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XX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2010年,我院在校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工作求实,方法求新,质量求高”的工作方针,顺利完成了一年的工作任务。在工作方法上有了一定的创新,在工作质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举措及成绩
学校自主创新研究基金的实施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坚强资金后盾,学生不用再因为没有资金而对科技创新望而止步,他们的想法和思路更加的开阔,我院出现了大批的科技创新人才。但是还有部分学生还不知道学校自主创新研究基金基金的详细情况,我们针对这一现象,策划了对自主创新研究基金的全方位的宣传,例如召集各年级班级学习委员召开关于自主创新研究基金的会议,详细介绍了学校的自主创新的各项内容,再由他们向各自班级宣传。我们的宣传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我院09—10学年有17项科技创新研究项目立项。
我校“创新杯”大学生科技文化节举办在校园里营造了浓厚的科技创新研究氛围。2010年十一月初校团委通知各院科技创新负责人召开关于第十届“创新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征集的会议,详细介绍了所征集作品的要求。会议结束后,我院着手对第十届“创新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征集的宣传,制作KT板以及宣传板,以及向各班级做出详细通知。通过我们的宣传,有了很好的效果,征集本科生项目8项,研究生项目3项。除了对各种创新活动的宣传,我院还开展科技讲座5次,开展既有关于所学专业的,也有关于专业之外的。2010年3月29日,我院邀请钱作勤教授开展关于“船舶核动力计数发展现状与思考”的科技讲座,讲述了核动力在船舶上的应用、船舶核动力的发展现状以及对船舶核动力的个人思考。在讲座中学生和教授相互交流,学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知识和经验。2010年5月19日,我院邀请我院副院长牟军敏教授开展了以“欧洲内河航运发展窥豹”为主题的报告,详细介绍我国内河航运和欧洲内河航运,以及做出相应的比较。我院学生详细了解欧洲内河航运以及我国内河航运,也为以后自己的航运生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010年6月8日,我院邀请我院专业老师何正伟教授开展以“仿真技术发展现状介绍”的讲座。讲述了仿真技术在航运业和航海教育方面的应用。科技讲座的开展为学生的科技创新奠下一定的基础,使他们更加靠近科技创新的大门。
针对大一新生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了解不够深入的这一现象,2009年11月6日,组织了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优秀科技创新学子交流会。交流会上优秀学子具体介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是学生对科技创新有了详细的了解。2009年11月22日,我院组织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了一定的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2009年12月初,我院做了关于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创新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我院全体学生。调查结果:11.3﹪的学生参与过科技创新研究项目,42﹪的学生有意向参加科技创新项目研究。从调查结果中看出我院有大批对科技创新感兴趣的学生。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院对我院科技创新人才库进行了更新,从中涌现出很多科技创新人才。
2010年5月,我院以大学生自主创新研究“攀登行动”——第十届“创新杯”科技文化节为契机,组织我院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展,历时3天,让学生了解到我院科技创新发展现状。2010年5月15日,我院邀请科技创新优秀学子开展了一次大型经验交流会。交流会的开展将优秀学子较好经验分享到了整个学院。2010年5月22日,我院组织学生进行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训,能力培训使学生们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我校首届智能交通创意大赛在十月中旬开始举办,历时一个月。我院接到通知,就马上策划在我院的宣传。有11份作品参加初赛,3份晋级决赛。最终所获奖项:二等奖1名,优胜奖2名。
武汉理工大学(余区)学生科协顾问委员会在2010年12月11号正式成立。我院积极推荐我院科技创新人才,使其加入学生科协顾问委员会,让他们有一个更加广泛的交流平台。
二、工作特色及做法
能源与动力学院有“动力之源”科技文化节;政治与行政学院有“社科之光”科技文化节„„我院也有自己的特色,例如我院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库,科技创新人才库就是将把对科技创新感兴趣的同学以及他们的特长及相关材料列入其中。学院老师需要学生做研究项目时,我院学生做研究项目需要相应特长学生时,我们可以从中选择他们所需要的学生,这样既能满足项目的要求,也能给人才库中学生发展自己特长的学生一个很好的平台。人才库每年都会更新,每年都会有很多的新鲜血液注入,使人才库可以满足研究项目的需求。还有我们可以把有关科技创新的活动在第一时间通知到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
三、工作思路 1)开展科技讲座,①有关所学专业的科技讲座,使学生能在大学学有所用。②有关“创新杯”、“挑战杯’、全国交通科技大赛等一些大型科技创新的比赛,让学生更加了解比赛的详细情况。2)我院科技人才库的更新
大一新生有很多科技创新人才,我们要将他们纳入科技人才库。毕业学生要从人才库中去除,但仍保留他们的相关信息,以保证以后向他们学习的需要。3)开展经验交流会
请参加过一些大赛的学长、学姐给大一新生至少一次关于科技创新的经验交流会,让大一新生更加了解大学生科技创新,同时也是对他们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提高。4)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展
将我院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成果以宣传板的形式进行展览,让学生对我院科技创新发展现状有充分认识。
我院的科技创新力量在不断的壮大,科技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我们需要倍加努力为我院科技创新工作服务。
XX学院团委
2010年12月12日
第二篇:放射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再创新辉煌
——放射学院2010年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有着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院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在放射学院相关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下,近年来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态势。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中,我院以“早发动,勤指导,抓落实”为工作思路,使我院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在本工作伊始,我院相关领导就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做好了精密的工作计划,做好了相关学生干部的思想工作,安排了经费和专门的指导教师,学院的教授专家等也亲自参与项目指导,为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早发动,齐动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我院曾多次参加过省、市、学校举办的各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仅获得了许多活动经验同时也培养了众多在科技创新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为了做好本的科技创新工作,我院于四月中旬,召开了学生会主要干部会议,具体安排而本的科技创新工作及相关措施,安排了有丰富经验的学生专门负责,做好本科技创新的动员工作。有多年科技创新工作经验的学生会秘书长马建还专门主持成立了机电创新小组,并专门进行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指导。截止5月底,我院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上报两百多项创新项目。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得到了极大地调动。
二、领导重视,指导到位,学校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为了从众多的向项目中优中选优,我院邀请了专门的老师,集中对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了评估,从众多项目中选出了科学性、可行性较强的项目,对他们的项目实际定型与制造工作进行了精心的指导,给同学支出了项目实现过程中的一些错误与建议,使同学们对自己的项目有了更好的认识,找到了自己项目的最有实现方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并且我院以此为契机,承办了泰山医学院机电产品设计大赛,校团委孔志峰副书记以及各院系团总支书记作为嘉宾到场观看。放射学院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相关专业老师担当评委。大赛共有从各院系预选出的12支团队的12件作品参赛。各位选手首先分别上台展示与讲解他们的作品并回答评委提问,评委们对每件作品分别作了精彩的点评。选手们的创新思维与方法始终吸引着全场的观众。最后,由放射学院马健等同学设计的“山地救援担架”与信息工程学院张笃光等同学的“灾区救援帐篷”获得本次大赛的一等奖。评委老师在对本次大赛作品的质量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也对同学们今后的科技创新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通过本次大赛对机电产品设计的交流与评比,激发了我校各院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提高了大家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这为我校学生再次在山东省机电产品设计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基础,也对全校范围内科技创新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精心准备,措施得力,省级比赛中再创佳绩
1、精心准备,措施有效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与科技创新活动,我院成立放射学院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并设立了“2010放射学院科技创新基金”,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参与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在比赛前期我院组织了对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有丰厚经验的老师,为参赛学生进行了精心的指导,以相互讨论、互补不足、共商对策的方法,是每一位同学的设计法案达到了最优的设计效果,提高了参赛项目的质量。
2、项目出色,再创辉煌
在我院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由我院学生负责的参赛项目,在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中再一次获得优异成绩,由王国柱和胡弢指导马建等同学的作品“山地救援担架”、获得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山东省赛区一等奖;宋莉和齐现英指导李霞等同学的作品“视力适应仪”、董克江和王国柱指导陈毅哲等同学的作品“家用太阳能辅助供暖系统”获得二等奖,、胡弢和王国柱指导李金星等同学的作品“小型破冰除雪车”、胡弢和王国柱指导蔡鹏飞等同学的作品“安全输液报警装置”、王国柱和胡弢指导石刚等同学的作品“脚踝扭伤临时固定装置”分别获得三等奖。这些成绩的获得展现了我院学子在实践、创新等方面的风采,激发了同学们求知进取、不断超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说明了我院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成效显著。
虽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院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我们一定会牢记以往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经验与教训,早组织、早发动努力做好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动员工作,认真安排、精心指导切实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制作与指导工作,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一同将我院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第三篇:学院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学院2011—2012学年
第二学期科协活动及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我院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历来受到院领导的重视,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中,我院坚持以“活跃学生科技创新氛围,增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学术素养,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指导,以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种学术性、实践性、社会性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同学成长成才创造条件为宗旨,发挥我院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充分利用大学生科技创新专家指导组专家资源,极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2012年在**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尤其在今年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史钰晓等出了巨大贡献,现将我院今年的大学生科技工作总结如下:
响,我院今年年初对大并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订了一系列的有关
我科研小组总共有15人,分为三组,在今年的科技创新活动中都表现积极,在今年的春季科研立项、校校园设计、公益广告设计大赛等活动中表现积极,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院全体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为我院的科技创新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科协与科研小组的不懈努力下,我院正在形成一股“人人知创新、人人讲创新、人人比创新、积极出成果”的良好科技创新风气。
二、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科技创新人员的技能
今年来,我院科协加强了对我院科技创新人才的技能培训。我们制定了例会制度,每周对科协及科研小组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创业计划、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的知识培训(培训的内容为深入讲解创业计划和调查报告的申报书及成品的具体要求、形式、内容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科研人员的专业性,带领我院科技创新的初学者一步步走向成熟,逐渐发展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大大地提高了我院在科技创新作品的数量与质量。
我院除了对科技创新作品的培训外,行了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有word、excel、photoshop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写作者的写作、排版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我校今年的大学生春季科研立项活动,取75份作品(其中调查报告54份,创业计划21份)15份作品获得答*******等5份作
彰显了使我们明确了我院科技创新方面的不足,在很
并综合考虑了专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因素。在今年我校的校园设计大赛以及公益广告大赛中,我院******等十余人的作品晋级决赛,取得了有史以来的另一大突破,充分证明了我院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的特点,打造了**学院大学生科技活动的亮点。
五、组织各种科技创新大赛,营造大学生科技活动的氛围
我院为了进一步响应、贯彻并落实校团委、校科协的工作要点及对大学生科
技创新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院学生对科技创新知识的认识,激励我院广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进取,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丰富我院大学生的科技生活,促进我院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同时激发广大学生的创新激情,以引导更多的同学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我院积极参了各种大型的科技创新活动,如2012**市青年创业大赛、2012年“西安世园会”挑战杯专项比赛等大型活动。
在2012**市青年创业大赛中的院有***等6份作品参赛,**省大学生“挑战杯”我院的***等7份作品上交,最后***的作品行列,在2011***等4份作品。
通过参与省市级的科技创新活动,2012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1.不具有普遍
2.我院目前撰写学术论文的学生较少,今后我院将借助专家指导组加大对学生撰写学术**学院特色的学术论文体系。
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力量需扩大。我院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比较多,但学院专家指导组的专家总数相对较少,这对我院我学生科技创新的质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扩大学院专家指导组的规模,特别是学术论文和社会调查方面的指导资源。
4.缺少技术专利。因我院以经管为特色,无理工类专业技术人才,这对于我院大学生参加创业计划赛事已突显出明显性的制约。在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同水电、建筑等学院的交流和合作,寻找合作机会,多多利用外界技术专利,解决技
术瓶颈。
总之,2012年我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虽存在一些不足,但我院科技创新队伍不断壮大和成熟、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科技创新制度日益完善、支持力度不断扩大,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将更加辉煌。
**年5月14日
第四篇:大学生科技创新最新
安徽建筑大学
关于申报2013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
目暨2012项目结题工作的通知
各系(院)及相关部门:
结合《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 5 号)要求,大力推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按照《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办法》(建院字〔2009〕6号)的要求,学校将开展2013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立项暨2012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项目结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形式和要求
1.凡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非毕业班学生)均可以科技创新项目的形式申请基金。要求申请者必须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和坚强的毅力。
2.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立项应围绕所学专业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选题,同时要与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相结合,要有所创新,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选题应侧重于实践创新和应用研究,也可以是基础理论研究。研究内容既可以是学科相关领域,也可以是当前研究热点。研究方式既可以由学生独立开展,也可以由学生承担教师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4.申报项目限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或学术论文、科技制作与发明三类。
5.每个项目应由1—4名同学组成,在1—2名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每位同学最多参加2个项目,每位指导老师最多指导2个项目。
6.对跨系(院)的项目,由第一申请人所在系(院)申报。所有项目必须经系(院)推荐,学校不接受学生个人直接申报。
二、立项申报与结题程序
1.学生申报:项目以系(院)为单位组织申报,申报学生须认真填写《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申报书》(一式三份),在5月15日前交到所在系(院)团总支。学生有未结题项目的不得申报新项目。
2.系(院)初审:各系(院)团总支对申报项目进行资格与形式审查。各系(院)成立以系(院)领导为组长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对学生申报的项目按规定条件择优遴选并填写审核意见后,由所在系(院)团总支收齐,并填写《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申报统计表》。
3.项目报送:各系(院)把《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申报书》(一式三份)和《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申报统计表》(电子稿和纸质稿各一份)于5月20日前集中交到校团委办公室。逾期不予受理。
(二)项目评审
4.基金管理委员会(由教务处、团委等部门联合组成)审查: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予受理:(1)不符合申请条件;(2)提供的材料不齐全;
(3)不按规定要求填写《申报书》;(4)有未结题项目。
5.专家评审:由基金管理委员会邀请专家召开立项评审会,对系(院)报送的申请项目进行评审,筛选出合格项目并公示,最终确定通过评审的项目。
6.立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下达立项通知。通过评审的项目管理严格按《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办法》执行。
结合《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 5 号)要求,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级立项项目。
(三)项目中期检查
7.递交中期报告:项目承担者提交项目中期检查报告,由系(院)预审后,将合格报告提交基金管理委员会。
8.召开中期评审会:基金管理委员会召开中期检查评审会,对系(院)报送的合格中期检查报告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项目可以在结题后报销经费,没有通过评审的项目将停止立项支持。
9.递交结题报告:各项目负责人按如下要求提交结题材料:《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结题报告书》一式二份(见附件);若成果以论文形式公开发表或获得奖励、专利,须提交复印件一份;若成果为实物,须提交实物原型及照片;如有社会相关单位和专家的鉴定意见,请一并提交。结题材料提交至所在系(院)团总支,系(院)对学生科技创新立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初审,将合格报告汇总后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因故未能按期完成项目的应申请延期或中止研究,并按相关文件规定进行处理,有提供虚假成果(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等)的,将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基金资助项目实施时间为期一年,于次年4月底前结题。2012项目结题材料提交截止时间为2013年4月30日(含2011延期项目)。
10.结题评审:基金管理委员会召开结题评审会,对系(院)报送的合格结题报告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项目由基金管理委员会颁发结题证书。
11.拟参加次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科技活动的基金资助项目,需在次年3月结题,并由专家评审,择优推荐。
学校继续支持部分有较大创新价值和应用潜力的项目,支持项目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实现成果转让等。
其它未尽事宜,由教务处和校团委负责解释。
2013年4月10日
第五篇:大学生科技创新
杨震
摘要: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我国高校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一项学生活动。文章分析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阐述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原则,并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具体措施
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指出:“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关键靠教育。高校作为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如何肩负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使大学生成为实现科技创新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生力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1.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胡锦涛同志也曾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基地,必须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目标,为创新人才创造更为宽松的成长环境。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既是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应该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拓展新途径、新方法。
2.培养大学生科技创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关键。当代大学生是将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力军,高等教育必须尽快担负起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历史责任,把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而对于肩负振兴中华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只有培养高度的科技创新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大胆创新,才能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3.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学内在规律的体现和学生工作的内在要求。高校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创造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可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为应用所学知识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
神,使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缩短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距离,从而可以充分体现教学的内在规律与目的。
二、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坚持实践性原则,就是走出课本、贴近自然、贴近生产、贴近高科技,结合现实、结合实际教学,既让学生学到创新本领,又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坚持实践性原则,要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造活动,让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自己设计、亲自体验、自我评价,从而培养观察、想像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主体性原则。即坚持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科技创新研究。坚持主体性原则,教师就要讲民主,把课内课外内容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要减轻学生课内学习负担,让学生有较充足的创造的时间。坚持主体性原则,既要注重对学生共性的全面培养,又要重视学生创造个性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在创新素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3.创新性原则。坚持创新性原则,在教学方面,教师要采用讨论式、调研式等方法,传授知识,教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要创造一种宽松的气氛,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对学生的创造性要善于引导、鼓励,力所能及地为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4.进步性原则。创新是对传统和常规的超越和发展,其成果应是新的、有用的、进步的。坚持这一原则,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坚持既抓创造智力,又抓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5.整体性原则。即根据系统科学原理,统筹规划、科学运作,追求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整体效益。依据这一原则,学校要围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需要,对教育办学体制、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改革和系统优化,创新素质教育运行机制与体制,坚持全面性、主动性与创新性,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与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等方面得到整体发展,成为高素质创造型人才。
三、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途径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学生在校期间的能力培养不是靠某一个部门单独能够完成的,需要各部门协调行动,齐抓共管。学校可以成立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对全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和领导。领导小组可由学校分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党政领导作主要负责人,成员由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和知名专家教授组成,指导全校学生科技活动的发展规划、活动开展、资金筹集、工作协调、评比表彰等。
2.建立科技创新基地,发挥基地的示范与辐射作用。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性、连续性等特点,因此,抓科技创新工作应重在平时。一方面,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涉及的问题很多,如场地、设备工具、指导老师等,如果没有学校的大力支持,活动难以进行。另一方面,在分散模式下运作,会造成科研管理力量薄弱,监督机制不强,造成科研经费支出混乱,严重影响科研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也造成了有限科研经费的大量浪费现象,科研资源配置不合理,现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发挥。因而要实现科技创新的长期化、规模化、阵地化,科技创新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载体。学校可以结合科技创新涉及的学科,依托相应的院系,建立创业计划、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设计、机器人足球及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科技创新基地,为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打造良好平台。
3.建立一支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在技术层面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学生对专业发展方向缺乏准确的判断,对研究方向的把握不够准确;二是学生对开发过程中所用技术不够了解,缺乏实际应用经验。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配备指导教师。可以请博士生导师、教授对各专业方向及前沿技术进行介绍,对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把握研究方向,培养其科技创新能力。
4.学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及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教育环境。科技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环境熏陶。学校必须营造宽松、平等争鸣的环境,鼓励专家、学者、教师、学生之间不同观点的平等对话,鼓励各专业学科交叉渗透。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和创新“灵感”,宽容学生的错误与失败,通过积极开展各类科技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5.加强高校科研条件建设,改善学生科研条件。良好的软环境固然重要,但硬件和资金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高校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重视教师科研的投入,而忽视学生科研的投入。在科研立项和经费的设置上,学生和教师相比,更是相差甚大,学生科研投入少之又少。要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要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学校各种仪器设备和实验室要有秩序地对学生开放。此外,在学生科研立项和经费投入上应向学生给予适当的倾斜,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
6.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是培养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保障。学校可以实施学分制管理模式,制订各种制度和工作条例,明确职责和任务,对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和学生要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进一步激发教师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开设新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参加各项科学研究工作。
7.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强化青年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当前,大学生创新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强的现象在一些高校中普遍存在。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他们成人成才的重要性,要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国家级科技创新比赛和各项学术活动,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从而不断拓宽视野,强化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