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师德师风演讲稿:扬师爱之帆,铸师德之魂
编辑:夜幕降临 识别码:16-430440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4-25 08:55:5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师德师风演讲稿:扬师爱之帆,铸师德之魂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叫做《扬师爱之帆 铸师德之魂》。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有像父母那样的对学生的爱,那么他要比一个读过许多书,但是既不热爱事业又不热爱儿童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师德高尚、完美的教师了。”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和圣洁的师爱,还可以看出师爱是师德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师德之灵魂。那么,何为师德,何为师爱呢?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无私、高尚、圣洁的感情。从性质上是说,它是一种最高尚的爱,因为师爱不仅是我们每个教师出于赖以为职业的爱,更因为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是一种最理智的爱,它有别于母爱,突破了溺爱的圈子,这就需要教师严格的要求和精心施教有机结合;它也是一种最无私的爱,它的无私在于,师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爱,我们必须无私地奉献和付出,决不可以把对学生的爱与自己的个人目的和利益联系起来。那么如何做好师爱呢?

一、要善于发现和展示学生优点,会包容、宽容学生的缺点和过错。

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会对自己的学生极为关注。他善于发现和展示他们身上的优点,会把自己对学生的期待深深地融合在对学生的爱当中。学生的优点、点滴收获、细小进步,会使他感到欣慰和快乐,他会合理的展示他们的优点,会科学地表扬和激励他们,让他们产生向上的力量,自励进取;学生有了缺点,犯了过错,会使他苦恼、难过,他会包容、宽容他们的缺点和过错,会用合理的方式处理他们的过错,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改正自己的缺点和过错。记得陶行知先生曾用发糖的方式“奖励”一个叫王有的孩子:当老先生发第三块糖时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不管老先生是不是“信口雌黄”地对其行为动机进行肯定,但王有接糖时是哭着说:“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待学生的缺点和过错要用爱的方式去处理,这样会让学生很乐意地去接受和改正,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言行中,感受到教师那份殷切的爱,就会理解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就会把教师的严格要求看成是师爱的自然延伸。

二、要创造一种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熟练地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如何使这一过程成为一种轻松、愉悦的享受,这是每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都必须考虑的问题。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不会为了升学指标而强迫学生学,也不会为了教师的荣耀而压制学生学,让学生处在一种郁闷、压抑的环境中学习。他们一方面积极创造一种支持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同时不断提升自己学识水平和自身素养,以适应学生需要。另一方面,他们毫不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身心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同时总是能够找到方法,给学生创造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能力、知识和才干,帮助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在老师的眼里,重要的不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技能的掌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真正懂得人类文明,享受文明幸福的人,教师的爱便也才得到了回报。

三、要深入了解学生,热诚关心学生,真挚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深厚的情感和和谐的关系。

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当教师把一个学生看成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能和性格的人的时候,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热爱学生就应把每个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深入了解他们,热诚关心他们,真挚尊重他们,与他们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和和谐的关系。

要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和和谐的关系,首先要深入地了解学生,当然也要学生全面地了解自己,因为情感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相互认识的基础上的,没有了解和认识就没有相互间的信任,更没有相互间的情感。育人先知人,知人先知心,了解、关心和研究学生的过程,就是和学生建立情感的过程,为此,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工作能力、学业能力、兴趣爱好、交往情况、家庭情况、个性特点等,还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他们的各种活动中去,与他们打成一片,真正地走入他们的心灵,从而达到师生心理相知,心心相印,为师生深厚情感和和谐关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教师不能以一些种教育者或管理者的身份去教育和管理学生,让学生感到疏远和陌生,而应与学生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以诚相待,真正地去尊重他们,让他们感到亲近和亲切,从而建立起融洽的情感氛围。这样他们的心灵之窗才会被打开,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浓厚的情感才会形成,才会在心理上、情感上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否则,便会为师生之间挖掘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便会丧失与学生建立深厚情感和和谐关系的基本条件,便会使教育的根本功能不能实现。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曾经所说过的一段话:“在学校当了若干年的教师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让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这种“力量”是师德的力量,师爱的力量。一个教师若没有师德和师爱,就不会让学生产生向上的力量;就不会让学生“生活得愉快”,而是“生活得悲惨”;就不会是“启发灵感的媒介”,而是“制造痛苦的工具”;就不是“救人”,而是“伤人”;就不会让教学取得“成功”,而是“失败”。由此可见,师德和师爱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有效保证,尤其是师爱,它不仅是师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师德的主要表现形式,更是师德之魂。

第二篇:师德师风演讲稿_扬师爱之帆,铸师德之魂

师德师风演讲稿:扬师爱之帆,铸师德之魂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叫做《扬师爱之帆 铸师德之魂》。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有像父母那样的对学生的爱,那么他要比一个读过许多书,但是既不热爱事业又不热爱儿童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师德高尚、完美的教师了。”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和圣洁的师爱,还可以看出师爱是师德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师德之灵魂。那么,何为师德,何为师爱呢?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无私、高尚、圣洁的感情。从性质上是说,它是一种最高尚的爱,因为师爱不仅是我们每个教师出于赖以为职业的爱,更因为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是一种最理智的爱,它有别于母爱,突破了溺爱的圈子,这就需要教师严格的要求和精心施教有机结合;它也是一种最无私的爱,它的无私在于,师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爱,我们必须无私地奉献和付出,决不可以把对学生的爱与自己的个人目的和利益联系起来。那么如何做好师爱呢?

一、要善于发现和展示学生优点,会包容、宽容学生的缺点和过错。

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会对自己的学生极为关注。他善于发现和展示他们身上的优点,会把自己对学生的期待深深地融合在对学生的爱当中。学生的优点、点滴收获、细小进步,会使他感到欣慰和快乐,他会合理的展示他们的优点,会科学地表扬和激励他们,让他们产生向上的力量,自励进取;学生有了缺点,犯了过错,会使他苦恼、难过,他会包容、宽容他们的缺点和过错,会用合理的方式处理他们的过错,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改正自己的缺点和过错。记得陶行知先生曾用发糖的方式“奖励”一个叫王有的孩子:当老先生发 以看出,对待学生的缺点和过错要用爱的方式去处理,这样会让学生很乐意地去接受和改正,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言行中,感受到教师那份殷切的爱,就会理解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就会把教师的严格要求看成是师爱的自然延伸。

二、要创造一种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熟练地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如何使这一过程成为一种轻松、愉悦的享受,这是每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都必须考虑的问题。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不会为了升学指标而强迫学生学,也不会为了教师的荣耀而压制学生学,让学生处在一种郁闷、压抑的环境中学习。他们一方面积极创造一种支持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同时不断提升自己学识水平和自身素养,以适应学生需要。另一方面,他们毫不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身心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同时总是能够找到方法,给学生创造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能力、知识和才干,帮助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在老师的眼里,重要的不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技能的掌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真正懂得人类文明,享受文明幸福的人,教师的爱便也才得到了回报。

三、要深入了解学生,热诚关心学生,真挚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深厚的情感和和谐的关系。

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当教师把一个学生看成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能和性格的人的时候,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热爱学生就应把每个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深入了解他们,热诚关心他们,真挚尊重他们,与他们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和和谐的关系。

要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和和谐的关系,首先要深入地了解学生,当然也要学生全面地了解自己,因为情感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相互认识的基础上的,没有了解和认识就没有相互间的信任,更没有相互间的情感。育人先知人,知人先知心,了解、关心和研究学生的过程,就是和学生建立情感的过程,为此,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工作能力、学业能力、兴趣爱好、交往情况、家庭情况、个性特点等,还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他们的各种活动中去,与他们打成一片,真正地走入他们的心灵,从而达到师生心理相知,心心相印,为师生深厚情感和和谐关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师德师风演讲稿--扬师爱之帆铸师德之魂

扬师爱之帆 铸师德之魂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有像父母那样的对学生的爱,那么他要比一个读过许多书,但是既不热爱事业又不热爱儿童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师德高尚、完美的教师了。”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和圣洁的师爱,还可以看出师爱是师德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师德之灵魂。那么,何为师德,何为师爱呢?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是师德的灵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无私、高尚、圣洁的感情。从性质上是说,它是一种最高尚的爱,因为师爱不仅是我们每个教师出于赖以为职业的爱,更因为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是一种最理智的爱,它有别于母爱,突破了溺爱的圈子,这就需要教师严格的要求和精心施教有机结合;它也是一种最无私的爱,它的无私在于,师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爱,我们必须无私地奉献和付出,决不可以把对学生的爱与自己的个人目的和利益联系起来。那么如何做好师爱呢?

一、要善于发现和展示学生优点,会包容、宽容学生的缺点和过错。

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会对自己的学生极为关注。他善于发现和展示他们身上的优点,会把自己对学生的期待深深地融合在对学生的爱当中。学生的优点、点滴收获、细小进步,会使他感到欣慰和快乐,他会合理的展示他们的优点,会科学地表扬和激励他们,让他们产生向上的力量,自励进取;学生有了缺点,犯了过错,会使他苦恼、难过,他会包容、宽容他们的缺点和过错,会用合理的方式处理他们的过错,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改正自己的缺点和过错。记得陶行知先生曾用发糖的方式“奖励”一个叫王有的孩子:当老先生发第三块糖时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不管老先生是不是“信口雌黄”地对其行为动机进行肯定,但王有接糖时是哭着说:“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待学生的缺点和过错要用爱的方式去处理,这样会让学生很乐意地去接受和改正,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言行中,感受到教师那份殷切的爱,就会理解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就会把教师的严格要求看成是师爱的自然延伸。

二、要创造一种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熟练地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如何使这一过程成为一种轻松、愉悦的享受,这是每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都必须考虑的问题。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不会为了升学指标而强迫学生学,也不会为了教师的荣耀而压制学生学,让学生处在一种郁闷、压抑的环境中学习。他们一方面积极创造一种支持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同时不断提升自己学识水平和自身素养,以适应学生需要。另一方面,他们毫不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身心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同时总是能够找到方法,给学生创造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能力、知识和才干,帮助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在老师的眼里,重要的不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技能的掌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真正懂得人类文明,享受文明幸福的人,教师的爱便也才得到了回报。

三、要深入了解学生,热诚关心学生,真挚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深厚的情感和和谐的关系。

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当教师把一个学生看成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能和性格的人的时候,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热爱学生就应把每个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深入了解他们,热诚关心他们,真挚尊重他们,与他们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和和谐的关系。

要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和和谐的关系,首先要深入地了解学生,当然也要学生全面地了解自己,因为情感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相互认识的基础上的,没有了解和认识就没有相互间的信任,更没有相互间的情感。育人先知人,知人先知心,了解、关心和研究学生的过程,就是和学生建立情感的过程,为此,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工作能力、学业能力、兴趣爱好、交往情况、家庭情况、个性特点等,还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他们的各种活动中去,与他们打成一片,真正地走入他们的心灵,从而达到师生心理相知,心心相印,为师生深厚情感和和谐关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教师不能以一些种教育者或管理者的身份去教育和管理学生,让学生感到疏远和陌生,而应与学生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以诚相待,真正地去尊重他们,让他们感到亲近和亲切,从而建立起融洽的情感氛围。这样他们的心灵之窗才会被打开,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浓厚的情感才会形成,才会在心理上、情感上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否则,便会为师生之间挖掘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便会丧失与学生建立深厚情感和和谐关系的基本条件,便会使教育的根本功能不能实现。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曾经所说过的一段话:“在学校当了若干年的教师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让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这种“力量”是师德的力量,师爱的力量。一个教师若没有师德和师爱,就不会让学生产生向上的力量;就不会让学生“生活得愉快”,而是“生活得悲惨”;就不会是“启发灵感的媒介”,而是“制造痛苦的工具”;就不是“救人”,而是“伤人”;就不会让教学取得“成功”,而是“失败”。由此可见,师德和师爱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有效保证,尤其是师爱,它不仅是师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师德的主要表现形式,更是师德之魂。

2010年1月5日,那是一个让人伤心的日子,也是一个让人深思的日子。58岁的通江县赶场镇白梁村小学教师雷国忠在护送学生上学的途中,为了救护一名幼儿班学生,踩翻了路边的悬石,跌入山崖,被飞滚而下的巨石砸中身体,不幸逝世。在他弥留之际曾留下这样的话:“我舍不得学校,我放不下我的学生啊!”在他的同事为他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的笔记本上曾写下这样的话: “以一种爱人之心去关注学生,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去呵护学生,是为人师者的准则。”“人生的乐趣在于对事业的追求,教书是我的事业,我要用知识的甘泉,为大巴山浇灌出朵朵艳丽的鲜花。” 从他的这些言行中,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他是一位既热爱教育事业,又热爱学生的师德高尚、师爱圣洁的老师,也向我们诠释了在新时期下,作为一名教师不仅应具有高尚的师德,还应具有圣洁的师爱。只有用爱去教育,去教学,用爱去温暖学生,才会让教育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只有高扬师德之帆,才能铸就师德之魂!

第四篇:扬师德铸师魂

扬师德、铸师魂,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教师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德体现了教师个人、教师群体与教育事业的一致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一个月以来,我校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了进一步了解我校师德师风的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我们向教师学生作调查,调查中发现,我校教师队伍中仍有少数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政治思想素质不过硬,敬业精神淡薄,只讲贪图享受。如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成绩过得去就行了,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工作上;有的教师不愿承担规定的工作量以外的工作,如不愿意做班主任,认为班主任工作是兼职工作,不但辛苦,而且责任重大,能推就推。

(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不认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做到耐心解答,课后辅导敷衍塞责。从检查教师教案、教师上课、批改作业的情况中我们了解到,一些教师备课不认真,教案过于简单,没有体现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上课时重点不明,条理不清,教学方法落后,不能激起学生兴趣。

(三)教育方法过于简单。对学生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认为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老师。对犯错误的学生,不去了解犯错误的原因,做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而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甚至体罚、漫骂、变相体罚学生,或动不动就请家长,造成学生与老师严重对立。

(四)不研究教法,教学水平偏低。不愿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对现代教育理论不熟悉,不能很好地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法,教学效果差。

(五)只教书不育人。认为育人工作是学校、班主任的事,自己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学生的思想表现好坏与自己无关。

针对我校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师德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与督察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把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牢固树立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工作首位的观念,把师德师风建设贯穿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与其它各项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在全校上下形成一种“崇教厚德、为人师表”的良好风气。

(二)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我们要求全校教师要达到较高的师德师风素质,较高的业务素质,较高的教育质量和较高的教研水平;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求不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准歧视和驱赶学生,不向学生乱收费、乱推销,不准搞有偿家教,不准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不准给学生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准参与邪教组织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不准赌博。这促进了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三)提高教师对师德重要性的认识。结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按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要求,通过教职工政治学习、师德讲座,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强化教师的大局意识,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培养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努力做到政治过硬,思想过硬;遵纪守法,依法执教;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业务精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团结协作,尊重家长;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四)、通过学习先进典型,提高师德师风水平。我校利用板报、组织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经验交流,营造浓厚的师德师风建设的气氛。激发教师爱教乐教、无私奉献热情,进一步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后,还将加大对先进典型宣传的力度,宣传师德模范,展现我校教师的精神风貌。

(五)完善制度,严格考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完善了可操作的师德师风建设考评制度,运用教师自评、互评、学生参评、组织总评等方式进行师德师风测评,对师德表现不佳者及时劝诫,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要给予批评。

(六)加强师德师风监督。我们通过公布师德规范,向社会、学生、家长征求意见等形式监督师德师风。

扬师德、铸师魂,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活动总结

油坊庄学校

2008年5月5日

第五篇:扬师德 铸师魂

扬师德 铸师魂

—— 争做“四有”好老师

三寸粉笔,系国运;一颗丹心,铸民魂。要做一名好老师,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在言传身教中,把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传授给学生。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对于孩子们,他们是一张张的白纸,未来蓝图我们已经给他们绘画好了,言传身教是实现未来蓝图的最佳途径,当然这途中,难免会遇到不少熊孩子或者一些学困生,因此,我们要用仁爱之心,慢慢的把他们感化,要多给这些孩子一些耐心,多给一些关爱,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最棒的!

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好老师,既需要以教师本人的理想信念为内驱力、以加强自身修养为基础,也需要本人不断的学习,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才能真正的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

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教师就是平凡的、朴素的人”,坚定的信念意味着教师肩负着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有了这样的信念,才能够给学生传播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理想信念,是好老师的人格基石。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梦想要以梦想去点燃,理想要用理想去唤醒。一个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才有可能在孩子、青年的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广大教师只有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伟大使命,我们的教育才会灿烂,我们的学生才有希望。

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

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正如总书记指出的:“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以身作则,给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是一个教师应当为学生起到的表率。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德者,本也。”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作为一名国家培养多年的人民教师,张丽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平凡的小事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给人们带来无数次的振奋和感动,在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高度和精神标尺。

三、做好老师,要有知识素养

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师生之间“一桶水和一碗水”的知识传授关系,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同时老师自己也要自由探索,勇于创新。

自古以来,身为一名合格教师,其首要一条就是具备深厚而广博的学识,这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业务素质。一名理想的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三个方面: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还要有广博的知识。所谓“精”,就是要对专业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触类旁通,具有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为了走在时代的前列,不做知识的落伍者,这就要求我们具备“学会学习、善于学习”的能力,不断汲取知识,扩大学识,做一个有渊博知识的教师,善于更新知识结构,树立并实践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的原点就是爱,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任务,有爱才有责任,爱教育、爱学生是每一个教师应尽的义务。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需要一些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纽带和桥梁。亲其师才会信其道。爱,正是最能连接、沟通师生心灵交流的纽带和桥梁。爱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甜雨露,是伴随受教育者健康成长的清新空气和灿烂阳光。提到这一点,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感人情怀以及名言名句,又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呢?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为充分理解学生。老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需要,既包括学习的需要、成长的需要,也包括休息的需要、交友的需要等社会化的过程,特别要理解学生具有人格尊严的需要。在适当的情形下用恰如其分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得成长;

“师以德为本,育人品当先”。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更应该注意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要作净化社会风气的表率。按照“四有”标准审视自己,先“立己德”后“树人德”,既培养学生成才,也培养学生成人,将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

在教育的路上,我们是一群追逐者;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是一群学习者。“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负人民的厚望,让我们一起为开创国家和民族的美好未来筑牢希望之基。让我们在“四有”的路上努力追寻,成长自己,坚信选择,收获快乐!

师德师风演讲稿:扬师爱之帆,铸师德之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