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研究概论》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读《课堂研究概论》一书中,课堂研究方法互动分析系统与课堂研究课堂互动一直是国内外语言学家关注的热点,特别是课堂互动模式分析和研究倍受语言学家和教育学家的关注。国内的课堂互动研究主要是在大学中展开的,而且大部分是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去分析的。弗兰德斯课堂互动分析系统主要分析教师的言语行为,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言语分成十类,其中七类言语是教师的,二类言语是学生的,一类言语是课堂上的沉默或观察者不解的言语。属于教师七类言语中前三类是教师对学生的言语行为的反应,后四类是教师主动发出的言语行为。属于学生的言语行为一类是学生对教师行为的反应,另一类是学生主动的言语行为。
有这样一些课堂现象。教师的话语时间远远多于学生的话语时间;教师直接影响课堂;对课的控制和发动掌握在教师手中;尽管这个教师问了许多问题来启发诱导学生,但许多问题学生没有能够回答;教师提问的问题大多是展示性问题,是老师为了检测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而展开的,教师一言堂的特征明显。课堂互动模式是单一的,师生双方主要是为了完成阅读任务而展开,没有真正的思想交流,教师仍然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填充器”
有效的课堂提问,需要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首先,激发学生主动去问问题
进行有效课堂提问的另一个方面还需要鼓励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去问问题,老师不应该是提出问题的唯一人物。鼓励学生去问问题的一个重要技巧是友好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即使教师已经被问过相同的问题三遍了,当被问到第四遍的时候回答问题的态度也应该是友好的,有耐心的,而且最好可以包含一个新的例子。我们应该尽量使问问题的学生觉得他们帮了老师一个大忙,而不是给老师添了麻烦。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给予肯定,如给学生一些鼓励性的话语,“Good question.” 千万不要打击学生,对于学生给出的问题给予鼓励而不是打击,不要认为学生的问题很愚蠢。鼓励学生提问还应该不要给时间压力给他,不要让学生觉得他在浪费时间。如果教师想与学生进行真正的沟通交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争取问问题的机会。
2.等待学生
在英语课堂的提问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前应该给足够的等待时间给学生。等待时间被认为是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真正的师生互动中。给学生足够的等待时间的基本原因是让学生去思考可能的答案。如果教师在提问另外一个同学之前没有给前面的这位同学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那么可能整个课堂都会变得非常安静,或者可能只有那些最优秀的学生才能够加入到课堂的互动中。据统计,平均来说,教师通常只花少于一秒钟的时间去等待学生的答案。这是不够的。在交际的课堂上,老师应该3到5秒钟的等待时间给学生回答问题,问题越难给学生的等待时间应该越多。在等待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如,“This question is difficult, we need time to think it over.” 以此来肯定学生所需的等待时间。那么学生就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正确的,更详细的答案。老师问
问题是不用学生给答案的,我们只要等一会儿,老师就会自己把答案说出来了。给学生足够的等待时间,鼓励学生去思考答案。
3.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各种难度不同的问题
第三种有效的课堂提问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来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在一个学生水平参差不同的课堂里,如果老师的问题立足于基础水平,那么拔尖的学生可能就会觉得课堂沉闷,可能会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老师给学生太多复杂的任务,水平稍低的学生可能就会有挫折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应该给学生各种不同难度的任务。我们可以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在学习课文Physical Training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提各种难度不同的问题。为了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们可以问这种简单的问题,“Is it important to keep healthy?” 然后可以问以下这种复杂一点的问题,“How do you keep healthy” “Do you spend all day doing exercise to keep healthy?” “what are good choices for daily meals?”
为了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落实“一切为了学生”。我会继续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水平,以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课堂更需要师生互动,只有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提高英语水平。
第二篇:概论读书心得
概论读书心得
读《沧浪之水》的感想
读《沧浪之水》的感想
这学期的读书笔记,我选择读老师推荐的《沧浪之水》,这是我的感想,纯粹是个人感想。
当池大为第一次翻开父亲留下的《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素描》时,他的热血、他的抱负、他的震惊,随着泛黄的书页,飘散开来。他从小就受父亲的影响,养成了良好的行为品格。在他心里那个理想的时代,真诚、善良、正义、尊严应该是人人都有的。可当他父亲去世的那一刻,给他营造美好人格形象的人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之后,他理想的世界,注定是要破碎的。
那个时代的研究生,该是一个很大的荣誉吧!总想着会有一个很好的归宿吧!可池大为一开始的处境像八月里的骄阳被一夜的寒风吹得冰冷,刮的破裂。就因为他顾及着个人的尊严吗?就因为他坚守着内心的品行与信仰吗?他与这个世界就那么格格不入吗?我在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接触那个年轻的池大为,我觉得他很傻。我承认自己自私的天性。我每做一件事都会去看背后的利益有多大,我会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的去做,以达到我的目的。但不是说不择手段,心中也尚存一点正义感和卑微的尊严。我不否认,在池大为那个时代做一个内心忠实的坚守者有多难,而当今更难。
我没有权利抱怨,没有权利去批评什么,因为我也庸俗的和大众走在一起。我现在还是一个学生,按理不应该想得太多。可我知道,如果我现在不想,我的未来就没有希望。我没有一个有权势的老爸,无法去“拼爹”,没有过硬的人际关系,我的未来,只能靠自己。我痛恨社会的不公平,可我又能做什么呢?我连痛恨的资本都没有,因为我还不如池大为,我还没有一个挂着职的冷板凳去坐。
有时,也会暗自庆幸,自己生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文化气息早早的感染了我。我没有池大为那样的勇气,去坚守内心真实的想法十几年。
池大为是可怜的,他生在一个不符合他性格的时代。当他的锐气和锋芒渐渐被中医学会的冷板凳磨平了,他的骄傲被许小曼的光芒、屈文琴的势利消净了,他的尊严被丁小槐和马垂章踩在脚下了。他的抱负,只有在那棋盘上和发表的论文里了吧!我很难想象,那么平静屈辱的几年他是怎么熬过来的。眼看着丁小槐爬到他的头上,眼看着别人高傲的头和讽刺的表情,眼看着机会和待遇从身边溜走,赤裸裸的现实给他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看到这里,我不只是气愤还是惋惜,我承认自己做不到如他般正直,也做不到如他般坚韧。幸运的是,他还有一个敦促他前进的妻子和儿子。池大为不笨,他不是不懂得,只是不愿意,他不想承认太过现实的社会、太过虚伪的感情。但他作为办事员去乡里考察的时,看到真相的他是那样的无助与绝望。我在想,如果当时他把那封检举信送出去了,那么他的人生会不会被改写呢?会吗?
池大为又是幸运的,在他不惑之年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这不能说是背弃他父亲与他心中所想,只能说是曲线救国吧!圆滑一点,世故一点,狠绝一点,自私一点,也没什么不好。他是变了,当小莫带着表弟来求他的时候;他是变了,当看见自己换房子的希望的的时候;他是变了,当儿子病了,丁小槐为他说一句话的时候。他苦,他恨,可他无能为力。是现实把他逼成这样的。孟晓敏,那个为了所谓的爱情牺牲的女孩,我为她可惜,可怜她碰到池大为这样一个正直、自私而又胆小懦弱的人。看到这里,我在想,连池大为这样一个恪守信念,守护家庭的人,都在美色之下屈服了,那么还有几个人可以不被权利美色诱惑呢?是我们的意志力太弱,还是这个世界的诱惑太多,想要好好地生存就那么艰难吗?回头看看那些因为贪恋美色而被拉下马的高官政要,是不是值得同情呢?
看到池大为成功的坐到处长的位子的时候,我不禁苦笑了一下,人的一生还真是不可预测,当变一种思路,带上面具后竟是那样的顺风顺水。不得不说池大为的悟性还是很高的,不是不会做,只是不想做。我很高兴的是池大为最终的选择,虽然不如开始那般直接、真挚,但最后也没负了自己的心,即使是几百万钞票的诱惑。
看看池大为这一生,算坎坷,算辉煌。可为什么在父亲的坟头又是那样的愧疚与悲凉呢?他失去了什么?他又得到了什么?他错了吗?他又对了吗?
面对这个世界,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心痛,言语高于行动,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看见蓝的天白的云呢?什么时候清正廉洁才能真正来到我身边?
关于董柳,虽然她对物质生活有热切的追求,我也不认为她是一个具有野心的人。相反,她只是一个小女人,一个守护家庭的小女人。从筒子楼热的董柳,到两室一厅的董一针,再到三室两厅的董医师,她的身份在变,她的行为也在变。作为董柳,她只是一个要依靠丈夫的妻子,她懂丈夫是她的一切,她隐忍,冬天
没有暖气的生活,她承受客厅与厨房混在一起的生活。她也有怨言,但却在坚持和理解。作为董一针她不仅是妻子,更是一位母亲。她心中的重心从丈夫转移到儿子的身上,儿子,是她的坚守。为了给儿子拼得一个好生活,好未来,她利用她的职业谋得前程与本钱。她鼓励甚至要求丈夫去做的更多。不善于言辞与交际的她也扮演起说客和外交家的角色。作为董医师,她是厅长的妻子,是三室两厅套间的女主人,是儿子的好妈妈。我承认,当一个人有了心里最在意的东西时,对待这个东西的情感是不理智的,她对儿子,更多的是溺爱,她主动为儿子争取的更多,从省政府幼儿园到一个独立的厨房,再到去美国上大学。她以一个女人独有的方式去实现。她从幕后走到台前,活跃在池厅长的圈子里,也许她没有屈文琴的才华,没有孟晓敏的美丽,没有凌若云的气质,她有的只是一个医师的职业,一个厅长妻子的身份。从某个层面来说,池大为的成功,董柳是功不可没的。
董柳,她不是一个好的政客的贤内助,没有沈阿姨的变通与机智,她不是一个好的投资者,没有凌若云的果断与勇气,她却是一位好母亲,把最卑微渺小的爱全部给了儿子,即便是溺爱的,偏执的。
关于丁小槐,我对他的评价首先定义在一个政客,其次是一个男人与丈夫。以我的感觉来说,对他的看法,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作为丁科长,他是悲哀的,他失去了作为人最本质的东西,他失去了真诚、善良、尊严与人格。他卑微,比他官阶高的人他都要放下面子去讨好。他谄媚,站立与走路都是一个小人模样。坐在办公室里的丁小槐,活着是累的,连梦里的呓语都是讨好的,一个人的内心可以装下这么多不真实的东西,他的表情就已经不再是内心的真实表达了。他哭,可心里却是笑的;他笑,可心里却是哭泣的;他赞美,可心里却是嘲讽的。作为一个男人与丈夫,他又是幸运的,他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聪慧的妻子,又活泼的儿子,有他拼搏的成果,两室一厅的房子,科长的荣誉,他是爱家的,做得一手好菜,为儿子努力谋得一个好前程,为家庭谋得一个好生活。
丁小槐,他是一个牺牲品,中国政治的牺牲品,阴暗、腐败、形式化的典型代表。扭曲的人性,阴暗的心理与灵魂被腐朽的意识侵蚀,在职场他赢了,而在人性的战场上他输了,输的很惨,很彻底。
关于马垂章,这个聪明一世的厅长,把弄了半辈子的权术,最后却也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局,些许的给了我一些安慰,这样让我看到一种希望,即使你能
翻云覆雨但却不能只手遮天。也许,他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选了池大为当厅长吧!
至于书里的其他人物,不想说的太多,一本书,就是一个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美好的,肮脏的,虚幻的,现实的,都交织在一起,日落月升,数着岁月,过着眼前的日子。我觉得,池大为的成功,有一个人也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晏老师,那个在政治边缘行走的人。以内心的真是触动告诫池大为,作为一个人,一个和政治有关系的人,应该怎么做,趋利避害。这样的人,值得人尊敬,也值得人同情,年轻时的他,也曾意气风发,可却被现实打败,一蹶不振。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还会那样做吗?他会是第二个池大为,还是丁小槐?
合上《沧浪之水》,心里有隐隐的触动。这里有人性的真善美,也有人性的阴暗与肮脏,有冉冉的希望也有彻底的绝望,有高傲的尊严也有人格的卑贱,有平淡的满足也有赤裸裸的渴求。
谢谢这本书,让我更真切的体会到了这个社会的真实。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第三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堂心得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堂心得
通过六周的集中学习,我了解到开设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公共管理学致力于探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的规律。通过这门课程我们提前接触到了各种专业知识,为日后深入学习打下坚定基础。
通过学习第一章“什么是公共管理”,利用公共部门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比较。熟悉了公共利益的内涵,了解了公共管理范式转型。熟悉了现代公共管理变革; 通过第二章“卫生公共利益”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卫生公共利益的概念和分类;了解到公共利益的理论渊源;熟悉了公共利益的价值基础并能够进行判断; 通过学习第三章“公共管理的主要职能”掌握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社会管理职能、管制职能、宏观调控职能。熟悉公共物品及其提供,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与目标,管制的基本概念,理论宏观调控的重要意义、主要目标。
通过学习第四章 “公共事业战略管理”了解公共事业战略管理的价值和特点,熟悉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内涵,熟悉公共事业战略管理的过程。本章的重点: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内涵、公共事业战略管理的过程。
通过学习第五章“卫生事业管理基本概况”我们掌握了卫生事业的属性、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方针和我国新时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了解了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环境和我国卫生事业的所取得的成就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学习了第六章“中国卫生国情”,让我们了解我国卫生工作存在的挑战和问题;熟悉了新医改相关政策;掌握了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卫生组织体系、卫生资源及卫生总费用的内涵。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具有现代卫生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一定独立工作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的,为卫生事业管理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而本专业学生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学习可以提前了解日后的学习内容,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系统地掌握卫生事业管理地理论方法和技能,使我们毕业后成为既掌握基本医学与卫生学的理论知识,又具备参与卫生管理决策与操作以及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德才兼备,身体健康的专业人才。
2015级公共事业管理二班
学号:3150311088
张晓猛
第四篇:道德课堂读书心得
《师德修养》读书心得
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中心小学 吕君丽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从中可见师德是教育之本源。通过暑期读书学习《师德修养》这本书,我明白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构建道德课堂,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愉快和幸福,得到学业与身心全面发展,让课堂生活充满生命活力是很有必要的。
有人说过:“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的原动力。”可以说,教师的爱心能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爱学生就要公平地对待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学生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的伙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做人。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也是我们现在师德应作为榜样的。
道德课堂提出了“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以认知规律为指导,也要关注其学习的过程。下面是我对道德课堂的理解:
一、备课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首先必须学会“备学生”。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现状,了解每一节课学生必须具有的预备性知识和工具性知识、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教学应该采取的应变策略等等。教学设计应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或自然获得的知识技能,循序渐进。
二、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以学定法,教无定法”充分展现基础知识的形成、发生、发展过程,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创造性素质。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在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的长期争论中,越来越显示出它在培养学生能力上的优越性,但迄今为止,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仍在顽固地坚持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否完成预定知识的讲授,仍然是衡量与评价优劣课的唯一标准。当前教学过程的“师勤生懒”现象,严重丧失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教师应从心理上认同自己的角色转变——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共同体的参加者和引导者,最大可能地实践学生的“主体性”、“开放性”的教学原则。
作为一线的教师,想想自己的课堂,课堂上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课堂上教师不停地讲,学生被动的听,有时生怕学生学不会,不时的重复的知识点,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学生命活力缺失;少的是积极、愉快、兴奋、发现、成功的体验;多的是枯燥、乏味、疲惫、厌烦、挫折的感受。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能做到学业和身心全面发展。
教师是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承者,表里如一是对我们最高的要求和行为准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风筝要想飞得高,必须由底下的线牵引着,假如没有了这根束缚它的线,风筝只能掉在地上。我们如果是那只风筝,那师德就是在我们脚下牵引着我们前进的那根线。如果线断了,即使我们再努力,也不会飞的久,更不会飞得高。
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将比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方法可以使学生受用终身,也可以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超过教师。教师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这也是最大的课堂道德。教育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只会知乎者也,再也不是灌输,不是表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审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第五篇:读懂课堂读书心得
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写了《读懂课堂》一书,丰富了我的寒假生活。“读懂课堂”是教师成长的标志。钟老师在导言中概括地阐述了这一中心思想,其中蕴含着对中国教育和教师向上发展的无限期待。
本书共分五卷,从课堂革命的挑战到课堂研究的理论视角,系统地论述了如何“懂”课堂,并着重于优秀教学传统的继承和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创新。整本书很有启发性。第二部分,倾听孩子们的声音,这一点尤为重要,弥补了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不足。
文章首先提到,人类的婴儿期相对于其他动物来说比较长,但同时也造成了人类婴儿期的可塑性相当强。然而,自中世纪以来,儿童教育逐渐从开放的社会和自然的交流发展到封闭的被动学习中。原本被认为是合作伙伴的教师也逐渐被分开。
“学生”是孩子在学校的地位,他们有责任、义务和权利去学习。然而,在现代学校制度的规范下,只有学习的责任和义务得到体现,而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发展的权利被抹杀掉了。“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不是提供好的课程,而是给每个学生学习的权利和挑战高标准学习的机会。”佐藤学在《学校的挑战:创建一个学习共同体》中如是说。
实现儿童的学习权利,必须面对“发展优先”与“教育优先”的双重对立。事实上,无论是发展优先还是教育优先都不能完全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教育和发展的主体,这意味着教育本身并不能直接促进儿童的发展,儿童的主观发展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儿童的学习权利,有必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无论是语言、逻辑优秀,还是音乐、体育优秀,学生的智力没有高低之分,它们是等价的,不能说体育好,艺术类成绩好而其他成绩差的学生不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
启发和引导每一个孩子,儿童的语言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儿童语言是儿童潜在的内心世界的表达。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倾听孩子的声音,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情绪和情感表达,从而对孩子的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正确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