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202_年博物馆展览大纲
编辑:青苔石径 识别码:15-935659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05 11:37:04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2_年博物馆展览大纲

展览大纲

1、可乐马古典家具博物馆,汇集精粹,以古典家具盛宴与同道之士论心得,扬思辨;对国内外家具收藏爱好者来说,也是系统了解中国古典家具文化的基地和交流平台。

2、展现传统家具的各种品类;

3、不同年代制品的时代风格,通过标准器介绍判别年代的标准;

4、介绍各种家具的用途,及形式的演变;

5、通过展览给一般观众较全面的古典家具知识,给专业观众供实际研究的实物资料。

6、通过展览,让我公司的古典家具成为中国古典家具文化传承和价值再创载体,不定期举办中国古典家具研讨活动,普及收藏文化知识,期望以专业研究交流,增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并积极参与当代新古典家具的设计研发,为延续中国古典家具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篇:博物馆石器展览大纲

xxx博物馆临时展览之

史前文明之光

——xxx博物馆藏石器陈列展

前言

石器——人类最初的工具制造,艺术起源的园点坐标,人的标志。古有女娲补天,今有点石为金;先祖以石穴为居;今人以石为大厦之基;帝王以石印为权,富贵以玉石为尊;僧以石塑金身,道以石筑观宇。可见石头始终伴随着人类从蛮荒时代,逐步走向现代文明,也必将直至久远的未来。

第一单元 石器简介 单元说明:

石器(stone implements)是指以岩石为原料制作的工具,它是人类最初的主要生产工具,盛行于人类历史的初期阶段。大约在250万年前,原始人掌握了用石头碰击起火的方法。人类的祖先在旧石器时代就利用天然石块为工具、当武器。后来逐渐利用尖锐的石块削剥树枝,新石器时代又出现了打制石器,自此不起眼的岩石成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工具。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 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直接动力。

第二单元 石器的发展过程:

一般说来,石器作为开发环境的工具,同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及可利用的资源密切相关,而不同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又导致不同的经济类型的产生。故石器的制作技术、形体大小及类别方面的差异,往往是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文化类型的反映。

(以下为展板内容)

旧石器时代早期:这时的石器比较简陋,一般将天然砾石加以敲击,然后再稍作加工。形状不规则,一件石器有很多用途。

旧石器时代中期:这时的石器比较复杂,打制技术有很大提高,加工也比较精细。

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时的石器已经出现了穿孔和磨光技术,新石器时代:这时出现了磨制石器。配图:

第三单元 石器的类别和器形

石器主要分为打制和磨制两大类。石器的制法和形状也常常作为判断遗迹年代和文化性质的主要标志。

(一)打制石器大致可分为砾石石器、石片石器、细石器。砾石石器 也称石核石器。从砾石或石材上打下石片,以剩下的石核作为工具来使用。习惯上把两面刃的砾石石器称为敲砸器,单面刃的称为砍斫器,在砾石周缘加工的,称为盘状器。砍砸器是旧石器时代的一种形体较大的工具,器身厚重,有钝厚曲折的刃口,用于砍树、做木棒、挖植物块根、砸坚果等工作。

展示实物如下:

1、旧石器时代石核

2、旧石器时代石核

3、旧石器时代石核

4、旧石器时代石核

5、旧石器时代石核

6、旧石器时代石核

7、旧石器时代砍砸器

8、旧石器时代砍砸器

9、旧石器时代砍砸器

10、旧石器时代砍砸器

11、旧石器时代砍砸器

12、旧石器时代砍砸器

石片石器 系用石片或石叶加工而成,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和雕刻器等几类器形,延续使用的时间比较长。刮削器是在石片的一边

或多边加工,用来刮削兽皮或木、骨一类工具。尖状器是沿石片相邻的边加工成锐尖,以利于刺割。雕刻器系在石片的尖端,打成垂直的短刃,可用来雕刻骨角器及其艺术品。

展示实物如下: 刮削器

1、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2、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3、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4、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5、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6、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7、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8、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9、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10、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11、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12、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13、旧石器时代刮削器

尖状器

1、旧石器时代尖状器

2、旧石器时代尖状器

3、旧石器时代尖状器

石片

1、旧石器时代石片

2、旧石器时代石片

3、旧石器时代石片

4、旧石器时代打击石片

5、旧石器时代打击石片

6、旧石器时代打击石片

细石器

是形状细小的一种打制石器,一般都是以间接打法打出的细石核、细石叶及其加工品。细石器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盛行于中石器时代,在某些地区,甚至到新石器时代或更晚仍在继续使用。

(二)磨制石器

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途分工的愈加明确,磨制石器的器形比其他各类石器更为复杂。从用途上大体包括以下各类:

①砍伐工具。最常见的有斧、锛、凿,主要用于加工木材。斧身一般作长方形,厚薄不等,主要特征为两面刃。锛与斧相似,不过刃部为单面刃。凿身狭长,具有单面刃或双面刃。以上的各器都附着木柄使用,今天的金属工具仍然保持其基本形态。

②农耕工具。有铲、穿孔砾石、刀、镰和磨盘等。铲身扁薄狭长,附木后可用来翻土播种。穿孔砾石可能是套在带尖的木棒上,以供脚踏掘土之用。刀有长方形和半月形两种,前者多穿一孔,后者多为两孔,可系绳套在手上,以摘取粟穗,今天的铁□镰仍然保持其形状。

镰是附着木柄的收割工具,磨盘和磨棒是加工谷物的工具。

③兵器。有镞、矛头、钺、戈、剑、锤斧和弹丸等。镞和矛头是最常用的狩猎工具。

④仪仗。穿孔的石球和齿轮状的环形石斧,属于权杖上的头饰。

⑤装饰品。多以精致美观的石材制成,有珠、管、坠、环、璜、□等,大都属于佩饰,成为商周礼器的前身。

1、新石器时代石铲

2、新石器时代石凿

3、旧石器时代切割器

4、新石器时代石镐

5、新石器时代石凿

6、新石器时代穿孔石斧

7、新石器时代石斧

8、新石器时代石丸

9、新石器时代石斧

10、新石器时代石铲

11、新石器时代石钺

12、新石器时代研磨石器

13、新石器时代石钺

14、新石器时代研磨石器

15、新石器时代石斧

16、新石器时代石钺

17、新石器时代石凿

18、新石器时代石犁铲

结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漫长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石文化史。这些灿烂的石器时代的文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先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辉煌的古代文明,同时也传递了他们的意识形态及社会生活。打制石器技术是人类创造发明的“第一技术”,是人类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开始,人脑潜在智能的发挥从此迈出了最为重要的一步。

第三篇:展览大纲2

中山大学孙中山纪念馆陈列大纲

陈列主题:展现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光辉而伟大的一生,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为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付出了毕生的奋斗和追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陈列目的:培育、传播校园文化,对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展览主线:以孙中山一生的奋斗目标——为谋求民权独立、民生幸福,民主自由贯穿展览始终。

展览基本内容:从孙中山少年远渡重洋学习,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到宋教仁遇刺,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流亡日本,袁世凯复辟,孙中山北伐,陈炯明叛变,改组国民党,直至1925年3月孙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等一系列对历史走向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对孙中山的人生轨迹进行了一次全景式展现。

展览结构和提纲:

第一部分 求学与立志救国(1866.11-1894.11)第二部分 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运动(1894.11-1912.3)(一)创立兴中会,首揭革命义旗(二)创建中国同盟会

(三)大力宣传民主革命纲领(四)领导反清武装起义(五)建立民国,结束帝制

第三部分 捍卫共和,反袁护法(1912.4-1922.8)(一)筹划实业建设

(二)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三)领导护法运动

第四部分 晚年的奋斗(1922.8-1925.3)(一)实行国共合作,改组国民党(二)重建广州大元帅府(三)领导国民革命(四)北上与逝世

第五部分 永恒的纪念

前言:

文字:孙中山先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者和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为了拯救中国,他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奋斗的一生,留给我们很多有益的东西。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将永垂青史,他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格将世世代代为中国人民所崇敬和继承。中山大学是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一所多科性综合大学。几十年来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精神鼓舞下,中山大学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专门建设人才的重任。本馆在宣传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建设部平凡的一生,宣传他为救国救民,无私无畏,愈挫愈奋的革命精神,宣传他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立下的丰功伟绩,让人们了解孙中山,崇敬孙中山,学习孙中山,振奋精神,为实现孙中山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努力奋斗。

背景图片:孙中山全身像

第一部分:求学与立志救国(1866.11-1894.11)文字: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自幼就对中国人民的苦难有较深的感受。他在少年时代走出国门,开始了解外部世界。此后,他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的新式学校接受教育,学习了近代科学技术知识,接触西方民主主义思想。在孙中山求学时,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他目睹清政府的腐败卖国,痛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逐渐树立了救国的志向。大学毕业后,孙中山一面思考改革的方案,一面结交志士,酝酿建立革命团体,1894年上书李鸿章受挫后,毅然走上革命的道路。实物:略 图片:略 文献:略

辅助展品:略 场景复原:略 重点展品:略

第二部分 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运动(1894.11-1912.3)文字:孙中山在中华民族面临深重危机及志士仁人奋起救亡之时,在檀香山创立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选择了武装反清的道路,揭开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序幕。在中国民主革命形势日趋高涨之际,他与黄兴等合力组建了全国性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确立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革命纲领,积极开展了思想及军事两条战线的斗争、为全国性革命运动的爆发作了充分准备。辛亥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烽火燃遍全国之时,他由海外返抵上海,旋被全国17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他在南京宣誓就职和组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后,为建立民主和制度和结束封建帝制统治,进行了不懈的奋斗。

图片:略

第一单元:创立兴中会,首揭革命义旗 文字: 略 实物:略 图片:略 文献:略

辅助展品:略 场景复原:略 重点展品:略

第二单元:创建中国同盟会 文字: 略 实物:略 图片:略 文献:略

辅助展品:略 场景复原:略 重点展品:略

第三单元:大力宣传民主革命纲领 文字: 略 实物:略 图片:略 文献:略

辅助展品:略 场景复原:略 重点展品:略

第四单元:领导反清武装起义 文字: 略 实物:略 图片:略 文献:略

辅助展品:略 场景复原:略 重点展品:略

第五单元: 建立民国,结束帝制 文字: 略 实物:略 图片:略 文献:略

辅助展品:略 场景复原:略 重点展品:略

第三部分 捍卫共和,反袁护法(1912.4-1922.8)文字: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后,积极宣传民生主义,亟图发展实业以巩固民国。但他和平建国的愿望终被袁世凯向民主派发动进攻所打破。1913至1916年,孙中山先后发动了二次革命和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的护国斗争。1917-1918年,为了维护国会和《临时约法》,又发起了第一次护法运动。但他几年的奋斗都未能为中国人民争得真正的民主共和。1918-1920年间,孙中山在上海从事著述,总结经验,探求新的救国道路。1920年末,孙中山在广州重建护法政府,1921年5月就任非常大总统。可是,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使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努力又一次遭到挫折。图片:略

第一单元 :筹划实业建设 文字: 略 实物:略 图片:略 文献:略

辅助展品:略 场景复原:略 重点展品:略

第二单元 :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 文字: 略 实物:略 图片:略 文献:略

辅助展品:略 场景复原:略 重点展品:略

第三单元: 领导护法运动 文字: 略 实物:略 图片:略 文献:略

辅助展品:略 场景复原:略 重点展品:略

第四部分 晚年的奋斗(1922.8-1925.3)文字:陈炯明叛变以后,孙中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决心重新革命。在共产国际、苏俄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着手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并在实际斗争中贯彻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在这个阶段,孙中山又在广东重建革命政权,放弃过时的“护法”口号,在艰苦的条件下讨伐陈炯明、沈鸿英叛军、平定商团叛乱,使广东革命根据地获得初步巩固。国民革命高潮开始在广东兴起。在斗争中,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立场更加坚定。1924年11月,孙中山北上解决国是,坚持废除不平等条约、召开国民会议,为中国革命奋斗至最后一息。

图片:略

第一单元: 实行国共合作,改组国民党 文字: 略 实物:略 图片:略 文献:略

辅助展品:略 场景复原:略 重点展品:略

第二单元:重建广州大元帅府 文字: 略 实物:略 图片:略 文献:略

辅助展品:略 场景复原:略 重点展品:略

第三单元:领导国民革命 文字: 略 实物:略 图片:略 文献:略

辅助展品:略 场景复原:略 重点展品:略

第四单元: 北上与逝世 文字: 略 实物:略 图片:略 文献:略

辅助展品:略 场景复原:略 重点展品:略

第五部分 永恒的纪念 文字:孙中山的逝世,是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引起全国人民极大悲痛,各地群众举行追悼大会,悼念活动很快形成规模宏大的政治宣传运动。孙中山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振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著述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极为珍贵的思想遗产,他的高风亮节堪作万代楷模,随着岁月的流逝,孙中山的历史地位得到了全体中国人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他的理想与事业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奋进。他的英名将永远是增强中华凝聚力的一面旗帜;在世界上,孙中山也有巨大的影响和威望。我们是孙中山事业和理想的继承者。中国人民将永远纪念一代伟人—孙中山。

第四篇:涪陵展览大纲

涪陵概览 10%

一、乌江门户(地理位置)

涪陵区位于东经106°56'—107°43',北纬29°21'—30°01'之间。地处重庆市中部,东邻丰都县,南接南川区、武隆县,西连巴南区,北靠长寿区、垫江县。

涪陵区居重庆市及三峡库区腹地,扼长江、乌江交汇要冲,历来有川东南门户之称,经济上处于长江经济带、乌江干流开发区、武陵山扶贫开发区的结合部,有承东启西和沿长江、乌江辐射的战略地位。

二、物产丰富(资源环境)

涪陵区土地面积为2941.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7045公顷,园地面积5332公顷,林地面积126133公顷。涪陵区主要矿产有煤、天然气、铁、铝土矿、石灰石等。原煤储量3071万吨,石灰石储量4亿吨,天然气储量17亿立方米,铁矿储量2249万吨,铝土矿储量54万砘。页岩气产能达10.8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产量的73.3%

三、文脉悠长(历史文化)

涪陵202_多年前曾为巴国都城,自唐代以来一直为州所在地。是程朱理学发祥地之一,北宋大儒程颐曾长期在涪讲学、注《易》。是全国革命老区,刘伯承、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曾战斗于此。涪陵榨菜被评为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下碑林”白鹤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三线建设”丰碑816地下核工程是目前已解密的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上亿年地质运动造就出武陵山大裂谷等自然奇观。

建议展项:壁挂地图+通电玻璃:壁挂地图显示涪陵基本区域位置和交通状况,外侧设置通电玻璃,播放涪陵城市宣传片;图文展板显示城市基本信息

巴国故郡/福地 25% 一、一步千年(历史沿革)

早在距今5000年以前,区境已有人类居住。夏商至春秋前期,为濮人居住区。春秋中后期至战国中期为巴国地(曾为巴国国都,巴先王陵墓所在地)。战国中后期为楚国地。战国后期为秦巴郡地。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27)置枳县,为区境置县之始。东汉时,分枳县置平都县。三国蜀汉时,增置汉平县,隶涪陵郡(郡治彭水郁山镇)。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置涪郡(又名枳城郡),为区境置郡之始。南北朝时,郡县建置变化较大。隋置涪陵县、丰都县、垫江县,分隶巴郡、巴东郡和宕渠郡。唐置涪州,辖武隆县、涪陵县、隆化县。北宋改隆化县为宾化县,建置同唐。南宋置涪州,辖涪陵县、武隆县。元置涪州,辖武龙县。明置涪州,辖武龙县(后改为武隆县)。清置涪州,不领县。民国初(1913年),改涪州为涪陵县,先后隶属川东道(东川道)四川省和四川省第八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初,置川东涪陵区,辖涪陵、南川、酆都、石柱、武隆、长寿、彭水7县,隶川东行署区。1952年,川东酉阳区并入川东涪陵区,增辖垫江、黔江、酉阳、秀山4县,隶四川省人民政府。1958年,长寿县划入重庆市。1968年改称涪陵地区。1983年撤涪陵县设涪陵市。1988年,分黔江、酉阳、秀山、彭水、石柱5县设黔江地区,涪陵地区辖涪陵市、南川县、丰都县(1958年由酆都县更名)、垫江县和武隆县。1994年,撤南川县,设南川市。经国务院批准(国函1995]106号,1995年11月5日),1996年1月,撤涪陵市,设枳城区、李渡区;1996年3月,撤涪陵地区,设地级涪陵市,下辖枳城区、李渡区、南川市、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1996年9月15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同意,涪陵市划归重庆市代管。

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涪陵市正式改隶重庆直辖市。1997年12月20日,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撤销原地级涪陵市和枳城区、李渡区,设立重庆市涪陵区,重庆市涪陵区辖原枳城区、李渡区的行政区域。原涪陵市所辖(代管)的南川市、武隆县、丰都县、垫江县改归重庆市直接管辖。

设计建议:涪陵有四大文化,分别为巴枳文化,易理文化,白鹤梁题刻文化和榨菜文化。在展板贴图时,是否可以考虑将阴阳太极、白鹤梁题刻的元素融入进去

二、故城遗珠(历史建筑及涪陵区保护性建筑规划)

1、老城肌理(历史街区)

(1)蔺市古镇

蔺市古镇是一地名,位于长江南岸涪陵城西边20公里,该镇四面环山三面绕水,镇内有文庙、王爷庙及南华宫、万寿宫、禹王宫等宗教场所,另有鲁班堂、太平池、龙门桥、碉楼等历史遗迹十余处。其中,文庙和龙门桥属市级文物保护场所,修建于明清时期的街巷和现代桥上建筑,风情别致,古今并存,让人流连忘返。

(2)外河白家场(3)大顺半边街

大顺半边街,是依据地形依山而造的杰早,其南边建于清代晚期,北边建于民国初期,呈阶梯状,错落有致。以中间排水沟为线,街道宽1.8米,路面用青砂条石错缝铺平。道路两边房屋建筑多为一屋一底,户户相连。主要以穿斗式木结构“四懔四柱两穿”为主,房顶为悬山式。

2、古建遗存(重点遗留建筑)

(1)柯中意洋人楼

柯中意洋人楼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敦仁街道南门山社区涪陵中心医院内。该洋楼于1914年由加拿大牧师柯中意主持修建,此建筑为砖木结构楼房,共分三层一地下室,翼角为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建筑内设有烟通两处,内有回廊、天窗、壁柜、烤火炉、地下室等西式建筑物。柯中意洋人楼曾被作为医院使用,是民国时期的公共建筑。其外观风貌及园林环境极好,建筑结构稳固。

(2)陈凤藻庄园

陈凤藻庄园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大顺乡大乡村一组,小地名洋房子。占地面积 468平方米,建筑面积 272.16平方米。该建筑由石、砖、木、土等传统材料构成,建筑结构采用砖木结构,外型风格古朴,单檐歇山式屋顶,顶上有老虎窗 2 个,周边为人字三角豪式屋架,二层楼,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四周均有回廊拱廊。该建筑对研究中西结合的建筑形式有一定价值。

(3)李蔚如故居(4)陈万宝地主庄园

陈万宝庄园群位于涪陵区青羊镇,现状保留下来的庄园建筑有7座,其中,陈万宝庄园是清代诰赠朝议大夫陈万宝的庄园,修建于1862年。该建筑呈四合院布局及四合院外加小四合天井结构。地势后高前低,北面为院墙。为木结构悬山式屋顶,穿逗梁架。

(5)816工程遗址

816地下核工程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大型洞室有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等达到130条,所有洞体的轴向线长叠加达20余公里,其中,最大洞室高达79.6米,侧墙开挖跨度为25.2米,拱顶跨度为31.2米,面积为1.3万平方米。这样“洞中有楼、楼中有洞,洞中有河”的工程设计在1978年曾获国家科技大会奖集体奖。

3、保护性建筑规划

(1)研究目的(2)近现代建筑分布(3)保护与利用

三、先人智慧(涪陵四大文化)

1、巴枳文化

涪陵是巴蜀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及至唐代,涪陵境内仍居住着“夏、巴、蛮、夷”四种民族。巴蜀史专家蒙默教授认为,上古枳巴族居此,后建立过“枳巴国”。在涪陵白涛的小田溪巴王陵墓群,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有五次具有规模的发掘,清理战国巴人墓群22座,出土了大量巴王氏族的重要物器。

(1)农业文化(2)工业文化 巴人手工业门类繁多,主要有青铜工艺业、制盐业、丹砂矿业、酿酒业、纺织业、制陶业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带有强烈民族和地方色彩的青铜工艺业。巴人制造的青铜器风格独特,器上纹饰与众不同,制造技术熟练,民族特色浓厚。在涪陵小田溪出土了许多青铜器,经过鉴定,其铜、锡、铅的合金比例已达当时中原先进地区的水平。文物:14枚错金编钟

(3)商业文化(4)精神文化

舞蹈:巴渝舞、摆手舞 巴歌:下里巴人、竹枝词

2、易理文化

在涪陵城北的长江对岸,有个闻名于世的“点易洞”。北宋年间,中国著名理学元宗程颐,因故被贬官到涪陵受其弟子、涪州人樵定相助,曾在北岩寺招生教学,并在点易洞内点易著经、研究和传播儒家哲学。门人遍及各地,其传人中,名气最大的当数朱熹。他将其学问发扬光大,形成我国封建时代统治多年的“程朱理学”,可以说,“点易洞”是我国程朱理学的发展地。因此,自然形成涪陵区的又一特色文化资源——易理文化。

3、白鹤梁题刻文化

白鹤梁题刻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涪陵城北的长江中,是三峡文物景观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誉为“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仅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相传唐时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名。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于202_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整个保护工程,由“水下博物馆”、“连接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和“岸上陈列馆”四部分组成。水下博物馆就是在白鹤梁原址上修建一个保护壳体。游客可下到带参观窗的水下通道,透过玻璃舷窗欣赏白鹤梁题刻。保护体内还安装了6排、150组灯源,每组灯源由9个小灯组成,而每个小灯里又藏着8个聚光和散光灯。白鹤梁水下保护体将犹如一个璀璨的水晶宫。游客可在长江防护大堤上建造的陈列馆内,根据自己的需要,操作摄像头,通过电脑屏幕,从不同角度近距离观赏白鹤梁。同时,少数专业人士,还可通过潜水的方式参观白鹤梁。

4、榨菜文化

有着“中国榨菜之乡”美誉的涪陵,是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中国传统出口的三大名菜之一的原产地。清代末年,一个名叫邱寿安的人和他的长工邓炳成一道,用涪陵这块土地上特有的青菜头,在凉风习习的长江边上,晾晒一段时间后,经过三腌三榨等一系列手工制作后,命名为“榨菜”,后装运外销。涪陵榨菜从浓厚的传统中走出来,实现了商品化、产业化,开始步入现代化,产业历经百年不衰。以榨菜为内容的精神产品也不断丰富,榨菜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融入社会生活。它的成功及发展,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了涪陵人善于适应环境、质朴、刚健、开拓创新的人文精神。

展项建议:以邱家作坊为蓝本,利用迷你泥塑+透明液晶的形式,将榨菜制作过程进行还原。

展区展项建议:以大顺半边街为蓝本进行场景还原,在老街的“走街串巷”中将关于涪陵的历史统统讲完。其中可以邱家榨菜作坊、816工程遗址、陈凤藻庄园为主要展项汇集区,打造封闭空间,利用多媒体讲述发生在这些建筑中的故事。

步履不停(建设成就)10%

一、产业升级

华晨鑫源汽车从无到有、页岩气产能突破70亿立方米。六大新兴制造业迅速崛起,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3%。榨菜、畜牧、柑橘、蚕桑四大特色产业加快发展,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比重由60%提高到77%。“百亿级商圈+专业市场”的商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旅游业迅猛发展,年接待游客突破1200万人次,增长三倍。

展项建议:设置数据墙,展示涪陵近年来经济数据

二、城乡面貌

新城区“一轴五片”发展骨架基本成型,老城区焕然一新,两江四岸滨江环湖风光带成为城市景观新亮点,山水园林城区形象跃然而现,乡镇建设更具特色,建成4个鲜花小镇,人居环境更趋舒适。展项建议:模型展示地标性建筑

三、交通道路

沿江高速公路、南涪铁路建成通车,改造国省干线公路243公里,完成乌江航道涪陵段升级改造。龙头港纳入全市“1+3”枢纽港体系,形成“两江三高三铁”对外交通大格局

四、民生福祉

环境整治、安居工程、畅通升级、文化教育、健康养老、饮水提升六大民生工程全面实施,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五、幸福说

展项建议:设置新闻直播间,播放街头采访,了解百姓对近年来涪陵的城市发展以及生活变化的感想。

智绘蓝图

30%

一、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 成渝城市群

重庆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 4416工程

二、总体规划

1、发展定位

涪陵要顺应重庆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趋势,抓住“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在成渝城市群快速发展背景下,利用自身区位、港口和经济产业基础优势,加快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区域交通枢纽,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发展,建设成渝城市群的重要节点;积极主动对接主城、谋划涪陵长寿一体化发展,加快龙头港、综保区等重大设施建设,构建重庆大都市区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综合旅游景区开发和服务提升,建设长江上游知名旅游目的地。依托长江岸线和生态多样性资源,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打造长江上游生态人文宜居福地。

2、城乡总体空间结构 一心三点、两带四片

一心:工业化和城镇化主要承载地

“一心”是指中心城区与周边的新妙-石沱、清溪、白涛、蔺市四个功能组团联动发展形成的主要城镇区。中心城区是全区的空间与功能组织核心,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要承载地;四个功能组团承担部分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

三点:组织辐射片区发展

“三点”是指带动和辐射三个发展片区的组织节点,包括珍溪镇、龙潭镇和焦石镇。通过三个组织节点的建设,适度聚集人口与城镇功能,带动各片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两带:以综合交通走廊为依托构建的城镇聚集带和乌江发展带

沿长江的城镇聚集带是依托长江综合交通走廊优势串联中心城区和沿江城镇,在保护生态格局的前提下沿江布局城镇与产业空间,构成沿江产业聚合发展带。四片:全域统筹下的四大发展片区

四片分别为核心城镇发展片区、沿江下游城镇发展片区、坪上城镇发展片区和后山城镇发展片区,各片区应结合各自资源禀赋特征,差异化制定发展目标、路径与模式,实现错位发展。

3、城市性质

重庆大都市区东部的重要增长极,重庆重要的现代制造、商贸物流、公共服务基地,成渝城市群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生态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市。

4、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一城两区五组团

“一城”,指指功能完备、职能互补的涪陵中心城区。

“两区”,指新城片区和老城片区。新城片区是涪陵未来空间拓展、产业发展、品质提升、人口聚集的主要承载空间。老城片区是涪陵未来“文化-旅游-商业”三位一体发展的存量提质片区。

“五组团”,指承载不同功能的城市组团。其中包含江南组团、江东组团、江北组团、李渡组团、龙桥组团。其中李渡组团是未来涪陵区域服务功能以及主导产业布局的主要空间,是涪陵未来最重要的城市发展区域;而以江南组团为主,江东、江北组团为辅的城市片区,主要承担涪陵“文商旅”融合的旅游配套服务功能;龙桥组团是涪陵未来重要的交通枢纽、开放门户、产业基地和城市连接组团,是以交通、物流、产业三项功能为主的城市板块。五大组团功能互动,沿长江走廊逐步展开向西发展的空间框架。

三、专项规划

1、多规合一

2、通达之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一枢纽九干线铁路网、“二环十一射”高速公路网、光伏铁路、渝西高铁、两江六港,实现大交通由“通过式”向“放射式”转变,基本建成成渝城市群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建议展项:电容墙

3、便捷之城

(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2)基础设施规划 建议展项:地下共同沟

4、宜居之城

(1)绿地水系规划(2)生态保护规划

(3)会呼吸的城市(海绵城市)

建议展项:海绵城市立体模型+多媒体 可以讲清楚海绵城市的运作过程

5、乐游之城

(1)旅游规划 涪陵旅游全域化(2)知名景点 武陵山大裂谷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816地下核工程 建议展项:独立式空间,多媒体影片/虚拟驾驶

四、重点片区规划

五、村镇规划

1、特色乡镇

珍溪、龙潭、焦石

2、美丽乡村

产业发展

20%

一、产业布局

二、重点产业

1、六大新兴制造业

(1)页岩气(2)新一代信息技术(3)MDI下游及化工新材料(4)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5)生物医药及生命健康(6)节能环保

2、六大传统产业

(1)化工化纤(2)装备制造(3)材料(4)医药(5)食品(6)能源

3、重点企业

页岩气公司、华晨鑫源、华峰化工、太极集团、榨菜集团 建议展项:触摸查询

三、重点园区

1、李渡园区

李渡园区重点发展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智能装备和现代服务业,到202_年建成千亿级园区,202_年实现产值1800亿元。

2、龙桥园区

龙桥园区突出新石片区和龙头港片区建设,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石油化工、新型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打造长江上游重要的临港经济产业基地。

3、白涛园区

白涛园区重点发展天然气及氯氟化工、聚氨酯聚酰胺、页岩气深加工三大产业集群,建成西部地区一流的化工新材料基地。

4、清溪园区

清溪园区充分利用产业链优势,重点发展铝基础材料及精深加工,基本建成西部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

建议展项:桌面墙面一体式沙盘,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园区进行展示

未来展望

10%

一、智慧城市

二、未来影院

其他功能区

5%

临展、办公室、小型会议室、可做新闻发布会的区域、能看见风景的休息区

第五篇:谈博物馆展览研究

谈博物馆陈列设计

中文摘要: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社会传播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博物馆向社会展示藏品和研究水平的载体,是博物馆工作者的科学艺术劳动结晶。陈列并非简单随意的摆放,它必须根据一定的条件,并遵照一定的原则来施行。一个新的展览从酝酿、构思到操作实施,都要进行整体考虑、整体策划,一切从观众的需求出发,才能取得较好的展出效果。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从事的博物馆陈列设计工作,谈谈展览的陈列设计。关键字 博物馆 陈列 设计 一.陈列设计的概念

陈列设计(也称展示设计或展览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展示艺术,是接触面较为广泛和复杂的工作过程,它包含了文学、美术、音乐、摄影、雕塑、书法等学科,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它要求设计师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展品、版面、图片、图表、展具、模型、场景和展出场地以及环境氛围按一定的主题、序列和艺术形式科学而有效地组织结合起来,对观众进行直观的教育和信息传播。

陈列设计一词在博物馆学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陈列设计概括了陈列的总体设计、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狭义的陈列设计只是指陈列的形式设计。在习惯上,人们把陈列的内容设计看作是陈列的研究工作,归属于学术研究的范畴;把陈列的形式设计看作是陈列的技术工作,划入博物馆技术的范畴。但陈列的技术工作通常被认为是具有博物馆特点的艺术创作活动,二.陈列设计的要素

每一种艺术形态,都有其形式构成要素。所谓形式要素,即构成艺术形式所必需的最基本因素。通过这些“要素”的运用,才能构成它的“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它的形式美。在现代陈列设计中,时空艺术的表现,声、光、电等科技应用的形式特色等形式构成因素很多,但在这些形式构成因素中,空间、造型、材质、色彩是构成陈列形式最基本的四个要素,也是进行陈列设计时主要考虑的四个方面。

(一)空 间

空间是陈列形式设计的首位要素。没有空间,就不可能有陈列、展览。所谓空间是指展厅的四维空间,即展厅的长、宽、高三维以及人的行动与不同的视点、视角需要的空间。也就是说,只有人的行动,才赋予了第四空间以内容。因此,对于陈列的空间设计,应根据观众的生理、心理特点,从行走参观、视线移动、审美注意等这些现象特征,按观众从外环境进入室内环境这一系列不同的空间变化来进行。它通过屏风、隔断、展板、展台、展柜、场景等展具与有关设备的组织排列,从而对空间进行了再划分,形成了新的界定空间。另外,现代博物馆的设计甚至提倡围绕陈列主题,确定室内陈列设计方案后,再进行建筑的外观设计,使陈列的形式设计与陈列的内容设计更完美更统一。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陈列艺术设计,就是先有陈列,后有建筑的成功范例。例如它的第二展厅《众神之国》,陈列的主题是《神秘的原始宗教》,它由四组场景组成,复现了古蜀先民精神生活的神秘境界。天花利用大倾斜度制成多达七层的仿岩石崩裂状板块,喷涂深褐色彩釉砂毛面,顶隙隐隐露出红光,展柜展台铺红毯,喻示开天辟地、天崩地裂之雄伟景观;四个大型组合场景以坑、架、坛、台的形式层层递进,步步升腾。充分利用空间营造神秘氛围,观众沿着逐级上升的参观路线前进,随着内容的深入,最终到达代表仙界的最高境界,把神秘威凛的古蜀氛围渲染到了极致,取得了极好的视觉效果,陈列的内容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在此,空间的艺术设计,重在体现空间的陈列氛围与该陈列主题的统一。而通常情况下,展厅一般是四方形的,高度一般也不过五、六米,要创造这样的空间造型根本不可能。因此,只有先确定陈列方案,再进行建筑设计,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展览空间的审美设计,不在求过多的变化,而在求多样的统一;不在求刺激,而在求淡化;不在求繁杂,而在求简练,“空间消失”即展览空间设计的最高审美标准。在我国现有的陈列中,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陶瓷馆》等陈列堪称“空间消失”的典范。

陈列设计包括展览的室内空间设计和展厅的外环境设计。而展览的室内空间设计主要指序厅的设计和整个展览空间的走向布局设计。

序厅是陈列、展览的开端部分,是给予观众第一印象的地方,它应显示出陈列空间的主体风格和陈列特性,赋予每一位进入序厅的观众深刻的空间感受,而这种感染力要通过简练的陈列语言和艺术的表现形式来实现。序厅的设计必须根据陈列主题,抓住典型的事例特征,用简洁概括、不落俗套、具有震撼观众心灵的表现形式,努力营造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和内容融为一体的、具有高度感染力的过渡空间来引导观众。如南京市博物馆的《六朝风采》陈列序厅,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仿六朝墓室凤凰砖刻图案的屏风,上有集东晋“书圣”王羲之字体而成的“六朝风采”展标;转过屏风,迎面是一座气势雄浑生动的复制麒麟石像,两旁竖立着复制的神道石柱,背景为大幅的红色晨曦中的六朝古都建康(南京)的城市风景画。设计者抓住了凤凰砖刻图案、麒麟石像、神道石柱这几件最具六朝风采的文物形象,反映该陈列的主题,在灯光、背景的烘托下,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人一下进入了到那苍凉、遥远而富于神秘色彩的时代氛围中,极好地起到了“序”的作用。

在空间的总体布局上,要求空间结构合理,展示内容排列有序、层次清晰、重点鲜明、主题突出,并在空间显示出平衡但又具重点的层次感。在视觉上给人秩序化的产生、理想化的联想,节奏感与韵律美的感受。如前面提到的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空间设计就达到了这些要求。

(二)造 型 展览是通过展品来表现陈列内容的,它的艺术形象必须通过形式的特定造型来完成。因此,造型是展览形式设计最主要的要素之一。可以说,没有造型设计就没有陈列形式设计。不同的展览造型设计,有着不同的特性,这些特性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第一、展品纷繁各自具有自己的形象造型;第二、展品的陈列必须由特定的空间、展具、装饰等通过艺术排列组织来造型;第三、陈列主题的内容传达,多是陈列科学与艺术门类的综合进行展品组合的造型。这三个方面结合所显示出的陈列艺术造型,就是展示空间陈列形象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当这些造型按展览总体设计的布展结构在展厅空间进行布局组织、艺术排列而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所显示出来的就是这一展览的形象。这一形象的外表形式,即展览的形式。展览形式的各种造型,按应用性质分,可分为三大类:总体设计造型、展品展示设计造型、设备设计造型。

1.总体设计造型

总体设计造型是设计师在熟悉展览陈列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展厅的实际空间,经过艺术思维的形象构思与多次在电脑上修改效果图而最终确定的。这一造型设计必须把握的要领是:

第一、要体现出该展览个性的基本形象特征; 第二、要提炼出该展览内容本质的深刻内涵;

第三、要创造出该展览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

这三者统一的目标,是以美的形式突出主题。要达到这些目标,在内、外形式的造型设计上都离不开对自身以及空间、色彩、材料等形式要素的创造性发挥。这样才有可能在陈列特性的造型上,表现出或庄重大方,或活泼生动,或精巧秀美,或朴实厚重等风韵。例如:陈列主题如果是成就展览,总体设计就一定要气氛热烈,催人奋进;如果是反映事件的主题,那就要求相对严肃,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如果是历史题材的陈列,那就要体现庄重、典雅,以表示对先人的崇敬;如果是反映民族风情的主题,那就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一个好的总体设计造型方案,必须是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两者的统一。做总体设计造型时,要突出表现陈列内容中的几个重点,它们既能体现出陈列的最精华部分,又是整个形式空间的重心支柱。处理好一般表现与重点突出的关系,既有利于反映陈列内容,又能产生形式美的节奏与韵律,也有益于调节观众审美心理情感的起伏,以保持视觉兴奋。

2.展品展示设计造型

展品展示设计造型又分为主题内容表现性展示造型设计与欣赏性展品展示造型设计。

⑴ 主题内容表现性展示造型设计

这类陈列多采取文字标题、说明为结构,实物展品为中心,与其他辅助展品相综合的形式来表现主题内容,即主题综合陈列,简称主题陈列。它是我国博物馆陈列最主要的陈列形式。如通史展、图片展等都属于这类陈列。在形式设计上,它主要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综合。这一综合,既可将文字符号的各展品(文献、资料、书刊、报纸、信件、诗文、著述、语录等)相联系,又可将艺术符号的各展品(照片、绘画、雕刻、图表、沙盘、模型、场景等)相结合。因此,编写陈列提纲的研究人员应基本懂得陈列的科学内容与艺术的综合规律,以及这一组合展品的方法反映在陈列提纲上的格式,设计师则根据陈列提纲的结构,对这些展品进行陈列空间的造型设计,通过艺术的升华再创造表现出来。这类设计通常按照提纲,以表现事物现象的内在联系顺序组合,即在室内该具体环境的三维空间中,按人体工程学视觉的最佳角度,确定展板、展柜、展品的摆放,以重点醒目与美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设计师还运用联想、寓意、象征等艺术手法,用新颖的形式进行展品的结构组合,以取得较好的陈列效果。现在,我国博物馆的陈列几乎都属于这类陈列。⑵ 欣赏性展品展示造型设计

这类陈列多是个体展品集成序列展出形式的造型设计,一般属物质文化或艺术类的展品陈列。例如传统文物的陶、瓷、铜、玉、漆器等展品的专题陈列;民俗文化的各种物质产品的陈列;绘画、雕刻、工艺品等艺术类展品的陈列。这些多属于审美欣赏性的陈列,内容的连续性不太强,主要着重形式美的创造设计。这类陈列的设计主要考虑展柜与展台的运用、采光或照明的运用、色彩与装饰材料的衬托运用、特殊展品采取特殊手法展示这几个方面的结合。这类陈列的设计一般遵循现代美学的形式美法则,或按中国传统的美学观来进行。现代美学的形式美法则注重变化与统一,均齐与对称,平衡与呼应,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规律的运用;中国传统美学观则考虑立象尽意,章法要变而贯,体势要奇而稳,摆布要重虚实疏密,以宾揖主,前呼后应,高低交错等。至于光、色、装饰材料、特殊手法的运用,要结合实际设计,着重创造整体统一、重点突出、视觉良好、审美愉悦的四维空间。3.设备设计造型

设备设计造型主要指展柜、展板、展台、屏风、实物托板等展具的造型。其中展柜又分单柜结构,通柜结构,框架、展柜、展板合成结构等,而实物托板又可按不同的需要设计各种不同材料的几何造型。这些设计,都应符合陈列设备造型设计总的原则,即实用、美观、经济、安全。设备造型的设计规格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充分考虑观众的视觉习惯及对色彩的情感需要等,不同类型的陈列展览,设备的造型也应具有不同风格的设计。如《长沙三国吴简暨历年出土文物精品展》的陈列设计,设计师为突出表现古文物,设备造型大都采用出土场景复原形式,让观众参观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展出效果生动自然。而《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成就展览》的设计风格就截然不同,设计师为深化主题,展览使用了大量的声、光、电组合成的动画、全景模型、时空列车、幻彩涂绘、宽银幕音乐电视等最现代的科技手段去表现现代的深圳,设备的造型和使用的材料都极具现代感,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也取得了极好的展示效果。

(三)材 质 陈列设备的制作需要各种物质材料来完成。材料在形式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要满足陈列需要的实用功能,另一方面它要满足装饰陈列的审美功能。因而,陈列设备材质选择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该陈列设计的成功与否。现在市场上的装饰材料种类繁多,性质、功能各异,不同的材质会给人产生轻重感、软硬感、冷暖感、光滑或粗糙感、华丽或质朴感、柔美或刚强感等联想。作为设计师就必须对各种材料固有的质感、肌理特征及其审美作用有所认识,有所感悟,以便在设计中结合空间设计、造型设计艺术地运用,使陈列形式趋于和谐、完美。

陈列设计中的用材,切忌过多过杂,在整体上应力求材料品种及表现格调的简练。造型用材应把握实用与审美的原则,服从总体设计风格,遵照人的视觉习惯精心选择,于差异中求协调,对比中求和谐。如墙面、地面、展具系列、顶部天花的色调应达到协调、统一。而反映内容的文字、标题及重点装饰的用材,就应有所不同,即在协调中寻求对比,突出重点,产生层次感。

(四)色 彩

对于形式的构成,色彩和造型同样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形式的各种因素中,色调和色彩的配合最能触动人们的情绪,激发观众不同的心理反应。它能够从感觉上影响物体的大小、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它的自身还具备一种烘托陈列环境气氛、创造意境、感染观众情绪的动人的吸引力,激起人们的感情变化。因此,色彩也是展览形式设计最主要的要素之一。

色彩的运用创造了陈列、展览的艺术风格和情调气氛,色彩是陈列造型的手段。陈列色彩的使用应遵循一定的原理,遵照色彩美的构成原则,不能单纯凭个人的好恶随心所欲地乱用。不同性质的陈列、展览,其内容对形式的要求、色彩的选择和运用也不同。如社会历史性的陈列用色,一般是沉静和兴奋的色调兼而有之;反映自然科学类的陈列用色,一般使用接近自然的青蓝色;反映民族、民俗的陈列用色,必须尊重该民族的风俗习惯或当地的传统用色;反映工业产品类的陈列用色,一般用大面积的灰色衬以鲜艳明快的亮色。

生活中,人们的每一个活动都与节奏有关。美的节奏,会激发人们的感情,引起视觉的快感,给人以美的感受和精神享受。在陈列展览的色彩构成中,色彩的节奏,是在展览环境氛围上有秩序的重复、交替和渐变的明度、色相、纯度、冷暖、形状、位置、面积和材料等要素所产生的空间性节奏。它使人们的视觉在本身静止的环境感受上活动起来。

一个陈列、展览的色彩往往表现为整体色彩和局部色彩。整体色彩的好坏,是局部色彩的表现所致,而整体色彩统率全局,直接影响陈列、展览的艺术设计效果。陈列展览中的色彩设计,要善于掌握陈列主题的深化,依据展品固有色为母体,以烘托展品、突出特色、突出主题为原则来确立整体效果总的感受,探求陈列空间环境、辅助展品设计、展品背景与陈列装饰等的色彩。

一个陈列首先给人的是整体感,而色彩对人的情绪影响最大、最深。陈列整体色彩的形成,就是该陈列色彩的基调、节奏、韵律给观众的感受印象。基调的准确与否是表现陈列主题内容的关键,基调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陈列主题,历史性的、文化性的陈列,宜选用稳定、沉着、雅致的基调;自然科学、工业技术以及成就展览就要选择比较强烈、鲜明的基调。展览的基调一般应相对沉着、稳定,使观众的视觉不易疲劳;而为了照顾人的生理特征,又要用鲜明的色彩引起观众的兴趣,设计师就要巧妙的围绕基调处理好局部色彩的对比调和、协调统一的关系,充分运用色彩的魅力来提高陈列设计的艺术效果。三.陈列设计的原则

除了具备上述四大要素,陈列设计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来实施。国家文物局1997年编写的《博物馆陈列艺术》指出:陈列艺术的基本原则是:把握陈列主题、创造完美形式、满足实用功能、保障展出安全、力求经济合理。

(一)把握陈列主题

不同的陈列展览有着不同的主题思想,主题思想是陈列内容的灵魂,形式设计能不能紧扣主题思想是至关重要的。观众往往把参观博物馆陈列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因为每一个陈列都是研究人员将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等人类历史文化的演变进化加以探讨,将人类文化的成就展示于世人面前,它既向人们传播知识,又使人们从传统的文化中汲取新的创造力,其思想教育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而形式设计对陈列内容来说是再创作,更应突出表现积极、健康的思想情趣。

陈列形式和内容相统一,也是准确表达主题重要的一点。对于艺术理论上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无论从哲学或美学的范畴都已有了定论。本质上说,内容和形式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离开了陈列主题的陈列设计,形式再美也无意义;而没有优美的艺术设计,无论陈列内容多么精彩,也不能体现出来。因此,陈列设计主张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即要以相应的、贴切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各自不同的内容,达到浑然一体。陈列艺术设计在表现形式上有偏重装饰美、偏重外在形式的特点,在设计中处理好内在形式与外部形式的关系,就能比较全面地体现陈列设计——这一综合艺术的特性了。

(二)创造完美形式

陈列、展览的目的就是供人们观看,它在给观众提供知识的同时也给人以美的熏陶、美的感受。只有寓教于美,将主题思想以美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展览,才会对观众有吸引力,才算是成功的展览。因此,参观陈列、展览的过程既是一个汲取知识的过程,也说是一个审美的过程。美观是陈列设计追求的目标之一,设计师能否把握好美观这一原则也是展览陈列设计成败的核心问题。有目的地针对观众的审美心理设计展览,又通过陈列展览去激发观众的一系列审美意识,甚至通过有意识地运用其中一些特性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从而使陈列展览真正“深入人心”,富有活力。要做好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一个有个性特征的展览,不仅含有民族的、地域的因素,也要有时代的风尚,同时也反映出设计师的艺术素养和追求。②.一个好的展览要有独特的个性、有活力,同时还要适应观众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在造型的塑造、色彩的运用、线条的勾勒等方面鲜明、新颖。③.设计注重多样统一,在统一中有变化,平衡中有动感,从而使陈列具有生命和活力。

④.在设计中还要考虑面对不同的观众进行不同的设计,如面对学生层次的展览,就要突出寓教于乐,寓教于美,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而面对学术界观众层次的展览,形式设计就要侧重明快简洁、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三)满足实用功能

展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同于纯学术研究,也不同于纯造型艺术创造。它必须依据大纲内容作出形式设计,既要体现与思想内容完美和谐的内在形式,也要通过设计解决大量的外在形式,解决为数不少的符合布展要求、参观活动中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造型与结构问题。总之,设计应适于陈列形式构成需要,做到科学合理,满足陈列物质功能要求。

从现代艺术构成原理来讲,陈列形式构成是涉及平面、立体、空间和色彩各个部分的。而且这些构成形态又都交融在一起。如版面设计一般是平面构成,设备设计一般是立体构成,而空间设计是空间构成各种原理的汇合。陈列设计要熟练地运用各种构成原理解决形式结构问题,但不能脱离具体陈列对象进行设计,设计时要围绕展品的布置和观众的参观来解决一系列功能性问题。仅展厅内就有空间布局、展品布置、色彩光照、展柜展具设备、版面文字、参观路线等设计。布局是整体问题,是指在限定空间内及空间范围内进行安排,其任务是把一切陈列物件分门别类进行组合配置,分别安排在一定的空间位置上,该连贯的连贯,该分散的分散。布局又同观众参观路线相联系,陈列内容要求连续性展出或非连续性展出,这就决定了布局安排的功能性特征。可想而知,通联式展柜展壁可满足连续展出,散点布陈的中间立柜、展台则适合可独立欣赏的艺术品陈列,这足以说明展具设备也具有特殊的功能要求。

陈列形式构成和物质功能需要有着自然的联系,因此又应注意处理好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布局有变化但要合理;参观路线讲曲折但要通畅便捷;陈列设备展具要结实稳固并便于调整;展品布陈错落有致系统有序;色彩光照应和谐宜人;版面排列高度应合适。总的来说应当是整体性强而不零乱。

陈列艺术设计想要做到科学合理,还应当以人体工程学为出发点,将科学性渗透到各个方面:版面设计范围、文字大小、字形字体以及配色应当以人的视距、视环境多种因素来确定;色彩的冷暖、光照的强度都应以测定的科学数据为准。科学重在严谨,不得丝毫疏忽,施工图一定要一丝不苟,计算中的数据有时要精确到毫米,否则部件之间无法吻合,例如展柜玻璃的推拉轨道设置就要相当精确。展具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展具结构应符合力学要求。设计中遇到不少结构上的问题,如结构的方式,结构点的部位选择等,都与力学相关。展品的布陈涉及重力、应力和静摩擦力作用,如瓷器放在玻璃台上总有滑落的感觉,但放在呢绒面上就比较稳当。一些特殊的展品、超重的展品的承受关系要经过科学计算,合理安排。另外,展具设备、楼层结构与楼板的荷载力也是设计中不容忽略的问题。

二是展具选材应适合加工条件。陈列设计应用的材料纷繁复杂,加工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审美着眼于材料个性特征和肌理效果,科学着眼于材料的性能和加工适应程度,材料性能主要指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以及各种参数,对此设计师手边应有材料学依据。

陈列设计既要用到硬质材料,也要用到软质材料。以合金、木料、石材、玻璃等为主的硬质材料一般用在展具和展架等空间环境构筑上,取其性能坚固耐用;软质材料为纺织品、有机玻璃、涂料等,取其有粘附性,一般用在装饰和饰面工艺上。设计师应当熟知材料性能,选择适宜的材料和加工方法。

空间场地是陈列、展览赖以存在的最基本条件。陈列的规模和场地空间大小成正比例,选定场地应当以适用为宜。小不足以容纳展出内容,大则浪费面积,而且过大的空间致使展线过长,造成结构松散,无形中延长了观众参观路线,这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和陈列结构的合理性。片面强调陈列空间的高大气势是不足取的。

(四)保障展出安全

安全是陈列艺术设计的又一个重要原则。这主要着眼于展品的安全和观众的人身安全。博物馆的藏品大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有的是稀世珍品,安全防盗设计是陈列设计中的头等大事。设计师应从陈列环境、陈列设备、陈列方式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的处理,尽量排除人为因素的破坏和自然因素的损害。在设计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藏与露”的矛盾,从文物保护的角度看,藏是最重要的举措,而且越严越安全;但从陈列艺术表现看,文物在展出中恰到好处的露,更能呈现其艺术魅力。藏与露是陈列设计中的一对突出矛盾,这个问题大到展厅建筑空间的防盗措施,小到一个陈列柜,甚至一个积木的设计,矛盾的焦点是要解决一切防盗设施的隐蔽性与美观性的问题。因此,设计师在陈列设计时,对于安全防盗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陈列设计中创造对文物展品的科学保护条件

展览的陈列设计必须考虑到展品的保护,一方面要考虑博物馆小气候环境下对文物的科学保养;另一方面要考虑博物馆环境内对文物安全的保护。博物馆气候是一定人控条件下的小气候,常用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表示,这是立足于对展品的防与治,避免温湿度剧变,减少空气污染,防止灰尘、光照、昆虫、微生物等自然因素的损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安装空调设备,全自动化调节;使用温湿度调节机械设备;采用全封闭展柜;局部(展柜内)加空调或温湿度调节器;调节门窗设施,减缓室外不良气候的干扰等。

2、防盗、防火、防震等技术预防是设计中另一重要安全因素

陈列厅是法规中列出的博物馆重点要害部门之一,它既是文物的存放点,又是观众集散的场所,同时也是筹备陈列、展览的制作场地。水、火、电都在此范围内运作,防盗与防火是不能忽视的。除了行政规章制度的约束,重要的是加强技术预防。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各种不同的防盗报警设备和消防设备,形成点线面空间综合报警系统控制网。设计师应在设计阶段就会同安全保卫部门制定防范措施。3、其他安全因素

陈列设计中的安全方面除了考虑排除展厅内外环境的非安全因素,还要考虑陈列设备的安全系数和陈列布展方式的选择。对环境应考虑门窗护栏、水源、电源的合理调整以及其他污染源的排除。总体布局上应考虑防盗和消防通道、观众疏散通道的畅通,合理布局。

陈列设备应尽量选用安全系数高的材料和结构方式,在布展方法上,应选用艺术而又安全的方式。比如摆在方台上的器物是安全平稳的,但吊挂起来也许更活泼一些,然而吊挂的绳索如果不足以承受长期的重力,就会危及展品和观众的安全。此外,实物展品陈列的高度,地面台座能否护卫裸置的展品,台面的质地会不会造成展品的滑动等细节问题,都应在设计中加以科学处理。

(五)力求经济合理

众所周知,我国博物馆陈列的经费一直较低,如何运用有限的资金,办出真正高品位的展览,就不能不考虑经济的投入和最后的效果。从实质上看,陈列、展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它的实用性和艺术特征本来就和经济有直接的联系。搞设计,不考虑经济就必然脱离实际。把经济作为一个设计原则提出来,不仅不会限制设计师的思路发挥,而且能使设计思维更趋于全面、更合理。因此设计初期就要做好预算,避免奢华,杜绝浪费。设计师要在经济条件制约下,使陈列设施达到实用、美观、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就需要在调整好下面几个主要关系的过程中筛选出最佳方案。1.选用材料多作对比

充分发挥材料的特点,巧妙运用材料本身的纹理、色泽、质感等特征,放弃一切虚浮多余的装饰,这是选材的着眼点。在材料设计中围绕着实用、美观、安全作大范围的全面的经济核算,它涉及同种材料不同价格的对比,涉及不同种类材料的综合对比,必须货比三家。2.慎重选择制作技术方案

现在科技发达,制作工艺日新月异,如照片的制作就有彩色照片、黑白照片、加色照片、电脑写真照片、灯光照片、油画效果照片、水晶照片等等;而版面中的文字制作也是各种各样,种类繁多。但是哪一种更实用美观、更经济合理,就必须认真的加以选择。

另外,在做方案设计时,应考虑到制作加工的过程及技术环节。比如设计展具的尺寸,除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还要考虑现在市场上各种装饰材料的规格,采用标准尺码,就能省工省料,否则就要裁切或拼接,既费工又费料。所以设计时要认真研究施工制作中的各个技术环节,避免一些复杂化的工序,选择切实可行的加工技术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经费投入。3.紧凑安排工期

施工周期的长短直接与经济发生联系,因而紧凑安排工期也是陈列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的。通常,质量和工期是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对一定的项目应保证有必要的制作时间,但对于整体的展览工程项目绝不能用松弛的施工安排,一定要把各个环节紧密地联接起来,做到同步正常运行,避免一些工序不能很好衔接,延误时间,拖拉工期。四.陈列设计的具体实施

掌握陈列设计的要素和基本原则是陈列设计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素养,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才能进行陈列设计。一般情况下,陈列设计工作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

当接到新的展览陈列设计时,首先要进行一些调查研究,主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①. 展览的展出要求和目的; ②. 展览的主要观众对象; ③. 观众流量、流速;

④. 展览的主题内容和展品、文字、图片的数量;

只有充分了解上述这几方面的情况,才能按照陈列大纲开始进行陈列设计工作。

(二)设计阶段

陈列设计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在陈列设计的过程中,要有一个认真、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只有在充分了解上述情况后,才能按照陈列的基本原则确立总体设计方案,开始陈列设计工作。

陈列设计首先要明确陈列主题,深刻理解陈列大纲的精神,根据不同的主题采用不同的设计构思,不能雷同。一般情况下,一套设计方案应包括有:方案说明、展出场地平面布置图、序厅效果图、展厅整体环境效果图、主要场景效果图、展览工程计划与经费预算等。

初步方案完成后,设计师应详细地进行解析,让大家能直观地检验这一设计,并提出更好的想法,使方案进一步完善。只有把一个经过反复论证、修改或再设计的,效果好、省时、省力、省钱的最佳方案制订出来,才能算较好地完成了设计这一程序。一旦设计方案确定,就应开始画施工图,然后按设计要求采购材料,以便材料短缺时能及早进行替换,避免耽误工期。

(三)施工阶段

当设计图和施工图确定后,就进入了施工阶段。施工的质量是陈列设计成败的关键。评价一个展览的好坏,一方面需要从整体来看,看它的构思是否精巧,选题是否独特,展品的组合是否恰当,看它的形式表现内容是否完美,空间、虚实的搭配是否富于想象,节奏变化是否合理等等。另一方面,它还有更为直观的,就是组成这个陈列、展览的设备、展具等的制作工艺质量也不能忽略。因为这些工艺质量除直接影响陈列的传播效果外,它还会直接影响陈列的整体美。它可因其精致和严谨把展品映衬得更为珍贵,也可因它的粗陋使本来珍贵的展品黯然失色。可以说工艺质量对于陈列设计的完美实现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从施工开始就予以重视,最后无论多么大的投资、多么理想的设计和多么贵重的材料,一切都会枉费。因此,在施工阶段我们必须注意:

第一,施工单位的选定。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第一因素,因为施工单位的工艺水平和技术力量,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

第二,设专职人员负责质量验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有熟悉材料、工艺,做事严谨的专职业务人员深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制作,如有变更,需有主管人签署的正式文字通知。无人管理或检查验收不严也会影响施工质量。

第三,材料的使用要适合工艺要求。在制订施工方案时,选定恰当的材料也特别重要。一定的设计需要适合的材料,一定的材料适合一定的工艺,尽量避免必要性不大,工艺难以保证的一些表现手法。

第四,合理安排工期。在设计阶段就要制订施工进度表,科学合理地安排工序,施工中各类工程顺序的复合、衔接安排要周密,杜绝工程交叉发生反复。在施工期间,应保证工程跟上施工进度表,在宏观上控制,防止违反科学的赶进度或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确保展览按质、按量、按时完工。

第五、安全施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安全施工。因为许多制作都是在现场施工的,各种材料——包括某些易燃材料都进入现场,人员也较杂乱,用电的设备较多,有时还会有电、气焊的明火式操作。这一切对于博物馆建筑及整个博物馆的安全都构成威胁。所以在进入现场施工时一定要首先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安全制度的制订和监督检查,一刻也不能放松。除此之外,设备制作使用的木材类的易燃物,一定要预先涂刷防火涂料,必要时还要做防霉、防虫处理;织物地毯类则应选用阻燃类的。

(四)布展阶段

陈列布置是陈列设计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保证陈列设计完成的关键。一切的构想都在这一步来实施完成。

空间改造完成后,第一步是应当彻底全面地对现场和设备作一次清理及清洁工作。展厅清洁完毕后,就可开始布展。从文物进场到布展完毕,都要在展厅门口设立临时门卫,谢绝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以免造成展品、文物的碰磕损坏及丢失。

第二步是要熟悉展品。具体进入布展阶段,还要再次对展品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质量、体积、材质、结构特点、组合状况、牢固程度及其他各种情况都应了如指掌。准备工作完成后,在开始布展前要有一个工作顺序的安排,例如需要等待悬挂上墙、上壁的板面,部分说明、单元说明等应先行处理;较重、较大的实物应当先期到位,过重的展品还应作特别的处理,把这些都安排妥当后,即可开始具体的陈列布置。

布展时还必须注意的是文物的运输、持拿、放置等工作。展品在运输过程中不能挤、压、磕、碰;持拿时必须用双手抄底捧托,轻拿轻放;走动时要先看清地面情况,文物的临时放置点应是比较僻静的地方,切忌放在通道上。展品定位时,要做到平稳、牢固,古旧书画的陈列还应做出支架承托画轴,以免拉损画幅等等。

布展完毕,还要经过审查、开幕和修整、维护,展览的陈列设计工作才算完成了。

总之,陈列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宏观上控制好整个系统的运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做出成功的展览

202_年博物馆展览大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