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醇厚的中原民歌
编辑:落花无言 识别码:15-1123004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30 18:19:12 来源:网络

第一篇:醇厚的中原民歌

第二单元 第4节 醇厚的中原韵

第四节 醇厚的中原韵

一、教学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和音阶,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后传遍全国。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歌曲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由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除了第四乐句外,前三句的节奏基本相同,而第四乐句的变化也是为了歌曲最终的稳定需要。因此,其结构形式工整、严谨,具有方整性的特征。从音乐的逻辑上看,每个乐句的尾部都有一个依势下行的拖腔,并且四句拖腔的结音依次收束在re、do、la、sol这四个音上。这种运行方式,不仅加强了旋律的歌唱性,更确立了旋律发展中“起-承-转-合”的功能地位。

这首歌曲,在音响资源中提供了两个演唱版本。其一是由王世慧演唱的。她采用方言、按原小调的四四拍演唱,在风格上表现得高亢嘹亮、粗犷豪放,乡土味颇浓。其二是由彭丽媛演唱的是这首歌的一个变体(三四拍)。演唱时不仅在速度上有所变化,处理得也比较细腻,在风格上显得轻快活泼,热情洋溢。

王大娘钉缸

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

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王大娘钉缸》彩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从整体上看,上下句均为6个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和的色彩。从旋律的运行逻辑上看,上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徵(sol)音上,其衬词部分,结音落在商(re)音上,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宫(do)音上,明显地产生了发展下行的动力需要,其衬词部分,结音回到调式主音——徵(sol)音上,给人以完满结束的感觉。

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孟姜女》这首歌产生之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婉转、绵延不断。这种“同体变异”的现象,可以让人们明显地看到: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

与《沂蒙山小调》相比,《孟姜女哭长城》这首歌也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但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四句,采用了“商-徵-羽—徵”的结音顺序。徵音的两次出现,都有一定的稳定感觉。所以,它更多地保留了两句式向四句式过渡的痕迹。而《沂蒙山小调》的四个结音,是按“商—宫—羽—徵”的逻辑顺序发展的。它更明显地表现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态。

三、教学重点

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四、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各具特色的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民歌,了解了这些民族的人民所创造的灿烂的民族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我们首先来了解、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授新课:

1、《沂蒙山小调》

(1)、简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提问: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由几个乐句构成?是什么调式?

提问:前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后句开头的字,在文学创作中叫作什么?

(2)欣赏《沂蒙山小调》(由王世慧演唱),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后谈感受。

提示: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提示:这首民歌创作采用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

(3)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

提问:与王世慧演唱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在节拍、语言、速度、伴奏和风格方面作一比较。

2、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1)、哼唱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旋律。

提问:《王大娘钉缸》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的旋律有相似之处?歌曲是什么调式?

(2)欣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说说用什么乐器伴奏?谈谈听后感受。

(3)聆听《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的旋律进行比较,初步认识:

①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差别:

在于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会不断地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不借助于记谱法,而主要依据人民群众口耳相传;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②专业音乐创作与民歌之间的关系。

《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是《好汉歌》的创作素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歌仍然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3、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1)请学生讲述《孟姜女》的故事。

(2)随录音哼唱江苏民歌《孟姜女》片段,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提问:《孟姜女》这首歌如何划分乐句?它的前一句句尾与后一句的句头是怎样衔接的?这种旋律发展手法叫什么?

(3)聆听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提问: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伴奏和演唱风格有什么特点?

提问: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有何异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产生的源头本在江苏,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旋律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这就是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提醒学生注意每句的落音,进一步认识、探究“起承转合”四句式的民间音乐创作方法。

4、师生共同归纳民歌的音乐特点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

(1)民歌在音乐上都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民歌的旋律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密切结合,因而最容易在本地区流传。某民族或某地区的民歌,其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或节拍等方面明显地表现出来。民歌的节拍、节奏形式十分丰富,而且与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关系密切,民歌的曲式结构一般都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常用同一旋律不断作反复。

(2)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 体裁:小调最丰富;

调式:徴、调式最多、其次是宫调式;

音阶:六声、七声为多。

5、拓展与探究

(1)、第2题、第3题已在前面学习、欣赏中结合完成。

(2)在第1题、第4题、第5题中根据自己选择完成其中两道题。(3)一起完成第5题。(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只完成“鱼咬尾”的创作方法,或采用老师给节奏,学生创作旋律的方式,适当降低难度)。

第五单元 第十节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教学目标

1.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欢迎》、《巴雅提木卡姆》和《星星索》等几首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2.学生自学亚洲音乐的概况,了解亚洲各地区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加深对亚洲传统音乐风格的理解。

3.学生观看印度影片片段、分两个声部学唱《星星索》,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和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

掌握亚洲音乐,特别是南亚——印度和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用手划出体现印度音乐旋律特点的线条;分两个声部视唱《星星索》并用肢体语言感受克隆宗歌曲“一松一紧”的特点

课间大屏幕显示课题: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背景音乐是《梭罗河》)

一、组织教学

上课!(学生起立)

同学们,今天老师将以一种新的方式向你们问好,Namaste!它表示早安、晚安和你好的意思。你们可以双手合十表示回敬,一起说:“Namaste!”

请坐下!

二、导入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亚洲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亚洲灿烂的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亚洲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

(屏幕上出示亚洲区域图,由学生上来指出五个音乐文化区的位置)

三、新课

(一)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老师所说的Namaste是哪个国家的语言吗?(学生都在猜测)

它是印度语言,处于哪个音乐文化区呢?(学生回答:南亚)这个国家虽然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但文化相当繁荣,比如印度的美女(课件出示四张印度美女像),最近的几届世界小姐选举都由印度小姐当选。

下面,请同学们看“拓展与探究”第4题,聆听三个音乐片段,判断它们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背景是一张印度音乐的演奏图)

第一段:小提琴 优美、含蓄 第二段:二胡 柔美、深沉 第三段:?

它的音色有点接近什么啊?(学生回答:小提琴)对了,它是印度这个弦乐之国,最精巧的一种弓弦乐器——萨朗吉演奏的(出示图片),这个印度的“小提琴”,是由硬木雕出来的,长方形,有4根弦,10—20根共鸣弦,演奏时可坐可站。

在印度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西方传入的乐器如小提琴、吉他等都彻底地印度化了,灵魂完全属于印度,这件乐器(出示演奏图)音色和吉他非常接近,被称为“西塔尔”,这些都说明印度传统音乐强大的生命力。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印度拉贾斯坦的一首民间乐曲,由萨朗吉主奏的《欢迎》片段,请思考用怎样的线条来表示这首曲子的音乐进行?

课件出示:(印度泰姬陵背景出示《欢迎》的结构和音乐情绪)引子 A B 西塔尔、萨朗吉 西塔尔、萨朗吉、鼓、铃 西塔尔、萨朗吉、笛子、鼓、铃

缓慢、自由 抒情、柔美 抒情、柔美

欣赏的时候给予提示:特别是演奏乐器和音乐情绪。

有的同学已经会用手臂和手指大胆地划出旋律的音乐进行,有:波浪线、曲线、螺旋线等,然后鼓励大家一起跟着音乐感受。

印度音乐根深叶茂,除了刚才欣赏的民间音乐以外呢,还有五类,分别是:古典音乐、轻古典音乐、部落音乐、泰戈尔音乐和电影音乐,几乎每一部印度影片中都有歌舞表演,这与他们传统的艺术保护政策有关,印度政府、工商企业乃至于全社会都对传统音乐和舞蹈进行保护。

接下来,我们就来观看一段印度影片《兄弟情谊》片段中的歌舞表演,注意其节奏和舞蹈动作,他们善于运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表现情感?可以用手和脚等跟随一起舞动。

学生回答:节奏感很强烈,善于用头、肩颈、跨和手夸张地舞动。总结印度传统音乐的特点:(出示课件,学生完成拓展与探究第3题)

波浪式、曲线式、螺旋式的音乐进行,如怨如诉、绵延不断的旋律; 蜿蜒曲折的西塔尔、令人肠断的笛声、浓郁带鼻音的歌声;

各式各样的滑音、装饰音,强烈多变的鼓声和节奏;

变化多端的即兴演唱、演奏……

这些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印度音乐画面,使人为之惊叹、迷惑、倾倒和陶醉。许多现代音乐家,都热衷于从印度音乐中寻找灵感。

(二)对于南亚音乐,同学们是否了解了呢?那么,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文化区域的音乐呢?

钢琴上弹段旋律(《樱花》),提问是什么音乐?学生回答。师介绍这首歌曲属于日本的都节调式:

师哼唱正在热播的《大长今》主题歌《希望》,提问这是哪个国家的音乐,学生回答是韩国。对了,它的创作素材来自于朝鲜古老民歌《拮梗谣》。这首曲子和《樱花》,都是吸收了中国传统音乐而被民族化了,它们都属于亚洲哪个文化区域呢?回答:东亚。

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东亚另外一个国家——蒙古国,还记得在《独特的民族风》中介绍过我国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马头琴吗?蒙古国却把马头琴的演奏和人声的演唱进行了结合。

欣赏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回忆并思考(课件):

1、这首歌曲表现了蒙古人的一种什么情感?给你怎样的心境?

2、乐曲开头属于蒙古民歌中的长调还是短调?

3、歌曲中的人声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总结:

1、表达了蒙古人对自己亲密伴侣——马的热爱。体现了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和交融。各声使人的心灵得以纯化和升华,令人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2、乐曲开头属于长调,舒缓。

3、这是一种叫“呼麦”的歌唱艺术,是蒙古国人民和我国蒙古族人民中特有的一种民间唱法,由一个人同时唱两个声部,这种方法只有经过特殊的练习才能掌握,一般传男不传女,但最近已有女性进入这个领域,也引起了我国音乐界的重视,现在内蒙古歌舞团的音乐家们已开始学习“呼麦”。

(三)这首采用“人声器乐化”的演唱形式具有东亚音乐的特点,但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有的民族音乐表现形式。那么,属于伊斯兰文化的中亚音乐又有怎样的风韵呢?这首《巴雅提木卡姆》将给你们带来别样的风情。它的主奏乐器是流行于阿拉伯和伊朗等国的民间乐器——卡曼贾。

课件出示图片:卡曼贾:弓弦乐器,用半个椰子壳做成,4根弦,流行于我国西藏地区的卡曼贾称为“根卡”。(图片)

欣赏阿塞拜疆《巴雅提木卡姆》的片段,学生结合书本,感受中亚的音乐风格(调式、节奏和音乐情绪)

总结:独特的旋律小调——木卡姆调式,节奏变化多样,风格柔和持重,抒情含蓄。

我国新疆也有木卡姆,课件出示“十二木卡姆” 演奏图片,欣赏新疆“十二木卡姆” 片段并与阿塞拜疆《巴雅提木卡姆》比较:前者是热烈奔放的风格。(结合拓展与探究第5题)

最新信息提供:中国申报的“中国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荣列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纳入公约保护范畴,不仅是伟大民族的精神记忆,更能启迪和激发今人创造辉煌灿烂的未来。

(四)同学们,你们知道“千岛之国”是哪个国家吗?

学生回答:印度尼西亚

(出示课件)印度尼西亚,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青山绿水,四季皆夏,故被称为 “赤道上的翡翠”。印度尼西亚音乐的最普遍和最著名的形式是gamelan(甘美兰), 包括metallophones、鼓锣和钉fiddles 与竹、长笛一起被定调的打击乐器合奏。克隆宗是印度尼西亚音乐与16世纪传入的葡萄牙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多用四句为一段,首尾押韵的“班顿”诗体,乐句节奏多前紧后松。

《星星索》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中部巴达克人的一首情歌,他们以农业为主,生活在拖巴湖地区,经常驾船在湖上航行,在划船时用“Sing Sing So”的哼声为划船时船桨起落做节奏伴衬,歌曲由此得名。

欣赏《星星索》并思考:(出示课件)

1、全曲的结构如何?(师提示不同的伴奏音型)

2、曲调和歌声分别有什么特点?

3、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后总结:

1、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A+B+A1,首尾是用“星星索”伴唱,中间是“呜”声。

2、曲调缓慢悠扬,有摇晃感,柔和松弛;歌声委婉抒情,略带哀伤色彩

3、表达了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之情

提示学生可以一边用手臂模仿划船时船桨起落,一边用“星星索”伴唱,老师唱主旋律……(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克隆宗歌曲前紧后松节奏特点的认识)

《星星索》和《哎哟,妈妈》(师哼唱主旋律)、《梭罗河》(课前播放)等被列为印尼民歌的代表曲目,也被其他国家和地区改编为各种艺术形式,请大家来欣赏我国的“女子国乐坊”用民乐演奏和演唱相结合的方式表演的《星星索》。

师:这是本堂课介绍的亚洲哪个音乐文化区域的歌曲呢?

生:东南亚。

师:很好!下面有哪位同学能够按照这张“亚洲行政区域图”总结一下本堂课欣赏的各个音乐文化区的代表乐曲和歌曲呢?

生:东南亚 《星星索》 克隆宗歌曲前紧后松的节奏

中亚 《巴雅提木卡姆》 柔和持重,抒情含蓄

东亚 《四岁的红鬃马》《希望》《樱花》 “呼麦”

南亚 《欢迎》 萨朗吉、印度音乐的丰富多彩

(同时出示课件)

四、总结

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是各国人民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个艺术创造才能的集中反映。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民族音乐艺术,不仅在本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国外同样生根开花,说明:越是民族风格的艺术越具有国际性。

你还知道哪些与我国毗邻的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请课后搜集欣赏,并填写在“拓展与探究第6题”的表格内。

下课!

第二篇:汉族民歌——醇厚的中原韵_李晓芳

汉族民歌——醇厚的中原韵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二学生

2、学科:音乐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①预习导学案课前预习部分。②搜集汉族民歌的有关资料。③教师准备汉族民歌的导学案及课件。

5、自主学习:作品及相关知识

(1)《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传在山东临沂地区。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在山东沂蒙地区出现了一个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的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改为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歌名定为《沂蒙山小调》。歌曲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歌词为四句式,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创作方法。

(2)《王大娘钉缸》 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流行着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王大娘钉缸》彩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从整体上看,上下句均为6个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如果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部分,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轻松,诙谐和的色彩。

(3)《孟姜女哭长城》河北民歌。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孟姜女》这首歌产生之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孟姜女哭长城》明显地表现了“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形态。

(4)《包楞调》 山东民歌 是流行于成武的民歌,1962年经成武县文化馆干部魏传经挖掘整理出来后,迅速传遍全国各地,成为中国民间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曲。

二、教学课题:汉族民歌——醇厚的中原韵

三、教学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包楞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和音阶,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四、教学思路

学生课前预习导学案中的预习案部分,初步了解本节课几首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教师上课后检查预习效果,让学生完成预习检测部分,精讲点拨时通过欣赏作品让学生深入掌握民歌的音乐特点,并了解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重点民歌进行教唱,让学生学会简单的鉴赏技巧。

五、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与精讲点拨相结合,作品欣赏与文字描述相结合 自制课件,用优秀的作品引人入胜

六、教学设计

(一)课前延伸,导入新课。

1、学生自主学习预习案,课件播放山东民歌音乐,让学生进入情境。

2、生谈搜集到的中原民歌音乐资料,师激情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检查预习自测题目,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三)出示学习目标

1、聆听《沂蒙山小调》、《包楞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调式和音阶,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与专业音乐创作的关系。

(四)合作探究

1、旋律寻踪——播放音乐《好汉歌》,让学生分析《好汉歌》的旋律试是从本节课我们欣赏的哪首民歌改编而来的。

2、作品欣赏:欣赏本节课几首中原民歌,体会其中的韵味

3、精讲点拨

(1)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2)民歌的音乐特点

(五)巩固练习

1、学生完成课堂检测,教师检查

2、教师讲解学生掌握情况不好的部分

(六)课后延伸

按照课堂延伸案上的内容完成上面的题目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聆听的方式了解了中原地区的几首有代表性的民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浓厚,很有收获,对中原民歌的了解也更深入透彻。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民歌,了解了这些民族的人民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所说的中原地区主要包括哪几个省份吗? 生:山东、河南、河北

师总结:对,这几个省份的民歌特别丰富,地方风格也相当浓郁。

二、预习自测

课前同学们已经对本节课要欣赏的音乐作品的相关内容做了预习,下面请同学们用三分钟的时间完成下列预习自测题目(课件展示)

1、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风格,采用了()作曲手法,四个乐句的关系是典型的()。

2、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风格轻松、明快,成为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 》的创作材。

3、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源头本在江苏,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曲明显地表现了()四句式的结构形态。

三、合作探究:

旋律寻踪——播放音乐《好汉歌》,让学生分析《好汉歌》的旋律试是从本节课我们欣赏的哪首民歌改编而来的。

(播放视频音乐http://)

三.作品欣赏

1、《沂蒙山小调》 山东民歌

带着问题聆听音乐,听完后学生分析《沂蒙山小调》的风格特点(播放音乐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k1NzQ5MzY=.html)师问:同学们听完歌曲,试着分析一下歌曲的风格 生:高亢、嘹亮

师总结: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将《沂蒙山小调》的主要风格抓住了,这首民歌旋律舒展,感情奔放,听起来高亢、嘹亮,是一首带有山歌风格的小调。

课件展示关键词(旋律舒展 感情奔放 高亢 嘹亮)教唱旋律

2、《包楞调》 山东民歌 完整欣赏作品

(播放音乐视频http://www.teniu.cc/programs/view/ls8cqLyHV0I/)是流行于成武的民歌,1962年经成武县文化馆干部魏传经挖掘整理出来后,迅速传遍全国各地,成为中国民间的花腔女高音独唱曲。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两首山东民歌,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山东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师让每组派出一个代表说说自己讨论的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出示课件:山东民歌的风格特点:

(1)形式多样,取材广泛,反映的内容广阔、全面。

(2)旋律中装饰音运用独特,曲调来源丰富,结构严谨,音乐表现干练、直接。

(3)歌词中语言风格较为突出,方言性格明显,衬次运用较多且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4)歌曲表现上,形象鲜明,人物表白直截了当。

3、《王大娘钉缸》 河南民歌 欣赏作品,分析作品的风格

(http://www.teniu.cc/programs/view/PbkzFlKSLT0/)

师:同学们能用几个词语形容一下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歌曲吗?觉得它的旋律与我们熟悉的哪首歌曲相似?

生:轻松、明快、幽默、诙谐。《好汉歌》

师:很好,它是流行于河南的一种“地花鼓”中的一个代表曲目,由一个旦角和一个丑角共同表演。《好汉歌》的旋律正是来源于此,这也充分说明丰富的民间音乐作品为专业作曲家的创作提供了很多创作素材。

4、《孟姜女哭长城》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四大民间故事指的是什么吗? 生:《牛郎织女》、《梁祝》、《孟姜女》、《白蛇传》

师:不错,孟姜女的故事在民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形式被广为流传接下来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听完以后分析这首歌曲采用了民歌创作中的哪种手法?

生:……

师:《孟姜女》又名《十二月花名》,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传统民歌之一。歌曲也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

【起承转合】民族曲式结构原则之一。⑴起部(即呈示),主题最初陈述;⑵承部(即巩固),通过重复或变化重复来巩固主题;⑶转部(即发展),发展主题,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⑷合部(即结束),结束全段音乐。

四、精讲点拨

1.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四首被广为传唱的中原民歌,请同学们根据《好汉歌》 与《王大娘钉缸》的相似之处试着分析一下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生:民歌是口头传唱的,创作歌曲不是

师总结:民歌不受专业作曲技法的限制,而是人民群众自发的口头创作,其歌词、旋律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流传中会不断得到加工而有所发展及变化,依靠人民群众的口耳相传,不借助于记谱法或其他手段进行传承,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

2、民歌的音乐特点

师:这一节课我们欣赏了四首不同风格与地区的中原民歌,接下来我们一起总结一下民歌的音乐特点

民歌在音乐上都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民歌的旋律都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紧密结合,因而最易于在本地区流行,某民族或某地区的民歌,其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节拍等方面明显的表现出来,民歌的节拍、节奏形式十分丰富,而且与生活情致、生活劳动关系密切,如:劳动民歌,劳动方式较为自由的,其节奏也会比较自由,民歌的曲式结构一般都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常用同一旋律做反复。

五.随堂检测

1、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风格,采用了()作曲手法,四个乐句的关系是典型的()。

2、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风格轻松、明快,成为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 》的创作材。

3、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源头本在江苏,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曲明显地表现了()四句式的结构形态。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以聆听的方式了解了中原地区的几首有代表性的民歌,同学们很有收获,对中原民歌的了解也更深入透彻。教学效果良好。

课后拓展案

1、下列关于民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民歌不受专业作曲技法限制,人民群众自发的口头即兴创作。B、民歌歌词旋律不固定,流传中发展变化。C、民歌是人民群众采用记谱等手段传承的。

D、民歌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征。

2、比较一下,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有何异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课下学唱《沂蒙山小调》。

作者介绍:李晓芳 安丘市实验中学 中学二级教师

电话 ***

第三篇: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全州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设计

顺序号:0

4学

科:音乐鉴赏年

级:高一

题:醇厚的中原韵学校名称:康乐一中姓

名:张梅红 授课时间:

202_.09.27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四节

醇厚的中原韵

教学目标:

(1)探究这民歌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2)聆听《王大娘钉缸》《沂蒙山小调》,感受、体验歌曲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3)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聆听《王大娘钉缸》《沂蒙山小调》,感受、体验歌曲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了解鱼咬尾和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和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课时:1课时

教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课前我们观看了维族民歌《阿拉木汗》及我们临夏地区民歌花儿《尕妹妹的大门上浪呀浪三趟》,这也是我们这个单元前两节课的欣赏内容。这节课老师带大家领略中原风韵。有没有同学知道中原指什么地区的呢? 生:河南

师:“中原”一词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一般指狭义的中原,即专指河南省。广义的“中原”是以河南为中心,向河南临近省份的部分地区渗透的一个广阔区域。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中原韵”,就是河南、山东、河北这三个省的音乐了。

二、新课讲授

(一)河南民歌

1、听赏《王大娘钉缸》并简单介绍“地花鼓”。

师:首先,我要带同学去中原的中心,河南省。那说到河南呢,我想同学们都应该知道在历史上有很多的朝代都定都在河南,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北宋就定都在河南开封,晚唐时定都在洛阳……河南还有很多著名的、美丽的景色,像洛阳的龙门石窟,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五岳名山的中岳嵩山,在这样一遍瑰丽的土地上,又孕育着怎样的音乐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欣赏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王大娘钉缸》是一种流行于河南民间的歌舞——地花鼓的代表作之一。由一旦一丑扮作一对情人或一对夫妻合作表演,丑角表演诙谐、大方、旦角表演含蓄、羞涩。采用对唱形式,演唱内容反映了百姓的平常生活,具有一种特殊的活力和亲切感。从句幅来看,一短(2小节)一长(4小节),局部不对称,但整体前后两部分十分规整(6对6),相互间保持着严密有序的呼应关系。整首民歌明快、诙谐、轻松。

互动

师:听完了这首歌呢,老师想请同学们跟我配合着一起念一下这首歌的歌词,我念词,你们念“呀儿呀儿咿呀儿呦……”

3、聆听《好汉歌》,并与《王大娘钉缸》比较。

师:同学们配合的都非常好,那你们觉得这个歌词很熟悉?似乎在哪里听到过呢? 生:《好汉歌》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啊,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看着图片来聆听着这首《好汉歌》

师:这两首歌曲在旋律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

《王大娘钉缸》中“担上挑子走四方”和《好汉歌》中“路见不平一声吼啊”在旋律是差不多的;还有歌词中的语气词“咿呀呦”也是差不多的。

4、归纳民歌和创作歌曲的差别。

师:这首《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好汉歌》是一首创作歌曲。

(二)山东民歌

1、简单介绍《沂蒙山小调》并带着问题聆听

师:去过了河南省,接下来我们就要去一下山东了。说到山东民歌,我想有一首肯定是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的了,是什么呢?有没有知道? 是《沂蒙山小调》,《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在20世纪40年代时,我国的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这时,在山东沂蒙山区出现了一个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这个反动武装不去打击日寇,却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了《打黄沙会》的歌词,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做了改动,删去了揭露黄沙会反动本质的内容,保留了歌颂共产党的内容,增补了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于是,《沂蒙山小调》这首民歌终于定型了。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两种版本的《沂蒙山小调》。

2、欣赏两个版本的《沂蒙山小调》并比较。(彭丽媛和王世慧)师:介绍完这些音乐写作知识,老师要给同学们听一下两个版本的《沂蒙山小调》,请同学们听完了以后分析一下他们的不同之处。(从拍号、速度和风格上做选择题)

3、分析曲谱,教师分句弹奏,学生找规律,简单介绍“鱼咬尾”创作方法。

师:“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

4、师:介绍完“鱼咬尾”这种音乐写作手法,那同学们在这首歌曲里还发现了什么其他的创作方法吗? 生:略

师:“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起” :音乐主题的呈式。“承”:对主题的巩固;承上启下。“转”:使音乐内容深化,节奏、调式、调性形成对比。“合”:综合全曲,大团圆。

(三)河北民歌

1、简单讲解孟姜女的故事

师:这是在江南松江府,有姓孟和姓姜的两户人家,种下一棵葫芦,长大变成了一个女孩,叫孟姜女,嫁给了丈夫万喜良,可是在新婚之夜丈夫被抓去修建长城,三年杳无音信,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结果丈夫已被折磨致死,孟姜女悲痛万分,连哭三天三夜,哭倒长城八万里,以身殉夫。这样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只有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2、带着问题聆听两个版本歌曲

(1)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师:这首歌曲是有两个不同的版本的,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一下这两个不同版本的《孟姜女》,我的问题是: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和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有何异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听完了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歌词有几段? 生:情绪悲痛、深沉

(2)聆听江苏民歌《孟姜女》

师:那接下来我们要去听江苏民歌《孟姜女》 注意对比歌词、旋律

3、民歌的变异性

师:《孟姜女》这首歌产生之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流畅,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婉转、绵延不断。这种“同体变异”的现象,可以让人们明显地看到: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这也说明了民歌是由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并且在人民群众中口耳相传的,在流传的过程中,它的旋律歌词等会不断地经过加工而有所变化发展,流传到了哪一个地区或哪一个民族,就会适应本地区或本民族的特征和风格。而《孟姜女哭长城》也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

(四)、民歌和创作歌曲的差别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课件表格

(五)总结中原民歌的音乐特点

1、调式:多为小调

2、节奏:工整

3、旋律:平稳

4、篇幅:较短;较长篇幅也是同曲不同词。

三、总结

总结本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1、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2、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鱼咬尾”、“起承转合”的创作方法;

3、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民歌的变异性

4、民歌与创作歌曲差别;

5、民歌的音乐特点。

四、作业

寻找具有中原民歌风格或元素的通俗或流行歌曲。

第四篇:《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民歌《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和《孟姜女哭长城》,初步认识其音乐风格,了解民歌的音乐特点,以及民歌和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教学目标:

一、聆听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及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从调式、节拍、歌词、旋律等方面比较其地方特征;

二、聆听《好汉歌》,与《王大娘钉缸》的旋律进行比较,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就你所发现的现象作分析,说一说专业音乐创作和民歌之间的关系;

三、比较一下,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有何异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沂蒙山小调》、《王大娘钉缸》这两首歌曲,初步认识并运用“起承转合”四句式结构,创作具有“鱼咬尾”特点的简单旋律片段,初步了解中原民歌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和理解音乐作品,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茉莉花》导入: 听歌曲《茉莉花》回答问题 1:请你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2:请同学们思考这首歌是哪一种类型的歌曲?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民歌、民歌的特点,以及民歌的分类。)

二、新课教学:《醇厚的中原韵》

(一)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1、从曲名的字面上解读《沂蒙山小调》是一首描绘沂蒙山风光的歌曲,是一首具有山歌风味的小调。(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2、教师范唱.(学生总结歌曲的音乐情绪以及演唱风格,揭示其“醇厚”的民歌风味。)

3、聆听《沂蒙山小调》思考: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构成?这首歌曲在结构上有什么样的规律?(引出鱼咬尾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4、学生跟着音乐演唱歌曲,教师评价。

7、再次聆听歌曲,让学生演唱,再次感受醇厚的民族韵味。(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和演唱,使学生的感知、认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从中感受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

(二)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1、聆听《王大娘钉缸》,并思考:这首歌曲的旋律与哪首影视歌曲十分相似?衬词部分在歌曲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渲染歌曲气氛,活跃演唱者情绪,加强歌唱语气,烘托歌声旋律)

2、学生聆听对比《好汉歌》中的相似旋律。

(通过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

1、调式相同;

2、部分旋律相同;)

3、以《王大娘钉缸》和《好汉歌》为例探究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课本31页),学生回答,教师做具体分析、总结。

4、一句话概括民歌和创作歌曲之间的关系。(民歌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专业作曲家创作的源泉)

(《王大娘钉缸》总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的表演、演唱、对比来准确感受、体验歌曲轻松、明快、诙谐、幽默的音乐情绪,并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区别)

(三)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1、聆听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简单讲述故事内容,加深学生对这首民歌的认识。

2、与江苏民歌《孟姜女》相比较,初步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三、拓展与探究: 用鱼咬尾的方法创作一首四小节的音乐作品。

四、总结

民间音乐在世世代代传播的过程中,是经过无数人的加工和改编,并不断积累、沉淀、筛选而形成的思想感情的体验和艺术表达手法的结晶,这些音乐最贴近普通百姓的欣赏需求和习惯,是拥有最广泛听众的音乐品种。它几乎是我们进行音乐创作的永不枯竭、永不过时的一口甘泉,经过作曲家巧妙地加工和再创作,就一定会产生雅俗共赏、深入人心的经典佳作。

第五篇:醇厚的中原韵教案

醇厚的中原韵

教案

教学内容:醇厚的中原韵 教学目标:

(1)聆听《王大娘钉缸》《沂蒙山小调》《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探究这几首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及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3)初步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聆听《王大娘钉缸》《沂蒙山小调》《孟姜女哭长城》,感受、体验歌曲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了解鱼咬尾和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方法和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课时:1课时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温故知新

师:聆听下面三段音乐,判断它们分别属于我国哪个地区?《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阿拉木汗》《编花篮》。

生:西北民歌、新疆民歌、河南民歌。

师:那有没有同学知道河南是属于什么地区的呢?

河南是属于中原地区的。一说到中原,熟悉金庸的同学肯定知道,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一些中原的武林人士,什么天龙八部当中的乔锋与中原武林结下了不可解的仇怨,经常会出现什么中原人士。那么有同学知道中原地区到底是指哪里吗?

“中原”一词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一般指狭义的中原,即专指河南省。广义的“中原”是以河南为中心,向河南临近省份的部分地区渗透的一个广阔区域。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中原韵”呢,就是河南、山东、河北这三个省的音乐了。

二、新授课

(一)河南民歌

1、听赏《王大娘钉缸》并简单介绍“地花鼓”。

师:首先,我要带同学去中原的中心,河南省。那说到河南呢,我想同学们都应该知道在历史上有很多的朝代都定都在河南,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北宋就定都在河南开封,晚唐时定都在洛阳„„河南还有很多著名的、美丽的景色,像洛阳的龙门石窟,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五岳名山的中岳嵩山,都是在河南省的,所以说河南是我们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那在这样一遍瑰丽的土地上,又孕育着怎样的音乐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欣赏一下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王大娘钉缸》是一种流行于河南民间的歌舞——地花鼓的代表作之一。由一旦一丑扮作一对情人或一对夫妻合作表演,丑角表演诙谐、大方、旦角表演含蓄、羞涩。采用对唱形式,演唱内容反映了百姓的平常生活,具有一种特殊的活力和亲切感。从句幅来看,一短(2小节)一长(4小节),局部不对称,但整体前后两部分十分规整(6对6),相互间保持着严密有序的呼应关系。整首民歌明快、诙谐、轻松。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就是因为这些特点。现在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使文化生态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濒危状态日益加剧,而我们要努力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地花鼓,这对于振兴民族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2、互动

师:听完了这首歌呢,老师想请同学们跟我配合着一起念一下这首歌的歌词,我念词,你们念“呀儿呀儿咿呀儿呦„„”

3、聆听《好汉歌》,并与《王大娘钉缸》比较。

师:同学们配合的都非常好,那你们觉得这个歌词很熟悉?似乎在哪里听到过呢? 生:《好汉歌》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啊,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看着图片来聆听着这首《好汉歌》,感受一下梁山好汉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气魄。

没有人知道啊,那就请同学们听听下面的这首歌曲吧

师:两首歌曲都听完了,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两首歌曲在旋律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

《王大娘钉缸》中“担上挑子走四方”和《好汉歌》中“路见不平一声吼啊”在旋律是差不多的;还有歌词中的语气词“咿呀呦”也是差不多的。

4、归纳民歌和创作歌曲的差别。

师:这首《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好汉歌》是一首创作歌曲,其实,我们现在听到的很多歌曲都是创作歌曲了。老师将民歌和创作歌曲的差别归纳了一下,同学们可以看一看,在你们课本的31页上也有的。

(二)山东民歌

1、简单介绍《沂蒙山小调》并带着问题聆听

师:去过了河南省,接下来我们就要去一下山东了。说到山东民歌,我想有一首肯定是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的了,是什么呢?有没有知道?

是《沂蒙山小调》了,《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在20世纪40年代时,我国的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这时,在山东沂蒙山区出现了一个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这个反动武装不去打击日寇,却一再与抗日武装为敌。为了揭露黄沙会的反动面目,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文工团的音乐工作者,选用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填上了《打黄沙会》的歌词,很快在鲁南地区传播开来。后来,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做了改动,删去了揭露黄沙会反动本质的内容,保留了歌颂共产党的内容,增补了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于是,《沂蒙山小调》这首民歌终于定型了。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聆听一下这首歌曲。(1)说说歌曲的音乐特点。

(2)歌曲共有____个乐句,每个乐句有____小节构成,你能否发现前三个乐句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2、简单介绍“鱼咬尾”与“起承转合”(放谱例让学生们看)这两个创作方法。

师:“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

有一首诗,李白的《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它的创作手法跟《沂蒙山小调》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每一句的句尾是后一句的开头,在语文中我们称作顶真,那么在音乐创作中我们叫它鱼咬尾。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这首诗。

师:介绍完“鱼咬尾”这种音乐写作手法,那同学们在这首歌曲里还发现了什么其他的创作方法吗? 生:略

师:“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起” :音乐主题的呈式。“承”:对主题的巩固;承上启下。“转”:使音乐内容深化,节奏、调式、调性形成对比。“合”:综合全曲,大团圆。

3、欣赏两个版本的《沂蒙山小调》并比较。(彭丽媛和王世慧)

师:介绍完这些音乐写作知识,老师要给同学们听一下两个版本的《沂蒙山小调》,请同学们听完了以后分析一下他们的不同之处。(从拍号、速度和风格上做选择题)

(三)河北民歌

1、简单讲解孟姜女的故事

师:这是在江南松江府,有姓孟和姓姜的两户人家,种下一棵葫芦,长大变成了一个女孩,叫孟姜女,嫁给了丈夫万喜良,可是在新婚之夜丈夫被抓去修建长城,三年杳无音信,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结果丈夫已被折磨致死,孟姜女悲痛万分,连哭三天三夜,哭倒长城八万里,以身殉夫。这样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只有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2、带着问题聆听两个版本歌曲

(1)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师:这首歌曲是有两个不同的版本的,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一下这两个不同版本的《孟姜女》,我的问题是: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和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有何异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听完了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生:情绪悲痛、深沉

(2)聆听江苏民歌《孟姜女》

师:那接下来我们要去听江苏民歌《孟姜女》,这是由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演唱的,宋祖英将这首歌曲中那种悲痛万分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3、民歌的变异性

师:《孟姜女》这首歌产生之源头本在江苏。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其内容概括简练,歌曲的旋律流畅,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翔实而细致。而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显得更加婉转、绵延不断。这种“同体变异”的现象,可以让人们明显地看到: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这也说明了民歌是由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并且在人民群众中口耳相传的,在流传的过程中,它的旋律歌词等会不断地经过加工而有所变化发展,流传到了哪一个地区或哪一个民族,就会适应本地区或本民族的特征和风格。而《孟姜女哭长城》也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

4、简单介绍分节歌和通谱歌

师:那我们刚刚学了三首歌曲,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生:一个旋律唱多段词。

师:老师给同学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分节歌”和“通谱歌”。

分节歌:指一首歌分为若干段,每段歌词韵律相同,并唱同一旋律。常用在抒情歌曲、民歌、通俗歌曲和群众歌曲。

通谱歌是歌曲中的常用结构,为每段歌词谱上不同的曲调,即通谱歌,这种形式常见于艺术歌曲的创作中。艺术歌曲常以诗作为歌词内容,多段诗词为了押韵,往往结构相同,只是在内容上加以变化。作曲家为了摆脱同一曲调反复吟唱的乏味,采用通谱歌的形式,这样使得作品保持了诗作的押运性,又不乏生动传神。

(四)总结中原民歌特点

师:以上这些呢,就是中原民歌了,那我们来总结一下中原民歌的特点。

(五)介绍民歌的音乐特点

师:我们学习过了这么多的地区的民歌,而每个不同地区的民歌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与风格,那么,民歌本身有什么特点呢?老师总结了一下,请同学看一看。

1、不同民族的民歌,其音乐都各具本民族的风格特色。

2、各民族民歌的旋律与该民族的语言密切结合,最容易在本地区流传。

3、不同的民族或不同地区的民歌,其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或节拍等方面明显地表现出来。如:维吾尔族民歌喜欢用切分节奏。

4、民歌与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密切联系。

5、民歌的曲式结构都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常采用同曲不断反复的方式。如:《孟姜女哭长城》

三、总结

总结本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王大娘钉缸》、《沂蒙山小调》、《孟姜女哭长城》; 民歌与创作歌曲差别; “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方法;民歌的变异性;民歌的音乐特点。

醇厚的中原民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