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金融改革要在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5篇范文)
编辑:倾听心灵 识别码:16-950380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16 23:56:29 来源:网络

第一篇:金融改革要在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

金融改革要在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注册香港公司调控

抓紧制定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

金融改革要在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推出新举措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今年政府重点工作的部门分工。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要求,会议确定了今年政府6个方面及相关部分共48项重点工作,并将任务逐项分解到国务院各部门、各单位。

会议指出,当前国内外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加强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跟踪监测和深入分析,把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和推动经济转型结合起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要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努力实现全年农业好收成。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抓紧制定城镇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分行业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具体办法,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要积极推进重要领域改革,力争有实质性进展。财税改革要拿出方案,循序推进。金融改革要在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推出新的举措。价格改革要重点推进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努力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开拓新局面。

会议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通过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是努力解决特殊困难群体的问题。要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建立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要完善监管体系,提升食品药品安全和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在重点地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对大气、水、土壤等突出污染问题的治理,集中力量打攻坚战,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

会议指出,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要从制度上推进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创业公平,逐步实现国有单位都能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人员,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劳动力合理流动。要拿出切实有效的举措,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要用好2万多亿元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领域改革。

会议强调,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政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各部门、各单位要围绕大局、各负其责,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抓紧制定落实分工的细化方案,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工作重点,把每一项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人,列出时间表。二要密切协作配合,牵头部门要负起组织协调责任,其他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提高政府执行力和效率。三要创新思路,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听真言实话,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矛盾。

第二篇: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非常荣幸参加“欧洲货币”的中国会议,感谢会议的主办方:中国银行、欧洲货币集团、汇丰银行hy;,也感谢会议的其它支持者。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有效运作金融市场(MakingFinancialMarketsWork)”,题目很有意义。在中国,金融市场能够有效运作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基准收益率曲线。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利率市场化改革。早在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已经提出“中央银行按照资金供求状况及时调整基准利率,并允许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在规定幅度内自由浮动”,202_年的十五届五中全会、202_年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202_年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今年10月份召开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

总的方向明确以后,我们需要澄清一些概念上的认识。有人以为,利率市场化就是所有利率都由市场决定。这个理解不够准确。应当说,利率市场化指的是商业性利率由市场决定,而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所运用的利率不在此列。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特别是货币市场利率放开的进度比较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逐步实现货币市场利率品种的市场化,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票据市场转贴现利率、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和二级市场利率等。二是不断简化存贷款利率管理。过去管理的利率品种很多,近年来,通过放开或取消管制,提高了商业银行管理利率的自主性。三是先后三次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幅度,增强了银行贷款的风险管理能力,缓解了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四是放开了对外币利率的管理。目前,人民银行管理的外币利率品种已经很少了。五是中资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行大额定期存款业务,利率由双方协商确定。

然而,相对于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整体步伐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较慢。认识没有跟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一提到利率水平高低,有人会习惯性地从资金成本上找答案,而不是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所提出的从“由市场供求来决定”的角度去考虑。这与我们改革早期进行商品价格改革时对价格形成机制的理解犯有同样的毛病。再有,一些人在利率水平的价格决定机制中缺乏对风险补偿的考虑,还没有建立风险升水的概念。此外,国有企业改革任务艰巨,需要利率政策给予适当的扶持也是一方面原因。

二、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措施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们的党和政府已经明确的方向。下一步的问题是如何推进,我们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每次都讨论这个议题。大致有以下考虑:

首先,进一步扩大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目前,在中央银行的基准贷款利率基础上,区别不同情况,划分了五种贷款浮动幅度:试点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可以在中央银行基准贷款利率的0.9~2倍区间浮动,其它农村信用社可在0.9~1.5倍区间浮动;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率可在中央银行基准贷款利率的0.9~1.3倍区间浮动,对大企业可在0.9~1.1倍区间浮动,还有少数大企业不上浮、只下浮。现在,这已不能满足资金供求关系和银行风险管理的需要,也导致一些中小企业在得不到担保抵押的情况下贷不到款。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是逐步放宽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主要是扩大向上浮动的范围,使银行有更大的利率管理自主权。

关于贷款利率下浮,前面已经提到最低下浮系数为0.9。对于一些很好的企业,当然有可能争取到更优惠的利率,但我们可以鼓励大企业去发行公司债,促进公司债市场更大的发展。公司债市场利率应有更大的浮动区间,可以由市场选择是否能够获得更低的利率。

第二,存款利率应当允许向下浮动。我们已经尝试了少量农村信用社存款利率向上浮动的做法,这有特殊的背景,也引起了一些争论。

中国在金融机构监管方面还未严格执行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的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也没有设立足够的及时校正措施(PCA)。有的金融机构运行较差,资本侵蚀严重,流动性不足,倾向用更高的利率吸收存款。从而出现这样的情况:越是高风险金融机构,越有可能高息揽存,导致财务负担越沉重,往往使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在资本充足率监管得到严格执行之前以及及时校正措施有效建立之前,存款利率上浮是需要谨慎的。

需要解释的是,允许一部分农村信用社进行存款利率上浮试点是有特殊原因的。当时,邮政储蓄从农村吸收很多资金,但不能直接用于“三农”服务。由于邮储有自身的优势,也有政策方面的优势,为了使农村信用社能够

在吸存上与之竞争,以便有利于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于是在政策上允许农村信用社存款利率上浮。目前又出现了新的情况,一方面,今年8月起,新增邮储转存款利率政策进行了调整,农村资金竞争的矛盾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因存款利率上浮,利差收窄,一些农村信用社反映财务上出现困难;再有,另一些不享受上浮政策的县域金融机构认为存在不平等竞争。因

此,存款利率上浮的政策须认真研究和评估。

我们也看到,在中国很少有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下浮,而国际上很多银行的存款利率低于中央银行调控利率。中国存款利率之所以不易下浮,原因之一是我们的金融监管还不能严格执行巴塞尔协议,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的过度膨胀似乎还没有受到有效的约束。目前,银监会正积极准备并将推出更加严格的资本充足率约束。当这样的办法有效实施以后,银行在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本金补充有困难的情况下,就必须考虑减少风险资产的增长,如不能有效降低资产的风险权重,则不得不相应适当收缩资产负债表,因此就会产生存款利率下浮的可能性。

第三,进一步增加利率放开的品种。有些利率品种是否有必要进行管制,或者是否有必要设定过窄的浮动区间,是需要重新认真考虑的。

三、逐步建立有效的基准收益率曲线。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很重要的作用将是下一步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基准收益率曲线。目前我们的基准收益率曲线存在的问题是,期限品种结构不够健全,收益率的市场化决定程度不够高。例如,短期债券品种相对较少,长期收益率理性化不够,看来显得偏低。下一步,通过把品种补齐,增加一些政府债券或一些债券的替代品种,使短、中、长期都有良好的、充足的债券产品,减少行政力量的作用,慢慢增加市场深度,这样,逐步建立有效的基准收益率曲线,为金融机构及各个金融市场运作提供有效的利率基准。

四、货币市场利率

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货币市场利率。目前,我国的货币市场利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交易量大,比较有效,其中,主要的货币市场工具,特别是同业拆借和国债回购,对利率的形成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当然,货币市场的很多参与者也需要不断增加经验,增强判断力。比如,中央银行有些货币政策工具是作用于短期货币市场的,去年以来,在短期货币市场中,中央银行通过一些货币市场工具来吸收流动性,主要是为了对冲外汇储备占款,但是,货币市场上的一些分析报告却没有充分强调外汇储备占款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之间的相关关系。当然,这中间也存在透明度的问题,因为市场上只能看到每个月外汇储备的变化。应该说,外汇占款这一因素近来一直是中央银行票据是否发行及发行量大小的重要依据。

需要提到的是,对中国货币市场具有较大影响的一个特有因素——证券市场上的股票发行。我们的股票首次发行时需要实际资金认购,这在世界上是很少见,这也是中国特有的阶段性产物。这样,当发行大盘股或有股票连续发行时,短期内货币市场会受到影响,因为冻结了很多流动资金,导致短期利率波动非常剧烈,给人们的分析判断也带来困难。但从总平均情况来看,我们的货币市场还是稳定的。需要加深认识中国货币市场,也需要更准确认识市场利率的波动。

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首先,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资源配置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职能,如金融资源配置不够优化,哪怕是小的偏差,都会使整体经济的效率损失很显著。

第二,中国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就业压力非常大。中国每年须解决大约1000万新增就业,其中有大学毕业生,有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后从农村转移的就业人口,还有结构性改革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很多外国朋友听到1000万这个数字后会非常吃惊。总之,中国就业压力巨大。近年来的统计数字表明,解决新增就业的最主要贡献来自于城镇中小企业。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利率政策如何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其获得贷款或其它渠道的融资,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利率市场化改革这项重要任务的推进。

最后,中国于202_年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包括市场准入、客户范围和人民币业务。中资金融机构目前有一个弱项,就是产品定价的能力差,特别是贷款产品定价经验不足,因为过去利率方面管制多,没有机会去做。今后几年,中国金融机构需要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在产品定价方面更多地进行实践,积累经验和基础数据,使其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今天谈的这些,希望与大家共同讨论,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202_年12月3日在中国银行、欧洲货币、汇丰银行联合举办的“中国:有效运作金融市场”会议上的讲话整理)

第三篇:浅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解读[模版]

浅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摘要】从1978年以来我国开始推出一系列的利率改革措施,我国的利率市场化道路也在不断的探索之中。我国央行目前推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选择的是渐进模式,并以货币市场和外币作为改革的突破口。1996年,国家在上海建立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放开了同业拆借率,将交易利率交由市场决定;与此同时,国债发行也引入市场机制,由承销商竞价确定发行价格。其次是贷款利率和保险公司大额存款利率,1998年10月和1999年9月,央行两次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1999年7月,央行放开外资银行人民币借款利率,同年19月又进一步放开对保险公司期限5年以上、存款金额3000万元以上的人民币大额协定存款利率。然后是外币利率,202_初,央行明确提出了“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思路,并从202_年9月21日起放开外币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动情况以及资金成本、风险差异等因素,自行确定各种外币贷款利率及其计结息方式。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300万美元以上或等值其他外币的大额存款,其利率水平有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外币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先声,标志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式拉开序幕。

一、什么是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决定权交由市场,由市场资金状况决定市场利率,市场主体可以在市场利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金融交易的特点,自主决定利率。但是,利率市场化并不排除国家的宏观间接调控,即政府可以利用经济手段在市场上间接影响资金供求状况来影响利率水平,从而形成一个以中央银行利率为上下限、以同业拆借和短期国债利率为市场基准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利率市场化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金融交易主体享有利率决定权。金融活动不外乎是资金盈余部门和赤字部门之间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金融交易主体应该有权对其资金交易的规模、价格、偿还期限、担保方式等具体条款进行讨价还价。

2、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应由市场自发选择。同任何商品交易一样,金融交易同样存在批发与零售的价格差别,与其不同的是,资金交易的价格还应该存在期限差别和风险差别。利率计划当局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对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进行科学的测算。相反,金融交易的双方应该有权就某一项交易的具体数量(或规模)、期限、风险及其具体利率水平达成协议,从而为整个金融市场合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利率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

3、同业拆借利率或短期国债利率将成为市场利率的基本指针。显然,从微观层面上看,市场利率比计划利率档次更多,结构更为复杂,市场利率水平只能根据一种或几种市场交易量大、为金融交易主体所普遍接受的利率来确定。

4、政府(或中央银行)享有间接影响金融资产利率的权利。利

率市场化并不是主张放弃政府的金融调控,正如市场经济并不排斥政府的宏观调控一样。但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政府(或中央银行)对金融的调控只能依靠间接手段,例如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资金供求格局,从而间接影响利率水平;或者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影响商业银行资金成本,从而改变市场利率水平。

二、为什么要推行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关键,也是我国加入WTO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有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利率自由化是历史发展趋势,市场经济学说告诉我们,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反映供求关系,为资源流动提供信号,最终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现代市场经济学说则将利率看作最重要的价格。因为利率是资金的价格、资本的价格。资金作为一种投资、生产、消费等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使用的生产要素,其价格机制影响的不是某一局部市场的供求平衡,而是整个社会的供求状况和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利率具有调节国民经济结构,引导资金投向,调节社会储蓄与投资,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等重要功能。利率升高时,储蓄收益增加、投资和消费收益减少(因为获得资金的成本增加了),市场主体对资金的需求随之减少,经济过热就会缓解。当资金需求过淡,资金市场供大于求,供给方又会降低利率,从而激发资金需求再度增加,投资和消费随之兴旺。世界主要的市场经济国

家无一例外地将利率政策作为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甚至在许多国家,利率几乎是唯一经常运用的宏观调控手段。

三、利率市场化对国有银行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改革蕴藏着风险,也孕育着机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留给中资银行的过渡期已为数不多,而能否用活利率杠杆,能否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银行资金,也是中资银行能否在未来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利率市场化可能产生多方面的风险,它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对国有银行经营的重大影响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有利于促进完善的金融市场的形成,为国有银行创造比较规范的经营环境。

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过程,最终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融资工具品种齐全、结构合理;信息披露制度充分;赋有法律和经济手段监管体制;金融市场主体充分而赋有竞争意识。这些都将为国有银行的经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促进了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变革。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落实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自主权,进一步确立银行的自主经营地位,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同时,利率市场化会使银行间、乃至金融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只有银行的预算约束强,内部风险、成本控制制度健全,定价科学合理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这将迫使银行的经营机制发生根

本性变革。

(三)银行利率风险和利率管理的难度加大。

利率市场化将引起银行利率风险的扩大。利率变化对银行是有利还是不利主要是看资产和负债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但是不管利率上升还是下降,利率缺口必然伴随着利率风险。进一步说,利率变动的风险要求银行能够对其进行控制,而银行控制风险能力的强弱又产生了对利率的控制风险。利率风险是金融风险的一种,是指由于利率的波动,致使资产收益与价值相对于负债成本和价值发生不对称变化而造成银行损失收入和资产的风险。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众多,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大大提高,利率的期限结构也更复杂,与利率管制下相比,市场利率的波动对于银行经营的影响更大,利率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更难。

(四)加大了银行的竞争压力和经营压力,利差缩小。

利率市场化将加大银行的竞争压力,将导致市场份额的重新分割。银行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对客户资源的简单争夺,而是扩展到与存款与贷款以及相关的中间业务领域。银行的实力、信誉、存贷款利率报价水平、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将成为银行竞争的关键。最近这几年,国内银行间的竞争加剧,地方性银行和国有银行已经展开了“贷款营销”,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来争夺客户成为最重要的一种竞争手段,许多大企业成为各家银行争夺的焦点,银行的传统信贷业务的利差持续下降,经营收入减少。

(五)有利于商业银行推出新的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促进商业银行

业务的发展。

利率市场化将导致银行传统主导业务的萎缩和非利差型业务的发展。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为争夺存款,存款利率肯定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而为了争夺优质客户,其贷款利率又会趋于下降,银行传统主导业务的比重将会逐渐下降。与此同时,必然会有大量的新型金融产品出现,那些不受利率波动影响和不占用银行自身资金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将获得较快的发展。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意义在于促进金融创新,所有的经济主体都会得到创新带来的好处。利率市场化后,一方面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定价权加大,商业银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定价自主权,这在客观上为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大大上升,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这在客观上对商业银行从事金融创新产生了强大的动力和压力。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持续有效的金融创新行为才能规避利率风险,为资产提供增值、保值的机会。

(六)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客户结构。

利率市场化促使国有银行经营管理部门自觉关注贷款市场的运行趋势,根据客户与银行所有业务往来可能带来的盈利、客户的经营状况、银行提供贷款所需的资金成本、违约成本、管理费用等因素综合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在吸引重点优质客户的同时对风险较大的客户以更高的利率水平作为风险补偿,推动银行客户结构的优化。

四、商业银行如何去应对这场竞争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

下进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必然有别于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进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是影响市场化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作为利率体系的中枢,商业银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能否成功应对改革显得至关重要。一是要尽快建立以效益为中心、高效协作的金融产品定价体系,包括准确预测利率走势、确定商业银行定价原则、严格内部授权和利率体系、提高对外谈判能力和建立快速反映和决策机制;二是要建立利率风险防范机制,包括建立利率风险预警机制、利率风险分散机制和利率风险转移和补偿机制,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三是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研究客户金融需求的变化,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四是要加强金融产品定价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

五、我国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机已经日益成熟

(一)、宏观经济运行日趋稳定

从西方经验来看,很多国家都是在市场经济相当成熟的条件下放开利率的,这是因为相对有效的市场机制有利于烫平利率放开后宏观金融领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波动。

(二)、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方面的间接调控能力大大增强

(三)、货币市场建设日趋完善

(四)、金融稳定机制建设得到发展

这是一项牵动整个经济运行全局的改革,所以必须稳步推进,慎重行事,绝非一蹴而就,不可操之过急.利率市场的开放,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与整个经济开放的进程相吻合,同汇率、资本项目等 的开放联系起来考虑;利率市场的开放,要逐步探索,选择合适的品种和有利时机,应是有理论指导、有政策规范、有实施步骤的开放。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原则上应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的步骤。目前,外币存贷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国债市场利率已经放开,放开农村存贷款利率的改革正在试点。不久的将来,央行将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规定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等过渡方式,最终建立市场利率体系,实现利率市场化。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四篇: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棋局:银行业大变局呼之欲出

利率市场化改革上海证券报[微博]202_-07-22 04:14 我要分享

0

贷款利率7月20日全面放开后,利率市场化还剩下存款利率上限这一鸿沟。利率市场化这盘棋局的后半局,难度更大,风险更大,下一步可能优先放开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存款替代类金融产品

如果说利率市场化是一盘棋局,那202_年7月20日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步。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这盘棋局中,下一子又将投向何处?

贷款利率全部放开,意味着利率市场化还剩下存款利率上限这一鸿沟。展望这盘棋局的后半局,难度更大,风险更大,所需配套机制也更多。而从新金融业态发展和货币政策调控的角度,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紧迫性又在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是必须攻坚的难题。

为了避免对金融体系造成大的冲击,存款的替代类金融产品,例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则被市场看作是最有可能优先放开的负债类产品。

前期谨慎布局

利率市场化的前期布局严谨,走步谨慎。一位央行人士用四个字形容——步步为营,可见监管层的谨慎态度,“下错了无法悔棋,必须要对经济和金融体系负责。”

这盘棋局始于1996年。1996年我国以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突破口,正式启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随后,分几步放开国内外币存贷款利率,这主要发生在202_年之前。

202_年开始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有了较为明显的加速,逐步取消了人民币贷款上浮封顶、存款下浮限制,扩大贷款下浮区间、存款上浮区间。直至刚刚过去的周末,完全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可谓走完半程。

伴之左右的还有金融市场 的丰富和发展,特别是OTC市场和二级市场交易不断扩大使价格更为市场化,企业可以选择发行票据和企业债来进行融资,其价格已经完全不受贷款基准利率的限制。

在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利率市场化尤为重要。央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利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资金价格,应该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过程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实现资金流向和配置的不断优化。同时,利率也是其他很多金融产品定价的参照基准。

改革的布局还需要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形势。

北京大学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宋国青20日在北京大学的一场报告会上表示,利率市场化是共识,大方向上放开没有太大悬念,长远意义比短期意义更大。

而在他个人看来,政府选择在这个时点取消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是出于对经济增长的担忧,二季度GDP增速7.5%,6月CPI2.7%,可能顶到了上下限。同时这也是经济转型的需要。

下一子投向求解

贷款利率全部放开,意味着利率市场化仅剩下存款利率上限这一难题。展望这盘棋局的后半局,可以发现难度更大、风险更大。

央行相关负责人19日解释,这次改革没有进一步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主要考虑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需要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可以说,利率市场化改革步入了“深水区”。宋国青展望,政策还是小步微调为主,需要非常小心地向前推进。至于下一步何时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他估计短期内不会有太大调整。

确实,我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未完全到位,同时存款保险制度、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等配套机制正在逐步建立过程中,尚未完善,存款利率市场化推进需要谨之、慎之。而从货币政策调控的角度,利率市场化改革又显得紧迫。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表示,目前中央银行管制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市场化利率并存,但是随着信托、理财、网络金融等新金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自发力量的增强,市场自发的利率市场化正在加快推进。这对我国现行的数量型货币政策框架提出挑战,以存款准备金率为代表的数量型工具的效率被削弱,所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利率调控体系建设的紧迫性进一步提高。

学界、市场也有多种声音,建言献策存款利率上限如何放开。其中,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被看作是最有可能优先放开的负债类产品。

德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目前我国推广CD的时机已经成熟,且风险可控,下一步利率市场化应该将引入CD作为突破口。CD作为利率可以自由浮动的银行融资工具,可以提高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程度,但又不至于全面冲击存款成本和挤压银行利差。

而这类建议在周小川数年前的一篇长文中可以找到依据。周小川曾设想,考虑逐步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的价格,“这也许无法一步到位,但总体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应整体推进,在放开存贷款利率的同时,其他一系列上、下游产品和替代产品的定价权也应同时交由市场决定。”

银行业大变局 呼之欲出

伴随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七折下限,利率市场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两只靴子”中,一只已经落地。

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无疑会带来优化资源配置、盘活存量资金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但对于银行群体而言,这也意味着作为主要利润来源的利差可能进一步收窄。

而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改革将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的自主化经营,倒逼银行 3

转变经营模式,从而使得银行间的竞争更趋激烈

利率市场化再进一步,银行业“变局”呼之欲出。

日前央行宣布取消贷款利率下限,这被认为有利于银行将更多信贷资源投向中小、小微领域,推动银行经营模式的调整,不过短期内贷款利率下行或不明显。

经营模式迎调整

在央行宣布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前一日,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即在一个论坛上说,取消银行存款利率下限后,由于大企业和银行谈判中议价能力会进一步增强,将逼迫银行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议价能力比较弱的中小企业领域,对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是一大好处。

这一判断并不仅基于理论分析。此前某国有大行董事长在股东大会上亦表示,由于大企业融资方式多样,且议价能力强,因此,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入,今后银行将会将更多信贷资源投向中小企业。

中行行长李礼辉也曾表示,自去年将贷款利率下浮空间进一步扩大至30%之后,一个直接的效果是中小企业与个人贷款增加。

此次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有望加速这一转变,但这并非利率市场化深化的唯一目标或带来的唯一改变。

有银行人士认为,取消贷款利率浮动下限,会造成传统对公业务模式的极大改变,即从信贷额度利率定价竞争转变为融资方式和融资介入时点的竞争。

而随着利差缩小,其他业务则有可能迎来发展良机,有银行人士认为,靠财富管理等业务赚取中间业务收入将越来越重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微博)日前发布微博评论称,中长期看,利率市场化会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从 4

目前的同质化商业模式转向差异化定位,大型银行需要更多关注综合发挥多种金融工具为大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而中小银行则需要转向更为清晰的、有相对定价能力的小微企业。

短期贷款利率下行或不明显

此次取消贷款利率的另一重要目的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央行明确,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但李礼辉介绍,去年将贷款利率下浮空间进一步扩大至30%之后,实际上基准利率上浮类贷款占比上升,实际执行贷款利率最低下浮10%。下浮30%的下限规定只有指标意义,取消贷款下浮幅度限制是将贷款风险定价自主权交给银行。

针对此次取消贷款利率浮动下限,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亦认为,短期内对贷款定价影响不明显。

“贷款利率最终如何变化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贷款的供给总量,二是信贷需求者谈判能力。”从前者来看,目前贷款总量总体偏紧;从后者来看,对具有谈判能力的主体,现在贷款利率存在更大的下浮空间,但这类主体主要是央企、地方政府和其他高信用等级的企业,对其他企业来说,因此此前利率本来多上浮,因而本次调整影响不大。

据鲁政委统计,今年以来,贷款利率下浮占比总体稳定,上浮占比略有上升,而基准占比则有微幅下降。也就是说,目前的总体情况是信贷供给小于需求、利率有上浮压力,此时打开贷款下限,影响有限。

“也可能正是因为如此,央行才选择此时进行,以力保平稳推出。但长期却未必总是这种情况,因而,贷款利率下限的取消在长期影响会更大。”鲁政委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变化仍待时间验证之前,银行面临的另一大问题是自主定价何以落定。

“贷款利率下限取消以后,就意味着央行不再设置贷款的基准利率。没有了标尺,要由银行自主定价,在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之前,这对银行业产品定价是一次重要的历练。”郭田勇说。专家声音

王国刚:利率市场化需要“外科手术”

“从金融市场入手,大力发展存贷款的替代品、各种债券以及在债券基础上的债权债务工具”

“央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这是在行政机制范围内推动利率市场化的一个步骤,是水到渠成之事。鉴于其仍在行政机制范畴内,对市场有利好,但影响会很快过去”。昨日,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王国刚对记者表示。

“目前,贷款的基准利率还存在,新增贷款规模还有管控。因此,目前的改革只能称为水到渠成式的,并非是里程碑式的。”王国刚说。

在王国刚看来,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只是“内科手术”,在现有行政体系框架内,用行政机制推进利率的浮动水平、利差等的变化。真正的利率市场化需要“外科手术”,即应从金融市场入手,大力发展存贷款的替代品、各种债券以及在债券基础上的债权债务工具。

“比如面向居民发行企业债券”。王国刚说,理论上,债券在金融上称为直接金融工具,是资金供给和需求者通过债券市场进行直接交易。但目前我国债券都称为准间接金融工具,资金供给者不能直接购买债券,而是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银行再去购买债券。

“为什么不能向居民个人直接出售债券呢?”可以设想,企业债券收益高于银行存款,一旦对居民直接开放,银行存款肯定会下来,迫使存贷款占整个金融资产的比例下降,用市场化方式促进存贷款利率形成机制改革和商业银行业务根本转型。

券商声音

贷款利率放开不会明显冲击市场 银行股未来或现分化

针对上周末央行发布的一系列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券商人士普遍认为,在当前资金面供求关系背景下,相关措施短期内不会对商业银行息差造成显著影响,也不会对市场造成明显冲击,短期看对银行股影响不大。

从中期来看,央行此举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或将激发市场对未来更多改革的憧憬。

国泰君安在日前举行的电话会议分析中指出,“预计周一银行股会小跌,不会大跌。”之所以不会大跌,是因为此次央行出炉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方案比预期好,且之前银行板块已经将该因素考虑进来并部分体现在股价上。至于小跌的原因,是由于筹码分布决定。

多位券商分析人士称,在此前贷款利率浮动下限为0.7倍的背景下,一季度银行90%的贷款仍执行基准以上利率,显示目前银行贷款仍处于卖方市场,短期内不会出现商业银行竞相下调贷款利率的情形。

广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沐华说,在贷款总量控制的背景下,贷款下浮区间的打开对贷款定价的影响有限。从政策利空释放角度考虑,改革对银行股作用偏正面,股价大幅下跌后估值存在反弹空间。

海通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戴志锋判断,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改革会对银行经营压力产生更加明显的影响,但目前央行态度审慎,预计短期内不会推出存款利率放开的改革措施。市场对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的推出有所预期,对银行股价影响有限。

从海外经验来看,美国、韩国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均先放开贷款利率,对存款利率放开更为谨慎。而在存款利率上限最终放开后,这些国家的市场利率均先小幅上升随后系统性下降。中期来看,主要证券市场的股市估值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均有所提升。

伴随中国利率市场化预期进一步明确,银行股会分化。招商证券分析称,未来定价能力强的银行有望脱颖而出。

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望带来一些相关板块的交易性机会。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说,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设上限,可能带动借道放贷,激发典当、小贷概念公司在短期内出现交易性机会。

记者观察

利率市场化的政策信号与现实

□尽管企业更便宜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但资金价格向下大幅波动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为了响应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导向,银行的一部分资金已经在低价放贷

□更值得注意的是,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的目的除了增加信贷可获得性,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促使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融资渠道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一只靴子终于在7月20日正式落地。贷款利率完全放开之后,在通往完全利率市场化的道路上,还剩下“存款利率完全放开”这最后一块难啃的骨头。

在央行宣布以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的方式来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的当晚,出现了很多种解读的声音。其中不乏阴谋论者,认为是央行故意制造了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危机,并借机推出利率市场化改革。我们对此观点不做真实或虚假的评判,但此次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动作,对于推动商业银行将更多精力转移回“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无疑是很有帮助的。

稳增长仍然是当前政策的着力点。在这一背景下,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对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供了可能性。这一时点的选择,很难让人不与中国实体经济存在的现实困境产生联系。然而,我们认为这恰恰也说明了政策的导向作用正在发挥。本报此前曾多次撰文呼吁“预期管理”的重要性,这种导向可以让市场更清 8

楚地认识到政府对于当前稳增长的意图和决心。

但我们也需要正视事实。尽管目前企业更便宜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但资金价格向下大幅波动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据记者了解,在原有的允许贷款利率下浮30%的规定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浮幅度基本保持在10%以内。国泰君安的研究报告更指出,在贷款利率浮动下限为0.7倍时,如剔除首套按揭贷款,贷款利率较基准利率下浮的占比仅为6.6%左右,而即便考虑首套按揭贷款,较基准利率下浮的也仅占11.4%。

央行对信贷额度是限定的,这决定了信贷资源的稀缺性。多家机构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依然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因而不太可能打价格战。而上证报在近期的调研中也发现,虽然目前企业的有效信贷需求仍然不足,但银行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为了将贷款放出去而降低利率。尽管大企业的议价能力比较强,但在短期内获得低于7折利率的可能性仍然非常小。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为了响应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导向,银行的一部分资金已经在低价放贷了。目前浙江一带的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成本已经较此前有所下降了,部分银行将贷款利率由上浮30%降至了上浮10%。当地银行的人士坦言,小微企业的高风险特质决定了银行是无法给予其更便宜的贷款的,这对于银行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显然,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的目的除了增加信贷可获得性,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促使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融资渠道。业内人士也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当银行不能够给予更便宜的贷款时,也不会因此而放弃客户,而是会引导其发债或通过非标资产渠道满足其融资需求。这对于提升银行独特的竞争能力也将起到倒逼作用。

距离利率市场化的终点,显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一方面,存款利率的放开将对银行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更加合理的基准利率等基础制度层面的政策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返回腾讯网首页>>

马光远: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能单兵突进

利率市场化改革经济参考报[微博]202_-07-22 01:09 我要分享

0央行决定自202_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此举被视为中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毫无疑问,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核心和关键之举,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实现资金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一方面有利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促进银行间竞争。在当前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关键期,央行在金融改革特别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提速,积极意义自不待言。

然而,就中国金融改革的现状而言,金融资源的错配、资金价格的扭曲以及金融业垄断导致的金融抑制和资金空转等一系列的问题,是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等金融整体改革滞后所致。要改变银行业的垄断,实现资金价格的市场配置,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必须全面推动金融改革。

从实际情况看,关键的改革包括打破两大行政管制:一是银行业市场准入的管制,一是价格即利率管制。而这两点改革必须同时推进,缺一不可。如果仅仅推动利率的市场化而不在市场准入的管制方面有重大突破,银行业真正的垄断局面其实很难打破。

以这次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的管制为例。坦率而言,全面放开贷款利率并非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各界公认,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放开存款利率的上限管制,这是核心的核心。央行也承认,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因此提出“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必须要等到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完善、存款保险制度以及金融市场 退出机制等配套机制成熟以后才推进。完全可以借鉴以前的经验,通过逐步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上浮幅度,逐渐推进。但遗憾的是,这次利率市场化改革,并未在202_年6月对存款利率上限上浮1.1倍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而存款利率管制、贷款利率放开的结果则很有可能适得其反:一方面,资金不但不会流向中小企业,反而是出现资金更多的流向大企业的马太效应。在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之后,银行将根据风险原则配置贷款资源,中小企业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将很难拿到低价格的信贷资源,不但不能降低,反而会推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由于银行严格的准入管制,以及严格的存款利率管制,银行之间所谓的激烈竞争也是伪竞争,在银行牌照属于特许资源的情况下,银行根本不会担心经营不善导致关闭的问题。

基于此,笔者认为,在我国金融改革关键时期,利率市场化绝对不能单兵突进。为了真正引入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保障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在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的同时,应该按照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金十条”的精神,加快推进民营银行试点,加快小额贷款公司转为银行的推进工作,增加资金供给主体,真正打破银行业的垄断,通过设立一批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同时,在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不能一味强调“条件的成熟”。事实上,存款利率市场化实践早已开始。6月“钱荒”事件引爆点的理财产品就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最经典实践。真正的市场化,应该允许商业银行有更大的议价权,同时放开民间借贷利率,竞争力强的银行可以把存款利率适当上提,贷款利率自由下浮,缩小银行利差,将一些经营不善的银行淘汰出信贷市场。

当然,包括利率市场化在内的中国金融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一定要抓住最佳时间窗口,整体推进,各个突破。无论是民营银行的行政准入,还是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对于中国金融业健康以及实体经济而言,是更为重要和关键的改革,不仅绕不开,也是金融改革是否成功的标杆。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返回腾讯网首页>>

第五篇: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分析及建议

随着202_年9月21日外币贷款利率的放开,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将呈加速之势。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将我国利率进一步改革的进程安排得十分紧凑.一、我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目前我国的这种利率管制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金融商品的价格,也使得利率这一重要的经济杠杆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很多

人主张通过利率市场化来理顺金融商品的价格体系,提高利率的敏感性和弹性,恢复利率杠杆应有的作用。我们认为,利率市场化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一个必然进程,谁也没有理由反对利率市场化,但目前我国宏微观经济环境都不利于利率市场化的过快推进。

1、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我国过去长期搞计划经济,建立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许多方面都与成熟市场经济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2、利率运作主体行为不规范。(1)中央银行的独立自主性不强。中央银行并未真正拥有利率的制订权和调整权。(2)国有商业银行行为非市场化。国有商业银行由于产权制度建设落后,银行的产权界定模糊,加上管理层和一般员工没有利益驱动机制,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难以实现利益的激励兼容,经营者非市场化选择的倾向很强,这是引致银行效率低下的根源所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非市场化行为的存在,即使利率自主权放开,银行也难以按照市场规律借贷资金。(3)企业的行为不规范。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并未达到预定目标,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大多数企业只负盈不负亏,在国家的保护伞下安稳过日子,利率高低对其来讲并不很重要。

3、企业对利息的承受能力低下。

4、金融监管不完善。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因不能摆脱行政干预而缺乏超脱性和真实性。另外,监管标准、手段和技术也不能确保监管的信息质量和使金融机构采取稳健和审慎的经营原则。

二、为利率市场化积极创造条件

在我国这样一个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要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需要一个很长的过渡期。就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重点而言,不是去设计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时间表,而应是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如前所述,利率市场化同一国的市场经济完善程度、金融交易主体的市场化倾向以及金融监管等外围制度环境紧密相关,所以我们应从这些方面着手,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

1、深化市场经济改革。从西方的经验来看,很多国家都是在市场经济相当成熟的条件下放开利率的。应该说相对有效的市场机制有利于熨平利率放开后金融领域乃至经济的波动。我国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商品市场,但是我国的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发育都不完善,这就极大地制约了利率的市场化。当然,深化市场经济的改革不仅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更需要经济主体行为的市场化。

2、培育利率运作主体的市场化行为。(1)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目标并未摆脱对国家计划和经济增长目标的依附,中央银行甚至还承担着大量的财政职能。在这种央行与政府关系难以理顺的条件下放开利率,很难保证中央银行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来调节利率。因此,现实的选择是:一方面,必须分离政府与央行的“天然”联系;另一方面要提高中央银行自身管理水平,使其能够做到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去调控商业银行利率和其它市场利率。(2)构建真正的商业银行。在市场化利率制度中,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充当央行货币政策中介,另一方面又要根据货币政策的意图调控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商业银行的这一中介地位,要求它必须是自负盈亏和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实体,否则无法起到中介传导作用。对此,我们只有加快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步伐,才有可能实现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运作。首先,要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解决我国国有银行长期所有者虚置的现象,实现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兼容的市场化运作。其次,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原则,重组国有银行的内部组织和机构体系。最后,建立规范透明的财会制度,强化股东、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发布。此外,我们还应放宽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组建一批新的商业银行,为利率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3)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提高居民的金融意识。

3、把握好利率改革的着力点。(1)增强利率的敏感性和弹性,利率敏感性和弹性较低是我国七次利率下调效果不显著的根源。而利率的敏感性和弹性状况,一方面取决于利率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又取决于银行和企业的改革状况。所以一方面我们要逐步放松管制,即放宽利率的浮动范围和幅度,另一方面要加快银行和企业的市场化进程。(2)明确利率调整目标。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央银行利率变动的着眼点是整个宏观经济状况,而不是企业的利息支出负担问题,只有从国民

金融改革要在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5篇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