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华侨博物馆观后感专题
编辑:紫云轻舞 识别码:15-1018096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1 11:19: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华侨博物馆观后感专题

华侨博物馆观后感

周日伴着蒙蒙细雨,在小林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华侨博物馆参观,在还没有来之前,我一直以为华侨博物馆就是很多海外名人的事迹以及纪念品的陈列等等。但是,当我们参观第一馆的时候,看到很多蜡像,活灵活现地展现者当年华人“卖猪崽”到海外的苦况,其中有一段文字讲到,当年上船的有八九十人,到达目的地后只剩下三十多人,有六十多人甚至是被活生生地残暴地鞭打死。有些人,被直接装到猪笼里面,过着很惨不忍睹的生活。我以前只知道,被“卖猪崽”是很惨的,而且一般都是那些赌徒或者是吸鸦片的人将自己的子女买走的,想不到五邑地区成为第一侨乡的历史原因,竟然是很多人被“卖猪崽”,我渐渐明白到他们的屈辱的过去,以及到了小有发迹之后那份回到故里的强烈愿望,明白到为什么那些人将一生的财产拿回家建起了一座又一座的碉楼;明白到当年孙中山的革命得到了那么多海外侨胞的慷慨解囊;明白到侨乡先辈的捐资赠学所寄托的的深切期望。继续看下去,海外华人的处境有了慢慢的改善。他们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有了可以维持温饱的工作,再过了一代,子女能够接受教育,可以做一些有只是含量点的工作,慢慢的有了华人科学家,等等让人骄傲的人才出现。在小小的博物馆里走着,我们仿佛见证了几个时代的变迁,见着的华人那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无论多苦多累,他们都不怕,坚信着凭借这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一定可以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海外侨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炎黄子孙是好样的,别人做得到的事情,中国人也做得到。就像中国泳坛的腾飞和昨晚亚冠恒大的创造历史一样,一种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涌上心头,让人在这个物质充斥着的时代也找到一份满满的正能量。历史在变迁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国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这一代漂泊在外的中国人有了新的地位和身份,在国内是看着外面的好,真正到了外面,又多多少少想到了国内的好,想起中国的亲切和归属感。我们终将会明白,物质的享受和对国家的感情比起来真得会微不足道。

第二篇:华侨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华侨博物馆有感

五邑华侨博物馆记载着五邑华侨华人创业奋斗的艰苦历史,也展示了炎黄子孙的爱国救国的动人事迹。华侨博物馆承载着侨民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传递着不去的侨民精神。

位于江门市五邑华侨广场内的华侨博物馆,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整个展览分为金山寻梦、海外创业、碧血丹心、侨乡崛起、侨乡新篇、华人之光等六个部分,馆内收藏内容丰富,是全国华侨博物馆中最大的,其文物具有内容丰富、完整、珍贵、特殊等特点。目前,馆内实物收藏达2万多件,照片1000多张、图书资料、刊物2700多册(份)。

梦是一种欲望,想是一种行动。梦想是梦与想的结晶。“金山寻梦”是五邑华侨奋斗成功的梦想。他们劈风斩浪、无惧危险在异国他乡为着梦想而行动。他们敢想敢做,勇于开拓进取,他们秉着朴素的精神,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区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本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向着梦想倔强地航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我们薪火相传。

脱贫致富是当时每一个人最想要的。“海外创业”讲述了五邑华侨在异国他乡为事业拼搏的事迹。回顾历史,离开祖国独自奋斗在异国他乡,海外华侨受尽了外国排斥、歧视、压迫,他们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可以保护他们。一切的侮辱不能使他们屈服,“不为五斗米折腰”,他们带有中华民族的血性,披荆斩棘,在创业的道路上独自摸索前进,创就了一番事业,形成了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唐人街,涌现了许多华侨华人组织,弘扬了中华文化,承担起了传递中华文化的使者,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

《过零丁洋》一书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奋斗在他国亦不忘忧祖国之忧。“碧血丹心”展示了海外华侨义士救国的感人事迹。近代中国由于政治腐败,国家贫弱落后,受尽帝国主义的压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沦为了帝国主义正向瓜分的“蛋糕”。海外华侨不忘国家之耻,积极关注祖国的命运和发展。他们积极参与推动中国的政治活动,希望中国早日革除政治弊端,确立新的政治制度,实现民族解放和独立,推动中国向民主化发展,向现代化迈进。

在中国最贫弱之时,他们没有抛弃祖国。他们烙印着炎黄子孙的印记,为了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他们或直接投身于中国革命和抗敌的事业中,或慷慨捐资,甚至毁家纾难,为祖国尽自己的一份力。在博物馆里我看到了冯如、陈少白、司徒美堂、黄三德等一大批爱国华侨的爱国事迹,他们为了祖国无私奉献,无言无悔。

他们血化为碧,一颗颗炽热的碧血丹心,为着祖国而颤动发热。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热爱她,五邑华侨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将犹如圣火般常燃不息,他们也在我们心中点燃民族之情、爱国之心。我们身上刻着龙的传人,我们铭记历史,向着祖国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树高万丈,落叶归根。“侨乡崛起”——远在海外却不忘家乡情。五邑华侨积极投身于家乡建设,他们兴办实业、公益事业,扶危济困。开办学校、传播西方文明育英才、开民智,他们兴修道路桥梁、辟市场,以便家乡人。设医院以救死扶伤,造福桑梓。事业有成,不忘回馈家乡。他们造福桑梓的同时,也承担了弘扬中华文化、传播西方文化的责任,他们包容开放的心态,也体现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品质。

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五邑新篇”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侨乡发展新变化,新面貌。更多五邑人涌向国外,在异国他乡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扩展了海外五邑移民的分布范围,展示了新时代下五邑华侨华人新的精神面貌和昂扬的姿态。他们也秉承了五邑华侨华人情系桑梓的传统,积极联系家乡,密切与家乡的联系,心系家乡的发展。慈善事业、济困助医、实业投资、寻根续梦,割不断的血脉之情和文化亲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侨乡文化,为侨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创了新的篇章。

华人之光——彰显人之杰,显文化之厚。五邑以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华侨能者。他们或是科学家、或是艺术家,他们在个自己的领域闪闪发光,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向世人传递华侨文化和华侨精神,以此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上来。

五邑华侨博物馆是侨乡文化的积淀,是侨乡精神的彰显。浓厚的爱国情感,引起我内心的共鸣。新时代下的我们更应该秉持爱国主义,铭记历史,培养自己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展望祖国美好的未来。

第三篇: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观后感

五邑华侨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我们130602班组织了全体同学一起参观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这一次,我收获到很多东西,让我在字里行间带大家感受一下当年华侨华人漂洋过海,艰辛创业,情系家乡的那种思愁以及为国家民族振兴做出的贡献吧!

我们进门首先就被“根在五邑”,四个大字深深地吸引了,这让我体会到,无论漂泊到什么地方,华侨的最大心愿是情系故乡,落叶归根。首先我们必须拿了门票从前门进行参观,过程中不允许回头,令人兴奋的是我们最后在出口处的留言簿里写下了此时此刻我们最激动的心情。下面便是了我的主要行程。

第一站—金山寻梦,主要简述了19世纪中叶,我国内忧外患,国外发现金矿以及北美太平洋铁路修建急需劳动力的消息使得五邑侨乡形成了“掘金梦”,青壮男子谋食外洋者,十之七八”他们被移民到东南亚,北美,澳大利亚等地方,成为了当时的以劳动型的种植园及一些其他的以劳动为主的产业的主要开拓者。其中广海码头,是当年台山人飘洋过海的起点,俗称“大眼鸡”的木船,就是载着华人飘洋过海的木船。在那简单的话语板块里导出当年漂洋过海的无奈,虽然金山的名字很好听,但迅猛的过程却十分艰辛,给人一种无比的痛惜与辛酸的感觉。但我为他们敢于为理想不断追求的勇敢而喝彩,为他们的自强不息与不怕艰苦感到无比的敬意,而此时我带着无比佩服的心情继续参观,心里总是想着力求了解更多,深深地体会一下,侨乡执著追求梦想的人生。

第二站是海外创业,主要简述了从艰难的追梦岁月到从华侨逐渐向华人的转变,代代五邑华侨经历了无数苦难,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他们在侨居的国家和地区,努力奋斗,形成了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唐人街社区,开拓出唐人街经济新模式,随着各种华侨社团组织也不断的发展了起来。他们为我国的多元文化结构与各种民族文化的推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地在二战爆发后,广大华侨青年踊跃参军,与各国人民一起迎来了反法西斯的胜利,为华侨在海外创业争取到了合法的权利。此外在五邑华侨博物馆收藏了很多华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各种形式的护照,还有一些乡镇张贴的前往世界各地的航班广告,这些都说明了出洋是当时华侨的一种普遍现象。我不禁为他们的执著而喝彩,他们深深地鼓励了我不断为自己的目标前进。

第三站是碧血丹心,主要是讲述近代以来,海外华侨关注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甚至直接参加中国的政治活动,希望帮助改革中国社会,实现民族独立,奠定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五邑华侨身在海外,但心系祖国,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中,他们肩负着挽救民族危亡的使命,有的直接投身革命和抗敌事业中,有的捐资,不惜毁家纾难,资助救国事业。在五邑华侨中涌现了一大批如:陈少白,李是男,黄三德,冯如等爱国华侨。一颗颗碧血丹心,印证了华侨在中国近代的地位和价值,亦谱写了中国近代的新篇章。此时我的内心充满着无比的敬仰。

第四站是侨乡崛起,主要是讲述清末民国时期,侨汇是侨眷赖以为生的主要经济支柱,也是五邑华侨发展的命脉。五邑华侨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家乡踊跃兴办公益、投资实业。兴学校以作育英才,出杂志以开通民智,办图书馆话语民众、以化育民众,建医院以救死扶伤,筑桥梁道路以便利交通,辟市场立圩镇以流通贸易,扶危济困以表桑梓情深;以股份制兴办企业,推行乡村自治,吸纳西方文明,彰显包容开放心态。这使得侨乡迅速地进入高效发展状态。

第五站是五邑新篇,我读懂了在20世纪下旬到改革开放之初,侨务政策的不断创新与落实,使华侨的面貌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使得国际移民掀起了新潮,扩展了海外五邑移民的分布范围,五邑海外乡亲秉承邑侨情系桑梓之优秀传统,与侨乡形成了超越以往的紧密联系:慈善事业的重教兴学、济困助医促侨乡社会和谐发展;实业投资的范围、层次和数量,都创历史新高;寻根续缘,增加了海外五邑后裔的血脉和文化亲情。五邑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

成为文明、富裕新桥乡建设的生力军,受到侨乡民众的赞许和褒奖。他们的丰功伟绩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时我内心涌现的是无比的感叹!

第六站是华人之光。主要讲述了江门五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沃土,孕育了无数的侨乡人,从中走出来的一批一批侨界领袖,事业家,艺术家,慈善家等,他们的爱国爱乡,创业拼搏,文明进步,开放兼容的五邑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国人感到骄傲与敬仰。他们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做的贡献推动了世界历史文明的进步,融融地燃烧着华夏子孙的火焰,照亮了整个世界。

当我参观完华侨博物馆的时候,我内心感到无比的敬意,此时我变得目标更加明确了,我要学习华侨们那样,心系中国,为中国的发展不断做贡献,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努力地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同时我也衷心地希望华侨人们能继续为中国的发展做奋斗,继续回报祖国,与国人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篇:五邑华侨博物馆观后感

五邑华侨博物馆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邑华侨博物馆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xx年12月13日星期六,我们一同来到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博物馆从来都是记录一座城市或社会历史文化和发展的一个严肃神圣地方,在里面你将了解到这座城市的过去历史背景,博物馆真实还原了一个城市过去面貌,后人们在里面了解了前人们的全部生活文化和足迹。所以,学院组织了我们插本生去参观了江门五邑华侨博物馆,通过参观我逐步了解到这座侨乡城市文化与背景。

据了解,江门全市人口420万人,而祖籍江门五邑的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将近400万,有海内海外“两个江门”的美誉。江门五邑华侨华人遍布美国、加拿大和西欧、东南亚等107个国家和地区。为了更好展示五邑华侨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20xx年1月,江门市决定建设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目前,“华博”的馆藏实物达2万多件,照片1000多张、图书资料、刊物2700多册。”的馆藏实物达2万多件,照片1000多张、图书资料、刊物2700多册。

我走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就是近代画家司徒乔的一幅著名作品《三个老华工》。作品是司徒乔1950年从美国坐船回国时,以同船的三位老华工的形象为素材创作的。我想起了之前上报纸的报道,“这三个华工中有两个是祖籍江门的Ф司徒乔自己也是江门人”。画面上是三个愁容满脸、皱纹满面的老华工。他们出去已经有多少年了,他们现在忧愁着回来了,是否出洋的这些年没有挣到钱е淮回许多苦涩的回忆,他们就这样回来了,当初他们出去的时候,是涌动着怎样的期盼,经历着怎样的艰险啊!

当年,在中国的广东,人们提着简单的行李,告别自己的父母和妻儿,如潮水般地涌上开往太平洋彼岸的轮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河谷发现金矿,需要大批劳工的消息让以台山、开平为主的广东农民们仿佛在沉沉黑夜里看到一片曙光,于是不畏惊涛骇浪地奔向它。似乎只要到达了那个叫加利福尼亚的地方,就能够捡到成堆的金子回家。现在已经很难统计当年有多少江门五邑的'农民就这样踏上了东渡的路,也无法统计有多少乡民还没有到达,就葬身在太平洋的无底深渊中。去美洲淘金,去澳洲淘金,像一个美丽的魔咒撩动着江门五邑人的心。

在华博馆,我还看到一个布袋,是手工缝制的,已经有些破损和泛白了。布袋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仍清晰地辨认出最中间的一行字“遍走天涯,为国效劳。”这个布袋让我知道有一个叫郑潮炯的清瘦的男人,背着这个布袋,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山山水水间跋涉。这个多年在南洋以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的新会籍小贩郑潮炯从1937年开始,干了一件轰动了整个南洋的事情,他用5年的时间,靠卖瓜子筹集了18万元,全部捐给了陈嘉庚先生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总会,用于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他最后卖掉的一件东西不是瓜子,是他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得款80元,也捐给了筹赈总会。这个新会籍男人遗留下来的一幅照片,他看上去甚至有点木讷。这个略识几个字的小贩,在国难面前,他竟然做出让世间震撼的举动。由此我联想到那些客死异乡也要归葬故里的义冢中的乡民。或许漂泊在外的人比我们更加懂得国与家的分量,更加珍视深埋在故国故土里的那份永难割舍的中华血缘,这也许就是江门五邑的侨之魂。

华博馆往前,不是什么建筑或美丽的景观,而是百多年前几十万、上百万的五邑人一边走,一边流着眼泪。那是新婚妻子站在村前的石板桥上望着消失在路尽头的背影而久久不能吹干的泪,是坐在异国的月光下抚摩着一身的伤痛,咀嚼着一路的艰辛而奔涌如泉的苦涩的泪,是三个老华工跪倒在父亲的坟头,遥想着父亲多年前的面容而呼号懊恨的泪,是郑潮炯的妻子在丈夫抱着小儿跨出门口的一刹那,心如刀绞的泪,是收到远方寄回的“银信”时悲喜交集的泪,是重回故乡,在岁月的变迁中寻找着那山、那水、那相连的血脉、那不变的守望时喷薄的泪,尽情地流啊、流啊,浸湿了这方土地百年历史的每一页。

华博馆往前,是一棵种在1848年的古榕树,它历灾遭劫,伤痕累累,却始终生机蓬勃。它的枝干无畏地在天空中伸展,而它的每一片绿叶却都有一条气根与大地相连着。

整个参观过程我的心情很激动,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华侨为革命之母”,这句话市五邑华侨与中国革命血肉联系的真实写照。

我衷心希望华侨们能够继续回报祖国,能让中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让中国能继续发光发热。

第五篇: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观后感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观后感

这周的星期六早上,我们按学校的要求,全班一起参观了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从学校北门出发,一路上同学们欢声笑语。不多时,我们便来到了五邑华侨广场正门,在右边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静静伫立着,似乎在等待我们的到来。我想,这座看起来其貌不扬的的建筑,会带给我们什么惊喜呢?

带着疑问,我们踏进了博物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根在五邑”这几个大字,还有江门市的地图。是啊,一个人无论身在何方,离家多远,他的根都始终在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的水土养育我们,家乡的文化熏陶我们„„这简单的几个字,告诉我们,江门华侨他们的根在这里,还有他们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

接着我们进入了博物馆的第一部分“金山寻梦”。在这里,有十九世纪时的打铁铺,布匹店,葵叶加工铺和当时的小镇场景,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生活在贫穷与落后之中,这也为他们不畏风雨,远渡重洋,寻找掘金发财的梦想埋下了伏笔。相比于安守在落后的家乡,更多年轻人倾向于去国外挖金矿,他们希望通过努力拼搏可以改变命运,不再受穷。于是大批青壮年,被移民到东南亚,北美等地方,成为了当时的以劳动型的种植园及一些其他的以劳动为主的产业的主要开拓者。锡矿场,淘金谷,铁路工地,运河工地,种植园,到处都有华侨的身影。广大华工为资本国家的建设付出了无数汗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华工吃苦耐劳品质却换来了排华政策。华侨华人在异国

他乡受到了非人的不平等对待。这就是所谓的自由民主的资本国家对待落后国家人民的态度。落后就要挨打,受人冷眼。看着展台里他们使用过工具,还有栩栩如生的雕塑。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们漂洋过海的无奈,受尽压迫凄凉,这也使我越发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对比之下,我也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在崛起。同时我为华侨们敢于为理想不断追求的勇敢而喝彩,为他们的自强不息与不怕艰苦感到无比的敬意。

整理一下思绪,我们来到了第二部分——海外创业,众多华侨们在他们侨居的国家和地区,努力奋斗,发挥聪明才智,进行艰苦创业。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唐人街,开拓出唐人街经济新模式,各种华侨社团组织不断的发展,使华人的地位不断提升,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他们为我国的多元文化结构与各种民族文化的推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华侨在海外创业争取到了合法的权利。看着收藏在华侨博物馆的众多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各种形式的护照,航班广告„„从那泛黄的纸张,工整的字迹,我仿佛看到了他们为生活忙碌奔波的身影。感谢他们为传播中华文化做出的贡献,中国的崛起不应忘记他们的功劳。

沿着指示,我们继续前进,来到了第三部分——碧血丹心。这是讲海外华侨时刻关注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并积极投身祖国的建设,希望帮助改革中国社会,实现民族独立,奠定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五邑华侨身在海外,但心系祖国,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中,他们肩负着挽救民族危亡的使命,有的直接投身革命

和抗敌事业中,有的捐资,不惜毁家纾难,资助救国事业。在展厅中央,一台巨大的飞机正是华侨希望振兴国家而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心血的象征。在五邑华侨中涌现了一大批如:陈少白,冯如等爱国华侨。一颗颗碧血丹心,印证了华侨在中国近代的地位和价值,亦谱写了中国近代的新篇章。此时我的内心充满着无比的敬仰。

继续走,我们进入了第四部分——侨乡崛起。这里,显示了侨乡的新貌,当时先进的一些工具,技术被引进五邑地区,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五邑华侨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在家乡踊跃兴办公益、投资实业。兴学校,办报社,修桥铺路„„他们为家乡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我们还沉浸在华侨们的伟大成就时。不知不觉来到第五部分——五邑新篇,在这我读懂了在20世纪下旬到改革开放之初,侨务政策的不断创新与落实,使华侨的面貌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使得国际移民掀起了新潮,扩展了海外五邑移民的分布范围,五邑海外乡亲秉承邑侨情系桑梓之优秀传统,与侨乡形成了超越以往的紧密联系:慈善事业的重教兴学、济困助医促侨乡社会和谐发展;实业投资的范围、层次和数量,都创历史新高;寻根续缘,增加了海外五邑后裔的血脉和文化亲情。五邑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成为文明、富裕新桥乡建设的生力军,受到侨乡民众的赞许和褒奖。他们的丰功伟绩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时我内心涌现的是无比的感叹!

最后,我们进入了第六部分——华人之光。这部分讲述了江门五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沃土,孕育了无数的侨乡人,从中走出来的一批一

批侨界领袖,事业家,艺术家,慈善家等,他们的爱国爱乡,创业拼搏,文明进步,开放兼容的五邑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国人感到骄傲与敬仰。他们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做的贡献推动了世界历史文明的进步,融融地燃烧着华夏子孙的火焰,照亮了整个世界。

当我们参观完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博物馆里的一切都是那段峥嵘岁月的缩影,一份沉甸甸的回忆。华侨为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付出了太多时间汗水,甚至生命。他们无私的为家乡做着贡献,只因为他们根在华夏,根在五邑,我对华侨们充满了崇高敬意。将来有一天我有了出息也要像他们那样支持家乡建设,报答家乡人的恩情。为了美好的明天,现在我们必须要努力学习了,让我们一起昂首向前,共创美好明天。

参观五邑华侨博物馆有感

当我来到五邑华侨博物馆门前时,心情激动不已,感慨万千,似乎已被博物馆的深厚所触动。这次的参观的确使我获益良多。

五邑华侨博物馆分为六个馆,可以概括为:金山寻梦,海外创业,碧血丹心,侨乡崛起,五邑新篇,华人之光。

老侨民离乡背井来到大洋的那一头,过着困苦潦倒生活,在外劳碌半生,以致满面沧桑。金山寻梦之旅,埋葬了多少青葱的年华,这又是一种多么无奈的沧桑;但是它同时使一些人脱颖而出,功成名达。历史犹如一条涛涛不绝的河流,埋葬心酸和孤独,是非成败转头空。如今我们站在如此的高度,俯瞰繁华,这都是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堆砌起来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该铭记那段艰辛的历史,缅怀那些逝去的背影。异国的流浪,孤身徘徊在梦想与现实之中,犹如一叶浮萍,漂泊漂泊,忍受排华法规的歧视,自强不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用血和汗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打造一个飘渺的梦想。现实的残酷不得不迫使他们留在异乡,他们仍是心系祖国,一张张泛黄的邮票,一张张褪色的银信,一颗颗牵挂的心,承载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和绵绵的乡愁。海外创业,他们肩负着祖国的梦想。碧血丹心,正是司徒美堂、冯如、邓荫南、陈少白、李是男、黄三德、郑潮炯等一大批爱国华侨积极参加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挽救名族于水深火热中烈士们的真实写照。海外华侨时刻关注着民族的危亡,勇敢地挺身而出。他们义无反顾地用汗水和热血,甚至可贵的生命,为中国的繁荣昌盛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侨乡崛起,清末民国时期,五邑华侨梦想着要建设自己的家乡,使子孙后代不再到处漂泊异乡,背井离乡,妻离子散,这种源源不断的乡土情怀汇聚成一张张汇票,给这片土地注入新的血液,成就了侨乡的崛起,成就了今天的五邑。当年,侨汇成了侨眷赖以为生的主要经济支柱,也是五邑华侨发展的命脉。如今,五邑地区与海外华侨社会形成了紧密的人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联系网络,侨乡社会已经形成。

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五邑地区迎来了新的篇章,侨乡移民越来越频繁,扩展了海外五邑移民的分布范围,更促进了五邑事业的进一步飞腾发展。对此,我不禁感叹,五邑华侨为五邑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华人之光,熠熠生辉。一张张古朴的照片述说着当代华人的不朽功勋。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国爱乡、创业拼搏、开放兼容、崇文乐善、文明进步的五邑人传统和精神。在这片沃土之上,孕育了一代代优秀的华侨,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卓越的成就,推动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蓬勃发展。他们呈现出来的侨乡情感,爱国情怀是不容置疑的,更为世人所敬仰!

在这默默的心灵对话中,我感受到血泪奋斗是侨乡历史的底色,家乡、祖国的荣辱兴衰时刻牵动着他们的内心。五邑华侨行走在中外文化碰撞的历史长河,承载着中华传统的烙印,融入异质的文化环境,作为世界文化交流的使者,为居住国多元文化的格局丰富了色彩,在家乡传统文化的空气中注入外来文化的清新,其贡献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这次心灵的对话,给我带来了心灵的洗礼,带来了内心对华侨的崇敬,让我们由衷地向五邑华侨华人致敬!

参观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有感 博物馆是一个历史的凝聚,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家园。踏上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这条黑白照飘雨无数文物砌成的历史道路,时光宛如倒流,侨乡的发展与变迁顿时历历在目。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有三个大主题展馆,9个部分。踩着地上的引导箭头,经历出洋、寻梦、生根等了解整个五邑华侨华人发展历史。

在参观的过程中,最震撼我心灵的就是关于金山寻梦的介绍。为谋生计,华人们不得不远涉重洋到心中的天堂去。意想不到的是地狱般的生活彻底破灭了他们的梦想。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忍受着苛刻的对待,赤裸裸地回答冗长的问题,为的是谋求生计。我的视线突然被一个小小的毫不起眼的物件吸引过去。这是一个出洋华工的日记本,翻开的这一页,以铅笔详细记载了一日由早至晚的种种工作、生活,它还透露了主人敏锐复杂的内心感受;令人惊异的,还是它文字的工整和文笔的雅致,显而易见,主人曾经饱读诗书!其时饱经忧患的祖国,既已向他关上了读书谋生的大门,而飘零海外的孤苦生涯,更平添多少辛酸!我感觉眼睛有些湿润了。我明白了,友人所指的“活生生、看得见”,意思是指当我们置身馆中,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我们会与那些出洋的同胞共悲欣,那段历史会随着我们浏览的眼睛,进入我们的心灵 华侨海外生活艰难的另一见证物就是口供纸,口供纸是美国排华时期的特殊产物,是五邑侨乡特有的一种华侨文物,因为当时,到美国去的主要是五邑地区的华侨,收集到的口供纸反映了当时五邑华侨在海外的辛酸史。收集到最早的口供纸是写于1902年,而最长的口供纸有7米多长,上面记载了800多个问题。

我仍然心潮起伏走到另一展柜,看见一幅人物照片。照片里的人已年近花甲,穿一身清朝官服,紧抿的嘴角显得刚毅,而深陷的两眼却隐约有一丝忧郁。这段故事我早已知之甚详。但这里展出的众多有关新宁铁路的股份证、各站候车室图片、曾经使用过的筑路工具等珍贵物品,我还是第一次领略。它们与我心中早知的故事丝丝紧扣,同时也再一次使我深深感动了。他以年迈之躯,往返大洋两岸,为家乡铁路奔走劳碌;他不图官爵,但为了这条他梦寐以求的铁路,他不得已要和清朝各级官员打交道,不得已穿上这身与实业家不相称的官服;他未必完全实现了实业救国的夙愿,但他开启了一条道路。

每一段历史时期的珍贵遗物反映了不同时期五邑华侨史。晚清时期,政府腐败无能,我们的华侨先辈远走他乡金山寻梦,“卖猪仔”飘洋过海,修铁路下矿井就是一部血泪史。辛亥革命推翻腐败的政府,抗日战争赶走日本帝国主义,解放战争成立新中国,先辈们碧血丹心义愤填膺更是一部革命史,五邑华侨先辈用辛酸的血泪为祖国的革命铺路,他们生活艰辛,但不退缩。捐军饷,倾其所有;面对枪口,洒其热血。新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我们漂泊在外的华侨华人没有忘记自己家乡的建设,他们把技术、资金从海外带到了祖国,使家乡富强。建学校,办工厂,修铁路„这更是一部爱国史。只要是为了祖国好,只要是为了家乡好,他们都会义不容辞。

爱国,勤奋,拼搏。是我们五邑人的优良品质,是我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美好传统。华博馆更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华博馆通过不同时期的文物记载了华侨华人支持家乡、热爱家乡、支援祖国建设的光荣传统和历史,这可以教育好下一代,告诉年轻一辈,今天幸福的生活是用血泪换来的

目前这幢占地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以3万余件藏品位列全国之冠的侨史博物馆,已经成为江门市的文化地标。带着经过洗礼的心情,我缓缓地走出博物馆。恰巧这时阳光已驱散阴霾,五邑华侨广场上空天朗气清。

华侨博物馆观后感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