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教学总结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教学总结
山曹小学一年级
宋成谟
200911
4一年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教学总结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多地接受一些有关地方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的教育;为了更好的进行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教学,在学期结束之际,特对本学期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学期开始,我又进一步深入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全面了解其有关规定,领会其精神。在此基础上,认真学习研讨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要求,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措施。
认真备课,真对学生基础差,识字少,备课时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实际,尽量写出切合这一实际的学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的教案。授课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即识字少,朗读能力差,记的慢,我就让他们尽量带领学生多读,老师领读,学生试度,在朗读基本能自己进行的时候,让读的好学生带领全班学生朗读,反复读,充分读,使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朗读时,再让他们试着背诵。在能熟读的前提下,让学生读课后注释,理解每一课的基本精神。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背诵,每一课都力争学生能理解,能背诵。第二课时,在上新棵时,先检查学生对前一课时的学习情况,复习巩固上一课所学内容,避免先生前面学后面忘。
教学时,还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电教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使每个学生对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有个正确认识,有个正确的学习态度,从思想上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来。板书时尽量用正楷字,将课文板书在黑板上以便于带领学生朗读背诵理解。
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是学习一些名人名言,在选择名人名言时,尽量选择一些简单,短小的,容易理解的,能够指导学生行为人名言。
本学期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无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物理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
第二篇:校本课程及地方课程总结
校本课程及地方课程总结
我校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评价工作已结束,为了更好的促进地方课、校本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总结如下:
我校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开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建立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一、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
(一)对学生的评价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采用考查的方式进行,但作评价记录。内容为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科学发展观、经典诵读。
1.传统文化:(1—5年级)一二年级的学生采取才艺展示,口头测试的方式进行。三至五年级的学生采用手抄报的形式进行考查。
2.安全教育:(3—5年级)采取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了考查。3.环境教育: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制作了一期手抄报,并报送区教体局参评。
4.科学发展观:以宣传科学发展观的方式制作了一期手抄报。5.经典诵读:(1—5年级)一二年级以书写+诵读的形式进行考查,三四五年级由书写+诵读+综合运用的形式进行考查。
6.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A”、“B”、“C”、“D”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7.学生成果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并记入学生档案。
(二)对教师评价
1.科任教师要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记录。2.科任教师按学校整体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 与教学目标。
3.科任教师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导处通过听课、调查、查阅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计入业务档案。
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机制
我们建立了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正切合理的评价是我校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生命力。
(一)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发展。以促进实现自身价值为最终目标。我们把对学生的评价原则定为:鼓励、鼓励、再鼓励!
第三篇: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探究(202_-11-27 21:16:54)转载▼标签:杂谈分类:有效教学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分别为二级课程和三级课程,其内容有学科交叉现象。山东省地方课程共三科,分别为《传统文化》《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校本课程也称学校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但是,汇总来说,都是一段材料学习。如何设计教学法,让学生学会,会学,就需要教师“深挖教材,精心设计,有效施教,拓展延伸”,进而完成两级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开手脚,开放思想,敢于创新。
一、全面了解地方和校本课程标准(目标、实施、评价)。
1.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领域,是基于学生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它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探究学习,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以学习探索领域为课程分类形式,以课程模块为课程呈现形式。
2.“改革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校要把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要妥善处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系,重在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重在发展学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重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努力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资源”。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是基于学生成长的需要所生成的课程,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加强与工厂、农村、企业以及社会实践基地、革命历史纪念地等单位的联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专题报告、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使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实施更加生动,更有活力。
4.学校对学生研修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情况的评价,要更多地采用作业或成果(作品)评价、过程评价等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个体差异和自我反思。防止过于注重纸笔测验、过于偏重对知识与技能掌握的评价的倾向,一般不用考试的方法。
二、怎样进行小学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课堂教学评价:
从学生学习角度来看: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主要评价学生掌握“双基”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形成过程是否高效、省时、独立构建知识体的能力。掌握知识应包括四个方面,是什么、怎么学、怎么用。不等同于记住或模仿做题。
2.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身边疑难的能力。主要评价学生从生活中了解知识,收集整理信息中发现、用眼光观察、解答生活中实际问题。包括:课前收集生活信息,课内交流、整理和操作分析信息,用所获知识再认识和想象创新实践信息。真正体现出:地方课程来源于生活,地方课程服务于生活。学生对地方课程课的热情程度关键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上尽可能减少教师的规定行为,只要学生是围绕学习的言行,教师都必须给予鼓励;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个性,加以引导和发展,避免学习过程公式化;融入生活情境并儿童化,克服单调枯燥。
3.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主要评价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留有的思维空间是否能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腊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继续学习的动机等方面将变得十分接近。造成学生个别差异的三个变量是:学生已有经验和能力的程度,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教师的教学适应于学生的程度。”它表现为:任何一个学生在所处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潜力,用自己的方法,得到最少的帮助,达到同等的学习目标。
4.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展示空间。主要测评学生在学习活动里自学能力结构和合理迁移创造性思维水平。包括:独立阅读数学教材和用已有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自我组织学习活动和反馈发散与聚合思维统一体,直觉与分析的有机结合,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5.学生对地方课程课的热情程度。主要反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它表现为:(1)最佳注意状态:注意集中,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注意稳定。(2)最佳认知状态:感知清晰、观察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牢固、大脑处于最佳兴奋状态。(3)最佳情感状态:态度认真、学习热情、兴趣浓厚、充满活力、生动活泼。(4)最佳意志状态:动机强烈、求知好问、主动积极、克服困难、能自制、有毅力。
从教师设计角度来看:
“教学的最优化就是教师设计的一切活动都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收获。”教学设计应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例出发,用自己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提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材料,保证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时间。把学什么?怎么学?还给学生,教师可以提供学习材料而不是讲解,是组织原始信息而不是处理加工;应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用不同的速度、自己的方法、学好相同的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学习、敢于发表新想法和新做法。真正形成开放性课堂,设计开放性问题,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小学的地方课程应视为应用课而不是理论课的学习,教学时应把抽象的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游戏化;让学生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疑难问题,感受到学地方课程是生活的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体现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正确理解湖屯镇1246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可简称“六步循环教学法”
“1246双主体、互动式”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即
围绕一个中心:实现绿色高质量;
立足两个基点:教师、学生“双主体、互动式”;
实施四条策略:学练结合、师生互动、分层递进、当堂达标; 采取六个步骤:“(引)明确目标—(导)问题导入—(学)启发探究—(教)归纳提升—(练)跟踪训练—(评)快速反馈”。
实现“湖屯镇小学有效课堂教学”六大特征:一是“有目标”;二是“高成绩”;三是“师生对话”;四是“小组落实”;五是“快节奏、大容量”;六是“学练结合”。
四、关于校本课程的教学法:(以《走进陶山》和《范蠡文化》为例)
(一)学会设计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
1、知道、记住或了解陶山的、或范蠡的相关知识。
2、学会探究陶山或范蠡相关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开发建设,实现人人当小设计家。
3、学会当小导游,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进而激发开发建设家乡之情。了解范蠡文化,增强自豪感,进而掌握范蠡文化。
(二)正确理解校本课程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区别:
1、在校本课程课堂上,知识性目标是第一位的,要在知识性目标完成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上,能力培养是第一位的。
2、在校本课堂上要把综合实践活动形式用在课堂上,用多种实践活动形式来实现知识的落实,但不能上成综合实践活动课。
3、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要把校本的内容“实践化”“拓展化”“活动化”,即如何开展研究、怎样行动、呈现怎样的成果等,首要目标是过程与方法层面的。
(三)《走进陶山》校本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方法:
根据“引—导—学—教—练—评六步循环”教学步骤,《范蠡文化》课堂教学流程可以这样设计:
1、课前预习。让学生带着经验走进课堂,教师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学习。如谁去过陶山?谁知道有关陶山的传说故事?你调查了解了陶山的洞、树、草、等?你上网查查有关的内容?针对每一课内容布置相应的预习内容。
2、激趣引入。课堂一开始,或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材料,或让学生讲故事、讲传说,或教师讲故事等方式,将学生引入一美丽的旅游境界。
3、提出目标。提出具体的本课的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并提出具体的学习方式,生生合作,小组完成,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4、自主学习。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课程中呈现的一段段材料,都很精美、简洁,图文并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全能学会。要求小组内真正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
5、系统整理。采取问题抢答、击鼓传花、问题接龙、小组质疑、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知识性目标,知道、或记住材料。
6、当堂训练。我们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之一,要让学生人人都能当小导游,人人当小设计家,那么教师就要对于如何当好小导游提出具体的要求,如礼仪、如讲解、如形体等;对于如何合理科学设计给予一定的指导。
7、拓展升华。对于每一课、每一段材料,我们都可以用说、读、写文章、写诗、画、唱、演、做手抄报、做知识卡片、做特色旅游产品等动手实践活动。
8、总结评价。对于学生的表现,要开展多种性的评比,如优秀小组、如优秀小导游、优秀小设计家、优秀小辩手等等,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
(四)《范蠡文化》校本课程有效课堂教数学设计方法:
根据“引—导—学—教—练—评六步循环”教学步骤,《范蠡文化》课堂教学流程可以这样设计:
1、课前预习。让学生带着经验走进课堂,教师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学习。如学习《范蠡文化》时,教师安排预习内容:谁知道范蠡的故事?谁听过范蠡的传说?有什么样的相关的成语?你上网查查有关的内容?针对每一课内容布置相应的预习内容。
2、激趣引入。课堂一开始,或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范蠡材料,或让学生讲故事、讲传说,或教师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3、提出目标。提出具体的本课的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并提出具体的学习方式,生生合作,小组完成,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4、自主学习。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课程中呈现的一段段材料,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全能学会。要求小组内真正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
5、系统整理。师生共同探讨,研究范蠡文化,采取知识问答、教师讲解、生生合作,共同系统整理相关知识内容。
6、当堂训练。采取问题抢答、击鼓传花、问题接龙、小组质疑、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知识性目标,知道、或记住材料。
7、拓展升华。对于每一课、每一段材料,我们都可以用说、读、讲、画、唱、演、做手抄报、做知识卡片、做编剧等动手实践活动。
8、总结评价。对于学生的表现,要开展多种性的评比,如优秀小组、如优秀编剧、优秀小演员、优秀故事家等等,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
五、《地方课程》教法学法设计:
1、教师要多做引导、指导,要学会做导演。这就要求教师要多学习、多研究、多积累,才能做到引导时循序渐进、不蔓不枝,指导时游刃有余,指导到位。
2、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不能上成语文课、地理课、历史课,但要把多种学习方法用在课堂上,敢于放手,解放教师和学生,解放头脑感想,解放嘴巴敢说,解放手脚敢做,真正让课堂“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用多种方式诠释、演绎、展示、交流。在活动中得到知识、增强能力、升华情感。
3、采取“六步循环”:“(引)明确目标—(导)问题导入—(学)启发探究—(教)归纳提升—(练)跟踪训练—(评)快速反馈”。
4、体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六大特征”:一是“有目标”;二是“学练结合”;三是“师生对话”;四是“小组落实”;五是“快节奏、大容量”;六是“高成绩”。
(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首先要定好位,再谈怎么教学。每一册教材的扉页都印着同样的一封信,具有指导作用。让我们先看看编这套教材的专家怎么说:
同学们,你是不是很多次设想过:长大了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呢?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当然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中国人,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需要很好地学习。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应当是人生的第一课,《传统文化》这门课程就能给予你必要的帮助。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当你知道了这一切,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感叹:做一个中国人,真好!
从以上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套《传统文化》教材强调的育人功能,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中国人”。紧接着在下文中,编者提出了本套教材的学法,让我们明确了:《传统文化》的教学,适合运用语文教学手段诵读法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应该怎样学习才好呢?学习这门课程,最好的方法就是读、诵、记、背;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就变成自己的东西了。童年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记住、背诵下来的东西,能终生不忘——这叫“童子功”。除此之外,你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其中特别有兴趣的课题,搞一点“研究”。这样不断地学下去,你自然就有一颗“中国心”了,从气派到做派,就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了。
《传统文化》的编者指出了以“读背法”浸润学生的人格,逐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由“知”到“行”,从而最终成为“真正的中国人”。那么,编者的建议是否真的适合《传统文化》这门课的教学呢?
“记诵浸润式”教学法。课上采用海量阅读教学,糅合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和运用对学生进行层层浸润。主要做法多读、多背、多用,与《传统文化》教材的编者提出的“读、诵、记、背”的学法如出一辙,符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
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课题会出现不同的教案设计,《传统文化》课要达成最终的教学目的,显示其“传统”“经典”的力量,把握以下授课原则很重要:
1.读诵为主,扎实提效。
《传统文化》这套教材每本书每个单元的目标达成都依托于经典文化典籍中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学典籍就要以诵读为主。教学《传统文化》更要以读背为主,理解为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反刍品味。
以下做法实用有效:
多读:开课复习环节减少繁文缛节,可以领诵一句,学生顺着往下背,作为组织教学;新授环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借助拼音自己读、自己悟;练习时调动学生主动性,学生领读,领一遍跟三遍。正音为主,理解为次。
多背:运用减字辅背、顶针背诵、镂空背诵、看译文背诵、触类旁通背诵。扎扎实实提高诵读效果,避免“学过有印象,一背全忘光”的现象。
2.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反复运用所学语言,学以致用,学有所用。见识均来自于生活,将知识运用于生活时,会让知识充满生机,学生变得兴奋、灵动。例如:学了“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那么可以看看谁做到了,有点像思品学科的“导行”环节,并互相评价。再如,设计生活情境填空题,让学生根据前后文的意思运用经典词句;引导孩子课外结合生活情境主动运用所学的经典篇章句并进行集锦。
3.尊重、相信学生。相对于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并不要求深度理解,因此我们老师更应该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让学生阅读历史背景资料、让学生谈谈对诗句的理解、让学生解答和争论来自学生的疑难等等。给学生自己“披荆斩棘”的机会,就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机会,也是学生“内化”传统文化“精髓”的机会!教师得有尊重、相信学生的做法。如:通过“可以上课了吗?”把学生推到学习主体地位上,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如:在学习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学、自悟,相机询问学生:“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哪里不明白?”根据学情调整教学,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4.探究性原则。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合作学习,集体探究难点问题。具有研究价值的,搞点“课题研究”,例如:“歇后语里的故事”、“唐诗宋词唱起来”等小课题。纯粹的语言文字上的难点不要“恋战”,不纠缠于细枝末节,留待“反刍”时的无师自通,保持学生的探究状态。
5.活动性原则。不要为活动而活动,这是诵读的补充。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例如唱一唱唐诗宋词、拿出画笔描绘意境、创设“情境串”演练、设置闯关、小组竞赛、说说生活中自己怎么做的、猜一猜字谜、画谜、歇后语等。
横观《传统文化》每本教材,都分为这样几个单元: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胜佳境、艺术乐园。表面上单元侧重不同,实际上都是教学诗词歌赋,通过诗词中的意境了解人物、地理等,感知中华灿烂文化。因此教学中应借鉴语文诗词教学,并以记诵感悟为主要教学方式,根据经典篇章的内容不同进行分类教学和补充。
纵观整套12本教材,每课都分为这样几个板块:1.经典回放(或:人物剪影、诗话揽胜、艺海拾贝),2.温馨点击,3.活动广角,4.成长袋(或:成长阶梯)。以上4板块大体与六步教学法(引入—诱导—学习—总结—练习—评价)一一对应。我们完全可以依照教材的编排,顺势构建《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同时要注意突出以“记诵为主”的教学思路。具体的参考流程如下:
一、引导。迅速激起学生学习欲望,调动学习主动性。
二、学习,位于“经典回放”的那部分。
1.范读原文。学生模读,正音。
2.自读自悟。
3.质疑问难,略知文意。
4.回读感悟,依境自背。
其中可穿插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背诵:
减字扶背、顶针背诵、镂空背诵、看译文背诵、触类旁通背诵等。
三、小结,学习“温馨点击”部分。
1.围绕课题谈谈自己的所知。
2.读一读课本上的“温馨点击”。
四、练习,进行“活动广角”。
多种活动巩固、拓展,重视学以致用。参考每课“活动广角”提供的活动和上文中的“活动性原则”。
五、评价,参考每课“成长阶梯”的建议进行。
六、作业:根据课堂上有价值的生成和学生的研究兴趣而确定是否布置“小课题研究”。
(实际教学时根据每课课题不同进行细节改进。例如后附《歇后语》一课的教案中,练习环节1、2步并没有直接让学生背诵歇后语,而是设计了多种情境反复运用歇后语,实际上每次都是在读、在背、在理解、在运用所学。第3步拓展活动“猜一猜”,活动形式可以细化为:猜儿歌里的歇后语、讲故事猜歇后语,看表演猜歇后语、出示实物猜歇后语,看画谜猜歇后语等。而评价环节是随机运用歇后语评价,贯穿于整个新授、练习环节,并没有在第五步单独进行。)
以上教学流程是基于对《传统文化》教材研究和教法研究后初步小结出来的,这样教学能比较适合这套教材,也比较适合学生动起来的需要。但是,上述流程还比较保守。还应做足诵读环节,减少讲解和拓展活动。
中国传统的快乐教学法——吟诵。吟诵的声调和音韵有助于学生理解经典,避免枯燥的讲解,识字、正音、表义一举多得,而且吟诵过的内容会经久不忘。
古训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就蕴含着上述道理。因此,“读诵浸润法”成为《传统文化》教学中最经济、最适用的教学方式就不是那么难理解了。
(二)《环境教育》课堂教学
《环境教育》是以身边的环境问题为中心设计内容,基本上我们要“深挖教材,精心设计,有效施教,拓展延伸”,进而完成教学目标。
1、问题探讨教学模式
所谓问题探讨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小学生对某一个有争议性的实际问题的思考、讨论,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方法的主要步骤是:
第一、提供含有问题的材料或者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材料可以直接反映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也需要动一番心思。
第二、讨论面临的问题。一般来说、小学中年级学生,问题的难度要小一些,教师随时进行指导说明,解决的问题也要尽量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小学高年级学生,则可以讨论难度大一些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自己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总结讨论,写出个人体会。通过激烈的讨论,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每人递交一份自己的解决方案。
2、“综合学习—合作讨论”式教学模式
《环境教育》课程中,将自然现象、科学常识和法律知识等融为一体,其中所涉及的领域包罗万象。因此,在教学中要实现与语文、音乐、美术、自然、科技、哲学等学科的整合,开展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进而进行合理的归纳综合,实现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的课程目标。该模式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①课前收集,自主整理
收集和分析环境信息的能力是学生认知环境的基础,是学生获取环境知识的重要途径。收集信息是分析信息的前提,分析信息是将获取的信息加工处理、内化为学习者心智结构的过程。而社会活动、社会环境的知识领域为学生课前收集资料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因此,上课伊始,根据专题内容搜集相关知识信息便成了首要任务。一般的专题内容,放在前一周进行;对于需要长时间搜集、整理的内容,则放在前几周甚至前几个月进行。
收集环境信息的途径有多种,阅读报纸、杂志、课文;听广播、讲座;看电视、文艺节目;参观、访问、调查、上网等等。
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同时应注意学生分析信息的能力。针对所获取的信息,对照书中内容及主题,进行合理的筛选、甄别,将所收集到的资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前搜集、自主整理这一环节落到实处,才能为下一环节学习提供强大的资源保证。
②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形式,创设一定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境可以师生共同创设,可以由学生利用上一环节搜集的资料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教师除自创外,想方设法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想出各种办法。如通过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具体事例导入新课,运用栩栩如生的描绘,吸引学生;再如针对专题内容,可选取相关内容的歌曲,通过优美动听的旋律,满足学生欣赏美的需要,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情,如身临其境一般,进入美的天地;又如灵活运用电教媒体,可以提供学生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情感,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情感,又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③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这个阶段在课堂开始时进行。这一阶段分为两个步骤进行,首先是小组内部的资料交流梳理,然后是班级内的也就是小组之间、小组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
小组内部讨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小组内部的资料要研究透彻,以便在接下来的汇报交流中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这一环节是这一课的核心部分,经过了上一环节的小组内部交流,学生已经了解了本组研究的内容,但是对于其他组的研究内容却不知道或知之甚少。于是,小组的汇报成为了其他小组了解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当然在这一环节中一定要提醒学生认真听取其他组的汇报,否则是不会获取知识更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
④课内巩固、课外延伸
所谓课内巩固,指在教学中,针对本节内容,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如巧妙进行小结,整合交流的内容,精心设计练习等以达到对本节内容的巩固、升华。一堂成功的环境教育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小学环境教育课堂教学的结尾应该是一个能激励学生思考、探索、想象、联想、创造的“省略号”,而不应该是到此为止的“句号”。
所谓课外延伸,就是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延伸,将学生有可能适用的常识、经验等补充进去,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可以是教师的点拨,学生课下再留心环境,获取新信息,达到新认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处处留心,并精心设计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认知、形成能力、升华情感。
(三)《安全教育》课堂教学
1、“创设情境——模拟表演”式教学模式
本模式适合于“在社会中”这一领域中的安全常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虚拟生活场景,即虚拟生活中的一些活生生的事例;另一种是模拟社会角色,即在课堂上让学生模拟社会角色,现场表演。
这一教学模式大体可分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①自读文本,自主设计
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文字与生动的插图,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使学生头脑中建立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行组织,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设计模拟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表演的方法与步骤,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②创设情境,模拟表演
创设情境,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或播放一段生活录象,或展示一处社会场面。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并参与学生的模拟表演活动,让最具代表性的小组在全班公演。学生模拟表演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过程,是社会生活原型在学生头脑中的再现。学生身临其境的表演,强化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为下一环节的学习打基础。
③评价反馈,提升感知
模拟表演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表演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既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训练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是学生对社会现实生活现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次飞跃;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有效过程;是形成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辨别美丑能力的有效途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感知,在错误与正确的交互认识中,学生会逐渐明晰自己的观念,达到掌握知识,形成正确态度和价值观、社会观的目标。
2、“参与实践——体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参与实践——体验探究”教学模式,适合于课外实践活动。本模式是学生走出课堂,了解安全常识,培养学生安全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在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安全自救、自护能力的提高。
这一模式的基本环节有:
①激情引趣,设问引思
激情,是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引趣,是引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设问引思,是提出问题、是激情引趣的有效手段。
②展示思路,设计方案
提出问题之后,就要对问题进行思考,进行分析,展示学生的思维,理顺学生思路,规划参与安全实践的方案,论证进行活动的可行性,制定参与实践的具体步骤,设计带着怎样的问题去实践,明确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③参与实践,体验探究
实施这一环节,学生是主体,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去实践,教师是组织者、是引导者、是参与者、是合作者,甚至是服务者。
④归纳总结,指导实践
让学生参与实践,是为了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论知识,并进而指导实践,因而必须进行归纳总结。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汇总,谈自己的感受,谈自己的收获,谈自己的想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第四篇:地方与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化吉营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河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和《河北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就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设计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遵循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规律,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与进步。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一步规范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全面落实校本课程的开设要求。要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生本化有机结合,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开发校本课程并切实抓好实施与管理。
二、课程目标
1.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规划纲要》为指导,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要求,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相互配合,形成目标一致、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
2.依据丰宁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学校的传统和特色,确定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使校本课程的设置与时代发展同步,促进学校品牌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弘扬丰宁精神,振兴丰宁教育。
3.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原则,增进学生对各自生活背景下的文化、社会、自然、科技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三、课程开发
(一)开发范围。
校本课程的设置主要在以下八个领域:
1.满族文化领域。通过诵读和研究满族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民族发展成就,增强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祖国伟业的责任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该领域的课程设置中,要特别重视乡土文化的内容。
2.自然探究领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自然问题进行有选择的探究,培养初步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习惯,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
3.社会探究领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进行有选择的探究,帮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4.生命教育领域。从生理、心理、伦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关爱生命,科学理解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内动力和正能量,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与积极的人生观。
5.艺术探究领域。通过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与探究,培养艺术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
6.体育与健康领域。通过运动、卫生保健等模块的学习,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7.技术与技能领域。把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进行整合,使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多媒体,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积极探索沂蒙民间工艺制作,挖掘民间艺人的资源,让学生在手工制作和劳动中增强家乡自豪感,传承沂蒙文化。
8.兴趣指向性领域。针对中学生的学科悟性或对某些领域的兴趣,激励学生围绕某些主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学习与探索,不断促进个性化知识的形成,增进对兴趣领域的了解和探索,为这方面有发展潜质的学生形成该专业领域的发展指向性提供良好载体,为学生兴趣激活、志趣聚焦、创新求知提供更多附着点。在每个学习领域内,设置若干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都要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集中研究一个专题。课程模块的设置是开放的、动态的,可以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不断增减。
(二)开发流程。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是学校领导与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可以邀请专家和学生家长参与。总体上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环节:
1.定位分析。学校应以课程方案确定的培养目标为基础,评估学校及社区的课程资源,调查、分析学生的需要,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整体状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2.确定方案。在定位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历史、校园文化、学校环境、教师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应包括需求评估、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实施与评价的建议及保障措施等。
3.组织申报。(1)学校根据实际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内容主要包括总体目标、课程结构、开发基本程序、课程管理条例等。(2)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教师撰写《课程纲要》,内容包括一般项目和具体方案:一般项目要简要说明开课教师、课程性质或类型、教学材料、学习时限、适合对象等;具体方案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课程实施说明、考核评价说明等。(3)教师自主申报课程。
4.评估与审议。成立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相关专业人士等组成的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对教师或课程开发小组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审议通过的课程模块编入《校本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课程目录以图表的形式呈现,课程模块介绍以200字为宜。
(三)开发类型。
1.校本课程的呈现形式可以是教材样书、也可以是课程纲要,不统一要求编写系统性的知识册,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1)选用优秀教材;(2)选编教材;(3)新编教材;(4)拓宽现有教材。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课程开发模式,编制多样化的校本课程。选用是指从现有课程中选择能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适应本学校及学生不同发展需要的课程;选编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现实条件,对现有课程进行内容或结构调整;新编是根据需要与可能,创造性编制新的课程。提倡和鼓励以新编形式开发;拓宽教材是根据“兴趣指向性领域”中资质优异、天赋良好学生的需要,对现有国家教材的某些模块内容进行拓宽和延伸。
2.教材编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的电子教材,形成文字印刷教材、电子视听教材以及网络课程资源相结合的一体化教材。关注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材内容的互动性和生成性。教材编制要重视开发和合理利用本区域所具有的教育资源。
四、课程实施
(一)做好实施培训工作,确保教学顺利实施。学校要根据课程的要求做好教师配备,组建专(兼)职教师队伍,大力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特别要扎实开展校本课程教学和研究活动,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在实践中学习、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切实推动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严格执行课程方案,确保课时开足开齐。要坚决杜绝“减课”、“占课”、“应付课”等现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可以把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课时综合使用,集中或分散开设,但必须以学年为单位,开足《河北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课程安排方案》规定的课时。高中阶段鼓励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学生“选课走班”制,学校要逐步建立学分制度,规定每个学生毕业时应该获得的校本课程学分,普通高中开设校本课程的总学分应不少于6学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他们感兴趣的范围内选修一定的校本课程。
(三)扎实做好教学实施,确保教学高效开展。(1)教师每学期应根据学校制定的指南,撰写教案。(2)课程的组织形式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4)教师在每次授课后,作好记录。(5)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整理好有关档案,学期结束上交学校。
(四)完善课程评价制度,确保教学扎实有序。
1.学生评价。校本课程一般不采用书面考查方式。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出勤率、课堂表现情况等进行评价记录。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作品、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学习成绩,对学生的评价可记入学生成长档案内。
2.教师评价。学校要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纳入工作量考核。学校领导小组可通过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调查、学生问卷调查、随堂听课、资料检查、有关专家的评价、所教学生是否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等形式对教学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对课程实施有突出业绩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五、课程管理
(一)强化管理意识,构建科学体系。(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鼓励教师自主申报开发课程,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2)根据教师所申报课程,对学生兴趣、特长、需求进行调查,确定开发项目。(3)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组织实施、落实。(4)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适当的奖励。(5)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的管理。(6)加强校本课程档案建设,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及时搜集整理。
(二)合理配置设施和资源。立足于本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努力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注意发挥家长与社区资源的作用,充分利用校外资源,积极开展与校外机构的合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通过专题报告、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使校本课程的开设更加生动、更有活力。
(三)加大资金投入,提供有力保障。制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奖励机制,确保经费的及时划拨。(1)积极建设校本课程活动基地,如德育室、学生书画、手工制作展室、天文观测室、科学探究室、学生成果展室等。(2)保障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的经费。(3)承接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必须在工作量、物质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保证他们舒心开展活动。(4)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成果的认可程度,保护他们的积极性。(5)建议规模小、师资短缺的学校整合力量,共同开发,降低成本,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
各学校要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小组,加强对区域内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指导。教研机构要加强对校本课程教学的研究和指导。要定期开展优秀校本课程评选与展示活动,抓好学校典型、教师典型培养,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全县中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水平不断提高。
良好习惯伴我成长
一、课程简介
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从小就做到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讲方法等好的行为习惯,我校组织编写了地方和校本课程《良好习惯伴我成长》。此书是我校专为小学生量身打造的从小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其中包括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文明习惯、书写习惯、读书习惯等内容,目的是教育培养小学生从小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从而使其他受益终生。
二、内容分析。
小学生有自制力差、爱动,没有耐性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就要逐渐规范他们的不良行为,这就需要从小学生一入学开始,并联系、沟通家长,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纠正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文明习惯、书写习惯、读书习惯等。本课就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为内容,使学生认识到良好书写习惯养成的必要性,从而端正学生的书写姿态,养成认真、规范、工整书写的好习惯。
三、学生分析
对于农村孩子,大多数家长都缺乏对孩子的管理和教育,加之村民一年四季忙于挣钱、养家糊口,本身文化水平和素质低,没有对孩子习惯培养的方法。使得孩子各个方面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张口就是脏话,动手就要打人,不讲究个人与环境卫生,做事应付了事等。在学校,老师就什么,他们就应付着做什么,不要求的他们就不会做任何事,针对这种状况,非常有必要对学生各个方面进行习惯培养。写字就是学生天天要做的事,本课教学设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握笔的姿式和注意事项,能够端正姿态,按笔顺笔画书写。过程与方法:亲身实践与媒体示范指导,能使学生按照“一尺、一寸、一拳”的方法进行书写。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书写,培养学生的耐力、审美能力,产生写出一手好字而感到愉悦、自豪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态,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六、教学难点
能按照笔顺、笔画书写,笔顺书写正确,笔画搭配合理,写出的字清晰、工整、美观,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七、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教师讲故事:晋代书法家王献之自小跟父亲王羲之学写字。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因为他嫌独生子写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是像你父亲写的!”王献之听了,这才彻底服了。从此,他更加下工夫练习写字了。
王羲之看到儿子用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执握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是他赞扬了儿子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王羲之知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才开始悉心培养他。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这十八缸中的水,与他的父亲一样,成了著名的书法家。学生讲一讲课后搜集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激发学生写字兴趣,让学生知道要想写出一手好字,需要下功夫。要用心去写,要坚持练字。)
(二)、作品展示
1、介绍历史上几位大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頫等,并展示他们的作品。
学生拿出字帖,看一看用的是谁的字帖,交流一下自己喜欢谁的字帖,为什么会喜欢。
2、各种字体认识,并用媒体通过用各种字体展示“我爱书法”——宋体 “我爱书法”——楷体、“我爱书法”——黑体、“我爱书法”——仿宋。
3、出示本班学生钢笔字作品,进行评价,并表扬,以示激励。
(设计意图: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作品,让学生努力练字,向几位书法家学习,争取练就一手好字,或者向班级中写字好的同学学习,靠拢。)
(三)、学生书写,指导学生。
1、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其握笔姿势。
教师说明:执笔方法基本与铅笔相同,握笔与笔尖距离约一寸,坐姿端正,两臂放在桌上,眼睛距离桌面约一尺,胸部与桌边离一拳。
学生按照老师的说法去做,老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2、教师出示书写内容——古诗《凉州词》。(1)、学生诵读古诗。(2)、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大胆的去实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四)、课堂小结
学写钢笔字一要肯专心,认真模仿字帖,模写后比一比,像不像;二要有恒心,每天定时坚持写,一定能进步。教师定期做检查,加强督促。
(五)、课后作业:读写古诗《望庐山瀑布》 板书设计
良好的书写习惯
坐姿端正
认真
一寸
一拳
一尺
第五篇: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忠州镇第三小学校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推进课程改革,贯彻落实《贵州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和《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建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特制订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程目标:
1、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加强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学生生活的联系。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 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4、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5、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打造系统的校园文化,进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组织保障:
1、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高中新课程实验作出正确决策和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验过程予以指导和调控。
2、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开发与实施具有地域特色、适应学校特点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办学特色。
3、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各年级的课程计划形成建议并组织反馈;优化整合现有资源,开发建设新型课程资源。
4、学校有完善的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定期交流研讨,全面落实学校各级教学任务。
三、课程设置•校本课程:
(一)开发原则:
1、实效性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政策,遵循课程开发的规律。
2、互补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用,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3、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我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强调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需要。
(二)开发目标:
1、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凸现学校办学特色。
3、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三)开发的内容类别:
1、古诗经典诵读。选编部分优秀古诗词和近代优秀诗文,利用小学阶段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强化记忆,以增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2、普法礼仪读本。目前国家凸显依法治国的理念,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无论是对学生的自我保护,还是培养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自觉守法、用法的意识都非常重要。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孩子做文明学生的良好习惯。
3、抗震救灾读本。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留给国人许多血的教训。其中之一就是在灾难来临之前,如何让人们有所察觉,了解相关的地震方面的知识就尤为重要;同时在灾难来临之时,如何让学生能够尽快逃生,尽量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更为重要。
四、课程设置•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科目及设置
1、一至三年级开设探究活动课程,四年级开设感悟民族精神,五年级开设领略传统文化和课科学发展观课程。
2、通过积极开发地域资源,促进课程整合拓宽学生视野,反映地方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母校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地方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
3、按照课程设置标准的要求设置课时。
五、考核评价
1、教师评价。主要形式是检查和实地听课:一是检查教师的备课是否体现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学科特点;二是实地听相关教师的课,检测课堂教学是否符合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看教学效果,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了充分调动;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看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得如何。从而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
2、学生评价。主要是通过平时的表现和形成性检测相结合。一是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参与状况,过程记录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进行记录;二是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三是看学生书面考试或考察结果。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出学生该课程的分值。
3、结合学生成长档案袋,为每个学生建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评价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