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关于国有企业文化的探讨(合集5篇)
编辑:风华正茂 识别码:16-993612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12 20:58: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国有企业文化的探讨

关于国有企业文化的探讨

在国有企业工作多年,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困难的内部原因的一点理解,请大家指教和讨论。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理论强调“克己复礼”,对既定的长幼尊卑制度的尊重,少数位于高位有权的人可以主宰和控制位低权小的人,多数的位低权小的普通人依从于位高权大的人。加上国有企业的长期历史,其管理者挂靠一定的行政级别。这种情况下,“人治” “官本位”盛行。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主张礼尚往来。在人际交往中重和谐保持中庸,讲求分寸。重视长期关系的培养,在交往中注意维持自己的“面子”,也给对方“面子”。

多年的国有企业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经济亟待恢复,为了国家经济建设的急需,怀着对中国共产党和共和国强烈的爱,具有高昂的士气和奉献精神,在经济的废墟上开始创业。在这块深情的土地上共和国的创业者们默默的耕耘,默默的奉献,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祖国的建设,用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谱写了共和国的建设史。造就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基础。相当长的计划经济的实践,以满足国家计划之需而发展的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功。由此特别注重内部的事物,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反应缓慢。创业时,似乎一穷二白,失败的风险也似乎没有什么,面对通过自己双手有小变大的企业,有些人开始自我满足。不仅难于自我否定和突破,而且对外来的否定和突破难以容忍。规避风险的倾向越来越大,进取创新精神开始下降,对自己已有的成果越来越不敢有所突破。加上小生产者小富即安、缺乏远见的思

想影响。企业精神越来越趋于保守,对于创新过程越来越苛求,对于创新失败更难于容忍。这种相对封闭和自我保守的意识深藏在职工的意识之中。虽然,多年来在国有企业也进行了许多改革,但这种深层次的封闭、保守、害怕改变的意识依然存在。

许多国有企业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具有自己独立的生产系统和后勤服务系统,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一个小社会。尽管刚开始时,是全国各地的人走到一起的,经过长时间的共同奋斗,思想碰撞磨合,形成了独特的思想观念。随着第一代创业者的子女长大成人,许多职工的子女也在其父辈曾经工作的地方就业,有些家庭几代人都在同一个企业工作。

小生产者意识的影响,国有企业的许多员工甚至于许多干部都来自农村。由于农民长期与自然经济相联系,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保守、自私、缺乏远见等消极的一面。

极“左”思潮的影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许多国有企业不可避免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算政治账,不算经济帐,不顾经济规律,片面强调速度。幻想用一个项目,一个策划使企业获得超现实的发展。

现代主义的管理思潮,是近些年从具有成熟市场经济的西方发达国家传入我国的管理理念、实践和方法。这种市场竞争的观念,如成本、质量、法制、环保等意识都是很有用和积极的,但同样,随之而来的,过分的自我为中心,为实现个人的利益而不惜一切手段,不顾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拜金主义等则是消极的。

许多国有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创业者们在艰苦奋斗的创业过程中结成了情同手足的感情,其子女们也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参加工作。由于有自己的小社会,甚至许多职工的子女也相互组成了家庭。在这种大家庭的气氛中,大家之间能够彼此关怀照顾,共同为这个大家庭的幸福而努力,对大家艰苦奋斗得来的成果倍加珍惜。对大家赖以生存的企业充满爱护之情,真心实意地爱厂如家。这是许多国有企业的现实主流思想。

在这些企业内部改变缓慢的文化氛围下,外界的竞争环境的却大大变化,又加上国有企业承担着社会稳定的职责。

等等这些原因使国有企业的改革更难。

第二篇:国有企业文化现状

一、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多年来,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努力,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形成了各自的企业精神,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目前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部门主要有人力资源部、宣传部和工会,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

1、人力资源部:在员工的引进、培训、培养、使用和激励过程中,开展企业传统教育,并通过上岗资格控制,引导员工创造学习、创新的良好氛围;

2、宣传部:对内宣传中进行企业传统教育;对外大力开展CI工作,宣传报道企业先进人物和事迹,提高企业知名度;

3、工会:组织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比武活动;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鼓励职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服从和服务企业中心工作,努力提高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将其整合到企业战略中,作为一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来抓;

2、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视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来做,缺少统一规划;

3、各部门没有协同行动,企业管理和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如对外宣传、招聘人员、提拔干部没有在企业精神的引领下,形成整体,发挥合力;

4、没有全面开展企业CI工作,尤其是企业精神开掘深度不够,没有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理念。

5、没有深入进行企业文化教育,许多职工包括职能部门的部分工作人员对企业文化的宗旨及内容存在模糊认识。

三、改进建议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应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从领导层开始统一认识,群策群力,并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切实提高领导认识。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企业领导应从政治高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领导不仅应当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更应成为企业文化的先进代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员工做出表率,也成为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代言人。同时,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联系,对企业的社会形象、长远发展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战略高度,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养核心竞争力。

2、认真进行总体规划。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做好详细的规划,通过长期的努力和整体的提高逐步实现目标。时间方面,制定长期目标和中期目标,以及分阶段实施的计划;制度方面,着眼于各部门协同和全体员工的努力,规定相应岗位职责,并制定奖惩措施,以制度保证落实;广度方面,专门培训与日常教育紧密结合,涵盖每位员工的一言一行,通过员工的行为展现企业风采,体现文化建设成果;深度方面,研究如何将工作做细做实,做好长期坚持不懈的准备;针对性方面,考虑企业领导、总部机关、分企业直至一线员工的实际情况,以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3、努力形成合力。企业文化建设牵涉面广,不仅需要企业中每个职工的积极参与,更需要以下几个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协同努力,:

第一是人力资源部。在招聘人员时要以企业文化作为选人的重要根据,保证人员进入质量。招聘时要告知应聘对象企业文化特点,使其明确自己是否与企业文化相适应,对不符合企业文化的人要严把进入关;在提拔干部时也要以企业文化为依据,不仅考察提拔对象为企业创造的效益,更要把团队精神、领导力等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的因素作为重要的考评指标,使那些具备较强能力又与企业文化精神相符的人员放到重要岗位上,进一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良性循环;在培训时重点突出企业文化精神,使企业文化精神理念等深入人心,使员工真诚地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存在,从中汲取前进的动力,并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第二是宣传部。在统一规划指导下,综合运用CI宣传和内部教育手段,促进员工对企业确立的社会理念、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的认同,保证员工的个人观念与组织的组织观念相吻合。对自觉以实际行动实践和发扬企业文化并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员工,加大正面宣传力度,保证符合企业文化的人得到更多尊重,增强人才的荣誉感,创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第三是党务部门。除了正常的党务工作,应将其工作重心转移到企业文化建设上来。党务部门应当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以企业精神为主线,教育党员在树立企业形象、争当先进文化的代表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支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桥梁作用。这既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也是党务部门在新形势下发挥作用的广阔舞台,大有可为。同时,指导团组织配合企业文化建设,号召和领导广大团员青年发挥生力军作用,为企业文化建设增添活力。

第四是工会。将工会原有职能整合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如发挥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引导职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等;努力成为职工的贴心人与企业的桥梁,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增强企业凝聚力,弘扬企业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树立企业对社会负责的良好形象;要经常以企业精神为主题,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如专题报告会、讲演会、联谊会、知识竞赛、文体活动比赛、产品质量分析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有效形式,引导员工领悟企业精神,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4、全面推进企业CI。通过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三者的相互作用,带

动企业经营管理、塑造企业形象。在理念识别上,应立意深刻并富有文化内涵,作到既能吸引业主和客户,又能体现企业精神。首先要深入发掘企业精神。企业精神不仅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也是企业兴业、繁荣、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基石。大多数企业现有的企业宗旨基本体现了这一点,但没有完全体现员工特有的精神风貎,如重视技术、热爱钻研等,也没有突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胜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因此,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融入时代精神,形成企业与其他企业相区别的独特之处,使客户从理念上识别和认同企业。同时,可以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精神这面旗帜的指引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尽职尽责。提炼企业精神的过程也是对全体职工进行一次深刻的教育,使职工更加了解企业的历史,明确企业的使命,对企业的前途充满信心。

第三篇:国有企业文化创新思考

国有企业文化创新思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国企深化改革进程的加快,许多国有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不重视企业文化创新的副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如近年某些国有企业种种背离市场规则的现象:虚假繁荣、虚假财务报表等问题。现代企业的经营实践告诉我们,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已逐步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从企业管理的层面来说,国有企业除必须加强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外,还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创新中的强心力作用,形成健康向上的企业创新文化,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为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一、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内涵

企业文化创新是指借鉴和吸收先进文化,考虑企业所处的国内外的经济环境,结合其实际,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塑造具有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合作精神的企业文化,提升绿色营销、服务营销、战略营销等现代营销理念,建立以提高企业整体能力为目的的学习型组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文化等,以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遵循的共同意识,是企业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确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及行为模式。它本质上是一种促进或阻碍企业发展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的

1文化管理模式。因此,国有企业文化创新就是国有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环境,把新的经营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等要素重新组合,引入国有企业特有的文化体系并具有新功能的创造性过程。是围绕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用新的价值观和视野来谋划和建构新的企业文化,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创造型组织,为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国有企业文化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国有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不相适应

国有企业在自然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传统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集权思想、官本倾向、关系哲学、派系分争等企业潜规则,不利于企业文化创新。同时,企业文化创新通常是自上而下的,一是因为它是涉及企业内部各级机构的全局性变革,二是克服企业旧有文化的反弹阻力需要强大的权力支撑。所以,企业领导素质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创新的启动、并影响着其发展方向和进程。国有企业中存在着领导学历偏低、年龄偏大的现象;近年来任命的一些年轻领导也多因资历不深而以守成者居多。更有甚者,有的国有企业账面“连年亏损”,普通员工已连续多年不涨工资,领导者却拿着丰厚的年薪。国有企业员工的潜能发挥与领导层的素质有很高的相关度。所以,如何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达成企业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的契合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关键。

2、国有企业文化学习建设过程中存在误区

在我国企业文化学习建设过程中,还存在“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运用;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等等。同时,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尚处于较低层次,企业文化战略并没有得到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国有企业文化往往是传统文化在企业的缩影。

3、国有企业各级管理者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国有企业的各级管理者由于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使然,他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企业硬件建设,重视技术或产品开发,但漠视组织文化创新工作;有些高层管理者虽然在文化创新中全程参与,但由于内心并不认可这项工作,在对待组织文化创新的相关问题上,其态度和行为常常会表现出不一致。另外,许多国有企业管理者通过自学或系统学习管理知识,逐渐认识到组织文化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在组织文化建设上缺乏工作经验;另一类情况则是:企业高层管理者虽然完成观念更新,但在组织文化创新的工作实践上显得力不从心,导致工作出现偏差。突出表现在:一是处理精神层与物质层的关系上厚此薄彼,没有或只有薄弱的精神层内涵,却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物质层建设中,甚至简单地将组织文化创新等同于组织形象塑造。二是不能很好地处理精神层与制度层的关系,精神层中宣传并极力推进的和制度层实施的内容,两者不一致,使企业内出现错误导向使新型组织文化推广受阻。

因此,应当认清国有企业竞争环境,创新国有企业文化,通过塑造和

建立起一系列与规范的、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和国际化相适应的理念,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的长足发展。

三、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对策

传承不意味着拒绝创新,最好的传承就在于创新。尤其对国有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对原有的国有企业文化进行创新,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对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在要求。

1、建立崭新的企业文化必须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的要求

以“大讨论”和全员教育活动为基本载体,以培育共同价值观为核心,转变观念,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理念体系。按照国有企业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创新大讨论,如开展全员危机意识和精品意识教育活动。这些教育和讨论有不同的主题、内容,但环环都扣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上,目的是为了解决职工市场意识淡薄、竞争观念不强的问题。可以分批次、分时间带领员工走出去开阔眼界,感受市场。带领员工感受先进企业的生产效率、企业管理、员工素质和精神状态,以及工厂环境,通过相互之间的真诚交流,突破由传统企业模式构筑起的“围墙”,让职工看到自己产品的用途,听到用户对产品的评判,看到自己产品的差距所在,从而找到工作努力的方向。在教育方式上进行创新。采取电视等形象化教育手段,比如,拍摄电视专题片,同时在职工中组织危机意识大家谈。让职工切身感受到什么是一流企业,也让职工感受到先进企业的差距主要不在设备上,而是在思想观念和职工文化技术素质上。同时,发掘职工中的典型事例,起到宣传教育作用。这些教育措施将会对提高职工素质、制度观念,形成新的思维理念起到积极作用,让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在全体职工的思想中牢固树立起来,适应企业发展要求。

2、营造有利于员工学习的文化氛围

企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学习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终身追求,成为整个组织密不可分的职能。同时,企业要培养员工充满自信、勇于竞争、好学不倦的精神,鼓励员工挑战传统,摒弃现有的经验和做法,对那些陈旧的理论和经营管理方式提出质疑、挑战和创新,并提倡员工通过创新进行学习,如开展“学习与创新”论坛,创建学习型组织,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学习与创新”论坛可以提炼新的观念、新的理念、新的经验、新的成果,让“学习与创新”论坛成为提高各级干部思想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举措。“学习与创新”论坛可设有多种形式,如,有以诚信开拓市场的典型,有追求零缺陷管理的典型,有提高职工素质适应技术改造需要的典型等,能够为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说服力的操作实例。同时,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激励机制,既对为建立学习型组织做出贡献的员工给予肯定,又要进一步激励员工从企业的发展出发,为企业进行更加卓有成效的学习创新。通过这种创新和学习不断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3、以管理创新为主要动力,不断推进管理升级

一切企业文化的形成必须以一定的制度和规范为前提,这样才能使员工思想和行为有一定的遵循。国有企业应该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和要求建立与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保证以规范的公司制形式实施生产经营运作,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秩序井然。同时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明确公司体制、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装备产能、技术水平、营销采购策略、文化建设和信息化等工作的发展方向。大力推行集中一贯制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形成企业决策层集权、管理层分权、执行层授权的权力分层管理体系,实现管理目标与过程控制的有机结合,保证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同时,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变化,开展科技创新,出精品创品牌优秀企业文化最终要体现在优质产品上,产品是企业文化的落脚点。在建设先进国有企业文化过程中,把开发生产能够满足用户要求的高附加值产品作为重要内容。同时,在培育先进理念的过程中,把规范企业识别系统作为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措施。全面推进TPM管理活动,生产现场、作业环境、保养维护运行质量、队伍素养等方面均得到持续改善。规范企业识别系统不仅使企业视觉系统整齐鲜明,也使员工“事事追求卓越”的意识得到提升,做任何事情不但要做得对、做得好,还要做得美。

第四篇:国有企业文化变革浅谈(开题报告)

国有企业文化变革浅谈(开题报告)

第 1 页

国有企业文化变革浅谈 研究背景

企业文化是公司每位员工所奉信的理念、价值观、想法及行为模式。现在有些国有企业拥有良好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管理模式、优秀的人才,然而却始终不是国际企业的竞争对手。究其原因就是国有企业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导致其无法合理的整合、优化企业资源,使其产品、服务的竞争力低下,进而在国际竞争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要改变这种不利地位,国有企业在管理中必须对其企业文化进行一场彻底的变革。良好的企业文化也是营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从众多丰富的企业文化实践分析,企业文化理论有两个基本属性:一是管理属性;二是文化学属性。

首先是管理属性同生产经营管理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将企业文化自觉同企业改革和管理融为一体,有利于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齐抓共管。

其次是文化学属性。企业文化是相对社会主义文化而言的文化,它是联合企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纽带管理是动态发展的,企业文化当然就有无限深广的研究内容.国家在企业改革方面出台许多政策和措施,有些企业改革深入不下去,是与执行者的文化陈旧观念有关。解决企业文化面临的问题之一是企业制度改革和支配这些新问题的文化意识是否可行,广大干部和职工与新体制相适应的文化觉悟是否迅速提高。如果文化转型与体制转轨不能同步,在新体制与旧文化之间形成落差,就不可能有执行新体制的自觉性,更谈不上创新了。因此说改革不能只限于体制和自身,也不能把企业改革成功的希望只维系于体制和制度,首要的问题是先着眼于企业文化的改革与更新。

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家文化。在企业改革中,企业家必须具备四种文化意识和能力:

一、是敏锐的文化洞察意识和能力;

二、是深刻的文化体验意识和能力;

三、是全面的文化整合意识和能力;

四、是灵活的文化变革意识和能力。

为了应对知识经济的到来,更需要企业文化建设加大力度,理由有两点: 其一是知识经济是全员性创新经济,创意往往只有少数人提出,但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完成创新工作,则必须是集体行为,就必须建立在全员文化整合的基础之上。

国有企业文化变革浅谈(开题报告)

第 2 页

其二是知识具有“隐秘性”特征,而知识经济社会必须实现知识的“共享性”才能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因而依靠有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就可能解决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隐秘性”和“共享性”的矛盾,使知识经济个性化与集体智能化高度统一起来。

企业文化的提出及其被管理者广泛重视和应用是形势、经济和技术等方面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管理理论发展的新阶段。那么企业文化在我国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呢?

第一,是有效实现企业自己身份的保证。企业的身份是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作为经济实体它有经济性,要生产财富;作为社会的一员它有社会性,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价值观是内涵商品生产、商品经营两个方面的。为了实现企业的身份,就必须建设好企业文化。

第二,企业文化的建设是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社会注意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处于国家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风浪搏击的风口浪尖。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辅佐其乘风破浪,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都极有好处。

第三,企业要搞好管理、做好员工的培育也离不开企业文化。对外,管理是去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对内,协调好内部的供产销的连接和人际关系工作,都对企业树立企业文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过提倡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行之有效的价值观,使优秀的企业制度、先进的企业设备、顶尖的企业人才能完美而 和谐的工作,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

第四,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是企业产生物质利益,产生社会效益的基石。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它为企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保证。

同时,企业文化也对企业发展有着以下的推动功能:

灵魂功能:企业文化的主体是价值观、理念、信仰,这些犹如人们的灵魂。导向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上层建筑,对员工有导向性。凝聚功能: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行动靠得就是企业文化的树立。融合功能:可以把不同爱好、习性的人捏合在一起。约束功能:包括目标、制度、观念、道德等。

辐射功能:企业文化的扩散性、绵延性使得它不仅对员工有效,也对社会大众有效。

可见,国有企业在中国已经加入WTO以后对外国企业的竞争中继续保持活力,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由为重要!

正如上述,我选择了该研究课题作为毕业论文。

国有企业文化变革浅谈(开题报告)

第 3 页 文献综述

成功的企业文化必须是受欢迎的企业文化,不仅要受公司员工的欢迎,而且也要受客户的欢迎,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因为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品牌的内涵。不同的企业就类似于各个独立的电视台,企业文化则类似于电视台的节目,辐射几乎相同的电视观众。观众收看某个电视节目,表明他认同该电视节目的内容,主持人的主持风格等等。在现代经济中,消费者选择某个企业的产品,某种程度上也是选择该企业的文化,表示他对某种文化的认同,比如选择麦当劳就是选择一种美国式的开放、自由、快捷、轻松;购买索尼产品的人,认同的是一种日本式的精巧、创新;而喜欢奔驰的人所倾慕的则是德国式的严谨、精细、气派和古典。因此,企业文化相当于企业的标签。受欢迎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赢得了客户,也就赢得了竞争。

1.企业文化的起源

由于对人的因素的重视,从70年代以来,在西方各国企业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企业文化管理热。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全体成员在为企业发展的共同目标长期团结合作奋斗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特色的企业范围的意识形态,它是把企业职工凝聚在一起,协调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是知道人们行动的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内在稳定性的反映该企业职工共同心理的精神状态。在企业文化理念中,人被当作社会人、文化人,注重人际关系,使管理进入人的心里世界,相信人,尊重人的价值和能力。使每个人能发挥自己全部的动能,为企业创造更到的价值。这就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动因!

2.企业文化怎样构成 2.1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它是一种以物质为形态的表层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文化和企业精神文化的显现和外化结晶。

2.11企业环境

企业环境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外在象征,它体现了企业文化个性特点。我们所说的企业环境一般包括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两个部分。

2.12企业器物

企业器物包括企业产品、企业生产资料、文化实物等方面的内容,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产品。产品通常被理解为人们应用生产工具而创造出来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它包含如下两个方面的含义:产品以市场为存在前提;产品的存在价值体现出企业精神。

国有企业文化变革浅谈(开题报告)

第 4 页

2.13企业标识

企业标识是企业文化的可视象征之一,是体现企业文化个性化的标识,它主要包括企业名称、企业象征物等方面的内容。

2.2企业行为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是企业人只在生产经营、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是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中层企业文化,以动态形式作为存在形式。

2.21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是以企业经营目标形式表达的一种企业观念形态的文化。企业目标作为一种意念、一种符号、一种信号传达给企业人,引导企业人的行为。

2.22企业制度

制度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是任何一个社会及组织团体正常运转所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它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维护某种秩序而人为制定的程序化、标准化的行为模式和运行方式。

2.23企业民主 2.231企业民主的内涵

企业民主是企业政治文化问题。它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方面,包括职工的民主意识、民主权利、民主义务等几个方面。企业民主的核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2.232企业民主的功能

A.有利于确定企业人主人翁地位。B.有利于改善干群关系。

C.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应变能力。2.24企业文化活动

企业文化活动是为了发挥德、智、体、美育教化功能而培育发展起来的各项活动。

2.241企业文化活动的特点

企业文化活动具有功能性、开发性和社会性的特点。2.242企业文化活动的类型

企业文化活动包括以下四种类型:①文体娱乐性活动;②福利性活动;③技术性活动;④思想性活动。

2.25企业人际关系 2.251人际关系的内涵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交往关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人际关系不等于人与人关系的总和;②人际关系体现的是一种双方的互动行为。

2.252企业人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国有企业文化变革浅谈(开题报告)

第 5 页

企业人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有两种:①企业中领导与被领导的上下级关系,这是一种纵向关系;②同事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一种横向关系。2.3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一种企业意识和文化观念,它是一种以意识形态的深层企业文化。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①由企业的精神力量形成的一种文化优势;②由企业的文化心理积淀的一种群体意识;③企业文化中的核心文化。

2.31企业哲学

企业哲学,即企业的经营哲学,是对企业全部行为的一种根本指导。企业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企业中人与物、人与经济规律的关系问题。

2.32企业价值观

西方学术界公认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而日本学术界对“价值观”一词的使用并不普遍,他们用企业哲学思想代替企业价值观。指导我们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某种行为去实现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满足的思想体系,就构成了企业的价值观。

2.33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现代意识”是现代社会意识、市场意识、质量意识、信念意识、效益意识、文明意识、道德意识等汇集而成的一种综合意识。“企业个性”,包括企业的价值观念、发展目标、服务方针和经营特色等基本性质。

2.34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调整企业之间、员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种内在的价值观念,一种企业意识。企业道德的一般本质是一种企业意识,而它的特殊本质则表现在它区别于其它企业意识的内在特质上。3企业文化的特点

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会有所不同,但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其基本内容应该是一致的。其要点主要是:

3.1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因为企业中的任何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有赖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协作,有赖于企业的发展。没有人们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协作,没有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效益发展,从而也就不会有企业中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因而协作与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基本点。

3.1企业中的每个人的能力大小不同,而且人们之间有很大的能力差距,有的人能力极强,有的人的能力就差一些,正因为人们之间存在能力上的差距,所以才有人们在企业中的不同分工。在企业中,不是人们的能力大小都一样,只有分工的不同。能力大小决定了人们的不同分工,而不是相反。因此,坚决要放弃

国有企业文化变革浅谈(开题报告)

第 6 页

人们没有能力大小不同,只有分工不同的观念。

3.3正因为企业中人们有很大的能力差异,所以人们在企业中的收益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有的人获得的是资本的收益,有的人获得的是劳动的收益。例如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持有企业股份,当然获得的就是资本的收益,而一般员工则按照劳动合同获得工资,即劳动的收益。

3.4由于人们在企业中获得收益的方式不同,因而人们的收益差距是很大的,因为资本的收益与劳动的收益没有可比性,前者可能比后者高得多。正因为如此,企业中的收益差距大就是正常的,有的差距可能是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3.5企业在分配中只强调效率,谁的效率高,谁就分配到的收益多,企业在收益分配上是不讲公平的。公平是社会的功能,例如社会依靠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但企业不讲公平,只讲效率。企业讲效率,社会讲公平,最后实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结合。不能将企业的功能与社会的功能混为一谈。

4.企业文化的实质与作用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看起来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等,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优质的产品、精明的服务往往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在’99《财富》论坛前夕对媒体记者分析海尔经验时就说:“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价值观。”至于张瑞敏个人在海尔充当的角色,他认为“第一是设计师,在企业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不断地布道,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实际上,海尔的扩张主要是一种文化的扩张——收购一个企业,派去一个总经理、一个会计师、一套海尔的文化。

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改造企业文化首先要冲决的是旧有观念、习惯以及制度的束缚,正所谓有破才能有立。

5.国有企业企业文化窘境

企业文化管理是“育人为本”的管理,他以“集体的人”为管理的基础。由于每个人的生活范围是有限的,加上知识结构、家庭影响和社会关系造成的局限性,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往往与企业整体发展的要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所以只有不断地对每个员工进行教育,才能使他们自觉地适应企业的整体发展步伐,才能形成企业群体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建立行之有效的、符合企业战略的价值观、理念、行为

国有企业文化变革浅谈(开题报告)

第 7 页

准则。通过以建立完整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包括企业理念识别(MI)、企业行为识别(BI)、企业视觉识别(MI))为手段,提升企业的形象、知名度、品牌形象、品牌著名度。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未来,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发重要。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面临入世以后的挑战的时候,除了要严把自身产品的质量关以外,还有就是要注重企业的文化建设,这样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生存下去。论文(设计)框架

第一部分:

1.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1.1企业文化的概念 网络)

2.企业文化管理的相关理论 2.11管理方格理论 2.12“决策人”理论 2.13“Z”理论

3企业文化的意义与作用 3.1企业文化管理新阶段 3.2企业文化的作用 第二部分:

4.国有企业文化的窘境与变革 4.1国有企业文化的窘境 4.11无文化现象 4.12文化愚民现象 4.13文化理想现象 4.2促进企业文化变革因素 4.3如何变革

4.31分析内外因素,提炼核心价值观 4.32进行培训,让员工接受新的企业文化 4.33领导者身体力行,信守价值观念 4.34建立激励机制,巩固企业文化 第三部分:

5.SVA企业文化变革——案例分析

1.2企业文化的内涵(理念、精神、制度准则、形象、风俗礼仪、价值观、文化 国有企业文化变革浅谈(开题报告)

第 8 页

5.1 SVA企业文化变革案例 5.2 SVA企业文化变革案例分析 5.21窘境束缚 5.22变革切入角度

A、失败的教训 B、成功的经验

6结论:国有企业文化变革的关键 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202_年11.1 - 202_.11.30)参加毕业论文动员大会,收看论文辅导课件。

2、申请、选题、报题(202_.12.1 - 202_.12.15)

通过平台,申请进入毕业论文环节,选论文方向。将自选的论文题目报教育中心。

3、与导师见面、定题(202_.12.16 - 202_.12.30)与指导教师联系,请教讨论、确定论文题目。

4、获知论文选题申请结果(202_.1.5)

通过平台知晓论文方向、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等有关情况。

5、上传任务书(202_.1.10 - 202_.1.20)

指导教师向所指导的学生下达任务书,学生明确任务、要求。

6、开题报告(202_.1.30 - 202_.2.14)

根据课题任务,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在指导教师指导、帮助下,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资料分析,撰写开题报告;与指导教师反复讨论,修改、完成;交指导教师审阅,并通过平台提交。

7、论文初稿和中期检查(202_.2.28 - 202_.3.10)

在开题报告的基础上,进行论文写作,并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完成论文初稿,上传平台并交指导教师通过平台审阅。

8、论文修改和定稿提交(202_.3.17 - 202_.3.30)

根据指导教师的评阅意见,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并主动联系指导教师,对论文修改稿进行分析、修改;将修改后的论文定稿,上传平台,交导师通过平台审阅。

9、论文定稿的再修改和终稿提交(202_.4.10 - 202_.4.24)

根据导师的评阅意见,对论文定稿进行再修改,并主动联系指导教师,对论文定稿作进一步的分析、修改;将论文终稿上传平台。

10、论文评审答辩(202_.5 - 202_.6)

交论文文本给教育中心;按规定时间、指定地点参加论文答辩。国有企业文化变革浅谈(开题报告)

第 9 页 参考文献

[1] Cahill,D.J.《Internal Markering》,202_ [2] 马仲良 ,赵弘.《现代企业 观念创新》202_.9 第一版 [3] 余凯成.《中国企业管理 案例续编》202_.12 第一版 [4] 孟宪忠.《中国企业缺少什么》202_.1 第一版 [5] 余 易.《企业文化新绿》1996.10 第一版 [6] 企业文化网,202_,12,29 [7]《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_年第5期

[8] 孟凡驰.《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理论依据》《企业文化》202_年,第10期 [9] 孟凡驰 吴建明.企业改革与企业文化.上海:东方出版社,202_年第二版 [10] 于国祥 陈家振.国内外企业文化论述精选.北京: 新华出版社,202_年 [11]Jennifer M.George Gareth R..Jones.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Prentice Hall,202_ [12] 汪丁丁《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中国企业家世纪论坛 [13] 魏 杰.《构建全新的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报》

[14]晓 东.《企业文化的力量——对文化型企业的思考 》中国经营报,202_ [15] 韩庆祥.赢得信任--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2_年

第五篇:打造国有企业文化竞争力

打造国有企业文化竞争力_企业文化论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也是国有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在国有企业界火了一阵子,但那时人们对企业文化的概念仍然十分模糊。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低水平、封闭型阶段,“企业文化”常被认为单纯是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加“文体活动”,也

有人把“企业文化”当作一些大同小异的标语、口号或企业标志,因而企业文化并没有真正体现出企业员工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厚内涵,也没有真正发挥其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力量。

企业文化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因此,从性质上讲,它不仅是一般信奉或者倡导的价值理念,而是企业必须要执行的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从属性上看,它是企业的价值理念,也就是企业的灵魂;从作用上看,它不仅仅是宣传企业形象,而是注重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真正内涵是一种经济伦理,但纵观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方法,企业文化不仅是经济学、文化学方面的概念,而且还是影响和决定企业长远发展的一种动力。正如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贾春峰所说:“我们常说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那么这个力有多大?这个力表现在哪些方面?从国内外一些企业文化搞得好的企业来看,企业文化力,首先是凝聚力,第二是激励力,第三是约束力,第四是导向力,第五是纽带力,第六是幅射力。”总之,企业文化也是一种决定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企业有产品就有客户,20世纪90年代则认为企业有广告就有销路,而到了21世纪,由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运行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经济具备了一些新的特征。经济学家们从现代经济的特征出发,给现代经济冠以各种各样的名称,如新经济、网络经济、信息经济、开放经济、速度经济、环境经济、虚拟经济、服务经济、软件经济等。在如此众多经济运行模式的角逐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国有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好,就能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集中反映,是企业全体员工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它既是企业现状的客观反映,也是全体员工共同拥有的理念,具有独创性、创新性、时代性,体现了企业发展中的务实、求实、求精的精神和追求。企业文化往往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通常以厂歌、厂训、厂规、厂徽等形式形象地再现出来,给员工以理想、信念、鼓励、荣誉、约束,使员工心灵深处引起共鸣,思想境界不断升华,从而在工作中牢记发展方向和经营宗旨,遵守价值准则和管理信条,始终保持昂扬

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主动关注企业的前途,创造品牌,保护品牌,发展名牌,维护企业的声誉,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企业伦理、企业信用、企业声誉是企业发展和经营理念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是企业创立品牌特别是知名品牌的依托。品牌,特别是驰名商标是企业的知识产权,其背后是文化的积淀。它虽然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价值符号,但代表着产品的品质、特色、服务,提示着产品在消费者偏好中所处的位置,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重要标志。品牌是“眼球经济”最活跃的要素,是企业的商誉,而企业的商誉要靠企业伦理、企业信用来维护,企业只有把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等企业文化的核心灌输给每个员工,并成为支配其言行的自觉意识,使员工恪守诚信、遵守诺言、不欺不诈,增强对自己行为之后果负责的责任感、道德感,才能维护企业商誉,维护品牌形象,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形成企业强大的生存、发展动力。

企业文化建设的时代课题

过去我们的企业文化大多是传统文化在企业中的缩影,从总体上看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经过2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理论体系,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更是指导我们把企业文化建设推向新阶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经济文化,与其它文化迥然不同,它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机结合的一种最为积极活跃的群众性文化。

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彰显人文关怀,这既是对传统的“以物为本”的管理经济理念的变革,也是对单纯地以经济为手段管理经济的超越。因此,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和增加竞争力。

要科学地确定企业文化的内容。国有企业文化的内容即不是简单的“企业”

+“文化”,也不能搞“企业文化是个筐,什

么都能往里装”。企业文化内容往往具有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不同企业的价值理念是不会完全

关于国有企业文化的探讨(合集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