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光耀的治国之道
李光耀的治国之道
李光耀治国之道:用儒家思想引导人民
李光耀逝世,举世震惊,各个国家的首脑纷纷悼念。在中国,更是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新加坡模式”更是受到中国领导人、学者们广泛关注和讨论。
本策划摘自【新加坡】吴元华《新加坡良治之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01 202_年在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堪称“治理模式”的国家屈指可数;在新兴国家中,能像新加坡这样在短短的40多年里从一个平凡的殖民地发展成一个繁华的国际大都会更是凤毛麟角。近年来,许多国际机构和政治/商业咨询公司在全球调查报告中,都推崇新加坡在多方面的卓越治理表现,名列前茅或前10名,可见新加坡政府的良治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
新加坡政府办公楼简陋 李光耀:我们是小国 没必要炫耀财力和实力
202_年12月,中国《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访问李光耀时提一个问题:“1995—202_年期间,中国行政成本由996.54亿元增至7571。05亿元,部分被公车及豪华办公楼消耗掉。在新加坡,我们看到各政府部门办公楼都十分简朴,如早期的人民行动党总部十分平常,如今的总部还是那么的简陋。您如何预防并阻止后继领导人为自己部门耗资建造昂贵的办公楼或购买豪华公用车?”
李光耀回答:“我无法预测未来领导人会怎么做,如果谁有什么宏大的想法要给自己打造纪念碑,我想那会使行动党失去威望。我们已经建立了简朴生活、杜绝炫耀财力和浮华浪费的文化。我们是小国家的政党,没必要向人民或游客炫耀我们的财力和实力,那会适得其反。”
新加坡政府也杜绝个人崇拜。在这里,除了总统伉俪的照片礼仪性地挂在公共机关的墙上之外,你看不到国父李光耀的塑像或任何政治领导人的照片;这里也不以政治领导人的名字作为街道或大楼名称;只有学府与学术研究机构、教育奖助学金项目获准以政治领导人命名。总之,他们维持低调、朴实的执政作风。
在财务方面,新加坡政府持高度审慎的态度,开源节流是它的理财之道。它累积了庞大的国家储备金,但非万不得已时,如国家面临全球经济衰退或意想不到的大灾难等严重情况,政府不能动用它。为了预防任何一届政府“洗劫”国家储备金做非寻常情况用途(如坏政府假公济私或收买选票,等等),国会制定法律,民选总统负有把关责任;这就是所谓的“双钥匙制”——总理和总统手上的“钥匙”同时使用才能开启国库的门。
02
用儒家思想维护社会道德和公序良俗
李光耀认为,即使在今天,政府的良治仍需在各种竞争间维持基本真理的平衡:是非与善恶。202_年8月11日,他在南洋(女中)中小幼大家庭90周年校庆晚宴的演讲中,特别强调学校灌输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他说:“为了让年轻一代能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立足,学校必须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成为正直诚实的公民,能和各族同胞和谐合作,携手并进,共谋发展。……把下一代培育成品格端正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是千古不变的教育重任。学校必须负起培养学生人格、灌输道德价值观的责任,也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以及以礼待人的美德。”
他回忆1979年答复当时教育部长吴庆瑞所提呈的报告书的话:教育的范畴广,问题多,但是其宗旨简要,而且恒久不变,那就是启动孩子最大的潜能,让他长大后成为一个正直的好人和有用的公民……与他人和睦共事的公民。“他对国家忠诚吗?当国家需要他时,他是否……准备好保卫国家、保护妻子和小孩,以及所有的同胞?他是个孝顺的人吗?他尊重年长者吗?他是否奉公守法?他是否具有人道精神,以及有责任感? ”1994年10月19日,他在一个学校演讲时重申:“如果孝道不受重视,生存体现就会变得薄弱,而文明的生活方式,也会因此变得粗野。”
1986年12月12日,李光耀总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当有一天华人失去儒家思想的特质……我们将演变成另一个社会。随着我国的西化,儒家思想已逐渐式微。如果我们无法成功地保留儒家思想的一些基本价值观,我们将成为另一个西方式的意见纷纭的社会,并面临极大的困境。”
1988年1月8日接受《日本经济新闻》访谈时,他再度说:“我并不以西方的生活方式为模式……我对这些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不敢恭维。我们应该不惜代价抵御西方歪风的入侵。儒家伦理道德经过数千年的考验而历久弥新。如修身齐家,对朋友以诚相待,效忠国家等道德观,经得起中国、日本、韩国与越南数千年的考验,我们不应该任意舍弃。我们不应该任意颠覆基本的人伦关系。”
为了贯彻继承优良价值观的构想,20世纪80年代初,新加坡教育部延请多位国际著名儒学学者为学校编写儒家思想教科书。这个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要预防受英文教育的下一代把新加坡变成一个“伪西方社会”(PseudoWestern society)。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巧妙地结合了资本主义的脑和社会主义的心,治国之道也巧妙地结合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和儒家智慧的精粹——比如政府重视治国先治吏(《资治通鉴》);民之所欲,常在我心;强调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危机意识;戒奢以俭、杜绝浮华的财政管理;等等。
03
李光耀用贪污调查局强力治贪污
最高领导人以身作则的重要指标包括他也必须奉公守法,不享有任何法律豁免权,就是《史记·商君列传》提起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古训。律师出身的李光耀在治理新加坡期间不断强调维护法律公正与公平的必要性:“我们拥有有效的反贪污法律和一个强有力的反贪污调查局。不论是部长或官员贪污,都一律受到调查,并依法处理。当然,政府最高领导人必须树立好榜样,没有人可以超越法律。否则,人们就会对法律多重意义和公正感到怀疑,并加以嘲讽。”
监察贪腐机构国际透明202_年报告指新加坡的公共机构廉洁、公平与高效。特别是直属于总理公署的贪污调查局和选举局,充分地体现了它们正直的办事态度。
李光耀治理时期的国家发展部部长郑章远,1985年被旧同僚告发曾在1981年和1982年先后收了两笔各40万元贿金,让发展商得以保留被国家征用的部分土地,同时协助该发展商购买国家土地。郑章远否认受贿,并且尝试游说贪污调查局不追查此事,他也要求会见当时的总理李光耀。不过,李光耀表示调查结束前不能见他。一周后,郑章远自知难逃法网,自行结束了生命。
事后,李光耀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要采取行动对付一个认识多年的密友或部长是很困难的一件事。但是,如果不采取行动,任由他逍遥法外,那整个制度就会受到损害。我们过去三十年建立起来的廉洁制度就会很快地被削弱而毁于一旦。如果总理出面进行非正常的干预,使一个和他关系密切的高层人士免受惩罚,这样的事是绝对无法保密的。其实,他身居高位,罪更严重。因此,不管怎么困难,我还是(把他)交由法律处理,不去阻止。”
1995年,卸下总理职位出任内阁资政的李光耀和当时的副总理李显龙各以5%—7%的优惠价格买下两个房地产。在项目推介会上,发展商为了试探市场,也给了其他的买主同样5%—10%的优惠价。不过,由于李光耀胞弟是该公司非执行董事,市场就谣传李氏父子获得不当的优待。李光耀要求当时的总理吴作栋下令调查此事,结果金融管理局证实交易并无不妥之处。
然而,李光耀仍要求吴总理把事件提交国会公开辩论,两名反对党国会议员也都同意那是市场销售惯例,不构成任何不法行为;此事件也没成为后来全国选举的话题(李氏父子为了表示清白,要把所省下的折扣价交给政府,但不被接受,后捐给慈善组织)。
04
李光耀评价习近平:经历过磨难和考验 有强大的感情自制力
李光耀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领导接班人的部署:李光耀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接班部署有很高的评价。他注意到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十七大)后产生的新一届领导层,“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领袖。根据有关的报道和得到的报告,这是个非常有才干和有能力的团队,个个都很有经验。他们都不是新人,都经过一定考验。而中国共产党对遴选人才,有一套非常严格透彻的系统,比人民行动党还要透彻”。202_年11月中旬访问北京后,他感觉中国共产党权力交接逐步常态化,有助于领导层稳定。他也观察“在政党民主方面,中国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在与习近平会面后,对他赞扬有加:“在跟习近平会面的一个小时中,我发现他是个有想法的人。他的生命中经历了很多的考验和磨难。你知道他有8年的时间下放农村,在福建18年后才到上海。所以我会把他归类在曼德拉这一级的人物——有强大的感情自制力,不会让个人的不幸和苦难影响其判断。换言之,他让人印象深刻。陪同李光耀访问北京的部长也发表他们对接班制度的观感。副总理张志贤表示:“我对中国在接班问题上的规划留下深刻的印象。资深领导人主动让贤,给年轻一代接班机会,使得中国能够有一批能干、有信念的领导人继往开来。”总理公署部长兼职工总会秘书长林瑞生说:“中国共产党长期的目标是让领导人愿意创新尝试,比如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选拔新领导人时不但注重政绩,也看他们是否获得基层支持。他们知道他们必须做些什么,我们有信心他们会成功。” 202_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上发言时,李光耀说中国的接班人皆出色之治理人才。他在回答提问时说:“中国领导人将国家发展的视野前瞻到下一代人身上。这些决策者不是根据选举飘忽的风向而任意选出来的,而是通过非常严格的遴选机制脱颖而出的,因此都是出色的治理人才。他们看到了未来世界局势的发展,也了解本身在人力资源方面所拥有的优势。”
不过,他觉得中国的方式也有许多值得新加坡借鉴的地方。比如,中国一般很早就开始关注他们的年轻人才,为这些有潜能党员备案,而他们的档案可以是非常厚的;新加坡的做法则没有这么仔细,毕竟是个小国。“不过,若你在政府机构、私人企业、军队里的表现突出,我们会知道你是谁,我们会邀你加入,然后通过辅导与导师的形式(Mentorship)、与资深党员和领导人的交流,来栽培你……新加坡的方式比较随意,因此中国的较系统化方式应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点击返回读书频道首页]
第二篇:治国之道[小编推荐]
从“巨额公款购高档酒”看到的治国之道
宇文泰是北周开国的奠基者。当他模仿曹操,作北魏的丞相而“挟天子令诸侯”之时,遇到了可与诸葛亮和王猛齐名的苏绰。宇文泰向苏绰讨教治国之道,二人密谈三日三夜。
宇文泰问:“国何以立?”
苏绰答:“具官。”
宇文泰问:“如何具官?” 苏绰答:“用贪官,反贪官。”
宇文泰不解的问:“为什么要用贪官?”
苏绰答:“你要想叫别人为你卖命,就必须给人家好处。而你又没有那么多钱给他们,那就给他权,叫他用手中的权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不就得到好处了吗?”
宇文泰问:“贪官用我给的权得到了好处,又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处?”
苏绰答:“因为他能得到好处是因为你给的权,所以,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好处就必须维护你的权。那么,你的统治不就牢固了吗。你要知道皇帝人人想坐,如果没有贪官维护你的政权,那么你还怎么巩固统治?”
宇文泰恍然大悟,接着不解的问道:“既然用了贪官,为什么还要反呢?”
苏绰答:“这就是权术的精髓所在。要用贪官,就必须反贪官。只有这样才能欺骗民众,才能巩固政权。”宇文泰闻听此语大惑,兴奋不已的说:“爱卿快说说其中的奥秘。”
苏绰答:“这有两个好处:其
一、天下哪有不贪的官?官不怕贪,怕的是不听你的话。以反贪官为名,消除不听你话的贪官,保留听你话的贪官。这样既可以消除异己,巩固你的权力,又可以得到人民对你的拥戴。其
二、官吏只要贪墨,他的把柄就在你的手中。他敢背叛你,你就以贪墨为借口灭了他。贪官怕你灭了他,就只有乖乖听你的话。所以,‘反贪官 ’是你用来驾御贪官的法宝。如果你不用贪官,你就失去了‘反贪官’这个法宝,那么你还怎么驾御官吏?如果人人皆是清官,深得人民拥戴,他不听话,你没有借口除掉他;即使硬去除掉,也会引来民情骚动。所以必须用贪官,你才可以清理官僚队伍,使其成为清一色的拥护你的人。”
他又对宇文泰说:“还有呢?”
宇文泰瞪圆了眼问: “还有什么?”
苏绰答:“如果你用贪官而招惹民怨怎么办?”
宇文泰一惊,这却没有想到,便问:“ 有何妙计可除此患?”
苏绰答:“祭起反贪大旗,加大宣传力度,证明你心系黎民。让民众误认为你是好的,而不好的是那些官吏,把责任都推到这些他们的身上,千万不要让民众认为你是任用贪官的元凶。你必须叫民众认为,你是好的。社会出现这么多问题,不是你不想搞好,而是下面的官吏不好好执行你的政策。”
宇文泰问:“那有些民怨太大的官吏怎么办?”
苏绰答:“宰了他,为民伸冤!把他搜刮的民财放进你的腰包。这样你可以不负搜刮民财之名,而得搜刮民财之惠。总之,用贪官来培植死党,除贪官来消除异己,杀贪官来收买人心,没贪财来实己腰包。这是保证政权牢牢掌握在你手里的法宝,所以说,贪官群体才是国家的栋梁,在老百姓的抱怨声中,石油又涨价了!他们说是因为利比亚战争、日本地震,我半信半疑,当看到中石化员工曝光的几张中石化高层消费的发票,我释然了,原来如此!原因找到了!几万多一瓶的好酒,动辄几十瓶不知所踪,如此紫醉金迷、如此极尽奢靡,油价焉能不涨!如果不涨,如果不把他们的高消费转嫁给消费者,难道让中石化这些领导自己买单!?
有个作家朋友告诉我,中石化内部有人向他曝料,中石化员工对广东公司高层消费高档酒不满,万元一瓶的酒就动辄几十瓶不知所踪,他们复印了几张发票给他,大概有300多万元的账目。
还能说什么呢?有图有真相,看完图片,你还相信油价上涨是因为卡扎菲和联军打仗吗?还相信是因为日本地震吗?反正我是不信了!我只相信世界的东方有个奸商,人家涨价他也涨价,他说这是和国际接轨;人家降价他不降价,他说这是中国特色,这个奸商是谁?还用说吗?
爆料人称:“下面这些都是中石化广东分公司去年中秋节购酒送礼的发票,大家可以看一下那些数据!!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啊!!!买一次酒都是好几十万好几十万的买啊!!更令你想不到的是,这些都是一周内所购买的!!实际购酒达到了300多万!!”
爆料涉及到具体的经理某人,我不明真相、未经核实,暂不曝光,点到为止!相信更多真相会在不久之后水落石出,或有高管浮出水面、应声落马,让我们拭目以待,先围观再说!
第三篇:浅析通过《孔子》看孔子治国之道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析通过《孔子》看孔子治国之道
作者:马冬玲
来源:《神州·中旬刊》202_年第02期
摘要:通过观看《孔子》这部电影,了解到孔子的治国之道以及他的一些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为政以德”以及“仁”的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思想有着长远深久的影响,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的思想都是从孔子的治国之道中演变而来的,要更加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关键词:德政 民生 群众 监督
孔子,我们大家并不陌生,中学时代我们学过《论语》,听过不少有关于孔子的思想,但大多都是教育上的,教会大家怎么学习,怎么做人,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述
而》)。但是我们通过《孔子》这部电影,有了解了他的治国之道,他主张仁义礼治,以求得社会的和谐。
电影《孔子》并没有将《论语》中的经典故事作为主线,其主要是讲述了孔子50岁以后自己在鲁国提出复礼治,以削弱贵族势力的思想在鲁国没能得到实现,抑郁不得志,被政敌驱赶,流浪在春秋各国,晚年才回到鲁国。我们之前总是能了解孔子是多么的成功,多么的受人尊敬,这些不得志的经历却很少人提出。不管别人怎么批评这部电影,导演胡玫确实是从一个新的角度诠释了孔子,是孔子更具有真实性,让现代人以一种平视的角度去看待孔子。春秋时期正处于社会动荡变革时期,“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1】天下动荡,诸侯争霸,孔子正处于“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2】的时期,社会秩序混乱,人文思想进行检讨和反思的时期。孔子提出了儒家思想,以礼治国,以德治国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主要是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执政者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管理百姓的问题,前者是“修身”,后者是“治国”。修己是对执政者而言,要求执政者注重自己的行为修养,注重自身的道德;治人是对百姓而言,我们如何管理民众,使民众能够维护执政者的统治。执政者是百姓生活的好,才能在此基础上提高道德修养。只有在执政者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百姓生活无忧的基础上才能使社会和谐,达到以德治国的目的。孔子的德治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的基调。中国古代的经济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君主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等级思想特别严重,百姓依赖君主,希望君主能够保证其生活。马克思曾说“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它阶级的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3】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把百姓置于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执政者才能治理好国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一个君主如何治理国家,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还能有慧眼识英雄的潜质,任用贤才。孔子在推举贤才上的主张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4】要求被推荐的人有良好的品性,有一技之长,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发挥。
在现在的中国,有很多的治国思想都是从孔子的儒家思想中提炼出来的,例如“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关注民生,这些在当代社会显得更加重要。我们要时刻关注民生,人权,保证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百姓才会支持你的统治,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现在确实实施了一些惠民的思想,例如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建立经济适用房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百姓的生活,但是社会上的贫富差距仍在扩大,穷人越穷,富人越富。其实我们要做的不是单纯的发放低保金,而是能够是他们有一技之长,又能够赚钱养活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依靠国家。在现实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制度上的漏洞也在不断出现。最近舆论上炒得最火热的就是毒胶囊的问题。在202_年的时候,有些地区就已经爆出来这样的问题,当时没有得到大家的关注。随着央视主持人赵普的一条微博,此事件被广泛的关注。央视爆出了12家企业的药品存在问题,但是无一家企业进行道歉。看到此事件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们为什么不能在事前就做好药监等一系列工作,避免此事件的发生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执政者能够制定一定相应的制度,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真正的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顾宝田等:《左氏春秋译注·昭公三十二年》,第857—858页,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2]《史记·孔子世家》,第1911页,中华书局,198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69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4]杨伯峻:《论语译注·述而》,第67页,中华书局,1980
第四篇:李光耀讲话稿
环球网11月30日消息,新加坡前内阁资政李光耀发表新书《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披露了李登辉当年自比“摩西”(纪元前13世纪的犹太人先知)、以及导致后来两岸和新加坡合作设立船运公司失败的旧事。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书中提到,1994年4月李登辉接受日本小说家司马辽太郎访问时,自比为“摩西”,要“率领人民出埃及到应许之地”。大陆方面对此非常不满,导致两岸和新加坡合设船运公司的提案因此破局。
李登辉谈“摩西”,最早可能要追溯到1993年的年初,他在接见“立委”时就触及“摩西”的话题,虽引起了一些注意,但并未形成波澜,然而到了一年多后的1994年3月,他与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福田辉一)对谈,再次提及“出埃及记”时,就引发了各界高度关注,包括大陆对此的痛击。
这次谈话中,李登辉还提出了“身为台湾人的悲哀”、“国民党是外来政权”的说法,而引述《旧约圣经》出埃及记摩西带领子民出埃及的故事,用以形容“台湾应该进行的政治追寻”。
李登辉当时跟司马辽太郎说,“我曾和内人商量过,在和您谈话时,什么话题比较好呢?她说《台湾人与生俱来的悲哀!》于是夫妇二人就谈到了旧约圣经上的‘出埃及记’。”司马辽太郎回应:“出生地,是由上帝所决定的咧!我想今天就和‘总统’来谈谈生长处所的痛苦„„虽然说是汉民族,但台湾总归是台湾人的‘国家’”。
李登辉回说:“台湾如果独立,(中共)必将攻打过来。”李登辉还在这次谈话中说,“以前,掌握着台湾权力的,全都是外来政权。最近,我可以满不在乎地说:即使是国民党,也是外来政权噢!只是为了统治台湾人而来的党!必须把他改成台湾人的国民党。”
这番言论在当时喧腾一时,并且大陆也注意到了,并在当年的《人民日报》与香港《文汇报》都有所指责(当时两岸关系尚属良好,前一年才举行了“汪辜会谈”),《文汇报》以警惕李登辉的“台独”言行为题发表社论。而《人民日报》则进行罕见的激烈抨击,指责他背叛了“一个中国”的想法。
另外,对于学华语,李光耀表示,如果他不会中文,当年就无法和蒋经国建立良好的关系,台湾也不会代训新加坡的军队。李光耀还说,能与中国大陆之间营造某种融洽关系,主要是早期中国对美国及西方世界还缺乏足够了解,但现在不再需要新加坡当中间人了。
第五篇:如何评价李光耀?
几天前谣传他去世的时候,就有人邀请我答题,我没有说话。毕竟“盖棺论定”是对一个人的尊重。
现在李光耀去世了,维基百科页面被挤爆。各大媒体纷纷发文评论。
我也写点东西。
李光耀这个人,不管你喜不喜欢他,你都得承认他是一个少见的明白人。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他都明确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得到它。到治国的时候,他也非常明白新加坡需要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得到它。
李光耀祖上是客家人,生活方式却已经西化。小时候家里想让他上华文学校,他去了一段时间,嫌老师水平太低,执意要去英文学校。
高中时遇上日本侵略。日本人没来之前,亚洲殖民地对日本还是很自豪的,认为这是打破西方优越神话的象征。日本人来了之后,亚洲殖民地人民无比怀念英国。
日军撤走后,李光耀去英国念书。去伦敦一开始接触的是拉斯基的社会主义理论,接触过费边主义,接触过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著作。按照李光耀自己的回忆,他从拉斯基那里学到了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外“第三条道路”的可能性,从费边主义那里汲取了殖民地争取独立和经济平等的重要性,从毛那里学到了政治斗争的技巧。也在这个时期,他对列宁式共产主义的憎恶扎下了根。这个人读书是真正“拿来主义”的,他觉得什么值得吸收借鉴,就主动去读什么。真正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剑桥毕业后,李光耀回到新加坡,当选议员。59年,新加坡成为自治邦,63年,新加坡与马来亚一道以马来西亚联邦的形式独立。
李光耀当时的设想是要留在马来亚联邦,成为大马来西亚的一部分。为达到这个目的,他曾对与他一道谋求新加坡独立的共产党开刀,动用各种强硬手段压制共产党。马来亚对他的反共政策是认可的,但是马来族害怕华人影响他们的主导地位,64年新加坡接连爆发种族冲突,65年马来西亚踢开新加坡,新加坡被迫独立。当时李光耀在电视上一度失态,记者会中止20分钟。
当时的新加坡就是一片渔村,第三世界水平,国内还有华人、马来人、各种来自英国和荷兰殖民地的移民,国际上与印尼关系不好,马来人还要抢回他们贸易中转地的位臵。所有人都不看好这个没有希望的国家。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李光耀开始超神。
李光耀的第一个举措,是练兵。
被踢出马来西亚4个月后,马来西亚驻新加坡步兵旅的准将来见李光耀,以保卫他安全的名义坚持要护送李光耀去国会开会。一国元首被另一国警卫队护送去开会,用屁股想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李光耀当时什么也没说,默默同意了。同年,新加坡秘密向印度、埃及、以色列求助他们帮助训练军队。前两个国家拒绝,以色列答应了。
也是在这一年,新加坡开始组织人民卫国军。李光耀的想法是用十年时间达到像以色列那样,虽然不要全民皆兵,但至少要有一批能够迅速动员成为战斗力的人民。
以前我曾跟朋友聊天的时候谈起,抛开意识形态偏见,单从国际政治的角度讲,以色列和朝鲜的策略其实是类似的。它们都是地缘政治争端夹缝中的小国,都要强调共同体的团结一致、纪律严明,都要依靠反撬大国博弈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形势使然,没有办法。新加坡也不例外。
当然,金家在治理内政方面,基本是纯粹的垃圾。
在没有稳定国际环境的前提下,小国要想成功地生存,必须走集体主义、纪律严明、准军事化的道路,这是那些批评新加坡缺乏自由的西方媒体根本无法理解的。
李光耀有多硬?68年处死在新加坡引发爆炸事件的印尼突击队员,当年印尼就在新加坡旁边海面上搞军事演习。69年新加坡华人和马来人爆发激烈冲突,李光耀有先见之明从以色列进口了坦克和装甲车,开上街震慑暴徒——当时新加坡还很穷,没有钱,但马来西亚还没有坦克,被李光耀的坦克震慑了,所以没有敢在族群冲突中支持马来人。
这一切都是发生在新加坡经济腾飞之前的。新加坡一直实行全民服役,该你服役了,你不去公司工作,老板受损失,这些在大家眼里,都理所当然。
这是一个紧密团结的共同体。
我们的生存原则很简单,只有一个:新加坡必须比本区域其它国家更加刚强勇猛,更加有组织和富有效率。——李光耀
李光耀的第二个举措,是发疯一样地招商。
现在大家只看得见新加坡的辉煌,看不见在此之前李光耀为了招商愁白了头。
新加坡一开始尝试过开造纸厂、陶瓷厂、造船厂,甚至还有鱼钩厂,全部失败。
67年李光耀访问马耳他,看见码头工人因为苏伊士运河关闭没工作,领着全薪打球,大为惊讶,一问,英国人因为该地的战略意义,给予全面支持。
李光耀当即决定,新加坡绝对不能走这样的依附道路。68年,英军开始撤离新加坡,到71年撤完,新加坡因此损失大笔好处费,李光耀眉头都没眨一下。
67-68年,李光耀多次亲自去美国招商。凭着优秀的口才和准确的判断力,一些美国商人被他吸引了。
当时的经济学受左翼思潮影响,批判发达国家对殖民地的剥削。但李光耀的观点是,反正新加坡没什么自然资源好剥削的,你无非是看着我们的人勤劳。我们的人本来就勤劳,有工作不是很好?难道所有人都一样懒,才叫不受剥削?
为了招商,李光耀提出第二个举措,那就是动用群众组织,把新加坡打造成一个在公共安全、个人安全、教育、服务方面能跟第一世界相比的国家,为投资者服务。
中国共产党如果能够利用这个办法,消灭所有的苍蝇和麻雀,我们没有理由不能协助人民改掉第三世界国家的习性。——李光耀他不是反共吗?你看看他怎么从共产党身上学习长处!
人民行动党虽然是一党独大,但快到大选的时候,党干部/候选人老老实实拉一张桌子去小区听选民意见,听选民说你去年哪里做得不好哪里要改善。这个一党制跟群众紧密联系的程度,根本不是某些党能比的。
新加坡为了把自己建成城市花园,连口香糖都会禁止。
当时恰好赶上大陆搞文革,很多人认为台湾、香港离大陆太近。李光耀把新加坡搞成全心全意为投资者服务的天堂后,吸引了一大批美资企业。到裕廊工业园区设立,新加坡就此开始走上腾飞道路。
李光耀的第三个举措,是把新加坡打造成金融中心
当时新加坡有一位经济顾问温斯敏,对新加坡助力良多。有一个关于他的故事广泛流传:他去见美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副总裁,说新加坡要打造金融中心。对方说,好,你过来。然后给他看地球仪:整个金融世界的活动,最早是苏黎世。苏黎世上午9点开市,然后是法兰克福,然后是伦敦。下午苏黎世先闭市,然后法兰克福,然后伦敦闭市,纽约就开市了。纽约完了之后是旧金山,等旧金山闭市了,全世界金融活动就睡觉了。而如果你新加坡做起来,全世界金融市场就会第一次全天候运作。
然后李光耀决定,做。
开始做之后,李光耀的原则就是,不向大国压迫新加坡货币汇率的要求低头,不向大公司的裙带关系要求。还是上文中那个副总裁,有一次为了国际信用商业银行跟李光耀求情,李光耀坚决没答应。91年,该银行因信用不佳停止一切业务。
李光耀对谁都不卑不亢。形势逼人的时候,他可以默默忍受,但从不低头屈服。
新加坡是个小国,周围所有国家都会下意识用大国心态来看他。不管李光耀怎么成功,他都改变不了新加坡不可能成为大国的事实。
想象一下今天的马云走在路上,来一个市长还能对他颐指气使的情况,你觉得他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李光耀就是这么过来的。
跟马来西亚的恩怨就不说了。
苏加诺访问新加坡的时候,指着新加坡的楼说,印尼人的钱都花在你们这盖楼了。
李光耀什么话也没说,一直看着苏加诺后来被推翻。
菲律宾政要曾经就阿基诺被刺之后的局势征询过李光耀的意见。李光耀委婉指出菲律宾不适合采纳美国式的分权制度,菲律宾没有听。
呵呵。李光耀跟中国的缘分很有意思。
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朝鲜战争之后,中国在东南亚的政治地位一下子变得很高大,毕竟是跟美国正面干过。李光耀在国内推行的许多举措,比如推广英文教学,比如关闭传统华人为主的南洋大学,比如反对共产党向该处渗透革命,其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70年代的时候,周恩来曾托人带话给李光耀,奇怪他一个华人为啥这么害怕中国入侵新加坡。李光耀回复,他根本不担心中国侵犯新加坡,因为这样对中国一点好处都没有。他讨厌的是中国不断告诉其它东南亚国家应该搞共产主义革命。
76年,李光耀来北京见过毛泽东。毛对他来说,是一个巨人,他的国家一直都在这个巨人的影子里。而他对毛来说,什么都不是。
但李光耀看到的是这个巨人垂垂老矣,口齿不清,说话需要张玉凤递纸条。
李光耀坐车经过长安街的时候,大概暗暗比较了这里低矮的平房和灰蒙蒙的天空,与新加坡的城市花园。然后他坚信,尽管巨人依然横亘在他面前,但他自己才是对的。
李光耀跟邓小平之间的关系也很有意思。他第一次是在人民大会堂见邓小平,对大会堂里的痰盂印象极为深刻。新加坡全国公共场合都没有痰盂,78年邓访问的时候,李光耀专门让人准备了痰盂,但是邓没用。后来人民大会堂也不设痰盂了。李光耀专门在回忆录里记了这一笔。
插一句,1982年的时候邓小平跟撒切尔会谈,吐痰吐得把撒切尔看愣了。联想到78年邓到新加坡没用过痰盂,看来吐痰也是他的外交武器。
李光耀跟邓交谈的时候,曾经当面对邓说,中国不应该再输出革命。他没想到,邓接下来问他,我该怎么做?
李光耀愣了一下,然后说,停止对印尼和马共的电台广播,停止对游击队的支持。
邓小平照做。马共总书记陈平彻底丢掉了在湖南的电台主播这个工作。
78年越南入侵红色高棉政权,现在还有人拿这个黑TG。但当时东南亚国家,比如像泰国这样的,人心惶惶。李光耀当时就致电泰国首相克良萨,绝对不要接受越南人开出泰国保持中立的条件。同年见到邓小平的时候,李光耀告诉邓,克良萨决心把泰国生死托付给中国,只看中国是否对越南举动不闻不问。
邓小平面色凝重。第二年,中越战争爆发。
李光耀在位时鞭打过美国人,美国官方说他是理解中国的最好桥梁。
李光耀一生坚决反共,***说他是值得尊敬的长者。
因为这个在最绝望的时刻领导一个国家摸爬滚打出来的人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实用哲学,他用这套哲学不偏不倚地对待这个世界上的每一股力量,不会有隐瞒,不会有偏袒。他自信跟着这套实用哲学走,而不是跟着某些主义或意识形态走,才会成功,不管对谁都一样。
这个人尽管自我,但是公道,所以他说的话可靠。所以他的对手还是朋友,都会尊重他。
看看李光耀的奋斗史,有时候你会觉得这不是一个政治家的成功史,这是一个企业家的成功史。李光耀的故事基本上跟马云一样励志。
我认为这才是对李光耀的正确理解:他是用管理企业的方式管理国家。
李光耀74年的时候成立淡马锡控股公司,这家公司到13年投资组合价值大概1690亿美元,年盈利83亿美元,比腾讯高10亿美元。这家公司全面控股新加坡的银行、报业等机构,规模比东南亚其他地区华人银行资本加起来还要大。
这家公司的CEO是李光耀的儿媳妇何晶。
新加坡还有一家更神秘的公司,就叫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控制的资产超过3000亿美元,甚至还持有盛大12%的股份。
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就是李光耀。
这两家银行加起来,能够掌控新加坡绝大部分的不动产、金融、媒体行业。所以新加坡的事,李家人在饭桌上就能决定。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大资本为底气,新加坡才能成功地搞公积金制度和居者有其屋制度。新加坡人想要有房,基本都能有房。李光耀在评价新加坡福利制度时说,我们不搞施舍,不学欧洲那一套。新加坡不养懒汉。
当然了!如果你从企业高管的角度出发,你肯定不愿意雇懒汉!新加坡人在李光耀眼中,就是他的员工!所以他那么重视住房和教育,提倡新加坡人要早结婚多生孩子,这一切都是劳动力资本再生产!
我觉得看明白这一点,就能客观看待新加坡了。新加坡的问题跟不民主、不自由没有什么关系,而在于这个家族企业选的接班人可靠吗?家族企业未来的投资方向靠谱吗?少了第一代创业者,企业董事长的眼光会不会出问题?
在目前可以预判的将来,新加坡的国际优势,也就是马六甲海峡通道和金融中心地位尚难改变。跟香港不同,新加坡离大陆足够远,暂时不会受到上海崛起的挑战,但受到影响是难免的。李光耀不卑不亢的作风能使他赢得周围大国的尊重,但李显龙有没有这个本事,那就难说了。
至于国内,我对新加坡反对派的看法跟香港年轻人差不多。他们没有生于动荡因而不理解新加坡为什么要像军队一样纪律严明,他们不是英国人而做着英国梦,想要改变却不知道要变到哪里去。真正靠谱有为的年轻人,是关注新技术、新产业这些真正改变世界力量的人,而不是上街闹革命的人。新加坡的未来系于这样的年轻人有多少,以及威权政府是不是能像过去一样成功吸纳这些有为的年轻人。至于这条道路到底好不好,我不评价。
我只能说,在这个世界上,政治组织形式丰富多样的程度,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道路的好与坏,最终只能以是否能够可持续地保障其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