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2013年远程教师专业素质培训作业
编辑:紫陌红颜 识别码:16-526463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16 03:13:30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13年远程教师专业素质培训作业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错综复杂的学生当中,我们作教师的尤其是作为一个班主任,怎样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本人结合自己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首先,树立民主平等思想,尊重学生。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是鼓励、是尊重,师生之间是一种理解、信任、合作的关系。教师的角色意识也发生相应的转变,由以前的主宰者变成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个性和心理境界。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爱好,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理想,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要充分地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对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师生间的美好情谊,其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人格。

第二,热爱学生,共存共荣。学生非常需要老师的爱,教师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创设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第三,宽严相济,理解学生。“理解是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前提,是师生情感沟通的关键”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一些做教师的常常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总觉得自己在各方面都高于学生,所以同学生谈话往往是教训的口气“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需要老师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己”学生就自然会把老师当成知心朋

友,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吐露秘密“师生心灵相通了,彼此就像有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了,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密切”

第四,适时鼓励表扬,欣赏学生。教师的真诚的鼓励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如果师生关系中没有真诚的欣赏,任何学生都可能失去自信心,教学的天空将是一个冰冷的世界”所以,给每一个学生以赏识,赏识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让学生品尝到一点成功的喜悦在被欣赏的高峰体验中奋发、崛起。

第五,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高的教师,在教学中反应快,判断准确,不容易发生知识性错误或判断上的错误,对学生有很强的说服力,易获得学生的信任。文化素质高的老师,在教学中能够左右逢源,课堂信息量大,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多材多艺的老师,能发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也往往会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一个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学生所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不断捕捉新的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永不落伍。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实行,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有一种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氛围来支持它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不仅是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还可以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师生间的情谊,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向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多给学生一份温暖,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多一份的融洽和谐。

第二篇:2013年远程教师专业素质培训总结

2013年远程教师培训总结

几天的研修在不知不觉中转眼而过,我每天忙碌着、学习着、幸福着。在这次远程培训视频学习中,我聆听了来自不同领域的教授、专家的报告讲座。每一场讲座都好比一份美味大餐,既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也获得了很多新的理念。在培训中,我不仅仅收获着,更是进步着,更使我深知自己在教育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正是这样,这次培训对于我今后的实际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说此次培训收获颇丰,受益非浅。首先,这次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响影教师本人的事业心、成就感和个人幸福,但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也健康发展。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其次,此次学习让我树立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学习观念。作为教师我们的学习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基于一个教育者的学习。我们最终的追求是育好人,为育人而学习是教师的天职。如果我们教学理念不改革,教学方法不创新,个人素养不提高,是难以胜任的。这些都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提高,做创新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引导型教师。教师如果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必要性、重要性,总是用陈旧的知识和老化的观念去教育现在的学生,那其结果必然是被社会无情的淘汰。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继续学习,使之达到“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学习观念。应当不断学习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更好地滋润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田。

最后,此次培训促使在自身教育教学中不断反思提升。

这段时间的学习,对我不仅观念上、理论上有提高,而且在教育教学技艺上也有所增长。通过学习和反思,首先使我认识到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其次明确自己今后所要研究追求的目标。最后找准自己的切入点,注重科学性,实效性。要知道教师同时也是研究者,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研究,要在教学活动中去探究。不断反思提升自己,做一个全能型的教师。总之,通过这次远程培训,我感觉到一种无比的兴奋,倍感生活的充实。本次网络研修为我专业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通过这次研修,提高了自身素质,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化发展,达到了预期目的。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所学到的理论不断实践,不断提高,实现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

第三篇:2013年远程教师专业素质培训日志3

浅谈教师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随着新 一轮的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教育工作者 和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才能确实提高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提高教师素质,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拓宽视野

教师要有全面的知识,博览群书。既要关注本门专业,也要关注其他领域的知识和发展。在以后的具体工作中,可以采取不同学科教师互相听课、互相推荐读物等方式,拓展教师的知识面,获得新的教学灵感来改革自身的教学思想和水平,同时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互动与交流,有助于学科发展。

2.善于学习名师,探讨创新

教师应积极参加专家讲座、继续教育,还可以通过阅读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李镇西等人的书籍、视频学习其教学管理中的精华。也可以与本校、本地区杰出教师探讨教学理念、教育精神等。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一味照搬,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

3、善于自我反省,不断完善自我教师要善于自我反思,不断反思自己的师德修养、敬业精神和职业习惯,反省自己是否符合教师规范和标准,还要指向自己的职业发展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成果的达成度。在不断反思中努力改善自己。

第四篇:远程培训作业

作业1 通过《高中化学必修 1 模块培训中问题的解惑与分析》这个专题,我学习到:

1、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必要性。

2、依然用统编人教版教材的知识体系去评价现有的教材。通过分析课程标准,可以发现,从初中到高中的必修 1 再到必修 2,学生对于物质性质的认识则经历了对单个具体物质性质的认识到对某个元素一系列物质性质的认识再到元素间物质性质关系的认识这样一个过程。

3、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都自成系统。

4、课时题目、节题目、章题目要分开层次。

5、元素化合物知识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我们既不能一步到位,也不能达不到高考的要求。学习心得体会

1、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开展,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的、结构、内容、评价和实施等方面都有了重要的创新和突破。要真正落实新课改的这些要求,则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在现行的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对化学学习是一种被动式学习;在解决化学问题时,学生只能按照教师讲授的方法去解决,没有自己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也就发现不了学习化学知识的新方法,这些都会阻止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新课程改背景下,化学教学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利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学习,更多的思考、讨论、操作,参与到对新知的探索过程中,去发现新知、形成技能,以此来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主动适应新世纪科技发展的需要。

2、化学学习主要是化学思维活动。学生可以避免过分注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下的结论,学生当成真理的现象。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评价、质疑问难,打破了对科学知识的绝对化观念,打破了对科学知识的迷信,从而形成探索的、发展变革的观念,而且讨论中师生间、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有利于学生克服心理和语言障碍,避免了学生听催眠曲现象,使学生心理处于放松状态,易于激发每个人创新思维活动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他们获取新知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

3、新课程改革对于化学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优化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探究性教学和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题、以解决问题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因此,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解决问题能力将是我们的教师研究的重点。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策略的形成,进一步完善具有探究特点的多元化教育体系,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以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作业2

1、通过实施整合教学,成功解决了课时问题。

2、深广度的把握: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深广度把握,在教学中有两个争议较大的问题:一是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到底讲不讲;二是原电池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否要落实。在处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部分内容时应注意几点: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第二,化学 2 中是涉及单向的能量转化,只要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不要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第三,只需明确原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氧化还原。

3、必修与选修的衔接:第一章对应选修的物质结构,第二章对应选修的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对应选修的有机基础,这些内容在必修讲到什么程度,什么内容放在选修讲。特别是第三章,有些学校选修了有机化学基础,有些学校没有选,在这种情况下,必修内容的深广度不好把握。

4、教学方式单一:化学 2 的内容以概念原理居多,教学方式的丰富性远不如必修 1,为了能在规定课时内完成任务,大多数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不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不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缺少交流研讨和活动探究。化学 2 中概念原理知识可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规律类,如元素周期律;第二类是揭示本质原理的,如原电池、可逆反应等,要让学生建立新的看化学反应的角度。

5、教辅资料不配套:尤其是化学反应限度这部分,不知道怎么出题。编制试卷时可参考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确定试卷所包含的内容领域及各领域所占的比重;然后,把每个领域中要考察的知识点列出,再注明目标层次,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和拓展;最后,选出题型,确定每个点有几个题,每题占多少分等。这样一份试卷的大体框架就出来了。

1、本专题的研修为我解决了以下问题:

“氧化还原”在教学中的问题深广度的把握: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已经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学习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道物质得到氧就是氧化反应,物质失去氧就是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这是本节课的关键。建构主义认为,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

2、你认为在化学 1 教学中还存在的问题

人教版教材此部分内容处在元素化合物之前,具体化学反应举例受到局限,配平问题是否需要讲?程度好的同学吃不饱,讲到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反应时只能死记硬背。对单双线桥表示法的具体要求,说是使学生看懂就可以,可是自己不会表示,分析不出电子转移的数目怎么能看懂?

3、我的看法

(1)教学中通过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探究并理解其本质;通过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所承担的角色,建立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并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最后通过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探究,学会应用新学习的概念,建立有氧化还原反应的观点来分析物质的性质和一些实际问题。

(2)对于初中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课堂上教师不要展开讲解,而是要利用问题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认识能够通过化合价的升降判断某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引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可以借助于阴阳离子形成的知识,以及学生对氯化钠形成的认识,再通过实验中电流表指针的变化来进行分析,启发他们想到电子的转移,引导他们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第五篇:远程培训作业

第一题:

我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通过王丽老师的听课札记,我就像看到了一个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堂,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我想谈三点。

1、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唯有自己先融入文本,理解并升华文本的意蕴,才能以真挚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感染学生的情感,一堂语文课才能真正灵动起来。很多年前,我曾听过一位老师讲《卖炭翁》,教学设计与结构全忘了,但老师在那节课中营造的凝重气氛,深沉的朗诵,学生动情的发言,眼睛里的泪水我一直不能忘,我想,这不就够了吗?我们的语文教育目的之一不就是要孩子们在死的文字里寻找到活的精神的宝藏吗?所以,语文老师不要古板着脸,不要千篇一律,要让自己的声音扬抑有致,让自己的眼神生动多彩,让自己的话语准确活泼,让自己的激情点燃整个课堂!

2、通过词语教学感受作者思想情感,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姚老师在让学生体会德国街道花多花艳时,先以问题引入,突出“姹紫嫣红、花团锦簇”两个词后,又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最后在品读中让学生闭目再现画面,这一环节既体现了学生、教师、作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又让学生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领略了文辞之美,而这,恰是语文学科一个独到的魅力!

3、巧妙地引导,深入浅出。民族性的理解对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但姚老师结合学情,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假设,一下子使问题迎难而解,充分显示了她的教学智慧,这种设计非常值得人去思考并学习。

最后,借王丽老师的话“这节如花般美丽的语文课会让我永远受益”!

第二题:

自主学习迸出智慧之花

---------------------------再教朱自清先生的《春》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多次教这一课,似总有缺憾。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为我们呈现的画面,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精妙,如何让学生触摸到春背后的文化,如何进行章法的分析,修辞的教学,如何避免写作技巧的枯燥讲解,今年再面对这一课,我决定另做一种尝试。

首先,《春》常读常新,不能苛求初一学生,但突出阅读主体,得到自己的阅读体验至关重要,基于此,我把教学切入点放在“自主学习”上,并随之完成了自己的教学设计。

1、关于作者。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课下搜集作者信息,并准备推荐一篇你喜欢的作者的其他散文。这一环节,旨在把课内课外联系起来,作者与人生联系起来,先入为主,让同学们怀着敬意走进文本。

2、关于朗诵。我让学生课前进行朗诵设计,课中朗诵比较,课后配乐灌注磁带进行朗诵比赛,从效果看,孩子们声情并茂,完全进入到了文本提供的美妙境界中。有的孩子读给父母,读给朋友,欲罢不能。

3、关于主旨。在大量的朗读之后,我放手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有的孩子说:平时我只是觉得春天好,但又说不出太多,今天我感觉到了春天的色彩;还有的孩子马上接口:还有春天的声音„„七嘴八舌中,我即时引导,主旨理解水到渠成,简洁有力。

4、关于语言。我认为放弃枯燥的语言分析,修辞判断,对这一课来讲最为明智。课堂上我只让学生谈谈自己最欣赏的描写,学生创造性的回答积极鼓励,当有个学生问道“一个和平的夜”中“和平”该如何理解时,我深深为他们思维的力度震撼。一堂课学近尾声,但学生的兴趣未减,热情未退,此时我再让他们课外用诗词为画面作注,阅读朱自清的《匆匆》,写写自己的四季,就非常顺利了,我认为作为一种新的尝试,我最大的收获是:设计好环节,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你的课堂定会迸发出充满人性的智慧之花!

第一题:

从微观角度看,学生是教育对象,是教育的四个基本构成要素之一,所以进行语文教育,就不能回避对语文教育的承受者——学生的研究。了解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等智力因素,也要了解他们动机、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从而根据学情组织科学的教学。在多年的教学生活中,我多是从下面几方面了解自己学生的。

1、观察学生。

课堂上,我经常察言观色,学生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尽收眼底,并急速反馈到自己的教学。急不可耐的举手,说明他性格急躁且兴致高涨;会心一笑,说明他性格内敛又心领神会„„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我知道了自己的教法是否适应学生的需要,学生是否听懂了讲授的内容,学生对教学的态度怎样等等

2、与学生沟通 我采用的沟通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对话,二是书面交流。直接对话时,我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地方,教室外,办公室,操场上,上下学路上等等,或有意,或装作无心,在平等尊重的情境中进行。书面交流多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以批语的形式进行。师生间的这种思想交流,感情沟通使我及时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变化,学习状态,并及时进行疏导解决,达到了师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4、设立教学反馈绿色通道。

多年来,我一直指定学科代表,告诉所有的学生,有什么难点,疑点,心里话,自己的所见与思考,好的学习方法、教学资料等,都可以通过课代表及时反馈给老师;我还设立了一个绿色小邮箱,同学的信息也可以悄悄投放到里面。我们把这些渠道统统称为“语文学习绿色通道”。

4、开展调查。

开展学情调查,还要设定目标,“主动出击”。不定时开个学情调查会很有必要,或者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在做我的一个专题研究时,我曾结合这两种方式,获得过第一手的宝贵的资料,为自己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直接而真实的信息。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我了解了自己的学生,自己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也更加胸有成竹了。

第二题:

我是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中学生学语文正处于自主性学习阶段,这是学生由“要我学”质变为“我要学”的角色升华阶段。这种意识在语文学习中表现为:有意识的扩大了对语文材料的接触,如学生为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意识的阅读名著;对有关语法、修辞、逻辑、文学、文体类别的语文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但对这些知识点内在联系的把握及整体图式的建构还很不全面;学生语文能力虽然有所培养但层级不高,如对于名著的理解还只是处于初步感知和简单分析评价阶段等等,基于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

1、学生能自主解决的问题,环节设计时要放开手脚。如搜集作者资料,寻找推荐课外读物,整理知识点,同类文章的比较等等。此时,老师侧重的是学法指导,知识的点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不做太多干涉。

2、根据教学内容,开展讨论式和合作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多穿插在教学某一环节上,多以小组为单位,在针对教学重难点时进行。合作式学习,往往针对整篇课文,整个活动进行,小组人数、小组成员结合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而定。

3、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学中创设某一种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如《伟大的悲剧》一文的教学,我假设在南极冰雪大地上,有一座无字丰碑,请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为逝者写墓志铭,这一做法,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4、积极组织语文活动。参观,智力竞赛,新闻报道,奇联妙对,成语接龙等等,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初中阶段学生的最爱。这些活动,指向性强,文化内涵丰厚,是语文教学有力的一环。

总之,结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语文教学充满魅力!

2013年远程教师专业素质培训作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