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观“国学诗文诵读”有感
编辑:浅语风铃 识别码:16-956798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1 23:26:23 来源:网络

第一篇:观“国学诗文诵读”有感

观“国学诗文诵读”有感

刚才看了宝安区中小学生“国学诗文诵读”的视频,很有感触。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近年来,“国学热”成了一个话题,“国学进课堂”也成为了一个热门,宝安区在这一块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所在的学校——沙溪小学就非常重视国学的教育与普及,学生的早、午读中都渗透了很多国学的知识。

国学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在所谓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科学、技术、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旁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国学就是中华传统治学方法,包含了人类学术的全部,体现了中华学术自古就有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的基本精神,展示出国学的真正气魄。

祝愿宝安区的国学教育越做越好。

第二篇:诵读经典诗文有感

诵读经典诗文有感

告诉你们,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我走进了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风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经典”虽然看上去年纪一大吧,其实火力旺盛的很。他流传了千百年,从“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都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天天挂在我口中。那就是许多人行走,他们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师。这句让我收益非浅,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贤孔子之口。这句之所以能让我受益非浅,是因为它包含着一个哲理:“能者为师,虚心请教。”你见过高山吧?它是那样雄伟绵延!你见过大海吧?它是那样壮丽无边!山之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阔,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是否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收他人的点滴长处呢?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哲理”啊!

真的,人的一生犹如一条长路,有许多的岔道,我们有时会走错路,但有人会来提醒你,它就是国学就是经典诗文,因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经验,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我们没有理由不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瑰宝。而且对于我们少年儿童来说读诵经典,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优雅的人格。读诵经典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古文和白话文水平,有助于我们对其它知识领域的领悟和旁通,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假如说我们的心田是一块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阳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经典诗文就是那阳光、惠风和细雨。只要你愿意时时刻刻去吮吸去领悟那我们的理想之花一定会开得更艳持得更久。

那我们就继续诵读吧!好好地拥有它,记住它。让它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它来耕耘我们心中的土地,提升我们的品位,弘扬中华民族之精髓,更让它引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向成功迈进吧!

解玺羽

第三篇:观《国学经典诵读大赛》有感

观《国学经典诵读大赛》有感

汾市中心小学陈小艳“读经典书、做儒雅人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于12月8日在临武县三中隆重举行。全县师生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目:有琅琅上口的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有激人奋进的爱国名篇《少年中国说》,有代代传诵的唐诗宋词,还有千年流韵的名篇雅言等种种被称之为国学的文化经典。这些节目借助音乐、舞蹈、美术、服装的艺术魅力,辅以声、光、色的现代舞台渲染,化成了一场见证我县“国学热”的视听盛宴,演绎出了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唐风宋雨的古典风雅。

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虽然朗诵的只是其中的节选段落,但是每一个字都那么的掷地有声。“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通过孩子们的朗诵,我仿佛看见了中国少年的磅礴气势,屹立于世界之巅。《少年中国说》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它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对中国少年的谆谆教诲震撼人心。“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建设少年中国时不可待,而“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然而当今少年: 刚步入社会的80后、受人诟病的90

后、充满着未知的00后,却又让人无法放心地将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其身上。现代的少年远离了战争的硝烟,在和平的年代里养尊处优。更有甚者,早已忘了悠悠历史,忘了那不堪的国耻,忘了自己的身份,忘了少年中国的责任……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严重的扭曲,盲目的追星,追逐名牌,追求时尚,哈日、哈韩,发表着不切实际的言论。

那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我们,该怎样引导这些“少年中国”的少年呢?该怎样做才不会愧对于这伟大而光荣的“教师”称谓呢?

引导孩子们用心学习国学吧!国学就像一位良师益友,指明人生的方向。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指出正确的方向。这样,孩子们才不会迷失自己,而是让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化融入自己的心中,并以此为准,拼搏向上。让孩子们懂得“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不是个人而是群体,只有当这个群体的力量强大了,我们的祖国才会强大,我们的民族才会振兴。同时,我们要尽自己所能引领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

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好自己,引领他人。不仅要深入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做好教学工作,更要在个人行为修养上起到模范作用。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身上所担负的使命不仅仅是自己个人的前途和亲人的期望,更担负着祖国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博采众长,求知求真,这不仅是我们老师努力的方向,也是少年成长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建设少年中国,要从细微入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接续国学薪火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然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一个国家的振兴,必须以国民素质的提高为前提。

也正因为此,我县正在进行区域性国学教育。让国学进教材,让国学进课堂,让孩子从小获得传统文化的滋养,为他们的人生奠定最基础的文化根基。所以我校已将每周星期二和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课定为国学经典校本课。教师组织学生或诵读经典,或分享经典中的小故事,或进行情境表演。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深受学生喜爱。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国学是中国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作为中国人应该以此为傲。我衷心地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国学学习的行列中,让国学经典的智慧之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让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能有更多人继承并发扬国学文化,让自己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让我们带领孩子们走进国学,与古代圣贤为友,让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第四篇:观《陈琴诗文诵读》有感

观《陈琴诗文诵读》有感

3月31日上午,太安驿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及二年级学生观看了华南师大附小陈琴老师的二年级语文《春晓》诗歌吟唱教学实录。

“素读”这个词对我来说是很陌生的,但是这个形式却并不陌生。“素读”,即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涵义,只是纯粹的读。陈琴老师素读的对象是“经典”,当孩子们摇头晃脑、形式多样地进行素读时,我想到了电视上看到的古人在私塾中读书的情景。陈老师的学生能熟练地通背《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老子》、《孟子》和《声律启蒙》等经典读本。

讲座中,陈老师提到了这样一句诗:“一个人的童年,最开始你遇见什么,那他将来就是你。”我十分认同这句话。童年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回想我们现在还记得的诗篇,很多不都是《静夜思》、《春晓》、《草》等小学时学的古诗吗?我们现在的个人习惯,很多不都是小时候养成的吗?

有人质疑,不理解古诗的意思算学会这首古诗了吗?陈老师的回答是“少讲解,多吟诵,诗歌是用来感悟的”。当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也不要紧,只要背出来了,以后当他遇到了同样的情景,心中自然而然就会想起相应的诗。这对我们的古诗教学也是一个新的启发:不用拘泥于每个字词句的意思,能读熟、背诵出来,大概理解古诗的意境就可以了,这与我们的课标要求也是相吻合的。当然,这个不仅仅适用于古诗教学,对于更大范围的阅读教学也有其适用之处。现在的语文课要求以读感悟,通过朗读来感悟体会课文的情感。不过朗读与素读时有区别的,朗读的是课文,素读的是经典。个人愚见,只有千古都不能颠覆的经典才值得不求甚解的素读吧!

听完陈老师的讲座,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陈琴老师的即兴吟诵,很有古典韵味,而小孩子对于音律是非常感兴趣的,孩子们都喜欢听陈琴老师上课吟诵,然后跟陈老师一起吟诵。突然感慨“原来语文课可以这样上!”

“教师是素读经典的引路人,没有教师高品位的阅读,就不可能有学生高品位的阅读,做一个读书型的教师是给予学生最大的福音。六经注我,使得学富五车;我注六经,方显才高八斗。”作为教师,只有自身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读书的世界

第五篇:诵读经典诗文 传承国学文化

诵读经典诗文 传承国学文化--南圩镇中心小学校园

文化建设工作亮点

作者:马世原 来源:隆安教育信息网 发表:202_-09-29 10:15 我要评论

202_年底获得广西“绿色学校”称号的基础上,南小不断加大美化、绿化工作力度,几年的努力使校园干净整洁,果树成排,绿草如荫,鸟语花香,学校成了南小师生和谐共处的绿色家园。而美中不足的是缺少校园文化底蕴,如何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品位,成为摆在学校领导班子面前的一大课题。一年多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以“诵读经典诗文”为突破口,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逐渐形成校园文化亮点。

一是创设人文环境。在校门口设置刻有“明德 励志 乐学 尚美”八字校训的校训书,在校园草坪上放置造型奇特的校训石,在校门口显眼处树起孔子铜像,在教学楼走廊外镶起校风、教风、学风,在校园内张贴大副《论语精选》《弟子规》《三字经》《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精髓》板报,在校门口和重要通道共制作12副永久性板报,在教室、走廊、楼梯口悬挂师生书画作品,各班、各宿舍设计“与圣贤同行”“荣誉殿堂”“温馨提示”“我们是一家人”等栏目。一张张板报、一副副教生书画作品、一句句名人名言、一条条警示标语在青草绿树红花的映衬下形成了“喜有绿茵伴书香”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是诵读经典诗文。学校组织骨干教师收集了具有代表性的诗文,分低、中、高年级三个版本,精心编印成《诵读经典诗文传承中华文化》读本发放到各班,印制《弟子规》发放到各班,要求各班学生每天利用每节课的课前三分钟诵读。学校广播室每天下午2:05-2:10都播放《弟子规》《三字经》,周一专门播放《诵读经典诗文》栏目。学校还定期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比赛,今年6月9日我校举行的“诵读经典诗文 争做少年君子”文艺晚会,以舞蹈、朗诵、独唱等形式演绎了《弟子规》《三字经》《明月几时有》《万世师表》等24个节目,吸引了全校师生、家长及社区群众近3000人观看。

三是利用网络交流。学校利用隆安教育论坛《菁菁校园》的《南圩小学》版块,发布《〈弟子规〉在南小》《不可不学的中国古典名句》《〈论语〉成语典故集锦》等主题,和广大师生在网上共同交流诵读古典诗文的感受和收获。

四是活动成效喜人。

一是激发了学生对中华诗词的热爱,潜移默化地传播了祖国优秀文化。通过古典诗文的诵读,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认识到热爱祖国,离不开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和依托。所有这些,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对学生良好道德观的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坚持诵读古诗文,使学生记诵能力不断增强,这对靠积累来提高的语文学习来说,无疑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少学生能将平日积累、背诵过的古诗文中的名句,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言谈和习作中去,或说明事理,或抒情,为言谈和习作增添了不少光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了明显提升。

三是促进了学生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我国的经典诗文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精髓,流淌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凝结着一代代人最宝贵的生命体验。它能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有益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马世原)

观“国学诗文诵读”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