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1.作者简介:李开复,一位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1998年,李开复加盟微软公司,并随后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202_年7月20日加入Google公司,并担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一职。202_年9月4日,宣布离职并创办创新工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值得一提的是,李开复对中国大学生及其关心。他创立了开复学生网,并曾发表了多封给中国学生的信。
2.作品背景:作者出生于热爱祖国的中国家庭,却受教于崇尚自由的美国,成为一个跨越中西文化的使者,对中美文化的利弊了然于心。秉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炎黄子孙的关心,作者写下《做最好的自己》,并希望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成功经验,为年轻人提供思想和方法上的帮助。
3.摘要:作者以缜密的逻辑阐述了“成功是什么?”这一复杂的问题,并提出了“成功同心圆”法则。作者以小标题的形式娓娓道出一个个深刻的道理,每一章节背后都有小结以供读者抓住重点、重新思考。4.关键词:成功 做自己 成功同心圆 积极主动
5.我想说的:我们都是贴着应试教育的标签,循规蹈矩、顺应历史潮流“退化”而成的大学生。也许,你的衣服是自己挑的,电脑牌子是自己选的,旅游的地方也是自己想去的。可是,你的大学是自己选的吗?专业是自己选的吗?你正在做的事情是自己喜欢的吗?而这本书,恰好指出了你、我、他身上的毛病,并提出了解决办法。首先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名字:《做最好的自己》。做自己,似乎是很遥远、很陌生的名词,因为已经习惯被动地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小学的时候,想着考高分好哄爸妈开心;初中的时候在父母望女成凤的沉重期望下为重点高中而拼搏;而高中更是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艰难处境下杀入了大学。但是,扪心自问,却感到慌乱!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这条路走过来的理由,更不知道这条路走下去的方向!读完这本书收获有很多,下面就谈谈我的见解。一.这是一本及其容易把握重点的书。
读过不少冗长而枯燥的书,最后要么就是不读了之,要么就是读得咬牙切齿。而《做最好的自己》却为我们特别设置了一个个章节,章节下用小标题统领各部,在章节后又总结需要重点理解的内容。在读之前就已经预见自己会学到什么,做到心中有数。读完之后又点出要点,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东西。比如,类似“成功=管人?”这种数学化的标题,一点点的新意就足以慰劳那些视觉疲劳的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给人印象深刻的成功同心圆,想必看过这本书的人脑海里都烙下了六种人生态度的印记。积极,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在成功同心圆的第二层中,六种态度两两一组,构成了三个对立统一的逻辑关系。这种特意
为读者创作的图形可谓是煞费苦心。却也是有极好的效果,帮助人们迅速记住它们,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运用它们。二.引用各种事例、名言,说服力很强。
相比那些整天都把牛顿和苹果,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天才的爱因斯坦等等召唤出来的说教式小说,这本书实在是有趣的多,不管是举的事例还是名言都是比较新颖的。比如在说明成才没有公式可套用这一道理时,作者引用了“我们是野生植物,不是园林植物。每个人独特的优点就是自信的源泉。”这一名言。贴切中不失新意,本是说教,却不教人烦闷。紧接着便通过汤玫捷成功的事例,旗帜鲜明地点出:学校应该营造宽松的氛围,提供丰富的课程和活动让学生选择,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成功的支点。而在讲到公平时,则借用了弗兰克所说的:“在任何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们还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还有阐述勇气的“我们没有什么害怕的,惟一值得害怕的只是害怕本身。”
三.触目惊心的弊病。
当我看到李开复大谈当代年轻人的弊病时,着实吓了一大跳,似乎他说的每一个缺点我都已经沾边了,现在想想都还是心有余悸。幻想一步登天的;在新的竞争中怅然若失的;听命于父母而一直被动的;没有勇气改变现状的;随大流、无主见的;对未来恐慌的;眼高手低的…你是其中的一种人呢?还是你根本就是具备了以上好几种特点?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社会中存在的许多“不和谐”现象。比如:“中国的青年是优秀而困惑的,因为他们面对的是高期望的父母、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学校和老师和浮躁的社会心态。”一元成功的误区:“中国社会历来也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按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每个人是否成功时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他开设了开复学生网,并且从学生中了解到:被动的思维方式是学生们在从小身处的教育环境、家庭背景和强调群体意识的文化氛围中培养出来的。这些或许很大程度跟他在美国的经历有关,然而,他牵挂中国学子的这一份情意实在是让人钦佩!
四.积极。热情。自信。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年轻人应该活着的状态。活着就应该像俗话说的八九点钟的太阳,浑身装载着满满的希望,温暖而有力量。讨厌阴暗,感觉阴暗是长着血盆大口的花,吞噬了自信、希望。让你变成一个形容枯槁的、满腹牢骚的、自卑无助的悲惨人儿。没有办法义无反顾为理想奋斗,没有办法以恬淡的心情静静微笑。在远离尔虞我诈的同时,也远离了弥足珍贵的激情。李开复在《最好的自己》里面强调每一个追求成功的人都应该具有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要想活得开心,活得漂亮,就应该用你的热情去做每一件事,积极着,自信着,精彩地画好自己人生的华美画卷。
五.最后
相信诸如此类的教育人的话语,每个人都可以随口说出一箩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千万不要做理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做最好的自己》确实提出了许多成功的良策,然而,却忽略了坚持的重要性。社会中半途而废的人绝不在少数,要想做好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实在不易。奋斗吧!抛开过往的辉煌或者失意,用你的单纯和热情,精彩地活在当下,活出最好的自己吧!
第二篇: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保养车间机械维修班---吴祖英
向来喜欢读励志的书,不仅可以洗净心中因现代的生活压力和快节奏积淀下的灰尘包袱,轻松上路,更可以使心灵得到放松升华,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生活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更加坚强的面对生活中的坎坷和艰辛,更加真切用心地体味生命的真谛。生命只有一次,难道我们不该做最好的自己吗?只有这样,当我们回首走过的漫长人生道路,才会无所遗憾。
《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极好之处便在于,它帮你更好的理清了这个目标、这个过程,好书的魅力便在此:医治你心灵的创伤,解答你心头的疑问,在你迷茫痛苦犹豫不前时,给你重新上路的勇气和决心。
《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中说到首先我们要有很好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态度决定一切,决定着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决定,自己的行动,自己的感受,从而也就决定着我们自己的人生。书中讲到“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乐观面对人生。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襟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短短几句话却道出了快乐人生,做真实自己的真谛.话虽简单,却需要智慧和勇气来执行。其次是自我定位,自我认识非常重要,应该说是人生最重要的第一步。如果我们连自己都无法认清,还怎么去认识别人、认识世界、创造世界呢?如果感到迷惑了,感到痛苦了,那么很有可能把自己丢了,或是自己没考虑到内心的需要,但是它还是深深的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它在呼唤着我们,渴望着我们的重视。有了很好的自我定位,就可以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目标了。当年周瑜被诸葛亮气死,就是没有通达这个道理,没有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不是既生瑜何生亮,而是上天生瑜有瑜存在的理由,而生亮又有亮存在的道理,人和人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任何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兴趣和努力的方向,瑜岂不也乐哉?
书中阐述了几个成功的要素:积极、同情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包括所讲的:只要是对别人有用有益的事就会感到快乐和幸福。这其实是一个人高尚品质和修为的表现。厚德载物,厚德才能载的起生命的重量,载的起快乐和成功。一个人只有具备替他人、替社会考虑的善心,才不会局限于自我狭隘的小世界里,才能对事情拿得起放得下,才能享受内心充实、平静祥和。成功的定义不是一夜致富,不是获得不义之财,不是暂时在某个方面占了所谓的优势和便宜,那是狭隘的暂时的心理满足而不是成功。成功是做最好的自己,做对他人有益的自己,从中收获的喜悦、幸福是最美的体验。
我从书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我本身做为保养车间机械维修班的一名机械修理工,我的职责就是做好每一辆车辆的例行保养、项修,保质保量的完成保养任务,“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在每天的保养中及时发现车辆存在的问题,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为现场用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要把机械修理这门行当做好、做精,平时认真学习相关专业书籍,我认为在保养车辆中收获的喜悦是幸福最美的体验。
“最好”这两个字代表今天和明天的自己比昨天的那个我更出色、更自信、更进步,也就是不断攀爬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的阶梯,一步一步接近人生的成功高台!
请做最好的自己!
第三篇: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09人力2班陈昊09030436
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做最好的自己”不仅是李开复博士一路走来所一贯坚持的一个信念,而且是他对于中国青年的殷切希望。李开复从他的成功经历中提取出宝贵的经验及对于人生、生活、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引导我们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当然,对于我们而言,所谓的“成功”并不是人人都像李开复一样在计算机领域取得成就。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成功标准和定义。
书中如是问道:“什么才是真正意义的成功?”我认为, 成功就是获得你所要的,实现你所想的,珍惜时间去做你想做的,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李开复提到一名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该学生认为:成功就是有财富、有地位,成功就是做领导、做管理。我觉得,财富、地位只是一个方面。运用管理学的理论,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所谓的财富、地位无疑只是一种低层次的需要。当我们的一个需求得到满足后,不应该停留在原地,而是有必要去追求更高的需求。比如,一个商人,他起初办一个工厂,其目的是发财致富,这属于生理上的需要。可是,当这家工厂越做越大,以至于发展成为在全国甚至世界都占有一席之地的企业时。这个商人极有可能会投身于福利事业,来实现受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为,这样做一来可以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充分达到宣传的作用;二来能够回报社会,毕竟,一个企业能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都离不开社会以及广大群众的支持。在不同领域,成功的体现也会不同:对一个企业家而言,成功就是使企业不断壮大并获取盈利;对运动员而言,成功就是代表祖国征战世界大赛,站在最高领奖台;对科学家而言,成功就是研制出新的科学成果,为人类造福。就我自己而言,成功就是在我顺利考取研究生后,通过自己的奋斗能有自己的公司并成就一番事业。我觉得,我们很难去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去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也很难将“成功”拘囿于一个狭隘的框架里。然而,无论哪种成功,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并由此获得最大的快乐”。
李开复在书里写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质,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此外,又用东施效颦和微软公司一名经理模仿鲍尔默这两个例子说明,“试图模仿或复制他人独特的成功模式是行不通的”。我们学习某个人,并不是
要像那个人一样取得相同的成就,而是学习那个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由此,我想到了英语学习。我的第一次英语考试得了59分。事后,老师把我叫去谈话,给了我一系列学习英语的方法:上课认真听讲、先背单词再背句子、把单词写在卡片上时不时拿出来看一下。我觉得,英语是靠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我有信心和毅力来做这一点一滴的积累。从那天以后,我每天都会坚持听英语,并跟着伴奏带,把朗读的内容默写下来。有时,作业比较多,思想上就有些懈怠,真的想放自己一马。但是,我会不断提醒自己,我有我的目标,我有我的理想,我不能放松。一个学期后,我的英语有了些进步,考了72分。但我并不满足,我知道,班里有许多英语高手,我必须向他们看齐。从那以后,我更加发奋。有时实在很累了,就练一练哑铃,做几个俯卧撑,然后继续学习。又一个学期后,我考了95分,一跃成为班上的第一名。虽然谈不上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不算什么伟大的成就,但是,通过这件事,我对自己有了足够的信心,我坚信自己有顽强的意志去做成我想做的事。我觉得,如果每一个人的成功模式都是一样的,那么,这个世界岂不是很单调?这样下去,成功的途径只会慢慢演变成一个固定的公式。事实上,正因为我们彼此有别,才使得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功与众不同。
不过,有一处地方,我的看法和李开复博士相左。他说:“大多数追求外在名利的人其实都是在竭尽全力模仿他人的成功,忽视了自己的特点、潜质和兴趣,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东施效颦’的闹剧。”我不赞成这一说法。原因有三点:首先,外在名利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我们有追求外在名利的权利。名利到底能否腐蚀一个人的内心和思想,关键还在于这个人获取名利的初衷。有的人是为了自己舒服地活者,有的人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在这两种人眼中,名利同样是工具,但涵盖的意义却完全不同:前者渺小到自私,后者伟大到无私;其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可能会一致,当许多人都想追求外在名利时,我们很难说这就是在模仿他人。这个世界上相同的事情太多了,倘若真如书中所言,未免有失偏颇;最后,我们在追求外在名利的同时,并非忽视了自己的特点、潜质和兴趣。拥有一个积极的、健康的心态,自己的特点、潜质和兴趣没有理由被名利所湮没。
在这本书里,有两句话让我感触颇深。一句是“当你为自己错失了无数良机
而悔恨时,你其实最需要的是反问自己:为什么会缺乏不断前行的勇气,为什么会让懦弱带走原本属于自己的机遇?”。另一句是“ 虽然任何成功都有运气的成分,但是首先要有勇气去尝试,这样,当运气来临,你才能够抓住机遇。” 对于第一句中出现的情况,我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自己没有做充分的准备,没有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自己的能力无法达到相应的要求。一句话,实力不济。那么,此时就该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不在当初好好努力呢?“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第二,缺乏足够的信心,认为自己获取机会的概率太小了,被提前估计的一些困难吓到。记得上高中时,英语老师检查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事实上,我背得滚瓜烂熟,但总是没有勇气举手。当时,教室里一片寂静。过了一会儿,一个同学自告奋勇,结果背得结结巴巴。但是,冲者这个同学的自信和勇气,老师毫不吝啬地表扬了他。对我而言,这是一次很好的展示自己口语水平的机会,可我没有把握住,正是由于缺少勇气。针对第二句,我想起了一个例子:202_年荷兰足球世青赛,中国队在小组赛首轮对抗夺冠热门土耳其的比赛中,依靠赵旭日在终场前的一记远射,最终以3比2取胜。赛后,中国队主帅克劳琛表示:“我们最后的那个进球有运气的成分。但是,运气是靠争取的来的。”克劳琛的话和李开复的意思大致是一样的。毕竟,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做最好的自己》是一本能唤醒我们的激情和斗志的书。它对于我们走向成功的现实意义自然不言而喻。不过,路还是要靠自己走,有再多的理论作为依仗也是没用的。我将竭尽全力,使自己会在人生道路上走得越稳越实。
第四篇: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读书自学是每个护理人员获取知识、提高技能、增长才干的主要途径。结合我院开展的党员读书周活动,工作闲暇之余,读完李开复博士的《做最好的自己》一书,细细品来,回味悠长,感慨颇深。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指导所有态度和行为的根本因素。《大学》中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与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段话点明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为人处事乃至建功立业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不正确,无论他怎样努力,都会像南辕北辙的赶车人那样离成功越来越远;如果一个人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他就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如果一个人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就意味着他可以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做出正确的抉择;如果一个人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就意味着他是一个有道德、讲诚信、负责任的人,是一个值得信赖、值得托付的人。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态度是行动的前提,态度受价值观的指导,态度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态度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社会和他人心目中的映射结果---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他就不可能体现出这些正确的态度或品质来。现在社会需要积极向上、勇于参与、勇于挑战的人,只要拥有积极的态度,乐观面对人生;远离被动的习惯,从小事做起;对自己负责,把握自己的命运;积极尝试,邂逅机遇;充分准备,把握机遇;积极争取,创造机遇;积极地推销自己;要敢于面对失败和挫折;要有“海纳百川”的境界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融会中西,协调均衡,成功就不会太远。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有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和合作沟通的行为。行为是态度在具体行动中的反映;行为是一个人与社会、他人乃至自己接触和沟通的必然结果;行为是社会衡量每个人的价值的外在指标;行为是态度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我们在追寻成功的时候,要以勇气指导自己追寻理想、以自信培养兴趣、以自省指导有效执行、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学习、以同理心指导人际交流、以宽广的胸怀促进团队合作与相互沟通。我们要善于接受不同的思想和意见,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陷,善
于从各种不同的思潮中汲取力量。我们要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以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真正体现自我的价值。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你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掌握自己;你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运用今天;你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顺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应用到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等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中去,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寻找通往成功的道路,每个人才有可能真正做好自己,真正取得多元化的成功。
在书中,李开复老师用成功同心圆来阐述成功的秘诀,他告诉我们成功=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具体的行为。价值观是人生的基石,是成功的前提,所以它是同心圆的圆心;而态度则是行动的前提,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因而积极、同理心、自省、自信、勇气、胸怀这六种可适应当代社会的人生态度构成了同心圆的第二层;同心圆的最外层是由六种行为构成,每一种态度都主导了一种具体的行为,以勇气指导自己追寻理想;以自信培养、发现兴趣;以自省指导有效执行;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学习;以同理心指导人际交流;以胸怀促进团队合作与相互沟通。只有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寻找通往成功的道路,每个人才能有可能真正做最好的自己,真正取得多元化的成功。然而物极必反,所以这里提到的六个方面,并不是说要朝着最极端的方向去发展,例如自省过度则会自卑。所以在这六个方面,提倡中庸之道,中庸并非无能,“老好人”,而是在合理范围内控制自己这六点的表现,并可根据个人性格及实际情况做出合适的调整,也可以说获得成功最困难的地方就在如何掌握这六点的尺度。是让读者用“智慧选择成功”,成功也能选择吗?当然,智慧并不是指人的智商,而是主动发现并选择最完整,最均衡的状态,以此来获得成功。当你做出选择后,就要“轻轻”放下,不要过多去考虑,而是用实际行动去完成你的选择,那么这就是成功。“选择成功”的智慧概括起来有七句话:用中庸拒绝极端;用理智反对片面;用务实发挥影响;用冷静掌控抉择;用学习积累经验;用自觉端正态度;用真心追随智慧。
所以,让我们都做最好的自己,客观地审视自己、评价自己,有一种平和的心态,从容淡定,宁静谐和,把护理当作一种享受;对工作充满激情,因小事而
高兴;有勇往直前,追求理想的勇气;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优待身边的每个人。相信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只要我们好好把握机会,就会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
其实,成功的真谛就是不虚度此生,让自己的人生快乐、充实、有意义。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做最好的自己。我们应该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态度,积极主动、充满自信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诠释自己的职业价值。
202_年7月
第五篇: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读完《做最好的自己》,我从中看到李开复博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国青年的关爱以及鼓励。李开复博士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功的经验,用通俗的语句及例子向我们提出了他对成功的理解、方法等。事实上,李开复博士也是一个普通人,他所用的例子也都是身边发生过的,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比较容易接受并喜欢读,也才能将自己融入那个情景中,体会那个故事所蕴含的意义。
李开复博士的《做最好的自己》也让我们反省自身。他希望我们这些青年能成为:一个运用“成功同心圆”法则均衡自己的价值观、态度、行为的人;一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一个既有勇气又有胸怀,既有理智又有激情,既自信又谦虚,既聪慧又善于表达的人;一个追寻理想和兴趣、终身学习和执行、深谙与人相处之道的人;一个能够从思考中认识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表达中锻炼口才、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的人;一个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的人;一个“拥有选择的智慧”,并用智慧选择成功的人;一个融会中西的国际化人才;一个最好的自己。他的这些话也深深错动我的心灵。
然而,在现在这种一元化的成功模式下,我们总是被动的接受在学校看成绩、在社会看名利的评价标准。试问现在的我们,从我们读幼儿园开始到现在步入大学,我们有哪一个不是只为考高分而去学习,有哪一个不是被逼着考第一名或者希望自己是那个第一名,又有哪一个是把学习当成一门兴趣?这种一元化的成功模式下,我们获得快乐和幸福了吗?这种一元化成功的模式扼杀了我们的想象和自由,是很多人失去了正确的奋斗方向。
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多参加一些活动,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事情,找到自己的理想,确定自己的目标。然后,我们应该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以及大学这四年要学什么,为自己的目标的实现做最充分的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在认真完成每一件事,力求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做最好的自己,积极学习新知识,按时完成每一件事,勇敢的尝试及超越原本的自己。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同时,我们也应倡导多元化的成功模式,从不同角度理解成功,不管是什么行业,只要是最适合的自己就行了,社会上的成功是不分等级的。我们要完整和均衡的理解好李开复博士讲到的“成功同心圆”规则,并将其付诸实践。这样社会才会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