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的编制哪去了五篇范文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14-719017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28 02:51: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的编制哪去了

关于实施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建议

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是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的重要载体。随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和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哈尔滨市市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无编制、工作职能相对混乱、工作经费不落实、保障队伍经常流失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一、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的编制哪去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22号)文件中规定:理顺管理体制。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属公共服务性质,应争取纳入全额预算事业单位管理。一般每6000名左右服务对象配臵1名工作人员。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可根据辖区服务对象的多少配臵1-3名工作人员,每个村配臵一名协理员。可是目前我市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仅1人享受街道办事处的全额预算事业单位编制,并不占用劳动保障编制。那么,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编制哪去了?是国家出台的这一文件失去了应有的效力?还是各级地方政府对国家的政策拒不执行?亦或是劳动保障编制被挪做他途?基层工作人员惊诧莫名。

二、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的工作职能到底是什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22号)文件中规定: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2)开展辖区内人力资源状况调查,掌握本社区人力资源、失业人员、退休人员和外来劳动力状况,建立健全台帐和统计报表制度。协助做好城镇失业人员的失业登记工作;(3)收集本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用工供求信息,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岗位,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职业指导、推荐参加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组织推动下岗失业人员就业;(4)开展再就业救助服务,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信息,帮助困难群体特别是“4050”等救助对象实现再就业;(5)协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6)组织社区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及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配合办理相关手续;(7)负责为本社区失业人员提供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方面的服务;(8)开展企业退休人员和农村老年居民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组织社区内企业退休人员开展政治学习和文体活动,核实企业退休人员和农村老年居民的生存状况和领取养老金资格,协助做好其他各项相关的服务工作;(9)承担上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街道、乡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可是目前,哈尔滨市基层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不仅承担着各项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还要被迫承担着社区居民委员会指定的各项诸如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劳动卫生、低保录入等工作。文件规定设臵特定公益性岗位并聘用专职协管员的,由街道、乡镇中心直接管理和监督,居委会、村委会应给予积极支持。然而,目前各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却是受居委会直接管理。当劳动保障工作与居委会工作发生时间性冲突时,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经常被迫放弃应有工作服从于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以致造成辖区居民的诸多不满。文件还要求各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和分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然而,目前哈尔滨市却把基层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的工作与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混为一谈,劳动保障协理员不仅从事着本职业务工作,还要从事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但却只能拿到居委会工作人员约一半的收入。实可谓职责不清晰、权责不明确、政企不分明、管理不科学。不知是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视不够?还是对国家相关文件的下发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亦或是对国家文件的理解不清、解读不明?

三、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的办公经费、人员经费的标准是什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22号)文件中规定:保障建设资金和工作经费。要积极争取将街道、乡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的工作经费、人员经费和项目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经费来源,确保工作人员享有合理的工资待遇。然而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基础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有关部门对基层劳动保障工作重视不够,对此项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认识还不到位,缺乏对工作的超前思考和计划。二是政府有关领导同志还不能及时领会和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作方针政策,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劳动保障服务的本领有待提高。三是街道社区的劳动保障平台建设还存在投入不够、场地现有条件差、人员和办公经费不足、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以至影响到我市失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四是不能保障工作人员享有合理的工资待遇,从而影响到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我们必须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和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新三化”的要求,着力完善办公场所的条件,建设“一站式”服务平台。

四、如何保障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的人员不流失?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劳动保障工作归根结底就是要解决好民生问题,让全体人民在就业方面各尽其能,在收入分配方面各获其酬,在社会保障方面各得其安。然而,作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目前哈尔滨市的协理员的岗位补贴为800多元,工资为0元。这样的收入对于他们来说不仅难以维持最基本的养家糊口,更是对基层劳动保障这份神圣工作的亵渎。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却连自身的生存都保障不了又如何去保障他人?

目前,哈尔滨市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工资已经达到1800元。他们的工作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同样可以做得好,但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工作,由于不懂业务,社区委主任则做不了。为此,很多劳动保障协理员为了生存不得不离开他们热爱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岗位,转到社区居委会工作。劳动保障协理员的流失,给国家劳动保障事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五、加强全市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的指导思想到底如何落实?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22号)文件中规定: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按照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通过有效整合资源,健全完善县以下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坚持公益性质,注重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均等化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然而,哈尔滨市的不和谐劳动关系却恰恰出自于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机构本身。劳动保障协理员却连自己的工资待遇都保障不了,让他们如何来保障广大需要保障的人呢?从基层劳动保障部门的呼声中我们可以看出进一步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认真落实解决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待遇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六、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践行科学发展观,社会保障最关键,我们必须把它作为安民心、稳大局的根本大计。扩大就业最重要,要把它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臵。医疗卫生最直接,要把提高人民健康素质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基层劳动保障协理员作为多年从事劳动保障事业的工作者,深知劳动保障工作关乎改革发展的大局,关乎民生的凝聚,事业的成败。他们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推进了劳动保障事业的新发展。

加强社区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政府认真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关注民生的需要。只有加快社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才能保障社会稳定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才能在就业、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的社区社会保障服务。基层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是劳动保障部门的基层服务窗口,是搞好就业服务的重要依托,是联接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是落实再就业政策的前沿阵地。街道社区平台再就业扶持政策能否落到实处,街道社区平台的工作是关键。因此,我们必须全力推动劳动保障的管理服务工作向街道社区延伸,全面构建“基层夯实、运作高效、管理规范、服务到位”的劳动保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体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以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水平为目标,全面加强我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规范化建设。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推进和夯实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正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对于促进劳动保障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强化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和劳动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动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机构从事着关乎百姓民生的重要工作,我们应该借鉴湖南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领导协调委员会•劳动保障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相关细则,明确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为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将劳动保障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所需经费足额列入财政预算。中央和省就业补助资金和社会保险补助资金的分配下拨,与各县市区试点工作资金筹集使用情况、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及工作实效挂钩,并给予倾斜支持。进一步推进和夯实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以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为主体的劳动保障事业的着力点。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树立大局观念,建立长效机制,围绕全面改善民生,把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哈尔滨的重要举措,高标准抓好落实。竭尽全力把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成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成为劳动保障部门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理念的舞台。为促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世纪最可爱的人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日

第二篇: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报告

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汇总分析报告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张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对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的通知》(张人社通„2012‟140号)精神,对我县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建设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就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建成8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6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现有居民48517户,共有人口183761人,其中16周岁以上人口125934人。共有机关事业单位159个,从业人员4548人,企业204户,从业人员6775人,民办非企业组织19个,从业人员1867人,个体工商户2752户,从业人员4192人,灵活就业从业人数2317人。

8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6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2011工作经费7.72万元,其中就业资金拨付7.32万元,自筹0.4万元。8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6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办公场所面积1416㎡,自有8个,合用6个。现有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窗口41个,现有计算机29台,打印机12台,电话4部,档案柜8个。

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现有工作人员69人,其中专职人员46人。专职人员中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9人,聘用下岗失业人员10人,聘用大中专毕业生28人。专职人员中财政供养人员12人,享受就业补贴35人。

二、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现状

作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基层服务窗口,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成为联接人社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成为了政府搞好就业服务的重要依托,也成为了落实再就业政策的前沿阵地,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也是落实政府扶持政策、做好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键。

自2003年以来,先后在各社区和各乡镇成立了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和劳动保障事务所,基本做到了就业服务全覆盖,并基本实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形成了服务广大劳动者的基层网络,为辖区内各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提供基本就业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在就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城乡统筹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现有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平台建设人员、设施不到位。由于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缺少编制和经费,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人员变动较大,人员不固定,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没有人员编制,工作人员大多为聘用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下岗失业人员,工作人员工资普遍偏低,工作人员和经费不能满足当前工作需要,不能充分发挥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等工作中的作用。各乡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办公场所均和其他办公室共同办公,没有专用的办公场地,硬件设施配备也不齐全,面对大量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工作人员更显的力不从心。

(二)工作人员存在多头管理。目前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人员是双重身份,一方面受到乡镇政府的领导,另一方面受上级劳动保障部门领导,身分尴尬,工作中有阻力。工作中承办的是人社部门交办的各项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等工作,但在工作中又难免有些问题要受到乡镇、社区中心工作的影响和干涉。他们不但要承担繁重的劳动保障业务工作,而且还要承担乡镇和社区分配的其他工作任务,不能做到专职专用,精力容易分散,上级人社主管部门不便规范管理,对劳动保障工作任务的完成带来了一定影响,不利于基层工作人员的成长进步和发展。

(三)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工作人员少,工作任务重,队伍不稳定。目前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仅有1名正式编制人员,各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均无编制。他们除了兼职做劳动保障工作,还承担着其他大量的乡镇社区的工作。尤其在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经常变动,一名工作人员好不容易刚刚对劳动保障工作有所熟悉,就又离开了劳动保障工作岗位,更迭频繁,导致工作队伍不稳定,难以保证劳动保障业务的有效的开展,致使劳动保障工作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很多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一名工作人员服务的对象就是两三千人,甚至一个乡镇的整个劳动保障工作仅有一名工作人员,工作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四)人员待遇偏低,工作经费“缺位”。目前,我县大多数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工作量较大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工作人员均是聘用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下岗失业人员,没有编制,工资从就业专项资金中解决,每月工资仅830元左右,而且没有规范的工资晋升机制,过低的收入严重影响了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致使工作人员工作不安心。另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承担着辖区内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民生事业发展的重担,没有收费项目,没有预算外收入,工作经费没纳入财政预算,单纯依靠部分就业专项资金支撑工作运转。

四、今后发展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对今后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工作建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建设摆上重要位臵。一是加强政策宣传,让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认识建设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重要意义,了解国家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建设的规定和要求,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建设对于加快城乡统筹,改善民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考核,通过考核促使乡镇政府把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这项工作摆上突出的位臵,抓紧抓好。

2、加强资金扶持,保障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经费。劳动保障工作涉及民生,基层机构工作人员所承担的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关系、政策宣传、劳动者维权等各项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服务范围点多线长,工作成本逐年增加。应将基层机构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统一预算,适当提高补助标准,重点倾斜支持基层机构,根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实行以奖代补,以弥补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待遇偏低的问题,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3、加大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的资金投入。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在维护社会稳定上的认识,在政策、资金、物质上给予支持,并将专项工作补贴和平台建设补助经费直接核拨到基层机构,各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对所有经费集中管理,统一使用,以保证正常运转。

4、规范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合理配臵人员。开展乡镇劳动保障工作,首要条件是有机构办事,有人办事。一是要争取上级编制部门的支持,明确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性质和工作职能;二是要根据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三是劳动保障工作专职人员不得由乡镇人民政府随意调整到其他岗位上从事其他工作,通过提高专职人员的比例,建设一支稳定的基层劳动保障工作队伍。要逐步以专职取代兼职,以稳定的队伍为基层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二〇一二年六月八日

第三篇:安徽省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

安徽省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

就业工作职责

一、乡镇、街道服务平台就业工作职责

(一)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社区、行政村平台开展就业工作和提供公共就业服务。

(二)组织开展就业法规政策的宣传和咨询。

(三)组织开展辖区内人力资源调查统计、动态管理工作。

(四)负责审核、上报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相关资料,组织开展登记失业人员日常管理工作。

(五)负责收集、发布就业信息,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就业服务。

(六)组织辖区相关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

(七)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指导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转移就业充分村)活动。

(八)负责审核、上报就业困难人员认定资料、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情况,组织开展就业援助工作,协助落实就业政策。

(九)做好项目推荐、开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服务等创业服务工作,指导开展信用社区创建工作。

(十)负责真实、准确、及时上报各项就业统计报表。

(十一)承担上级部门安排的其他就业工作。

二、社区(行政村)服务平台就业工作职责

(一)开展就业法规政策的宣传和咨询。

(二)开展辖区人力资源调查统计,建立基础台账,并及时更新信息变化情况,实行动态管理。

(三)负责受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申请和初审,承担登记失业人员日常管理工作。

(四)了解、掌握辖区劳动者的就业意愿,负责收集、发布就业信息,开展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开展就业服务。

(五)了解、掌握辖区劳动者的培训需求,收集、发布培训信息,组织推荐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创业培训。

(六)协助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推荐就业困难人员到公益性岗位就业,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转移就业充分村)活动。

(七)了解、掌握辖区有创业意愿人员的基本信息,受理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协助贷款回收,提供相关创业服务,开展信用社区创建工作。

(八)开展辖区就业困难人员调查摸底,了解、掌握就业困难人员基本信息;受理就业援助申请,建立台账并及时更新信息库,开展日常服务和动态管理,协助落实就业政策,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上门入户援助服务;调查、核实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情况,协助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九)负责真实、准确、及时上报各项就业统计报表。

(十)承担上级部门安排的其他就业工作。

第四篇: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调研报告

户县就业服务局

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调研报告

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平台建设在促进就业再就业、协调劳动关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的发挥这一平台的作用,推进当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向纵深发展,日前,我局对全县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进行了调研,初步了解和掌握了我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一些工作对策,以更好的指导今后工作。

一、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平台建设现状

我县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平台建设始于2003年,在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在社区居委会建立了劳动就业服务工作站,目前共有劳动保障事务所18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23个;劳动保障事务所按照3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和2名协理员予以配置,劳动保障工作站按照2名协理员予以配置,劳保所和工作站共计配置工作人员145人;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工资由同级财政负担,没有专项工作经费,劳动保障工作站协理员工资由市智信公司负担,县财政没有专项工作经费;518个行政村未设立劳动就业工作站,仅有工作联络员,无工资和工作经费。

劳动保障事务所主要职责是负责宣传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劳动就业工作。积极开发就业岗位,收集发布用工信息,组织劳务输出,完成就业安置任务;负责组织开展辖区内未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技能开发和就业服务工作;为自主创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办理有关手续;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负责开展社会保障事务代理。做好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扩面和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工作;组织开展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负责辖区内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及劳动监察工作;负责劳动和社会保障调查统计工作;指导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工作;完成上级劳动保障部门安排的其它工作;完成乡镇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工作职责是负责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和咨询工作;社区内劳动力资源及外来劳动力的调查统计、建立台帐及动态管理工作;社区内就业、失业人员登记、证件申办等管理工作;社区自办就业实体、居民办小企业开发,推动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职介、培训等信息发布及组织推荐工作;零就业家庭及其他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城镇居民医保等社会保险的宣传动员、登记扩面等工作;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社区内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核查、管理及低保金发放工作;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工作。

二、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县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全力实施创业“富民工程”新形势下,现有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构建设方面

目前,我县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存在两个方面的不平衡: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全县城镇23个社区居委会都已建立了劳动就业服务工作站,按照规定配备了工作人员,基本达到了“六落实”的要求,但在全县518个行政村队既没有工作场所,也缺乏办公设施,人员也不固定,这与当前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民创业与就业等工作极不相适应,缺乏有效的抓手,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二是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发展不平衡,全县18个劳动保障事务所基本上都有机构,有专兼职工作人员,工作经费,而在23个劳动就业工作站,只配备二名协理员,没有编制、没有经费来源,工作场所变动很大,造成我县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不平衡。

(二)人员管理方面

身份尴尬、队伍不稳定。目前我县所有乡镇的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是双重身份。2009年乡镇机构改革,劳动保障事务所并于社会事务所,隶属所辖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工资由同级财政解决,他们不但要承担繁重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业务工作,而且还要承担当地党委政府分配的其他工作任务,不能做到专职专用,精力容易分散,对劳动就业工作任务的完成带来一定影响,也不利于基层工作人员成长进步和发展。

(三)工作经费方面

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承担着辖区内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发展的重担,除了乡镇工作人员工资由同级解决外,没有工作经费,没有收费项目,也没有预算外收入,工作经费严重不足,而社区劳动就业工作站,由于人员没有编制,更谈不上工作经费,严重影响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四)人员素质方面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由于经常变动,所从事的工作时间不长,经验不足,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只能满足于上级交办的工作,对于一些需要前瞻性、开拓性、创新性的工作思考不够,把握不清,主动性、积极性有待提高,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五)信息网络建设方面

2010年,市信息中心为我县设社区的7个乡镇配备了计算机、LED显示屏、触摸式查询机等办公室设施外,其他11个乡镇都没有配备计算机,更谈不上信息联网。

三、加强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平台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按照统筹城乡就业发展的要求,把基层工作平台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劳动保障统筹城乡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明确要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城市劳动就业工作同时,把农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摆上位置,把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的重点向社区村队延伸,最终实现劳动就业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一是加强政策宣传,让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认识建设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了解国家、省市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的规定和要求,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平台建设特别是加强农村公共就业平台建设对于加快城乡统筹,改善民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将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促使乡镇政府把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这项工作摆上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

(二)规范完善基层平台工作机构,合理配置人员。开展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首要条件是有机构办事,有人办事,建议将社区、行政村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工作人员纳入同级编制序列,明确基层公共服务工作机构的性质和工作职责,同时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合力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保障工资收入,激发工作热情。

(三)建立对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行政村劳动就业工作站等机构“垂直管理”机制。

借鉴外地等其他垂直管理单位的成功经验,把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划归由劳动就业服务部门垂直管理,这既能稳定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思想,有利于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职能职责的发挥,更进一步促进我县就业与创业的深入开展。

(四)加大对基层平台建设资金投入。

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乡镇党委、政府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在维护社会稳定上的认识,在政策、资金、物质上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建议各级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扩大公共就业信息的覆盖面,提高公共就业服务功能。

(五)加强对基层平台工作人员的培训。

建立学习和培训制度,建设一支精湛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队伍。劳动就业和劳动保障业务政策多,涉及范围广,需要对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政策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逐步建设成有文化、素质高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6

台工作队伍,逐步以专职取代兼职,以稳定的队伍为基层公共就业平台建设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六)加快信息网络建设的推进速度。

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实现信息共享;加大公共就业服务基本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发布力度,拓展就业信息覆盖面,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广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日

第五篇:浅谈基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浅谈基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是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的重要载体。根据省市统一部署,我们就基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调研,结合徽州区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提出一点粗浅的建议,与大家一起探讨,积极推进基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徽州区地处皖南山区,下辖三乡四镇及一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近10万,其中农村人口8.33万余,占全区总人口的83%以上。近年来,该区大力实施“工业立区、农业稳区、开放强区”发展战略,区域经济高速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日益加重,乡镇基层平台建设日趋重要。辖区内3个社区、51个行政村共聘请55名劳动保障助理员,从而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网络,为统筹城乡就业和延伸基层社会保障平台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该区按照“整合资源,重心下移,夯实基础,规范运行”的原则,全力打造基层劳动保障平台。

一、主要特色

一是落实编制,组建机构,做到有人办事。严格按照省、市劳动保障部门要求,完善人员编制“软环境”建设。该区2003年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在街道社区设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站),2004年在各乡镇就挂牌成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每个所配备2名工作人员。区委、政府在2007年乡镇机构改革时,充分考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

作重要性,印发的《徽州区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徽发„2007‟35号)中要求各乡镇政务中心设立劳动保障工作岗位,全额事业编制2人,2008年元月区编委下文进一步明确乡镇设立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负责人由乡镇确定1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兼任。全区共配备乡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14名。工作人员通过市培训考试持证上岗,其中7人今年获得助理职业指导师资格。同时该区在51个行政村各聘请了1名劳动保障助理员,从而形成覆盖全区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

二是因地制宜,落实场地,做到有地方办事。结合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完善了办公“硬环境”建设。区委、区政府要求有政务大厅的办公面积不得少于40平方米,没有政务大厅的必须要有一间专门办公室对外服务,并加挂企业招用工报名点明显标牌,配置了办公桌椅、档案柜、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区乡镇两级财政每年给予每个平台1万元工作经费,保证办公需求。

三是建章立制,规范运作,做到按章办事。各街道、乡镇、社区的工作平台明确了工作职责和服务项目,制定了各项《工作制度》、《服务项目》、《服务承诺》、《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图》等规章制度,并全部公布上墙,基本实现了劳动保障工作规范化。同时在就业服务、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社会保险、站所建设四大类进行考核,以制度规范行为,用业绩考核成效。

二、主要成效

一是摸清底数,完善台帐。各乡镇、社区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外出务工情况、有意向外出务工情况、职业技能情况、企业

离(退)休人员、用人单位用工情况等调查登记,摸清了农村劳动力的家庭情况、就业愿望、技能水平等信息,分别填制《求职登记表》、《特殊困难人员就业帮扶情况登记表》、《劳务输出人员情况登记表》、《职业介绍人员情况表》等七类基础台帐,实行动态化管理。据统计全区在外务工人员2.5万人,大部分在江、浙、沪等沿海发达城市。

二是帮助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各村级劳动保障助理员对农村有就业愿望、就业能力的劳动者进行动态登记,提供用工信息、用工咨询、用工劝导。在街道、社区、乡镇平台设立了“企业用工招聘站”,进行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的报名登记,有效缓解了该区的“招工难”问题。

三是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专项技能短训班。该区服装、纺织企业用工尤为短缺,为解决这一矛盾,区里统一组织,开设服装纺织专业培训班,由村级劳动保障助理员每月至少组织一人参加,已成功开设四期,培训学员211名,合格结业154名,就地就业130名。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及政府促进职能,有针对性的引导劳动者就业,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缓解用工压力、建立培训鉴定的长效机制探索了有效途径。

四是做好宣传和服务工作。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充分利用贴近基层的优势,进村入户有针对性的开展面对面的个性化服务,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将《春风卡》《农民工务工指南》《招用工信息》劳动保障政策宣传材料等送到农村劳动力手中,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和服务。帮扶247名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登记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13460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5600人,城镇企业职工参保8000

余人。

五是做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各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对辖区内的退休人员情况开展了普查,做到底数清,状况明,并建立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养老金领取资格认定更准确、更及时。退休老人重大疾病、去世必须上门慰问,协助解决问题。社区活动中心,丰富了老年生活。退休人员自管小组,浓厚了相互关爱,互帮互助的氛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乡镇平台建设中存在由于部分企业缺少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人员变动频繁,造成用工信息时效性缺乏;该区缺少固定的培训场所、培训师资及实训基地,无法满足培训技能多样化的要求;就业扶持政策宣传由于受山区环境所限,达不到理想的促进就业效果等不足。为加强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乡镇(村)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站)的平台作用,发挥村级劳动保障助理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加大劳动保障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各项就业政策进村入户,深入人心。真正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

(二)要加大对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对村级劳动保障助理员要安排专项资金,使其有相对稳定的收入补充,专心从事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

(三)要完善区、乡镇、村三级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建设,做到信息全覆盖、资源共享,上通下达,及时为群众提供所需要的周到服务。

(四)要加大培训基础建设,多方筹集资金建立固定的培训场所、培训教师及实训基地。不断扩大培训及鉴定科目,满足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能学有一技之长,提高成功就业率,并做好培训服务跟踪服务工作。要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的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并保持相对稳定。

基层劳动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关系到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利益,通过整合公共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保障监察等各项服务资源,基本实现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目标,使城乡居民能够就近享受到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

二〇一〇年九月十五日

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的编制哪去了五篇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