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备课教案1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备课教案1 课题
0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10页的例
1、例
2、例3,课堂活动第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
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规范整洁地书写0。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来感知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跳远起点条和一把长米尺。1——5的数字卡片。
谈话导入。
师:老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他是谁?(利用投影仪出示例1,同时指导学生翻开课本第10页)
师:从图中你能看出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的意思。)
新授。
教学第一种含义。
揭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师:东东原来有几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生:用数字2表示。(边说边举出数字卡片2。)
师:后来,东东的气球全飞走了,用什么数字表示呢?(是根据课堂中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
师:气球全飞走了,一个也没有了,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
(教师板书:0的认识。)
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教师竖起2根手指,问:这可以表示数字几?
师: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也没有竖起来,这时指头的个数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大家能想办法用桌上的文具、书包里的书或其他东西表示“0”吗?
学生充分联想,利用手里的一切东西来表示“0”。
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例2)
揭示第二含义——起点。
出示直尺,让学生观察。
师: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学生从前往后读0——5,体会数越大离0越远。
师: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的长度,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物体的长度就越长。
(知道学生试着比较铅笔和橡皮擦的长度。)
师强调:量东西的长度时,“0”就是表示起点。
学生活动,体验起点。
师: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用长米尺示范性地量,说出大概远近,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事先在教室的前面地上贴上“0”起点纸条。)
指名学生到教室前面从老师设好的“0”起点起跳,比赛跳远。
说说怎样比才公平。(起点一样,都从0起点跳才公平。)
教学书写0。新课标第一网
观察0的写法,说说要写好“0”应注意什么?
教师边总结边示范写“0”。
学生跟着书空。然后全班同学在书上第10页描写“0”,最后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全班同学评价谁有缺点。
课堂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0——11页的第1、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说一说。师:想想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0,它表示什么意思?
数方格填空。
学生独立填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上往下,你发现了什么?从左往右,从右往左,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组汇报交流。
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5的认识之1——5各数的数、说、认
教学内容:课本第7——8页的例
1、例
2、例3,课堂活动的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学会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习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数一数,说一说。
出示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
认读1——5各数。
根据学生所说数字贴出卡片1——5,学生认读。
师说数,生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反馈实践。
师说数,生摆小棒。
你还能用其它方式表示吗?
感知数的顺序。
摆小圆片,边摆边数,逐步感知1——5的顺序。
整体感知。
出示点子图,打乱顺序摆在黑板上,师:大家来给他们排排队,先在小组里商量商量。
小组讨论后,请一个小组上台摆摆,并说说理由。
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开放性活动。
引导学生看书本第8页的例3。师:例3中的“2”表示什么?
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例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告诉你周围的小朋友。
猜谜游戏。
师生互动:这个书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呢?
小组互动。
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告诉小伙伴你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总结。
这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5各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8页例4,第9页课堂活动第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生的比、画等活动,使学生感知1——5各数的联系,体会这五个数数序的排列。
使学生在数数的基础上会读,会写1——5各数。
通过课堂活动中的数、写、圈、摆,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画、数、写、圈、摆等活动让学生愉快学习,掌握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数字卡片,小棒。
复习旧知。
复习数数。
新授。
教写“1”。
师:你能用手指表示1吗?
引导学生伸出1个手指。
师:如果用画圈来表示1的话,要画几个圈?
教师指导学生看例4,并用投影仪出示数字1。
师:请小朋友读一读1,并仔细观察1的写法,看看1像什么?
生:1像小棒。
师:它在田字格里是怎样放的?
师边写边指导写法。
然后让学生书空1,再让学生在第8页“写一写”中沿虚线描1,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学生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
教写“2——5“。(方法同教写“1”。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
放手让学生独立写1——5各数。
学生独立书写。
小组中交流并评选出最好的书写参加全班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课堂活动。
数一数,写一写。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注意强调学生的书写习惯。
集体交流反馈。
圈一圈,写一写。
教师帮助学生弄懂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集体反馈。(注意圈法的多样化。)
总结
师总结:这节课老师和大家学会了1——5各数的写法,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姿势的正确。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5以内的减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21页的例
1、例2,课本第22页的例
3、例4以及课堂活动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两个连续性画面,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意义,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减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过程与方法
是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小棒、投影仪、5粒葡萄。
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喜欢玩什么游戏啊?
有3个小朋友喜欢荡秋千,我们一起看一看。指导学生看课本第21页的例1。
新授。
减法的含义。
引导学生观察例1的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引出减法。
图中本来有3个小朋友荡秋千,后来走了一个,还有几个小朋友呢?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让学生试着做一做。)
师:三个小朋友走了一个,就是原来的三个去掉一个,我们用减法算式来表示:3–1=2(板书)
师:我们来认识新的符号“-”,读作减号,整个算式读作:3减1等于2。
师领读,生跟读。
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3–1=2是什么意思?
探索算法的多样化。
摆一摆。
师:大家拿出5根小棒,然后再从5根中拿走2根,(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小棒。)
师:根据刚才摆、拿小棒的过程,你能提出个数学问题吗?
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5–2。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算一算,写一写。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集体交流。
说一说,算一算。
观察图,说说图意。
解决问题。
师:看看第一个小朋友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解答吗?师:请小朋友解答问题,想想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和共同之处。
比较、分析。
比较这两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课堂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第1、第2题。
说图意,列算式。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集体交流。
总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内容: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
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通过具体直观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感受新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许多计算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圆片若干个、小棒。
创设情境,理解加法含义。
指导看课本18页图,创设情境。师:图中画了什么?
理解加法含义。师:2辆车和一辆车合起来是几辆车?你怎么知道的?
师根据学生回答指明:把两部分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5以内的加法。(板书:5以内的加法)
认识加号。
师:在数学上,2和1加起来,用“+“表示,等于3用”=“表示。
板书:2+1=3
读作:2加1等于3。
师领读,生跟读。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符号,你准备怎样记住它?
合作交流,探索算法的多样化。
摆一摆。
师:请拿出学具圆片。先摆3个圆片,再摆2个圆片,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圆片?你怎样列式?
生:3+2=5
小组合作,探讨算法的多样化。
师:3加2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
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算一算,写一写。
师:刚才大家想出那么多的计算方法,下面,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田字格中的3个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注意个别指导以及观察各学生的计算能力。
集体反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一图两式,体会加法交换律。
、引导学生观察图,提出数学问题。
2、观察对比,找出规律。
师:一共有几枝铅笔,你会列算式吗?(引导学生说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大家观察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课堂活动。
说一说,填一填。
先让学生说说题意,再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
画一画,算一算。
教师帮助学生弄懂图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集体反馈,订正。
看图填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互相交流。
用小棒摆一摆,填一填。
学生独立操作、思考。
小组合作交流,看看一共能写出几个不同的算式。
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总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5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课本第9页的例5,课堂活动的第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通过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使学生能熟练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动手操作来感知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数字卡片、5根小棒。
复习旧知。
复习写数。
新授。
创设情境,小组学习5的组成。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小棒的游戏,把5根小棒分成两堆,看谁的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动手分一分,师巡视指导。)
交流展示。
指名让分法不同的学生到投影仪前展示。
师:刚才大家想了那么多办法,可是看起来有点乱,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把每种分法都想出来,一个也不落下?同桌商量一下。
(师巡视,发现有按顺序分的。)
师:老师发现有同学有一种好办法,下面请他来教大家。
学生展示按顺序分。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边说边自己按顺序分一分。
小结。
我们通过分小棒得到了5的组成,以后凡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出其中的规律,想出更好的办法。
小组学习4、3和2的组成。
学生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汇报展示。
课堂活动
出示课堂活动第3题,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有困难可以向同桌或老师请求帮助。)
反馈、集体评议。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先与同桌交流,再回家与父母交流。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比较
教学内容:课本第12——13页的例
1、例
2、例3,课本第14页的课堂活动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过程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使学生认识符号“》”、“《”、“=”及其含义,会根据所出示的“》”、“《”、“=”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和实践活动来感知数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蜜蜂、花朵的图片,圆片,小正方形。符号卡片,小棒,三角形。
导入。
指导看情境图1。
新授。
数一数。
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比一比。
引导观察,初步感知同样多。
师:花丛中有3朵盛开的花,有3只小蜜蜂在采蜜。(教师边讲解边出示蜜蜂图和花朵图,并把它们一一对应好。)
师:蜜蜂和花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答。
师:蜜蜂和花一个对一个,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蜜蜂和花同样多,用算式表示是:
3=3
学生认识“=”,书空后齐读。
动手操作,理解“多“和“少”。
师:蜻蜓和蜜蜂比,谁多,谁少?大家拿出圆片和三角形分别代表蜻蜓和蜜蜂摆一摆。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摆的时候要一一对应。
学生反馈:蜻蜓比蜜蜂多,因为摆的时候有一只蜻蜓多出来了。
师:蜻蜓比蜜蜂多,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4》3
学生认识“》“,学生跟着老师书空,齐读。
师:蜻蜓比蜜蜂多,还可以怎么说?
引导学生说出:蜜蜂比蜻蜓少。
师:蜜蜂3只,蜻蜓4只,蜜蜂比蜻蜓少,可以写作:
3《4
学生认识“〈“号,跟着老师书空,然后齐读。
同桌讨论:大于号,小于号有什么不同?
写一写。
学生先描红,然后在田字格中独立书写符号。
摆一摆,填一填。
师:请小朋友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摆5个三角形,想一想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让学生独立完成书本第13页例3。)
小组交流,读一读3〈5和5〉3。
师强调: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开口都向着大的数。
应用拓展。
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一个同学摆,同桌摆的和他同样多。
同桌合作,一个摆的多,一个摆的少,并用几大于几和几小于几说一句话。
2、说出你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课堂活动。
看图填数。学生看图,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比多少,填一填。先说一说,数一数,图上画着什么,有多少?然后学生独立填一填,同桌交流。
游戏。教师先作示范,同桌之间玩游戏。
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同桌交流。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比一比
教学内容::课本第5页的比一比及第6页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的高矮、长短、大小及多少,以及会判断物体的高矮、长短、大小及多少。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初步比较物体高矮、长短、大小及多少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五角星、纸袋、各种文具。卡片。
复习旧知。
数数
新授。
教学高矮。
创设情境。
在黑板上方贴一个五角星,下放也贴一个五角星,师:谁愿意把黑板上的五角星摘下来?
为什么小朋友只能摘下下面那个五角星,老师能摘下上面那个?
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请两个差不多高的同学站在讲台两端,问:大家能看出谁高谁矮吗?
小组讨论,交流比高矮的方法。
小组汇报、交流。
比长短。
引导学生观察:看看你桌子上的纸袋里有什么?
交流、汇报:有两枝铅笔,两把尺子。
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请学生说说:怎样知道哪个物体长些,哪个短些?
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小组汇报。
比大小。
出示两个球,一大一小,让学生比较他们的大小。
学生讨论交流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
比多少。
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认真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
摆一摆,说一说。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说。
一个同学摆,同桌摆时和他一样多。
同桌合作,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说出生活中多些、少些、同样多的例子。
课堂活动。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说说图意思,然后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比较的方法。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看一看,数一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2、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认数,数数。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实物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人、对物的爱。
教学重难点
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10的数字卡片。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师生相互介绍。
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打开第一页,教师有感情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
数数自己有几个手指。同桌合作数数。
数一数。
激发观察兴趣,教师出示教科书第2——3页情境图,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什么?
先让学生随意观察,同桌互相说说,然后指定内容让学生说一说。
数图中的数量。
数出数量是1的。
出示卡片1,师领读,生自己小声读一读。
数出数量是2的。
师出示卡片2,请学生读读。
依次数出其它数量的事物。(教学方法同上)
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数。
、寻找身体上的数。
师:1——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身上就有许多,快找一找,说一说。
学生之间互相观察,互相说。
集体反馈交流。
2、寻找教室里的数。
学生独立观察,寻找各数。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集体交流。
寻找校园里的数。
总结。
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题
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教学内容:第26页例1-例6第1课时
教学目标、对6-10的感性认识。2培养良好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8的书写。
2、抽象出数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0根小棒
有谁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
看图:请你用有数字的话说你看到了什么?
板书:6、7、8、9、10
教学例2
学生对立用小棒摆6-10,(2)学生上台摆。
教学例3
问:你会用手指表示6-10吗?
涂方格表示6-10
观察方格,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感悟依次多1
读数,并用手指表示
书写
老师示范,学生书空,在书上写。
学习8的组成
每人准备8根小棒,按不同的分法分成两堆。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8的组成
让学生根据板书,再把8的组成完整摆一遍。
分小组讨论怎样记8的组成,教师归纳。
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区别、引导学生看例4,说说图意,在根据图意把图下的填空补充完整。
2、问:这里的1、2、3、„„6是表示数量的多少吗?
3、答:是表示小动物排第几。
4、这些第1、第2、„„第6,是表示小动物的位置与顺序的。一共有6个运动员的6才是表示数量。
5、联系实际,体会序数的含义。
六、看图填空、要求学生把6-10这几个数字填在尺子的方格里。
2、顺数一遍,倒数一遍。
板书设计
6-10的认识
678910
8的组成 课题
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教学内容:第28-29页课堂活动1-6题第2课时
教学目标、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突出10的认识,感悟10与1-9各数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确定物体位置是第几
教学准备
完成第1题
读题,明确要求,看数圈一圈。
完成第2题
出示题目,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填一填。
完成第3题
(1)读题,依次连线,这里写着数字1、2、3、4、„„1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连起来,看看你最后连成了什么图形。
四、完成第4题
(1)读题,分清左和右,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五、完成第5题
(1)读题:数一数,填一填。
(2)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独立完成,再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六、完成第6题
观察:这幅图说了什么,有谁知道发射火箭是怎样数数的?为什么倒数?
板书设计
课题
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教学内容:第30-31页6.7的加法算式第3课时
教学目标
.巩固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一幅图写两个加法算式.2.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
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复习.
对口令:如5.老师说1,学生说4.
二.新授.
1.教学例1:出示图,抽学生说图题意,问:怎样列式?板书:4+2=6说说怎样算?(1)同桌说,(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
2.教学例2:(1)用小棒摆,左边4根,右边2根,可以怎样算?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4+3
3+4你怎样算?
3.教学例3:出示图,(1)说图的意思,(2)可以怎样列式?学生填在书上.1+6=7
7=()+()第二种学生讨论后填,(3)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三.课堂活动
1.31页1题,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看懂图,有几个要求:写加法算式,得数是7.先连线,在填算式.
2.31页2题,游戏:对手指,合起来是7.
3.31页3题,引导学生看懂图的意义,先画再填.第二幅图让学生探索多种画法,从而对应多种算式.
板书设计
课题
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教学内容:第32-33页例4、5、6和课堂活动第4课时
教学目标、巩固减法意义。
2、掌握看图写两个减法算式。
3、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1、探索计算方法多样性。
2、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学具盒
复习:对口令
新授:
教学例4:
出示图:学生观察,并且用3句话说。
还剩多少匹马?怎样列式?
板书:6-2=怎样算6-2=
让学生说方法。在看图写出另一个减法算式。
教学例5:
学生拿5个黄圆,2个红圆摆一排。
学生根据摆的圆写两个减法算式。
7-2=7-5=
问:怎样计算?
教学例6:
出示图,看了以后说三句话。
自由说,全班交流。
怎样写算式?学生说一种图的意思,就写一个算式
板书:4+3=7-4=7-3=
观察:3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全班讨论。
小结: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两个减法算式
课堂活动
第一题:引导读题,理解有几个要求,独立完成。
看图填空,独立完成。
对口令:老师说加法算式,学生说两个减法算式。
板书设计
课题
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教学内容:第33-34页练习三第1-5题。第5课时
教学目标、用数表示物体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巩固6、7的加法。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0根小棒
完成第一题
读题:填数。你能又快又好的填出方格里的数吗?
交流,请一个同学说说填了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填的。
小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且后面一个都比前面一个大1。
完成第二题
读题,看书划小圆。
讨论题目要求,弄清题意。
答题,交流。看看谁填的最好。
完成第三题
出示第1小题:我的座位是第几组第几号。
出示第2小题:排队游戏后完成第2小题,找几位同学说一说小山排第几,你是怎么想的?
完成第四题
出示第(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
出示第(2)小题,写出6个比10小的数。
讨论:比10小的数有哪些?0、1、2、3、„„9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的。
选出6个填在方格里。
完成第四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第二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备课教案4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备课教案4
课题
9加几第三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86~87页练习十5~9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2、熟练计算9加几
3、联系生活应用
教学重难点
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卡片、红旗
一、基本练习
9+5=9+8=9+2=9+7=9+4=
看卡片,读算式,说得数
二、巩固练习
、第5题夺红旗
指名两个学生夺红旗,其余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颁发红旗。
引导比较两边的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第7题小动物回家
游戏
森林里修了许多新房子,每种动物都有,请你帮小动物找自己的家
方法:出示标有141311121718的楼房,指名扮演小动物各自算卡片找自己的家。
3、第8题
让学生弄清楚每种商品的价格
你可以提哪些数学问题
你喜欢那两种玩具,买这两种玩具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填空集体讲评。
4、第9题
指导弄清题意
数一数大树前有几只小兔?树后有8只,一共有多少只兔?
学生独立列式,师巡视辅导。
指名汇报讲评
5、思考题
出示珠子图
指导看懂图意
依次数出每颗黑色珠子前面的红色珠子有多少颗?
看一看,红色珠子的颗数有什么规律?
猜一猜,手里有多少颗?
小组讨论
指名汇报。
板书设计
9加几的练习课
8+9=179+8=17
课题
8加几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88~89页例1~例3,课堂活动1、2题,练习十一第5题。
教学目标、学生在生活中找到8加几的方法。
2、会口算8加几,能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口算方法。
3、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讨8加几的口算方法,感受8加几的不同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棒、卡片
一、游戏复习
找10的好朋友
二、新授、情景引入
出示88页情景图,激发兴趣
看图,说图的意思
你能提哪些数学问题?
出示例1图
学生说图的意思,并列算式
指名汇报,老师板书:8+5=
学生交流8+5的计算方法
指名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看书讨论,你和谁的方法一样?
出示算一算:8+3=8+4=8+6=
学生独立计算,师巡视辅导。
指名回答并订正。
2、教学例2:学习4+8
出示例2图
观察图,列算式4+8
学生自己算,并且说方法(小组讨论)
看书验证,你喜欢那种方法?
算一算8+8=6+8=
学生独立练习,口述方法
3、教学例3
指导弄清题意:数一数窗台上现在有多少盆花?8盆)
(小明已经拿走7盆,窗台上原来有多少盆?
分组讨论列式并计算
指名汇报,集体讲评。
三、课堂活动
、完成89页第1题。
学生分小组议一议,填一填。
指名回答并订正。
2、第2题。
学生看图,独立列式,指名回答并订正。
3、第3题。
按规律写出8加几的算式,并与同学交流。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第5题。
板书设计
8加几
例1:8+5=13例2:4+8=12例3:原来有多少盆花?
8+7=15(盆)
课题
8加几第二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90页练习十一1~4、6~10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
2、正确计算;
3、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教学重难点
8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小棒
一、基本练习、8+()=10
8+()+4=14
2、第1题
看图,独立填空,指名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3、摆一摆,填算式,90页2题。
小组合作,先独立摆,再检查
说说自己的方法
二、指导练习
、90页3题。
看图同桌讨论列式计算,老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2、第4题。
游戏:小猫钓鱼
出示小猫的头饰9+28+73+85+107+49+5
鱼卡片111514
指名扮演小猫和鱼,观察,那只猫钓那条鱼。
让小猫钓鱼。
讲评,看小猫是否钓对鱼。
3、91页6题。
出示小黑板,指名口算。
4、第7题。
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教师巡视辅导。指名回答并订正。
5、第9题。
指导弄清题意,送给弟弟几只?还剩下几只?原来有多少只?原来的包括哪两部分?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讨论并列式计算。指名回答并订正。
6、第10题。
数一数青蛙第一次跳了多少格?第二次跳了多少格?两次一共跳了多少格?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讲评。
7、92页思考题
学生表演后看书,怎样算?
三、布置作业。
第8题。
板书设计
8加几练习课
8+3=116+8=14
3+8=118+6=14
课题 7、6加几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93页例1、2,94页课堂活动1、2,练习十二1题。
教学目标、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找到口算7、6加几的方法;
2、会口算7、6加几,能较清楚表达自己的口算方法;
3、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进一步巩固凑十法这种简便算法。
教学重难点 7、6加几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花、小棒
一、复习
游戏:找朋友
0的好朋友
你会填吗?
7+()=106+()+3=10
二、新授www.、出示例1图
引导学生提问题,并且列算式
7+5=
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小组交流。
(1)、想:
7加几得10?
把5分成几和几?
7+3=10,10+2=12。
(2)、想:5加几得10?就把7分成几和几?5+5=10,10+2=12。
看书,你的计算方法给谁的一样?
(3)、算一算:7+47+7
你会用刚才的方法计算吗?
学生算后小组交流
观察:你发现了7+57+47+7的秘密吗?
老师小结计算方法
2、教学例2。
贴小花
小猪有5朵花,小猫有6朵花,一共有多少朵花?
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列算式,指名板书自己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全班订正。
算一算:6+6=6+8=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说出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94页1题。
学生独立填空,指名回答并订正。
2、自制7、6加几的卡片
四、布置作业。(练习十二1题。)
板书设计7、6加几
例1:爷爷摘了7筐苹果,5筐梨。例2:小猪有5朵花,小猫有6朵花。
爷爷一共摘了多少筐水果?一共有多少朵花?
7+5=12(筐)6+5=11(朵)5+6=11(朵)
课题 7、6加几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94页例
3、及练习十二2~8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凑十法,能用凑十法学会6、7加几。
2、正确口述计算过程。
3、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教学重难点
口述计算过
教学准备
小棒、小黑板
一、复习
6+()=106+()+2=12
二、新授
教学例3
老师在黑板上照图贴出羊的图片。
(1)引导根据羊的颜色来分析题意:有8只白羊,5只灰羊,一共有多少只羊?
学生独立列式师巡视辅导
指名回答,集体讲评。
(2)引导根据左右来理解题意:左边有7只羊,右边有6只,一共有多少只羊?
学生摆小棒列式计算,老师巡视辅导。
指名回答并讲评。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二第2题
引导回忆加法算式中什么最大?那么7、4、11中谁就是和?
学生独立列式,指名回答并讲评。
2、练习十二的3题
学生独立计算并订正。
3、练习十二第5题
出示小黑板指名口答并订正。
4、练习十二第8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同桌讨论交流说题意并列式,老师巡视辅导。
指名汇报,集体讲评。(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标准来说题意解答)
5、练习十二第4题
猜一猜,盒子里可能有那些算式卡片、老师出示盒子和卡片,指名猜盒子里的卡片并让他在盒子找出来。然后把算式读一遍。
猜对的给与鼓励。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二第6、7题
五、课外作业
自制6加几的卡片
把6加几的卡片有规律的排列
说7加几,6加几的算式。
板书设计7、6加几
例3:
(1)8只白羊,5只灰羊,(2)左边有7只,右边有6只。
一共有多少只羊?一共有多少只羊?
8+5=13(只)7+6=13(只)
课题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97页~99页1~9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口述计算过程。
3、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写有1~9的移动纸带,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
一、基本复习
、第1题。
引导学生竖着看,找出规律。
学生独立填表,教师辅导。
出示加法表,指名回答,集体讲评。
开火车,回答表中所有试题。
2、第2题。
学生独立做,教师辅导。
指名口述计算过程,集体讲评。
3、第4题。
引导学生说题意,独立列式计算,指名回答并订正。
4、第6题。
教师出示移动纸带,告诉学生计算方法,教师移动纸带,指名学生口答。
二、巩固练习
、第7题。
展示第7题,讲解做法。
指名学生完成第1道题,然后学生完成后面的题,教师巡视辅导。
指名回答并讲评。
2、第8题。
弄清题意,每辆车只坐15人,弄清每个组的人数。
学生思考:哪两个小组坐一辆车最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讲评。
3、第9题。
开火车按顺序回答。
三、提高练习。
完成思考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并讲评。
四、布置作业
第3、5题。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7+5=口6+9=口
想:7和几能凑成十?想:9和几能凑成十?
5应该分成几和几?6应该分成几和几?
课题
1减几
(一)教学内容:101—102页的例1、2及练习
教学目标、学习11减几即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从十位上退1的概念。
2、通过让学生动作、语言、思维的配合,手、脑、口并用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3、鼓励学生采用多种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多样化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不够减则借位”思维方式的形成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小棒等
教学过
一、复习和为11的加法
9+()=11()+8=11
6+()=11()+7=11
鼓励学生多动脑筋,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二、学习11减几的计算方法、板书:11—5=?提问:大家怎么计算这个算式呢?
2、学生动手摆小棒计算。
3、提问:大家看看单个的小棒够不够减呢?那应该怎么办呢?
4、学生自由发言,讨论计算方法;教师加以引导:从捆好的10根小棒里拿出4根,加上余下的一根,就是5根,拿走它们,数余下的根数,就是这道题的答案。这只是其中的一种计算方法,现在大家动手操作一下,看看还有什么其它的科教片方法。
5、学生操作。
6、引导:对了,我们还可以这样算,从捆好的10根小棒中拿出5根,把留下的和散着的数一数,就是我们要得到的结果。
7、引导:大家说一下,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8、总结学生的理解,鼓励学生要多动脑筋思考,发现问题。
三、练习巩固
四、作业
板书设计
1减几
1-5=6
(1):10-5=5(2)5+6=11(3)11-1-4=6
5=1=611-5=6
教学反思
课题
1减几
(二)教学内容:102页例3及练习
教学目标、巩固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从十位上退1的概念。
2、通过让学生我动手操作,多交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接受和理解新的知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退位的概念
教学难点:对不同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
一、11减几的复习、引导学生回忆上堂课学到的11减几的计算方法,通过练习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2、总结学生作业和练习中出现的错误,重复强调多样化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二、学习退位减法的含义、引导:大家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拆开捆在一起的小棒呢?
2、继续引导:同学们,我们拆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借了,捆好的小棒,在数学里,我们叫做“借位”。大家回忆我们学过的数的组成,你们接触过哪个位置的数字?
3、引导:大家知道十位上的数字表示有几个十,数学里的借位只能借10个,不能象我们数小棒一样借5根或6根。
4、要求学生再动手操作一遍,体会借位的含义。
三、三、巩固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分小组练习,出对应的题目,两人为一组,计算11-5和11-9。
2、听学生汇报练习的结果,指出学生的错误。对做得比较好的小组予以表扬,鼓励学生要善于观察,从观察中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捷径。
3、总结11减几的计算方法,总结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布置适当的作业。
四、小结
板书设计
课题 2、13减几
(一)教学内容:106页的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加深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学习,巩固计算。
2、充分注意对学生退位减法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习的连续性。
3、培养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多样化的计算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教学难点:数学迁移思维能力的形成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数字图片、卡片
教学过
一、复习11减几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复习11减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写出计算的步骤,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总结练习的情况,对做得比较好的同学予以表扬,纠正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
二、学习12减几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一边说,一边板书11-4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4=11,采用学过的加法的计算方法,求出()中的值来。
2、引导:好,那么大家跟着我的计算思路,求出12-4=?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讨论,看看谁计算的结果正确。
3、请几个学生谈一谈计算步骤和方法,总结学生中出现的好的方法。
4、和同学们一起重复计算步骤,把其中的一种方法作为重点讲解,让学生动手操作小棒。
5、启发学生寻找11减几和12减几的联系和区别。
6、讲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鼓励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三、练习巩固、引导:我们已经掌握了解12减几的计算方法,并且不止一种,现在我们做练习巩固这几种方法。
2、出示题目:公共汽车上有12个人,下去了5个,现在还有几个?
3、学生发言。
4、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讲出计算步骤。
5、小组游戏练习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2减几
2-4=8
(1)10-4=6(2)4+8=12(3)12-2-2=8
6+2=812-4=8
课题 2、13减几
(二)教学内容:107页的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逐渐脱离表象的支持,学习退位减法。
2、鼓励学生联系前后知识,学习多种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利用知识学习新知识
教学难点:对“借位”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过
一、12减几的复习、引导学生回忆12减几的计算方法,通过练习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2、总结学生作业和练习中出现的错误,重复强调多样化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二、学习13减几的计算方法
、提出问题:9+4=?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谁能把这道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告诉我呢?
2、总结学生回答的答案,提出问题:13-9=?
3、提示学生找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的区别和联系来。
4、教导学生根据学习12减几的计算方法,总结找出13减几的计算步骤。
5、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分别说出想法。
6、总结学生的想法,肯定并强调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引导学生做游戏,4个同学一小组,用纸做卡片,然后在卡片上写出数字,组成12、13减几的算式,并把做好的卡片算式有规律地摆出来。
2、检查学生动手做的结果,对做得比较好的小组予以表扬,鼓励学生要多动手操作,关于观察,从观察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捷径。
3、总结12、13减几的计算方法,总结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布置适当的作业。
四、作业
板书设计
3减几
3-9=4
(1)10-9=1(2)4+9=13
+3=413-9=4
课题4、15减几
教学内容:111—112页的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
加深对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学习,脱离表象的支持,直接计算退位减法。
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接受新的知识,为学习以后的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学习和总结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数学迁移思维能力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用具和数字卡片
教学过
一、复习
引导学生复习11、12、13减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加深理解计算的思路,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总结练习的情况。
二、学习14减几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读题:树上原有14只猴子,下来7只,还有几只在树上?
2、引导:我们能列出什么样的算式计算树上还有的猴子呢?
3、板书算式:14-7=?要求学生相互进行讨论,说出计算14-7的步骤,并让学生对比11、12、13减法的计算方法。
4、引导学生集体讨论计算步骤和方法,启发学生联系11、12、13的减法计算的方法,学习14减几的计算方法。
5、引导学生做练习巩固这部分知识,拿出做好的卡片算式,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式子计算结果。
6、听学生汇报练习的结果,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指出学生中出现的错误。
三、学习15减几的计算方法、引导:我们已经掌握了14减几的计算方法,并且学习了不止一种,现在我们继续学习15减几的计算方法。
2、拿出15-8=?的卡片,向学生展示,要求学生相互讨论,然后请学生把计算的方法说出来。
3、肯定学生的答案,并要求学生讲出计算步骤,强调,计算的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
4、引导学生分小组做游戏:两个一组,用做好的卡片算式,一个同学从中拿出一个减法算式,两人一块讨论计算出结果。
5、听同学们汇报练习的情况,对做得比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理解计算的方法。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6、总结本课内容,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4、15减几
4-7=715-8=7
0-7=310-8=2
3+4=72+5=7
课题 6、17、18减几
(一)教学内容:
16、17减几
教学目标
继续学习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巩固形成退位减法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连续性。
培养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数学中多样化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退位减法思维模式的形成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过
复习
引导学生复习11、12、13减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写出计算步骤,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体会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总结练习的情况。
学习16减几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一边说,一边板书15-8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8=15,采用学过的加法计算方法,求出()中的值。
2、引导:好,那么大家跟着我的计算思路,求出16-8=?可以相互讨论,看看谁算的结果正确。
3、要求学生谈计算步骤和方法,表扬学生中出现的好方法。
4、引导学生重复计算步骤,重点讲解一种方法。
5、启发学生寻找15与16减几的联系和区别,在对比中让学生更牢固的掌握方法。
6、教师总结。
学习17减几的计算方法、引导:大家已经学会了16减几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来学习17减几的计算方法。
2、出示题目:花园里有17棵树,小明浇了9棵,还有几棵没浇水?
3、学生尝试列出算式。
4、肯定学生的答案,并让学生讲讲计算步骤和方法。
5、引导学生做游戏
6、汇报,师小结。
四、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8减几
教学内容:116页的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形成多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连续性。
2、鼓励学生联系前后知识,学习多种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算法多样化
教学难点:方法的掌握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
一、复习
引导学生回忆16、17减几的计算方法,通过练习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总结学生练习的情况,重复强调计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学习18减几的计算方法
提出问题:9+9=?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这道题,谁能把计算过程和结果告诉我呢?
总结学生的答案。进出问题:18-9=?
引导学生找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的区别和联系。
教导学生根据学习18减几的计算方法,总结出18减几的计算步骤。
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
总结学生的方法,肯定并强调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三、练习巩固
四、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整理和复习
(一)教学内容:120页的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复习20以内各数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熟悉整理的方法,学习整理的思路。
3、培养学生养成关于总结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教学难点:学习总结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
列出本单元的复习脉络
引导学生复习,板书:
9加几
进位加法的计算8加几7、6加几
导学生复习本单元的内容,把学生的思路串起来。
复习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指导学生复习进位加法,让学生参照前面所学的不进位加法表,试着列出进位加法表。
2、提示学生找出加法表的特点来。
3、板书进位加法表,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一起列表。
4、启发学生找出加法表的规律来,可以横行和竖行两个方向来寻找规律。
5、总结加法表的特点,鼓励学生应该我注意观察。
练习巩固、引导学生分成两个一组做游戏:从箱子里边拿出写有数字的卡片,组成数字算式,共同说出计算的结果,要求两个学生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集体讨论计算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说出计算步骤。
3、总结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纠正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表扬做得好的小组,鼓励学生应该善于观察、认真思考。
板书设计
课题
整理和复习
(二)教学内容:122—123页的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巩固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系统化地了解和掌握知识。
2、培养学生学会总结所学的知识。
教学重点:知识的系统化
教学难点: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
一、复习加法表的内容
引导学生回忆加法表,并指导学生找出它的规律来。
强调加法表的特点,启发学生根据加法表写出减法表来。
二、复习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列出减法表,让学生分小组互相讨论,让每一个小组的成员讨论完以后,写出减法表。
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减法表的组成,把每个小组的总结在全班展示出来。
总结列出减法表,表扬做得好的小组,鼓励学生应该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学习和总结新的知识。
总结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合练习
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总体的回顾,指引学生学习整理的思路和方法,并提问:谁能告诉我,本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
肯定学生的回答,补充学生遗漏的知识点,仔细讲解每一个小知识点,从概念到注意事项到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
布置系统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计算。
板书设计
课题
总复习
(一)教学内容:总复习1-6题
教学目标、经历复习过程,体验复习方法,感受复习的必要性。
2、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教学重点: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顺序的表述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
一、回顾引入
回顾: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学知识?
、看目录相互说说;
2、全班交流;
3、教师概括。
二、沟通整理
(一)数数、基数、序数
以一个小组为例,进行以下活动:、数出全组人数:(1)按座次顺数,倒数。(2)全组人数无序地站在一起,再数。
2、他(她)的座位是第几?还可以是第几?
(二)数的大小比较:数序
、根据一列数(13567)完成:
(1)说出3的相邻数,并按顺序填在这列数中,这两个数与3还可以是什么关系?
(2)什么数可以放在“1”的前面?它表示什么?
(3)把这列数接着数到20。
2、根据0-20这列数,请学生提出一些有关的数学问题,让同学回答。
(三)数的组成(16)
用小棒表示:
(1)一根一根地数
(2)拿出一捆和一根
(3)在计数器上表示:为什么这样表示?
三、综合练习
板书设计
课题
总复习
(二)教学内容:总复习7-15题
教学目标、能比较熟练地按一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比较准确地区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2、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不进位加法及相应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及相应减法。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区别进位与不进位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
一、复习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引导学生回忆11-20各数字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做练习巩固这部分内容。例如计算:12+6,说出它们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作必要的补充。
3、引导学生练习
4、听学生汇报练习的情况,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二、复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让学生说说口诀表的特点。
2、小组讨论,看谁记得又对又快。
3、练习。
4、检查练习情况并作小结。
三、复习分类和认识物体
书127页的15题。
四、总结、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总复习
(三)教学内容:总复习的16-20题
教学目标
能解决一些数目较小,涉及加或减关系的简单数学问题。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儿童对数学会更有兴趣,经历学习过程的快乐。
教学重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问题的表述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过
复习数字的应用
出示16题:
学生看图,理解图意,师问:图上画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来表述吗?
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作补充。
学生练习。
讲解订正。
引导学生完成17、18、19题
二、总结本册知识。
板书设计
第三篇:小学一年级数学准备课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准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2—4页新学年开学第一天,分类,练习一第1题。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初步学习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观察并数出图中的人和物的个数,或按方位数出周围物体。
2.学习物体分类,并把同一类物体圈起来。3.学习指物数数,认相应的数字。(二)能力训练点
1.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图画或周围物体,学习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2.做到指物数数,培养数数能力。
3.引导学生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1.为学生介绍数学知识的用途,渗透学习目的教育。
2.结合观察图画,初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以及爱学习、爱劳动、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进行入学教育。
2.引导观察图画,数图画中人和物的个数。
3.学习分类,初步知道什么是同类物体,把同一类物体圈在一起。教学难点
1.按一定顺序指物数数。2.理解物体分类。
3.学习用完整、规范的语言表述。教具、学具准备
1.放大的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教科书2—3页的开学图。
2.教学“分类”用的实物图,幻灯片或电脑软件和认识1—10数字及相应的整体图画。
教学步骤
一、教师谈话,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从你们迈进学校大门那时起,你就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我们要学习很多知识,其中数学是我们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数学知识用途很广,从数物体个数的1、2、3„„买东西要花钱,汽车行驶的快慢,工厂生产的机器零件及产值,农业上的施肥及收成,到科学家研制发射人造卫星、原子弹、导弹及航天飞机等都离不开数学知识。这说明,世界虽大,但到处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数学书的封面,下方中间最大的两个字就是“数学”,上面的图画中三只小鸭子与小朋友抱着的一只小鸭子之间就含有不少数学知识,图画背景是七巧板,七巧板有很多拼摆方法,里面藏着很多数学秘密。这说明学习数学很重要,也很有趣,我们现在就从这本书学习开始。
二、引导观察,指物数数
出示图画,引导数数。(指图)这幅图画是一所小学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学校环境很美,你们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看图无序观察。
学生看什么说什么。(有学生、老师、有的浇花,有的踢球,有树、有小鸟„„)2.引导有序观察学说完整话。
(1)边指边数出数量是1的人或物。(一位教师,一面五星五旗,一个足球)(2)边指边数出数量是2的人或物。(两个同学向老师敬礼,两个同学在浇花,两把喷壶)(3)边指边数出数量是3、4、5„„10的人或物。(3个同学在踢足球,4棵葵花,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6朵花,天上飞着7只小鸟,楼旁边有8棵树,一共有9个学生,一位老师,一共有10名师生。)(4)按顺序数一数画面上1—10的人或物。教师谈话,通过看这幅图我们知道,学校到处都有数学,而且这里的老师、同学互敬互爱,整个校园充满着团结、欢乐的气氛。
3.观察周围物体指物数数。
(1)数一数教室有几个门?几个窗?每个窗上有几块玻璃?有几盏灯?教室墙上挂着几张画?„„
(2)横着数,一排有几张桌子?竖着数,一行有几张桌子?
(3)数一数,你左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前边一排有几个同学?后边一排有几个同学?
三、认识同类物体,学习分类
1.出示或显示4页左方上铅笔和皮球图。(没有集合圈)(1)图中的物品都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2)引导同学自己说一说,大球小球都是球,是同类物品,(出示或显示集合圈)引导学生用右手食指也在两个球外面画一个圈。
(3)讲述,不管大球、小球都是同学们玩的球,是同类物品,边说边把两个球圈起来,这样表示它们是同一类物品。而铅笔是写字用的和球不是同类物品。
2.观察4页右上方的图。
(1)引导同学认真观察,看看图画上的都是什么?哪些属于同一类,用铅笔圈起来。
(2)启发学生指着示范图说一说,哪些属于同类,应该怎么圈?为什么?(因为大鸡、小鸡、公鸡、母鸡都是鸡,属于同类,应圈在一起,而书包和气球它们不是同类物品)(3)学会看书,指导练习。
打开书第6页,看练习一,第1题,而后教师读题。
(1)完成左图。[提问]图中的四种物品各是什么?那些物品是同类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帮助整理。西瓜、香蕉、桃子都是水果,是同类的,而布娃娃和水果不是同类。
请同学动手把同类物品圈起来。(2)完成右图。图中的哪些物品属于同类?把同类物品圈起来。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圈。
(3)即兴练习
①请同学看看自己的书包里都有些什么?可以分成哪几类?(各种书属于同类,各种本子属于同类,还有文具盒„„)②打开文具盒,仔细看看,有哪些物品属于同类?(铅笔、钢笔、圆珠笔等属于同类)
四、指图数数,认识数字 1.出示4页下图。
2.请同学们指着图,数一数每个圈里各有几个物体?认识圈旁边的数字。3.指名到前面,指着数出任意一个圈内的物体个数,读出旁边的数字。(如这个圈里有1、2、3、4、5,5条鱼,这个数字是5)4.同学们自由互相数圈里的物体个数,读出旁边的数字。
五、组织室外活动,认识学校,巩固分类
1.课上教学内容结束之后,可组织学生从学校门口开始,参观认识学校,边看边引导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校牌、花坛、教学楼、办公楼、树木、操场上有老师、同学„„)数一数有多少棵树?„„。
2.然后问,看到的这些人和物,哪些属于同类?
六、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都学习了什么?(看图数数,分类,数数,认数字。)
七、布置作业
1.回家和家长说一说今天学了什么?
2.观察周围物体数一数个数,说说哪些属于同类。
第四篇:小学一年级数学准备课教案2
小学一年级数学准备课教案2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和认数情况
(二)使学生初步了解分类的含义,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三)对学生进行爱学习、爱学校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难点:学会分类方法. 课前准备
(一)教具:三幅教学图及1~10数字卡片.(二)学具:1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师谈话
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始上数学课.我们在数学课上会学到好多好多知识,比如:认识数字、认识图形、会计算等等.现在请同学们看一幅图.
(二)学习新课
1.初步建立方位概念.(1)看图回答问题:
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都有什么?
图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中间是什么? 数一数:图的上面有几架飞机?下面有几辆汽车?图的左边有几个萝卜?右边有几棵白菜?中间有几只灯笼?
小结
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不但能认真看图,还能分清上、下、左、右.今后我们看图、看书、做事都用得上这些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做“认识新朋友”的游戏:说一说:你座位四周的同学都是谁?(要说清“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是谁)2.学习数数:
出示“学校新学年开学”图.
师说:这幅图画的是开学了,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大家仔细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数数:
图上有几位老师?几个同学?(一组一组地数)一共有几个人? 图上面有几朵向日葵?几棵树?几只小鸟?(从左往右数)(2)数周围的实物:
数一数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数一数教室里有几盏灯?几扇门?几扇窗户?
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衣服上有几个扣子? 3.学习分类.(1)看书上图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铅笔和球)为什么大球小球圈在一起?(大球小球都是球)师说:大球小球都是球,是同类物品,所以圈在一起.铅笔是写字用的,和球不是同类物品,所以不和球圈在一起.(2)出示图片:
请你们分一分,哪些是同类物品,学生回答后,教师圈上圈.(3)学生看书上图:
师问: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书包、小鸡、母鸡、公鸡和气球)可以把哪些东西圈在一起?(可以把小鸡、母鸡、公鸡圈在一起)为什么?
师说:你们说得对!小鸡、母鸡、公鸡都是鸡,所以把它们圈在一起.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圈一圈. 4.了解学生认数的情况.(1)看图回答问题:
师问:每个圈里画的是什么?有多少?它旁边的数是几?(2)指名几名学生分别数出1~10实物的个数.(3)教师带领学生打乱1~10各数的顺序数数.(三)巩固反馈(1)看数摆小棒:
教师出示卡片eq x(5),学生摆出5根小棒. 教师出示卡片eq x(7),学生摆出7根小棒.(2)做拍手游戏:
教师出示卡片eq x(6),同学们拍手表示.
教师出示卡片eq x(8),eq x(10),同学们拍手表示.(3)做练习一第1题,把同类的圈起来. 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10以内的数.学会了把物品进行分类.这是为我们以后学习数学的一节准备课.(板书课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在这节课里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通过看图、数数、游戏、动手摆实物来激发学习兴趣.
二、在这节课的开头设计了分清方位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会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逐步分清方位.
三、在练习数数上,除了数课本上的图片还设计了数周围的实物.目的是不仅了解学生是否能抽象的数数.还要了解每个学生能否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
四、在学习分类这个环节,不但要求学生能把同类的圈起来.而且还要求说出为什么这样圈.从而体现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第五篇:一年级数学上册备课教案
杏山心学校202_—202_学第一学期
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 准备课 第一课时: 数一数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p2 ~ p5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学习很多有用的知识。这节课是数学课,我们要学习数学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数一数(板书课题)
二、新课
1、出示彩色挂图,教学数数。
(1)质疑:教师:“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2)小组学习:先让学生观察,在小组内和小朋友们说一说。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
(如:能用“1”表示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能用“2”表示的有: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浇花;3个同学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传栏上有5个大字;花坛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鸟;楼边有8棵树;校园里有9个学生;10个人等)。然后让同桌再互相说。
2. 找一找,数一数:我们也有一个美丽的校园,我们也可以数数在我们校园里,教室里看到的东西。
师:谁能把你自己观察到的告诉大家?(指名回答)3.扩展训练:(1)关于方位的认识:
提问学生,某某前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后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左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位同学?
告诉你的同桌,你的左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前面一列有多少的同学?后面一列有多少个同学?
(2)动脑动手:
1.你喜欢画什么,就在右面的空格里画什么,要画得和左边同样多.2、练习2 第一、二题
三、小结:
数学课有趣吗?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今天的数学课,同学们表现得很踊跃、很认真。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今天这样认真的学习数学知识。
四、课外观察作业 1、数一数在家里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并记录下来,和同学们交流。2、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第二课时:比多少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p6-p7、练习一 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对应”思想。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教学难点:会比几个物体的多、少。教具、学具准备: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学生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教学方法:观察、交流、动手操作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从1数到10
二、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数一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多少。
(板书:)
三、新课
(一)同样多
1、看图说话:教师贴出4个圆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再贴出4个三角形纸片,学生数一数有几个。看着这图,你能说一句话吗? 那你是怎么知道它们同样多的呢?
一个圆纸片对着一个三角形纸片,所以我们就说,圆纸片和三角形纸片同样多。
2、手比一比:在请伸出你的双手,我们用一个指头对着一个指头的方法来比较一下两只手上的手指头是否同样多”
(师生一起做,然后同桌互相做)。
3、动动手:教师在黑板上贴3个◈(学生跟着在台下摆),要求对着◈摆□,□要和◈同样多。
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摆,其余同学在下面摆,摆完后说说摆的方法。
4、同桌左边的同学摆任意个□,右边的同学摆△,使得□和△同样多。说说摆的方法。
5、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同样多的东西。
(二)多些、少些:
1、教师贴出4个三角形,学生说是几个,再贴出3个正方形,学生说有几个。问: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样多吗?你怎么看出来的?(教师伺机连线)教师引导学生:三角形有剩余,正方形没有剩余,我们就说正方形少些,三角形多些,也就是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多。(板书:多些、少些)
2、教师在黑板上贴2个◈和3个△。提问:怎样比较◈和△谁多谁少?(同桌同学商量。)指名说。
3、找一找:在p6、p7的图中找出什么东西比什么东西多或少的。
4、学生动手操作:
①第一行摆3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②第一行摆4个□,在□下面摆△,△要比□少2个。③要使下图中第一排比第二排多2个圆,应该怎么办?
三、练习
1、p11、12 练习一 1-4题
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同样多的,什么东西是多些,什么东西是少些的?
四、小结:
第二单元 位置
第一课时: 上、下、前、后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彩笔、纸 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2、揭示课题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
同这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板书课题:上、下)
二、探究新知
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
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的含义
(1)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题图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3)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 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
3、看书第1页,完成书上的填空。指名口答订正。
三、活动
1、拍手游戏
(1)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
(2)听反语: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
2、小组活动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
3、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能够表示上下关系的画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第一课时: 左、右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内容、做一做第1题,练习二。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二者相比的相对性。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录音机、磁带、课件等;学生:学习用品。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平时走路靠那边走?由此引出左右。
二、学习新知:
1、分辨自己身体的左右。(1)你能指出你的左边、右边吗?
(2)其实我们身上有些部分也左右,你能找出来吗?
2、进一步认识左和右。(1)你会用左和右说一句话吗?
(2)在日常生活中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么事?(3)说一说你现在坐的位置(左右、左边几个人),3、左右的相对性。
(1)准备好你的各种学习用品。同位两个合作,动手摆一摆。(2)提出要求:
① 把数学书放在课桌的中间。② 铅笔放在数学书的左边。③ 尺子放在数学书的右边。
④ 橡皮放在数学书的左边、尺子的右边。⑤ 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3)小组内打乱顺序摆一摆、说一说,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我的左边有什么,你的左边有什么?)
(4)师生共同活动:我举右手,小朋友也举右手,发现了什么?
三、练习:
1、第10页做一做第2题。
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边是(),右边是()。
从前往后数你是第(),从左往右数你是第()。
2、完成练习二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认识左、右 左 右
右 左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一课时:1~5的认识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p14~16;练习二第1、2、3、4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利用“野生动物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1~5的基数意义和写法。难点是1~5的写法。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1~5数字卡片;投影仪;计数器;小木棒 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板书)
二、教学1~5的认识:
1、(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
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再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
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
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
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
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
三、教学数序
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板书:1)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书:2)(3、4、5类同)
3、齐读1、2、3、4、5
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
四、教学书写
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
2、教学1、2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笔顺。(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4)在书上描写。3、教学3的写法。(同上)4、教学4、5的写法。(同上)
五、练习
练习二 1、2、3、4
第二课时:比多少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P17-P18;练习二 5、6、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学会比较大小,使学生认识 “<” , “>”,“=”号。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大小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具、学具准备:
椅子若干张、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10组(每组四个人)、学生的全家福照片(没有的可自己画一张)
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一说:指名读一读前面学的5个数字,说说我们教室里能用数字表示的事物。
2、动一动:听老师说数字,小朋友用小棒摆出个图形,并在草稿本上写出你用几根棒摆的?
3、写一写:指名小朋友上黑板写数字。
二、过渡:
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但能说出这些数字,而且还能把它们写出来,有的小朋友还写得很好看!
三、新授:
(一)比多少:
1、动一动:小朋友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动手贴一贴,把三角形纸片贴在圆形纸片上,2、说一说:小组汇报情况,说说通过动手贴纸片,你发现了什么?或在这过程中有什么想法?
3、比一比: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如圆形纸片(5个)比三角形多(4个),所以5大4小,(今天我们就来比较数的大小)板书:比大小)
4、看图,和同桌或小组里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想想他们在说些什么呢?从图直接看出数字,说说哪种水果多,哪种最少。教师伺机板书
4、认一认:同时让学生认识比较数字的三种符号。让学生自己说说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来表示他们的关系,说一说
5、联系生活中的数学:教室里什么东西有几个,那么是哪个大? 比一比(教师可适当板书)
6、做一做:p18 第1题 让学生先观察图,在说一说,最后再填写。
(二)课中休息,玩游戏:
玩抢凳子的游戏,其实其中也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凳子少,人多,所以也有比大小的知识含于其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知道。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呀?或是你有什么想法呀?
(四)练习:
1、课本P17 让学生自己动手填写。
2、P19第7题 教师指导完成把纸片都贴完。(教师有意给的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数量不同)
第三课时:第几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1、玩游戏:注意听口令,看看谁的反应最快!如: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来!
第三排的小朋友摸摸你们的脑袋(可多玩几次)
(初步让学生体会序数的含义)
2、找5个学生上来排成一列,假设他们来老师这里领课本,下面同学说说有几个人,他们分别排第几?
第一个领完走后,剩下几个人? 他们又分别排第几?
3、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说一说:小组四人合作,一人摆学具,并向大家提问,其他人回答。然后轮换,由另外一个人摆,并提问,其他人答。要求每人摆一次。
4、汇报情况,请一小组起来表演
5、拿出自己带来的照片,小组里小朋友互相介绍一下你的家人。(教师可以先让一个同学向全班介绍自己的家人)
6、汇报情况,指名向大家介绍你的家人。
第四课时:分与合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培养学生有序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渗透相对性的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学难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准备:小圆片、小棒、幻灯机、纽扣 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好吗?老师手里有4颗纽扣,把4颗纽扣分成两份,猜一猜,左手里有几颗?教师把右手放在身后。
学生猜,猜对的回答是根据什么猜的。那么为什么猜不对呢?
(二)新授:
1、质疑:那么有什么方法玩这个游戏才能正确知道答案一定是正确的呢?(学生讨论,说自己的想法)
从而引入要把数分解。
2、动手分一分:教师出示4个圆片,把4个圆片作为一个整体,把它分成两份,每份都有圆片,有哪些分法呢?(学生动手分一分,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分法)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学生上来摆一摆 学生边摆边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
4、动动脑:说说自己还有什么方法来分数(如用手势、用事物表示等)
5、引导学生将图片抽象成数字,4可以由几和几组成?
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6、再一次玩刚才的游戏,指名回答。(答案有多种,体现学法多样化)
7、读一读:4的分解式,边读边做手势
(想一想,如果先说部分,再说整体应该怎么说?)
8、玩猜一猜游戏:教师两只手分别拿纽扣,让学生看见其中一只手里的数目,并告诉学生总数,猜一猜另一只手里有几颗纽扣?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9、自学5的分解式: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按照学习4的分解过程,可按照: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的学习方法学习。
10、汇报学习情况:要求每组都要说一说
(三)练习:
1、师生拍手说数的组成,同桌两人做这样的拍手练习
2、做课本做一做及的练习,再指名回答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第五课时:加法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实践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难点: 知道加法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数字卡片、每个学生准备三个圆纸片和2个三角形,5根小棒 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倒数到1。
2、看图填数字:
4、按顺序填数: 1()3()5
5、抢答:看卡片说数,复习数的组成。
二、新授
1、教师在黑板上先贴1张圆纸片,然后在贴2张圆纸片,指名上来在图下写数字,合起来是几?
(同样请小朋友上来也可以)
2、从图象抽象出数字,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表书,板书“”
3、引导学生1+2是多少,用数字表示是多少?边说边写“?”
4、我们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课题:加法)
5、读一读加法算式(可跟教师读、小组内互相检查读、指名读等)
可边读边做手势。
6、教师引导学生,这幅图还可以怎么列式?让学生看图说一句话,并列式。
7、再举个例子,学生自学
8、小组内学习,动手摆摆,边说边做手势,全组一起说等于几,并把式子写下来
(要求每人都摆一次:1+2,2+1,1+3,3+1)
9、我当小老师:举个例子,给大家出加法算式题。
三、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认识了什么新朋友?
3、出示数字卡片,读数(排火车读、个人读、小组读等形式)
第六课时:减法
教学时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号,会读减法算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读减法算式。
三、教学难点:
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减法。
四、教学具准备:
红花、小圆片、小棒、学具、五、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1)复习:
1、每个小朋友拿出圆纸片摆一摆,说数的组成。
2玩拍手接力的游戏。(如:可小组之间玩,师生玩等形式)
3、复习加法,学生拿出铅笔,左手2只,右手3只,合起来是几只?用算式表示。(3)过渡:
逆向思维:教师做动作,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老师所做,把5支铅笔拿走2支,还剩下3只,可以用什么数学知识表示?
(教师按照学生回答,伺机板书:减法)(4)新授:
1、教师一共有5支铅笔用5表示,拿走了2只铅笔用“-2”表示,3剩下3支铅笔用“=3”表示(引导学生说出来,并认识减号“-”)
2、说一说:学生看老师动作,说一说老师做了什么?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并列出式子
3、小组内学习:学生观察课本纸鹤图和气球图,小组内每个小朋友任选自己喜欢的一幅图来说说图的意思,并用算式表示出来。互相检查列式真确了没有。
4、汇报学习情况:每组请一个小朋友说图意和算式。
5、巩固练习:贴红花图2,拿走1朵,列式计算;接着出示三朵,指名上来任拿红花,列式计算,接着下去贴四朵、五朵红花,说说有几种拿法和算法。
6、我当小老师:小组内一人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出用减法计算的图,考考大家,其它人说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要求每人都要摆一次)
7、指名小组汇报学习情况(5)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认识了什么新朋友?
第七课时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30 0的认识和加减法及练习**的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较整洁地书写“0”。
2、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圆纸片 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看卡片口算5以内加、减法)
2、看数画图(用图形 表示5、4、3、1)
二、新授:
1、认识0,“0”的两种含义:(1)用0表示没有
①(出示3张白纸)第一张纸上放2根粉笔,第二张纸上放1根粉笔,第三张纸上是空白的。
② 问:第一张纸上有几根粉笔?用几表示?(板书:2)第二张纸上有几根粉笔?用几表示?(板书:1)第三张纸上有几根粉笔?(一根粉笔都没有)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用0表示)
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没有就用0表示。③谁能说说“一个也没有”要用0表示的例子?
如:我有5根粉笔,全用完了,现在1根也没有了,可以用0表示。④看课本P29猴子吃桃图,说一说图意并列式计算。(2)用0表示起点
①(请学生拿出尺子)观察尺子,1的前面是几?量东西的长度时,要从0开始数起,0在这里表示起点。
②看直尺数数。
(3)小结0的两个含义:一是表示没有,二是表示起点(开始)。
2、教写0:
(1)让学生用手指书空0,说说0像什么?书写时要注意笔顺,从右上角起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写得圆滑,不能写得一头圆,一头尖,不能有棱角。
(2)课本上描红,练习写。
3、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
(1)看课本P29小鸟图,指名说图意,适当进行爱鸟教育。“窝里有3只小鸟,全飞走了,还有0只小鸟。3-3=0”(2)看青蛙图,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左边有4只青蛙,右边有0只青蛙,一共有几只青蛙?”
列式:4+0=4(3)说说“5-0”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联系:
1、口算P29做一做
2、练习计算所有带0的算式。
3、总结带0式子的特点:(1)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等于0(2)任何数和0加减都等于这个数;0和任何数相加都等于这个数。
四、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板书设计: 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
(一)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p34 ~ p38认识物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3、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
1、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实物图到一般模型的抽象过程。教学难点: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具准备:
1、每小组自备形状各异的实物、积木等。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立体模型。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小叮当图,问“小朋友们看,这是谁?”
“小朋友们喜欢小叮当吗?小叮当有许多小宝贝,你们都认识吗?”(教师出示几样物体,学生辨认)
二、操作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一分:可是这些小宝贝太乱了,小叮当想让能干的小朋友们帮帮忙,每个小组都有一篮子小宝贝,它们都混在一起了,有铁做的、塑料做的,大的小的,花的绿的等等。和小组小朋友讨论,你们认为哪些是相同的分成一堆,看看能分成几堆?一堆堆整理放好。
2、议一议:小组里的小朋友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3、指名汇报讨论情况:“其它组小朋友要注意听他们是怎么分的,待会给他们提点建议。” “你们同意他们的分发吗?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4、再分一次:这组小朋友把小宝贝分得很清楚,他们把形状相同的分在了一起,分成了4堆,你们也会和这组小朋友一样,按形状来分吗?现在请小朋友们再分一次,分完的小组可邀请别组小朋友参观,介绍一下你们怎么分的。
5、再指名几个小组汇报。
6、出示课题:小朋友们真厉害,把原来乱七八糟的物体都分好拉。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
教师板题:认识物体
7、起名字:才小朋友们把形状相同的物体分成了4堆,可是他们都还没有名字呢!小朋友们都有好听的名字,小叮当的小宝贝也想有个名字。谁能根据他们的形状,给每一堆物体 起个名字呢?
(教师用展示出平面图,并配以名字)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球
8、认一认:大家起的名字真好!现在请小朋友们在小脑袋里记下这些图形和名字。每个人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拿在手上,仔细看清它们的样子。
拿了正方体的请举起来,是长方体的请举起来,你认为是圆柱的举起来,拿到球的小朋友举高点!
9、操作感知各形状物体的特征:好啦!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这些物体的形状,现在请小朋友拿出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摸一摸它们的面、边,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和小组小朋友说一说(指名汇报,如果有必要可伺机让学生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兄弟长得太像了,老师都把他们两搞混了,哪个小朋友能干!有什么好办法能认出他们呀?”教师拿出模型让学生区分两者)
再拿出一个圆柱和球,玩一玩,摸一摸,滚一滚,和小组小朋友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
10、教师举物体,全班一起说是什么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好!现在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把东西放回篮子里)
11、游戏: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瞎子摸鱼”,教师找个学生示范,请一个小朋友蒙上眼睛,教师拿出一个物体,学生摸摸后并说出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小组内玩这个游戏)
“小朋友们太聪明拉,一下子就猜对拉,现在我们换个玩法,这回是老师说物体形状的名字,请你摸出一个这个形状的物体来!”(小组内再一次玩“瞎子摸鱼”的游戏)
12、联系生活:游戏好玩吗?下课以后小朋友们再继续玩好吗?
(教师出示室内图)现在请大家看,这里有幅图,画的是哪里呀?(家里)那有什么东西是今天我们学过的形状?(指名回答)
那么你们在家里、教室、学校、大街上还看到过什么东西是这些形状的啊?(先指名说,在和小组小朋友说)
四、课中休息:
小朋友们真能干!帮小叮当整理了百宝袋!小叮当高兴得唱起了《小叮当歌》,我们一起唱好吗?(教师放歌,学生跟着边唱边跳)
五、巩固练习:
1、搭一搭:小朋友,你们当过设计师吗?那我们现在就来当当小小设计师,用桌子上的物体搭一搭,摆一摆你自己喜欢的东西。
2、指名汇报:“说说你用什么图形摆了什么?”
3、思考题:说说下图由几个正方体搭起来的?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图形? 小朋友们真能干,认识了那么多种图形!回到家里把今天学到的告诉爸爸、妈妈。
第二课时 练习课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练习八 教学目标:
通过触摸、拼摆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本单元所学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初步体会图形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和学生各准备一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教师还要准备几个其他形状的实物,如棱柱形铅笔,三棱柱积木等。
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介绍“找物品”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把课前准备好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拿出来,同桌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收集的实物的形状。
同桌学生互相介绍完后,让他们把自己的每种形状的实物各选一个,集中起来放在一个大桌子上或地上。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4组,每组同学各管一种形状的实物,把这些实物分一分类。管正方体的要把正方体的实物归为一类。分好类后,各组同学摸一摸、说一说本组那类实物的形状,再选两个代表在班里说一说实物的形状。对于非本单元所学形状的实物,可以归为一类,交给教师,教师告诉学生:这些物体的形体不是我们这一单元所学的,但是它们也是一种立体图形,以后我们在中学会学到。
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分好类的物体收拾好,以便在下面的活动中使用。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做“摸实物”、“搭积木”、“随意拼”三种游戏。
二、介绍“摸实物”的方法 1.准备实物
教师从“找物品”的活动收集起来的实物中,选一些形状稍大的便于确定形状的实物(包括棱柱形实物,如棱柱形铅笔,三棱柱积木)放在地上。
2.摸实物
把做“摸实物”活动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教师请一小组作示范说明游戏规则:先让一个同学拿出一个立体图形(如圆柱)给另外两个同学看,看清后 把这两个同学的眼睛蒙上,然后让他们从桌子上摸出这种图形,其他同学进行判断。如果摸错了,可以让他们继续摸,直到摸对为止。然后再给蒙上眼睛的同学各拿一个立体图形,让他们摸一摸,说出拿出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这样做两次后,让进行判断的同学来出题摸实物。
三、介绍“拼积木”的方法 1.教师示范
教师用积木边拼边说:“我用4个大小相同的长方体可以拼一个大的正方体,还可以用2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
2.学生拼积木
师:请同学们自己拼一拼,看能不能用几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一个大的正方体或长方体,能不能用大小相同的长方体拼一个大的正方体或长方体?
学生拼的时候,教师注意巡视。集体订正时,从用几个长方体拼成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用几个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拼法中各选一种展示出来,让学生说一说拼成后的立体图形各用了几个什么形状的积木。
四、介绍“随意拼”的方法 1.带着拼
教师边拼边说:这里老师用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和两个圆柱拼了一辆汽车,同学们,你们也能拼一辆汽车吗?
让学生自己拼,教师巡视,如果学生拼的汽车的形状、大小和教师拼的不一样,只要能看出是汽车就行。
2.随意拼
师:同学们除了拼汽车,还会拼其他东西吗?
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随意拼摆一些东西,拼摆用的实物可以是积木,也可以是其它东西,例如拼坦克,可以用长方体的饮料盒作车身,用易拉罐作车轮,用圆柱形的积木作炮筒。学生拼好后,教师选几件有趣的东西展示给全班同学,让拼的同学告诉大家拼的是什么东西,各用了什么形状的物品。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一课时:
6、7的认识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 6、7的认识及P48第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6、7,掌握6、7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及组成。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及迁移类推能力。
3、结合主题图、插图对学生进行爱劳动、关心集体的思想教育。教学具准备:计数器、数字卡片、小棒、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顺序数数
2、填数: 0 1()3()5
二、导入:
1、说说生活中的数:“我今年7岁了,我家有3口人”等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数中的6和7”(教师板题:
6、7的认识)
三、新授:
1、认识6、7:
(1)看挂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什么?(2)图上画了几个学生?(板书:6)
(3)请小老师教写6,写6要注意什么?大家一起书空6。(4)说说图上还有什么可以用数字“6”表示的?
(5)教室里有几个人?(7个人)他们都在做什么?教师适当进行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6)图上还有什么可以用“7”表示的?教写7,书空7。(7)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用6、7表示的?
(8)动手摆小棒,用6根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加一根是几?你用7根小棒又能摆出什么?比一比谁摆的图形多。
2、教学8、7的顺序:
(1)看计数器,一个一个拨,学生说是几,拨到5再拨一颗珠子表示几?再拨一呢? 看计数器,6和7比,你发现了什么?(2)看尺子上的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摆数字卡片,1—7按顺序摆,再读一读,正数倒数各一遍。(4)玩猜数游戏,6前面是谁?7前面是谁?5后面是谁?
3、比较数的大小
4、看金鱼图,观察并回答问题,再动手填一填。
5、做一做:练习七第2、3题。
第二课时6、7的组成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6、7的组成 教学目标:
1、掌握6、7的组成。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及迁移类推能力。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顺序数1—7,倒数1—7
2、填数: 0 1()3()5()()
3、猜数游戏:5后面是谁?6后面是谁?„„
4、比一比,填一填:
2 5 7 7 6 1 0 6 4 5 5 4 7 1 6 6 3
二、新授:
1、学习6的组成:(1)给P44圆片图涂颜色。
(2)汇报不同的涂色方法,指名说表示什么?即把6分成几和几?大家都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说说6的组成,齐读一遍。6 6 6 6 6 5 1 4 2 3 3 2 4 1 5(4)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6的组成? ① 6 6 6 6 6 1 5 2 4 3 3 4 2 5 1 ② 6 6 6 1 5 2 4 3 3 5 1 4 2(5)动手用你喜欢的方法(摆小棒、数字卡片、小花等)来表示6的组成。
2、学习7的组成:
(1)你试试用学习6的组成的方法来学习7的组成。(学生自己摆学具)(2)指名说说“你是把7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7?(教师板书7的组成)7 7 7 7 7 7 1 6 2 5 3 4 4 3 5 2 6 1(3)用自己的好方法记住7的组成。
三、巩固练习:
1、找好朋友:
师:“我们来找6的组成。”
师:“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
生(伸出5个手指)对:“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1和5组成6。”
(7也用同样方法来巩固练习)
2、做一做:P48 练习七 第1题
四、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记住了什么? 板书设计: 6、7的组成
① 6 6 6 6 6 1 5 2 4 3 3 4 2 5 1 ② 6 6 6 1 5 2 4 3 3 5 1 4 2 7 7 7 7 7 7 1 6 2 5 3 4 4 3 5 2 6 1
第三课时6、7的加减法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p45—46及做一做,P48练习十第4、5、7题。教学目标:
1、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练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教学具准备:学生准备7根小棒、7朵小花;教师准备教学挂图。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1—5加减法),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1= 1+2= 3+1= 1+3= 4+1= 1+4= 2+3= 3+2= 5-1= 5-2= 5-3= 5-4= 4-2= 4-3= 4-1= 3-3=
二、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6和7及6、7的组成,而且小朋友们都会计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减了,那6、7的加减法那么会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7的加减法(教师板题)
三、新授: 1、6和7的加法:
(1)学生按要求摆小棒(两人一组)
摆:左边的小朋友摆4根,右边的小朋友摆2根
说:同桌互相说说这幅小棒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并写下来。(2)指名说图意,并列式计算。(板书:4+2=6 2+4=6)(3)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6和7的减法:
(1)学生按要求摆小棒(两人一组)
摆:先摆出7朵小花,去掉4朵小花,同桌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并写出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说:如果是先去掉3朵小花又怎么列式计算?
(2)指名说图意,并列式计算。(板书:7-4=3 7-3=4)(3)你是怎样想才会那么快就算出得数的?
四、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
(1)你还能摆出得数是6、7的加法吗?用你喜欢的学具摆一摆,并和同桌说说表示什么意思。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比比看哪一对同桌合作最好,列得有快又多!(指名说算是,教师板书)
(2)刚才我们已经会列7-4=3,7-3=4,你还会其他7减几和6减几的减法算式吗?写在练习本上。
(3)齐读黑板上的算式。
2、游戏:“找好朋友”
把算式和得数卡片发给学生,先请拿算式的学生上来排成一列,一个一个找好朋友“我的好朋友在哪里?”下面手拿相应答案的学生跑上来组合成完整的算式。
如“6-1=5,你的朋友在这里。”全班齐读算式。
3、摘智慧星:看算式马上说出得数,最快的小朋友智慧星就归他。3+4= 6-5= 4+3= 3+3= 7-4= 1+5= 5+2= 6-3= 7-5= 2+5= 7-2= 6-3= 6+1= 6-1= 7-3=
4、做P46 想一想和做一做,并练习写算式。指名学生对答案,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5、说说我们生活中的数。
三、总结:
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记住了什么? 板书设计: 6、7的加减法
6的加法 6减几 7的加法 7减几 1+5=6 6-1=5 1+6=7 7-1=6 2+4=6 6-2=4 2+5=7 7-2=5 3+3=6 6-3=3 3+4=7 7-3=4 4+2=6 6-4=2 4+3=7 7-4=3 5+1=6 6-5=1 5+2=7 7-5=2 6+1=7 7-6=1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用 数 学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p47看图列算式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图意,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中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在于们生活中。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热爱我们的生活。教学具准备:数字卡片、教学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口算卡片:
3+4= 1+6= 7-3= 4+2= 1+5= 7-5= 5+2= 6-2= 6-3= 7-1=
2、看图填算式: 3+2=5 6-3=3 2+3=5
二、导入:
小朋友们看,这幅图美丽吗?图上画的是哪里?
三、新授:
1、引导学生看图,准确叙述图意。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 如:草地上原来有4个小朋友在捉蝴蝶,旁边有2个小朋友在玩。教师用手势表示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出示大括号,学生认识,并说表示什么意思?问号又表示什么意思?
2、谁能完整的把这幅图的意思说一遍?(多指几个学生说图意)
3、那谁会列式计算?算式里的2、4和6分别指什么?
4、下面另外几幅图学法一样,教师在此过程中适当进行环保教育和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生和同桌说说图意,然后动笔填写空格。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
第五课时8和9的认识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3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3.培养学生初步的手机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课前收集8和9的有关数据,计数器、直尺、数字卡片,各种实物卡片。
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
利用南宁市正在大力发展城市建设,大规模的进行亮化工程,力争把广西首府美丽的现代化花园城市,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入8、9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教学8、9的基数含义
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师: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学生自由说。教师把学生凌乱、无序的数物体逐渐引导向按一定的方位、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等)。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4人小组内向同伴交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交流、评议。最后全班同学把自己收集的数据张贴在教师四周,全班同学自由交流。
让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学具摆一摆8和9,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教师巡视。
三、教学8、9的顺序
让学生到用计算器逐一拨出1、2„„7,边拨边让其他学生一起数数。当学生拨到7时,问:现在有7颗珠子,再添一颗是几颗? 当学生拨到8时,问:8颗珠子再拨一颗是几颗?
拨珠练习让学生明白8、9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到的。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直尺,观察直尺上的“8”和“9”在哪,并完成课本的填空。填好后在学生顺着数一遍,倒着再数一遍。
最后让学生在4人小组内看着直尺上的数,互相提问题。
四、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出示7、8、9的点子图,然后让学生说出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让学生从7、8、9中任意选两个数,用学过的“>”“<”来表示它们的大小。教师随意拿出0—9的数字卡片,让学生用手势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第六课时8的组成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数8个物体的实践活动,认识8,会写8。
2.通过数、分的实践活动,掌握8的组成,培养操作技能。
3.知道8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8以内数的大小,能准确区分8个和第8个,培养初步的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8的组成,会比较8以内数的大小。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创设情境。
(1)回忆已经认识的几个数。
(2)引出8。(多媒体或实投显示l~7和0的活泼可爱的八个数字娃娃)比一比,这几个数谁最小,谁最大?(电脑讲话并动态显示:数字娃7跳出来得意地说,“我最大!”还指着0说,“尤其是你,没头没脑,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你最小!”0的脸涨得通红,圆圆的眼睛里流下一滴又大又圆的眼泪,恰巧挂在0圆圆的眼睛下边。7惊讶地发现身旁多了一个比自己大的数字8。)
2.出示课题。
在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8,而且还学会了8的写法。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了解8是怎样组成的。(板书:8的组成)
二、教学8的组成
(1)每四人一组,把8个◈分成两堆,想一想有几种分法。(注意小组协作及分法的函数思考水平。)
(2)讨论:从这四种分法中你有什么发现?看到每一组你还有什么想法?(注意讨论的充分性和反馈的广泛性。)
(3)课中1分游戏,师生拍手组成8。(要关注准确和敏捷,培养注意力品质。)
三、教学8的写法(1)(多媒体或实投、板贴放大的课本小动物图)互相说一说。小兔排第几?谁排第三?小猴排第几?共有几个小动物?谁排第八?
(2)指导写8,练习写8。(注意写字姿势和书写方法)
四、巩固练习1.目标检测。
(1)在◈里填上“>”、“<”或“=”,在□里填数。7◈8 8◈8 8◈6 □◈8(2)◈ ◇ ● □ ◈ ◆ ★ ☆ 一共有()个图形,()排第几。
五、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先互相说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2)带“8”字说一句话。
第七课时8、9的加减法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练习十一第7、8、9题。教学目标
1.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难点:能熟练的计算8、9的加减法。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小棒,小黑板。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尝试计算8的加减法
出示挂图,让学生自由发挥看图说话,然后让学生根据图上的内容写算式。指名汇报,全班交流,互相评价。
二、动手操作,感受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师:先在左边摆7根小棒,再右边摆2根小棒。请根据下面的问题写出算式。小黑板出示问题:7根小棒添上2根是几根? 2根小棒添上7根是几根?
从9根小棒里面去掉2根还剩几根?
从9根小棒里面去掉7根还剩几根? 学生写出算式,并汇报结果。师:上面这么多的算式的得数,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如“7+2=9,那么2+7就一定等于9吗?”“你怎么知道:7+2=9,那么9-2就等于7吗?”这类问题,来激发、引导学生归纳加减法间关系的欲望。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7+1=8 8-7=()让学生进行抢答,问: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指明说,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懂得用加法来计算减法。
教师抓住时机,与学生进行谈话:这节课你们又有了一个新的收获,用加法来计算减法能用在哪?使学生加深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三、巩固练习
分层次出示练习八的第7、8、9题。
其中第7题要注意指导学生搜集数据,理解题意。
第8题可以配以故事情境的描述,让学生接着讲故事,并列出算式,要求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第八课时10的认识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1页及练习十三第1~3题。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具准备:实物投影器、教学挂图、尺子等。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猜谜引出已认识的数0~9。同学们,我们来猜猜谜语,好不好?
(l)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2)0和6之间有哪些我们认识的数?(3)(伸出5指)它添上2是谁?(4)7的相邻数是谁?(5)8再添上1是几? 2.9再添上1是几?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1)生活中和10有关的事情很多,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
学生分别说出:星期天我在民族广场看见10只气球;我在南湖桥看见10只风筝;我家阳台种有10盆花;我爸爸钓了10条鱼。
(2)请小朋友们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8人)
(师站进去)现在有几个人?(9人)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谁有办法? 学生回答:一个小朋友站进去就可以了。
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3)同学们在学习中经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观察(实物投影)9在8的后面,10在哪里,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10比0~9都大。
(4)刚才我们猜了谜底0~9的谜语,你能编谜底是10的谜语吗?先在4人小组里说说,再选一个最好的说给大家听。
2.比大小。
(1)10和一个数比大小,谁能说一说。除了这种还可填什么?10◈□(2)9◈□谁来说说。
(3)完成书本第65页比大小的填空。3.10的写法。
(1)10的写法和0~9这些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2)谁能说说10怎样写?(学生先尝试说说,教师再小结)(3)在书本第65页的田字格里练习写10。(4)写完了同桌互相欣赏一下。4.10的组成。
(l)请你拿出10根小棒,摆一摆,分成两堆,看看你有多少种方法?谁能想办法,分得又快又好。
(2)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3)请一个小组汇报你们组的方法(实物投影展示)。(4)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5)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分法,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引导学生回答,看一个记两个,(6)独立完成第65页10的组成的填空。
三、游戏:10的组成练习
1、教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
2.同桌两人做游戏,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数合起来是10。
四、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九第1、2、3题,指名回答。
2、给能组成10的相连方框涂上相同的颜色。6408 8755 2193 1507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谁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可以提出来。
第十课时10的加减法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p6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6、熟练掌握10的组成和分解的基础上,学会得数是10的加减法和10减几的减法,并能正确口算。
7、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看图说图意和口头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10的加减法。
8、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教学具准备:苹果数字卡、数字卡片、小花、小棒、五角星、小黑板。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四、导入10的组成:
玩找朋友游戏,复习10的组成。
师出1个手指,说道:“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
生出9个手指,答道:“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1和9组成10。” 师:“1和9组成10,你就会想到谁?” 生:“想到9和1也可以组成10。”
五、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刚才对10的组成掌握得真好!
1、教师出示圆圈图:9个黄,1个红,师边打手势边问:“9个黄,1个红,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圆圈?”(10个圆圈)
2、你怎么知道是10个圆圈? 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加减法。(教师板题:10的加减法)
六、新授:
1、看着这幅圆圈图,你还能列出其他算式吗? 生可能会回答:
(1)有9个黄,1个红,合起来是10个,9+1=10;(2)有1个红,9个黄,合起来是10个,1+9=10;(3)有10个,拿走了9个黄,还剩1个红,10-9=1;(4)有10个,拿走了1个红,还剩9个黄,10-1=9。(生说,教师板书。最后全班齐读一遍式子。)
2、同桌两人合作,左边的小朋友拿出8朵小花,右边的小朋友拿出2朵小花,一起放在桌子上。同桌互相说说这幅小花图可以表示什么意思?并列式计算,把它写下来。
3、指名汇报说图意并列式计算。“你是怎样快速算出得数的?”
4、生看图列式计算:
你还能摆出带有10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吗?你喜欢用小棒摆,小花摆或者数字卡片摆都可以。看看哪一桌小朋友合作得最好,写出的算式最多,把所列的算式写在作业本上。
写完的小朋友可以过位置看看别的小朋友列的是不是和自己的一样,你和他说说为什么这样列。
5、指名说说自己列的算式,教师板书。
6、齐读所有带10的加减法算式。
七、巩固联系:
1、打开课本P66,动手把这些算式填完整。
2、玩“吃苹果”游戏:
把算式卡片分给一部分学生,把写有得数的苹果发给另外一部分学生。拿算式卡片的学生上来,一个一个说。例如:手拿9+1就说“我想吃的苹果在哪里?”,手拿10的“苹果”跑上来答道“在这里呀在这里”。然后全班齐读算是。
3、大家来摘智慧星:
看算式马上说出得数,最快的小朋友就能得到智慧星。教学后记: 10-1= 10-8= 10-6= 7+3= 4+6= 2+8= 10-5= 10-2= 10-3= 8+2= 3+7= 6+4=
10-7= 5+5= 10-9=
八、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第十一课时 连 加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1页及练习十三第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迁移能力。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具准备:课件,磁性小棒,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录音磁带。学具准备:10根小棒。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进行“画苹果比赛”,分男女两队,第一轮为双人赛,第二轮为三人赛。每轮比赛结束后由学生列出算式,判断出胜方。
师:我们看到了一场激烈的比赛,老师还注意到了,同学们能计算出3个数相加的结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连加。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读。
二、新课
课件演示:先是1条鱼游出来,接着5条鱼一起游出来,又游来了2条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画面的意思,并列出算式。教师板书算式:1+5+2=8。
教读算式,学生跟读:1加5再加2等于8。
师:算式里的“1”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 指名答。
问:计算1+5+2=8,第一步先算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指名说)除了这方法以外,还有没有别的想法?
教师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加连加。在计算时,我们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把加得的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把加得的结果再和第一个数相加;还可以先把第一个和第三个数相加,把加得的数再和第二个数相加。
三、教师教做课中操
四、联系生活实际
师:连加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比如说我们开学时买作业本,买了2本算术本,2本图画本,4本生字本,一共买了多少本作业本,算式是2+2+3=7(可由学生说)。平时你们在哪里用过连加?谁能说一说?(指名说)
五、动手摆小棒
让学生按照教师要求摆小棒,同时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学生根据摆小棒的情况列出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个别汇报。
六、游戏:出手指
学生以六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其中三名学生出手指,另外三名学生根据 对方所出手指数写连加算式,游戏轮换进行。教师宣布游戏开始后,巡视并进行指导。游戏结束,投影出学生写的算式,集体讲评。
七、小结
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还记得连加算式怎么读吗? 怎样计算连加?
第十二课时 连 减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事物普遍联系”的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出算式。
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口算卡片,10根小棒(或花片、狮子卡片)。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一、口算减法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快速进行口算,并出手指表示结果。
二、新课 小黑板出示图:
师:谁能根据这幅图说一说图的意思?(老师一共有8个篮球,分给男生2个。再分给女生2个,还剩下多少个篮球?)
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8-2-2=4
教师板书算式,学生跟读算式:8减2再减2等于4。
师:算式里的“8”表示什么?第一个“2”表示什么?第二个“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指名答。
问:计算8-2-2=4时,第一步先算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 指名说,教师板书: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这是一道什么题? 学生回答:连减。教师板书课题:连减。
师:大家想一想,计算连减的方法是什么?(引导学生用连加和连减相比较,小组讨论,指名说)
教师小结:计算连减,要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先算前两个数,再用他们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
三、联系生活实际
师:平时你在哪里用过连减?(指名说)
四、动手摆学具
师:请拿出你喜欢的学具,我们一起来动手摆学具。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摆学具,并列出算式,4人小组交流计算方法,派代表汇报。
第十三课时加减混合(1)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比较、判断和迁移能力。
3.渗透“变与不变”思想,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练习本,10根小棒。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连加、连减口算(小黑板出示)
师:说一说连加、连减的计算题应当怎样计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加法、减法口算:4+3= 7-2= 3+7= 10-4=
4-2= 2+3= 8-1= 7+3= 学生口算出得数,并观察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汇报。(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是第二个算式中的第一个加数或者是被减数)
二、学习新知
1.初步感知加减混合运算,发现加减混合运算的特点 师:利用这个特点能不能把每组中的两道题合成一道题?
学生说组合题,教师板书:4+3-2= 3+7-4= 4-2+3= 8-1+3= 师:这些题有什么特点?(这些题有加法计算,也有减法计算)给它们起个合适的名字。
学生交流,教师归纳:这些题就是加减混合运算题。教师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2.探讨计算方法
师:想一想这些题应当怎样计算?4人小组讨论一下,试着算一算。学生交流后说说个人方法。
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本的两幅图说图意并正确进行计算。
学生说出4+3-2,3+7-4,4-2+3,8-1+3的计算顺序:第一步先算„„第二步再算„„ 教师板书出计算过程。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刚刚我们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计算的?谁能用一句话把这种顺序总结起来?
归纳:加减混合运算先算前两个数,用得数再与第三个数进行计算,也就是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学生说一说第75页“做一做”的图意并玩成填空。2.同桌互相摆小棒,列出加减混合的算式并计算。
五、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第十四课时加减混合(2)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1页及练习十三第1~3题。教学目标
1.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加减混合的计算,并且计算结果正确。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能比较熟练的计算加减混合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数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币若干,练习本。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设计
一、口算练习
教师出示一步计算的加、减法口算卡片,要求学生快速进行口算并出手指表示计算结果。
二、加减混合运算练习1.完成第1、5题。
此题除了要求学生根据画面正确计算外,还要重视学生在方框里填加数和减数的过程,为学生以后更好的学习看图列式计算,特别是看图写两步算式做准备。
2.完成第2题
这是一道连线题,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连线的理由,起到巩
固连加、连减计算的作用。3.完成第3题
让学生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科书上练习写加减混合算式,教师可多出几道题让学生在
生字本上写。
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4.完成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回答,并要求说出计算过程。5.完成第6题
此题要求学生计算出横行、竖行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得数,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连加的方法
(先算前两个数,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先算后两个数,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先把第一和第三个数相加,再加第二个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集体讲评。
6.在()里填上正确的数(发展性练习):
5+3-2+4-5+3=()8-6+2+5-3-4=()9-5+4+2-10=()2+6+2-7-1=()
此题算式的计算步骤比学生学习过的两步计算要求高一些,一些学生可能感到困难,教师
可先和学生一起做第1题,让学生明确计算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7.完成第7题
这是一道游戏性质的习题,练习时可设计成一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际感受连加、连
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过程,提高计算能力。
课前先让学生按照课本做一张同样的卡片,4人小组轮流用棋子进行“下棋”游戏,每走一步都要说出计算的得数,其他学生当裁判,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完成思考题
这道题有助于学生实际经历应用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
时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练习时先引导学生明确题意,然后让他们自己独立思考想办法解决。可把学生想出的拿法一一列出,要鼓励想出多种不同的拿法。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1页及练习十三第1~3题。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数序和大小,能够正确地读出11到20各数。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12各数。
教具、学具准备:20支小棒和一把尺子,投影片。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8-4 4+3 7+3 3+6 9-4 9-6 10-7 8+2 10-8 5+5 3+5 7-4
二、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1.数小棒
(1)让学生数小棒,一根一根地数,从1数到20。
(2)出示例1的幻灯,演示:一根一根地数,从1数到10,把10根捆成一捆,接着一根一根地数到20,再把10根捆成一捆。使学生看到1捆是1个十,2捆是2个十。然后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用小棒数一遍。
2.让学生用小棒分别摆出11根、13根、15根、20根,让学生分别说出是怎样摆的,所摆的小棒里有几个十,几个一,再把这个数读出来。
3.让学生拿出直尺,从0数到20;从8数到14;从6数以17。
问:13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16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11比13大还是小?17比14大还是小?
三、练习: 1.让学生齐说1-20,再让学生数。
2.让学生(指名)从7数到18,然后全班学生从7数到18。3.读数练习。
4.根据数摆小棒。说一说每一个数是如何摆的,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5.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6.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数和读20以内的数,知道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还掌握了20以内数的数序和大小。
第二课时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1页及练习十三第1~3题。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同时使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了加减法的关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数字卡片11—19,小棒20根。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3”,提问:这是多少?谁能很快在桌面摆出13根 小棒,让老师能一眼看出是13根。学生摆,教师巡视。
师:看着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指名说。
二、小组合作学习: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数字卡片,想请小朋友们摆一摆小棒、写写算式
好吗?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每组四个小伙伴讨论一下,找出你们最喜欢的数,派代表来把数字卡片和汇报卡拿回去,然后大家先按卡片上的数字摆小棒,再根据小棒图写出四个算式,写完后把数字卡片和汇报卡贴在黑板上。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并作辅导。展示评议汇报卡。
师:我们看一看这些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生:都有10。
师:这就是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板书课题)
三、总结归纳,再次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往往们还可以分一分,可以怎样分? 生: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加法算式,一类是减法算式。
师:减法家庭里的成员也应该有自己的名字呀,谁想给大家介绍?
让已经具备这一知识的学生来介绍: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教师板书:被减数、减数、差。同桌互相介绍加、减法里各数的名称。
四、解决计算问题: 师:今天,加法家庭和减法家庭的成员要向我们小朋友挑战了,大家有 没有准备好接受挑战?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快速口答(可指名答、开小火车、小组间互相一问一答等)
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 第一课时 认识整时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92页,及练习十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会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教具、学具准备:钟表模型、闹钟学具(学生人手一个)。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表演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小品:一是早上妈妈再三叫起床还是不肯起来的小朋友,40 二是闹钟一响,自己就会起来的小朋友。
2、学生评价这两个小朋友谁的表现好?你要学习哪个小朋友?
3、提问:你们早晨都在什么时间起床?(指名答)我们要向第二位小朋友学习,听到闹钟响了就要马上起床,不要睡懒觉。那么你们会看钟表吗?
二、教学新课:
1、初步认识钟面: 学生观察手上的钟表,钟面上都有什么? 这两根针有什么特点? 教师拿实物钟,边演示边说: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看,这根又细又长得针叫分针,又短又粗得针叫时针;钟面上有1到12这12个数,还有12个格。
2、认识整时:(1)学生观察教科书P91最上面的钟表,所指示的时刻时多少?四人小组讨论,你时怎样认识整时的?7时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
(2)学生再观察几个时间,小组讨论出这几个时间的时针和分针都有什么相同点?指名小组总结。
(3)教师再次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钟表模型,拨出7时。让大家每四人小组互相检查拨对了没有。
(4)怎样表示时间:用数字表示整时,冒号右边是2个“0”,冒号左边是几就是几时。然后放手让学生独自做练习拨3时和6时,并指名上来板演写法,全面订正,最后认读下面数字表示的整时。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独立做P92的练习
2、做练习十六的第1-3题
四、小结: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的中间。
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半时的写法:电子表的半时用“30”表示,点左边是几,点右边是“30”,就表示几时半。
第二课时 认识半时
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1页及练习十三第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会学会看钟表上的半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钟表模型、投影仪器、闹钟学具(学生人手一个)。
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故事引入
课件出示小蜜蜂早晨起床、发现蜜源跳圆圈舞、找小伙伴、采花蜜的4个钟面时刻的画面。
2、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勤劳的小蜜蜂想要写一篇日记,你能帮帮它吗?你能正确的说出钟面上的时刻吗?
学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
3、揭示课题
师:小蜜蜂8时半发现蜜源,10时半到11时半和小伙伴一起采花蜜。今天,大家一起来认识半时。
二、认识半时: 出示3时半钟面,让学生用学具钟拨一拨:你能说出这是什么时间吗? 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自主交流汇报:时针指向3和4中间,分针指向6,就表示3时半。出示8时半、12时半,让各组合作,动手拨学具钟,并说一说。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3时半、8时半、12时半钟面上的分针都是指向6的。师:半时和整时分针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小结: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的中间。
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半时的写法:电子表的半时用“30”表示,点左边是几,点右边是“30”,就表示几时半。
三、实践应用:
1、完成课本第93页“做一做”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独立完成。分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半都在做什么,加深对半时的认识。
2、游戏活动
游戏一:教师说出几个时间,让学生用学具钟拨一拨。
游戏二:同桌合作,一个说时间,一个拨钟。
游戏三:让学生任意拨自己喜欢的时间,并说一说自己那一时刻在干什么
3、完成课本第4题。
教师说明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
4、画出最右边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让学生先观察钟面上时间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再确定最后一个钟表上的时刻,然后画出时针和分针。
四、本课小结: 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教师提出希望:我们学会看时间,知道时间是最宝贵的,希望你们都做一个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第八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 第一课时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1页及练习十三第1~3题。教学目标:
1、学生明确给9、8、7、6凑十各需几,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打基础,分散教学难点。
2、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习惯。
教学具准备:苹果数字卡、数字卡片、小花、小棒、五角星、小黑板。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的组成:
玩找朋友游戏,复习10的组成。
师出1个手指,说道:“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
生出9个手指,答道:“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1和9组成10。”
二、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刚才对10的组成掌握得真好!
1、哪个小朋友知道植树节使几月几日?(3月 12日)
2、植树节这天,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到人民公园植树,有十个坑,已经种了9棵树,再种几棵才能吧这十个坑填满? 教师板书:9+()=10 给9凑十需要几? 9加几等于10?(生答)
3、教师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凑十”
43(教师板题:“凑十”)
三、新授:
1、学生动手摆小棒,分别给9、8、7、6凑十。
如:学生先摆出9根小棒,教师提问“再摆几根才凑成十? ”(再摆1根凑成十,9+1=10)(8、7、6凑十教法类似)
2、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给9、8、7、6凑十各需要几,你们还记得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拍手说一说。
给9凑十需要1,9加1等于10;给8凑十需要2,8加2等于10;给7凑十需要3,7加3等于10;给6凑十需要4,6加4等于10;
3、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十什么?(凑十)
4、你们还知道其他可以凑成十的数吗?小组4人交流,边摆边说。
四、巩固练习:
1、教师出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 妈妈叫小明去买10个鸡蛋,他先买了5个鸡蛋,再买几个才凑够10个鸡蛋?(5+(5)=10)
2、指名学生自编题目,其他学生列式计算,再对答案。
3、出示一幅三角形图,要求用我们今天刚学习的“凑十”法来做: 教师引导学生用“凑十”法,9凑1 “为什么要挪一个 ?”
4、拍手说儿歌: “小朋友,拍拍手, 大家一起把十凑, 9凑1, 8凑2, 7凑3, 6凑4, 两5相凑刚好够!”
3、大家来摘智慧星:
看算式马上说出得数,最快的小朋友就能得到智慧星。9+ =10 8+ 3 = 7+4= 8+ =10 9+ 3 = 9+6= 7+ =10 8+ 6 = 6+3= 6+ =10 5+ =10 5+7=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回家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并自己编题来考考他们,看哪个小朋友最厉害,编的题目最多,考倒爸爸和妈妈!
第二课时 9加几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1页及练习十三第1~3题。教学要求:
1、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3、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凑+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课件,借‘‘爸爸和妈妈’’买的饮料,揭示课题-----有几瓶饮料。
2、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知道了什么信息,能提出哪些问题。生1:爸爸买的饮料比妈妈买的饮料少? 生2:妈妈买的饮料比爸爸买的饮料多? 生3: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爸爸买了3瓶饮料,妈妈买了9瓶饮料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师:你们知道一共有几瓶饮料吗?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来(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有如下几种算法:
(1)数出来的:1、2、3、4、5„„
11、12,一共有12瓶饮料。
(2)妈妈买了9瓶,然后接着数爸爸买来的饮料10、11、12一共有12瓶饮料。(3)我把爸爸买的饮料拿1瓶放在妈妈的袋子里凑成10瓶,10瓶再加上剩下的2瓶,一共是12瓶。
(4)我把妈妈买的饮料拿7瓶放在爸爸的袋子里凑成10瓶,10瓶再加上剩下的2瓶,一共是12瓶。
(5)我知道10+3=13,那么9+3=12,9比10少10,得数就少1。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几种方法中你们最喜欢哪一种?
4、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小朋友们说的方法可真多,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一共有多少瓶饮料怎样列式?生说,教师板书9+3,请小朋友用小棒摆一摆,教师知道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替妈妈买的饮料,右边摆3根代替爸爸买的饮料,小组内互相讨论,汇报结果: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9+3=12 把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 9+3=12 把9分成2和7,7加3得10,10加2得12
二、试一试: 9+5= 7+9= 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并在小组内互相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
三、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算式,只要写得合理都给予适当的表扬,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游戏:找朋友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吗?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很多的方法计算出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计算吧!
第二课时 8、7、6加几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1页及练习十三第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计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同学们,你们想参加吗?好,老师这就带你们去。
二、新授:
1、我们先去聪明屋,看看那里的题你会不会做。
2、出了聪明屋,我们再去智慧山瞧瞧。
请同学们把3座山峰上的3个数字加在一起,看谁先找到好方法,最快算出来。通过此题是学生能熟练运用凑十的方法计算,加深理解。
3、接下来我想实现同学们的一个梦想,你们喜不喜欢天上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呀?你想不想把它摘下来呀?今天老师就让你们的梦想成真。大家看前边的黑板,我们把它看作蓝天,上面贴着12颗小星星,星星上都有数字。我请两位同学上来,一个人摘左边的星星,另一个摘右边的星星,然后把两颗星星上的数字加在一起,谁愿意来摘星星?
(一)教师指导操作: 1.学生分别摘下两个数字星星。(数字是几不限制)2.教师列出算式,例:(学生口述,教师板书)3.提问:
你是怎样算的?(例:先把8凑十,8凑十需要2,把6分成2和4,8与2凑十,10加4得14)
注:前三道题教学方法同上。(二)学生自主学习1.学生摘数字星星。
2.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写出计算过程。(同上)
3.找另一个学生到前边判断上一个同学的做法是否正确,画上 4.提问:
你还能说出几道8加几,7加几,6加几的题,算出得数,说说你是怎样做的?(8+4,7+9,6+7等)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8加几,7加几,6加几的加法,同学们可真够棒的,只用了一节课就学会了还几页书上的知识。我们学会运用凑十法来计算,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凑十呀?(好算)
完成书后练习。
第三课时5、4、3、2加几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1页及练习十三第1~3题。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和想大数加小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学会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的题目。
3、培养学生灵活的书写习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看算式写得数。9+5 9+3 8+5 8+3 9+4 9+2 8+4 7+5
二、新课
1、教学例1: 问:这是两道5加几的题目,同学们会算吗?怎样才能很快想出5加6得多少呢? 问:要算5加8得多少,应如何想?教师启发引导。
2、教学例2: 出示题目,让学生试做。然后说一说算理。
3、教师小结:
今后我们计算5、4、3、2加几的计算题的都可以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用大的数加小的数。
三、课堂练习。a)P101“做一做” b)练习二十四题目。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5、4、3、2加几的题目。计算时,可以用 交换加数的方法,很快想出得数。
总复习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
2.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会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知道整时和半时。4.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20以内的数
课型:复习课 教学时间;学习目标: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20以内数的组成。教具准备:数学卡片 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19)等。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5。4.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的情况。
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
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指2名学生回答。
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
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4.学生做教材第118页的第2题。5.师生对口令(11一20各数的组成)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几?十二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等。
三、复习序数的含义 ’
1.出示题,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
(1)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2)把第14个珠子涂上颜色。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2)我比9少1,我是几?(3)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4)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5)我比18少1,我是几?(6)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7)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我是几?
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1. 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
(1)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3+4=7 4+3=7(2)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五、课堂练习总复习的第1、2题。
1.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并针对情况讲解。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教学时间: 课型:复习课
学习目标: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难点: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具准备:数学卡片 教学方法:观察、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