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编辑:海棠云影 识别码:16-891335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29 17:28:21 来源:网络

第一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绐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二思,三写,四用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但不要扮演包办代替的角色。

其次,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

第三、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民主氛围的营造,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主动汇,交流学习。在学生自学后,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交流学习所得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汇学习情况的习惯。我们通常是让学生站起来就说话,避免举手指名等烦琐形式,学生说话不拘束,课堂呈现气氛热烈,思维活跃,情绪高昂的场面,讨论、争论中不时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2、互相讨论,及时评价。可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营造民主评议的氛围。学生的发言有优有劣,这对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借鉴意义。学生通过互评、互议,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下,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也提高了学生评判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大胆发问,鼓励创新。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发问,提倡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找岔子、挑毛病,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当学生想法与老师不一致时,教师切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应耐心倾听,多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对思考不够深入的问题要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将学生思维活动引向深入。更重要的是,要激励学生敢提问,爱提问,乐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

第二篇:倡导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倡导学习策略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学习策略是我国英语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之一,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本文从学习策略的界定、分类以及学习策略有效模式的训练等方面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学习策略;自主学习;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

Abstract: Learning strategy, one of the objectives of the New National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can enhanc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develop learner-autonomy ability.Based on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y and sequence frameworks for effective learning strategy training mod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guidance and training of learning strategy and cultivation of autonomous and life-long learning ability.Key words: learning strategies;learner autonomy;metacognitive strategies;cognitive strategies

学习策略是当前教育心理学、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之一。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视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然而,随着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人们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的看法逐渐发生了变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有效的学习者应当被看作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解释者和综合者,他能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来存储和提取信息,能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在课内外运用学习策略,辅助语言习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行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呼声越来越高。正如张晖(202_:62)指出,“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主要的,如何学会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道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可持续的学习动机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正是基于这一前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自主性地学习,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 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英语课程标准》202_:6)

本文主要从学习策略的界定、分类以及学习策略有效模式的训练等方面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以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学习策略的界定及分类

1、学习策略的界定

学习策略这个概念是在Bruner1956年提出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以后出现的。此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策略的界定提出了各自的看法。Stern(1983)认为:策略是指一般的倾向,或者指语言学习者所使用的带有总体特征的方式。Oxford(1989)指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自己的语言学习更为成功、更为自主、更为有趣的学习行为或步骤。Weinstein and Mayer(1986)把学习策略解释为影响学习者的编码过程,是学习者在学习中的行为与思想。Rubin(1975, 1987)把学习策略定义为语言学习者为了获得第二语言知识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或手段,是由学习者构建并直接影响语言学习、促进语言系统发展的策略。Chamot(1987)则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了促进语言知识以及其它各类知识的学习和回忆所采用的方法、思路或有意行为。O’Malley & Chamot(1990)指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有效地获取、贮存、检索和使用信息所采用的各种计划、行为、步骤、程式等,是学习者个人用以理解学习或保持新信息的特殊思想和行为。

综合这些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一定情况下,针对一定的学习任务,依据学习的一般规则,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习的程序及工具、方法进行有效的操作并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详细方案,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操作对策系统。该定义有以下四层含义: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学习时,学习者先要分析学习任务和自己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些条件,制定适合的学习计划。因此,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学习效益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均属于学习策略范畴。它同时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地运用这两种情形,而当语言学习者达到较高的“自动化”水平时,学习策略的使用可以逐渐变为无意识。

2)学习策略既包括那些直接作用于或参与学习过程的行为方式,也包括间接用于学习过程的行为方式。它既可以是可观察的言语行为,又可以是无法观察的心理活动,既可能是外显的学习步骤,也可能是内隐的思维方式。

3)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方案,由规则和技能构成。严格说来,所有学习活动 的计划都是不相同的,每一次学习都有相应的计划。也就是说,每一次的学习策略都是不同的。因此,学习策略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的,然而,它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得到修正、调整,甚至停止使用,新的学习策略则可以通过学习实践来获得。

4)学习策略是学会学习的标志,是个体学习能力的体现,是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桥梁。

2、学习策略的分类

综观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继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学习策略的探索性的描述和确定以来,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研究学习策略的构成因素,得出了不同的分类体系。如Oxford(1990)根据策略是否直接作用于学习过程,把学习策略分为直接学习策略和间接学习策略。Rubin &Thompson(1994)根据策略的使用目的,把学习策略分为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和语言技能发展策略。Cohen(1998)则根据学习策略的使用者将学习策略分为成功语言学习者学习策略和不太成功语言学习者学习策略,同时Cohen又从学习的心理过程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目前广为认可的、较为系统、合理全面的学习策略分类当属O’Malley & Chamot(1990)的著名的三分法:即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交/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利用认知过程的知识去控制语言学习,它主要指计划学习,考虑学习过程,监察输出和评估学习活动效果的策略,具有概括信息加工全过程执行情况的功能。元认知策略主要用来监控和管理语言学习过程,它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rown & Palinscar(1982,1983)认为“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或者是对认知的调节。”认知策略指具体从事学习任务的策略,包括直接加工言语学习材料的策略,如资料利用、翻译、分类、记笔记、演绎、想象、关键词表达、语境化、说明、迁移、推理等等。社会情景策略指学生在社会作为媒体从事交往活动中采取的策略,这项分类实际上也属交际策略(胡春洞,王才任202_)。

这些分类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更为透彻地理解学习策略,从而对学习策略有一个全面而有序的认识,以便于对其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探索出适合我国学习者的策略分类标准和分类系统,促进我国的外语教学。

二、探讨学习策略的有效训练模式

研究学习策略,是为了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英语课程标准》202_:23)为此,我们必须在教学活动中训练学生熟练地掌握并应用这些策略,使他们成为成功的策略使用者。近年来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 度提出了各种训练模式。

1、Hosenfeld et al(1981)的阅读理解策略训练模式

1)进行有声思维(think-aloud)训练;2)确认现行的阅读策略;3)解释策略的重要性;4)帮助学生分析他们在学习第一语言时所用的策略;5)让学生用第二语言来操练他们在学第一语言时所用的策略;6)通过解释、实践、运用、评价等手段在阅读理解策略上提供直接指导;7)通过确认现行的阅读策略,评估策略训练的成功。

2、Chamot 和O’Malley(1994)的四阶段策略训练步骤

1)计划: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语言学习任务并要求他们提出自己的学习方法,选择那些将促进该学习任务完成的策略,如确立目标,利用图式理论,激活相关知识,有选择地注意语言输入和输出,力求圆满完成任务。

2)监控:培养学生运用策略的技巧。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操作进行自我监控,比如将正在学习的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用积极的言语反馈来降低焦虑感,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等。

3)问题解决:鼓励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阅读时碰到生词可以根据词根、词缀或上下文去猜测等。

4)评价:完成任务后,立即让学生自我评价策略使用的有效性,评价是否达到了最初的目标,并思考如何在相同的学习任务中迁移、实践这些策略,使一些有效策略的使用逐渐变为无意识,逐渐达到“自动化”水平。

3、Oxford等人的策略训练程序(1990:197-216)

1)在没有任何策略训练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进行外语学习活动,让学生回忆自己是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的。当学生提到学习中使用了某种有效的策略时,教师给予肯定或鼓励,并要求学生讨论解释他们所选择的学习策略是如何促进其学习过程的。

2)适时提出并示范其他有效的学习策略,并鼓励学生自主地去运用这些策略,确保学生认识到策略使用的重要性。

4)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在各种外语学习活动中使用新的策略。5)给学生示范,如何将策略迁移到其他外语学习活动中。同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所要使用的策略。

6)帮助学生评价策略使用的效果,评价自己在责任心、自主性等方面的进步。这些策略训练模式都强调提高学生使用策略的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地监控和评价自己的策略使用过程,为学生提供机会去练习策略。教授学生学习策略可以集中讲、集中练,也可 以分散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Derry & Murphy(1986)等赞同集中讲解。他们认为,学习策略可以概括而用于多种场合,因此,学生集中精力掌握策略加工技能比在学习各科知识时学习策略的效果要好。而Wenden(1987)则主张分散学习。他认为,特定的科目环境中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直接掌握和运用,而且在真实的科目学习环境下和真实的学习任务中掌握学习策略可以使学生把策略迁移到其他相似的任务中(Campione & Armbuster, 1985;Chamot & O’Malley, 1987)。杨文滢(202_:28-29)把学习策略分为宏观原则和微观方式,她认为策略训练可以从宏观层面入手,首先了解学习的共性策略如:时间运筹、图书、资料的检索和利用,记忆与保持、间隔学习与集中学习等;而后是外语学习的策略,如:联想与对比、单词的多种记忆法、阅读和写作技巧、听说练习的途径等。共性的策略可以集中一段时间或某个专题集中训练,而特性策略则宜采用集中训练、分散训练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本人认为,学习策略的指导应是动态的,对于共性策略可以集中讲授,而涉及到一些课程的具体任务时,应更多地采用教学活动渗透式的方式来进行训练,即把学习策略的训练渗透到语言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具体指导,使学习策略的训练与语言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同步进行,然后由教师设计相关练习加以配合和巩固。在这种模式训练中,教师可以直接介绍或演示某些常用的学习策略,如在理解课文段落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灌输如何利用上下文策略对课文进行理解,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使用这些策略,然后在其他类似的教学活动中渗透这些学习策略,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进行实践,最终达到“自动化”。Oxford等人的策略训练程序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这种渗透式训练模式。

有关研究表明,通过策略培训能有效地促进外语学习。同时,我们应看到,策略的有效性在不同的学习者身上有其共性,但由于它受诸如年龄、文化背景、语言水平、认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被证明有效的某一策略在这个学生身上有效,不一定对其他学生有效。因此,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让他们自己评价使用的策略是否有效,不断检查学习行动与策略的效果,然后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策略。

三、结语

外语学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和心理过程,语言材料的选择、组织和输入都要涉及到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外语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外语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首位。笔者认为,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灵活恰当 地运用策略,不仅可以促进外语学习,而且还可以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自主性、独立性、自我导向性和自我效能感,提高学生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毫无疑问,学习策略将是未来教学的重点,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认真加以思考和研究。学习策略教学对完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任务,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主动而全面发展、自信、自立、自强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杨文滢.关于将元认知训练纳入英语教学之研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_,(2). [2]张晖.新课程的教学改革[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_. [3]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_.

[4]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_,(8).

[5]《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_,(7).

[6]胡春洞,王才仁主编,堕铭才著. 英语教学论[M]. 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2_,(7). [7]Campione, J.C., and Armbruster, B.B.Acquiring information from texts: an analysis of four approaches.In S.F.Chipman, J.W.Segal, & R.Glaser(Eds.), Thinking and Learning Skills: Hillsdale, N.J.: Erlbaum, 1985,(1): 297-317.

[8]Chamot, A.The learning strategies of ESL students.[C] In Wenden and Rubin(eds.)1987. [9]Chamot.A.& O’Malley et al.The cognitive academic language learning approach: a bridge to the mainstream [J].TESOL Quarterly, 1987, 21(3):227-49.

[10]Chamot.A.& O’Malley, J.M.The CALLA handbook: implementing the cognitive academic language learning approach [M].N.J.: Addison-Wesley, Reading MA, 1994.

[11]Cohen, A.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M].London: Longman,1998.

[12]Derry.S.J., and Murphy, D.A.Designing systems that train learning ability: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6, 56:1-39.

[13]Hosenfeld, C., Arnold, V., Kirchofer, J., Laciura, J., and Wilson, L.Second language reading: a curricular sequence for teaching reading strategies [J].Foreign Language Annals 1981, 14(5): 415-22.

[14]O’Malley, T.M.& Chamot, 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5]Oxford, R.Use of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 synthesis of studies with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training [J].System,1989,17:235-47 [16]Oxford, R.L., Crookall, D., Lavine, R., Nyikos, M.& Sutter, W.Strategy training for language learners: six situational case studies and a training modes [J].Foreign Language Annals, 1990,22(3).

[17]Rubin, J.What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 can teach us [J].TESOL Quarterly,1975, 9: 41-51 [18]Rubin, J.Learner strategies: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Research History and Typology [A].In Wenden and Rubin(eds)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1987.[19]Rubin, J.& I.Thompson.How to be a more successful language learner.Boston: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Inc.1994.[20]Stern, 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21]Weinstein, C.E., and Mayer, R.E.The teaching of learning strategies [J], In M.C.Wittrock(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3rd ed.New York: Macmillan, 1986.[22]Wenden.A.Incorporating learner training in the classroom [A], In A.Wenden and J.Rubin(Eds.), 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7,159-168

作者简介:丰玉芳(1962-),女,江苏丹阳人,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三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反对传统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创设情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首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传统的教学理念使不少教师把课堂当作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不知不觉中垄断了学生的学习主权。而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本应该具有自己支配学习时间的权利。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保证学生拥有自己支配的课堂自学时间,这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安静地自读自悟的机会,真正落实从学习过程走向知识的体验,达到自得的效果。其次要确保全体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应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对“学困生”还要有一个倾斜政策,不但要多给他们表现发挥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

二、教师应做引领学生发展的导师

1、多导读,少讲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要引导学生多读,或默读、朗读、品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跟录音读……或齐读,或个别读,或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读,或小组竞赛读……不同的读法,不同的形式,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读懂,自己在读中去感悟文章的真情,去感悟人生的真谛。教师少讲一些,做到学生能读懂的地方不讲,学生通过讨论能理解的问题不讲,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能解决的问题不讲,优生能帮助差生解决的问题不讲

2、多情趣,少刻板。语文课要上得情趣盎然,应杜绝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杜绝统一,杜绝标准答案;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插嘴,允许激动的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情达意,允许学生出错。在语文课堂中,即使是教学生字,也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有的教师把学生读书的方式教得整整齐齐,还自以为“漂亮”,殊不知这种追求统一、追求标准的刻板教学方式曾扼杀了孩子们的多少灵性。作为教师,何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记忆的支点,寻找震撼学生心灵的情感,为何要像填鸭子似的硬“塞”知识给学生呢?

3、多民主,少特权。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权威”角色。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小学语文课堂也应该成为民主化的课堂。在此,教师没有特权,教师应做的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作适当的点拨,恰到好处的引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一个学生都没有特权,任何一个人也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合作的伙伴关系,全体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自由和权利。

三、提供实践空间,巩固学习成果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也是“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我个人认为,这个“实践”应该包括阅读实践和生活实践。阅读实践就是引导学生获取间接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而生活实践,简单一点说,就是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现行语文教材就体现了要引导学生亲自实践的开放性教学的特点。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实践的空间。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大胆探索,放开手脚,努力构建一种自主发展的教学环境,创建和谐高效课堂。

第四篇: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浅谈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讲授”,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

一、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目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随处可见——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加上机械重复式抄抄写写,以及为应付考试而做的大量练习,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出与投入比率低。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用在教师串讲串问理解课文内容上,师生共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多,但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缓慢,读写教学严重脱节,学生表达能力低下,作文内容“假、大、空”。

(二)学生学习被动,“他主”学习仍占据教学舞台。课堂教学老师包办代替太多,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琢磨的时间少,自己活动的时间少,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是用教材,而是教教材,把语文教学引入死胡同,只在课本的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

(三)教学方式单调,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参与差。教师唱主角,少数优生唱配角,多数学生当观众。

二、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部分教学思想陈旧,创新意识淡薄,不思进取,放松了学习,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差,穿新鞋走老路,机械训练,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二)应试教育的阴影作祟。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教师习惯于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练。

(三)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将评优晋级与学生考试分数挂钩,导致教师急功近利,唯分数是从,课堂教学面面俱到,知识教得死,生怕哪个内客没讲到,学生考试时丢分。

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面对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构建农村初中语文“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我经过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这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是:创境激情--引疑自究--启思自悟--导训自结。即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参与自主学习目标的制定;通过组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启发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师生、生生多向交流,促进学生自评自结,整合知识体系,掌握学习方法。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1.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教绐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2.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

3.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民主氛围的营造,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主动汇报,交流学习。在学生自学后,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交流学习所得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汇报学习情况的习惯。我们通常是让学生站起来就说话,避免举手指名等烦琐形式,学生说话不拘束,课堂呈现气氛热烈,思维活跃,情绪高昂的场面,讨论、争论中不时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2)互相讨论,及时评价。可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营造民主评议的氛围。学生的发言有优有劣,这对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借鉴意义。学生通过互评、互议,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下,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也提高了学生评判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大胆发问,鼓励创新。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发问,提倡学生给老师提意见,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当学生想法与老师不一致时,教师切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应耐心倾听,多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对思考不够深入的问题要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将学生思维活动引向深入。

(二)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

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评是学生求知的催化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应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三)鼓励“人自为学”,培养自主精神 学习者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单靠死记硬背来获得知识,必然失去求知的兴趣。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得法,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人自为学”。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敢问、善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辩驳别人,发表相反意见。在课堂互动中交换思考所得,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答案,真正体验探究的乐趣。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是改革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更对教师的的素质提出了挑战。观念的转变是艰难的,需要过程,解放课堂,建立新课堂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所有教师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第五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无锡市大桥实验中学

李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自学能力 学习方法 有效策略

摘 要 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四个策略.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改进教法,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因此,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特别是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长期的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策略一:指导课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学生的自学活动是他们个性品质发生、发展的基础.在深入备课和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拟订富于启发性的阅读提纲或提出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领会掌握阅读方法和思维步骤,在此基础上点拨究疑.使学生的看书由不会抓重点到会抓重点,由没有问题到会提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力求实现由按步思维到创造思维的飞跃. 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识别”这一课的预习中,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

1、某公园要建造两个大小、形状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花圃,施工人员至少需要哪些数据,才能保证所建花圃符合要求?

这个问题的设计理念是:(1)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最终是用来适应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问题都是真实的问题,而在学科课程中,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多是根据学科逻辑体系而不是围绕问题组织起来的.这不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我们只有培养起学生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适应、发展和创新.(2)学生用已有知识能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为新的知识点的展开作铺垫.

2、若使所建的两直角三角形花圃的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则是否符合条件?为什么?

这个问题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抓住看书的重点,并激发他们探求以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热情.

3、用你所获得的知识解决书本中的练习.

以上三个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对第二个问题的探讨尤为热烈,有学生通过勾股定理将条件转化为"边角边公理"来说明;有的通过尺规作图的唯一确定性来说明;有的通过将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等腰三角形,用图形的轴対称性来说明.

学生的课前预习组织得好,能充分调动出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略二:变换课堂角色,激发参与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指导、点拨、激励,促使学生主动求知.从而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使认知过程的价值追求通过主体的主动参与去顺利实现.要注意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个性品质,适时变换课堂角色,顺应他们的志趣、爱好,多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多让他们发表各自的意见,多给学生“跳摘果实”的尝试,多照顾学生的特长.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展示对知识不同程度的理解.随着问题的提出和探讨,解决预习中产生的疑问,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把握时机,适当引申,在学生眼前打开一扇数学的窗户,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热情.在学习实数这章内容时,师生共同回顾了数的发展,我不失时机地点拨:在人类的各项活动中,实数够用了吗?还有非实数的数吗?有没有虚数的呢?(第二天,生物老师找到我,给我一本有关数学发展史的课外读物,是我班的学生在生物课上研读有关虚数的内容.)在学习七年级数学4.3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时,(下图是学生亲手制作的立体图形的实例,有的还给图形加上了装饰图案.)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鼓励学生争做小老师,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解决方案.当有精彩的方法时,其他学生往往报以热烈的掌声.学生在掌声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收获了自信和快乐.

策略三:革新课外作业观念,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课外数学作业是学生暂时脱离老师的直接指导,进行相对独立状态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其自我监控系统能否发挥积极作用,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利用课外数学作业积极培养学生发展自我监控能力,是一条可操作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调控,作业的形式和评价体系对能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

传统的作业由老师统一布置,并花大量的时间批改.然后学生订正,再批改.这过程较易忽略学生个体的差异,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效果不明显,同时花费了老师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实践,我在以下两方面进行了革新.

1、作业的进度应人而异,自主选择.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相当部分同学的自学意识增强了,自学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此基础上,作业的进度不统一,可根据学生自学的进度选择作业的进度.我在批改后常与学生交流探讨,特别是进度较快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自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肯定和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自信和学习数学的热情.每周布置八道自选题,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课外题,特别鼓励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原创”.

2、学生参与作业评价.根据作业性质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于有一定深度的作业,我先批改程度较好的学生的作业,并与他们探讨他们作业中的问题,然后由他们批改其他同学的作业,再请他们帮助程度较低的同学.对于基础的作业,我先批改学习较困难的同学的作业,再完成相同的程序.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每一评价主体都发挥了特有的作用,实现了作业批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拓宽了作业评价的交流、学习、竞争的功能.对每周的自选题,我认真解读,打等第评价,对其中精彩的问题精心选摘. 策略四:营造数学学习氛围,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班级文化环境是以班级外在表现的物质文化环境和内在群体规范、舆论与心理环境的组合.它渗透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它起着导向、凝聚和约束的三大功能,对置身其中的人发生巨大的心理影响,从而改变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隐性教育的作用.重视班级数学文化环境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构建学生自主体验、自主接受教育的机制和氛围,是“自主学习,多元发展”的一个基础.班级的墙、校园网、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源,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知识源,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举措.

1、建立数学园地

在班级的墙上创建一个数学园地,展示学生每周精彩的自选题和原创题.课间休息时,常有一群学生拥在园地前探讨研究.当有同学遇到不能解决的数学问题时,张贴在数学园地,其他同学则争相解答.由此,在班级里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氛围.

2、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数学杂志的活动

校园图书馆有不少的优秀数学杂志,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杂志进行自主学习.有的杂志上征集学生的学习心得或学习论文,有的征集问题解答.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这类活动.当学生的名字出现在杂志上时,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成就感,从而更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

3、培养网络数学学习能力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追求的基本理念之一.网上资源极为丰富,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将使他们终生授益.所以,在介绍数学知识时,可以给出有关的网站信息,指导中学生限时上网,利用网络去搜寻有用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数学课外学习.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鼓励学生开展网上合作交流、探究活动,也是给学生指明了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

学校教育是在课堂上向学生大量灌输知识?还是想方设法把他们的目光引向校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是教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还是教给他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才是教师应该传给学生的有用的法宝.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教”是为了“学”,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这才是“教学”的真正涵义.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