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孟子〉两章》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说明;
二、学情分析;
三、教法学法;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理念。
一、教材分析说明
(一)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获得创造的智慧。”《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课题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促进语文教学”。济宁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孔孟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依据地域特点,我选取了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的经典之作,它阐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文章感情强烈、文采斐然、论述严密、思想深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活动目标
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与发展,从三个维度出发,同时结合本单元教学说明,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目标: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
2、能力目标: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及写作特色;
3、情感目标: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勇于同逆境做斗争。
(三)重点难点及关键
重点:
1、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
2、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
难点:
把握文章写作特色。
关键:
引导学生结合现实,思考讨论其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七
(八)年级学生尚未正式学习议论文,接触文言议论文更是首次,本文是文言文中的经典议论文,且部分语句比较晦涩,这就给学习本文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适当降低难度,把重点放在“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上,而不在文体阅读上浪费过多时间。
三、教法学法
在“导引---诵读---(翻译)----探究---拓展”课堂教学模式下,通过教师启发诱导,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通过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思路,体会语言特色。
四、教学过程
(一)导引
一个好的导语能有效创设文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作为孔孟之乡的中学生对孔子和孟子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大都不知道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而误认为两者是师徒关系,所以我设计的导语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孔孟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同学们知道孔子和孟子之间是什么关系吗?”学生纷纷发言,明确此问题后,再让学生介绍所了解的孟子。这样,顺势导入本篇文章。
(二)诵读
诵读是古诗文教学方法之首选,也是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前提和基础,是古诗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其成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本节课要充分引领学生诵读。在诵读中,我力求让学生读出三个层次: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对停顿;三读,读出气势和感情。当然,一开始就让学生读出文章气势和感情是不大可能的,这还要依赖后面对文意的疏通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为了使诵读充满情趣,在课堂上将引导学生采取形式多样的读,有学生自读、评读、齐读,还有教师配乐范读等。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诵,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哲人对话,感知文章的思想内涵,突出了教学重点中的“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
(三)翻译
翻译环节至关重要,是学生积累文言词语的过程,牵涉到学生对文意的正确理解和对文章思想的正确解读。本环节分为五步:①自主翻译,学生借助课下注释,逐词逐句把文章翻译成现代汉语。②小组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疑难词句。③课堂释疑,学生提出上两步尚未理解的词句,师生共同解决。④重点强调,通过大屏幕检查学生翻译效果,并强调重点词句。⑤全文通译,让一生翻译全文,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此环节五个步骤,步步推进,稳抓稳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其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突出了教学重点中的“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并为下一步探究文章做好了准备。
(四)探究
本阶段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文章写了什么?(思想观点)二是怎样写的?(写作思路、语言特色等)
首先,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文章思想观点,明确文章观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把握文章写作思路及语言特色。学生发言后,通过屏幕展示文章思路:文章先用六位名人的史实说明人才在苦难中造就;然后从正面论述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由人生扩展到治国,反面论述没有忧患的危害;最后得出作者的思想观点。语言特色是使用了大量排比句,雄辩有力、富有气势等。
本环节进一步落实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再次体现了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思想”,并解决了教学难点“把握文章写作特色”。
(五)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以,语文课堂应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在本阶段,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正是忧患意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才有了三千越甲可吞吴;正是忧患意识,大和民族精诚团结,忍辱精进,才在二战的废墟上建立了一个科技大国。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可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想尽千方百计,遏制中国的民族复兴;小日本四百年来亡我中华之心不死;海峡那边的陈水扁之流还叫嚣着‘一中一台’……请同学们结合个人和民族的现实,思考讨论忧患意识的现实意义。”此环节拓展了阅读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从语文小课堂走向了生活大课堂,唤醒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了学生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激情,课堂教学达到高潮。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后,课堂教学结束。
五、教学理念
1、课堂教学以诵读贯穿始终,并以诵读带动理解,体现了《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弘扬传统文化,促进语文教学”的课题精神。
2、课堂教学以学生读议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为辅,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实践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
六、板书设计
生活上
人才忧患中造就思想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行为上
磨练激发人的斗志
艰苦磨难的重要性
国家无忧患常灭亡
第二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释
1、舜:姚姓,名重华。唐尧时耕于历山(在今山东济南东南,一说在今山西永济东南),“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尧帝使其人山林川泽,遇暴风雷雨,舜行不迷,于是传以天子之位。国名虞,史称虞舜。事迹见于《尚书·尧典》及《史记·五帝本纪》等。
2、发:起,指任用。
3、畎(quǎn)亩:田亩,此处意为耕田。吠,田间水渠。
4、傅说(fù yuè):殷商时为胥靡(一种刑徒),筑于傅险(又作傅岩,在今山西平陆东)。商王武丁欲兴殷,梦得圣人,名曰说,视群臣皆非,使人求于野,得傅说。见武丁,武丁曰:“是也。”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遂以傅险为姓,名为傅说。事迹见于《史记·殷本纪》等。
5、举:选拔。
6、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7、胶鬲(gé):商纣王大臣,与微子、箕子、王子比干同称贤人。
8、鱼盐:此处意为在海边捕鱼晒盐。《史记》称燕在渤碣之间,有鱼盐之饶;齐带山海,多鱼盐。
9、管夷吾:管仲,颍上(今河南许昌)人,家贫困。辅佐齐国公子纠,公子纠未能即位,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知其贤,释其囚,用以为相,尊称之为仲父。《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10、士:狱官。
11、孙叔敖(áo):蒍姓,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春秋时为楚国令尹(宰相)。本为“期思之鄙人”,期思在今河南固始,偏僻之地称为鄙。
12、海:海滨。
13、百里奚(xī):又作百里傒。本为虞国大夫。晋国灭虞国,百里奚与虞国国君一起被俘至晋国。晋国嫁女于秦,百里奚被当作媵臣陪嫁到秦国。百里奚逃往楚国,行至宛(今河南南阳),为楚国边界之鄙人所执。秦穆公闻其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于是与之。时百里奚年已七十余,至秦,秦穆公亲释其囚,与语国事三日,大悦。授以国政,号称“五羖大夫”。史称秦穆公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政,“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事迹见于《史记·秦本纪》。
14、市:市井。
15、故:所以。
16、任:责任,担子,使命。
17、是:代词,这,这些。
18、也:助词,用在前半句的末尾,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
19、必:一定。20、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
21、心志:意志。
22、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23、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24、体肤:肌肤。
25、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空,穷。乏,绝。
26、拂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拂,违背,不顺。乱,错乱。
27、所为:所行。
28、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29、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30、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
31、曾:同“增”,增加。
32、能:才干。
33、恒:常常,总是。
34、过:过错,过失。
35、困于心:在内心里困惑。
36、衡于虑: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37、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38、征于色:面色上有征验,意为面容憔悴。征,征验,征兆。色,颜面,面色。
39、发于声:言语上有抒发,意为言语愤激。40、而后喻:然后人们才知晓他。喻,知晓,明白。
41、入: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内。
42、法家:坚守法度的大臣。
43、拂(bì)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44、出: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外。
45、敌国: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
46、外患:来自国外的祸患。
47、恒:常常。
48、亡:灭亡。
49、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50、死于安乐: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一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继孔子之后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孟子曾周游列国,推行他的“仁政”思想和“王道”主张,但由于当时诸侯国忙于战争兼并,其观点被认为是“迂阔”,几乎无人采纳。孟子晚年回邹国与弟子著书立说,作《孟子》7篇,共269章。《孟子》语言明白晓畅,又极富感情,具有磅礴的气势和强大的鼓动力量。
背景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鉴赏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分两层)
第1层(舜发于„„举于市):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的事例,说明成就大业者都曾经过一番艰苦磨炼。第2层(故天降„„其所不能):论述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
第二部分(第3、4段):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国无忧患则往往遭灭亡的道理。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三层)
第1层(人恒过„„而后喻):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挫折、困苦,才能长进和有所作为。第2层(入则无„„国恒亡):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炼的必要性。第3层(然后知„„安乐也):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学赏析
文章开头,作者一连列举了六位古代圣贤在困难忧患中崛起的事例,来证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这个推理过程属于逻辑学上的归纳推理,即由前面六个特殊的事例,归纳出后面带普通意义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说明了前面六个人物所以成功的原因:艰苦的环境,一方面给人们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每每就不如人意,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困难,坚定、振奋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不断克服困难,求得生存的过程中增加了聪明才干。
然而道理在此还没有说完,上面只谈到,在人与客观环境这一对矛盾中,客观环境对人的触动,反过来,针对人的主观世界对此又是怎样做出反应,孟子接着指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客观环境的困难和自身判断的失误,造成人在改造客观的过程中的错误,而他也就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教训,从而达到“能改”的境界——这个“能”,从语义上讲,不仅体现了人的愿望、决心,也体现了人的能力。他因为自身所遭遇的困难而忧虑、痛苦、困惑,造成内心的压抑,而他也就在不断冲破这些心理压抑的尝试中,活跃了自己的思维,激发了自己的创造力。更重要的一点,人是有感情的,又是社会性的,他有痛苦,有忧虑,想发愤,想创造,必然表现在形色上,吐发在言辞中,期望得到理解与同情、启发与帮助。人就在这一切与忧患的斗争中,一方面求得了物质的生存可能,另一方面更求得了精神的生存,表现了他的活力、意志、情感、创造能力,一句话,表现了他“生”的价值。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全部含义。
在修辞上,此文也很有特色。《孟子》善用排比句,往往采用一连串结构相同的句式,对于同一论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说明,有如千流万壑,一时俱下,形成滔滔万里不可阻挡的气势。孟子文之称雄辩,这类句式的采用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配合归纳的推理方式,便采用了这种句式,一起首连举六位圣贤的成功事迹,从数量上给人以深刻印象,使人觉得“生于忧患”确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接着又极力铺排艰难环境给人们带来的磨难,反衬了圣贤成功的不易;然后再历述圣贤面对艰难忧患的正确态度与处理方法,最终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很有说服力。孟子的这篇文章,通篇采用排比句式,仍给人以行文简洁的印象。原因在于,孟子十分注意遣词用字,尽量扩充每一词语,尤其是动词的容量。以起首一段为例,共六句话,六个动词,包括一个“发”,五个“举”,既表现了人物由微贱趋向显达的运动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份:舜君子,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因为尧的赏识,但主要靠的是他自身的才能与努力,故曰“发”;傅说等是臣,是贤人,他们的成功,固然因为自身的才能与努力,但主要靠的是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如同所有成就辉煌的文人学者一样,孟子的一生也是不甚得意的。此文写得如此出色,诚为“发愤抒情”的结果。
第三篇: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字译】
舜发(被举用)于(在)畎亩(田间,田地)之(的)中,傅说yuè(殷武丁时人,曾为 刑徒,在傅险筑墙,后为相).....举(被举用)于(在)版筑(筑墙,在两块木板中,填入泥土夯实)之(的)间,胶鬲(殷纣王时人,曾以贩卖鱼、盐为.....生,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辅佐周武王)举(被举用)于(在)鱼盐之(的)中,管夷吾(管仲)举(被举用)于(在)....士(狱官),孙叔敖(春秋时楚国的隐士,隐居海边,被楚王发现后任为令尹 ——宰相)举(被举用)于(在)海(海滨),...百里奚(春秋时的贤人百里奚,流落在楚国,秦穆公用五张羊皮的价格 把他买回,任为宰相)举(被举用)于(在)市(集...市)。
故(所以)天(上天)将(将要)降(降下)大(重大的)任(责任)于(给)是(这)人也(语气助词,不译),必..........(一定)先苦(使„„痛苦)其(他的)心志(内心),劳(使„„劳累)其(他的)筋骨,饿(使„„经受饥饿)其(他........的)体(身体)肤(肌肤),空乏(使„„资财缺乏)其(他的)身(身体),行(行为)拂(使„„相违反)乱(使„„.........颠倒错乱)其(他)所(„„的)为(做),所以(用来„„)动(使„„警觉)心(内心)忍(使„„坚韧)性(性情),........曾(曾同 “增,增加)益(更,更加)其(他)所(„„的)不能(会)。....人(人们)恒(经常)过(犯错误),然(这样)后(以后)能(能够)改(改正); 困(受困)于(在)心(内心),..........衡(通“横”,指阻塞)于(在)虑(思虑),而(表并列,不译)后(然后)作(有所作为);征(表征,表现)于(从)........色(脸色),发(表达)于(从)声(声音),而(表顺承,不译)后(然后)喻(被了解)。入(国内)则(如果)无(没..........有)法家(坚持法度的大臣)拂(同“弼”,辅佐)士(贤士),出(国外)则(如果)无(没有)敌(敌对的)国(国家).........外(边疆)患(侵犯)者(„„的思想),国(国家)恒(经常)亡(灭亡)。......然(这样)后(以后)知(明白)生(生存发展)于(由于、在)忧(忧愁)患(祸患),而(表并列,不译)死(死.........亡)于(由于、在)安(安逸)乐(享乐)也(表感叹,啊)。” ...
【译文】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阅读理解】
1、主题思想:本文通过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练,终于有所作为,成就大事的例子,说明忧患可以激发人奋发向上,从而阐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2、结构内容: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分两层)
第1层(1段):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说明成就大业者都是经过一番艰苦磨练。
第2层(2段):论述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身心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第二部分(3段):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国无忧患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分两层)第1层(人恒过„„而后喻):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挫折、困苦、才能长进和有所作为。第2层(人则无„„国恒亡):从反面从历史就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炼的必要性。第三部分(4段):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通假字:
①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zēng、增加).②动心忍性(忍通“韧”,rèn、坚韧。这里是使„„坚韧).③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bì、辅弼、辅佐).④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héng、不顺,梗塞).
4、特殊句式:
被动句: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5、划分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必 先 / 苦 其 / 心 志,劳 其 / 筋 骨,饿 其 / 体 肤,空 乏 / 其 身,行 / 拂 乱 其 /所 为。
②舜 / 发 于 / 畎 亩 之 中,傅 说 / 举 于 / 版 筑 之 间,胶 鬲 / 举 于 / 鱼 盐 之 中,管 夷 吾 /举 于/ 士,孙 叔 敖 / 举 于 / 海,百 里 奚 /举 于 / 市。
6、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B)A.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于声
B.人恒过 国恒亡 ....C.傅说举于版筑之中 举大计亦死 ..
D.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
7、选出课文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B)
A.公输盘是鲁国人,能造奇巧的器械。公输是姓,盘是名,也写作“公输班”或“公输般”,民间称他鲁班。B.墨子、孟子都是属于儒家学派。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通过对中心论点的论述,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D.《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辟
8、下边对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组是(B)A.必先苦其心志(痛苦)何苦而不平(愁) ..B.曾益其所不能(更加)斟酌损益(利益) ..C.出则无敌国外患(国外)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一鼓作气(振作)..
9、把缺漏的文字补出来。
.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 生于忧患 这一观点。
要成就大业,必先受一番苦难磨炼,其中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炼的句子:必先苦其心志。在行动上受磨炼的句子:行拂乱其所为。在身体上受磨炼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身体上受磨炼的句子:空乏其身。
论述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身心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的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0、作者简介: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
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这些都反映着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对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一定的作用。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1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2、这一章讲的是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3、短文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
14、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证明人才是在艰难困苦中造就的道理。
15、联系自身的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忧患意识。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与是俱进,否则就会停滞不前,甚至落后落伍。举例(我„„)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开始就列举了六个著名历史人物的事例,这对阐明观点有什么作用?
这六个事例具体而有力地引出后文的论证。
17、简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1-2)本文先接连举事例,列举历史上圣贤们大苦大难的遭遇,论述担负大任并有所成就的人,必须先经历一番苦难的磨练。(3)再讲道理,论述人常处于困境之中才能振作奋发,国家没有忧惧则要灭亡的道理。最后明确观点,(4)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8、“入则无法家佛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对此句理解有误的项是(D)A.全文只有此句是用来论证“死于安乐”的。B.此句是对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C.此句是针对国君治国而言,告诫国君要居安思危,否则死于安乐。D.此句是从正面论证受磨炼的益处。
19、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选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20、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1、文章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
22、文章第三段的论证方法及作用:正反道理论证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23、文中“拂士”的“拂”读音是_ bì_
24、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
A. 国恒亡 河曲智叟亡以应 ..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 D.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
25、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用课文词语回答)答:法家拂士 敌国外患
27、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答: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贩卖鱼盐、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28、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29、写法上,第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前者用了6个“于”、5个“举”字,生动形象地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第二段的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
3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答: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言之成理均可。
31、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2、逆境成才的名言:
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莎士比亚 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培根
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高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对联)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门捷列夫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子
第四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初三语文第六册文言文复习
(二)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知识整理:
(一)一词多义:
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发于声()拂: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举:胶鬲举于鱼盐之中()举大计亦死()
故: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桓侯故使人问之()
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塞忠谏之路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于:舜发于畎亩之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苛政猛于虎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而: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古今异义:
亲戚畔之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
(三)通假字:
亲戚畔之
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入则无法家拂士
(四)文学常识: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大师,被称为亚圣,《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C.衡于虑,而后作 作: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2、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国恒亡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C.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 国恒亡 ..安能辨我是雄雌 则有去国怀乡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用“/”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入 则 无 法 家 拂 士,出 则 无 敌 国 外 患
5、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请联系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简要分析。
7、请摘录一个逆境磨炼人才的典型事例。
8、选文首段列举的几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作者写这些人物有什么作用?
三、课文理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作者开头列举的六位历史名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从卑微到穷困而成长为明君贤臣。
3、作者用名人的史实想说明什么?做什么论据?想说明造就人才,必须先经历一番忧患磨难。做事实论据。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结构上的作用?过渡,承上启下。由六位名君贤臣的事实过渡到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历磨难的一般意义。
5、第二段所论证的观点?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先经历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
6、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指的是什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7、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是什么?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8、第三段论证方法?用三个事实论据,两个假设的反面事实论据形成正反对比论证。
9、三个正面的事实论据是什么?⒈人恒过,然后能改。⒉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⒊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0、三个正面事实论据论证的是什么?即使是一般的人也要在困境中经受磨难才能奋发进取。
11、两个假设的反面事实论据是什么?⒈入则无法家拂士,⒉出则无敌国外患。
12、正面事实论据和假设的反面事实论据的关系和作用?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正反对比论证推导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13、全文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先用六位名人的史实来论证要想成就大事业,必先经历一番磨难。第二段谈人要有所作为达到“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第三段先正面 3 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由人生推论到治国,反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由此得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5、作者所摆出的事实论据是: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16、根据上述事例归纳的观点是:人才在困难中造就。
17、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8、本文论证方法?
一、二段是归纳法,全文也是归纳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参考答案:
一、1.发:起,被任用;发出。拂:违背;同“弼”,辅佐。举:任用,选拔;发动。故:因此;特意。以:凭借,依靠;以致;因为。于:在;到;比;在„„之中。而:前者表修饰,后者表转折;表顺接;表并列。
2.亲戚:古义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古义指护城河,今义指水塘。兵:古义指武器,今义指武装力量,士兵。
二、1、C
2、B3、(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2)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3)在国内如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国作外患的情况,这个国家时常有灭亡的危险。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5、C6、略
7、司马迁忍辱负重,搜集史料,发愤著述,写成不朽之作《史记》。
8、这些人都是由卑贱到显贵,最终成就大事业,作者写这些人物是为了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
第五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9-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以奴隶的身份从集市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使他行事不顺,违背他的意愿,扰乱他的所为。(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增加他所缺少的能力。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孔孟”并称。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尊为“亚圣”。(孟母三迁)
孟子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
《孟子》现存七篇,也是用语录体写的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比喻和寓言,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断句: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古今异义
郭 古义:外城(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委而去之)今义:到,往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
或它的成员
委 古义:放弃(委而去之)今义:委托 域 古义:限制(域民)今义:疆域
是 古义:这(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今义:判断动词
发 古义:被任用(发于畎亩之中)
今义:送出、交付
举 古义:被举用(举于海)
今义:举起
征 古义:征验,表现(征于色)
今义:出征
喻 古义:明白,了解;(而后喻)
今义:比喻
士 古义:狱官(举于士)
今义:士兵
筑 古义:捣土用的杵(举于版筑之间)
今义:建筑、修路 ★通假字。拂同“弼”,辅佐 曾同“增”,增加,增长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词类活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其筋骨 饿(使...饥饿)空乏(使...穷困缺乏)所以动(使...惊动)心忍(使...坚韧)性 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入则、出则(动词活用为名词,在国内、在国外)一词多义
于:舜发于畎(从)
大任于是人也(给)征于色(在)生于忧患(在)
而:而后作(承接连词)
而死于安(并列连词)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
发于声(表现)
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亡:国恒亡(灭亡)
数言欲亡(逃跑)
★解题:忧患可理解为忧愁,灾难。也可扩大为贫穷、挫折、困难,当然不能把死于安乐理解为追求幸福生活就一定死亡。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
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短文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短文开始一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顺此事实,作者连用几个短语得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结论,让人不能不信服。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精段阅读
第一部分(l-2):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第一层(1-1):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事迹加以概括。其共同点是,都出身贫贱,在经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开创了新中国的历史;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语言„„)
第二层(2-2):从上述事实归纳出作者的观点: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加才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第二部分(3-3):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指出一个人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阻塞不通,就能促使他猛然省悟,自己的不足。一个国家,如果内无坚守法度的世族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无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入侵,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第三部分(4-4):归纳全文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积极意义:成就大事业,接受艰苦甚至痛苦的磨练,能锻炼意志,增强克服困难的智慧和勇气,激发信心,逆境出人才,古今中外不乏其例。
消极意义:当大任说是“天”给予的,是受时代所局限,唯条件论也不可能,优越条件对事业的成功是一种有利的客观因素,如把主客观条件结合起来,人将会大有作为 ★整体局限:宣传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统治,与今义不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中心论点置于最后,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论证“死于安乐”,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一句,这是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