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现代企业制度论文(最终版)
编辑:水墨画意 识别码:16-1126143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02 12:25: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现代企业制度论文(最终版)

中国经济转型期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研究

【摘要】:从改革开发至今,中国经济已经有了显著的发展,社会文化各领域都有着明显的进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当前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需要通过渐进式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调整来应对自己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中国经济转型已成为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的问题。作为国家经济成分中最主要、最关键的因素,国有企业在经济转型期间的发展问题更成为重中之重。

关键词:经济转型国有企业发展问题改革应对策略

经济转型是指一种经济运行状态转向另一种经济运行状态。经济转型是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等转变。就经济转型的概念而言,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具体地讲,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发展中的高科技含量。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发展高科技,用科技化带动产业化。当前的世界经济是高科技主导下全球一体化经济,高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因此,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高科技产业化是经济转型的必然方向。中国经济转型的任务: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在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和控制污染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中国经济转型的重点: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和第三产业,基本改变了过去多年优先发展重工业所形成的产业结构失调的状况。特别是“八五”以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巨大成绩,但在成绩背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但在成绩背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如加工能力过大,基础产业生产能力不足,一般加工生产能力过大,高水平加工能力不足,产业的地区分布不够合理,地区优势未能很好发挥,企业组织结构分

散,生产集中度差,专业化水平低,出口产品结构层次低等,此外地区产业趋同和“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等问题仍有所发展,归纳起来,中国经济转型期间产业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削弱;

(二)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四)产业素质较低,组织结构不合理;

(五)产业地区分布结构趋同问题突出;

(六)产业结构变化跟不上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 罗德明主编 184页-187页】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其中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而国有经济的主要体现就是国有企业,因此国有企业的发展关乎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有企业在经过六十多年的出现发展,尤其是改革开发30多年来的一系列改革,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取得的显著的成效:国有企业经济总量扩大;国有企业经济控制力提升;国有企业整体素质提高;国有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国有经济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经济概论172页-175页 李邦君著】 但是我国国有企业还存在了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期间暴露地更为明显,国有企业的很明显的一个特征是“大而不强”,传统体制下,政府给予国有企业各种扶持,包括低价供应原材料、人为压低资金的价格,也包括直接的财政和金融补贴,国有企业同时也肩负着领导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任,这种政策性、战略性负担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另外中国的国有企业由于行政体制和行政权力造成国有企业的行业垄断,由于国有企业在其行业的垄断地位使得国有企业缺乏竞争力,企业缺乏动力,经济效益增长缓慢。【国有企业管理现状分析第78页-79页 黄群慧 著】

国有企业在制度和管理上都有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国外先进的管理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整体上我国企业管理还处于较低水平;

(二)国有企业普遍具有了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战略管理逐渐得到重视,但战略管理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

(三)从组织管理角度看,企业管理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趋势,但组织管理总体水平相对滞后;

(四)企业对营销管理十分重视,对市场营销工作的投入一般都比较大,但营销管理思想、方法、手段和组织的现代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五)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适用市场经济的用工制度、激励制度正逐渐形成,人本管理,企业文化等现代化管理思想逐渐被国有企业接受和重视,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六)管理技术和手段日趋现代化,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渐提高,但仍待进一步推进和提高;

(七)大多数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基础管理工作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存在管理执行不严格的问题;

(八)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和生产管理相对较为薄弱,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国有企业还存在由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仍然受到旧体制的束缚,暴露出很多问题和矛盾。首先国有企业经营体制不活,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不足,企业无法自负盈亏,企业无力自我发展,后劲不足,企业缺乏自我约束机制;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企业盈利水平低,亏损相当严重,净资产的增长低于生产投入的增长,活劳动费用的增长高于生产的增长,企业物耗上升,质量下降;企业资金紧张,周转困难,资金总量不足,资金使用效率低,企业“三角债”的影响;企业负担沉重,企业的债务负担严重,企业的财务性负担严重,企业办社会负担严重。【国有企业改革理论与途径第17页-26页 胡静林 编】

针对国有企业出现了如此多的问题,如何解决制约国企长久快速发展的问题成为党和政府一直关注的问题,从改革开发至今,我国已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国有企业改革之路。第一,大力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按照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原则,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推进国有企业调整重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第二,着力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一是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继续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二是继续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引进战略投资者要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档次和水平,改善经营管理,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三是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四是要继续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市场化选聘等内部改革,第三,抓紧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继续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和资源枯竭矿山实行关闭破产,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政策性破产工作;第四,继续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采取多种办法、多种渠道筹集改革成本,继续推动国有中小企业改制,争取在今后几年内基本完成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任务;第五,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一是继续推进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二是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三是完善企业业绩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目标确定机制、分类考核机制、价值创造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引导企业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重业绩、讲回报、强激励、硬约束”的工作机制。四是继续完善企业国有产权管理制度,五是加强财务监管和风险控制,六是坚持和完善外派监事会制度,改进监督工作方式方法。对于国有企业中的问题,我们要积极的发现研究和解决,而不是掩盖,在中国经济转型转型期间,国有企业出现了危机,国有企业既要看到“危”,更要看到“机”,国有企业要善于抓住和运用经济转型这一伟大机遇,逆势而上,不断发展,做大做强,更好地肩负起振兴名族经济富强的重任。

第二篇: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目标

1产权制度目标

产权归属的明晰化、产权结构的多元化、责任权利的有限性和治理结构的法人性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求对其进行公司化改造,明晰企业的产权划分和归属主体,在此基础上引导出多元化的投资来源。同时,根据投资的多少,确立对称的责任和权利,打破国家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的传统体制。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前提下,企业依照自己的法人财产开展各项经济活动,独立地对外承担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在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规范下,企业不再是国家行政机关的附属物,国家也不再是企业的惟一投资主体。在企业的所有资产中,所有权属分散的股东,企业通过自己独立的法人地位运营全部资产。企业与国家之间、企业与分散的股东之间,各自的责任与权利是明确的。国有企业经过公司化改造后,在其内部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部门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企业产权关系的有效实施。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和前提。2组织制度目标

现代企业制度有一套完整的组织制度,其基本特征是: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公司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形成各自独立、责权分明、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加以确立和实现。

现代企业组织制度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原则,即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公司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立的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上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并存的组织机构框架。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四大部分。按其职能,分别形成权力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和管理机构。股东大会作为权力机构,它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部门以及其他出资者选派代表组成。股东实际上就是公司的所有者,股东大会所形成的决议是最终决议,具有法律效力。董事会作为公司的常设机构,是股东大会的执行机构,也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制定公司的大政方针、战略决策、投资方向、收益分配。监事会作为公司的又一常设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对董事会和经理人员行使职权的活动进行监督,审核公司的财务和资产状况,提请召开临时股东会等。经理人员是企业的管理阶层,包括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和部门经理等,负责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依照公司的章程和董事会的决议行使职权。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实行聘任制,不实行上级任命制。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相互制衡的现代企业组织制度,既赋予经营者充分的自主权,又切实保障所有者的权益,同时又能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它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依托。

3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有一套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层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正确的经营思想和能适应企业内外环境变化、推动企业发展的经营战略;建立适应现代化生产要求的领导制度;拥有熟练地掌握现代管理知识与技能的管理人才和具有良好素质的职工队伍;在生产经营各个主要环节普遍地、有效地使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建设以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规范等内容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和企业集体意识。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在企业内部设置科学合理的治理机制,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保障。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框架。

第三篇: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的保证,以公司制企业为主要形态,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战略管理: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投资设立的,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人力资源管理: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财力、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企业目标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年、季、月)内,在先进、合理的技术与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它是制度生产计划的前提和基础。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执行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仓储:是仓库储存和保管的简称,是指从接受储存物品开始,经过储存保管作业,直至把物品完好地发放出去的全部活动过程。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是本企业所特有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概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现代企业的特征:技术特征、制度特征、组织特征、管理特征。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战略管理制度、文化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营销管理制度、生产作业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物流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特点:科学性、权威性、系统性、稳定性现代企业组织制度:U型企业制定、M型企业制度和H型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的构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别制度安排战略管理的特征:系统性、科学性、艺术性、相对稳定性企业战略的层次:第一层是公司级战略,第二层是事业部级战略,第三层是职能级战略。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又称别具一格战略,集中化战略又称目标集中战略、目标聚集战略、专一化战略。战略实施原则:

1.适度合理性的原则、2.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3.权变原则。控制系统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控制系统应是节约的,控制系统应是有意义的,控制系统应当适时地提供信息,控制系统应提供关于发展趋势的定性的信息,控制系统应有利于采取行动,控制系统应当是简单的。企业文化的结构(包括哪些层次):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观念层业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辐射功能人力资源的特点:生物性,社会性,能动性,两重性,时效性,连续性,再生性。绩效考核的基本方法:关键事件法,强制比例法,平衡记分法,交替排序法,小组评价法,360度考核法,目标管理法 工资制度五种类型:技术等级工资制,职务工资制,岗位工资制,结构工资制,年薪制。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市场营销系统管理职能:营销环境分析,市场营销计划,市场营销实施,市场营销控制。市场需求测量分析:准备阶段,策划阶段,实施阶段,追踪阶段。市场营销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分销策略。产品策略:

(一)产品组合策略:1.产品的整体概念2.产品组合策略

(二):1.品牌化策略2.品牌使用者策略3.品牌统分策略

(三)包装策略:1.相似包装策略

2.差别包装策略3.组合包装策略4.复用包装策略

(四)服务策略:1.售前服务2.售后服务 生产计划的层次:综合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 生产作业控制:投入进度控制,出产进度控制,在制品控制,工序进度控制 质量控制的程序:原辅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产成品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常用的方法:分层法,调查表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直方图法,控制图法,散点图法。仓储管理的原则:效率原则,效益原则,服务原则配送的作用:配送可以降低整个社会物资的库存水平,配送有利于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费用,对于生产企业来讲,配送可以实现零库存,配送对于广大用户而言,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配送对于整个社会和生态环境来说也起着重要作用

财务管理的目标:利润最大化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

第四篇: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永续发展的保障

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指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

包含了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所有权处于核心地位,其他一切财产权利都是从所有权中派生出来的。产权的经济功能

(1)保障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产权具有排他性,产权所有者的权益受法律的保护,他人不得侵犯。产权的这种功能是维护社会的所有制与生产关系,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法权支柱和基础。

(2)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产权具有可让渡性和可分性。任何一项交易活动实质上就是不同产权之间的交易,明确界定的产权可以提供一种对经济行为的规范或约束。

(3)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供制度基础。产权强调的是规则或行为规范,它规定了财产的存在及其使用过程中不同权利主体的行为权利界限和约束关系。产权关系的复杂化和明晰化乃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其顺利运行的法权基础。

(4)有助于解决外部性问题。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之间一方对另一方或其他诸方利益造成的损失或提供的便利不能用价格来准确衡量,也难以通过市场价格进行补偿或支付。对一些外部性问题,通过明晰产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谈判,当事人有可能找到各自利益损失最小化的合约安排。

企业制度是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总和。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

从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制度有以下三种:

(1)业主制。这一企业制度的物质载体是小规模的企业组织,即通常所说的独资企业。在业主制企业中,出资人既是财产的唯一所有者,又是经营者。企业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经营,并独自获得全部经营收益。这种企业形式一般规模小,经营灵活。正是这些优点,使得业主制这一古老的企业制度一直延续至今。但业主制也有其缺陷,如资本来源有限,企业发展受限制;企业主要对企业的全部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经营风险大;企业的存在与解散完全取决于企业主,企业存续期限短等。因此业主制难以适应社会化商品经济发展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

(2)合伙制。这是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投资,并分享剩余、共同监督和管理的企业制度。合伙企业的资本由合伙人共同筹集,扩大了资金来源;合伙人共同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合伙人共同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决策能力。但是合伙人在经营决策上也容易产生意见分歧,合伙人之间可能出现偷懒的道德风险。所以合伙制企业一般都局限于较小的合伙范围,以小规模企业居多。

(3)公司制。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制的特点是公司的资本来源广泛,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出资人对公司只负有限

责任,投资风险相对降低;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保证了企业决策的独立性、连续性和完整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1、企业资产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具有确定的政府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出资者责任。

2、企业通常实行公司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形成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有效运转。

3、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能,有明确的盈利目标,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工按经营业绩和劳动贡献获取收益,住房分配、养老、医疗及其他福利事业由市场、社会或政府机构承担。

4、企业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在生产、供销、财务、研究开发、质量控制、劳动人事等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

5、企业有着刚性的预算约束和合理的财务结构,可以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谋求企业的扩展,经营不善难以为继时,可通过破产、被兼并等方式寻求资产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

3、加强和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1)要更新企业经营管理上旧的思想观念,确立以市场为中心和依托的现代化管理观念。

(2)要实现管理组织现代化建立市场适应性能力强的组织命令系统,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彻底改变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

(3)要建立高水平的科研开发机构和高效率的决策机构,加强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制定和实施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

(4)要广泛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包括用于决策与预测的、用于生产组织和计划的、用于技术和设计的现代管理方法,以及采取包括电子计算机在内的各种先进管理手段。

第五篇:现代企业制度

第一章现代企业制度

一.理解企业的基本属性

企业是指商品经济中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独立的商品生产或商品流通等经营活动的基层经济组织。企业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经济细胞,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的产物。作为商品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作为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基本单位,企业具有以下基本属性:

(1)经济性。企业是从事经济性活动的组织,这是企业的首要特性。作为企业,它或者从事商品生产,或者从事商品交换(流通),或者充当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媒介,或者提供商业性劳务。总之,通过商品生产和流通,为商品消费者(个人或组织)提供使用价值,借以实现自己价值的活动,即为经济性,也可称之为商业性。

(2)营利性。企业是从事经济性活动的组织,但并非一切从事经济性活动的组织都是企业。作为企业,还必须具有营利性。就是说,企业是为盈利而经营的经济组织。有些组织,虽然从事经济性活动,但如果不以营利为目的,就不能叫企业。这是区别企业组织和事业单位的主要依据。

(3)独立性。企业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独立的法人组织。由企业的独立性所决定,企业不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不隶属于行政部门领导。相应地,企业也没有行政官员和行政级别,企业的拓展也没有行政边界。公司是现代企业的基本形式。

二、产权及其特征

产权的含义及其内涵:产权是指以财产所有权为基础的若干职能的组合。

产权包括:①占有权,即实际上控制资产的权利;②使用权,即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生产或其他方式使用资产的权利;③处置或转让权,即通过出租或出售地与资产有关的权利让渡给他人;④收益权,即直接从资产的使用或通过资产转让获取收益的权利。产权的基本特征包括:

(1)排它性。在商品经济社会,不同主体(包括机构或个人)之间存在利益上的冲突。资产使用的单一时空限制和收益的单一归宿与占有,决定了产权具有排名性;

(2)可让渡性。在商品经济社会,经济效益是评价一切活动成功与否的最直观的标准。产权作为一种收益,可以通过转让,实现资产的最优化配置。

三、公司制企业

1.特征:①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②股东对企业的资产付有限责任;③公司有权商品化、市场化、货币化和证券化。

2.类型:

(1)有限责任公司。①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少;②不发行股票,股票不能自由买卖;③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多具有股东身份;④成立、解散比较简单。公司帐目无需向公众公开。

(2)股份有限公司。①股东人数较多;②发行等额股票,可自由转让;③公司必须向公众公开财务状况。

其优点:①便于筹集资本;②实行严格的组织管理;③在严格的社会监控下从事经营活动。

四.企业经营机制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企业经营机制是一种能规范和推动企业行为,使其趋向企业目标的内在机理。它具有引导、激励和约束企业行为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良性循环的基本功能。

企业经营机制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调控机制。

(1)运行机制。它是企业经营机制的主体部分,运行机制载体是企业管理组织结构。不同的运行机制,由于其组合联系方式不同,企业的行为与活力也不同。它的作用的正常发挥,能确保企业系统顺利地完成其输入输出的转换活动。

(2)动力机制。它是为企业系统正常运行提供能量的机制,对企业行为的发生和企业活力的增强起“兴奋剂”的作用,是经营机制中最复杂十最关键的部分。它包括企业的人事制度、劳动制度、民主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培训制度、企业精神及工资、奖励和福利制度等发挥的作用。

(3)调控机制。它是保证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和满足环境发展要求的自我约束机制。调控机制主要包括决策方式、分配方式、责任制方式、管理方式及信息处理方式等内容。完善的控制机制来自于明确的财产责任、严格的管理责任和健全的财务责任。转换经营机制的目标是: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

五、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与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有:

1.产权清晰:企业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出资人;企业拥有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2.责权明确: 企业运用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企业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3.政企分开

4.管理科学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1.现代企业法人制度:现代企业法人制度的核心是使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通过建立资本金制度和资产经营责任制,把自负盈亏的责任落到企业,促使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支配、使用、处置自己的资产,盘活资产存量,实现有效增值。

2.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公司企业是现代企业组织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有效地实现了出资者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具有资金筹集广泛、投资风险有限、组织制度科学等特点,在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最明显的特征是: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公司的权力机构、决策和管理机构、监督机构形成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关系,并通过法律和公司章程得以确立和实现。这种组织制度既赋予经营者充分的自主权,又切实保障所有者的权益,同时能够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3.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论文(最终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