选址、桥式方案选择原则。对研究成果在渝利铁路的推广应用有突出贡献。

6.曾永平排 名:7 行政职务: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院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持了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参与了主跨192m大跨刚构桥建设技术试验研究,提出了分段设置导流板以抑制桁梁涡激振动的新技术,创新了索塔低回缩环向预应力锚固结构体系、整体式双锚拉板-锚箱复合式索梁锚固结构。对建立高墩大跨铁路斜拉桥与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建造关键技术体系有突出贡献。

7.李锐 排 名:8 行政职务: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建二院桥梁所所长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持了A型高墩大跨度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技术研究,提出了A型及人字型混凝土超高墩型结构、铁路桥梁超高墩技术。对建立高墩大跨铁路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建造关键技术及高墩大跨铁路桥梁设计理论体系有突出贡献。

8.张亮亮 排 名:9

行政职务: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所所长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重庆大学 完成单位:重庆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完成了厚壁空心墩的温度分布与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提出了厚壁空心墩墩壁温差指数曲线分布方程不同壁厚时参数的取值;研究了混凝土厚壁箱梁在日照、寒潮作用下的温度场随板厚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适用于混凝土厚壁箱梁温度应力的计算参数,完善了现行《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3-202_)在沿板厚温差曲线的指数系数的取值。对建立高墩大跨铁路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建造关键技术体系有突出 贡献。

9.廖海黎 排 名:10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完成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完成了大跨度铁路斜拉桥抗风试验研究,提出了分段设置导流板以抑制桁梁涡激振动新技术。对建立高墩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建造关键技术体系有突出贡献。

10.戴胜勇 排 名:11 行政职务: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建二院副总工程师 技术职称:教授级高工

工作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了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完成了索塔低回缩环向预应力锚固结构体系、整体式双锚拉板-锚箱复合式索梁锚固结构研究,提出了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的高墩大跨桥梁选址、桥式方案选择与布置的设计方法。对建立高墩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建造关键技术体系,建立高墩大跨铁路桥梁理论体系研究有重要贡献。

11.李永乐 排 名:12

行政职务: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副主任 技术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完成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完成了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刚度限制标准及风-车-桥耦合振动研究,提出了铁路大跨钢桁梁斜拉桥竖、横向刚度取值标准,研究确 定了大跨度铁路斜拉桥的不同风速下的车速标准。对建立高墩大跨铁路斜拉桥建造关键技术体系有重要贡献。

12.袁明 排 名:13 行政职务: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专业工程师 技术职称:教授级高工

工作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制定了艰险山区铁路高墩大跨桥梁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科技创新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对建立高墩大跨铁路斜拉桥及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建造关键技术体系有重要贡献。

13.陈天地 排 名:14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完成了厚壁空心墩的温度分布与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提出了厚壁空心墩墩壁温差指数曲线分布方程不同壁厚时参数的取值,完成了索塔低回缩环向预应力锚固结构体系、整体式双锚拉板-锚箱复合式索梁锚固结构研究。对建立高墩大跨铁路斜拉桥及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建造关键技术体系有重要贡献。

14.钟亚伟 排 名:15 行政职务:无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完成了A型及人字型混凝土超高墩型结构、铁路桥梁超高墩技术研究。对建立高墩大跨度铁路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建造关键技术体系有重要贡献。

八、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创新推广贡献:

主持了艰险山区铁路高墩大跨桥梁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高墩大跨铁路斜拉桥和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建造关键技术体系、艰险山区高墩大跨铁路桥梁设计理论体系。

首创了分段设置导流板以抑制主梁涡激振动的新技术,研发了带控制开关的锁定装置与粘滞阻尼器相结合的控制新技术,发明了索塔低回缩环向预应力锚固结构体系、整体式双锚拉板-锚箱复合式索梁锚固结构、轻质导流板装置,首创了A型及人字型混凝土超高墩,建立了A型及人字型混凝土超高墩结构设计体系,提出了A型高墩斜腿施工工法,提出了在高墩下段横桥向采用圆弧放坡的高墩形式,单坡墩、双坡墩、人字墩及A型墩经济合理的适用范围,建立了艰险山区铁路高墩大跨桥梁设计理论体系。

对建立高墩大跨铁路斜拉桥和铁路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关键技术体系体系、艰险山区铁路高墩大跨桥梁设计理论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对成果在襄渝(襄樊至重庆铁路)增建第二线铁路及渝利(重庆至利川)铁路的应用,建成目前亚洲最大跨度的铁路双线连续刚构桥、世界跨度最大的铁路斜拉桥、世界墩高最高的铁路连续结构桥有重大贡献。对混凝土厚壁空心结构温度场分布算法、刚度限值标准,桥墩类型选择原则等项目成果在襄渝、渝利、贵广、湘桂、柳南、长昆等多条铁路干线的高墩大跨桥梁项目中推广应用有突出贡献。

2、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 创新推广贡献:

全面参加了高墩大跨铁路斜拉桥和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建造关键技术、艰险山区高墩大跨铁路桥梁设计理论体系研究。对项目成果在襄渝(襄樊至重庆铁路)增建第二线铁路及渝利(重庆至利川)铁路的应用,建成目前亚洲最大跨度的铁路双线连续刚构桥、世界跨度最大的铁路斜拉桥、世界墩高最高的铁路连续结构桥有重大贡献。对项目成果在襄渝、渝利、贵广、湘桂、柳南、长昆等多条铁路 干线的高墩大跨桥梁项目中推广应用有突出贡献。

3、重庆大学 创新推广贡献:

参加了高墩大跨厚壁温度场与温度效应影响、A型超高墩岔区节点应力分析、高墩大跨铁路混凝土桥梁施工及运营阶段空间分析研究。通过数值分析、模型试验及现场实测,首次系统地开展了混凝土厚壁空心墩的温度分布与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提出了厚壁空心墩墩壁温差指数曲线分布方程不同壁厚时参数的取值,为相关规范修订提供了参考依据。研究了混凝土厚壁箱梁在日照、寒潮作用下的温度场随板厚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适用于混凝土厚壁箱梁温度应力的计算参数,完善了现行《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3-202_)在沿板厚温差曲线的指数系数的取值。确定了A型高墩系梁、岔区节点合理的构造细节,得到了局部倒角、开洞等对岔区应力的影响及分布规律;提出高墩大跨铁路混凝土桥梁超高墩结构在稳定性分析中考虑双重非线性效应的计算方法。对揭示了环境温度对厚壁空心墩及箱梁结构的影响规律及A型高墩结构受力特征、提出厚壁空心墩温度场的计算方法和推广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4、西南交通大学 创新推广贡献:

参加了高墩大跨铁路桥梁刚度控制标准、抗风性能、大跨度铁路斜拉桥空间静力非线性及稳定性研究等研究。提出了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高墩大跨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横向自振周期限值,大跨度铁路钢桁梁斜拉桥竖、横向刚度取值标准。在不同尺度节段模型风洞试验中发现了钢桁主梁在低风速下的竖向涡激振动现象,揭示了钢桁梁高低雷诺数涡激振动一致性的空气动力学机理,首创了分段设置导流板以抑制桁梁涡激振动的新技术。对建立高墩大跨铁路桥梁刚度控制标准、构建钢桁梁抑制涡激振动技术做出了突出贡献。

九、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1、项目名称

艰险山区铁路高墩大跨桥梁关键技术及应用

2、合作经历(1)合作时间

202_年1月1日至202_年8月26日(2)合作方式

以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课题主持单位,联合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单位组成课题组,针对艰险山区铁路高墩大跨桥梁建造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分工协作共同开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及分工合作情况:

课题组组长:陈克坚(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主持全面研究工作)

课题总策划:朱颖(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工,负责课题总策划,主持创新目标的制定与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主持专著(论文集)的编著)

课题技术总监:许佑顶(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负责课题技术指导,确定创新目标,主持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主持艰险山区铁路桥梁选址的研究)

课题组副组长:陈思孝(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建二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协助课题组长主持全面研究工作,主持完成A型高墩大跨度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技术研究)

课题组成员:陈良江(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桥梁专业工程师,教授级高工,负责科技创新目标及科研成果推广应用)

课题组成员:周孝文(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负责科技创新目标及科研成果推广应用)

课题组成员:曾永平(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院工程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协助主持完成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建造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组成员:李锐(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建二院桥梁所,所长,高级工程师,协助主持完成A型高墩大跨度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技术研究)

课题组成员:张亮亮(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所,所长,教授,主持重庆大学分工负责研究内容:高墩大跨厚壁混凝土结构温度场与温度效应研究、空间应力分析、A型超高墩岔区节点应力分析)

课题组成员:廖海黎(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主持西南交通大学分工负责研究内容:高墩大跨铁路桥梁刚度标准、抗风等研究)

课题组成员:戴胜勇(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建二院,副总工程 师,教授级高工,负责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建造关键技术等研究)

课题组成员:李永乐(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负责大跨度铁路斜拉桥刚度限制标准及风-车-桥耦合振动研究)

课题组成员:袁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专业工程师,教授级高工,负责高墩大跨铁路桥梁关键技术研究大纲及方法等)

课题组成员:陈天地(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建二院,高工,负责高墩大跨混凝土厚壁结构温度场与温度效应研究)

课题组成员:钟亚伟(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建二院,高工,负责A 型高墩大跨度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高墩技术研究)

(3)产出及佐证材料

1)总报告《艰险山区铁路高墩大跨桥梁关键技术及应用》; 2)艰险山区铁路高墩大跨桥梁关键技术及应用鉴定证书; 3)申请专利14项,其中7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4)施工工法2项。

(5)发表论文70余篇、专著(论文集)3本。

申报202_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