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坟》读书笔记(精选五篇)
编辑:心如止水 识别码:15-1131734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08 23:59:5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坟》读书笔记

《坟》读书笔记

鲁迅先生的《坟》并非一时兴起所写的,在题记中鲁迅先生就说明了原因:一是不忍抛弃旧稿,二是有人还憎恨着鲁迅先生的文章,所以鲁迅先生要继续写下去,使他们有时小不舒服,知道原来自己的世界也不容易十分美满。在题记结尾处鲁迅先生写到希望中国人的思想不被所谓正人君子所统一,这就体现了鲁迅先生写此书的目的:揭露社会的黑暗,批判所谓的正人君子。

对于中国人来说,鲁迅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对于一些人来说鲁迅一直以来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但鲁迅先生朴实的文笔,细腻的情感,使人感到像在和一位和蔼慈祥,平易近人的长者交谈。

《坟》真实地纪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也描绘出了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随着鲁迅先生所用的语言从一开始的文言文到后来的白话文,字里行间都体现出了社会的变化和鲁迅先生思想的进步。

鲁迅先生从不留情,用最直白的描写揭露出社会的黑暗。《坟》如同一把尖刀,刺入了社会的黑暗,拔出了血淋淋的现实。人们喜欢说“千年的媳妇熬成婆”,似乎是一个无尽的循环。我们常常痛恨一个位置上的人,然而等我们走上这个位置后,做的比当前的人还坏。痛恨贪官,学生走出校门后不久,也成了贪官。我们总说这个社会太黑暗了,我们的行为常常又加增了这个社会的黑暗。走出校门后不久沦为了“乌合之众”中的一员。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中国人到现在也喜欢当“看客”,喜欢去看热闹,毫无同情心地看热闹,拿着他人的眼泪当作自己生活中的盐,就像鲁镇上那群听着祥林嫂故事的村妇一样。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社会的黑暗不完全是腐败的政府导致的,愚昧麻木的民众也是一个因素。如果发生了什么事,看得人永远不会少,但能够伸出援手的人则是寥寥无几,千万人的群众却像刀锋一样冷漠。但人微言轻的我们,为了获得些许集体存在感也只能趋炎附势蛇鼠一窝,要么保持中立站在一边默默围观,要么盲目从众,连自己在跟随谁都不知道到处参合。

想改变这种现状,鲁迅先生认为只有用血才行,用血淋淋的显示让人们惊醒,唤醒人们的麻木,唤醒他们的方式就是写作,怪不得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说出“学医救不了中国人”鲁迅的这些话,时刻提醒着想做事的人们不要太乐观,甚至可以说抱着一颗绝望的心来面对着前方的道路。想做事,更需要有百折不挠的“韧性”一样。这些话一方面揭露了愚昧无知的群众麻木不仁,缺乏反抗意识,逆来顺受;二来脱离劳苦大众的少数人的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也不会取得成功,更不是营救中国社会的良药。

当我在阅读《坟》的时候,能够感觉到隐藏在鲁迅笔锋下的一腔热血。鲁迅的杂文都贯穿着“哀”和“怒”两种基本精神,而笔调大多以讽刺为主。事实上,鲁迅为人幽默,洞察力强,谦虚待人。如书中《论他妈的》《论睁了眼看》两文,观点敏感,语言辛辣,但更显示出作者的机智幽默,并且直穿“敌人”的“死穴”。《论他妈的》一文,题目看似诙谐幽默,内中却有着中国社会现实的沉重。《论他妈的》一文中鲁迅把国人常说的脏话提升为“国骂”,然后引用俄国的类似情况来加以对比,指出发明这一句话的人物“确实算一个天才,然而是个卑劣的天才”。人们不能蔑弃扫荡我的余泽和旧荫,而硬要去做别人的祖宗,无论如何,总是卑劣的事。鲁迅指出:“中国人至今还有无数‘等’还是倚仗祖宗。倘不改造,即永远有无声的或有声的‘国骂’。”这恰恰道出了文章的写作目的。

社会腐朽落后的价值观和所谓的正人君子的推广也是群众麻木不仁的原因之一。“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的社会现状是中国历来的叹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虽然革新了政治体制,却没有革新民众的思想。面对“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的社会现状,某些人又想出了一个方法-“表彰节烈”,在《我之节烈观》一文中鲁迅先生对这一方法提出了质疑:不节烈的女子如何害了国家使社会“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何以救世的责任全在女子?表彰之后“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的现状就会一去不复返吗?节烈是否道德?为何女子遇见暴徒需要节烈不节烈反收批判,而犯下暴行的男子却毫无责任?男女是平等的,男子绝不能将自己不守的事向女子特别要求。鲁迅先生得出节烈这事是“极难,极苦,不愿身受,然而不利自他,无益社会国家,于人生将来又毫无意义的行为,现在已经失去了存在的生命和价值”。在本文最后,鲁迅先生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自己和别人,都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我们还要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那时的上海,可以说是全东亚的大漩涡,被这座称为魔都的城市里,青帮,洪门,殖民者,资本家,买办,各种各样的势力交杂其中,就像是一朵美丽的罂粟花,这也是当时中国的写照,无论是局势还是思想都是混乱,而无力的民众也只能选择麻木不仁以保护自我。战争破坏了许多,却没有好好的重建。“瓦砾场上还不足悲,在瓦砾场上修补老例是可悲的。我们要革新的破坏者,因为他内心有理想的光。我们应该知道他和寇盗奴才的分别;应该留心自己堕入后两种,这区别并不烦难,只要观人,省己,凡言动中,思想中,含有借此据为己有的朕兆者是寇盗,含有借此占些目前的小便宜的朕兆者是奴才,无论在前面打着的是怎样鲜明好看的旗子。”《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主要探讨了“破坏与建设”的问题,破坏有多种,可能是“寇盗”,也或许是“奴才”,鲁迅自己也说“无破坏即无新建设,大致是的;但有破坏却未必即有新建设。”我们需要的是“革新的破坏者”。破旧立新,破坏的目的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建设新的天地。

鲁迅先生的文章半是挽歌,半是谤文,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它也能用辛辣、俏皮而尖刻的评论剌中资产阶级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这是互为因果的,正如麻油从芝麻榨出,但以浸芝麻,就使它更油。倘以油为上,就不必说;否则,当掺入别的东西,或水或硷去。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与骗,由此也生出瞒与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与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世界日日改变,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时候早到了;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现在,气象似乎一变,到处听不见歌吟花月的声音了,代之而起的是铁和血的赞颂。然而倘以欺瞒的心,用欺瞒的嘴,则无论说A和O,或Y和Z,一样是虚假的;只可以吓哑了先前鄙薄花月的所谓批评家的嘴,满足地以为中国就要中兴。可怜他在“爱国”的大帽子底下又闭上了眼睛了—或者本来就闭着。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论睁了眼看》

“如果懂得变通,就不会保持沉默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讯先生面对社会的黑暗并不懂得变通,但也不打算保持沉默。“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需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鲁迅先生明白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捅破这社会的黑暗,让希望之光透窗而入正是青年的使命。“他们沉默,他们漠然地对待刘和珍等青年学子的灭亡,他们甚至把这些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这就是当时中国的民众。”而青年是不会沉默的,五四运动正是他们想要唤醒国人的呐喊。两部分的末尾都对青年人提出了希望,希望青年人开辟没有奴隶的时代,希望青年人能够推翻人肉的宴席,不再有吃人的社会,读到这里,我们青年人会感到“任重而道远”么?

第二篇:鲁迅《坟》读书笔记

摘自《题记》

···又喜欢做怪句子和写文字,这是受了当时《民报》的影响···

···其中所说的几个诗人,至今没有人提起,也是不忍抛弃旧稿的一个小原因···

···我的可恶,有时自己也觉得,即如我的戒酒,吃鱼肝油,以望延长我的寿命,倒不尽是为了我的爱人,大大半是为了我的敌人,----给他们说得体面一点,就是敌人罢----要在他的好世界多留一些缺陷。···

···我就要专指那些自称“无枪阶级”而其实是拿着软刀子的妖魔。···在我自己···这总算是生活的一部分痕迹。···

------1926.10.30 厦门

读《人之历史》

1907 《人之历史》是介绍进化论的发展,在我看来,其意义不仅于此。

文章中介绍多人对生物学进化的研究,始终未能突破长久以来的宗教束缚,对于当今乃至后代而言,都有深刻的批判与反省意义。

科学研究需要以事实为论据,敢于挑战传统权威,站在客观的立场,方能取得突破,获得成就。

读《科学史教篇》

1907

不甚很懂,因为全篇皆为文言。然而有一段话我觉得于今乃至后世有非常强的警醒意义:“昔英人设水道与天竺,其国人恶而拒之,有谓水道本创自天竺古贤,久而术失,白人不过窃取而更新者,水道始大行。旧国笃古之余,每至不惜于自欺如是。震旦死抱国粹之士,作此说者最多,一若今之学术艺文,皆我数千载前所已具。”

此种心态又岂止为当时的印度人与中国人所有,我看今天也有诸多国人仍抱此种心态,全然忘记当初英国正是用我们的四大发明之中的火药打败了我们。

《科学史教篇》末段以法国大革命中科学为国防、民生等作出的贡献为例,用丁达尔之言“科学与爱国”,阐述“故科学者,神圣之光,照世界者也,可以遏末流而生感动。时泰···”。

中国要想复兴,必然需要正视自己,也正视别人,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重视科学及科学的交流与学习,方能圆“中国梦”。

读《文化偏至论》

1907

“生存两间,角逐到国是务,其首在立人···”

任何一场革命都不是完美的,任何时代都会存在问题。改革往往用的都是一种极端的手段,既然手段极端,其行为也必然有着一定的偏激,结果也必然是存在偏颇的。这就需要社会的精英来反思,总结,因为绝大多数民众必然是会屈服于一种无形的压迫力下。因而,国之发展,需“立人”,提倡个性,张扬个性,而不是以世俗之力去压制。

这不由使我想起历史课本上的几个人:苏格拉底、布鲁诺。这两人均是受世俗压迫之力而死,在少数服从多数的人类思想中,必然是一种“偏至”,提倡个性,尊重并理解个性,也许只有如此,社会发展才是健康的。

读《摩罗诗力说》

1907(论恶魔派诗歌的力量)

<一>

不趋于时,不媚世俗的文学作品,关于反抗的,封建保守派称之为“摩罗”。文学往往是为政治而存在的,且往往是为统治阶级而控制,为其服务的。故几千年以来的中国,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大都散发着一种气息:要么写自己,要么歌功颂德。时至今日,社会是的文学作品亦是如此,而且还多了一个叫做“媒体”的为上层建筑所控制。

古人有云:兼听则明。只听唱好的,不听敲警钟的,如何得以明?我想去艾青的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爱的深沉。真正的爱,不仅是爱他所拥有的一切,更重要的是,在其不足的地方,要惊醒他。爱国,在我眼中亦是如此。

所以,我更喜欢、更希望社会上“摩罗派”的壮大,“意者欲扬宗邦之真大,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同,爰生自觉···”鲁迅先生所言甚是矣!

<二>

诗人作诗,文人作文,不仅仅是自己的文章,每一个读者都将受其影响。因而一个文人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作品应当不拘于形式,拘于政治等因素,当以自己独有的风格,灌注自己的情感为自己甚至为全民而作。

普鲁士的例子:文化是一种力量,反作用于政治。

<三>

“涵养人之神思,即文章之职与用也。” 培伦之起,带动了英国文学界之争;争论一久,英国民众便会反思,于是促进思想之变,即“启人生之閟机”。故作撒旦之诗,风格文章,反抗之文,应当是文人所承载的一种社会责任。古今中外多少改革是以文人之思想改革而掀起的?

<四>

“撒旦”之悲哀:为神而生,为衬托神而存在,神死即灭,神生即贬。所谓的“神”,造出一个极为利害的“撒旦”,而后打败他,于是民众呼曰:神可颂哉。“···压制反抗,兼以一人矣···自由在是,人道亦在是。”

<五>

做文字者,当“不为妇孺庸俗,乃以吾全心全情感全意志,与多量之精神而成诗,非欲聆彼辈柔声而作也。”做到了这一点,文字便对得起自己之心,也对得起社会之责任。纵使与众人之文风不相呼,被其视之为“恶魔”,然“恶魔者,说真理者也。”吾成文章,要承担起社会之责任,纵使“舆论以昏黑蔽全球”,也不免要“呐喊”几声,只为惊醒少数人。

<六> 修黎对真理的探索及理解,超乎常人的理解范围,我不由想起一句话:不疯魔,不成活。这也许是浪漫主义诗人放荡不羁的最好例子吧!

<七>

我更欣赏来尔孟多夫之爱国----在乡村大野,及村人之生活。然不论培伦、莱尔还是普希金,其文章为心所作,自由、浪漫流露贴切。是不是可以这么大胆推测:中世纪到近代的欧洲,浪漫主义诗人、文学家是思想改革的先锋。

<八、九>

纵观那个年代欧洲的诸国之变革,均是以思想变革为基础。而思想变革源于时人的觉醒。先觉之人有责任与义务将新思想普及于众,文学便是战场,笔杆即是枪杆。

文人以“真之心声”公诸于文学作品,警醒世人,成为“精神界之战士”,将新文化普众,社会之维新放得以终。维新是一个长久而艰难的历程,文学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先觉之人以“摩罗”主义即成文章,惊醒一部分人,先醒之人又继承,继续惊醒更多人,社会方得终以维新。

惊醒世人,引领社会思想觉醒,授人以反抗精神,成为社会维新变革之心声,这便是摩罗诗的力量吧!

读《我之节烈观》

1918.7

所谓的节烈,不过是在男权封建社会中衍生的一种虐待女性的病态思想,它成为了统治者、男人们虐待女性的一种工具。何为道德?“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自他两利”。对于一些所谓的道德,其实是封建愚民的工具,必须摒弃。因为这种道德,人人宣扬,但人人不想身受。这是一种虚伪的,是统治者让人民昏迷的,强暴的工具,是给人平添毫无意义的痛苦。

我们需要正当的幸福!

摘录《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1919.10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我现在心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生物都这样做,父亲也就是这样做。

所以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

直到近来,进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

1923.11

据耐得翁及吴自牧,说话之一科的小说,因内容分为三子目:

1、银字儿

所说者为烟粉(烟花粉黛)、灵怪(神仙鬼怪)、传奇(离合悲欢)等

2、说公案

所说者为搏刀杆棒(拳勇)、发迹变态(遇合)之事

3、说铁骑儿

所说者为士马金鼓(战争)之事。“得胜头回”略有定法,可说者四:

1、以略相关涉的诗词引起本文

2、以相类之事引起本文

3、以较逊之事引起本文

4、以相反之事引起本文。

宋市人小时必要条件大约有三:

1、须讲近世事

2、什九须有“得胜头回”

3、须引让诗词。

摘录《娜拉走后怎样》

1923.12.26

第三篇:衣冠坟

二十五年前,收到大伯从台湾辗转寄回来的信,我们全家人都吓了一跳,在这之前,我们一家都以为大伯已经去世了,为此,曾在二十多年前,父亲和和奶奶就按当地的风俗习惯,把大伯以前穿过的衣服装到棺材里下葬,并为大伯垒了一个衣冠坟。现在大伯突然有了回音,并且还好好地活着,这真让我们谁都没有想到。接到大伯的来信后,父亲拿着大伯的信,来到大伯的衣冠坟前,站在那个刻有大伯名字的墓碑前,久久地伫立着。

在我的印象中,大伯就是一抔泥土,一个长眠地下的灵魂。我长大记事后,父亲就把我领到那个坟堆前点上香烧上纸钱后对我说那就是他的大哥,一个与他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从此后每到清明节我去给逝去的亲人上坟挂青时,都要到那个属于大伯的坟上去走一遭。现在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大伯,对我们家所有的人来说,仿佛像一场梦,也仿佛像是听到的一个遥远而又遥远的不着边际的陌生故事。自从接到大伯的来信后,父亲就经常长时间地捧读大伯的来信,一次又一次地遍读字里行间的辛酸和苦辣。

奶奶在世时,总是念念不忘大伯的孤坟,每到清明节她都要嘱咐我们去给大伯挂青时要带一点吃的东西到大伯的坟上去祭奠,不要让他一个人在那边挨饿。奶奶快要去世前一直都不肯合眼,她紧紧地抓住父亲的手,一再地嘱咐父亲不要忘记大伯,要把大伯当成我们家的先人来看待,要经常给他送一些吃的和用的东西,让他在那边也能感受到我们这个家的温暖。父亲含泪点了若干次头,奶奶才放心地闭上眼睛。

奶奶的坟距大伯的衣冠坟坟不远,两颗墓碑遥遥相望,就像两个相盼的灵魂在默默地期待着。这下奶奶到阴间去寻找她大儿子的愿望肯定是不能实现了,因为她的大儿子现在还好好地活在人世上,还在海的另一边望眼欲穿地期盼母子相会的那一天。

父亲决定要挖掉大伯的衣冠坟,被妈妈制止了。妈妈虽从嫁到我们家来就没有见过大伯,可自从走进这个家成为这个家的一员起,她的命运就同这个家庭一起,背负着历史留下的沉重和创伤。妈妈劝慰父亲把这个让一家人牵挂了一生的坟留下来,是希望大伯到来时能够感知到,他的灵魂一直都深藏在故乡的泥土里。

大伯选择在清明细雨纷纷的日子回到故乡,大伯游子的脚步踏上故土时就用痛哭和眼泪浸润了故乡的泥土。家中所有的亲人都用眼泪陪着大伯在爷爷和奶奶的坟面前长哭不起,袅袅的青烟和飘散的纸花连着人世间那难以理解的依恋在绵绵细雨中轻轻地飘荡着。

祭奠完爷爷奶奶,大伯来到刻有他名字的墓碑前,亲自给自己烧了一把纸钱,又给自己添了一把土,末了他跪着对父亲说:

“兄弟,请受当哥的一拜,这么些年来,你不光帮哥给爹妈尽了孝心,还给哥准备了这么好的归宿,让哥的灵魂不再飘泊,哥在这里谢你了!”

为大伯埋衣冠坟时,我还没有来到世上,我不知道那些历史是怎样被埋进坟墓的,到我长大时,还看到父亲为这个历史一直都在低头做人,可是我没有见到过父亲因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委屈而大声地哭过,但是此刻听了大伯的话和看到大伯的样子,父亲却哀嚎一声,大声地哭出了他郁沉在心中的那几十年来的憋闷。

探亲、祭祖,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大伯又要将回到他的台湾去,临走的前一天,他又去祭奠了自己的灵魂,并亲自用笔给刻有自己名字的墓碑重新上色,让他的名字连同那些标志性的介绍更清晰,把这些事情都做完后他告诉父亲,说这坟一定要给他留着,一定要让它留到等他再一次归来时,让坟里的灵魂与躯体一道都能够枕着故乡的泥土安息。

想不到大伯这一去后就没能再回来,在他回家祭祖后的第三年,我们就收到了他去世的消息。当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大陆的亲人都没能到台湾去为他送葬,他的骨灰也没能从台湾送回大陆来安葬,他的灵魂至今还漂泊在海的那边,他留在大陆的仅只是一个供我们大陆亲人祭奠的衣冠坟。

第四篇:方家坟

朱(方)氏宗祠记

宗祠位于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三合村,同方家坟(也叫朱家坟)挨邻。

光绪28年岁次壬寅,方元公第八代孙世隆在大定府(今大方县)中举后,忆及祖宗丰 功伟业,弃官从农,便出资召集族人修建宗祠,祭祀祖先。

老祠堂有上中下三层,共七格,上层玉皇阁,中下层内设木龕,供养方氏祖宗。宗祠由以那川主庙方玉芝老人安排李金芝、张竹莲和尚管理,生活开支等由世隆公划拨的土地中解决,宗祠周边土地属庙地,管理人员自耕自收。玉芝老人和世隆公在家修行的女儿四海、五湖也经常参与宗祠的日常管理事务。这一时期,宗祠每天钟声、香烟缭绕,慕名前来观看方家坟的香客络绎不绝,祠堂墙壁时常留有文人墨客之题诗,此间是宗祠最兴盛的时期。

后历经“土地改革”、“三包四固定”,加之住祠和尚的离去,宗祠便无人管理。1962年岁次壬寅,方元公第十代孙朱少文召集族人择吉日于宗祠处举行还宗朱姓仪式,并请道士先生做了道场。族人书写“朱氏宗祠”悬挂于大门正中。

1968年岁次丁未,“文化大革命”运动的“破四旧、立四新”,宗祠被洗劫一空。因方家坟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非常重视。由于“朱氏宗祠”挨邻方家坟,被有的人认为是方家坟主生前留下的老房,由于年久失修,面临垮塌。202_年初春,部分族中老人向方元公第十一代孙仁发述说祠堂的来历,并要求想法抢救修缮。看着面前这些族中老人的目光,眼前宗祠的破烂不堪,此时此刻,睹物思人,回想祖先当年的艰辛,思绪万千,于是缮祠之心油然而生。

公元202_年5月,仁发多方组织族人商议,族人热情高涨,缮祠修谱就这样在族内紧密锣鼓地开展起来了。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一座历经沧桑,集中反映本族文化,兼具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于一体的方家坟朱氏宗祠终于圆满完工。

202_年8月22日,通过仁发的精密安排,有一千余人参加的宗祠竣工落成和方家坟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称号的大会成功在朱氏宗祠隆重举行,县文物局、当地政府领导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庆祝活动从上午开始到下午17时结束。当天,艳阳高照,彩旗飘扬,朱亚禄(贵大教授)在《朱氏一家亲》的音乐旋律中完成了大会的主持工作。

庆祝大会的成功举办,获得了社会各届人们的普遍赞许。

宗祠大门联为:仙翁调鹤欲扶穹 万里风头浩气雄

祠柱联为:元公肇姓 祖德流芳昭万代 吾族建祠 沛国风范耀千秋

第五篇:大坟村村关工委

马场镇大坟坝村“关工委”

二0一四年五月十四日

马场镇大坟坝村关工委工作计划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我村教育功能,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村关工委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在关工委班子领导下,进一步发动老同志、老干部、老党员克服困难,加入志愿者行列,并从中挑选骨干人员构成本本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充实本村关工委组织。村关工委将不定期地开展学习活动,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理论水平。

二、加强对青少年教育,使他们健康成长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这条主线,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落实到实处。

1、植树节前后,对青少年进行环保宣传。让青少年学会保护大自然,不随意踩踏草坪,不随意堪折花朵。

2、坚持普法教育。邀请镇关工委老师定期为青少年作法律知识讲座,张贴宣传栏,播放广播等,让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

3、开展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三热爱”主题教育。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

4、运用村里的健身场所,组织青少年、老年人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定期开放图书馆,方便青少年阅读。

三、开展帮困助学活动,积极动员全村力量,关爱弱势群体。发动全村的村干部、能人大户、老党员对贫困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让他们无忧上学。

四、增强自身优势,发挥“五老”队伍作用 适应时代要求以及青少年健康成长需求,发挥“五老”人员在政治、经验、亲情等优势,做好教育培养关心下一代工作,为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

五、抓好场所建设与管理,配合村两委对公共场所进行逐步完善,加强管理。鼓励青少年到农家书屋借阅,陶冶情操。

六、抓落实,使青少年教育正常化,运用各种活动,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落实到实处,提高学生家长自身素质,提高家长管理教育子女的水平。

七、抓总结评比,弘扬先进

1、年终村关工委对全年工作认真进行分析总结。

2、对“三好学生”上村光荣榜,对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进行慰问。

《坟》读书笔记(精选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