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十年国库改革与发展问题
1985年7月27日,伴随着我国财政金融事业高速发展的滚滚车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适时诞生了,它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地位和职责,开创了我国中央银行经理国库的新时代,二十年来,《国家金库条例》为我国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迈向辉煌,为央行国库事业的茁壮成长,发挥了积极的、巨大的作用。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
艰辛与辉煌
二十年来,国库事业从稚嫩走向成熟,二十年来,国库业务从手工核算报解向计算机网络化实时划缴发展,入库税款数次翻番;二十年来,国库监管从粗放向精细转变,队伍素质不断增强,二十年来,国库地位从最初的财政“出纳”到如今财政集中支付体系中位置更突出的国库“管家”。经过20年的改革发展,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经理国库的职能也得到不断强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国库组织机构体系和制度体系。到202_年,吕梁市共设立国库机构14个,达到了县县有机构。为了促进国库制度体系的完善,我们先后制定和完善了80多项规章制度,推动了全市国库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进程。为确保国库资金安全,我们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国库内控和监管体系,有效地防范了国库资金风险。
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库工作的效率性和安全性,我们加强国库工作的电子化、网络化建设,以国库核算系统2.0版为核心的国库业务纵向核算方式不断升级,先后在辖区开通了国库内部往来、推广了国库大额支付系统、实现了国库业务序时地处理、滚动地报解。目前核算系统日平均处理各项业务达202_余笔,资金收支流量达到3亿元左右,为实现预算资金信息数据共享,我们积极尝试财、税、库、行的横向联网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进一步提高国库服务工作水平,我们不断改善国库统计分析手段,有效拓展了统计分析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为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全省范围内首家开展了县级国库单一账户试运行工作,其中,在辖内孝义支库试行的国库集中支付新模式,由于在该模式下,财政资金可直接由国库由拨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商,不再通过任何中间环节,大大加快了财政资金直接到账速度,有力地强化了同级国库在预算收支中的监督职能,得到了总行国库局的广泛认可,目前该模式正处于进一步试行中。回首国库事业二十年走过的足迹,不乏艰辛与甜蜜,我们的国库工作在探索中前进,我们的国库业务在创新中发展。
机遇与挑战
值此《国家金库条例》颁布20周年之际,抚今追昔,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工作中尚存在的诸多的不足和问题,这些因素的客观存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国库新职能的全面有效发挥,需要全体国库人集思广益、共筹对策,使我们的事业在自我修复和不断完善中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
1、国库法律、法规体系的滞后性。首先,现行的《国家金库条例》及《实施细则》中的有些条款已不适应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工作的要求。其次,修订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有关经理国库的规定也都是原则性、粗线条的,操作性不强。另外,对于库款支拨和收入退库等业务也尚未形成一整套系统、完整、明确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制度建设的滞后性使得国库无法从容处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机构、人员配置的不尽合理性。一方面,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事实上已形成了金融机构的收缩与国库机构扩展延伸的矛盾,加之,在当前央行大区行管理体制下,省分库对下级国库由于没有人事管理权,从而造成国库工作垂直领导的职能无法有效发挥;另一方面,快速增长的国库业务量与刚性过强的国库核算系统内控制度对人员与岗位的要求未能实现互动与协调,进而影响了业务工作高效率开展;同时,国库还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既有核算业务,又有统计分析、监督管理的工作,面对日新月异的国库新业务、新职责,由于缺乏相应的系统性业务培训,客观上讲,现有国库队伍的知识储备尚难以乐观应对当前财政国库改革的新形势。
3、现行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仍然存在的风险性。近年来,国库核算电子化进程明显加快,现行《国库会计核算系统(2.O版)》的运行,更开拓了许多新的国库会计核算业务,但由于很多业务环节还处于摸索过程,因此,从防范网络风险的角度,尚存在诸多内控约束机制需要尽快予以建立和完善。如:内部往来对账只核对发生额而不反映余额,缺乏严密性与完整性;内部往来来账无强制性先核押后记账功能,使核押工作流于形式;系统在打印税款上划报单时可多次重复,不利于风险控制;系统日终处理时,缺乏对账务处理情况的自动提示,容易造成遗漏和风险;打印的组合报表不需提供报表序号,不利于控制报表的漏缺、防止偷换行为等。
4、国库监督手段软化,所带来的监管缺位性。虽然《国家金库条例》赋予了国库有一定监督权,但《预算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法》都没有赋予国库监管的职能。因此,国库监管实际上仍处于从属地位,由于国库监管缺乏具体的行使职能依据、权限范围和政策界限,可操作性也不强,加之,当前财税库行相互制约机制不尽完善,国库作为财政收支经办者,面对财政、税务机关的违规行为,其监管工作还面临很大的压力和阻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监而难管,监而未管的国库管理被动局面。
创新与发展
随着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库工作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时不我待,因此,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依靠改革实现发展、依靠创新寻求突破,全面提高央行经理国库工作整体水平,积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充分发挥国库应有的职能作用。
1、加快国库制度建设步伐,逐步建立起完善系统的法规制度体系。应尽快重新修订《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制定可操作性强的零余额账户和相关业务操作管理办法,逐步将库款报解、支拨退付等纳入法规管理;条件成熟时出台《国库法》,以立法形式明确国库的地位、职责、监督权限和监管手段,有效发挥国库的服务与监督职能。
2、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应按照“一级财政、一级国库”的原则,逐步单设国库办事机构,实行垂直领导,县级支库人员配备应坚持“按岗定人”的原则,同时兼顾业务量大小,因地制宜地核定人员与岗位;同时,要下大力气自上而下地加大对国库人员的培训力度,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工作,充分挖掘现有人员潜力,逐步更新国库人员知识结构,努力提高国库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3、尽快完善国库核算系统风险防范功能建设。通过丰富和强化现行国库会计核算系统业务功能,比如,控制操作人员权限,完善系统打印功能,设置凭证管理控制功能,增加系统日终账务处理提示功能和强制核押功能等等,有效提升核算系统的整体风险防范水平和抵御非法侵入的手段和技能,使业务处理真正体现快捷、安全、高效。
4、建立健全财税库工作协作监督机制。财政、税务、国库是财政资金收支体系中的三大主要环节,三方加强协作与交流至关重要。因此,一方面,应加强“软件”协作机制建设,搞好三方相关政策制度的相互衔接,避免政策规定互相冲突和抵触现象,有效发挥“合力”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快硬件联网工程建设,逐步推广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支出由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支付到商品供应者的财政集中支付新模式,加速财税库行横向联网进程,减少报解环节,实现多方信息与数据共享,加强彼此的合作与监督,有效提高国库工作效率与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十年的风浪搏击,二十年的锐意进取,二十年的春华秋实,二十年的辉煌历程,二十年间,国库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我们国库人不能也不会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面对我国财政金融机制改革的时代召唤,我们深感新时期履行经理国库职能的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豪情满怀,因为,我们都在期待国库事业更加灿烂的明天,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我们会鼓足干劲、奋力拼搏,在平凡的岗位上去争取我们国库人更大的光荣与梦想,我们的心会永远与国库事业一起迎风飞扬!
[,感谢原作者]teniu.cc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二篇:财政国库改革实践与探讨
财政国库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出、往来款项、代扣代缴资金业务频繁的部门,在国库集中收付这个绝对程序化的系统中,对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茫然无措,没有可借鉴的完整模式得以合理解决。同时,新的国库收付制度从根本上打破了单位过去现金收支的随意性,使单位用钱与过去相比显得“不方便”,对改革带来的规范化要求短时期内不适应,特别是现在正处于改革的过渡期,银行、财政、单位等各环节的业务衔接还不是十分到位,软件也处于逐步完善阶段,不免引起少数单位的反感。那么,作为占改革主导地位的财政部门,能够有组织有计划、专人负责对整个国库系统业务人员的培训显得十分重要。一是从宣传政策、营造舆论声势出发,改变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认识观念,使之从传统的模式中蜕变出来,从理解到接纳改革所带来的业务变化;二是对系统业务操作流程进行指导,搞好跟踪服务,使经办人员能熟练地掌握系统软件,随时有问题随时解决,使之尽快在改革的大环境中进入角色,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国库集中收付的顺利推进铺就一条软环境通道。
财政国库改革实践与探讨(第3页)一文由www.teniu.cc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三篇:财政国库改革实践与探讨
财政国库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第四篇:财政国库改革实践与探讨
财政国库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第五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意义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意义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背景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已推行了,我国直到1998年的第十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才提出来,当时提出来,一方面是国外已有成功经验,国内有借鉴意义;另一方面国家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监督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社会各界对改革财政支出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在202_年,李岚清副总理又在省部级干部会议上再次指出必须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202_年,当时的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在全国人大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把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确定为我国“十五”期间财政支出改革的重点,这标志着我国拉开了全国性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序幕。
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内容和目的
这些年来,我们在财政工作会议上,多次听到一句话,就是要大力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那么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改革呢?也就是说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就是财政国库资金支付办法改革。也就是说要把国库资金原来的支付办法改成一种新的支付办法。当然又不限于财政国库资金,预算外资金和单位其他资金支付办法同样要改,只是预算外资金以及单位其他资金支付办法和财政国库资金支付办法改革基本相同。为了更好地阐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内容,所以才将国库集中
支付改革简化说成就是财政国库资金支付办法改革。
为什么要对财政国库资金支付办法进行改革呢?说到这个问题,要从现行的财政国库资金支付办法说起。现行财政国库资金支付办法由财政国库部门将财政国库专项资金拨付到财政各业务部门的专帐上,各业务部门再从专帐将财政国库资金拨付到预算单位。就我区财政国库资金管理办法而言,本级财政预算的财政国库资金以及一般性的转移支付是由国库直拨到各预算单位;但省、市和中央财政预算的财政专项国库资金则是由国库拨付到相关股室,相关股室根据拨付要求再拨付到各预算单位,在这样的支付办法下,财政国库资金就分别分散在了国库、各职能股室专帐和预算单位的相关帐户上,财政国库资金就成了多户头存放管理状况,这种多户头管理办法不仅造成资金管理上不安全,而且还存在其他很多弊端。具体弊端我会在后面讲述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意义时讲到,这里我就不详细说明。至于资金管理上的安全性问题,我认为这是由人的素质决定的,起心不良,用心不正的人,那怕管理制度再好,也有出事的,但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大大减少了这一类人直接参与资金管理,相互监督体系更为完善,资金相对还是安全很多。象江西鄱阳县财政局经建股长贪污近亿元案,关键还是没有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造成的。
那么现行的财政国库资金支付办法要怎样改才能趋利避害呢?中央权衡,认为只有大力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才是最好的办法。
那什么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呢?也就是说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
概念是什么呢?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为基础,以健全的财政支出信息系统和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为依托,所有预算单位需要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款项时,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审核后,将资金通过国库单一帐户体系支付给收款人的制度。对这项制度怎样理解呢?具体应从如下五个方面去理解:第一,预算单位的全部资金集中在财政部门,预算单位没有存放任何资金。预算内的财政国库资金存放在国库,预算外资金存放在预算外财政专户上(对于预算外资金,这里我解释一下,根据财政部财预[202_]年88号文件规定,今后预算外资金除教育收费(当然教育收费只有高中收费,初中义务教育不允许收费)仍实行财政专户管理外,其他预算外资金都要全部纳入预算内管理,所以今后预算外资金就有可能不再存放在预算外财政专户上了,而预算外财政专户最终会成为一个过渡性帐户),而预算单位其他资金(象上级补助收入等)则存放在财政部门开设的单位其他资金帐户上。总之一句话,预算单位不再存放有任何资金。第二,预算单位购买商品和支付劳务款项时,资金是通过国库单一帐户体系支付的。国库单一帐户好理解。就是国库帐户。而国库单一帐户体系,是说除了国库帐户外,还有其他一系列帐户,这就叫做国库单一帐户体系。那么国库单一帐户体系包括哪些帐户呢?具体有管理预算外资金的预算外财政专户、管理预算单位其他资金的单位其他资金帐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的财政零余额帐户、用于授权支付的预算单位零余额帐户、此外还有特设专户等。(我这里解释一下特设专户,特设专户实际就是特设的专项资金帐户,事实上特
设专户今后也会基本取消,根据财政部国库司202_年第[171]号文件规定,原来财政各职能部门设立的专项资金帐户要全部取消,除中央规定需要设立专帐的才设立专帐,所有的专项资金一律要存放在国库。)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就是通过这一系列帐户完成款项支付的。第三、预算单位购买商品和支付劳务款项,需要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审核后才能支付。第四、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必须要有健全的信息化程度相当高的财政支出系统做保证。第五、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完成后,银行要实时清算,不应拖延清算。
三、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
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常用的有预算内业务流程、预算外业务流程和单位其他资金业务流程三种(当然今后专项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后还有专项资金业务流程),但不管是什么样的业务其流程大体上还是相同的,根据这几年工作总结我概括就是四个流程八个字:指标、计划、额度、支付。指标就是指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的第一步是录入和下达指标,在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中,指标有预算内、预算外和单位其他资金三种指标。指标不同,录入和下达指标的机构不同,预算内指标由预算股分工录入和下达;预算外指标由非税局分工录入和下达;单位其他资金指标由支付局分工录入和下达,以上三种指标录入和下达后,预算单位就可以根据指标填报用款计划了,这也就进入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的第二步计划了,计划是指填报用款计划,填报
用款计划由预算单位来填报,填完后再向财政部门送审,财政部门的审核分初审和终审两个步骤的审核,预算内资金用款计划的初审由预算股审核;预算外资金用款计划的初审由非税局审核;单位其他资金用款计划的初审由支付局审核。初审完毕后,无论是预算内还是预算外还是单位其他资金的用款计划,最后全部由支付局作出终审,终审主要审核预算单位填报的直接支付计划比例是不是符合要求,如果直接支付计划比例没有达到要求,支付局将退回计划要求预算单位重新填报;符合要求就可以给预算单位下达用款计划了,计划下达完成后,就进入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的第三个步骤额度,额度是指下达额度,额度就是限额,下达额度就是下达限额,下达限额就是下达预算单位可以使用的资金计划数。下达额度工作由支付局相关人员下达,下达额度后,预算单位就可以使用这些额度资金了,也就是说可以办理支付业务了,这也就进入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的第四步支付了。支付就是支付购买商品或劳务款项,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预算单位支付商品和劳务款项的方式有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两种。但不论何种方式,支付令都由预算单位填写(支付令与支票差不多),只是支付原始凭证的审核、支付令的审核、支付令的打印、支付令的出具单位不同,授权支付由预算单位自行分工审核原始凭证、录入支付令、审核支付令、打印支付令和盖章。而采用直接支付方式时,支付原始凭证的审核、支付令的审核,支付令的打印,支付令的出具和支付令的盖章则由支付局内部人员分工来完成。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的支付令手续填写齐备后,将支付令送交银行,银行就可以为预算单
位支付商品和劳务款项了。至此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在财政应办理的集中支付业务流程就全部完成了。这也就是我前面讲到的“指标、计划、额度、支付”这八个字的解释。这八个字也是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的高度概括。
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意义
(一)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多头管理、多户头存放的弊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我在前面讲了,在没有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以前,我们的财政资金全部分别分散存放在国库、各股室专户和预算单位的相关帐户上,这种多户头存放财政资金的管理模式,弊端很多。一个主要弊端就是容易造成国库资金不足,国库部门忙于调度资金。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由于财政国库资金集中存放在国库,财政资金结余数平时就较大,国库部门无需忙于调度资金,从而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目前这种优势在我区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主要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没有实现全覆盖。这种没有全覆盖包含两个方面没有全覆盖:一是预算单位没有全覆盖;二是专项资金没有全覆盖。此外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但在会计结算中心报帐的预算单位授权支付比例过高也阻碍了这种优势的发挥。
(二)降低了财政资金的远行成本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以后,由于预算单位未使用的财政资金结余在国库,本级财政部门无需急于向上调度资金,而上级财政部门也
可缓拨有关财政资金,一个县是这样,全国有2861个县,还没有包括市属区,可想可知,这可以缓解多少财政资金拨付压力。(08年,我们在省支付局学习时,省支付局一天要拨付到省直部门及各地市洲的财政资金就是十几个亿(那时还没有实行省管县),一年要拨付下去的财政资金就是几仟个亿,202_年湖南省财政总支出就是4087多个亿。至于中央公共财政支出,那数额就更大了,202_年,中央公共财政支出是64148个亿,按360天计算,平均每天要支出178个亿。由此可见,中央财政,支出财政资金的压力有多大。没有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之前,预算单位有可能就是这样一种情况,这笔专项资金到帐后还没有开始用,又在要新的一笔专项资金,本级财政没有办法,又只好开始找上级财政,上级财政没有办法,又只好去找更上一级财政,一级找一级,但毕竟国库也有紧张的时候,当然这种紧张不是说就是国库收不抵支,也有可能是收入没有收上来,而支出则要支出,收入和支出存在时差,在这种情况下,上级财政没有办法了,有的就有可能去贷款,而中央就有可能去发行国债。而短期借款和发行国债分别要支付贷款利息和债券利息,这无疑要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成本。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则可以有效地缓解上级财政资金支付压力,大大降低财政资金的远行成本(象现行省管县财政体制和公务卡消费改革,实际都是为降低财政资金运行成本而采取的一系列举措)。
(三)能真实反映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数,使财政部门对财经形势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
没有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之前,财政资金的支出数以财政拨款
数列报支出。由于财政资金是层层下拨,而预算单位往往是先把资金要到自已的帐户上然后再开展业务,造成大量资金分散在各预算单位的帐户上,各种支出的实际形成有一定的滞后期,总预算会计列报的支出并不反映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数,而且两者差距很大,造成财政支出的透明度不高,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无法全面了解整个财政资金的运行状况,给财政预算编制等项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甚至造成资金的浪费。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财政总预算支出和单位支出是同时形成的,只要各级财政预算精细化、科学化,并能严格执行财政预算,财政总预算支出就能真实反映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数,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财经形势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当然,上面讲的这点意义,有的人认为对我国目前的县级财政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原因是我国大多数的县级财政还仅仅是典型的吃饭财政,至于安排资金,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可以说是无从谈起了,所以对财经形势分析能不能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没有意义,实际上有这样的想法是错的,就算县一级财政是吃饭财政,但每年省市、中央还是拨付了大量专项资金的,这些专项资金是如何使用的,是不是用在了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上,县一级财政有必要掌握其使用信息的。毕竟国家要富强,不仅仅停留在吃饭上面,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也是头等大事。而要想真正掌握专项资金的使用信息,通过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不失为一条最好的途径。
(四)能有效地防止对财政资金的挤占、揶用和截留,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所有财政资金不再预拨到预算单位帐户,预算单位的开支是不是在按预算在执行,都要经过财政部门的事前审核,而结余却是以指标体现的,所以挤占、揶用和截留财政资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正是由于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以后,预算单位不能随意使用资金,从而也起到了预防和遏制腐败的作用。
五、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既得利益与国库统一支付产生矛盾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绝大多数预算单位都能够从大局出发,积极配合,但仍有少数预算单位的领导对本单位资金要由财政监管支付不能理解,认为限制了其资金使用,资金使用的随意性受到约束,部门既得利益受损,而对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有抵触情绪。
(二)国库支付中心的监督职能目前还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由于预算单位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认识不够,为了不产生更多的矛盾,避免预算单位说财政卡人,国库支付中心现阶段还只能以服务为主,监督为辅。这也造成少数单位招待费、差旅费超标,有的单位甚至把授权额度全部提现,这加大了现金违规的可能性。
(三)财政直接支付的比重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财政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财库〔202_〕24号)规定,财政资金有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两种支付方式,虽然,目前我区财政直接支付比例有71%,但单位与单位之间还是不平衡的,有的单位直接支付比例在90%以上,有的单位的直接支付比例却
为零。这些直接支付比例低的单位主要是在会计结算中心报帐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上线单位,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结算中心会计人员有限,无时间、无精力办理财政直接支付业务,既使办理了直接支付业务的,其质量也不高,表现在先大数额的借款,然后再拿一大摞条子报帐的情况时有发生,单位资金使用情况只是事后监督而已。
(四)预算精细化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的基础
如果预算编制比较粗糙,再加上年中追加预算部份,既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预算单位使用资金的随意性也就增大,改革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只有根据预算法的规定,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将预算支出按支出功能和经济分类细化,才能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五)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应互为补充,促进两项改革取得双赢
政府采购改革,对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支出,要尽可能地按政府采购程序全部纳入,而政府采购支出一旦发生,采购资金应由国库单一帐户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商或工程承建单位。而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则应严把政府采购的政策关、计划关和资金支付关。对没有实行政府采购的商品、劳务和工程款坚决不予支付,这样才能促进政府采购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双赢。
六、解决办法
面对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应做好如下
八个方面的工作。1.要增强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负责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意识,同时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2.要加强预算单位财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3.要进一步精编、细编财政预算。4.要进一步提高财政直接支付比例。5.政府采购改革要进一步深入。6.要严格执行部门预算。7.要加强预算单位的监督检查。8.要提高国库支付系统电子信息化程度。