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再读《围城》
编辑:雪域冰心 识别码:16-1072134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0 14:14:0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再读《围城》

读钱钟书和他的《围城》

再次捧起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抱着细细品读的心态,回味经典带给我的感动。如果没有记错,这应该是第五遍看《围城》了,我想还会有第六遍、第七遍甚至更多遍,因为每一次看这本小说我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触。这感触算不算得上是一种收获,我不敢肯定,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每一次的阅读都让我身心愉悦,这愉悦的感受来自小说语言的魅力,更来自我对作者本人的一种钦佩之情。我对钱老先生睿智的头脑,幽默讽刺的文笔非常钦佩。我着迷于钱老先生对世间万物、人生百态的独到见解。任何一件在常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他往往都能有不一样的解读,就算是再微不足道的事,经过他的思考,往往都会变得妙趣横生。与其说我喜欢《围城》,不如说我着迷于作者的思维,我要借助着他的作品走进他的精神世界,领悟他带给我们的独到启示。

记得第一次看《围城》的时候,我只是把它当做一本普通的小说来读。我注重的是小说的情节进展,急于想要知道故事的结局,囫囵吞枣般的看了一遍,收获并不大。我只是记住了小说里的几个主要人物,确切的说只是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和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我努力拼凑起这些片段才能得出一个故事梗概。小说主要刻画了主人公方鸿渐、苏文纨、赵辛楣、孙柔嘉等一批抗战初期上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图景和心理世界,描写的是这批知识分子的生活、工作、婚姻恋爱等问题。至于小说更深层次的思考,我完全没有领悟到。这是我急于求结果而忽视了细节得到的教训,我感到我有非读第二遍不可的需要。但第二次捧起《围城》的时候,时间距离第一次大约有一年之久了,时间太长,但我反而更有动力耐心研读它了。因为时间冲淡了我对《围城》的第一次记忆,况且第一次阅读又因我的浮躁而草草收尾,我更加有理由告诫自己不要重蹈覆辙,必须全身心投入。我记得我第二遍读完《围城》后写过一篇读后感,题为“一读《围城》,再读《围城》”,主要是对小说的一次“情景再现”,现在看来多少有些矫情。但小说的细节我确实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许多讽刺揶揄的妙语,奇妙又发人深省的譬喻,让我不禁暗暗佩服作者睿智的头脑和高超的语言天赋。我对小说中大量的新鲜奇特而又讽刺意味浓厚的比喻印象非常深刻,作者的笔墨不着痕迹,而读者的心里却早已印迹鲜明。最具意味的一处比喻是主人公方鸿渐受到家里人的敦促而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于是发出感慨:“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

能,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

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没有包裹。”这一句将文凭比喻成遮羞布,只

有遮羞的功能,而与知识学问是否渊博并无关系。在我看来,这一句讽刺,像一

把能够穿透时间和空间的、具有强大杀伤力的箭,甚至可以直接刺破许多当今“学

者”的颜面,刺进他们的胸膛。作者想要刺穿的或许只是抗战初期那个时代的知

识分子的虚伪,但作者不知,六、七十年过去了,这把比喻的箭仍能狠狠地刺穿

太多当今社会的知识分子了。反省我自己,我隐约感受到了这把利箭刺痛了我的皮肤,让我有惭愧之感。大学生活过了将近一年半之久,学到的东西屈指可数,太多的时间浪费在了琐碎、空虚和无聊之中。这样看来我也有读大学混文凭的嫌

疑。但这文凭是否具有遮羞的功能还不能确定,因为不具有真材实料的文凭,在工作实践中一验证便可将一切掩盖下的无知的羞耻赤裸裸的暴露在众目睽睽之

下。当然,我这浅薄的认识,钱老先生在《围城》里早就做了诠释,主人公方鸿

渐无所作为的一生便是最好的讽刺。《围城》中有太多这样经典的比喻,每一处

比喻都暗含讽刺,让人读了先是感叹作者比喻的巧妙,进而心情转为沉重,最后

不得不反省自我,领悟其中的深刻哲理。第二遍读《围城》,我有了自己的思考,我开始走进《围城》的语言世界,我不得不感慨钱老先生驾驭文字的高超能力。

但我的最终目的是借《围城》这个窗口,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因此我还要付出

更多思考。

最近再一次翻阅《围城》,我没有直奔小说,也没有要从头到尾再看一遍的冲动。而是将钱老先生的“重印前记”反复读了好几遍,文章很短,不过三百来

字,语言很朴素,大都是一些感谢的话,但是我却从中感受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

态度。钱老先生详细罗列了几次再版时订正的内容,并对指正的人表达了感谢。

其中他有提到他曾经打过腹稿却未能问世的小说《百合心》,他说如果《百合心》写得成,会比《围城》好一点。很遗憾,世人没有见到《百合心》,但《围城》

足以让我们惊叹。钱老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已经让世人见识了他的睿智,有些人一生成就一部作品就能不朽于世!

这次读《围城》我特别仔细地看了几遍附录中杨绛女士写的“记钱钟书于《围

城》”。杨绛女士从一位读者的角度,从知己的角度,从妻子的角度解读钱钟书和

钱钟书的《围城》,自然有很强的说服力。正文部分分为两个部分,标题一是“钱

钟书写《围城》”,主要是对《围城》中人物的解读。《围城》的人物都能在现实

生活中找到原型,但这原型也只是模糊的轮廓,并不具备小说中人物拥有的精神

世界。杨绛女士在文章中指出,钱老先生每写一段都会念给她听,她每每听后都

会会心一笑,因为她能敏锐的感知作者借助的现实原型是谁,并能明显感觉作者的再创造。这是多年共同研究学问的默契,也是多年共同生活的了解。正文的第二个部分标题为“写《围城》的钱钟书”,这一部分当然主要是讲述钱钟书先生的生平和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些趣事。通过杨绛女士的叙述,我似乎更能理解《围

城》中那些妙语连珠的来由了,因为钱老先生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和异于常人思维的超睿智头脑。他对生活的某些看法在我们乍一看来会有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但细细琢磨之后,往往会恍然大悟,会心一笑。读了杨绛女士的附录,我猛然发

现,我当初的想法是多么幼稚。我希望能借助钱老先生的作品,隔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和他伟大的灵魂对话,这是多么异想天开的事。杨绛女士笔下的钱钟书有

着不为人知的一面,从他的作品中反应出来的那一面是那么的有限,想通过有限的一面概括他无限闪光的一生,这是绝不可能做到的。我的思想远没达到能和伟

人对话的高度,但我至少以一个虔诚的敬畏者的姿态,努力接近他思想的光芒,以此照亮我的人生。

潘婷 16号新闻092班

第二篇:再读经典

再读经典

《当代时文的文化思辨》中,有两篇文章均提及了《水浒传》。儿时我读《水浒传》,只知道它是名著,它好,所以要读,却从没想过“武松打虎”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背后也有那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尽信书,不如无书。”《武松的神性和人性》与《大哥是怎样做成的》便深入地探讨了武松和宋江这两个角色。

《武松的神性和人性》一文中,从人性和神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武松。武松本是高高在上的一个人物,英雄神采,深入人心。但他打虎的故事是否真的可信呢?不读此文之前,我从未想过。作者从细节入手。武松作为英雄是神勇的,并且体力超人。别人只能喝三碗便醉的酒,他却喝了十八碗,并没有醉,我认为这就是英雄的神性化。但同时《水浒传》中也体现了武松人性化的部分。比如,武松使尽平生力气,一棒子打下来,把哨棒和枯树枝一起打断了,说明他有点惊慌失措。

而在《大哥是怎样做成的》一文中,其实也体现了宋江的神性与人性。说神性,宋江究竟有多大本事,能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作者甚至不客气地点出“宋江是梁山伯好汉中最小人的一个”。这也恰恰体现了宋江普通人的一面。宋江为了获取钱财,也想尽了办法,甚至搜刮银两,可谓“吏道纯熟”。表面宋江神乎其神地得了人心,做上了梁山第一把交椅,实则也是个普通的人,为了生存和生活费劲了心思。

任何一个角色,其实都有神性和人性的两面性,这其实是艺术性与真实性的折射。若只是一板一眼地描摹当时真实发生的故事,也就少了一份艺术创作所需的想象力。像武松打虎这样的故事,也就难以打动人了。正是因为小说既写出了武松作为英雄不同于常人的“神性”,又写出了他作为凡人懦弱和恐惧的“人性”,才得以展现武松打虎的艺术魅力。宋江这个角色便也是如此。

其实每个人都能从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中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他们不只是高高在上的英雄,也不只是绝对正确的人物。他们在自己奋斗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失败与挫折。宋江从无名小吏到江湖霸主,也经历了江湖坎坷;武松打虎,却也心存胆怯。而我们在面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会遇到和他们一样的情况。《水浒传》将艺术性与真实性相结合,情节惊心动魄,但细节似乎也照应了我们的生活。这便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吧。

第三篇:再读“老三篇”

再读“老三篇”

“老三篇”的基本思想,就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作为毛泽东同志在战争时代的著作,已经教育了中国几代人。在我的学生时代就深受“老三篇”的影响,今天重温老三篇仍然感到那么亲切。

《愚公移山》通过古代中国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畏惧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朴素艰苦的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更要发挥愚公移山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信仰和坚韧不拔的追求会使人变得心灵纯洁高尚,一个民族,一个单位有了信仰才能凝聚人心,形成坚不可催的堡垒。

《为人民服务》作为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得追悼会上演讲的一篇讲演稿,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其寥寥数百字,折射出博大精深的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许多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张思得同志虽然没有牺牲在战场上,但他是在劳动中光荣牺牲的,张思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多少年来我们的党员和领导干部把人民群众视为衣食父母,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才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人民服务应牢记在每个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心中,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如果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就丧失了根基,什么事都干不成。

1《纪念白求恩》首先教导我们如何做人,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还是要做一个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人。我们要用更高的标准去做人,象焦裕录、孔繁森以赤诚之心对待国家和人民,对工作精益求精。

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工作出现偏差,后果将非常严重。要提高工作水平,就是凭细节看水平,认真学习白求恩对自己业务的不满足,对技术的严格要求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比起白求恩同志工作的那个时代,现在我们的工作环境那是天壤之别,面对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现代化的办公室设备,我们怎能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得更好?

通过学习“老三篇”,再一次使我清醒地认识自己,对照张思德、愚公、白求恩身上体现出的精神,不断查找差距和不足,积极向实践学习,来弥补自身不足,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第四篇:再读《山海经》

再读《山海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每次读到这段文字,某种莫名的感动就会涌上心头。我仿佛看见,巨人夸父,跨越荒原孤独奔跑的劲头在眼前。

怀着满腔的热忱,为了梦中那一抹妖冶光芒,你让理想始终朝着日头的方向。旷世焦渴,源自缺乏清流的滋润。书上说,“河、渭不足”。区区河渭,怎么能够满足干涸心田上龟裂的渴望?!灼热的日头,已经远遁。有什么力量,竟然能够,让你健壮的身体瘦成那根干枯手杖?晚风凄清,掠过面颊,坚硬的外壳随之片片脱落,坠地。无人的夜里,只有我懂你心意„„

梦之路,好辛苦!

无法猜度,“道渴而死”那一刻,你有没有为自己的选择而悔恨。不过,我了解你内心的渴望:你甘冒被熔化的风险,挽留光明,只为了心中不肯熄灭的信念。

英雄的夸父,倒在了苍茫群山之中。可我知道,倒下的只是伟岸身躯,梦想不会睡去。

骨殖,深埋在土壤里。因为你的逝去,峰峦垂首,江河断流。那些血色的泪珠,在跳舞。

有风经过的日子,回访的阳光洒满神奇大地。你看,悲情原野分外妖娆,朵朵桃花儿在绚丽开放。

酷毙的夸父,那炫耀景象是你不死的梦想!

我决定,黎明时分就背起行囊,沿着你当初奔赴的方向,为了那片桃林盛开成海洋,去追寻心中梦想。即便是重蹈“道渴而死”的结局,也会仰天而望,把片片白云想象成飞行翅膀。

第五篇:再读狂人日记

阐释《狂人日记》中的人文精神

在我的哲学的温床里,我拥抱着儒家的仁义道德。12月12日早上,我坐公车到“文科楼”上课。

在二十一世纪,我看到“狂人”“旧病”复发。

----------题记

反人道的“吃人”社会

《狂人日记》是鲁迅1918年5月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借此小说披露了几千年来封建传统礼教对中国国民的精神奴役;揭示了儒家精神核心----“仁义道德”在封建社会的空虚形式,在考究了“古久先生”后,赤裸裸的告诉世人“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控诉了封建礼教,封建制度的罪恶,喊出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狂人日记》揭示的是一种“吃人”的,反人性,反人道的封建社会的人文精神。在封建社会中,没有亲情,只有杀害、暴力与凶残。所以,小孩子,狗,医生,陈老五以及大哥,都在以同样凶残异样目光看着“我”,想吃“我”,他们要“养肥我”,但又不敢直杀了吃,他们给我罩上“疯子”的名目,他们要逼“我”自戕,这样他们“没有杀人的罪名,又偿了心愿”,他们这是“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但是小孩呢?”他们何以那样议论“我”?“这真叫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救救孩子。。。”这是中国在“五四”时期最早的真的声音,它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狂人的遭遇

狂人,是一个受到封建礼教迫害的旧知识分子,他怀疑周围的一切,多疑而警惕。他因为“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揣了一脚”,世人都跟他结了仇似的,人人都睁着怪眼看他,想吃了他,当他是“疯子”。狂人不解其中缘由,但他明白,“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他打开了历史查阅,上面写满了“仁义道德”,他横竖睡不着,琢磨半夜才恍然大悟,中国四千多年的历史不过是“吃人”二字。他终于明白“我也是人,他们想吃我”。于是他开始警惕,还 是自我反抗和斗争。当别人说到“吃人的事”“是从来如此的”,狂人伸张正义的反驳“从来如此,便对么?”。他警告说“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他劝告吃人者“去了这心思”,“从真心改起”。然而,四千年的封建礼教根深蒂固,人们的思想陈腐,黑恶势力强大,在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年代,狂人的个人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虽然他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但最终还得向封建势力妥协,病好了之后便“赴某地补侯”。这就是为什么小说以省略号结束而不是感叹号。

古今吃人史的引证

从“易牙蒸子”“易子而食”到“哥哥吃妹子”,其中有些言语虽是狂人的“记中语误”,但都有其出处。这些都披露了四千年来的吃人的封建传统。这是何等的惊天发现,令人深恶痛绝。这是社会的混乱,是反人性,反人道的。

“易牙蒸了他的儿子,给桀纣吃,还是一直从前的事。”

“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了,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

“这几天是退一步想:假使那老头子不是刽子手扮的,真是医生,也仍然是吃人的人。他们的祖师李时珍做的“本草什么”上,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

“至于我哥,也毫不冤枉他。他对我讲书的时候,亲口说过可以“易子而食”,又一回偶然议论起一个不好的人,他便说不但该杀,还当食肉寝皮”

“我提起筷子便想起我大哥,晓得妹子死掉的缘故,也全在他。那是我妹子才五岁,可爱可怜的样子,还在眼前。母亲哭个不住,他却劝母亲不要哭;大约因为自己吃了,哭起来不免有点过意不去。”

愚昧无知的吃人者

那些“吃人”,“准备吃人”和成为“吃人者”之帮凶的人,大多是身份底下的同胞,甚至是自己的“哥哥”,“母亲”。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

“妹子是被大哥吃了,母亲知道没有,我可不得而知。母亲想也知道;不过哭的时候,却并没有说明,大约也为应当的了。记得我四五岁时,坐在堂前乘凉,大哥说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煮了请他吃,才算好人,母亲也没说不行。”

“杀人术”的揭露 传统的杀人术有三。

其一,孤立对象,舆论压迫。

“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了,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

“恶人”被吃了,他们吃得理直气壮。“我晓得他们的方法,直接杀了是不肯的,而且也不敢,怕有祸祟。”所以通过联络,布满罗网,“众口铄金”,分享了“恶人”。

其二,提出警告,发出威胁,逼你自伐。

他们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狂人的大哥请来了刽子手“何先生”给狂人确诊。他晓得他们无非是想借看脉,揣揣肥瘦。何老头子最终开方“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天,就好了。”当然了,养肥了便可多吃。走出门不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了罢!”大哥点点头。。。”老头子这一出,彻底给狂人提出警告----“他们想要吃我了”;“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哥哥。”“赶紧吃了罢!”是提出威胁,静待我的反应。“最好是解下腰带,挂在梁上,自己紧紧勒死,他们没有杀人的罪行,又偿了心愿。。。”

其三,预备名目,制造借口,将你吃掉。

“这时候,大哥也忽然显出凶相,高声喝道,“都出去!疯子有什么好看!”这时候,我又懂得了一件他们的巧妙了。他们岂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预备下了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

儒家专制下的“仁义道德”何以如此无人情?

“仁义道德”是儒家思想的精神核心,横渠四句有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现在看来,何以为民立命?何以万世太平?反而处处无情。何以如此,笔者细细琢磨,缘由有四:

首先,儒家对生命的本能,对于利己是否定。它为历代的制度服务,为君王服务。

其次,儒家强调爱有差等。它虽提倡“泛众爱”,却强调人优于人,使得人生来就不得平等,反人性,反人道。

再者,儒家强调宗法关系,在宗法等级的秩序里,个人生命没有丝毫的价值。

此外,儒家礼教原来是人类进入文明的一种重要行为规范,也有合理的一面。但是,斗转星移,时代境迁,它不再适应潮流与时代了,它不能与时俱进。古代讲“善”,“仁义道德”是一种好的形式;而今,我们凡事求“真”,这就要事实求是的建立新时代的“精神核心”。

《狂人日记》 向世人揭示长期固守在封建礼教下的人们,思想早被腐化,一切都司空见惯;它鞭笞了落后的,倒退的,反人性的人文思想。

中国四千年的历史,不过是吃人的记录,看到这席话,“胜读十年书”。初中时笔者接触过鲁迅的作品,读到过“狂人”,但读不懂鲁迅,看不懂《狂人日记》,更不了解“古久先生”。现在读来,何等心痛,何等发人深省!

今再看《狂人日记》,笔者终于读懂了狂人的性格与遭遇;了解了封建文化和思想的腐化和败落;更惊叹那“吃人”的社会现象!回顾历史,放眼今朝:我们还是“食人族”否?

再读《围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